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31785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1785A
CN115731785A CN202210888326.7A CN202210888326A CN115731785A CN 115731785 A CN115731785 A CN 115731785A CN 202210888326 A CN202210888326 A CN 202210888326A CN 115731785 A CN115731785 A CN 115731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cover member
polarizing plate
shrinkage rat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883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内藤畅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Displa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ntract Society
Original Assignee
Jole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led Inc filed Critical Joled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731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17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3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8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能够抑制显示面板破损并且能够抑制在显示面板展开的状态下显示面板弯曲。显示装置(10)具备:显示面板(20),能够卷绕;以及盖部件(30),层叠于显示面板(20),能够与显示面板(20)一起卷绕,当显示面板(20)被卷绕时显示面板(20)弯曲的弯曲方向(A)上的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比与弯曲方向(A)正交的正交方向(B)上的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小。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尤其是涉及具备具有柔性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具有柔性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作为这种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配置有有机EL模块保护用聚酯膜的折叠型显示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20-197705号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折叠型显示器中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有机EL模块保护用聚酯膜沿着有机EL模块的弯曲方向容易热收缩,在将有机EL模块展开的状态下,由于有机EL模块保护用聚酯膜的热收缩导致有机EL模块弯曲。另外,在具备能够卷绕的显示面板的以往的显示装置中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保护显示面板的盖部件沿着显示面板的弯曲方向容易热收缩,在将显示面板展开的状态下,由于盖部件的热收缩导致显示面板弯曲。为了抑制显示面板弯曲,可以考虑强烈地牵拉显示面板,但是如果强烈地牵拉显示面板,则显示面板容易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显示面板破损并且能够抑制在将显示面板展开的状态下显示面板弯曲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能够卷绕或者折弯;以及盖部件,层叠于所述显示面板,能够与所述显示面板一起卷绕或者折弯,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以下的(1)或者(2):(1)当所述显示面板被卷绕时所述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方向上的所述盖部件的热收缩率比与所述弯曲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盖部件的热收缩率小,(2)当所述显示面板被折弯时所述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方向上的所述盖部件的热收缩率比与所述弯曲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盖部件的热收缩率小。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能够卷绕或者折弯;盖部件,层叠于所述显示面板,能够与所述显示面板一起卷绕或者折弯;以及圆偏光板,层叠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盖部件之间,能够与所述显示面板一起卷绕或者折弯,所述盖部件不热收缩,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以下的(1)或者(2):(1)当所述显示面板被卷绕时所述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方向上的所述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比与所述弯曲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小,(2)当所述显示面板被折弯时所述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方向上的所述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比与所述弯曲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小。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抑制显示面板破损并且能够抑制在将显示面板展开的状态下显示面板弯曲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的(a)和(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a)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的(a)和(b)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6的(a)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8的(a)~(h)是表示关于显示面板等的卷痕的实验结果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10c 显示装置
