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2087B - 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2087B
CN115692087B CN202211318792.8A CN202211318792A CN115692087B CN 115692087 B CN115692087 B CN 115692087B CN 202211318792 A CN202211318792 A CN 202211318792A CN 115692087 B CN115692087 B CN 1156920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ontact
clamping
push
pu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187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92087A (zh
Inventor
古王荣
袁志兵
李乃湖
徐然
王丽
刘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187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20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2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2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92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2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及断路器,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包括:筒体,包括容纳腔且与电阻动触头连接;第一弹性件和移动部,沿远离电阻动触头的方向依次设置在容纳腔内,移动部与部分位于筒体外的第一推拉杆连接;在断路器合闸时移动部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筒体推动电阻动触头与电阻静触头先接触;弹性卡勾,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的靠近电阻动触头的一端连接;在断路器合闸时移动部与弹性卡勾卡接,以当断路器分闸时拉动电阻动触头与电阻静触头先分离;卡接回位件,位于弹性卡勾的远离电阻动触头的一侧,当电阻动触头与电阻静触头分离后与弹性卡勾接触以推动其与移动部分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合闸电阻的传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器开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断路器可以根据需要带合闸电阻,由于合闸电阻的断口没有开断能力,需要提前主断口(灭弧室)投入,且提前主断口退出,合闸电阻在主断口(灭弧室)合闸前投入,并在主断口分闸前先退出,因此需要设置特殊的传动结构来实现。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合闸电阻的传动结构较为复杂、拆装难度较大且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及断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合闸电阻的传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合闸电阻传动结构,适用于断路器,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包括:筒体,用于与电阻动触头连接以与电阻动触头同步运动,筒体包括容纳腔;第一弹性件和移动部,设置在容纳腔内且沿远离电阻动触头的方向依次布置,移动部用于与部分位于筒体外的第一推拉杆连接以随第一推拉杆同步运动;以当断路器处于合闸过程中时,移动部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筒体推动电阻动触头与电阻静触头先接触;弹性卡勾,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的靠近电阻动触头的一端连接;当断路器处于合闸过程中时,移动部与弹性卡勾卡接,以在断路器处于分闸过程中时拉动电阻动触头与电阻静触头先分离;卡接回位件,设置在弹性卡勾的远离电阻动触头的一侧,当电阻动触头与电阻静触头分离后,卡接回位件与弹性卡勾接触以推动弹性卡勾与移动部分离。
进一步地,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包括:卡接件,设置在移动部上,卡接件包括与弹性卡勾分离的分离位置和与弹性卡勾卡接的卡接位置;卡接回位件卡接回位件的一端与位于筒体外的支撑架连接,卡接回位件的另一端插入容纳腔内且位于弹性卡勾的远离电阻动触头的一侧;其中,当弹性卡勾与卡接件卡接以随卡接件运动至与卡接回位件接触时,弹性卡勾在卡接回位件的推动下与卡接件分离,以对卡接件的运动进行避让。
进一步地,弹性卡勾包括:条形杆体,条形杆体的第一端与容纳腔的靠近电阻动触头的一端铰接;卡接凸起,设置在条形杆体的第二端,卡接凸起被平行于电阻动触头的运动方向的预定平面所截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中,直角三角形的第一条直角边用于与条形杆体连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直角三角形的第二条直角边的远离电阻动触头的一侧,第二条直角边所在的平面与容纳腔的靠近电阻动触头的一侧共同围成用于供卡接件卡入的卡槽。
进一步地,合闸电阻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容纳腔的腔壁面连接,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条形杆体的中部连接;条形杆体的第一端与筒体铰接,其中,弹性卡勾在卡接件或卡接回位件的推动下转动,或者在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回位。
