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44549A - 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 - Google Patents

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44549A
CN115744549A CN202211424026.XA CN202211424026A CN115744549A CN 115744549 A CN115744549 A CN 115744549A CN 202211424026 A CN202211424026 A CN 202211424026A CN 115744549 A CN115744549 A CN 1157445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elevator
door
elevator cage
dual
c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240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旭玉
王旭毅
喻小康
林晓华
王四久
华建
郝黎明
艾琦暘
张用
赵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240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445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44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45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包括施工电梯吊笼(1)、滑道侧门(2)、翻板门(3)和电梯附着机构(4);施工电梯吊笼(1)通过电梯附着机构(4)附着在边筒结构内的爬模系统(5)上,使电梯附着机构(4)能随爬模系统(5)同步提升至爬模顶部平台高度处;施工电梯吊笼(1)靠近爬模顶部平台的一面上可滑动式安装滑道侧门(2),使施工电梯吊笼(1)提升后能通过滑道侧门(2)与爬模顶部平台连通;施工电梯吊笼(1)靠近建筑结构楼层的一面上可翻转式安装翻板门(3),使施工电梯吊笼(1)能通过翻板门(3)与建筑结构楼层连通。本发明能兼顾进出建筑结构楼层和爬模顶部平台需求,便于人员和材料的垂直运输。

Description

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电梯,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
背景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电梯作为垂直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材料及人员运输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常规的超高层项目大多采用液压爬模系统施工,在建筑主体施工阶段,施工电梯停靠在爬模系统顶部下方,材料及人员只能由施工电梯的正面电梯门进出位于施工作业层下方的楼层,施工电梯无法提升至爬模顶部平台即施工作业层,无法兼顾通过施工电梯直接进出爬模顶部平台和建筑结构楼层的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兼顾进出建筑结构楼层和爬模顶部平台需求的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能兼顾进出建筑结构楼层和爬模顶部平台需求,便于人员和材料的垂直运输。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包括施工电梯吊笼、滑道侧门、翻板门和电梯附着机构;施工电梯吊笼通过电梯附着机构附着在边筒结构内的爬模系统上,使电梯附着机构能随爬模系统同步提升至爬模顶部平台高度处;施工电梯吊笼靠近爬模顶部平台的一面上可滑动式安装滑道侧门,使施工电梯吊笼提升后能通过滑道侧门与爬模顶部平台连通;施工电梯吊笼靠近建筑结构楼层的一面上可翻转式安装翻板门,使施工电梯吊笼能通过翻板门与建筑结构楼层连通。
所述的滑道侧门包括滑道、滑轮和侧门;滑道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的侧壁顶部,若干个滑轮分别滑动嵌装在滑道内,侧门的顶部与若干个滑轮连接并通过若干个滑轮可滑动式安装在滑道下方,使侧门滑动封闭施工电梯吊笼的侧壁开口,或侧门滑动敞开施工电梯吊笼的侧壁开口并与爬模顶部平台连通。
所述的侧门的底部间隔设有若干个支撑轮,若干个支撑轮可滑动式设置在施工电梯吊笼的底面上。
所述的施工电梯吊笼的底面上设有一对限位板,侧门的底部两端能分别与一对限位板接触连接。
所述的翻板门包括导向轮、连接绳、门板和动力设备;门板的下端可转动式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的正面开口处,导向轮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的顶部;连接绳的一端与门板的上端连接,连接绳的另一端绕经导向轮与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内的动力设备连接,使门板向外翻转打开,施工电梯吊笼通过正面开口与建筑结构楼层连通。