20、20c 显示面板
21、21c 显示面
30、30b、30c 盖部件
40、40c 圆偏光板
41 偏光片
50 相位差板
60 光学粘合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子。因此,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方式等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主旨。因此,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独立技术方案中未记载的构成要素,可以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在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各图是示意图,未必严密地表示各部分的大小之比等。
(实施方式1)
图1的(a)和(b)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0的立体图。图1的(a)表示将显示装置10的显示面板20等展开的状态,图1的(b)表示将显示装置10的显示面板20等卷绕的状态。图2是表示图1的(a)的显示装置10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1的(a)和(b)以及图2对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0进行说明。
如图1的(a)和(b)以及图2所示,显示装置10是显示图像的装置,具备显示面板20、盖部件30以及圆偏光板40。显示装置10是能够将显示面板20、盖部件30以及圆偏光板40卷绕并且能够将卷绕的显示面板20等展开的可卷曲显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10用于平板终端、数字电视、数字标牌、智能手机或者可穿戴终端等。
显示面板20是能够卷绕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20具有柔性,是所谓的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板20显示图像。例如,显示面板20通过柔性基板(未图示)与驱动基板(未图示)连接,被该驱动基板驱动从而显示图像。显示面板20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21。
显示面板20是在展开的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以及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将与第一方向正交且与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作为厚度方向的板状的部件,朝向第三方向的一侧(Z轴方向的正侧)显示图像。显示面板20在展开的状态下当从第三方向观察时为矩形。第一方向是用图1的(a)和(b)等中的X轴表示的方向,第二方向是用图1的(a)和(b)等中的Y轴表示的方向,第三方向是用图1的(a)和(b)等中的Z轴表示的方向。另外,例如,显示面板20在展开的状态下也可以不是矩形,可以是其他的多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等。
显示面板20绕第一方向卷绕。即,显示面板20在卷绕的状态下绕第一方向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20以盖部件30以及圆偏光板40比显示面板20更位于内部的方式卷绕。
当显示面板20被卷绕时显示面板20弯曲的弯曲方向A是与显示面板20的主面(显示面21等)平行的方向,在显示面板20展开的状态下与第二方向一致,在显示面板20被卷绕的状态下绕第一方向弯曲。
与弯曲方向A正交的正交方向B是与显示面板20的主面(显示面21等)平行的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
例如,显示面板20是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通过TFT(薄膜晶体管)、具有有机EL元件的OLED以及TFE(Thin Film Encapsulation:薄膜封装)层叠而构成。
盖部件30层叠于显示面板20,能够与显示面板20一起卷绕。盖部件30层叠于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21侧,以覆盖显示面板20以及圆偏光板40的方式设置。盖部件30使从显示面板20发出的光透过。盖部件30具有柔性。
盖部件30是在展开的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上延伸并将第三方向作为厚度方向的板状的部件。盖部件30在展开的状态下从第三方向观察时为矩形。另外,例如,盖部件30在展开的状态下也可以不是矩形,可以是其他的多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等。
弯曲方向A上的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比正交方向B上的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小。即,盖部件30以弯曲方向A上的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比正交方向B上的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小的方式层叠于显示面板20。例如,在盖部件30在与盖部件30的主面平行且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C、D的每个方向上热收缩的情况下,以这两个方向C、D中的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小的方向C与弯曲方向A一致的方式,将盖部件30层叠于显示面板20。
在本实施方式中,方向C是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盖部件30以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C与弯曲方向A一致的方式层叠于显示面板2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C与弯曲方向A一致。例如,在盖部件30在与盖部件30的主面平行且彼此交叉的多个方向的每个方向上热收缩的情况下,以这多个方向中的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C与弯曲方向A一致的方式,将盖部件30层叠于显示面板20。