进一步地,条形杆体沿电阻动触头的运动方向延伸,条形杆体的一端与容纳腔的靠近电阻动触头的一侧连接,卡接凸起位于条形杆体的远离电阻动触头的一端且朝向条形杆体的其中一个侧面凸出,卡接回位件和卡接件沿卡接凸起的凸出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其中,卡槽在沿电阻动触头的运动方向上的最小长度大于卡接件在沿电阻动触头的运动方向上的最大宽度。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件为压缩弹簧,第二弹性件位于条形杆体的远离卡接凸起的一侧;或者第二弹性件为拉伸弹簧,第二弹性件位于条形杆体的靠近卡接凸起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电阻静触头和用于与电阻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的电阻动触头,电阻静触头的远离电阻动触头的一端连接有合闸电阻;灭弧室,灭弧室内设置有静弧触头和用于与静弧触头插接或分离的动弧触头,静弧触头的远离动弧触头的一端与电阻静触头的远离电阻动触头的一端连接,动弧触头的远离静弧触头的一端与电阻动触头的远离电阻静触头的一端连接;第一推拉杆,设置在电阻动触头的远离电阻静触头的一侧,第一推拉杆和电阻动触头之间通过合闸电阻传动结构连接,合闸电阻传动结构为上述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第二推拉杆,设置在动弧触头的远离静弧触头的一侧且与动弧触头连接;其中,第一推拉杆和第二推拉杆连接以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断路器包括:固定架,设置在灭弧室外,电阻静触头和静弧触头均固定在固定架上;支撑架,设置在灭弧室外,电阻动触头、动弧触头、第一推拉杆和第二推拉杆均可运动地设置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断路器还包括:主推拉杆,主推拉杆与第一推拉杆和第二推拉杆均连接,以通过主推拉杆推动第一推拉杆和第二推拉杆同步运动;和/或连接杆,电阻动触头通过连接杆与合闸电阻传动结构连接,连接杆可运动地设置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一推拉杆穿过的第一过孔,第一过孔的孔壁面和第一推拉杆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套;和/或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二推拉杆穿过的第二过孔,第二过孔的孔壁面和第二推拉杆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套;和/或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供连接杆穿过的第三过孔,第三过孔的孔壁面和连接杆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三导向套。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适用于断路器,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包括:筒体,用于与电阻动触头连接以与电阻动触头同步运动,筒体包括容纳腔;第一弹性件和移动部,设置在容纳腔内且沿远离电阻动触头的方向依次布置,移动部用于与部分位于筒体外的第一推拉杆连接以随第一推拉杆同步运动;当断路器处于合闸过程中时,移动部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筒体推动电阻动触头与电阻静触头先接触;弹性卡勾,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与容纳腔的靠近电阻动触头的一端连接;以当断路器处于合闸过程中时,移动部与弹性卡勾卡接,以在断路器处于分闸过程中时拉动电阻动触头与电阻静触头先分离;卡接回位件,设置在弹性卡勾的远离电阻动触头的一侧,当电阻动触头与电阻静触头分离后,卡接回位件与弹性卡勾接触以推动弹性卡勾与移动部分离。这样,本发明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的结构简单且易于拆装,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来带动电阻动触头运动以实现断路器的合闸电阻的合闸前先投入和分闸前先退出的动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合闸电阻的传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合闸电阻的传动结构的拆装难度较大且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断路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断路器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的一部分在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断路器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的一部分在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断路器在处于第一合闸步骤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状态示意图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示出了图4所示的断路器在处于第二合闸步骤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状态示意图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了图6所示的断路器在合闸完成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所示的状态示意图在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示出了图8所示的断路器在处于第一分闸步骤