CN115748494A - 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48494A
CN115748494A CN202211570380.3A CN202211570380A CN115748494A CN 115748494 A CN115748494 A CN 115748494A CN 202211570380 A CN202211570380 A CN 202211570380A CN 115748494 A CN115748494 A CN 115748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eam
wave
section supporting
trough
formwor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038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宏松
祝猛
罗刚
刁祖秀
许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ay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ay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ay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aya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038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484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48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84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每个地基承台的相对两侧均搭设对位组件,将波谷段撑梁吊装于对应所述地基承台顶部;将波峰段撑梁吊起,通过对接结构将每个所述波峰段撑梁连接于对应所述波谷段撑梁;拆除对位组件,在所述波峰段撑梁的顶部和底部,以及所述波谷段撑梁的顶部和底部支设外模板,在外模板两侧支设侧模板;往外模板与侧模板之间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养护;拆除外模板和侧模板,完成波浪形撑梁的施工。本申请具有提高波浪形撑梁的施工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视觉效果的不断追求,桥梁的立面设计中涌现了各种形式的结构,为其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现有一种桥梁设计,桥梁两岸设置有通向桥梁的引道,引道底部设置有用于承重的连续波浪形撑梁,由于波浪形撑梁在截面上的变化和整体外观形式上的变化,均会给钢架、模板的加工和安装增加难度,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这种波浪形撑梁的施工方法,若采用传统的钢架焊接手段,在每次对波浪形撑梁的片段进行焊接时,都需要架设焊接平台,对现场适应性差且不易操作,施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波浪形撑梁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在每个地基承台的相对两侧均搭设对位组件,将波谷段撑梁吊装于对应所述地基承台顶部;
将所述波峰段撑梁吊起,通过对接结构将每个所述波峰段撑梁连接于对应所述波谷段撑梁;
拆除对位组件,在所述波峰段撑梁的顶部和底部,以及所述波谷段撑梁的顶部和底部支设外模板,在外模板两侧支设侧模板;
往外模板与侧模板之间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养护;
拆除外模板和侧模板,完成波浪形撑梁的施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波浪形撑梁进行施工时,先通过搭设对位组件进行定位后,安装波谷段撑梁,然后通过设置对接结构,在吊装波峰段撑梁时,能够直接通过对接结构连接波峰段撑梁与波谷段撑梁,从而形成波浪形撑梁的骨架,相较于传统的焊接手段,无需在每段波峰段撑梁与对应波谷段撑梁搭接时搭设焊接平台,提高了波浪形撑梁的施工效率。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的对位板,所述对位板顶部为倾斜面,位于同一地基承台相对两侧的两个所述对位板的倾斜面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同一地基承台相对两侧的对位板的倾斜面相对设置,在对波谷段撑梁进行吊装时,对位板的倾斜面能够对波谷段撑梁起到引导作用,确保波谷段撑梁的精确定位。