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3099U - 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33099U CN219833099U CN202321198265.8U CN202321198265U CN219833099U CN 219833099 U CN219833099 U CN 219833099U CN 202321198265 U CN202321198265 U CN 202321198265U CN 219833099 U CN219833099 U CN 2198330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ug
- energy storage
- cable
- storage connector
- condu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331 nos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于设备上的插座以及与线缆连接的插头,插头包括插头外壳和插头导体,插头外壳内具有相连通的插接装配腔和接入腔,插头导体设于装配腔中,接入腔连通插头外壳的一端面形成线缆插口,接入腔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压块,插头导体与压块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线鼻子的夹持区。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的形状构造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只需将线缆设有线鼻子的一端从线缆插口插入,直至线鼻子卡入夹持区中并在压块的挤压作用下紧压在插头导体上,即可使线鼻子与插头导体稳定地接触导通,能够有效提升接线效率,并且在插接过程中无需额外使用工具,不存在工具或零部件掉落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中,为了实现彼此电性独立的各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通常需要用到线缆。连接线缆时,将设于线缆一端的线鼻子插入电性结构的线缆插口中,随后使用工具将铆钉或螺钉穿过线鼻子以及电性结构中的导体,从而令线鼻子与电性结构中的导体固定连接,确保两者能够稳定的接触导通。在现有技术的线缆连接方式中,线鼻子的拆装不够方便,不利于提高接线效率,并且存在工具或零部件(螺钉或铆钉)掉落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能够快速便捷地使插头导体与线缆的线鼻子稳定地接触导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包括插头外壳和插头导体,所述插头外壳内具有相连通的装配腔和接入腔,所述插头导体设于所述装配腔中,所述接入腔连通所述插头外壳的一端面形成线缆插口,所述接入腔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压块,所述插头导体与压块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线鼻子的夹持区。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靠近所述线缆插口的一端倒斜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上设有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的,还包括止退件,所述止退件包括限位挡臂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线缆插口内侧,所述固定部朝内凸出延伸形成所述限位挡臂,所述限位挡臂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面用于抵触线鼻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为环状,所述接入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固定部的限位挡肩。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臂上设有楔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臂上设有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的,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包括环状的装配部以及由所述装配部朝内侧弯折延伸形成的限位部,所述装配部套设于所述插头外壳设有所述线缆插口的一端并与所述插头外壳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部与所述插头外壳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卡块以及与所述卡块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还设有线缆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的形状构造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只需将线缆设有线鼻子的一端从线缆插口插入,直至线鼻子卡入夹持区中并在压块的挤压作用下紧压在插头导体上,即可使线鼻子与插头导体稳定地接触导通,能够有效提升接线效率,并且在插接过程中无需额外使用工具,不存在工具或零部件掉落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新型储能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连接线缆);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新型储能连接器的剖视图(连接线缆);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新型储能连接器中插头与线缆的结构爆炸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新型储能连接器中插头与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新型储能连接器中插头的部分结构爆炸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新型储能连接器中插座的结构爆炸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新型储能连接器中旋转环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插头外壳;11、装配腔;12、接入腔;13、压块;131、第一加强筋;14、夹持区;15、限位挡肩;16、卡块;17、卡扣;171、扣合部;172、连接部;173、按压部;
2、插头导体;21、冠簧;22、绝缘帽;221、安装部;222、倒钩;23、防触指绝缘杆;
