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34255A - 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4255A
CN115734255A CN202110998608.8A CN202110998608A CN115734255A CN 115734255 A CN115734255 A CN 115734255A CN 202110998608 A CN202110998608 A CN 202110998608A CN 115734255 A CN115734255 A CN 115734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equipment
core network
switching
network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986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亮
李轶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Hu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Hu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Hu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986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342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34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42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基站,方法包括: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属不同资源池;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容灾应急切换方法的成功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容灾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如火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进而实现容灾应急。
受限于现有容灾时的设备资源池配置,现有技术容灾应急切换方法的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容灾应急切换方法的成功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方法应用于基站,方法包括:
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属不同资源池。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包括:
当多个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确定多个基站所属的地理区域;
根据预设的地理区域与切换顺序的对应关系,依次将多个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包括:
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基站当前配置的第一设备的通信参数修改为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
根据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将基站与第二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属于第一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第二设备属于第二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或者,第一设备属于第一SAE-GW资源池,第二设备属于第二SAE-GW资源池;
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基站当前配置的第一设备的通信参数修改为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包括:
将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属于SAE-GW资源池,第二设备属于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
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基站当前配置的第一设备的通信参数修改为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包括:
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PDN网关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解析数据,用于第二设备基于第一设备的PDN网关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解析数据与基站连接;
将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属于不同运营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装置,装置应用于基站,装置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属不同资源池。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切换模块,具体用于:
当多个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确定多个基站所属的地理区域;
根据预设的地理区域与切换顺序的对应关系,依次将多个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切换模块,具体用于:
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基站当前配置的第一设备的通信参数修改为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
根据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将基站与第二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属于第一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第二设备属于第二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或者,第一设备属于第一SAE-GW资源池,第二设备属于第二SAE-GW资源池;
切换模块,具体用于:
将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属于SAE-GW资源池,第二设备属于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
切换模块,具体用于:
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PDN网关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解析数据,用于第二设备基于第一设备的PDN网关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解析数据与基站连接;
将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属于不同运营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传递的实现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面向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的情况时,在基站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相较于在核心网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由于核心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核心网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会影响到与核心网连接的正常工作设备,而基站侧的操作则仅影响基站本身,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将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属不同资源池,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实际上采用的是跨资源池基站连接核心网侧设备的切换,由此,在面向同一资源池设备均故障的情况时,相较于同资源池切换,仍旧能够确保基站能够正常连接核心网测设备,实现容灾应急,使得灾应急切换的成功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申请,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容灾应急有时会面向以下场景,即:同资源池POOL中所有设备均宕机,受限于现有容灾时的设备资源池配置,现有技术容灾应急切换方法在面向该场景是会切换失败,导致现有技术容灾应急切换方法的成功率较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面向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的情况时,在基站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相较于在核心网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由于核心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核心网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会影响到与核心网连接的正常工作设备,而基站侧的操作则仅影响基站本身,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将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属不同资源池,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实际上采用的是跨资源池基站连接核心网侧设备的切换,由此,在面向同一资源池设备均故障的情况时,相较于同资源池切换,仍旧能够确保基站能够正常连接核心网测设备,实现容灾应急,使得灾应急切换的成功率较高。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进行介绍。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基站,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0,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
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属不同资源池。
现网中,目前省干分组传送网PTN层面已将机房间的传输全部打通,具备跨资源池POOL容灾条件。在容灾切换前,利用核心网具备的基于跟踪区域码(Tracking area code,TAC)统计用户数的能力,评估出跨池POOL倒换过程中需要迁移的用户量,然后评估各POOL承载业务情况,如:用户数……万,容量利用率……%,峰值流量……Gbps,带宽利用率……%,进而基于承载业务情况可以评估当前POOL可支持容灾倒换的容量能力,根据各POOL可支持容灾倒换的容量能力构建发生容灾切换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切换映射关系。以武汉市为例,不同池POOL承载业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POOL名称 设备运营商 承载业务地市
POOL3 运营商A 武汉(武昌)、黄石、鄂州
POOL4 运营商A 武汉(武昌)、咸宁
POOL7 运营商B 武汉(汉阳)、孝感
POOL8 运营商C 武汉(汉口)、黄冈
从表1可以看出,一旦运营商A的运营商设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全阻,池POOL3向池POOL4容灾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考虑到异运营商、地理位置等因素,最终确定的容灾切换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切换映射关系可以为:
1)运营商A池POOL3中的第一设备异常时,向运营商C池POOL8 中的第二设备进行容灾;
2)运营商A池POOL4中的第一设备异常时,向运营商B池POOL7 中的第二设备进行容灾;
3)运营商C池POOL8中的第一设备异常时,向运营商B池POOL7 中的第二设备进行容灾;
4)运营商B池POOL7中的第一设备异常时,向运营商C池POOL8 中的第二设备进行容灾。
