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00270U - 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00270U
CN215500270U CN202121944240.9U CN202121944240U CN215500270U CN 215500270 U CN215500270 U CN 215500270U CN 202121944240 U CN202121944240 U CN 202121944240U CN 215500270 U CN215500270 U CN 215500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plate
heat dissipation
frame body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442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顺富
刘文武
韩雨芯
孟宪华
金晶
王海林
朱京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 Wenwu
Xiao Hongbing
Xiao Hongguang
Yan Fuqi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442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00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00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00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包括底板、框体、盖板、边板、限位板、螺栓、围板、过滤网、电机、扇叶、风扇罩、通孔、散热片、散热孔、固定板、缓冲垫、电子设备、缓冲条、支杆、冷却管和水泵。本申请设置有框体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安装,通过缓冲垫和缓冲条的压紧能够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且散热装置组装方便,提高使用便利性;本申请设置有盖板能够实现电机的安装,能够实现电子设备周围空气流通,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并在框体周围设置散热片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本申请设置有底板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支撑,并在电子设备底部设置冷却管能够实现水源流通,有利于快速吸收电子设备产生的高温,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基本解释为由微电子器件组成的电器设备,电子设备是指由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等电子元器件组成,应用电子技术软件发挥作用的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以及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或程控系统等,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电子设备在使用时,其散发大量的热量不易消散,容易导致电子设备出现损坏,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通常的散热装置散热效果差,长时间的使用仍会导致电子设备高温的出现。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散热效率慢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包括底板、框体和盖板;
所述底板通过支杆与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底部边缘固定连接有边板,所述边板与限位板表面贴合连接,所述边板通过螺栓与框体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边板和框体之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框体内部嵌合连接,所述限位板底部与缓冲条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内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框体和底板之间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一端与水泵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外侧与若干个散热片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为方形空心结构,所述框体底部嵌合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框体内部设有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面积小于框体内部面积,所述框体两侧分别接触有缓冲垫以及缓冲条。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顶部边缘与限位板贴合连接,所述限位板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缓冲条,若干个所述缓冲条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四周都均匀设有散热片,所述框体外侧四周均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位于散热片之间,所述散热孔对应有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与框体的面积相同,所述限位板边缘与若干个螺栓贯穿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表面与水泵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四周均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位于框体四周。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底部与冷却管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与固定板避免贴合连接,所述冷却管为S形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顶部与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围板为方形空心结构,所述围板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盖板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围板相互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顶部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扇叶固定连接,所述扇叶位于底板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位于盖板中部,所述电机与围板固定连接,所述盖板底部与风扇罩固定连接,所述风扇罩内部与扇叶转动连接,所述风扇罩与通孔相互对应。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高效散热装置,解决了电子设备在使用时散热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将电子设备安装在框体内部,可实现电子设备的有效冷却,通过盖板的安装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风冷作用,同时能够避免灰尘进入,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框体周围设置散热片能够有效吸收热量,实现热量的快速传导,配合在框体底部设置的冷却管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高效散热性能,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导致电子设备出现损坏的问题,保证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框体,3、盖板,4、边板,5、限位板,6、螺栓,7、围板,8、过滤网,9、电机,10、扇叶,11、风扇罩,12、通孔,13、散热片,14、散热孔,15、固定板,16、缓冲垫,17、电子设备,18、缓冲条,19、支杆,20、冷却管,21、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可以适用于各种散热装置,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散热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可以进行如下散热装置的使用。