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位板外侧设置有斜撑板,所述斜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对位板和地面之间,所述斜撑板用于抵接所述对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斜撑板,能够使对位板、斜层板与地面形成三角支撑结构,从而提高对位板的强度,降低对位板在吊装波谷段撑梁时受到抵接作用而变形的可能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对接结构包括楔形块和弹簧,所述波谷段撑梁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沿所述波谷段撑梁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楔形块与所述滑移槽滑移配合且所述楔形块的倾斜面朝向所述波谷段撑梁的端面,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滑移槽内底壁与所述楔形块之间,所述波峰段撑梁内部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沿所述波峰段撑梁的宽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楔形块卡接配合的卡接槽,在所述波峰段撑梁与所述波谷段撑梁首尾抵接时,所述卡接槽的位置对应所述楔形块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吊装波峰段撑梁的过程中,第二安装块先抵接于楔形块的倾斜面,楔形块在第二安装块的挤压下向滑移槽内移动,此时弹簧处于收缩状态,并且波峰段撑梁继续带动第二安装块移动,当卡接槽的位置正对楔形块的位置时,楔形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朝卡接槽的位置移动,然后与卡接槽卡接配合,从而实现波峰段撑梁与波谷段撑梁之间的对接,并且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锁合,相较于通过搭设焊接平台将两者进行焊接,能够提高波浪形撑梁的施工效率。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波峰段撑梁一端设置有对位柱,所述波谷段撑梁一端设置有对位孔,在所述楔形块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时,所述对位孔和所述对位柱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施工人员精确地将卡接槽与楔形块进行对位,从而提高波峰段撑梁与波谷段撑梁的安装效率。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模板和所述侧模板均为清水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水模板的重量轻、幅面大、抗裂性能好、弹性好,能够减少模板接缝数量,提高支模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模板包括多个模板体,相邻所述模板体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模板体分别适应所述波峰段撑梁的形状或所述波谷段撑梁呈弧形设置,所述模板体的弧拱内侧上沿自身长度方向排列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两端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模板体弯折呈弧形后依次相连后配合侧模能够形成与波浪形撑梁形状相一致的模腔,在模板体通过弯折呈弧形时,凹槽能够释放模板体弧拱内侧的局部应力,从而提高模板体的使用耐久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位于波浪形撑梁顶部的所述模板体与对应位于波浪形撑梁底部的所述模板体之间固定贯穿有多根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对拉螺杆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用于抵接所述模板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对拉螺杆,能够将波浪形撑梁顶部和波浪形撑梁底部的模板体相连接,提高模板体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固定螺母抵接于模板体,能够防止模板体脱落,以及通过旋转固定螺母,以使固定螺母对模板体施加使模板体变形的力,能够调整模板体弯折的曲度,以调整模腔的形态。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对波浪形撑梁进行施工时,先通过搭设对位组件进行定位后,安装波谷段撑梁,然后通过设置对接结构,在吊装波峰段撑梁时,能够直接通过对接结构连接波峰段撑梁与波谷段撑梁,从而形成波浪形撑梁的骨架,相较于传统的焊接手段,无需在每段波峰段撑梁与对应波谷段撑梁搭接时搭设焊接平台,提高了波浪形撑梁的施工效率。
2、在吊装波峰段撑梁的过程中,第二安装块先抵接于楔形块的倾斜面,楔形块在第二安装块的挤压下向滑移槽内移动,此时弹簧处于收缩状态,并且波峰段撑梁继续带动第二安装块移动,当卡接槽的位置正对楔形块的位置时,楔形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朝卡接槽的位置移动,然后与卡接槽卡接配合,从而实现波峰段撑梁与波谷段撑梁之间的对接,并且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锁合,相较于通过搭设焊接平台将两者进行焊接,能够提高波浪形撑梁的施工效率。
