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4308A - 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14308A CN115714308A CN202211574396.1A CN202211574396A CN115714308A CN 115714308 A CN115714308 A CN 115714308A CN 202211574396 A CN202211574396 A CN 202211574396A CN 115714308 A CN115714308 A CN 1157143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humidification
- box
- component
- block terminal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包括第一除湿单元和第二除湿单元,第一除湿单元中的散热风扇在为配电箱内的电器设备散热的同时,还能够加速空气循环,使空气中的水分蒸发,避免电器设备在潮湿环境中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第二除湿单元的除湿壳体能够与配电箱的箱体相连通,除湿组件的循环元件能够带动除湿元件进入配电箱的箱体内,并吸收配电箱的箱体内的积水,吸收积水后的除湿元件回到除湿壳体内,除湿壳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使得除湿元件吸收的水分能够蒸发到外部环境中,为配电箱内的电器设备正常工作提供多一重保障,进一步提高配电箱的工作可靠性。通过合理设置驱动器的工作参数,能够设定除湿元件的工作周期,提高装置的灵活适应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装备及其周边配套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电气装备,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
配电箱的存在方便了电器设备的线路整理分配电力,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电器线路归纳设备。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的设计大都十分单一,功能性极差,往往只是符合归纳这一条要求,面对特定的工况环境往往表现不佳。
配电箱中的电气元件多对散热有一定需求,相应地,对配电箱的散热同样有一定要求,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箱为了应对雨雪天气,减少了散热口,有的配电箱将散热口设在了底部,但是配电箱应用时距离地面较近,在潮湿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水蒸气易通过散热口进入配电箱中;即使没有设置散热口的配电箱,在内外温度差的作用下,配电箱内空气中的水分遇到温度较低的箱体容易凝结,降低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影响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降低了配电箱的可靠性。
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配电箱内电器设备易受潮湿环境影响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潮湿环境影响配电箱内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提高配电箱的工作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包括:
第一除湿单元,所述第一除湿单元设置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所述第一除湿单元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
第二除湿单元,所述第二除湿单元包括除湿壳体和除湿组件,所述除湿壳体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可拆装相连,所述除湿壳体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相连时,所述除湿壳体的内腔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相连通,且所述除湿壳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所述除湿组件包括驱动器、循环元件和除湿元件,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除湿壳体内,所述驱动器能够带动所述循环元件转动,所述循环元件能够伸入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所述除湿元件与所述循环元件相连,所述除湿元件的数量为多个,进入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的所述除湿元件能够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壁相接触,所述除湿元件能够吸收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的积水。
优选地,所述除湿组件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轮,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除湿壳体内,另外一根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所述支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轮与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轮与所述驱动器传动相连,两个所述支撑轮相配合能够张紧所述循环元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轮为链轮,所述循环元件为链条,所述循环元件为环状,两个所述支撑轮相配合能够张紧所述循环元件,所述除湿元件与所述循环元件的底部相连。
优选地,所述支撑轮为带轮,所述循环元件为同步带,所述循环元件为环状,两个所述支撑轮相配合能够张紧所述循环元件,所述除湿元件与所述循环元件的外侧面相连。
优选地,所述驱动器利用传动齿轮与设置于所述除湿壳体内的所述支撑轮传动相连。
优选地,所述除湿元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除湿元件于所述循环元件上等间距均布。