包括散热箱、风冷座、封盖板和机箱,所述风冷座、散热箱和封盖板依次螺丝固定,所述散热箱内套设有机箱,所述封盖板的四角处均开设有连接孔。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箱的顶部边缘开设有若干出风槽,所述散热箱内壁固定焊接有若干内翅板,所述散热箱的底壁上固定焊接有十字撑板,所述十字撑板外侧且位于散热箱底壁开设有四个通风槽,所述散热箱的两侧端面四角处均开设有螺孔。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风冷座的底侧中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固定嵌设有筛网,所述进风口外侧且位于风冷座底壁上设置有一号风腔,所述一号风腔内固定嵌设有一号轴架,所述一号轴架上螺丝固定有一号无刷电机,所述一号无刷电机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横风板,所述一号风腔的外侧且位于风冷座底壁上设置有四个二号风腔,所述二号风腔内壁上均固定嵌设有二号轴架,所述二号轴架上均螺丝固定有二号无刷电机,所述二号无刷电机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斜风板,所述风冷座的四角处均开设有定位孔。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螺孔、连接孔和定位孔位置相互对应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封盖板呈矩形结构,所述机箱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接线柱头和控制按键。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二号风腔均与一号风腔相连通,所述二号风腔的位置与通风槽的位置相对应设置。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其他结构的散热装置。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散热装置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包括底板1、框体2和盖板3;
所述底板1通过支杆19与框体2固定连接,所述盖板3底部边缘固定连接有边板4,所述边板4与限位板5表面贴合连接,所述边板4通过螺栓6与框体2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边板4和框体2之间设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与框体2内部嵌合连接,所述限位板5底部与缓冲条18固定连接,所述框体2内部与固定板1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5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6,所述框体2和底板1之间设有冷却管20,所述冷却管20一端与水泵21固定连接,所述框体2外侧与若干个散热片13固定连接。
所述框体2为方形空心结构,所述框体2底部嵌合安装有固定板15,所述框体2内部设有电子设备17,所述电子设备17面积小于框体2内部面积,所述框体2两侧分别接触有缓冲垫16以及缓冲条18,固定板15用于电子设备17的安装,通过缓冲垫16和缓冲条18起到电子设备17限位作用;所述框体2顶部边缘与限位板5贴合连接,所述限位板5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缓冲条18,若干个所述缓冲条18均匀分布,限位板5用于对电子设备17进行限位,提高电子设备17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框体2四周都均匀设有散热片13,所述框体2外侧四周均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4,所述散热孔14位于散热片13之间,所述散热孔14对应有电子设备17,散热片13用于热量的传导,提高电子设备17的散热效果;所述限位板5与框体2的面积相同,所述限位板5边缘与若干个螺栓6贯穿插接,螺栓6用于边板4和框体2之间的连接固定,方便盖板3的快速安装;所述底板1表面与水泵2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四周均设有支杆19,所述支杆19位于框体2四周,水泵21用于冷却管20内水源的流通;所述框体2底部与冷却管20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20与固定板15避免贴合连接,所述冷却管20为S形分布,冷却管20用于吸收固定板15处的热量,进而提高电子设备17的散热性能;所述盖板3顶部与围板7固定连接,所述围板7为方形空心结构,所述围板7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8,所述盖板3顶部开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与围板7相互对应,围板7用于过滤网8的安装,避免灰尘的进入;所述盖板3顶部与电机9固定连接,所述电机9输出端与扇叶10固定连接,所述扇叶10位于底板1内部,电机9用于带动扇叶10转动,实现框体2内电子设备17周围空气的流通;所述电机9位于盖板3中部,所述电机9与围板7固定连接,所述盖板3底部与风扇罩11固定连接,所述风扇罩11内部与扇叶10转动连接,所述风扇罩11与通孔12相互对应,电机9用于带动扇叶10在风扇罩11内部转动,使空气从通孔12处进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将电子设备17放置在框体2内部,通过缓冲垫16进行支撑,再将限位板5嵌合在框体2顶部,并将盖板3底部的边板4贴合在限位板5表面,最后通过螺栓6实现边板4和框体2之间的连接固定,此时限位板5底部的缓冲条18进行电子设备17的压紧,进而实现电子设备17的稳定限位;在使用时,通过盖板3顶部的电机9带动扇叶10在风扇罩11内部转动,使外界空气通过围板7处并经过通孔12后进入框体2内部,围板7顶部设置过滤网8能够避免灰尘的进入,通过空气的流通对电子设备17进行散热,空气从缓冲条18之间和电子设备17周围缝隙中进入散热孔14内部,进而实现空气的流出,实现散热效果;同时电子设备17使用时产生的高温被框体2机型能吸收,并通过散热片13进行快速传导,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通过底板1上的水泵21实现冷却水的流通,使冷却管20内水源对固定板15处的热量进行吸收,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17的散热性能,达到高效散热效果,提高电子设备17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申请设置有框体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安装,通过缓冲垫和缓冲条的压紧能够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且散热装置组装方便,提高使用便利性;