本申请实施例在面向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的情况时,在基站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相较于在核心网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由于核心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核心网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会影响到与核心网连接的正常工作设备,而基站侧的操作则仅影响基站本身,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将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属不同资源池,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实际上采用的是跨资源池基站连接核心网侧设备的切换,由此,在面向同一资源池设备均故障的情况时,相较于同资源池切换,仍旧能够确保基站能够正常连接核心网测设备,实现容灾应急,使得灾应急切换的成功率较高。
在一种实施例中,S110可以包括:
当多个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确定多个基站所属的地理区域;根据预设的地理区域与切换顺序的对应关系,依次将多个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
其中,考虑到POOL承载能力有限,会出现容灾POOL无法承载全部需要切换的基站的情况,由此,根据预设的地理区域与切换顺序的对应关系,依次将多个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进而确保重要地理区域的基站能够优先切换,预设的地理区域与切换顺序即重要地理区域在先,重要地理区域可以包括:重点商圈、交通枢纽等对应的地理区域。
在一种实施例中,S110可以包括:
S1101,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基站当前配置的第一设备的通信参数修改为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
S1102,根据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将基站与第二设备连接。
其中,通信参数可以包括跟踪区域码TAC和S1接口IP地址,或者,通信参数可以包括跟踪区标识TAI和S1接口IP地址,经过与无线专业共同评估,无线侧修改基站配置都是通过OMC下发,修改S1接口IP地址与 TAC配置均可通过指令批量下发,仅需一分钟即可完成以上操作,容灾切换耗时极少。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可以仅将基站当前配置的第一设备的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第二设备的S1接口IP地址,但是会导致第二设备制作大量TAC数据,经无线实测评估,耗时大于一小时,容灾切换耗时较长。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属于第一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第二设备属于第二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或者,第一设备属于第一SAE- GW资源池,第二设备属于第二SAE-GW资源池,S1101可以包括:
将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属于SAE-GW资源池,第二设备属于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S1101可以包括:
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PDN网关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解析数据,用于第二设备基于第一设备的PDN网关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解析数据与基站连接;将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
现网中,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和PDN网关(PDN GateWay,PGW)合设并被称为SAE-GW;目前移动管理节点功能MME 网元至SAE-GW网元的路由通过专门的Gn互通链路进行互通,不同机房间的传输已全部连通,具备跨POOL容灾条件。但是,基于SAE-GW资源池和MME资源池的配置差异,直接将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仅凭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无法将基站与第二设备连接,需要先对第二设备进行网关配置,由此,在基站从SAE-GW资源池中的第一设备向MME资源池中的第二设备容灾时,需要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PDN网关(PDN GateWay, PGW)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解析数据,以用于第二设备基于第一设备的PDN网关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解析数据对第二设备进行网关配置,然后将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即可确保容灾切换成功。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属于不同运营商。
其中,从表1可以看出,一旦运营商A的运营商设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全阻,运营商A的POOL3向运营商A的POOL4容灾是毫无意义的,故本申请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属于不同运营商,避免了容灾失败。
本申请实施例在面向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的情况时,在基站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相较于在核心网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由于核心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核心网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会影响到与核心网连接的正常工作设备,而基站侧的操作则仅影响基站本身,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将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属不同资源池,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实际上采用的是跨资源池基站连接核心网侧设备的切换,由此,在面向同一资源池设备均故障的情况时,相较于同资源池切换,仍旧能够确保基站能够正常连接核心网测设备,实现容灾应急,使得灾应急切换的成功率较高。
图1描述了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下面结合附图2和附图3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容灾应急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基站,图2所示装置中各模块具有实现图1中各个步骤的功能,并能达到其相应技术效果。如图2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切换模块210,用于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
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属不同资源池。
本申请实施例在面向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的情况时,在基站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相较于在核心网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由于核心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核心网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会影响到与核心网连接的正常工作设备,而基站侧的操作则仅影响基站本身,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将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属不同资源池,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实际上采用的是跨资源池基站连接核心网侧设备的切换,由此,在面向同一资源池设备均故障的情况时,相较于同资源池切换,仍旧能够确保基站能够正常连接核心网测设备,实现容灾应急,使得灾应急切换的成功率较高。
在一种实施例中,切换模块210,具体用于:
当多个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确定多个基站所属的地理区域;
根据预设的地理区域与切换顺序的对应关系,依次将多个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切换模块210,具体用于:
当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基站当前配置的第一设备的通信参数修改为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
根据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将基站与第二设备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属于第一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第二设备属于第二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或者,第一设备属于第一SAE- GW资源池,第二设备属于第二SAE-GW资源池;
切换模块210,具体用于:
将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属于SAE-GW资源池,第二设备属于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
切换模块210,具体用于:
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PDN网关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解析数据,用于第二设备基于第一设备的PDN网关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解析数据与基站连接;
将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属于不同运营商。
本申请实施例在面向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的情况时,在基站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相较于在核心网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由于核心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核心网侧进行容灾应急的切换会影响到与核心网连接的正常工作设备,而基站侧的操作则仅影响基站本身,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将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属不同资源池,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实际上采用的是跨资源池基站连接核心网侧设备的切换,由此,在面向同一资源池设备均故障的情况时,相较于同资源池切换,仍旧能够确保基站能够正常连接核心网测设备,实现容灾应急,使得灾应急切换的成功率较高。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容灾应急的切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3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3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3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3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3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一个实例中,存储器 302可以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或者存储器3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存储器302可在综合网关容灾设备的内部或外部。