例如,盖部件30经由光学粘合片(未图示)粘接于圆偏光板40。例如,作为光学粘合片,可以使用丙烯酸系、有机硅系、环氧系或者橡胶系的粘接剂。例如,使用具有硬涂层(HC)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盖部件30。例如,盖部件30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将不同的材料层叠得到的层叠结构。
圆偏光板40层叠在显示面板20与盖部件30之间,能够与显示面板20一起卷绕。圆偏光板40层叠在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21侧,以覆盖显示面板20的方式设置。圆偏光板是将相位差板层叠在偏光片上的结构。例如,圆偏光板40发挥抑制外光从面板表面反射、提高显示图像的对比度的作用。圆偏光板40具有柔性。
圆偏光板40是在展开的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上延伸并将第三方向作为厚度方向的板状的部件。圆偏光板40在展开的状态下从第三方向观察时为矩形。另外,例如,圆偏光板40在展开的状态下也可以不是矩形,可以是其他的多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等。
弯曲方向A上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比正交方向B上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小。即,圆偏光板40以弯曲方向A上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比正交方向B上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小的方式层叠在显示面板20与盖部件30之间。例如,在圆偏光板40在与圆偏光板40的主面平行且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E、F的每个方向上热收缩的情况下,以这两个方向E、F中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小的方向E与弯曲方向A一致的方式,将圆偏光板40层叠于显示面板20。
在本实施方式中,方向E是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圆偏光板40以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E与弯曲方向A一致的方式层叠在显示面板20与盖部件30之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E与弯曲方向A一致。例如,在圆偏光板40在与圆偏光板40的主面平行且彼此交叉的多个方向的每个方向上热收缩的情况下,以这多个方向中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E与弯曲方向A一致的方式,将圆偏光板40层叠在显示面板20与盖部件30之间。
例如,圆偏光板40经由光学粘合片(未图示)粘接于显示面板20。例如,作为光学粘合片,可以使用丙烯酸系、有机硅系、环氧系或者橡胶系的粘接剂。
以上,对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0进行了说明。
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0具备:能够卷绕的显示面板20;以及盖部件30,层叠于显示面板20,能够与显示面板20一起卷绕,当显示面板20被卷绕时显示面板20弯曲的弯曲方向A上的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比与弯曲方向A正交的正交方向B上的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小。
据此,由于能够抑制盖部件30在弯曲方向A上热收缩,所以能够抑制伴随盖部件30在弯曲方向A上热收缩而导致显示面板20弯曲。因此,由于不强烈地牵拉显示面板20就能够抑制显示面板20弯曲,所以能够抑制显示面板20破损,并且能够抑制在显示面板20展开的状态下显示面板20弯曲。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0中,盖部件30以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C与弯曲方向A一致的方式层叠于显示面板20。
据此,由于能够进一步抑制盖部件30在弯曲方向A上热收缩,所以能够抑制显示面板20破损,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在显示面板20展开的状态下显示面板20弯曲。
另外,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0还具备圆偏光板40,所述圆偏光板40层叠在显示面板20与盖部件30之间,能够与显示面板20一起卷绕,弯曲方向A上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比正交方向B上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小。
据此,由于能够抑制圆偏光板40在弯曲方向A上热收缩,所以能够抑制伴随圆偏光板40在弯曲方向A上热收缩而导致显示面板20弯曲。因此,由于不强烈地牵拉显示面板20就能够进一步抑制显示面板20弯曲,所以能够抑制显示面板20破损,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在显示面板20展开的状态下显示面板20弯曲。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0中,圆偏光板40以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E与弯曲方向A一致的方式层叠在显示面板20与盖部件30之间。
据此,由于能够进一步抑制圆偏光板40在弯曲方向A上热收缩,所以能够抑制显示面板20破损,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在显示面板20展开的状态下显示面板20弯曲。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对弯曲方向A上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比正交方向B上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弯曲方向A上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也可以比正交方向B上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大。盖部件30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是重要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对显示装置10具备显示面板20、盖部件30以及圆偏光板4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显示装置10也可以不具备圆偏光板40。