3、多个模板体弯折呈弧形后依次相连后配合侧模能够形成与波浪形撑梁形状相一致的模腔,在模板体通过弯折呈弧形时,凹槽能够释放模板体弧拱内侧的局部应力,从而提高模板体的使用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示意波谷段撑梁安装时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波谷段撑梁与波峰段撑梁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波谷段撑梁与波峰段撑梁装配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示意波浪形撑梁支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去除侧模板后波浪形撑梁支模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地基承台;2、波谷段撑梁;3、对位板;4、斜撑板;5、预埋钢板;6、波峰段撑梁;7、工字钢;8、槽钢;9、连接钢板;10、楔形块;11、弹簧;12、第一安装块;13、滑移槽;14、第二安装块;15、卡接槽;16、对位柱;17、对位孔;18、侧模板;19、模板体;20、凹槽;21、对拉螺杆;22、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每个地基承台1的相对两侧均搭设对位组件,将波谷段撑梁2吊装于对应地基承台1顶部。
如图1所示,对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的对位板3,对位板3顶部为倾斜面,位于同一地基承台1相对两侧的两个对位板3的倾斜面相对设置,以及对位板3外侧设置有用于抵接对位板3的斜撑板4,斜撑板4固定连接于对位板3与地面之间,在对波谷段撑梁2进行吊装时,对位板3的倾斜面能够对波谷段撑梁2起到引导作用,确保波谷段撑梁2的精确定位,并且通过设置斜撑板4,能够使对位板3、斜层板与地面形成三角支撑结构,从而提高对位板3的强度,降低对位板3在吊装波谷段撑梁2时受到抵接作用而变形的可能性;
在S1中,在搭设对位板3和斜撑板4之前,要先观察地基承台1相对两侧的地面是否水平,若水平度不足,则还需搭设临时支墩,临时支墩可以是现浇混凝土平台,也可以是临时钢板平台,将对位板3和斜撑板4固定安装于临时支墩上,以使同一地基承台1相对两侧的对位板3的高度相同,确保波谷段撑梁2的精确定位,并且每个地基承台1顶部均采用钢筋锚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预埋钢板5,在吊装波谷段撑梁2至地基承台1上方时,通过焊接的方式能够将波谷段撑梁2固定安装于预埋钢板5上,从而实现波谷段撑梁2安装于地基承台1顶部。
S2:将波峰段撑梁6吊起,通过对接结构将每个波峰段撑梁6连接于对应波谷段撑梁2。
如图2和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波谷段撑梁2和波峰段撑梁6均包括工字钢7和设置于工字钢7翼缘相对两侧的槽钢8,工字钢7与槽钢8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连接钢板9,以使工字钢7的截面、两个槽钢8的截面和连接钢板9的截面三者围设形成长方形截面,并且通过槽钢8、工字钢7和连接钢板9的组合,能够形成稳定的钢架结构,为后续浇筑形成波浪形撑梁提供稳定的骨架。
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地,对接结构包括楔形块10和弹簧11,波谷段撑梁2内部一端的槽钢8内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12,第一安装块12沿波谷段撑梁2的宽度方向开设有滑移槽13,楔形块10与滑移槽13滑移配合且楔形块10的倾斜面朝向波谷段撑梁2的端面,弹簧11固定连接于滑移槽13内底壁与楔形块10之间,波峰段撑梁6内部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块14,第二安装块14沿波峰段撑梁6的宽度方向开设有与楔形块10卡接配合的卡接槽15,在波峰段撑梁6与波谷段撑梁2首尾抵接时,卡接槽15的位置对应楔形块10的位置;
在S2中,在将波峰段撑梁6吊装至抵接于波谷段撑梁2时,第二安装块14先抵接于楔形块10的倾斜面,楔形块10在第二安装块14的挤压下向滑移槽13内移动,此时弹簧11处于收缩状态,并且波峰段撑梁6继续带动第二安装块14移动,当卡接槽15的位置正对楔形块10的位置时,楔形块10在弹簧11的作用下朝卡接槽15的位置移动,然后与卡接槽15卡接配合,从而实现波峰段撑梁6与波谷段撑梁2之间的对接,并且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锁合,相较于通过搭设焊接平台将两者进行焊接,能够提高波浪形撑梁的施工效率,并且波峰段撑梁6一端固定安装有对位柱16,波谷段撑梁2一端开设有对位孔17,在楔形块10与卡接槽15卡接配合时,对位孔17和对位柱16插接配合,以便于施工人员精确地将卡接槽15与楔形块10进行对位,在吊装波峰段撑梁6的过程中,只需将对位柱16对准对位孔17嵌入后继续深入,后续即可实现楔形块10与卡接槽15的卡接配合,能够提高波峰段撑梁6与波谷段撑梁2的安装效率。