3、止退件;31、限位挡臂;311、楔形结构;32、固定部;33、第二加强筋;
4、后盖;41、装配部;411、卡槽;42、限位部;43、线缆密封件;
5、插座外壳;51、环形凸台;
6、插座导体;61、环槽;
7、旋转环;71、插槽;72、限位凸起;73、环体;74、插接杆;
8、防护盖;81、凸筋;
9、线缆;91、线鼻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7,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包括插头外壳1和插头导体2,所述插头外壳1内具有相连通的装配腔11和接入腔12,所述插头导体2设于所述装配腔11中,所述接入腔12连通所述插头外壳1的一端面形成线缆插口,所述接入腔12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压块13,所述插头导体2与压块13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线鼻子91的夹持区14。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的形状构造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只需将线缆9设有线鼻子91的一端从线缆插口插入,直至线鼻子91卡入夹持区14中并在压块13的挤压作用下紧压在插头导体2上,即可使线鼻子91与插头导体2稳定地接触导通,能够有效提升接线效率,并且在插接过程中无需额外使用工具,不存在工具或零部件掉落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13靠近所述线缆插口的一端倒斜角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压块13上倒斜角能够对插入插头外壳1的线鼻子91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线鼻子91能够准确地插入到夹持区14中。
进一步的,所述压块13上设有第一加强筋131。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加强筋131能够增大压块13的弹性系数,从而增大压块13施加于线鼻子91上的挤压力,使线鼻子91能够更紧密地与插头导体2接触导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止退件3,所述止退件3包括限位挡臂31和固定部32,所述固定部32设于所述线缆插口内侧,所述固定部32朝内凸出延伸形成所述限位挡臂31,所述限位挡臂31远离所述固定部32的一端面用于抵触线鼻子91。
由上述描述可知,止退件3能够限制线鼻子91与插头相对位置关系,防止线缆9受外力作用意外退出插头外壳1。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32为环状,所述接入腔1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固定部32的限位挡肩15。
由上述描述可知,限位挡肩15能够限制固定部32与插头外壳1的相对位置,使止退件3能够准确地装配到预设的位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臂31上设有楔形结构311。
由上述描述可知,线鼻子91插入时将抵触限位挡臂31,使限位挡臂31朝一侧弯曲变形,从而使线鼻子91能够顺利的插入至夹持区14中。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臂31上设有第二加强筋33。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二加强筋33能够增大限位挡臂31的结构强度,能够有效降低限位挡臂31发生弯曲变形而与线鼻子91错开的风险。
进一步的,还包括后盖4,所述后盖4包括环状的装配部41以及由所述装配部41朝内侧弯折延伸形成的限位部42,所述装配部41套设于所述插头外壳1设有所述线缆插口的一端并与所述插头外壳1可拆卸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后盖4能够配合限位挡肩15限制止退件3与插头外壳1的相对位置关系,防止止退件3朝外退出线缆插口。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部41与所述插头外壳1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卡块16以及与所述卡块16配合的卡槽411。
由上述描述可知,后盖4与插头外壳1的连接方式简单,便于装配,能够反复拆装。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部41与所述固定部32之间还设有线缆密封件43。
由上述描述可知,线缆密封件43能够封闭线缆9和插头外壳1的装配缝隙,防止外界灰尘或水汽等穿过线缆9和插头外壳1的装配缝隙进入插头外壳1中,利于防漏电,提升插头导体2和线鼻子9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储能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头,插头具有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
所述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包括插头外壳1和插头导体2,插头外壳1内具有相连通的装配腔11和接入腔12,插头导体2设于装配腔11中,接入腔12连通插头外壳1的一端面形成线缆插口,接入腔12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压块13,插头导体2与压块13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线鼻子91的夹持区14。具体的,插头外壳1呈L字形,包括相连的插接部和导通部,插接部中具有所述装配腔11,导通部中具有所述接入腔12。压块13与插头导体2的间距小于线鼻子91的厚度。压块13远离接头导体的一面与接入腔12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压块13弯曲变形使得线鼻子91能够顺利插入夹持区14。压块13设于接入腔12远离线缆插口的内壁上,压块1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接入腔12的轴向。
优选的,如图2和图4所示,压块13靠近线缆插口的一端倒斜角设置。容易理解的,当线鼻子91从线缆插口插入并朝夹持区14移动的过程中,线鼻子91将抵触于压块13的倒角区域,从而对压块13施加径向的作用力,迫使压块13弯曲变形,使得压块13与插头导体2的间距增大,进而令线鼻子91能够顺利的插入夹持区14中。
优选的,如图4所示,压块13上设有第一加强筋131。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131呈三角形,第一加强筋131分别连接压块13和插头壳体。压块13的相对两面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加强筋131。压块13、第一加强筋131和插头壳体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容易理解的,第一加强筋131能够提高压块13的弹性系数,使压块13能够更紧密地将线鼻子91压在插头导体2上。