另外,例如,显示装置10也可以还具备:卷绕装置,用于卷绕显示面板20等;以及拉出装置,用于将卷绕的显示面板20等拉出。例如,该卷绕装置具有:轴芯,与显示面板20等的一端部连接,用于缠绕显示面板20等;以及马达,用于使该轴芯旋转。另外,例如,该拉出装置具有:固定部件,固定在显示面板20等的另一端部;以及缩放部(pantograph section),将该固定部件向拉出方向推出。这对于后述的实施方式2以及实施方式3也是同样的。
(实施方式2)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0a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图3的显示装置10a的剖视图。参照图3以及图4对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0a进行说明。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显示装置10a主要与显示装置10的不同点在于,在盖部件30直接设置偏光片41以及相位差板50,盖部件30、偏光片41以及相位差板50一体地形成。此处所说的偏光片41是将PVA(聚乙烯醇)浸渍到多碘化合物或染料中并向一个方向拉伸得到的偏光片。在本实施方式中,圆偏光板的构成包括偏光片41以及相位差板5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件30与圆偏光板(偏光片41以及相位差板50)彼此一体地形成。
盖部件30与偏光片41彼此一体地形成。例如,盖部件30与偏光片41在圆偏光板制作工序中直接粘接,不经由光学粘合片而彼此一体地形成。
该相位差板50是为了使从外部进来的光被显示面板20反射而不向外部透过而设置的。相位差板50层叠在显示面板20与偏光片41之间。相位差板50与偏光片41彼此一体地形成。例如,相位差板50与偏光片41使用5μm的薄粘接材或1μm左右的薄粘接部件接合。
相位差板50的下表面经由光学粘合片60粘接于显示面板20。例如,作为光学粘合片60,可以使用丙烯酸系、有机硅系、环氧系或者橡胶系的粘接剂。
以上,对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0a进行了说明。
在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10a中,盖部件30与圆偏光板(偏光片41以及相位差板50)彼此一体地形成。
据此,由于不需要在盖部件30的下方设置光学粘合片60,所以能够单层化,通过使热收缩造成的影响最小化,能够抑制显示面板20弯曲。因此,能够抑制显示面板20破损,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在显示面板20展开的状态下显示面板20弯曲。也同样能够抑制在盖部件的热收缩小的方向上将盖部件作为内侧折弯时的弯折变形。
(实施方式3)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10b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5对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10b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显示装置10b主要在代替盖部件30而具备盖部件30b这点与显示装置10不同。
盖部件30b层叠于显示面板20,能够与显示面板20一起卷绕。盖部件30b主要在不热收缩这点与盖部件30不同。盖部件30b由不热收缩的材料形成。例如,盖部件30b由超薄型玻璃(Ultra Thin Glass(UTG))等玻璃形成。例如,盖部件30b使用光学粘合片(未图示)粘接于圆偏光板40。例如,盖部件30b的厚度为70μm。
以上,对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10b进行了说明。
实施方式3的显示装置10b具备:能够卷绕的显示面板20;盖部件30b,层叠于显示面板20,能够与显示面板20一起卷绕;以及圆偏光板40,层叠在显示面板20与盖部件30b之间,能够与显示面板20一起卷绕,盖部件30b不热收缩,当显示面板20被卷绕时显示面板20弯曲的弯曲方向A上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比与弯曲方向A正交的正交方向B上的圆偏光板40的热收缩率小。
据此,由于盖部件30b不热收缩,所以能够抑制起因于盖部件30b的热收缩的显示面板20的弯曲。另外,由于能够抑制圆偏光板40在弯曲方向A上热收缩,所以能够抑制伴随圆偏光板40在弯曲方向A上热收缩而导致显示面板20弯曲。因此,不强烈地牵拉显示面板20就能够抑制显示面板20弯曲,所以能够抑制显示面板20破损,并且能够抑制在显示面板20展开的状态下显示面板20弯曲。
(实施方式4)
图6的(a)和(b)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10c的立体图。图6的(a)表示显示装置10c的显示面板20c等展开的状态,图6的(b)表示显示装置10c的显示面板20c等折弯的状态。图7是表示图6的(a)的显示装置10c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6的(a)和(b)以及图7对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10c进行说明。
如图6的(a)和(b)以及图7所示,显示装置10c是显示图像的装置,具备显示面板20c、盖部件30c以及圆偏光板40c。显示装置10c是能够将显示面板20c、盖部件30c以及圆偏光板40c折叠并且能够将折叠的显示面板20c等展开的可折叠显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10c用于平板终端、数字电视、数字标牌、智能手机或者可穿戴终端等。
显示面板20c是能够折弯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20c具有柔性,是所谓的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板20c显示图像。例如,显示面板20c经由柔性基板(未图示)与驱动基板(未图示)连接,被该驱动基板驱动而显示图像。显示面板20c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21c。
显示面板20c是在展开的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上延伸并将第三方向作为厚度方向的板状的部件,朝向第三方向的一侧(Z轴方向的正侧)显示图像。显示面板20c在展开的状态下从第三方向观察时为矩形。另外,例如,显示面板20c在展开的状态下也可以不是矩形,可以是其他的多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等。
显示面板20c绕第一方向折弯。即,显示面板20c在折弯的状态下绕第一方向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20c以盖部件30c以及圆偏光板40c比显示面板20c更位于内部的方式折弯。
在显示面板20c被折弯时显示面板20c弯曲的弯曲方向A1是与显示面板20c的主面(显示面21c等)平行的方向,在显示面板20c展开的状态下与第二方向一致,在显示面板20c被折弯的状态下绕第一方向弯曲。
与弯曲方向A1正交的正交方向B1是与显示面板20c的主面(显示面21c等)平行的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