S3:拆除对位组件,腾出支模空间,在波峰段撑梁6的顶部和底部,以及波谷段撑梁2的顶部和底部支设外模板,在外模板两侧支设侧模板18,在侧模板18支设完毕后及时涂刷脱模剂。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模板和侧模板18均可选为清水模板,清水模板的重量轻、幅面大、抗裂性能好、弹性好,能够减少模板接缝数量,提高支模的工作效率,其中,侧模板18的形状为长方体模板,每个侧模板18的高度可以根据波浪形撑梁的形状设置,以节省模板材料,外模板包括多个模板体19,相邻模板体19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地,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弧形背楞(图中未示出)螺纹连接于相邻模板体19之间,以使相邻模板体19能够相互连接,多个模板体19分别适应波峰段撑梁6的形状或波谷段撑梁2呈弧形设置,模板体19的弧拱内侧上沿自身长度方向排列开设有多个凹槽20,凹槽20两端开口。
在S3中,多个模板体19弯折呈弧形后依次相连后配合侧模能够形成与波浪形撑梁形状相一致的模腔,在模板体19通过弯折呈弧形时,凹槽20能够释放模板体19弧拱内侧的局部应力,从而提高模板体19的使用耐久性,并且位于波浪形撑梁顶部的模板体19与对应位于波浪形撑梁底部的模板体19之间固定贯穿有多根对拉螺杆21,对拉螺杆21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对拉螺杆21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母22,固定螺母22用于抵接模板体19,设置对拉螺杆21,能够将波浪形撑梁顶部和波浪形撑梁底部的模板体19相连接,提高模板体19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固定螺母22抵接于模板体19,能够防止模板体19脱落,以及通过旋转固定螺母22,以使固定螺母22对模板体19施加使模板体19变形的力,能够调整模板体19弯折的曲度,以调整模腔的形态;
此外,如图1和图6所示,由于波谷段撑梁2底部与地基承台1顶部通过预埋钢板5相连接,对于波谷段撑梁2底部的外模板支模,施工人员可以将位于波谷段撑梁2底部两侧的模板体19可拆卸固定连接于对应的地基承台1顶部,并涂刷好脱模剂,以使预埋钢板5与波谷段撑梁2在后续浇筑混凝土时一体浇筑。
S4:往外模板与侧模板18之间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养护,浇筑混凝土前,应先对外模板与侧模板18进行检测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对称分层同步均衡浇筑。
S5:拆除外模板和侧模板18,完成波浪形撑梁的施工。
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先通过在地基承台1的相对两侧搭设对位板3进行定位后,采用吊机将波谷段撑梁2吊装至地基承台1上进行固定安装,波谷段撑梁2全部安装完毕后,再采用吊机将波峰段撑梁6吊装至波谷段撑梁2上方,通过波峰段撑梁6一端的对位柱16和波谷段撑梁2一端的对位孔17相对位,以使波谷段撑梁2的楔形块10与波峰段撑梁6的卡接槽15卡接配合,实现波谷段撑梁2和波峰段撑梁6的连接,无需在每段波峰段撑梁6与对应波谷段撑梁2搭接时搭设焊接平台,提高了波浪形撑梁的施工效率,波峰段撑梁6全部安装完毕后,多个波峰段撑梁6和多个波谷段撑梁2共同形成波浪形撑梁的骨架,此后拆除对位板3,在波浪形撑梁的骨架外周支设外模板和侧模板18,模板支设完毕后,往外模板与侧模板18之间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养护,最后拆除外模板和侧模板18,完成波浪形撑梁的施工。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每个地基承台(1)的相对两侧均搭设对位组件,将波谷段撑梁(2)吊装于对应所述地基承台(1)顶部;
将波峰段撑梁(6)吊起,通过对接结构将每个所述波峰段撑梁(6)连接于对应所述波谷段撑梁(2);
拆除对位组件,在所述波峰段撑梁(6)的顶部和底部,以及所述波谷段撑梁(2)的顶部和底部支设外模板,在外模板两侧支设侧模板(18);
往外模板与侧模板(18)之间形成的模腔内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养护;
拆除外模板和侧模板(18),完成波浪形撑梁的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的对位板(3),所述对位板(3)顶部为倾斜面,位于同一地基承台(1)相对两侧的两个所述对位板(3)的倾斜面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板(3)外侧设置有斜撑板(4),所述斜撑板(4)固定连接于所述对位板(3)和地面之间,所述斜撑板(4)用于抵接所述对位板(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结构包括楔形块(10)和弹簧(11),所述波谷段撑梁(2)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12),所述第一安装块(12)沿所述波谷段撑梁(2)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滑移槽(13),所述楔形块(10)与所述滑移槽(13)滑移配合且所述楔形块(10)的倾斜面朝向所述波谷段撑梁(2)的端面,所述弹簧(11)固定连接于所述滑移槽(13)内底壁与所述楔形块(10)之间,所述波峰段撑梁(6)内部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