优选地,所述除湿元件包括安装盘和除湿盘,所述除湿盘设置于所述安装盘的底部且二者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盘与所述循环元件相连,所述除湿盘由亲水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除湿壳体内还设置有加热底板,所述除湿元件能够与所述加热底板相接触,所述加热底板内嵌装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能够加热所述加热底板。
优选地,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自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的顶部朝向底部的方向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向凸起为弧面凸起。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包括第一除湿单元和第二除湿单元,其中,第一除湿单元设置于配电箱的箱体内,第一除湿单元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可转动地设置于配电箱的箱体内;第二除湿单元包括除湿壳体和除湿组件,除湿壳体与配电箱的箱体可拆装相连,除湿壳体与配电箱的箱体相连时,除湿壳体的内腔与配电箱的箱体相连通,且除湿壳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除湿组件包括驱动器、循环元件和除湿元件,驱动器设置于除湿壳体内,驱动器能够带动循环元件转动,循环元件能够伸入配电箱的箱体内,除湿元件与循环元件相连,除湿元件的数量为多个,进入配电箱的箱体内的除湿元件能够与配电箱的箱体内壁相接触,除湿元件能够吸收配电箱的箱体内的积水。
本发明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第一除湿单元中的散热风扇在为配电箱内的电器设备散热的同时,还能够加速空气循环,使空气中的水分蒸发,避免电器设备在潮湿环境中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散热风扇虽然能够使一部分水分蒸发,但是在配电箱的箱体内,尤其是距离地面较近的底部,仍然易出现水积存的现象,为此,本发明同时设置了第二除湿单元,除湿壳体能够与配电箱的箱体相连通,除湿组件的循环元件能够带动除湿元件进入配电箱的箱体内,并吸收配电箱的箱体内的积水,吸收积水后的除湿元件回到除湿壳体内,除湿壳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使得除湿元件吸收的水分能够蒸发到外部环境中,为配电箱内的电器设备正常工作提供多一重保障,进一步提高配电箱的工作可靠性。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合理选择驱动器和设置驱动器的工作参数,能够设定除湿元件的工作周期,提高装置的灵活适应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的除湿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散热风扇,2为除湿壳体,3为驱动器,4为循环元件,5为除湿元件,6为配电箱的箱体,7为支撑杆,8为支撑轮,9为传动齿轮,10为安装盘,11为除湿盘,12为加热底板,13为导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潮湿环境影响配电箱内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提高配电箱的工作可靠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图4,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的除湿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包括第一除湿单元和第二除湿单元,其中,第一除湿单元设置于配电箱的箱体6内,第一除湿单元包括散热风扇1,散热风扇1可转动地设置于配电箱的箱体6内;第二除湿单元包括除湿壳体2和除湿组件,除湿壳体2与配电箱的箱体6可拆装相连,除湿壳体2与配电箱的箱体6相连时,除湿壳体2的内腔与配电箱的箱体6相连通,且除湿壳体2与外部环境相连通;除湿组件包括驱动器3、循环元件4和除湿元件5,驱动器3设置于除湿壳体2内,驱动器3能够带动循环元件4转动,循环元件4能够伸入配电箱的箱体6内,除湿元件5与循环元件4相连,除湿元件5的数量为多个,进入配电箱的箱体6内的除湿元件5能够与配电箱的箱体6内壁相接触,除湿元件5能够吸收配电箱的箱体6内的积水。
本发明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第一除湿单元中的散热风扇1在为配电箱内的电器设备散热的同时,还能够加速空气循环,使空气中的水分蒸发,避免电器设备在潮湿环境中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散热风扇1虽然能够使一部分水分蒸发,但是在配电箱的箱体6内,尤其是距离地面较近的底部,仍然易出现水积存的现象,为此,本发明同时设置了第二除湿单元,除湿壳体2能够与配电箱的箱体6相连通,除湿组件的循环元件4能够带动除湿元件5进入配电箱的箱体6内,并吸收配电箱的箱体6内的积水,吸收积水后的除湿元件5回到除湿壳体2内,除湿壳体2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使得除湿元件5吸收的水分能够蒸发到外部环境中,为配电箱内的电器设备正常工作提供多一重保障,进一步提高配电箱的工作可靠性。还需要说明的是,除湿壳体2与配电箱的箱体6可拆装相连,有利于装置的灵活使用,另外,通过合理选择驱动器3和设置驱动器3的工作参数,能够设定除湿元件5的工作周期,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灵活适应性。
具体地,除湿组件还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7和支撑轮8,支撑杆7的数量为两根,其中一根支撑杆7设置于除湿壳体2内,另外一根支撑杆7设置于配电箱的箱体6内,支撑轮8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撑杆7上,支撑轮8与支撑杆7一一对应,其中一个支撑轮8与驱动器3传动相连,两个支撑轮8相配合能够张紧循环元件4。支撑机构为循环元件4和除湿元件5运动提供了稳定支撑,同时两个支撑轮8相互配合张紧循环元件4,使得循环元件4能够带动除湿元件5在配电箱的箱体6和除湿壳体2之间往复运动,提高配电箱的除湿可靠性。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轮8为链轮,循环元件4为链条,循环元件4为环状,两个支撑轮8相配合能够张紧循环元件4,除湿元件5与循环元件4的底部相连。采用链传动,传动可靠,能够有效提高除湿组件的运动平稳性。
在本发明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轮8为带轮,循环元件4为同步带,循环元件4为环状,两个支撑轮8相配合能够张紧循环元件4,除湿元件5与循环元件4的外侧面相连,采用带传动的传动方式,同样能够实现循环元件4带动除湿元件5往复循环运动,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工况选择合适的传动结构,提高装置的灵活适应性。
