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2109A - 一种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2109A
CN115692109A CN202110847390.6A CN202110847390A CN115692109A CN 115692109 A CN115692109 A CN 115692109A CN 202110847390 A CN202110847390 A CN 202110847390A CN 115692109 A CN115692109 A CN 1156921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reset
operating mechanism
releas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73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琚永刚
赵小苇
邹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473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21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2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21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断路器,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长方体结构的附件壳体和长方体结构的断路器壳体,将附件壳体和断路器壳体沿着宽度方向并列设置,能够使得断路器壳体充分利用机箱的深度的同时,有效缩小高度方向的尺寸,使得断路器能够满足对安装高度具有要求的使用环境。利用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直接穿过断路器壳体和附件壳体的侧壁的形式,使得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能够穿设于附件壳体中的互感器,实现附件壳体中脱扣器的安全脱扣功能,同时,将接线端子直接设置在附件壳体内,使得断路器的输出接线功能直接通过附件壳体中的接线端子实现,避免在断路器壳体和附件壳体内均设置有接线端子导致断路器接线繁多、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低压电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于家庭用电安全有了更高的需求。断路器可以安装于终端配电线路。同时其也能够接通、承载以及分断正常或非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对线路及电器设备形成有效的保护。为了提高断路器的安全性,通常会在断路器本体上设置漏电保护功能的附件。
现有断路器和附件受限于内部机构通常为凸字形壳体,凸字形壳体的高度较大,难以适应对于高度尺寸有要求的安装使用环境,同时,现有断路器和附件均设置有接线端子,导致断路器的接线数量较多。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断路器,以改善现有断路器接线数量较多、较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长方体结构的附件壳体和长方体结构的断路器壳体,附件壳体和断路器壳体沿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在断路器壳体内设置有输入端子、直通端子、操作机构、动触头和静触头,输入端子与动触头连接,操作机构与动触头驱动连接,操作机构受驱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合闸或分闸;在附件壳体内设置有互感器、接线端子和脱扣器,脱扣器与操作机构驱动连接,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与静触头连接、另一端穿设于互感器并与接线端子连接,第二连接线的一端与接线端子连接、另一端穿设于互感器并与直通端子连接,互感器用于采集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电流信号,互感器与脱扣器信号连接,脱扣器用于根据电流信号带动操作机构分闸。
可选的,在附件壳体内还设置有传动件,传动件与操作机构驱动连接,脱扣器的作用端与传动件对应,用于根据电流信号驱动传动件运动以带动操作机构分闸。
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附件壳体的复位机构,在传动件上设置有扣接部,复位机构受驱储能并复位,以与扣接部在第一抵接位抵接;脱扣器驱动传动件运动,以解除扣接部与复位机构在第一抵接位的抵接,使复位机构释能并与扣接部在第二抵接位抵接以限制操作机构合闸。
可选的,复位机构包括复位部,复位部包括第一配合壁和第二配合壁,扣接部包括扣接壁和锁止壁,复位部通过第一配合壁与扣接部的扣接壁在第一抵接位抵接,复位部通过第二配合壁与扣接部的锁止壁在第二抵接位抵接。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与传动件连接,用于向传动件提供复位力;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按钮和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与复位按钮连接,复位按钮受驱复位并带动第二弹性件储能。