所述的门板打开时,门板水平架设在施工电梯吊笼与建筑结构楼层之间,形成过料平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由于将施工电梯吊笼通过电梯附着机构附着在边筒结构的爬模系统上,使施工电梯吊笼随爬模系统同步提升,从而保证了施工电梯吊笼能提升至建筑结构楼层或爬模顶部平台高度处,兼顾了进出建筑结构楼层和爬模顶部平台需求,便于人员和材料的垂直运输,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2、本发明由于设有滑道侧门和翻板门,滑道侧门将侧门设计成推拉滑移的形式,翻板门将门板设计成翻转的形式,不占用施工电梯吊笼的内部空间;滑道侧门使施工电梯吊笼与爬模顶部平台连通,翻板门使施工电梯吊笼与建筑结构楼层连通,且门板直接作为过料平台使用,无需另外搭设过料平台,能同时满足人员和材料进入建筑结构楼层或爬模顶部平台的需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超高层边筒结构施工电梯无法兼顾同时进出爬模顶部平台和建筑结构楼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中翻板门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中滑道侧门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中滑道侧门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施工电梯吊笼,2滑道侧门,21滑道,22滑轮,23侧门,24支撑轮,25限位板,26连接件,3翻板门,31导向轮,32连接绳,33门板,34动力设备,4电梯附着机构,5爬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包括施工电梯吊笼1、滑道侧门2、翻板门3和电梯附着机构4;施工电梯吊笼1通过电梯附着机构4附着在边筒结构内的爬模系统5上,使电梯附着机构4能随爬模系统5同步提升至爬模顶部平台(图中未示出)高度处;施工电梯吊笼1靠近爬模顶部平台的一面上可滑动式安装滑道侧门2,使施工电梯吊笼1提升后能通过滑道侧门2与爬模顶部平台连通;施工电梯吊笼1靠近建筑结构楼层的一面上可翻转式安装翻板门3,使施工电梯吊笼1能通过翻板门3与建筑结构楼层连通。
施工电梯吊笼1通过电梯附着机构4附着在爬模系统5上,电梯附着机构4的一端与施工电梯吊笼1不设开门的面固定连接,电梯附着机构4的另一端与爬模系统5的爬架固定连接,施工电梯吊笼1与爬模系统5共用爬模系统5的液压爬模体系实现同步爬升,从而使施工电梯吊笼1能随爬模系统5提升至爬模顶部平台高度或建筑结构楼层高度,施工人员可根据施工需求通过滑道侧门2进入爬模顶部平台,或通过翻板门3进入建筑结构楼层。爬模系统5可采用现有技术的用于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液压控制式爬模系统,液压控制式爬模系统根据其相应的要求和标准安装在边筒结构内,其爬模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附图4至附图6,所述的滑道侧门2包括滑道21、滑轮22和侧门23;滑道21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1的侧壁顶部,若干个滑轮22分别滑动嵌装在滑道21内,侧门23的顶部通过连接件26与若干个滑轮22的轮轴连接并通过若干个滑轮22可滑动式安装在滑道21下方,使侧门23滑动封闭施工电梯吊笼1的侧壁开口,或侧门23滑动敞开施工电梯吊笼1的侧壁开口并与爬模顶部平台连通。
将侧门23通过滑轮22经滑道21沿施工电梯吊笼1的侧壁侧向滑动,不占用施工电梯吊笼1的空间,使施工电梯吊笼1内的材料和人员能从侧门23进出爬模顶部平台。滑轮22的数量可根据侧门23的宽度和重量增减,以保证侧门23能沿滑道21稳定的滑移推拉。
请参见附图4,所述的侧门23的底部间隔设有若干个支撑轮24,若干个支撑轮24可滑动式设置在施工电梯吊笼1的底面上。
通过支撑轮24的设置能对侧门23提供向上的支托,进一步保证侧门23沿滑道21稳定的滑移推拉,支撑轮24的数量可根据侧门23的宽度和重量增减。
请参见附图4,所述的施工电梯吊笼1的底面上设有一对限位板25,侧门23的底部两端能分别与一对限位板25接触连接。
一对限位板25可根据施工电梯吊笼1的侧壁开口宽度和位置进行设置,用于限制侧门23的滑动幅度,防止侧门23从滑道21上脱落。侧门23滑动至滑道21一端时与其中一块限位板25接触,并完全覆盖施工电梯吊笼1的侧壁开口,侧门23滑动至滑道21另一端时与另一块限位板25接触,并完全敞开施工电梯吊笼1的侧壁开口使其能与爬模顶部平台连通。
请参见附图3,所述的翻板门3包括导向轮31、连接绳32、门板33和动力设备34;门板33的下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式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1的正面开口处,导向轮31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1的顶部;连接绳32的一端与门板33的上端连接,连接绳32的另一端绕经导向轮31与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1内的动力设备34连接,使门板33向外翻转打开,施工电梯吊笼1通过正面开口与建筑结构楼层连通。
优选的,可在门板33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导向轮31、连接绳32和动力设备34,动力设备34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卷扬机,卷扬机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常用于绳体的牵拉,卷扬机的工作流程和原理此处不再赘述。
门板33两侧的动力设备34同步启动并释放连接绳32,使连接绳32在导向轮31的导向下将门板33向外下方翻转,从而使施工电梯吊笼1通过正面开口与建筑结构楼层连通,且门板33的开合不占用施工电梯吊笼1内部的空间。门板33两侧的动力设备34同步启动并牵拉卷绕连接绳32,使连接绳32在导向轮31的导向下将向内上方翻转,从而关闭施工电梯吊笼1的正面开口。
所述的门板33打开时,门板33水平架设在施工电梯吊笼1与建筑结构楼层之间,形成过料平台。
门板33架设在施工电梯吊笼1与建筑结构楼层之间的间隙处,便于人员和材料安全的进出建筑结构楼层,无需另外搭设过料平台,操作、使用更便捷。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施工电梯吊笼1通过电梯附着机构4附着在爬模系统5上并随爬模系统5同步提升,使施工电梯吊笼1可提升至爬模顶部平台高度处,并通过滑道侧门2滑移打开侧门23,材料和人员可通过滑道侧门2从施工电梯吊笼1的侧面进出爬模顶部平台。爬模系统5也可使施工电梯吊笼1提升至某一层建筑结构楼层高处度,并通过翻板门3翻转打开门板33,材料和人员可通过翻板门3从施工电梯吊笼1的正面进出建筑结构楼层。