2.本申请设置有盖板能够实现电机的安装,能够实现电子设备周围空气流通,有利于提高散热效果,并在框体周围设置散热片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3.本申请设置有底板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支撑,并在电子设备底部设置冷却管能够实现水源流通,有利于快速吸收电子设备产生的高温,达到电子设备的高效散热性能,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申请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框体(2)和盖板(3);
所述底板(1)通过支杆(19)与框体(2)固定连接,所述盖板(3)底部边缘固定连接有边板(4),所述边板(4)与限位板(5)表面贴合连接,所述边板(4)通过螺栓(6)与框体(2)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边板(4)和框体(2)之间设有限位板(5),所述限位板(5)与框体(2)内部嵌合连接,所述限位板(5)底部与缓冲条(18)固定连接,所述框体(2)内部与固定板(1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5)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6),所述框体(2)和底板(1)之间设有冷却管(20),所述冷却管(20)一端与水泵(21)固定连接,所述框体(2)外侧与若干个散热片(1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为方形空心结构,所述框体(2)底部嵌合安装有固定板(15),所述框体(2)内部设有电子设备(17),所述电子设备(17)面积小于框体(2)内部面积,所述框体(2)两侧分别接触有缓冲垫(16)以及缓冲条(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顶部边缘与限位板(5)贴合连接,所述限位板(5)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缓冲条(18),若干个所述缓冲条(18)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四周都均匀设有散热片(13),所述框体(2)外侧四周均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4),所述散热孔(14)位于散热片(13)之间,所述散热孔(14)对应有电子设备(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5)与框体(2)的面积相同,所述限位板(5)边缘与若干个螺栓(6)贯穿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表面与水泵(2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四周均设有支杆(19),所述支杆(19)位于框体(2)四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2)底部与冷却管(20)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20)与固定板(15)避免贴合连接,所述冷却管(20)为S形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顶部与围板(7)固定连接,所述围板(7)为方形空心结构,所述围板(7)顶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8),所述盖板(3)顶部开设有通孔(12),所述通孔(12)与围板(7)相互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顶部与电机(9)固定连接,所述电机(9)输出端与扇叶(10)固定连接,所述扇叶(10)位于底板(1)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9)位于盖板(3)中部,所述电机(9)与围板(7)固定连接,所述盖板(3)底部与风扇罩(11)固定连接,所述风扇罩(11)内部与扇叶(10)转动连接,所述风扇罩(11)与通孔(12)相互对应。
CN202121944240.9U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Active CN215500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4240.9U CN215500270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4240.9U CN215500270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00270U true CN215500270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62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44240.9U Active CN215500270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00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0075763A1 (fr) Micro-ordinateur a dissipateur thermique
CN111315182B (zh) 整合式电子装置
CN215500270U (zh) 一种电子设备用高效散热装置
CN113380669B (zh) 一种频率元器件智能封装设备及封装方法
CN212011625U (zh) 一种低功耗电源模块
CN211405842U (zh) 变频器
CN210199649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
CN212013232U (zh) 一种新型节能电气控制柜
CN220823099U (zh) 一种信息工程用电子通信设备
CN220271853U (zh) 一种外接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
CN219499867U (zh) 一种igbt模块高效散热装置
CN216794235U (zh) 一种新型巴条类半导体激光器
CN21089981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线路板模组
CN220493470U (zh) 一种电源机箱
CN211019731U (zh) 一种通信设备
CN219019296U (zh) 一种新型电源管理终端
CN220068129U (zh) 一种电源ic散热结构
CN220044049U (zh) 一种全砖电源模块结构
CN219893694U (zh) 散热装置及储能电源
CN215771122U (zh) 一种拆装式半导体分立器件
CN216213389U (zh) 一种可避免运行热损伤的集成电路装置
CN214757626U (zh) 一种显示屏高效散热装置
CN211405843U (zh) 变频器
CN210005945U (zh) 一种功率驱动控制并线性稳压的电路结构
CN214043383U (zh) 多功能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9

Address after: No. 530 Yongning West Road, Lishi District, Luliang City, Shanxi Province 033000

Patentee after: Yan Fuqi

Patentee after: Xiao Hongbing

Patentee after: Xiao Hongguang

Patentee after: Shi Wenwu

Address before: 646400 No. 28, yinjiapo lane, Xuyong Town, Xuyong County, Luzho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ng Shunfu

Patentee before: Liu Wenwu

Patentee before: Han Yuxin

Patentee before: Meng Xianhua

Patentee before: Jin Jing

Patentee before: Wang Hailin

Patentee before: Zhu Jing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