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的状态示意图在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示出了图10所示的断路器在处于第二分闸步骤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所示的状态示意图在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示出了图12所示的断路器在分闸完成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所示的状态示意图在F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电阻动触头;20、第一推拉杆;30、支撑架;31、第一架体;32、横梁;40、电阻静触头;50、电阻;60、合闸电阻传动结构;70、灭弧室;80、静弧触头;90、动弧触头;100、固定架;110、第三导向套;120、第二推拉杆;130、主推拉杆;140、连接杆;150、第一导向套;160、第二导向套;
1、筒体;11、容纳腔;12、导向槽;2、第一弹性件;3、移动部;4、弹性卡勾;41、条形杆体;42、卡接凸起;43、卡槽;5、卡接件;6、卡接回位件;7、第二弹性件;8、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闸电阻传动结构,适用于断路器,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包括:筒体1,用于与电阻动触头10连接以与电阻动触头10同步运动,筒体1包括容纳腔11;第一弹性件2和移动部3,设置在容纳腔11内且沿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方向依次布置,移动部3用于与部分位于筒体1外的第一推拉杆20连接以随第一推拉杆20同步运动;以当断路器处于合闸过程中时,移动部3通过第一弹性件2与筒体1推动电阻动触头10与电阻静触头40先接触;弹性卡勾4,设置在容纳腔11内且与容纳腔11的靠近电阻动触头10的一端连接;当断路器处于合闸过程中时,移动部3与弹性卡勾4卡接,以在断路器处于分闸过程中时拉动电阻动触头10与电阻静触头40先分离;卡接回位件6,设置在弹性卡勾4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当电阻动触头10与电阻静触头40分离后,卡接回位件6与弹性卡勾4接触以推动弹性卡勾4与移动部3分离。
这样,本发明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的结构简单且易于拆装,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来带动电阻动触头10运动以实现断路器的合闸电阻的合闸前先投入和分闸前先退出的动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合闸电阻的传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合闸电阻的传动结构的拆装难度较大且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如图1至图3所示,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包括:卡接件5,设置在移动部3上,卡接件5包括与弹性卡勾4分离的分离位置和与弹性卡勾4卡接的卡接位置;卡接回位件6的一端与位于筒体1外的支撑架30连接,卡接回位件6的另一端插入容纳腔11内且位于弹性卡勾4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其中,当弹性卡勾4与卡接件5卡接以随卡接件5运动至与卡接回位件6接触时,弹性卡勾4在卡接回位件6的推动下与卡接件5分离,以对卡接件5的运动进行避让。
如图1至图3所示,弹性卡勾4包括:条形杆体41,条形杆体41的第一端与容纳腔11的靠近电阻动触头10的一端铰接;卡接凸起42,设置在条形杆体41的第二端,卡接凸起42被平行于电阻动触头10的运动方向的预定平面所截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中,直角三角形的第一条直角边用于与条形杆体41连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直角三角形的第二条直角边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第二条直角边所在的平面与容纳腔11的靠近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共同围成用于供卡接件5卡入的卡槽43;其中,斜边所在的平面用于与卡接件5或卡接回位件6接触以在卡接件5或卡接回位件6的推动下逆时针转动以避让卡接件5的动作,以使卡接件5在卡接凸起42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和靠近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之间切换。
本发明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7,第二弹性件7的一端与容纳腔11的腔壁面连接,第二弹性件7的另一端与条形杆体41的中部连接;条形杆体41的第一端通过连接销8与筒体1铰接,其中,弹性卡勾4在卡接件5或卡接回位件6的推动下转动,或者在第二弹性件7的弹性作用下回位。
具体地,条形杆体41沿电阻动触头10的运动方向延伸,条形杆体41的一端与容纳腔11的靠近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连接,卡接凸起42位于条形杆体41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端且朝向条形杆体41的其中一个侧面凸出,卡接回位件6和卡接件5沿卡接凸起42的凸出方向依次间隔布置;其中,卡槽43在沿电阻动触头10的运动方向上的最小长度大于卡接件5在沿电阻动触头10的运动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以使卡接件5在卡槽43内沿电阻动触头10的运动方向可运动地设置。
可选地,第二弹性件7为压缩弹簧,第二弹性件7位于条形杆体41的远离卡接凸起42的一侧;或者第二弹性件7为拉伸弹簧,第二弹性件7位于条形杆体41的靠近卡接凸起42的一侧。