施工电梯吊笼1无需单独设置爬升机构和司机操作室,即可实现施工电梯吊笼1在建筑结构楼层和爬模顶部平台高度的爬升,并通过滑道侧门2和翻板门3的双开门形式兼顾与建筑结构楼层和爬模顶部平台的连通,便于人员和材料的垂直运输。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其特征是:包括施工电梯吊笼(1)、滑道侧门(2)、翻板门(3)和电梯附着机构(4);施工电梯吊笼(1)通过电梯附着机构(4)附着在边筒结构内的爬模系统(5)上,使电梯附着机构(4)能随爬模系统(5)同步提升至爬模顶部平台高度处;施工电梯吊笼(1)靠近爬模顶部平台的一面上可滑动式安装滑道侧门(2),使施工电梯吊笼(1)提升后能通过滑道侧门(2)与爬模顶部平台连通;施工电梯吊笼(1)靠近建筑结构楼层的一面上可翻转式安装翻板门(3),使施工电梯吊笼(1)能通过翻板门(3)与建筑结构楼层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滑道侧门(2)包括滑道(21)、滑轮(22)和侧门(23);滑道(21)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1)的侧壁顶部,若干个滑轮(22)分别滑动嵌装在滑道(21)内,侧门(23)的顶部与若干个滑轮(22)连接并通过若干个滑轮(22)可滑动式安装在滑道(21)下方,使侧门(23)滑动封闭施工电梯吊笼(1)的侧壁开口,或侧门(23)滑动敞开施工电梯吊笼(1)的侧壁开口并与爬模顶部平台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侧门(23)的底部间隔设有若干个支撑轮(24),若干个支撑轮(24)可滑动式设置在施工电梯吊笼(1)的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施工电梯吊笼(1)的底面上设有一对限位板(25),侧门(23)的底部两端能分别与一对限位板(25)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翻板门(3)包括导向轮(31)、连接绳(32)、门板(33)和动力设备(34);门板(33)的下端可转动式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1)的正面开口处,导向轮(31)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1)的顶部;连接绳(32)的一端与门板(33)的上端连接,连接绳(32)的另一端绕经导向轮(31)与安装在施工电梯吊笼(1)内的动力设备(34)连接,使门板(33)向外翻转打开,施工电梯吊笼(1)通过正面开口与建筑结构楼层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其特征是:所述的门板(33)打开时,门板(33)水平架设在施工电梯吊笼(1)与建筑结构楼层之间,形成过料平台。
CN202211424026.XA 2022-11-14 2022-11-14 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 Pending CN1157445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24026.XA CN115744549A (zh) 2022-11-14 2022-11-14 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24026.XA CN115744549A (zh) 2022-11-14 2022-11-14 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4549A true CN115744549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70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24026.XA Pending CN115744549A (zh) 2022-11-14 2022-11-14 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4454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853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n elevator without machine room during construction of a building, and use of a hoisting machine
CN102180394B (zh) 带钢结构一体化积木式电梯
CN112900825B (zh) 一种井道自爬升操作平台
CN111874780B (zh) 一种高速电梯降压导流罩
CN210854899U (zh) 一种直角开门家用电梯
CN201343337Y (zh) 一种可节省空间的家用电梯
CN201116259Y (zh) 隐型人货施工升降机
CN202766036U (zh) 四面开门电梯
CN207192536U (zh) 一种张紧柔性导轨式家用简易电梯
CN207129800U (zh) 一种凹式电梯
JP2000086109A5 (zh)
CN115744549A (zh) 超高层边筒结构的两用施工电梯
CN101774502A (zh) 一种可节省空间的家用电梯
CN217627048U (zh) 一种自带井道采用混合牵引的电梯
CN206273757U (zh) 外挂式架高井道住宅电梯
CN209481015U (zh) 一种微型电梯
CN212387534U (zh) 一种超长自动开闭的施工电梯翻板门
CN211998357U (zh) 一种适用于叠墅的电梯
CN214399436U (zh) 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结构
CN113955611A (zh) 一种三面开门的新型电梯
CN208327093U (zh) 楼道自动扶梯
CN107265255B (zh) 一种张紧柔性导轨式家用简易电梯
CN220412553U (zh) 一种户外电梯
CN209082856U (zh) 旧楼加装电梯逃生通道
CN210313041U (zh) 一种用于老楼改造的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