优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还包括止退件3,止退件3包括限位挡臂31和固定部32,固定部32设于线缆插口内侧,固定部32朝内凸出延伸形成限位挡臂31,限位挡臂31远离固定部32的一端面用于抵触线鼻子91。具体的,线鼻子91的两侧凸出线缆9,使得线鼻子91的端面的两侧形成与限位挡臂31抵触的限位区。限位挡臂31平行地设有两个,两个限位挡臂31分别抵触于线鼻子91与线缆9连接的一端的端面两侧。固定部32和限位挡臂31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限位挡臂3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接入腔12的轴向。
优选的,如图3所示,固定部32为环状,固定部32的中空区域用于供线缆9穿过,接入腔12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位固定部32的限位挡肩15。容易理解的,限位挡肩15能够限制固定部32与插头外壳1的相对位置,使止退件3能够准确地安装至预设的位置,防止止退件3受力朝内移动过深造成插头外壳1内部的结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优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挡臂31上设有楔形结构311。容易理解的,在线鼻子91插入接入腔12的过程中,线鼻子91将会抵触限位挡臂31的楔形结构311,使限位挡臂31弯曲变形从而令线鼻子91能够继续插入至夹持区14中。线鼻子91插入夹持区14后,限位挡臂31变形复位,限位挡臂31的端面将抵触线鼻子91的端面,从而防止线鼻子91退出线缆插口。
优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挡臂31上设有第二加强筋33。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筋33呈三角形,第一加强筋131分别连接固定部32和限位挡臂31。每个限位挡臂31远离线缆9的一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加强筋33。限位挡臂31、第二加强筋33和固定部32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容易理解的,第二加强筋131能够提高限位挡臂31的弹性系数,防止限位挡臂31受力变形而无法准确地与线鼻子91端面的限位区准确对齐。
优选的,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还包括后盖4,后盖4包括环状的装配部41以及由装配部41朝内侧弯折延伸形成的限位部42,装配部41套设于插头外壳1设有线缆插口的一端并与插头外壳1可拆卸连接。容易理解的,限位部42的宽度大于插头外壳1的厚度,限位部42凸出线缆插口内壁面的部分区域用于限制固定部32,防止固定部32从线缆插口处退出插头壳体。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装配部41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卡槽411,插头外壳1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一个楔形的卡块16。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设为装配部41的内周面上设有多个卡块16,插头外壳1的外壁面上设有与卡块16配合的卡槽411。
优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装配部41与固定部32之间还设有线缆密封件43。具体的,线缆密封件43上设有供线缆9穿过的通孔。容易理解的,线缆密封件43能够封闭线缆9和插头外壳1的装配缝隙,防止外界灰尘或水汽等穿过线缆9和插头外壳1的装配缝隙进入插头外壳1中,有利于防止漏电,提升插头导体2和线鼻子91的使用寿命。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插座包括插座外壳5以及设于插座外壳5内的插座导体6和旋转环7,旋转环7套设于插座导体6上并可绕插座导体6的轴向转动;旋转的周壁上均匀分布地设有多个插槽71;插头还包括设于插头外壳1内的防护盖8;防护盖8的外周面上均匀分布地设有多个与插槽71配合的凸筋81。
具体的,如图2和图5所示,插座导体6靠近插头的一端呈圆筒状,插座外壳5、插座导体6和旋转环7同轴设置。旋转环7设于插座导体6与插座外壳5的内壁之间,旋转环7的外周面与插座外壳5的内周面相适配。插头导体2和防护盖8设于装配腔11中。防护盖8呈筒状,防护盖8套设于插头导体2靠近插座的一端上。防护盖8的凸筋81靠近插座的一端倒圆角设置,以便于凸筋81插入插槽71中。防护盖8远离插座的一端面与插头内壁之间还设有插头密封件。插头导体2呈一端封闭的圆筒状,插头导体2的内周面上设有冠簧21,冠簧21的内侧还设有绝缘帽22。绝缘帽22包括环形的安装部221以及均匀布置在安装部221上的多个倒钩222。插接部、防护盖8、插头导体2、冠簧21和绝缘帽22同轴设置。插座导体6的内周面上设有与多个倒钩222配合的环形沟槽。插座导体6的外径小于插头导体2的内径,插头和插座进行插接后,插座导体6插入插头导体2内,插座导体6的外周面受到冠簧21挤压,从而使得插座导体6与插头导体2能够稳定地导通,插座导体6内周面上的环形沟槽与绝缘帽22的多个倒钩222勾挂以进一步防止插座和插头断开。绝缘帽22的内侧还设有防触指绝缘杆23,防触指绝缘杆23与插头导体2不接触设置,且防触指绝缘杆23的一端凸出插头导体2靠近插座的端面设置,以防止使用者的手指误触插头导体2导致意外事故发生。容易理解的,插槽71的数量为凸筋81的数量的整数倍。通过调整不同极性的插头的凸筋81以及插座的插槽71的宽度,使得正极插头的凸筋81与正极插座的插槽71相适配,负极插头的凸筋81与负极插座的插槽71相适配,即可防止不同极性的插头和插座相互插接。
如图7所示,旋转环7包括环体73以及设于环体73上的多个插接杆74,环体73套设于插座导体6上,插座导体6和环体73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环槽61以及与环槽61配合的限位凸起72;多个插接杆74绕环体73的周向均匀布置,相邻的两个插接杆74之间形成插槽71。具体的,插杆的外壁面与插座外壳5的内壁面相贴合。容易理解的,本实施例利用相邻的两个插接杆74之间形成插槽71,而不是在旋转环7的内周面上开设长槽,能够有效地减少旋转环7周壁的厚度,利于使插座的内部结构更紧凑。插杆靠近插头的一端倒斜角设置,以便于凸筋81插入插槽71中。本实施例中,插座导体6的外周面上设有环槽61,环体73的内周面上设有限位凸起72。在其它实施例中,可设为插座导体6的外周面上设有限位凸起72,环体73的内周面上设有环槽61。限位凸起7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凸起72绕环体73的周向均布。限位凸起72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梯形,以便于环体73沿着插座导体6滑动直至限位凸起72卡入环槽61中。
