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6534B - 一种连接脱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脱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6534B
CN115716534B CN202211580902.8A CN202211580902A CN115716534B CN 115716534 B CN115716534 B CN 115716534B CN 202211580902 A CN202211580902 A CN 202211580902A CN 115716534 B CN115716534 B CN 115716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w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rack
vehic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809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16534A (zh
Inventor
徐晓辉
毛竟先
崔志文
曾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Xiao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Xiao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Xiao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Xiaoy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809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16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16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6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16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6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脱离器,涉及无人机配件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上卡爪、下卡爪、齿条机构、齿牙、弹簧机构和无人机机架的通孔,在无人机机架的通孔的作用下,使得脱离器主体可以与无人机机架滑动连接,在打开上卡爪和下卡爪后,上卡爪和下卡爪会夹住无人机机架通孔的两侧,在弹簧机构和缓冲轮的作用下,促使脱离器主体和无人机机架之间处于静平衡状态,在降落伞打开的瞬间,上卡爪在弹簧机构的作用下收回到收纳槽内,当无人机落地后,会使下卡爪也在弹簧机构的作用下收回到收纳槽内,当环境出现二次风情时,风将直接作用在降落伞上,此时降落伞便会拉着伞绳和脱离器主体直接从无人机机架上脱离,从而有效避免无人机被拖行形成二次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脱离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连接脱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无人机近些年已经在各个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不论是军警作业、农业植保、物品派送还是特种救援领域都可以见到无人机的身影。
但是无人机因其材料更优、软硬件成本较高,减少无人机坠毁损伤成为无人机行业的刚需,目前针对军用无人机,可以基于陀螺仪倾角检测以及重力加速度检测阈值触发无人机伞降系统的弹射,从而使得失控无人机可以平稳降落至地面,进而最大程度减轻损伤。
然而,由于无人机伞降落地后不能确保人员及时赶到降落地点回收无人机,且落点气候条件不定,若遇大风天气,降落伞落地后可能再次遭遇大风导致无人机被拖行形成二次损伤,本发明即提供一种连接脱离器,具有能够在无人机第一次失去伞降拉力时与降落伞自动分离的功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脱离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脱离器,包括脱离器主体和无人机机架,所述脱离器主体顶端活动安装有上卡爪,且脱离器主体活动安装有与上卡爪相对应的下卡爪,所述脱离器主体内滑动安装有与上卡爪和下卡爪相对应的齿条机构,且上卡爪和下卡爪端部均安装有与齿条机构相对应的齿牙,并且脱离器主体内设有与齿条机构相对应的弹簧机构,所述脱离器主体与无人机机架滑动连接,所述无人机机架端部贯穿开设有与脱离器主体相对应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人机机架的通孔的作用下,使得脱离器主体可以与无人机机架滑动连接,同时在齿条机构、齿牙和弹簧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在打开上卡爪和下卡爪后,上卡爪和下卡爪会夹住无人机机架通孔的两侧,并且在弹簧机构以及缓冲轮二者作用下,促使脱离器主体和无人机机架之间形成整个系统的静平衡,在降落伞打开的瞬间,会使上卡爪在弹簧机构的作用下收回到收纳槽内,当无人机落地后,会使下卡爪也在弹簧机构的作用下收回到收纳槽内,当环境出现二次风情时,风将直接作用在降落伞上,此时降落伞便会拉着伞绳和脱离器主体直接从无人机机架上脱离,从而有效避免无人机被拖行形成二次损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离器主体两端均开设有接绳口,且脱离器主体可通过接绳口与降落伞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降落伞的连接绳可以通过接绳口与脱离器主体相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分别由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第三卡爪和第四卡爪组成,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的长度相同,且脱离器主体内开设有与上卡爪和下卡爪相对应的收纳槽,并且上卡爪和下卡爪均通过转轴安装在收纳