例如,显示面板20c是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通过TFT(薄膜晶体管)、具有有机EL元件的OLED以及TFE(Thin Film Encapsulation:薄膜封装)层叠而构成。
盖部件30c层叠于显示面板20c,能够与显示面板20c一起折弯。盖部件30c层叠于显示面板20c的显示面21c侧,以覆盖显示面板20c以及圆偏光板40c的方式设置。盖部件30c使从显示面板20c发出的光透过。盖部件30c具有柔性。
盖部件30c是在展开的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上延伸并将第三方向作为厚度方向的板状的部件。盖部件30c在展开的状态下从第三方向观察时为矩形。另外,例如,盖部件30c在展开的状态下也可以不是矩形,可以是其他的多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等。
弯曲方向A1上的盖部件30c的热收缩率比正交方向B1上的盖部件30c的热收缩率小。即,盖部件30c以弯曲方向A1上的盖部件30c的热收缩率比正交方向B1上的盖部件30c的热收缩率小的方式层叠于显示面板20c。例如,在盖部件30c在与盖部件30c的主面平行且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C1、D1的每个方向上热收缩的情况下,以这两个方向C1、D1中的盖部件30c的热收缩率小的方向C1与弯曲方向A1一致的方式,将盖部件30c层叠于显示面板20c。
在本实施方式中,方向C1是盖部件30c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盖部件30c以盖部件30c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C1与弯曲方向A1一致的方式层叠于显示面板20c。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件30c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C1与弯曲方向A1一致。例如,在盖部件30c在与盖部件30c的主面平行且彼此交叉的多个方向的每个方向上热收缩的情况下,以这多个方向中的盖部件30c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C1与弯曲方向A1一致的方式,将盖部件30c层叠于显示面板20c。
例如,盖部件30c经由光学粘合片(未图示)粘接于圆偏光板40c。例如,作为光学粘合片,可以使用丙烯酸系、有机硅系、环氧系或者橡胶系的粘接剂。例如,使用具有硬涂层(HC)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形成盖部件30c。
圆偏光板40c层叠在显示面板20c与盖部件30c之间,能够与显示面板20c一起折弯。圆偏光板40c层叠在显示面板20c的显示面21c侧,以覆盖显示面板20c的方式设置。圆偏光板40c具有柔性。
圆偏光板40c是在展开的状态下在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上延伸并将第三方向作为厚度方向的板状的部件。圆偏光板40c在展开的状态下从第三方向观察时为矩形。另外,例如,圆偏光板40c在展开的状态下也可以不是矩形,可以是其他的多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等。
弯曲方向A1上的圆偏光板40c的热收缩率比正交方向B1上的圆偏光板40c的热收缩率小。即,圆偏光板40c以弯曲方向A1上的圆偏光板40c的热收缩率比正交方向B1上的圆偏光板40c的热收缩率小的方式层叠于显示面板20c。例如,在圆偏光板40c在与圆偏光板40c的主面平行且彼此正交的两个方向E1、F1的每个方向上热收缩的情况下,以这两个方向E1、F1中的圆偏光板40c的热收缩率小的方向E1与弯曲方向A1一致的方式,将圆偏光板40c层叠于显示面板20c。
在本实施方式中,方向E1是圆偏光板40c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圆偏光板40c以圆偏光板40c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E1与弯曲方向A1一致的方式层叠在显示面板20c与盖部件30c之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圆偏光板40c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E1与弯曲方向A1一致。例如,在圆偏光板40c在与圆偏光板40c的主面平行且彼此交叉的多个方向的每个方向上热收缩的情况下,以这多个方向中的圆偏光板40c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E1与弯曲方向A1一致的方式,将圆偏光板40c层叠在显示面板20c与盖部件30c之间。
例如,圆偏光板40c经由光学粘合片(未图示)粘接于显示面板20c。例如,作为光学粘合片,可以使用丙烯酸系、有机硅系、环氧系或者橡胶系的粘接剂。
以上,对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10c进行了说明。
实施方式4的显示装置10c具备:能够折弯的显示面板20c;以及盖部件30c,层叠于显示面板20c,能够与显示面板20c一起折弯,当显示面板20c被折弯时显示面板20c弯曲的弯曲方向A1上的盖部件30c的热收缩率比与弯曲方向A1正交的正交方向B1上的盖部件30c的热收缩率小。
据此,由于能够抑制盖部件30c在弯曲方向A1上热收缩,所以能够抑制伴随盖部件30c在弯曲方向A1上热收缩而导致显示面板20c弯曲。因此,由于不强烈地牵拉显示面板20c就能够抑制显示面板20c弯曲,所以能够抑制显示面板20c破损,并且能够抑制在显示面板20c展开的状态下显示面板20c弯曲。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4中,对弯曲方向A1上的圆偏光板40c的热收缩率比正交方向B1上的圆偏光板40c的热收缩率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弯曲方向A1上的圆偏光板40c的热收缩率也可以比正交方向B1上的圆偏光板40c的热收缩率大。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4中,对显示装置10c具备显示面板20c、盖部件30c以及圆偏光板40c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显示装置10c也可以代替盖部件30c而具备如盖部件30b那样不热收缩且能够与显示面板20c一起折弯的盖部件。另外,例如,显示装置10c也可以不具备圆偏光板40c。也可以以盖部件30c以及圆偏光板40c比显示面板20c更位于外侧的方式卷绕或者折弯。
图8的(a)~(h)是表示关于显示面板等的卷痕的实验结果的图。参照图8的(a)~(h)对关于显示面板等的卷痕的实验结果进行说明。
图8的(a)以及(b)是实施方式2的测试结果。表示了在将显示面板和与盖部件一体的圆偏光板层叠得到的面板单元卷绕成半径大致20mm的环状的状态下在95℃的环境下放置18小时之后展开的状态的面板单元。图8的(a)是以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弯曲方向一致的方式卷绕面板单元的结果,图8的(b)是以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弯曲方向正交的方式卷绕面板单元的结果。