可选的,传动件包括传动部和驱动部,传动件通过传动部与操作机构驱动连接,脱扣器的作用端与驱动部对应,以由脱扣器驱动驱动部带动传动件运动,并使传动件经传动部带动操作机构分闸。
可选的,在附件壳体内还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分别与互感器和脱扣器信号连接,电路板用于根据电流信号控制脱扣器带动操作机构分闸。
可选的,接线端子包括与第一连接线连接的第一接线板和与第二连接线连接的第二接线板,电路板分别与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连接。
可选的,在附件壳体内还设置有测试按钮、第一触件和第二触件,第一触件和第二触件分别与电路板信号连接,测试按钮受驱带动第一触件与第二触件接触以向电路板发送模拟电流信号,电路板用于根据模拟电流信号控制脱扣器带动操作机构分闸。
可选的,还包括与测试按钮连接的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用于向测试按钮提供复位力,第一触件为弹性触件。
可选的,脱扣器包括动铁芯和套设于动铁芯外周的静铁芯,动铁芯受驱可相对静铁芯沿脱扣方向滑动以驱动操作机构分闸,在静铁芯的内周壁上环设有内锥壁,在动铁芯的外周壁上环设有与内锥壁配合的外锥壁,静铁芯用于在动铁芯沿脱扣方向滑动时,通过内锥壁和外锥壁抵接对动铁芯限位。
可选的,在断路器壳体内还设置有瞬时脱扣器,第一连接线绕设于瞬时脱扣器的外周,瞬时脱扣器的作用端与操作机构对应,用于根据第一连接线的电流控制操作机构分闸。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长方体结构的附件壳体和长方体结构的断路器壳体,将附件壳体和断路器壳体沿着宽度方向并列设置,使得附件壳体和断路器壳体组成整体,由此,在断路器沿长度方向插接于机箱时,能够使得断路器壳体充分利用机箱的深度的同时,有效缩小高度方向的尺寸,使得断路器能够满足对安装高度具有要求的使用环境。在断路器壳体内设置有输入端子、直通端子、操作机构、动触头和静触头,输入端子与动触头连接,操作机构与动触头驱动连接,操作机构受驱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合闸或分闸;在附件壳体内设置有互感器、接线端子和脱扣器,脱扣器与操作机构驱动连接,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与静触头连接、另一端穿设于互感器并与接线端子连接,第二连接线的一端与接线端子连接、另一端穿设于互感器并与直通端子连接,互感器用于采集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电流信号,互感器与脱扣器信号连接,脱扣器用于根据电流信号带动操作机构分闸。在设置L相回路和N相回路时,利用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直接穿过断路器壳体和附件壳体的侧壁的形式,使得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能够穿设于附件壳体中的互感器,实现附件壳体中脱扣器的安全脱扣功能,同时,将接线端子直接设置在附件壳体内,使得断路器的输出接线功能直接通过附件壳体中的接线端子实现,避免在断路器壳体和附件壳体内均设置有接线端子导致断路器接线繁多、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轴侧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主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轴测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L相和N相回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L相回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N相回路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合闸无故障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脱扣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脱扣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锁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复位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附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附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附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附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电路板取电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附件壳体中的脱扣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附件壳体中的脱扣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静