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3267A - 连接器插头及其对接结构与电连接线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插头及其对接结构与电连接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3267A
CN115693267A CN202210112056.0A CN202210112056A CN115693267A CN 115693267 A CN115693267 A CN 115693267A CN 202210112056 A CN202210112056 A CN 202210112056A CN 115693267 A CN115693267 A CN 115693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connector
shell
wire
inn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20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修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ji Investment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ji Investment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ji Investment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ji Investment Hold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693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32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25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one or more pieces being of resilient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体公开了一种连接器插头及其对接结构与电连接线。该连接器插头包括连接本体与外壳组件,外壳组件设于连接本体外,并包括内壳体以及包覆于内壳体外的外壳体,且内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卡扣臂,卡扣臂包括突出于外壳体上的按压部以及由按压部向前延伸且悬置于连接本体的插接口侧壁上的扣部,而供插头对接的插座上则设有至少一扣孔;当插头插接于插座时,扣部即能扣合于扣孔上。

Description

连接器插头及其对接结构与电连接线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申请号为63/226,543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先申请的申请日为2021年7月28日,发明名称为Connector)。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插头及其对接结构与电连接线。
背景技术
一般适用于特规、军规或如车用等场合的工业计算机,在通过连接器作信号或数据传输时,为了避免发生如连接器在插接上不牢固而脱落等意外,一般会采用特殊设计的连接器插接结构,但在使用的广泛性上就容易因规格不同而受到限制。
而现有如USB Type-C等通用规格的连接器,欲应用于上述工业计算机等使用环境较严苛的场合时,虽因通用规格而较容易被使用,但在插接的结构上也因规格的通用性而难以改变。因此,申请人曾提出透过增设外部强化结构的方案,使得通用规格的连接器也能被适用于上述较为严苛的场合。
但是,为了能更加确保连接器在对接上的牢固性,故需再进一步提出有效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插头及其对接结构与电连接线,其是在维持通用规格下进一步对连接器壳体作结构的强化,同时也针对插接时的对接结构上作能更加牢固结合的卡扣设计,以防止连接器在公母插接上发生不慎脱离等意外。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插头,包括连接本体与外壳组件;连接本体包括插头连接器以及延伸于插头连接器末端的线端构件,且线端构件包括与插头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线缆以及包覆于线缆外的包线部;外壳组件包括内壳体以及包覆于内壳体外的外壳体,内壳体套设于包线部外,并于内壳体前端形成有以侧壁包围而构成的插接口,且插头连接器突出于包线部前端而位于插接口内,插接口突出于外壳体前端处;其中,内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卡扣臂,卡扣臂包括突出于外壳体上的按压部以及由按压部向前延伸且悬置于插接口的侧壁上的扣部。
可选地,插头连接器为Type-C的规格。
可选地,包线部上设有至少一凹入的嵌槽,且内壳体嵌入嵌槽而套设于包线部外。
可选地,外壳体的前缘凹入一缺口,且按压部容置于缺口上。
可选地,卡扣臂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插接口相对应的两个侧壁上。
可选地,插接口的侧壁上设有供扣部悬置的沟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插头的对接结构,包括插头与插座;插头包括连接本体以及设于连接本体外的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内壳体以及包覆于内壳体外的外壳体,并于内壳体前端形成有以侧壁包围而构成的插接口,且内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卡扣臂,卡扣臂包括突出于外壳体上的按压部以及由按压部向前延伸且悬置于插接口的侧壁上的扣部;插座包括对接本体与对接外壳,并由对接外壳构成供内壳体的侧壁插设的插入口,且对接本体位于插入口内,对接外壳上设有至少一扣孔;其中,连接本体插接于对接本体时,扣部扣合于扣孔上。
可选地,插头包括插头连接器,插座包括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均为Type-C的规格。