对图8的(a)与图8的(b)进行比较可知:与图8的(b)相比,图8的(a)没有卷痕,与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弯曲方向正交的情况相比,在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弯曲方向一致的情况下,难以留下卷痕。
图8的(c)以及图8的(d)是进行了现有文献的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20-197705号的再现测试的结果。表示了在仅将盖部件卷绕成半径大致20mm的环状的状态下在95℃的环境下放置18小时之后展开的状态的盖部件。图8的(c)是以盖部件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与盖部件的弯曲方向一致的方式卷绕盖部件的结果,图8的(d)是以盖部件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与盖部件的弯曲方向正交的方式卷绕盖部件的结果。
对图8的(c)与图8的(d)进行比较可知:与图8的(c)相比,图8的(d)没有卷痕,当用盖部件单体进行评价时,即使热收缩率大,如果向折射率、弹性率小的方向弯曲,则也难以留下卷痕。
图8的(e)以及图8的(g)表示了在将显示面板、圆偏光板、光学粘合片以及盖部件依次层叠得到的面板单元卷绕成半径大致20mm的环状的状态下在95℃的环境下放置18小时之后展开的状态的面板单元。图8的(e)是以盖部件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以及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弯曲方向一致的方式卷绕面板单元的结果。图8的(g)是以盖部件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弯曲方向一致并且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弯曲方向正交的方式卷绕面板单元的结果。根据该结果可知: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的大小的方向的影响小,盖部件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是重要的。
图8的(f)以及图8的(h)表示了在将显示面板、圆偏光板、光学粘合片以及盖部件依次层叠得到的面板单元卷绕成半径大致20mm的环状的状态下在95℃的环境下放置18小时之后展开的状态的面板单元。图8的(f)是以盖部件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弯曲方向正交但是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弯曲方向一致的方式卷绕面板单元的结果。图8的(h)是以盖部件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以及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与显示面板的弯曲方向正交的方式卷绕面板单元的结果。根据该结果可知: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的大小的方向的影响小,盖部件的热收缩率成为最小的方向是重要的。
以上,对关于显示面板等的卷痕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说明。
(其他的实施方式等)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上述的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各种变形得到的变形例、内置有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各种设备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能够用于数字电视、数字标牌、智能手机、平板终端或者可穿戴终端等。

Claims (6)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具备:
显示面板,能够卷绕或者折弯;以及
盖部件,层叠于所述显示面板,能够与所述显示面板一起卷绕或者折弯,
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以下的(1)或者(2):
(1)当所述显示面板被卷绕时所述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方向上的所述盖部件的热收缩率比与所述弯曲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盖部件的热收缩率小,
(2)当所述显示面板被折弯时所述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方向上的所述盖部件的热收缩率比与所述弯曲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盖部件的热收缩率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以所述盖部件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与所述弯曲方向一致的方式层叠于所述显示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圆偏光板,所述圆偏光板层叠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盖部件之间,能够与所述显示面板一起卷绕或者折弯,
所述弯曲方向上的所述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比所述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偏光板以所述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最小的方向与所述弯曲方向一致的方式层叠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盖部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与所述圆偏光板彼此一体地形成。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具备:
显示面板,能够卷绕或者折弯;
盖部件,层叠于所述显示面板,能够与所述显示面板一起卷绕或者折弯;以及
圆偏光板,层叠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盖部件之间,能够与所述显示面板一起卷绕或者折弯,
所述盖部件不热收缩,
所述显示装置满足以下的(1)或者(2):
(1)当所述显示面板被卷绕时所述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方向上的所述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比与所述弯曲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小,