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动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的断路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断路器壳体;110-操作按钮;131-输入端子;132-直通端子;140-手柄;150-跳扣件;160-锁扣件;161-第一脱扣部;162-第二脱扣部;163-第三脱扣部;170-热脱扣器;180-动触头;190-静触头;210-瞬时脱扣器;211-第二顶杆;220-连杆;230-灭弧室;240-弹性簧;500-附件壳体;510-复位机构;511-复位部;512-第一配合壁;513-第二配合壁;514-过渡壁;520-接线端子;523-第一接线板;524-第二接线板;541-第一连接线;542-第二连接线;543-第三连接线;550-互感器;560-脱扣器;561-第一顶杆;562-动铁芯;563-静铁芯;564-磁轭;565-线圈;566-第四弹性件;567-内锥壁;568-外锥壁;570-电路板;571-取电夹;580-传动件;581-驱动部;582-传动部;583-扣接部;5831-扣接壁;5832-锁止壁;590-复位按钮;610-测试按钮;611-第三弹性件;621-第一触件;622-第二触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长方体结构的附件壳体500和长方体结构的断路器壳体100,通过在附件壳体500内设置不同类型的脱扣器560,利用脱扣器560和断路器壳体100内的操作机构的联动,从而提高断路器的安全性。将附件壳体500和断路器壳体100沿着宽度方向并列设置,使得附件壳体500和断路器壳体100组成整体,由此,在断路器沿长度方向插接于机箱时,能够使得断路器壳体100充分利用机箱的深度的同时,有效缩小高度方向的尺寸,使得断路器能够满足对安装高度具有要求的使用环境。组成整体的方式可以是将附件壳体500和断路器壳体100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开成型后再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请结合图3、图4和图23所示,在断路器壳体100内设置有输入端子131、直通端子132、操作机构、动触头180和静触头190,输入端子131与动触头180连接,操作机构与动触头180驱动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操作机构、动触头180和输入端子131沿着断路器壳体10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静触头190和动触头180沿着高度方向排布,输入端子131和直通端子132沿着高度方向排布,如此,能够有效契合长方体结构的断路器壳体100,满足长方体结构的断路器壳体100设置需求。操作机构在受到外力驱动时,可以带动动触头180与静触头190合闸,或带动动触头180与静触头190分闸,通过循环上述分合闸操作,可以实现断路器的多次通断。
请结合图1、图4和图14所示,在附件壳体500内设置有互感器550、接线端子520和脱扣器560,脱扣器560与操作机构驱动连接,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线541的一端与静触头190连接,第一连接线541的另一端则穿设于互感器550后与接线端子520连接,第二连接线542的一端与接线端子520连接,第二连接线542的另一端则穿设于互感器550后与直通端子132连接,配合输入端子131通过第三连接线543与动触头180连接,形成图5中的L相回路和N相回路,图5中虚线箭头方向表示电流方向,其中,如图6所示,L相回路包括电流流向沿输入端子131到第三连接线543到动触头180到静触头190到第一连接线541到接线端子520,如图7所示,N相回路包括电流流向沿接线端子520到第二连接线542到直通端子132。
如图4所示,由于第一连接线541和第二连接线542均穿过互感器550,因此,互感器550可以采集第一连接线541上和第二连接线542上的电流信号,将互感器550与脱扣器560信号连接,如此,在电流信号满足分闸要求时,便可以通过该电流信号控制脱扣器560动作,由脱扣器560带动操作机构进行分闸,从而有效提高断路器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驱动连接可以是时刻保持传动连接,也可以是仅在需要时(特定状态、特定位置)才建立传动连接。
在设置L相回路和N相回路时,利用第一连接线541和第二连接线542直接穿过断路器壳体100和附件壳体500的侧壁的形式,使得第一连接线541和第二连接线542能够穿设于附件壳体500中的互感器550,实现附件壳体500中脱扣器560的安全脱扣功能,同时,将接线端子520直接设置在附件壳体500内,使得断路器的输出接线功能直接通过附件壳体500中的接线端子520实现,避免在断路器壳体100和附件壳体500内均设置有接线端子520导致断路器接线繁多、复杂的问题。
上述的脱扣器560可以是漏电脱扣器560,即在断路器所接负载端出现漏电流时,互感器550对应产生触发电流信号,继而使得漏电脱扣器560动作,带动操作机构分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互感器550是否输出触发电流信号的方式可以是在负载端无漏电故障,即没有漏电流时,第一连接线541和第二连接线542通过互感器550的矢量和为0,此时互感器550的输出也为0;当负载端有漏电故障时,第一连接线541和第二连接线542通过互感器550的矢量和不为0,此时互感器550的输出也不为0,便可以输出触发电流信号,使得漏电脱扣器560动作,从而驱动操作机构分闸。