另外,驱动器3利用传动齿轮9与设置于除湿壳体2内的支撑轮8传动相连,驱动器3可选择电机,传动齿轮9可选择锥齿轮组,在本发明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器3还可以选择其他的传动方式,带动支撑轮8转动,进而实现带动循环元件4运动的目的。
其中,除湿元件5的数量为多个,除湿元件5于循环元件4上等间距均布,提高除湿元件5的工作可靠性,同时有利于提高循环元件4的受力均匀性。
更具体地,除湿元件5包括安装盘10和除湿盘11,除湿盘11设置于安装盘10的底部且二者可拆卸连接,安装盘10与循环元件4相连,除湿盘11由亲水性材料制成,安装盘10与循环元件4相连,除湿盘11与安装盘10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维护,提高装置灵活适应性,且有利于降低装置使用成本。
除此之外,除湿壳体2内还设置有加热底板12,除湿元件5能够与加热底板12相接触,加热底板12内嵌装有加热元件,加热元件能够加热加热底板12,当除湿元件5吸收配电箱的箱体6内的水分后,回到除湿壳体2后,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除湿元件5吸收的水分可能无法很快蒸发,因此,设置加热底板12,加热底板12温度升高,除湿元件5与加热底板12接触后,水分蒸发,保证除湿元件5后续除湿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在本发明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除湿壳体2内增设其他促进除湿元件5中水分蒸发的机构,例如风扇等。
进一步地,配电箱的箱体6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凸起13,导向凸起13自配电箱的箱体6的顶部朝向底部的方向倾斜设置,导向凸起13向下倾斜设置,当水蒸气向上运动时,受到导向凸起13的阻挡后凝结,且在导向凸起13的导向作用下,向下流至配电箱的箱体6的底部,被除湿元件5吸收。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凸起13为弧面凸起,避免水积存;另外,导向凸起13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置位置、设置数量以及倾斜角度等,避免影响配电箱的箱体6内电器设备的布置和工作,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灵活适应性。
本发明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同时设置第一除湿单元和第二除湿单元,第一除湿单元中的散热风扇1在为配电箱内的电器设备散热的同时,还能够加速空气循环,使空气中的水分蒸发,避免电器设备在潮湿环境中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第二除湿单元的除湿壳体2能够与配电箱的箱体6相连通,除湿组件的循环元件4能够带动除湿元件5进入配电箱的箱体6内,并吸收配电箱的箱体6内的积水,吸收积水后的除湿元件5回到除湿壳体2内,除湿壳体2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使得除湿元件5吸收的水分能够蒸发到外部环境中,为配电箱内的电器设备正常工作提供多一重保障,进一步提高配电箱的工作可靠性。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除湿单元,所述第一除湿单元设置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所述第一除湿单元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
第二除湿单元,所述第二除湿单元包括除湿壳体和除湿组件,所述除湿壳体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可拆装相连,所述除湿壳体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相连时,所述除湿壳体的内腔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相连通,且所述除湿壳体与外部环境相连通;所述除湿组件包括驱动器、循环元件和除湿元件,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除湿壳体内,所述驱动器能够带动所述循环元件转动,所述循环元件能够伸入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所述除湿元件与所述循环元件相连,所述除湿元件的数量为多个,进入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的所述除湿元件能够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壁相接触,所述除湿元件能够吸收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的积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组件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轮,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根,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除湿壳体内,另外一根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内,所述支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轮与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轮与所述驱动器传动相连,两个所述支撑轮相配合能够张紧所述循环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为链轮,所述循环元件为链条,所述循环元件为环状,两个所述支撑轮相配合能够张紧所述循环元件,所述除湿元件与所述循环元件的底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为带轮,所述循环元件为同步带,所述循环元件为环状,两个所述支撑轮相配合能够张紧所述循环元件,所述除湿元件与所述循环元件的外侧面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利用传动齿轮与设置于所述除湿壳体内的所述支撑轮传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元件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除湿元件于所述循环元件上等间距均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元件包括安装盘和除湿盘,所述除湿盘设置于所述安装盘的底部且二者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盘与所述循环元件相连,所述除湿盘由亲水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壳体内还设置有加热底板,所述除湿元件能够与所述加热底板相接触,所述加热底板内嵌装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能够加热所述加热底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自所述配电箱的箱体的顶部朝向底部的方向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箱用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凸起为弧面凸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74396.1A