(2)当所述显示面板被折弯时所述显示面板弯曲的弯曲方向上的所述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比与所述弯曲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圆偏光板的热收缩率小。
CN202210888326.7A 2021-08-27 2022-07-26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73178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39052A JP7338887B2 (ja) 2021-08-27 2021-08-27 表示装置
JP2021-139052 2021-08-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1785A true CN115731785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87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88326.7A Pending CN115731785A (zh) 2021-08-27 2022-07-26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63788A1 (zh)
JP (1) JP7338887B2 (zh)
CN (1) CN115731785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11022B1 (ko) 2011-12-30 2014-06-24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표시 장치
CN105073418B (zh) 2013-04-26 2017-06-13 东丽株式会社 双轴取向层合聚酯膜及光学用层合膜
KR101914815B1 (ko) 2013-09-30 2018-11-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필름용 수지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형성된 광학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WO2016203340A1 (ja) 2015-06-19 2016-12-2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の作製方法、表示装置、電子機器、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JP6957885B2 (ja) 2017-01-31 2021-11-02 東レ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フィルムおよび積層シート
JP6816236B1 (ja) 2019-10-07 2021-01-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印刷層付フィルム積層体、該印刷層付フィルム積層体を含む光学積層体、およびこれら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38887B2 (ja) 2023-09-05
JP2023032751A (ja) 2023-03-09
US20230063788A1 (en)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7822B2 (e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CN105788461B (zh) 可卷曲显示装置及制造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07526188B (zh) 可卷曲显示设备
CN105810104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6340243B (zh) 显示设备
KR102369943B1 (ko)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TWI391732B (zh) 部分可撓顯示裝置
CN107578706B (zh) 显示设备
JP2016085454A (ja)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フレキシブル表示装置
US20150268914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9887419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120182B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12991945A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1107535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230040918A1 (en) Display module stack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1179610A (ja) 表示装置、マスク組立体、表示装置の製造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5731785A (zh) 显示装置
US20220374049A1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system
JP2009128836A (ja) 長尺状円偏光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JP7376216B2 (ja) 表示装置
CN115731784A (zh) 显示装置
US1196331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5050278B (zh)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US20240105531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display module and window member
US11723162B2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Japan Display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ntract Society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Applicant before: JOLED Inc.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