可选的,如图4和图8所示,在附件壳体500内还设置有传动件580,传动件580与操作机构驱动连接,通过将附件壳体500内的脱扣器560的作用端与传动件580对应,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附件壳体500内的脱扣器560的第一顶杆561与传动件580位置对应,实现在脱扣器560动作时能够通过作用端或第一顶杆561驱动传动件580运动,进而带动操作机构分闸,便于提高布设的灵活性和传动的稳定性。
如图8所示,传动件580可以是转动设置于附件壳体50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传动件580也可以是滑动设置于附件壳体500),脱扣器560可以是固定设置于附件壳体500,操作机构包括手柄140、锁扣件160和跳扣件150,其中,手柄140和锁扣件160驱动连接,锁扣件160和跳扣件150在合闸过程中以及合闸状态下均处于抵接状态(作为一个整体),动触头180设置于锁扣件160上,如此,在手柄140受外力朝向合闸方向运动时,带动锁扣件160和跳扣件150一起朝向合闸方向运动,从而使得动触头180朝向合闸方向运动,当合闸到位时,操作机构处于图8中的合闸状态,在此状态下,锁扣件160和跳扣件150依然处于抵接状态,整个操作机构处于稳定状态,断路器可以进行正常的通电。
如图9所示,当负载具有漏电故障时,互感器550产生触发电流信号,脱扣器560动作,驱动传动件58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传动件580在转动的同时驱动锁扣件160朝向分闸方向运动,直至锁扣件160和跳扣件150脱离,即锁扣件160和跳扣件150解除抵接状态,锁扣件160处于脱扣位(传动件580也处于脱扣位),此时,操作机构的稳定状态被破坏,在弹性簧240的作用下,拉动操作机构分闸,使得断路器完成分闸。由此,实现在漏电故障下使得断路器分闸。
可选的,如图23所示,当在断路器壳体100内还设置有瞬时脱扣器210时,第一连接线541的另一端在穿设于附件壳体500的互感器550之前,先绕设于瞬时脱扣器210的外周,瞬时脱扣器210的作用端与操作机构对应(在一些实施例中,瞬时脱扣器210的第二顶杆211与操作机构对应)。操作机构处于图8所示的合闸状态,如图10所示,若在第一连接线541上有高倍电流时,绕设于瞬时脱扣器210外周的第一连接线541能够产生强大的磁场,驱动瞬时脱扣器210中的第二顶杆211动作,从而驱动锁扣件160朝向分闸方向运动,直至锁扣件160和跳扣件150脱离,即锁扣件160和跳扣件150解除抵接状态,锁扣件160处于脱扣位(传动件580也处于脱扣位),此时,操作机构的稳定状态被破坏,在弹性簧240的作用下,拉动操作机构分闸,使得断路器完成分闸。由此,实现在高倍电流故障情况下使得断路器分闸。
可选的,如图14所示,还包括设置于附件壳体500的复位机构510,在传动件580上设置有扣接部583。如图16所示,传动件580和复位机构510处于脱扣位,传动机和复位机构510在第二抵接位抵接,此时,可以通过外力驱动复位机构510由脱扣位置向初始位置运动,即复位机构510的复位,在复位机构510复位的同时一并储能,由于复位机构510从第二抵接位脱离,而后传动件580也从脱扣位向被脱扣器560驱动前的初始位置运动,完成传动件580复位。如图15所示,复位机构510和传动件580处于复位后的初始位置,复位后的传动件580的扣接部583与复位后的复位机构510在第一抵接位形成抵接关系,使得复位机构510保持储能状态。
如图16所示,在附件壳体500中的脱扣器560动作时,会驱动传动件580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扣接部583随着传动件580的转动,离开第一抵接位由初始位置向脱扣位运动(同时,锁扣件160被传动件580驱动至脱扣位,使得操作机构分闸),从而解除扣接部583与复位机构510在第一抵接位的抵接关系,此时,复位机构510释能并由初始位置向脱扣位置运动,当扣接部583和复位机构510均位于脱扣位置时,扣接部583与复位机构510在第二抵接位建立抵接关系,以此,在复位机构510未复位时,能够限制扣接部583复位,处于脱扣位置的传动件580则会与朝向合闸方向运动的操作机构抵接,使得操作机构合闸失败,从而避免在故障未解除的情况下,误合闸造成的安全隐患。
在故障解除后,可以通过外力驱动复位机构510由脱扣位向初始位置运动,传动件580也随着由脱扣位向初始位置运动,使得复位机构510和传动件580恢复初始位置,此时,复位机构510和传动件580的扣接部583在第一抵接位抵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复位机构510可以是滑动设置于壳体,传动件580可以是转动设置于壳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复位机构510还可以是转动设置于壳体,传动件580滑动设置于壳体。
可选的,复位机构510包括复位按钮590和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与复位按钮590连接,第二弹性件对复位按钮590提供使其朝向脱扣位运动的作用力;第一弹性件与传动件580连接,第一弹性件对传动件580提供使其朝向初始位置运动的作用力,如此,在通过外力驱动复位按钮590由脱扣位置向初始位置运动时,复位按钮590带动第二弹性件储能,随着复位按钮590朝向初始位置的运动,会脱离第二抵接位,解除与传动件580在第二抵接位的抵接关系,而后传动件580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力下,带动传动件580从脱扣位向初始位置运动,以此完成复位按钮590和传动件580的复位。如图15所示,复位后的传动件580的扣接部583与复位后的复位按钮590在第一抵接位形成抵接关系,使得第二弹性件保持储能状态。如图16所示,在附件壳体500中的脱扣器560动作时,会驱动传动件580离开第一抵接位,由初始位置向脱扣位运动(同时,锁扣件160被传动件580驱动至脱扣位,使得操作机构分闸),从而解除扣接部583与复位按钮590在第一抵接位的抵接关系,此时,复位按钮590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力下由初始位置向脱扣位置运动,当扣接部583和复位机构510均位于脱扣位置时,扣接部583与复位机构510在第二抵接位建立抵接关系,此时,第一弹性件保持储能状态。