具体地,移动部3为移动板,卡接件5为设置在移动板上的固定销;和/或卡接回位件6为推杆,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支撑架30,推杆的另一端插入容纳腔11内。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弹性件2为压缩弹簧;和/或筒体1还包括导向槽12,导向槽12设置在容纳腔11内且沿移动部3的运动方向延伸,卡接件5与导向槽12滑动连接以沿导向槽12滑动,以通过导向槽12对卡接件5的运动进行导向限位。
如图2所示,筒体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与容纳腔11连通且位于容纳腔11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第一推拉杆20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后插入容纳腔11内,以用于与移动部3连接,以带动移动部3同步运动;和/或第二通孔,与容纳腔11连通且位于容纳腔11带动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卡接回位件6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后插入容纳腔11内,以用于与弹性卡勾4接触或分离。
如图1、图4、图6、图8、图10、图12和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电阻静触头40和用于与电阻静触头40接触或分离的电阻动触头10,电阻静触头40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端连接有合闸电阻50;灭弧室70,灭弧室70内设置有静弧触头80和用于与静弧触头80插接或分离的动弧触头90,静弧触头80的远离动弧触头90的一端与电阻静触头40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端连接,动弧触头90的远离静弧触头80的一端与电阻动触头10的远离电阻静触头40的一端连接;第一推拉杆20,设置在电阻动触头10的远离电阻静触头40的一侧,第一推拉杆20和电阻动触头10之间通过合闸电阻传动结构60连接,合闸电阻传动结构60为上述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第二推拉杆120,设置在动弧触头90的远离静弧触头80的一侧且与动弧触头90连接;其中,第一推拉杆20和第二推拉杆120连接以同步运动。
具体地,本发明的灭弧室为真空灭弧室,具有开断大电流的能力。
当本发明的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时,静弧触头80和动弧触头90串联,电阻动触头10、电阻静触头40和电阻50串联,以使静弧触头80和动弧触头90所在的电路与电阻动触头10、电阻静触头40和电阻50所在的电路并联。
本发明的断路器包括:固定架100,设置在灭弧室70外,电阻静触头40和静弧触头80均固定在固定架100上;支撑架30,设置在灭弧室70外,电阻动触头10、动弧触头90、第一推拉杆20和第二推拉杆120均可运动地设置在支撑架30上。
优选地,固定架100和支撑架30均为导体,以使电阻静触头40和静弧触头80之间始终保持导电连接,电阻动触头10和动弧触头90之间也始终保持导电连接。
本发明的断路器还包括:主推拉杆130,主推拉杆130与第一推拉杆20和第二推拉杆120均连接,以通过主推拉杆130推动第一推拉杆20和第二推拉杆120同步运动;和/或连接杆140,电阻动触头10通过连接杆140与合闸电阻传动结构60连接,连接杆140可运动地设置在支撑架30上。
本发明的支撑架30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一推拉杆20穿过的第一过孔,第一过孔的孔壁面和第一推拉杆20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套150;和/或支撑架30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二推拉杆120穿过的第二过孔,第二过孔的孔壁面和第二推拉杆120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套160;其中,第二过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过孔沿预定方向间隔布置,各个第二过孔内均设置有第二导向套160,第二推拉杆120在两个第二导向套160的共同的限位作用下沿预定方向往复运动;和/或支撑架30上设置有用于供连接杆140穿过的第三过孔,第三过孔的孔壁面和连接杆140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三导向套110,连接杆140在第三导向套110的限位作用下沿预定方向往复运动。
在本发明的图1至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架100包括固定杆,电阻静触头40和静弧触头80分别与固定杆的两端连接,以固定不动。
在本发明的图1至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架30包括沿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架体31,两个第一架体31之间通过沿预定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横梁32连接,合闸电阻传动结构60设置在两个第一架体31之间,第一推拉杆20沿预定方向可运动地设置在位于合闸电阻传动结构60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的第一架体31上。
合闸电阻传动结构60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推拉杆20,第一推拉杆20的一部分位于容纳腔11外,另一部分伸入容纳腔11内与移动部3连接,移动部3在第一推拉杆20的推拉作用下沿预定方向往复运动;位于横梁32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的第一架体31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一推拉杆20穿过的第一过孔,第一过孔的孔壁面和第一推拉杆20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套150,以对第一推拉杆20在沿预定方向的往复运动进行限位导向。