可选地,对接外壳于插入口内设有两个导引部,两个导引部相对设置于插座连接器的两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连接器插头的电连接线,包括线缆与插头,插头设于线缆一端,并包括与线缆电性连接的连接本体以及设于连接本体外的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内壳体以及包覆于内壳体外的外壳体,并于内壳体前端形成有以侧壁包围而构成的插接口;其中,内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卡扣臂,卡扣臂具有突出于外壳体上的按压部以及由按压部向前延伸且悬置于插接口的侧壁上的扣部。
可选地,线缆上设有位于外壳组件末端的缓冲结构。
可选地,连接本体包括插头连接器以及延伸于插头连接器末端的线端构件,且线端构件包括线缆以及包覆于线缆外的包线部。
可选地,插头连接器为Type-C的规格。
可选地,包线部上设有至少一凹入的嵌槽,且内壳体嵌入嵌槽而套设于包线部外。
可选地,外壳体的前缘凹入一缺口,且按压部容置于缺口上。
可选地,卡扣臂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插接口相对应的两个侧壁上。
可选地,插接口的侧壁上设有供扣部悬置的沟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连接器插头及其对接结构与电连接线,其是在维持通用规格下进一步对连接器壳体作结构的强化,同时也针对插接时的对接结构上作能更加牢固结合的卡扣设计,以防止连接器在公母插接上发生不慎脱离等意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与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与插座相插接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与插座相脱离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
1、插头;10、连接本体;100、插头连接器;101、线端构件;102、线缆;103、包线部;103a、嵌槽;104、缓冲结构;11、外壳组件;110、内壳体;110c、卡块;110d、内衔接环;111、外壳体;111a、缺口;111b、卡孔;111c、外衔接环;112、插接口;113、卡扣臂;113a、按压部;113b、扣部;2、插座;20、对接本体;200、插座连接器;21、对接外壳;210、插入口;211、扣孔;212、导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与插座的立体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插头及其对接结构与电连接线,该连接器插头1是用于与插座2相互插接,并请一并参阅图2所示,该插头1包括连接本体10以及设于连接本体10外的外壳组件11;其中:
该连接本体10具有插头连接器100以及延伸于插头连接器100末端的线端构件101;而在本发明所举的实施例中,该插头连接器100为一通用规格的连接器,如USB Type-C的规格,并可为所述规格的母端。而该线端构件101包括与插头连接器100电性连接的线缆102以及包覆于线缆102外的包线部103。可一并说明地,本发明的电连接线即通过插头1设于该线缆102一端而构成,并通过连接本体10与该线缆102电性连接,而该线缆102另一端则可视产品等需求配置相同或不同规格的连接器(图略)或是直接连接于所需的设备(图略)上。
承上所述,该外壳组件11包括内壳体110以及包覆于内壳体110外的外壳体111,且该内壳体110套设于上述连接本体10的包线部103外,该内壳体110前端形成有突出于外壳体111前端的插接口112,即插接口112是以内壳体110的侧壁连续包围成一框口后而构成,而上述插头连接器100则进一步突出于包线部103前端后,以位于该插接口112内。
再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所示,该插座2包括对接本体20与对接外壳21,且该对接本体20也具有可供插头1电性连接的通用规格的插座连接器200,例如Type-C规格或其它可对应的规格等,并由该对接外壳21构成插入口210,该对接本体20位于该插入口210内,以供上述插头1的内壳体110以其前端侧壁所构成的外形而能插入该插入口210,从而使该插座连接器200能与插头连接器100电性连接。
如图1及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于上述插头1的内壳体110上设有至少一卡扣臂113,卡扣臂113包括突出于外壳体111上的按压部113a以及由该按压部113a向前延伸且悬置于插接口112的侧壁上的扣部113b,而上述插座2的对接外壳21上则设有至少一扣孔211,扣孔211即对应卡扣臂113的扣部113b,以供插头连接器100插接于插座连接器200时,该扣部113b能扣合于该扣孔211上。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于插接口112的侧壁上可设有供该扣部113b悬置的沟槽,沟槽可视按压部113a成形的位置而延伸其长度,进而可根据该按压部113a所需按压的幅度来设计;更进一步地,配合图4所示,还可以在上述包线部103上设有至少一凹入的嵌槽103a以对应于该按压部113a下方,从而增加该按压部113a可向下按压的空间。此外,如图3所示,该插座2的对接外壳21于插入口210内也可进一步设有两个导引部212,两个导引部212相对设置于插座连接器200的两侧,可供插头连接器100插入时的对位与导引。
据此,如图5所示,当欲将该插头1由插座2上拔除时,只要对卡扣臂113的按压部113a施加压力,例如通过人手按压等方式,使卡扣臂113受力而让扣部113b向内弯曲变形,并脱离扣孔211,即可顺利将插头1由插座2上拔除。再者,卡扣臂113在数量上可以增加;如图2所示,依本发明所举之实施例中,卡扣臂113之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插接口112的相对应的两个侧壁上,而如图3所示,扣孔211的数量也作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且数量也为两个。
再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发明所举的实施例中,该插头1的内壳体110与外壳体111在结合上,可使内壳体110由外壳体111前端置入,并于该外壳体111的前缘凹入一缺口111a,且对应卡扣臂113的按压部113a,以供该内壳体110由外壳体111前端置入时,该按压部113a恰能容置于该缺口111a上。另外,还可以在该外壳体111前缘两侧分别凹入卡孔111b,并于该内壳体110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突设有卡块110c,在经由上述的结合后使卡块110c卡入卡孔111b内,以有助于二者结合。