CN115714308A (zh) | 2022-12-08 | 2022-12-08 | 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74396.1A CN115714308A (zh) | 2022-12-08 | 2022-12-08 | 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14308A true CN115714308A (zh) | 2023-02-24 |
Family
ID=85235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574396.1A Pending CN115714308A (zh) | 2022-12-08 | 2022-12-08 | 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14308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670637U (zh) * | 2016-06-16 | 2016-11-02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职业技能训练基地 | 一种散热除湿型配电箱 |
CN209217498U (zh) * | 2018-12-13 | 2019-08-06 | 山东博派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环境监控防潮湿配电箱 |
CN214153717U (zh) * | 2021-02-02 | 2021-09-07 | 广西韵杰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除湿降温配电箱 |
CN115158971A (zh) * | 2022-07-12 | 2022-10-11 | 江苏冠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涂料配料桶往复循环装置及其应用 |
-
2022
- 2022-12-08 CN CN202211574396.1A patent/CN11571430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670637U (zh) * | 2016-06-16 | 2016-11-02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职业技能训练基地 | 一种散热除湿型配电箱 |
CN209217498U (zh) * | 2018-12-13 | 2019-08-06 | 山东博派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环境监控防潮湿配电箱 |
CN214153717U (zh) * | 2021-02-02 | 2021-09-07 | 广西韵杰消防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除湿降温配电箱 |
CN115158971A (zh) * | 2022-07-12 | 2022-10-11 | 江苏冠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涂料配料桶往复循环装置及其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罗庆等: "传热学", 重庆大学出版社, pages: 204 - 205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42372B (zh) | 一种除湿配电柜 | |
JP2013027059A (ja) | 屋外形スイッチギヤ | |
CN115714308A (zh) | 一种配电箱用除湿装置 | |
CN210957496U (zh) | 一种新型防高温低压开关柜 | |
CN210490605U (zh) | 除湿电机 | |
CN211377203U (zh) | 一种具有防雨通风切换功能的配电柜 | |
CN217011532U (zh) |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变频控制柜 | |
US20230107545A1 (en) | Grease-isolating storage structure for circuit board, and solar actuator | |
CN212011625U (zh) | 一种低功耗电源模块 | |
CN211981833U (zh) | 一种光伏阵列故障诊断监控箱 | |
CN210226085U (zh) | 一种具有防潮功能的矿山开采用电器设备 | |
CN210608278U (zh) | 一种节能高压环网柜 | |
CN209910054U (zh) | 电控盒和室外机 | |
CN210406000U (zh) | 一种物联网信息通信设备 | |
CN208386338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电机 | |
CN219477420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配电箱 | |
CN218633002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发电厂电气元件用热控机构 | |
CN211695540U (zh) | 一种人工智能蔬菜冰箱 | |
CN208522264U (zh) | 一种户外配电箱的防潮散热结构 | |
CN213401171U (zh) | 一种芯片的半导体散热装置 | |
CN221126586U (zh) | 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 | |
CN215500270U (zh) | 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 |
CN220456966U (zh) | 一种电能计量箱用侧罩 | |
CN215912315U (zh) | 变频器及空调器 | |
CN220205674U (zh) | 一种活动现场用射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22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