可选的,如图15和图16所示,复位机构510包括复位部511,复位部511可以设置于复位按钮590,如图13所示,复位部511包括第一配合壁512和第二配合壁513,如图11所示,扣接部583包括扣接壁5831和锁止壁5832。如图15所示,在复位机构510和传动件580在第一抵接位抵接时,复位部511通过第一配合壁512与扣接部583的扣接壁5831抵接;如图16所示,在复位机构510和传动件580在第二抵接位抵接时,复位部511通过第二配合壁513与扣接部583的锁止壁5832抵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壁512和第二配合壁513可以是呈一定角度设置,第一配合壁512和第二配合壁513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如图13所示,通过过渡壁514连接。如图11所示,扣接壁5831和锁止壁5832可以是呈一定角度设置,扣接壁5831和锁止壁5832可以是如图11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壁过渡连接。
可选的,如图11所示,传动件580还包括传动部582和驱动部581,传动部582、驱动部581和扣接部583可以均设置于传动件580上,由此使得传动件580通过扣接部583与复位机构510在第一抵接位抵接或在第二抵接位抵接,通过传动部582与操作机构驱动连接,通过驱动部581与脱扣器560驱动连接。在传动件580通过驱动部581与脱扣器560驱动连接时,可以使得脱扣器560的作用端(第一顶杆561)与驱动部581对应,以此,在互感器550发出触发电流信号时,脱扣器560的第一顶杆561驱动驱动部581从而带动传动件580运动,使得传动件580通过传动部582带动操作机构的锁扣件160朝向脱扣位运动,完成断路器的分闸。如图12所示,锁扣件160上设置有第一脱扣部161、第二脱扣部162和第三脱扣部163,其中,第一脱扣部161与传动件580的传动部582驱动连接,第二脱扣部162与瞬时脱扣器210的第二顶杆211驱动连接,第三脱扣部163与断路器壳体100内的热脱扣器170驱动连接。在进行脱扣动作时,应当使得传动部582、第二顶杆211、热脱扣器170分别驱动锁扣件160时,锁扣件160的运动方向一致,如此,能够避免相互干涉。
如图23所示,操作机构还可以包括操作按钮110和连杆220,操作按钮110滑动设置于断路器壳体100,操作按钮110通过连杆220与手柄140转动连接,手柄140通过连杆220与跳扣件150转动连接,跳扣件150和锁扣件160抵接,锁扣件160与动触头180转动连接。在合闸时,操作按钮110在外力驱动下朝向合闸方向运动,通过连杆220驱动手柄140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140通过连杆220驱动跳扣件150(即跳扣件150、锁扣件160和动触头180形成的整体)顺时针转动,即朝向合闸方向运动,从而完成断路器的合闸。弹性簧240与动触头180连接,在合闸过程中,弹性簧240在动触头180超程前提供分闸作用力,在动触头180超程后提供合闸作用力,此外,在锁扣件160处于脱扣位时,弹性簧240对动触头180提供分闸作用力。
在断路器壳体100内还设置有热脱扣器170,热脱扣器170通过连动杆与锁扣件160的第三脱扣部163连接,在热脱扣器170过热时,经连杆220拉动锁扣件160朝向脱扣位运动,完成断路器的分闸。在断路器壳体100内还设置有灭弧室230,灭弧室230与动触头180和静触头190对应设置,从而在动触头180和静触头190之间产生电弧时,能够通过灭弧室230对其进行快速灭弧。
可选的,结合图4和图14所示,在附件壳体500内还设置有电路板570,电路板570分别与互感器550和脱扣器560信号连接,在电路板570上可以设置有控制器,在互感器550采集到电流信号后,将其发送给电路板570的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脱扣器560是否通电,当互感器550发出触发电流信号时,控制器控制脱扣器560通电,此时,脱扣器560产生磁场,从而使得第一顶杆561伸出,推动传动件580运动使得操作机构对应分闸。此外,还可以使得控制器监测到互感器550传出的漏电电流大于某个阈值时,则会驱使脱扣器560通电带动操作机构分闸,当小于该阈值时,则不驱动漏电脱扣器560通电,以此避免控制器误操作。
可选的,如图18所示,接线端子520包括与第一连接线541连接的第一接线板523和与第二连接线542连接的第二接线板524,电路板570分别与第一接线板523和第二接线板524连接,具体的,电路板570可以通过取电夹571分别与第一接线板523和第二接线板524连接,从而完成电路板570的取电。
可选的,如图4和图17所示,在附件壳体500内还设置有测试按钮610、第一触件621和第二触件622,第一触件621和第二触件622分别与电路板570信号连接。如需对断路器进行脱扣功能测试时,可以同外力驱动测试按钮610沿着附件壳体500滑动,从而带动第一触件621向第二触件622靠近,并使得第一触件621与第二触件622接触,从而向电路板570发送模拟电流信号,电路板570在接收到该模拟电流信号后,控制脱扣器560通电,驱动传动件580,然后带动操作机构分闸。