最后,再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线除了前述的结构外,也可以在其线缆102上设有位于插头1的外壳组件11末端的缓冲结构104,该缓冲结构104可以通过塑料射出成型,并包结于包线部103末端至线缆102之间处,并可进一步于内壳体110末端设有内衔接环110d,而外壳体111末端设有外衔接环111c,当内壳体110与外壳体111结合后,其外衔接环111c套设于内衔接环110d上,并供该缓冲结构104前缘一并包结。
因此,根据上述的结构可得到本发明的连接器插头及其对接结构与电连接线。
综上所述,本发明已具有实用性、新颖性与创造性,完全符合专利申请要件,于是依专利法提出申请。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演化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本体(10),包括插头连接器(100)以及延伸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末端的线端构件(101),且所述线端构件(101)包括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电性连接的线缆(102)以及包覆于所述线缆(102)外的包线部(103);以及
外壳组件(11),包括内壳体(110)以及包覆于所述内壳体(110)外的外壳体(111),所述内壳体(110)套设于所述包线部(103)外,并于所述内壳体(110)前端形成有以侧壁包围而构成的插接口(112),且所述插头连接器(100)突出于所述包线部(103)前端而位于所述插接口(112)内,所述插接口(112)突出于所述外壳体(111)前端处;
其中,所述内壳体(110)上设有至少一卡扣臂(113),所述卡扣臂(113)包括突出于所述外壳体(111)上的按压部(113a)以及由所述按压部(113a)向前延伸且悬置于所述插接口(112)的侧壁上的扣部(113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为Type-C的规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线部(103)上设有至少一凹入的嵌槽(103a),且所述内壳体(110)嵌入所述嵌槽(103a)而套设于所述包线部(103)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11)的前缘凹入一缺口(111a),且所述按压部(113a)容置于所述缺口(111a)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臂(113)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插接口(112)相对应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口(112)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扣部(113b)悬置的沟槽。
7.连接器插头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头(1),包括连接本体(10)以及设于所述连接本体(10)外的外壳组件(11),所述外壳组件(11)包括内壳体(110)以及包覆于所述内壳体(110)外的外壳体(111),并于所述内壳体(110)前端形成有以侧壁包围而构成的插接口(112),且所述内壳体(110)上设有至少一卡扣臂(113),所述卡扣臂(113)包括突出于所述外壳体(111)上的按压部(113a)以及由所述按压部(113a)向前延伸且悬置于所述插接口(112)的侧壁上的扣部(113b);以及
插座(2),包括对接本体(20)与对接外壳(21),并由所述对接外壳(21)构成供所述内壳体(110)的侧壁插设的插入口(210),且所述对接本体(20)位于所述插入口(210)内,所述对接外壳(21)上设有至少一扣孔(211);
其中,所述连接本体(10)插接于所述对接本体(20)时,所述扣部(113b)扣合于所述扣孔(2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插头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连接器(100),所述插座(2)包括插座连接器(200),所述插头连接器和所述插座连接器均为Type-C的规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插头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外壳(21)于所述插入口(210)内设有两个导引部(212),所述两个导引部(212)相对设置于所述插座连接器(200)的两侧。
10.具有连接器插头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缆(102);以及
插头(1),设于所述线缆(102)一端,并包括与所述线缆(102)电性连接的连接本体(10)以及设于所述连接本体(10)外的外壳组件(11),所述外壳组件(11)包括内壳体(110)以及包覆于所述内壳体(110)外的外壳体(111),并于所述内壳体(110)前端形成有以侧壁包围而构成的插接口(112);
其中,所述内壳体(110)上设有至少一卡扣臂(113),所述卡扣臂(113)包括突出于所述外壳体(111)上的按压部(113a)以及由所述按压部(113a)向前延伸且悬置于所述插接口(112)的侧壁上的扣部(113b)。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连接器插头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102)上设有位于所述外壳组件(11)末端的缓冲结构(104)。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连接器插头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本体(10)包括插头连接器(100)以及延伸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末端的线端构件(101),且所述线端构件(101)包括所述线缆(102)以及包覆于所述线缆(102)外的包线部(10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连接器插头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00)为Type-C的规格。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连接器插头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线部(103)上设有至少一凹入的嵌槽(103a),且所述内壳体(110)嵌入所述嵌槽(103a)而套设于所述包线部(103)外。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连接器插头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11)的前缘凹入一缺口(111a),且所述按压部(113a)容置于所述缺口(111a)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连接器插头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臂(113)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插接口(112)相对应的两个所述侧壁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连接器插头的电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口(112)的侧壁上设有供所述扣部(113b)悬置的沟槽。