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脱离器主体与无人机机架分离时,上卡爪和下卡爪不会妨碍到脱离器主体与无人机机架分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与第三卡爪和第四卡爪之间均为对称设计,所述上卡爪和下卡爪为间隔90°错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确保脱离器主体与无人机机架连接后位置的稳定性和脱离器主体与无人机机架之间的平衡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爪、第二卡爪、第三卡爪和第四卡爪端部均安装有缓冲轮,且第一卡爪、第二卡爪、第三卡爪和第四卡爪张开时缓冲轮会与无人机机架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降低在安装脱离器主体时对无人机机架造成的损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条机构由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组成,且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对应上卡爪和下卡爪端部的齿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在需要打开上卡爪时,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会同步打开。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机构由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组成,且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相连接,并且上卡爪和下卡爪打开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处于受压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机构的作用下,确保上卡爪和下卡爪在失去限制时会自动回到原来位置,从而方便脱离器主体与无人机机架分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离器主体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齿条机构和弹簧机构相对应的安装腔,且安装腔与对应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腔会对齿条机构和弹簧机构进行保护和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上卡爪、下卡爪、齿条机构、齿牙、弹簧机构和无人机机架的通孔,在无人机机架的通孔的作用下,使得脱离器主体可以与无人机机架滑动连接,同时在齿条机构、齿牙和弹簧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在打开上卡爪和下卡爪后,上卡爪和下卡爪会夹住无人机机架通孔的两侧,并且在弹簧机构以及缓冲轮二者作用下,促使脱离器主体和无人机机架之间形成整个系统的静平衡,在降落伞打开的瞬间,会使上卡爪在弹簧机构的作用下收回到收纳槽内,当无人机落地后,会使下卡爪也在弹簧机构的作用下收回到收纳槽内,当环境出现二次风情时,风将直接作用在降落伞上,此时降落伞便会拉着伞绳和脱离器主体直接从无人机机架上脱离,从而有效避免无人机被拖行形成二次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展开后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降落伞展开后上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无人机落地后脱离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脱离器主体脱离无人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脱离器主体;2、接绳口;3、上卡爪;31、第一卡爪;32、第二卡爪;4、下卡爪;41、第三卡爪;42、第四卡爪;5、缓冲轮;6、齿条机构;61、第一齿条;62、第二齿条;7、齿牙;8、弹簧机构;81、第一弹簧;82、第二弹簧;83、安装腔;9、无人机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连接脱离器,如图所示1-8,包括脱离器主体1和无人机机架9。
具体的,脱离器主体1顶端活动安装有上卡爪3,且脱离器主体1活动安装有与上卡爪3相对应的下卡爪4,通过上卡爪3和下卡爪4的设置,使得脱离器主体1安装在无人机机架9上之后,会受到上卡爪3和下卡爪4的支撑,从而确保脱离器主体1安装在无人机机架9上后位置的稳定性,脱离器主体1内滑动安装有与上卡爪3和下卡爪4相对应的齿条机构6,且上卡爪3和下卡爪4端部均安装有与齿条机构6相对应的齿牙7,使得齿条机构6在滑动时,会通过齿牙7带动对应的上卡爪3和下卡爪4,并且脱离器主体1内设有与齿条机构6相对应的弹簧机构8,弹簧机构8由第一弹簧81和第二弹簧82组成,且第一弹簧81和第二弹簧82分别与对应的齿条机构6相连接,使得在打开上卡爪3和下卡爪4时,会使对应的第一弹簧81和第二弹簧82受到挤压,使得上卡爪3和下卡爪4打开时第一弹簧81和第二弹簧82处于受压状态,当上卡爪3和下卡爪4失去限制时,对应的第一弹簧81和第二弹簧82会通过齿条机构6将对应的上卡爪3和下卡爪4拉回至原来位置,从而方便脱离器主体1与无人机机架9分离,从而确保在上卡爪3和下卡爪4失去限制时可以自动进入到脱离器主体1内,进而确保脱离器主体1可以自动与无人机机架9分离,脱离器主体1与无人机机架9滑动连接,无人机机架9端部贯穿开设有与脱离器主体1相对应的通孔,确保脱离器主体1可以顺利与无人机机架9连接,同时确保在脱离器主体1失去限制时,可以与无人机机架9分离,脱离器主体1两端均开设有接绳口2,且脱离器主体1可通过接绳口2与降落伞连接,使得降落伞的连接绳可以通过接绳口2与脱离器主体1相连接,在无人机机架9在降落过程中降落伞打开时,无人机机架9会与降落伞之间产生一个相冲的力,此时无人机机架9向下坠的力会对下卡爪4进行挤压,从而使得下卡爪4张开的角度变大,此时的上卡爪3端部的缓冲轮5会失去与无人机机架9之间的接触,此时的第一弹簧81会得到释放,同时其会将第一齿条61向下拉去,从而使得上卡爪3在齿牙7的作用下,进入到脱离器主体1内,当无人机完全落地时,无人机机架9会失去对下卡爪4的挤压,此时的下卡爪4会在对应的第二弹簧82的作用下进入到脱离器主体1内,当环境出现二次风情时,风将直接作用在降落伞上,此时降落伞便会拉着伞绳和脱离器主体1直接从无人机机架9上脱离,从而有效避免无人机被拖行形成二次损伤。