可选的,基于测试的使用需求,还可以设置与测试按钮610连接的第三弹性件611,以此,在外力驱动测试按钮610按下时,第三弹性件611储能,在去掉外力时,测试按钮610能够在第三弹性件611的作用下复位。可以将第一触件621设置为弹性触件,以此,在测试按钮610复位后,第一触件621也能够与第二触件622分离。由此,避免对断路器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扰。
可选的,如图19所示,脱扣器560包括第一顶杆561、磁轭564、线圈565、第四弹性件566、动铁芯562和静铁芯563,其中,静铁芯563套设于动铁芯562外周,在动铁芯562和静铁芯563之间还设置有第四弹性件566,在静铁芯563外周设置有磁轭564,在磁轭564外周绕设有线圈565,第一顶杆561设置于动铁芯562的一端。如图21所示,在静铁芯563的内周壁上环设有内锥壁567,如图22所示,在动铁芯562的外周壁上环设有与内锥壁567配合的外锥壁568。如图19所示,在线圈565失电时,动铁芯562与静铁芯563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第一顶杆561缩回脱扣器560。如图20所示,在电路板570控制线圈565得电时,动铁芯562在磁场作用下,朝向静铁芯563运动,使得第一顶杆561伸出推动传动件580运动,并随之压缩第四弹性件566,在动铁芯562向靠近静铁芯563的方向运动时,通过内锥壁567和外锥壁568的抵接对动铁芯562的运动进行限位。在线圈565失电后,动铁芯562在压缩的第四弹性件566的释能下朝向远离静铁芯563的方向运动,回到图19所示的位置。此外,在静铁芯563和动铁芯562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内锥壁和外锥壁,还可以在不增大脱扣器560整体体积的情况下有效增大线圈产生的磁场对动铁芯562的驱动力,从而提高脱扣器560的动作速度以及脱扣的可靠性。
本申请中的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611和第四弹性件566可以是扭簧、拉簧、压簧、板簧等等多种形式,本申请对其不做具体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结构的附件壳体和长方体结构的断路器壳体,所述附件壳体和所述断路器壳体沿宽度方向并列设置;
在所述断路器壳体内设置有输入端子、直通端子、操作机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动触头连接,所述操作机构与所述动触头驱动连接,所述操作机构受驱带动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合闸或分闸;
在所述附件壳体内设置有互感器、接线端子和脱扣器,所述脱扣器与所述操作机构驱动连接,第一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静触头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互感器并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第二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互感器并与所述直通端子连接,所述互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的电流信号,所述互感器与所述脱扣器信号连接,所述脱扣器用于根据所述电流信号带动所述操作机构分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附件壳体内还设置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操作机构驱动连接,所述脱扣器的作用端与所述传动件对应,用于根据所述电流信号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以带动所述操作机构分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附件壳体的复位机构,在所述传动件上设置有扣接部,所述复位机构受驱储能并复位,以与所述扣接部在第一抵接位抵接;所述脱扣器驱动所述传动件运动,以解除所述扣接部与所述复位机构在第一抵接位的抵接,使所述复位机构释能并与所述扣接部在第二抵接位抵接以限制所述操作机构合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部,所述复位部包括第一配合壁和第二配合壁,所述扣接部包括扣接壁和锁止壁,所述复位部通过所述第一配合壁与所述扣接部的扣接壁在所述第一抵接位抵接,所述复位部通过所述第二配合壁与所述扣接部的锁止壁在所述第二抵接位抵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用于向所述传动件提供复位力;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按钮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复位按钮连接,所述复位按钮受驱复位并带动所述第二弹性件储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部和驱动部,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传动部与所述操作机构驱动连接,所述脱扣器的作用端与所述驱动部对应,以由所述脱扣器驱动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传动件运动,并使所述传动件经所述传动部带动所述操作机构分