优选的,如图1和图6所示,插头外壳1的插接部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卡扣17,插座外壳5的外壁面上对应卡扣17设有环形凸台51。容易理解的,插头与插座插接后,卡扣17将与环形凸台51扣合,从而增强插头与插座的连接紧固程度,降低插头与插座受外力作用而意外分离的风险。具体的,卡扣17包括依次相连的扣合部171、连接部172和按压部173,连接部172与插座外壳5连接,扣合部171内侧对应环形凸台51设有凸块,凸块伸入插座外壳5的内腔中,按压部173的外壁面上设有防滑结构。本实施例中,插头外壳1的插接部的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两个U形长孔,两个长孔的U字形开口相向设置,两个U形长孔的内侧分别形成扣合部171和按压部173,两个U形长孔之间形成所述连接部172。容易理解的,当需要断开插头与插座时,使用者只需用手按压插头两侧的两个按压部173,即可使扣合部171设有凸块的一端朝远离插座的方向弯曲变形,凸块不再限位环形凸台51,从而使得插头能够与插座顺利分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的形状构造简单,便于生产制造。只需将线缆设有线鼻子的一端从线缆插口插入,直至线鼻子卡入夹持区中并在压块的挤压作用下紧压在插头导体上,即可使线鼻子与插头导体稳定地接触导通,能够有效提升接线效率,并且在插接过程中无需额外使用工具,不存在工具或零部件掉落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外壳和插头导体,所述插头外壳内具有相连通的装配腔和接入腔,所述插头导体设于所述装配腔中,所述接入腔连通所述插头外壳的一端面形成线缆插口,所述接入腔的内壁上设有凸出的压块,所述插头导体与压块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线鼻子的夹持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靠近所述线缆插口的一端倒斜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上设有第一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退件,所述止退件包括限位挡臂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线缆插口内侧,所述固定部朝内凸出延伸形成所述限位挡臂,所述限位挡臂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面用于抵触线鼻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环状,所述接入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限位所述固定部的限位挡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臂上设有楔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臂上设有第二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包括环状的装配部以及由所述装配部朝内侧弯折延伸形成的限位部,所述装配部套设于所述插头外壳设有所述线缆插口的一端并与所述插头外壳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与所述插头外壳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卡块以及与所述卡块配合的卡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还设有线缆密封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98265.8U CN219833099U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98265.8U CN219833099U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33099U true CN219833099U (zh) | 2023-10-13 |
Family
ID=88274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98265.8U Active CN219833099U (zh) | 2023-05-17 | 2023-05-17 | 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33099U (zh) |
-
2023
- 2023-05-17 CN CN202321198265.8U patent/CN2198330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512069B2 (en) | Flat plug electrical connector | |
EP3540868B1 (en) | Locking electrical receptacle | |
CN219833099U (zh) | 储能连接器电连接结构 | |
CN210224453U (zh) | 一种电连接器插头 | |
CN218160929U (zh) | 一种储能连接器 | |
CN115986478A (zh) | 一种电缆连接器和电缆连接结构 | |
CN219892552U (zh) |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 |
CN217087011U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216055474U (zh) | 一种具有防呆及对插后具有锁止功能的储能连接器 | |
CN214254912U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214625474U (zh) |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115693267A (zh) | 连接器插头及其对接结构与电连接线 | |
CN214013294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116487953A (zh) | 一种新型储能连接器 | |
CN112838442A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219979928U (zh) | 防退位线鼻子安装结构 | |
CN107425356B (zh) | 一种车用电连接器组件 | |
CN113131298A (zh) | 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221928780U (zh) | 连接器 | |
CN213717193U (zh) | 一种安全用电的插接件 | |
CN220492266U (zh) | 一种高压连接器 | |
CN218242435U (zh) | 连接器组件和连接器 | |
KR102550201B1 (ko) | 커넥터 | |
CN219576000U (zh) | 分体式连接器插头端子及连接器插头 | |
CN218827980U (zh) | 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