请参阅图1、图3,在上述实施例中,上卡爪3和下卡爪4分别由第一卡爪31和第二卡爪32、第三卡爪41和第四卡爪42组成,上卡爪3和下卡爪4的长度相同,确保上卡爪3和下卡爪4在对脱离器主体1进行支撑时,脱离器主体1上下两端处于同样的稳定状态,且脱离器主体1内开设有与上卡爪3和下卡爪4相对应的收纳槽,使得上卡爪3和下卡爪4可以收入到收纳槽内,从而使得在脱离器主体1与无人机机架9分离时,上卡爪3和下卡爪4不会妨碍到脱离器主体1与无人机机架9分离,并且上卡爪3和下卡爪4均通过转轴安装在收纳槽内,确保上卡爪3和下卡爪4可以以转轴为中心转动。
请参阅图1-5,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卡爪31和第二卡爪32之间与第三卡爪41和第四卡爪42之间均为对称设计,上卡爪3和下卡爪4为间隔90°错开分布,从而使得在第一卡爪31和第二卡爪32在对脱离器主体1与无人机机架9进行支撑时,脱离器主体1的四个角度均会受到对应的第一卡爪31和第二卡爪32的支撑,从而进一步的确保脱离器主体1与无人机机架9连接后位置的稳定性和脱离器主体1与无人机机架9之间的平衡性。
请参阅图1、图5,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卡爪31、第二卡爪32、第三卡爪41和第四卡爪42端部均安装有缓冲轮5,且第一卡爪31、第二卡爪32、第三卡爪41和第四卡爪42张开时缓冲轮5会与无人机机架9相接触,通过缓冲轮5的设置,有效避免在打开第一卡爪31、第二卡爪32、第三卡爪41和第四卡爪42时对无人机机架9造成刮伤,进而降低在安装脱离器主体1时对无人机机架9造成的损伤。
请参阅图3,在上述实施例中,齿条机构6由第一齿条61和第二齿条62组成,第一齿条61和第二齿条62组成均滑动安装在脱离器主体1内,且第一齿条61和第二齿条62分别对应上卡爪3和下卡爪4端部的齿牙7,使得第一齿条61和第二齿条62在滑动时会通过齿牙7带动对应的上卡爪3和下卡爪4进行运动,从而确保在需要打开上卡爪3时,第一卡爪31和第二卡爪32会同步打开。
请参阅图3,在上述实施例中,脱离器主体1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齿条机构6和弹簧机构8相对应的安装腔83,使得齿条机构6可以在安装腔83内进行滑动,同时安装腔83会对齿条机构6和弹簧机构8进行保护和限制,且安装腔83与对应的第一弹簧81和第二弹簧82相连接,使得第一弹簧81和第二弹簧82在安装腔83内的位置固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使用本脱离器主体1时,首先将其插入到无人机机架9的通孔内,接着打开下卡爪4,使得缓冲轮5与无人机机架9底面抵触,通过按压无人机机架9,使得下卡爪4位置稳定后,接着打开上卡爪3,使得上卡爪3端部的缓冲轮5与无人机机架9顶面发生抵触,此时松开对无人机机架9的按压,使得弹簧机构8失去压力,此时的上卡爪3和下卡爪4会在弹簧机构8、齿条机构6和齿牙7的作用下同时对无人机机架9进行挤压,从而使得脱离器主体1与无人机机架9之间的连接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而后将降落伞连接绳系在接绳口2上。
在无人机机架9在降落过程中降落伞打开时,无人机机架9会与降落伞之间产生一个相冲的力,此时无人机机架9向下坠的力会对下卡爪4进行挤压,从而使得下卡爪4张开的角度变大,此时的上卡爪3端部的缓冲轮5会失去与无人机机架9之间的接触,此时的第一弹簧81会得到释放,同时其会将第一齿条61向下拉去,从而使得上卡爪3在齿牙7的作用下,进入到收纳槽内,当无人机完全落地时,无人机机架9会失去对下卡爪4的挤压,此时的下卡爪4会在对应的第二弹簧82的作用下进入到收纳槽内,当环境出现二次风情时,风将直接作用在降落伞上,此时降落伞便会拉着伞绳和脱离器主体1直接从无人机机架9上脱离,从而有效避免无人机被拖行形成二次损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发明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5)

1.一种连接脱离器,包括脱离器主体(1)和无人机机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器主体(1)顶端活动安装有上卡爪(3),且脱离器主体(1)活动安装有与上卡爪(3)相对应的下卡爪(4),所述脱离器主体(1)内滑动安装有与上卡爪(3)和下卡爪(4)相对应的齿条机构(6),且上卡爪(3)和下卡爪(4)端部均安装有与齿条机构(6)相对应的齿牙(7),并且脱离器主体(1)内设有与齿条机构(6)相对应的弹簧机构(8),所述脱离器主体(1)与无人机机架(9)滑动连接,所述无人机机架(9)端部贯穿开设有与脱离器主体(1)相对应的通孔,所述上卡爪(3)和下卡爪(4)分别由第一卡爪(31)和第二卡爪(32)、第三卡爪(41)和第四卡爪(42)组成,所述上卡爪(3)和下卡爪(4)的长度相同,且脱离器主体(1)内开设有与上卡爪(3)和下卡爪(4)相对应的收纳槽,并且上卡爪(3)和下卡爪(4)均通过转轴安装在收纳槽内,所述齿条机构(6)由第一齿条(61)和第二齿条(62)组成,且第一齿条(61)和第二齿条(62)分别对应上卡爪(3)和下卡爪(4)端部的齿牙(7),所述弹簧机构(8)由第一弹簧(81)和第二弹簧(82)组成,且第一弹簧(81)和第二弹簧(82)分别与第一齿条(61)和第二齿条(62)相连接,并且上卡爪(3)和下卡爪(4)打开时第一弹簧(81)和第二弹簧(82)处于受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脱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器主体(1)两端均开设有接绳口(2),且脱离器主体(1)可通过接绳口(2)与降落伞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脱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爪(31)和第二卡爪(32)之间与第三卡爪(41)和第四卡爪(42)之间均为对称设计,所述上卡爪(3)和下卡爪(4)为间隔90°错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脱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爪(31)、第二卡爪(32)、第三卡爪(41)和第四卡爪(42)端部均安装有缓冲轮(5),且第一卡爪(31)、第二卡爪(32)、第三卡爪(41)和第四卡爪(42)张开时缓冲轮(5)会与无人机机架(9)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脱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器主体(1)上下两端均开设有与齿条机构(6)和弹簧机构(8)相对应的安装腔(83),且安装腔(83)与对应的第一弹簧(81)和第二弹簧(82)相连接。