在一个实例中,存储器3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在一个实例中,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 (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3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3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并达到图1所示实例执行其方法达到的相应技术效果,为简洁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该容灾应急的切换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303和总线 310。其中,如图3所示,处理器301、存储器302、通信接口303通过总线3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303,主要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 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3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在线数据流量计费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 (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前端总线(Front Side Bus,FSB)、超传输(Hyper Transport,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 (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 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3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该容灾应急的切换设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从而实现图1描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的相应技术效果。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申请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申请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申请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adioFrequency,RF) 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上面参考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各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一种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这些指令使能对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实现。这种处理器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特殊应用处理器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电路。还可理解,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也可以由执行指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硬件来实现,或可由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所述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所属不同资源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所述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包括:
当多个所述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确定多个所述基站所属的地理区域;
根据预设的所述地理区域与切换顺序的对应关系,依次将多个所述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所述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包括:
当所述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所述基站当前配置的所述第一设备的通信参数修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将所述基站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属于第一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所述第二设备属于第二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或者,所述第一设备属于第一SAE-GW资源池,所述第二设备属于第二SAE-GW资源池;
所述当所述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所述基站当前配置的所述第一设备的通信参数修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包括:
将所述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属于SAE-GW资源池,所述第二设备属于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
所述当所述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所述基站当前配置的所述第一设备的通信参数修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的PDN网关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解析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PDN网关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解析数据与所述基站连接;
将所述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属于不同运营商。
7.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当所述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所述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所属不同资源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具体用于:
当多个所述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确定多个所述基站所属的地理区域;
根据预设的所述地理区域与切换顺序的对应关系,依次将多个所述基站切换至核心网侧的第二设备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基站当前连接的核心网侧的第一设备故障时,将所述基站当前配置的所述第一设备的通信参数修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通信参数将所述基站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属于第一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所述第二设备属于第二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或者,所述第一设备属于第一SAE-GW资源池,所述第二设备属于第二SAE-GW资源池;
所述切换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属于SAE-GW资源池,所述第二设备属于移动管理节点功能资源池;
所述切换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的PDN网关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解析数据,用于所述第二设备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PDN网关解析数据和服务网关解析数据与所述基站连接;
将所述基站当前配置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设备的跟踪区域码和S1接口IP地址。
12.如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属于不同运营商。
13.一种容灾应急的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传递的实现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
CN202110998608.8A 2021-08-27 2021-08-27 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7342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8608.8A CN115734255A (zh) 2021-08-27 2021-08-27 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98608.8A CN115734255A (zh) 2021-08-27 2021-08-27 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4255A true CN115734255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90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98608.8A Pending CN115734255A (zh) 2021-08-27 2021-08-27 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3425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6285B (zh) 网络拥塞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90182761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location managemen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CN102598786B (zh) 基站间的切换方法、基站、和通讯系统
CN105103594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通信控制方法和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798395A (zh) 对于用户设备事件的网络监测
EP24213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 group identification
KR20200003095A (ko) 리포트 송신 방법, 리포트 수신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7182051B (zh) 一种用于cbtc的终端状态跟踪方法
CN112543468B (zh) 一种网关设备容灾的方法及通信设备
EP3407544B1 (en) Fault-tolerant monitoring of tunneled ip flows
CN107623604A (zh) 网状网骨干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网状网络系统
CN111050332B (zh) 通信方法、辅网络节点和终端
CN107005965A (zh) 一种更新用户面网关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62801B (zh) 通信质量异常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213785B (zh) 故障弱化的处理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3748912A (zh) 频点测量控制方法、终端和基站
CN115734255A (zh) 容灾应急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WO2018034201A1 (ja) 通信方法
CN102790979B (zh) 在机器间通信中实现优先告警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98822B (zh) 一种基于电信网络物联网设备的监控方法
FI982222A0 (fi) Tiedonsiirtoresurssien optimointi
CN115883369A (zh) 网络切片部署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31710A (zh) 一种目标小区确定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120003552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 모니터링 장치 및 방법, 이동통신단말기, 이동통신망의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고장감지 서버
CN115314960B (zh) 获取性能指标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