CN202210112056.0A 2021-07-28 2022-01-29 连接器插头及其对接结构与电连接线 Pending CN1156932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26543P 2021-07-28 2021-07-28
US63/226,543 2021-07-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3267A true CN115693267A (zh) 2023-02-03

Family

ID=8274821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2056.0A Pending CN115693267A (zh) 2021-07-28 2022-01-29 连接器插头及其对接结构与电连接线
CN202210112074.9A Pending CN115693283A (zh) 2021-07-28 2022-01-29 连接器插头、其对接结构及电连接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2074.9A Pending CN115693283A (zh) 2021-07-28 2022-01-29 连接器插头、其对接结构及电连接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230030048A1 (zh)
EP (2) EP4125162A1 (zh)
CN (2) CN11569326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35193A (zh) * 2023-08-16 2024-01-02 上海毕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加固型type-c插头连接器及组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2736A (en) * 1988-04-19 1989-10-10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At&T Bell Laboratories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latching mechanism
JP4456142B2 (ja) * 2007-09-06 2010-04-28 本多通信工業株式会社 リテーナ付きモールドケース
CN107394520B (zh) * 2017-09-05 2023-05-05 东台正耀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CN208045870U (zh) * 2018-04-03 2018-11-02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母端插座、公端插头及电连接器组合
JP6914232B2 (ja) * 2018-08-28 2021-08-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構造
JP6982587B2 (ja) * 2019-02-27 2021-12-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64068A1 (en) 2023-04-12
EP4125162A1 (en) 2023-02-01
US20230030048A1 (en) 2023-02-02
US20230032566A1 (en) 2023-02-02
CN115693283A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4946B (zh) 连接器
US11316297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20200194949A1 (en) Connector
CN108281834B (zh) 连接器插座以及连接器
CN115693267A (zh) 连接器插头及其对接结构与电连接线
CN111492542B (zh) 无极性的电缆连接器
US988232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dentical matable connectors
CN218648194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10707471A (zh) 防水usb插座
CN208656044U (zh) 一种具有磁性接头的连接线
CN203521658U (zh) 线缆连接器
CN211629384U (zh) 电连接器
CN212304093U (zh) 高压连接器
CN111864479A (zh) 高压连接器
CN109301607B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防反插连接结构
CN206850057U (zh) 插头连接器
CN211556251U (zh) 连接器和车辆
CN219246992U (zh) 按压式插头插座组件
CN219833099U (zh) 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
CN217740921U (zh) 电连接器的屏蔽罩组件及电连接器
CN114204341A (zh) 连接器公端插头、母端插座及其对接结构
CN220439989U (zh) 一种防水信号连接器
CN218215819U (zh) 连接器和充电设备
KR200479847Y1 (ko) 전자기기용 양면 유에스비 소켓 커넥터
CN212849121U (zh) 一种特迷你防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