CN202211580902.8A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连接脱离器 Active CN115716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0902.8A CN115716534B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连接脱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0902.8A CN115716534B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连接脱离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6534A CN115716534A (zh) 2023-02-28
CN115716534B true CN115716534B (zh) 2024-01-30

Family

ID=85257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80902.8A Active CN115716534B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连接脱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1653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348611A (de) * 1956-07-26 1960-08-31 Martin James Lösbare Kupplung
FR1272993A (fr) * 1960-08-23 1961-10-06 Dispositif d'accouplement à décrochage automatique
CN105539856A (zh) * 2016-02-25 2016-05-04 北京迈凯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降落伞自动脱离装置
CN110803285A (zh) * 2019-11-15 2020-02-18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着陆脱离锁及自动解锁方法
CN111661341A (zh) * 2020-06-03 2020-09-15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无人机自动脱伞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61817B1 (en) * 2005-06-21 2008-12-09 Conax Florida Corporation Cargo parachute release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348611A (de) * 1956-07-26 1960-08-31 Martin James Lösbare Kupplung
FR1272993A (fr) * 1960-08-23 1961-10-06 Dispositif d'accouplement à décrochage automatique
CN105539856A (zh) * 2016-02-25 2016-05-04 北京迈凯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降落伞自动脱离装置
CN110803285A (zh) * 2019-11-15 2020-02-18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着陆脱离锁及自动解锁方法
CN111661341A (zh) * 2020-06-03 2020-09-15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无人机自动脱伞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6534A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85648U (zh) 紧急降落保护无人机
CN215361867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器紧急状况使用的降落伞装置
CN110077607B (zh) 一种无人机碰撞防护装置及防护方法
CN115716534B (zh) 一种连接脱离器
CN111038688A (zh) 具缓降机制的飞行器
CN108891608A (zh) 一种带有降落伞装置的无人机
CN210555600U (zh) 无人机主动开伞回收装置以及无人机
CN209063829U (zh) 汽车飞行器
CN212473897U (zh) 一种无人机监控平台用防坠保护装置
CN210391568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伞自动脱离装置
CN209993649U (zh) 一种无人机用快速拆装式电池及含其的无人机
CN112810579B (zh) 一种空投战车着陆防侧翻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5043750U (zh) 一种旋翼无人机坠机保护装置
CN113911367B (zh) 一种用于折叠翼无人机的空中投放装置
CN210416980U (zh) 一种用于气象分析的多旋翼无人机
CN111717409B (zh) 一种轻型无人机高压气动助推起飞装置
CN210644872U (zh) 一种破窗子弹头
CN212797341U (zh) 一种无人机电池舱盖结构
CN220996804U (zh) 一种四旋翼玩具无人机机架
CN220391518U (zh) 一种自动装卸货无人机
CN220298791U (zh) 组装式无人机尾翼
CN216269982U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架保护装置
CN210503211U (zh) 一种无人机自动切伞器
CN106628106A (zh) 固定翼无人机框架及固定翼无人机
CN217022903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伞自动脱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