块(14),所述第二安装块(14)沿所述波峰段撑梁(6)的宽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楔形块(10)卡接配合的卡接槽(15),在所述波峰段撑梁(6)与所述波谷段撑梁(2)首尾抵接时,所述卡接槽(15)的位置对应所述楔形块(10)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段撑梁(6)一端设置有对位柱(16),所述波谷段撑梁(2)一端设置有对位孔(17),在所述楔形块(10)与所述卡接槽(15)卡接配合时,所述对位孔(17)和所述对位柱(16)插接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和所述侧模板(18)均为清水模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包括多个模板体(19),相邻所述模板体(19)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模板体(19)分别适应所述波峰段撑梁(6)的形状或所述波谷段撑梁(2)呈弧形设置,所述模板体(19)的弧拱内侧上沿自身长度方向排列开设有多个凹槽(20),所述凹槽(20)两端开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波浪形撑梁顶部的所述模板体(19)与对应位于波浪形撑梁底部的所述模板体(19)之间固定贯穿有多根对拉螺杆(21),所述对拉螺杆(21)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对拉螺杆(21)螺纹配合的固定螺母(22),所述固定螺母(22)用于抵接所述模板体(19)。
CN202211570380.3A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57484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0380.3A CN115748494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0380.3A CN115748494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8494A true CN115748494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44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0380.3A Pending CN115748494A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484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4978U (zh) 一种钢筋桁架板与框架模板支撑节点结构
CN110206295A (zh) 一种木框承接板
CN111119071A (zh) 混凝土预制节段箱梁拼装施工方法
CN114046041B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墙体后浇带的模板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3359004U (zh) 一种稳定拼接的提拔墙体
CN109944447B (zh) 一种多斜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
CN113235912A (zh) 一种基于暗套管便捷快装对拉的墙模板结构
CN115748494A (zh) 一种波浪形撑梁施工方法
CN111335358A (zh) 一种沉管隧道端模、端模支撑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06812121B (zh) 用于自爬升悬臂模板的退模合模装置
CN110700490A (zh) 转换层大跨度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CN114541809B (zh) 一种建筑结构浇筑用的支护系统及施工工艺
CN212003212U (zh) 一种多种变截面暗挖隧道二衬快速施工结构
CN113107199A (zh) 一种便于梁底调节定位的梁墙快装早拆梁结构
CN113107196A (zh) 一种梁、墙、板面组合快装早拆结构
CN216552932U (zh) 一种脚手架
CN109989584B (zh) 一种多面斜坡屋面混凝土浇筑装置
CN211735101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小箱梁横向加宽施工的新型一字形夹具
CN214785946U (zh) 一种梁、墙、板面组合快装早拆结构
CN215859089U (zh) 一种钢筋桁架板与铝模拼接节点结构
CN219196043U (zh) 一种混凝土井台简易模板
CN113183291B (zh) 一种用于甩筋困难的预制梁柱模具的端头板及其使用方法
CN216765629U (zh) 一种定型模板施工平台
CN113089897B (zh) 一种整体吊装免拆水泥模板的施工方法
CN215519924U (zh) 沉降缝两侧混凝土剪力墙浇筑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