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附件壳体内还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互感器和所述脱扣器信号连接,所述电路板用于根据所述电流信号控制所述脱扣器带动所述操作机构分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的第一接线板和与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的第二接线板,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板和所述第二接线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附件壳体内还设置有测试按钮、第一触件和第二触件,所述第一触件和所述第二触件分别与所述电路板信号连接,所述测试按钮受驱带动所述第一触件与所述第二触件接触以向所述电路板发送模拟电流信号,所述电路板用于根据所述模拟电流信号控制所述脱扣器带动所述操作机构分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测试按钮连接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用于向所述测试按钮提供复位力,所述第一触件为弹性触件。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器包括动铁芯和套设于所述动铁芯外周的静铁芯,所述动铁芯受驱可相对所述静铁芯沿脱扣方向滑动以驱动所述操作机构分闸,在所述静铁芯的内周壁上环设有内锥壁,在所述动铁芯的外周壁上环设有与所述内锥壁配合的外锥壁。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断路器壳体内还设置有瞬时脱扣器,所述第一连接线绕设于所述瞬时脱扣器的外周,所述瞬时脱扣器的作用端与所述操作机构对应,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线的电流控制所述操作机构分闸。
CN202110847390.6A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断路器 Pending CN1156921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7390.6A CN115692109A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47390.6A CN115692109A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2109A true CN115692109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58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7390.6A Pending CN115692109A (zh) 2021-07-26 2021-07-26 一种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210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1121231A (ja) 遮断器
JP2007504631A (ja) 電力開閉器
US4947145A (en) Remote-controlled circuit breaker
JPS643021B2 (zh)
CN113035661A (zh) 漏电断路器
US5508670A (en) Trip interlock assembly for a circuit breaker
CN112908791B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
WO2002080329A1 (en) A compact circuit interuption device
CN212783318U (zh) 断路器
CN216054517U (zh) 一种断路器
CN115692109A (zh) 一种断路器
CN212783315U (zh) 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
CN210743865U (zh) 一种低压真空断路器
CN216902755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5527649U (zh) 断路器
EP3392898A1 (en) Magnetic trip device of air circuit breaker
CN213483647U (zh) 带有失压、欠压脱扣保护的弹簧操作机构
CN216902724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6054546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2676186U (zh) 一种自动分合闸断路器
CN111863556B (zh) 一种断路器的辅助脱扣单元
CN217606032U (zh) 断路器的漏电试验电路及断路器
CN213277974U (zh) 用于断路器的脱扣报警附件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CN216928451U (zh) 一种断路器紧急脱扣机构
CN215527512U (zh) 一种断路器的互锁结构及断路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