支撑架30上设置有沿预定方向可往复运动的第二推拉杆120,第二推拉杆120的一端与动弧触头90连接,另一端通过主推拉杆130与第一推拉杆20连接,第一推拉杆20和第二推拉杆120在主推拉杆130的推拉作用下同步运动;两个第一架体31上均设置有用于供第二推拉杆120穿过的第二过孔,两个第二过孔沿预定方向间隔布置,各个第二过孔的孔壁面和第二推拉杆120的外周面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导向套160,以对第二推拉杆120的沿预定方向的往复运动进行限位导向。
支撑架30上设置有沿预定方向可往复运动的连接杆140,电阻动触头10通过连接杆140与合闸电阻传动结构60连接;位于横梁32的靠近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的第一架体31上设置有用于供连接杆140穿过的第三过孔,第三过孔的孔壁面和连接杆140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三导向套110,以对连接杆140的沿预定方向的往复运动进行限位导向。
本发明的断路器的运动过程如下:
(1)如图1至图3所示,断路器处于分闸位置;
(2)如图4和图5所示,断路器进行第一合闸步骤,主推拉杆130向左运动,第一推拉杆20推动移动部3及移动部3上的卡接件5向左运动,且第二推拉杆120推动动弧触头90向左运动;移动部3向第一弹性件2施加推力,第一弹性件2向筒体1施加推力,以推动第一弹性件2、筒体1、连接杆140和电阻动触头10一起向左运动;在此过程中,动弧触头90与静弧触头80还未接触,而电阻动触头10和电阻静触头40先接触,即电阻触头组件比灭弧室触头组件先接通,电流方向由电阻动触头10指向电阻静触头40,电阻50先投入。
(3)如图6和图7所示,断路器进行第二合闸步骤,主推拉杆130继续向左运动,电阻动触头10因和电阻静触头40接触而无法继续向左运动,相应地,筒体1和连接杆140也无法继续向左运动,而第一弹性件2因受到移动部3的向左的推力被压缩;卡接件5在移动部3的带动下沿导向槽12向左运动以和弹性卡勾4接触,当弹性卡勾4受到卡接件5的挤压力而逆时针向上转动时,卡接件5由弹性卡勾4的卡接凸起42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向弹性卡勾4的卡接凸起42的靠近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二推拉杆120推动动弧触头90继续向左运动,以使动弧触头90与静弧触头80接触,由于动弧触头90与静弧触头80的电阻值很小,且电阻50的电阻值很大,因此电流大都由动弧触头90流向静弧触头80,电阻50中流过的电流很小。
(4)如图8和图9所示,主推拉杆130继续向左运动,卡接件5在弹性卡勾4的卡槽43内继续向左运动,同时,弹性卡勾4在第二弹性件7的弹性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回位;在此过程中,第二推拉杆120推动动弧触头90继续向左运动,以使动弧触头90与静弧触头80之间的连接长度增加,断路器到达合闸位置。
(5)如图10和图11所示,断路器进行第一分闸步骤,主推拉杆130向右运动,由于弹性卡勾4受到卡接件5的向右的拉力而与卡接件5同步向右运动,以带动筒体1、连接杆140和电阻动触头10一起向右移动,以使电阻动触头10和电阻静触头40先分离;在此过程中,第二推拉杆120拉动动弧触头90向右运动,动弧触头90与静弧触头80的连接长度减小但仍然处于连接状态。
(6)如图12和图13所示,断路器进行第二分闸步骤,主推拉杆130继续向右运动,弹性卡勾4在卡接件5的带动下与卡接回位件6接触,当弹性卡勾4受到卡接回位件6的挤压力而逆时针向上转动时,卡接件5由弹性卡勾4的卡接凸起42的靠近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运动至弹性卡勾4的卡接凸起42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并继续沿导向槽12向右运动,然后弹性卡勾4在第二弹性件7的弹性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回位;在此过程中,第二推拉杆120拉动动弧触头90继续向右运动,动弧触头90与静弧触头80分离。
(7)如图14和图15所示,主推拉杆130继续向右运动,筒体1、连接杆140和电阻动触头10保持不动,卡接件5随移动部3沿导向槽12继续向右运动至容纳腔11的右端,第一弹性件2被释放,最终到回到图1所示的分闸位置。
(8)上述的步骤可重复循环进行。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适用于断路器,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包括:筒体1,用于与电阻动触头10连接以与电阻动触头10同步运动,筒体1包括容纳腔11;第一弹性件2和移动部3,设置在容纳腔11内且沿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方向依次布置,移动部3用于与部分位于筒体1外的第一推拉杆20连接以随第一推拉杆20同步运动;以当断路器处于合闸过程中时,移动部3通过第一弹性件2与筒体1推动电阻动触头10与电阻静触头40先接触;弹性卡勾4,设置在容纳腔11内且与容纳腔11的靠近电阻动触头10的一端连接;当断路器处于合闸过程中时,移动部3与弹性卡勾4卡接,以在断路器处于分闸过程中时拉动电阻动触头10与电阻静触头40先分离;卡接回位件6,设置在弹性卡勾4的远离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当电阻动触头10与电阻静触头40分离后,卡接回位件6与弹性卡勾4接触以推动弹性卡勾4与移动部3分离。这样,本发明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的结构简单且易于拆装,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来带动电阻动触头10运动以实现断路器的合闸电阻的合闸前先投入和分闸前先退出的动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合闸电阻的传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合闸电阻的传动结构的拆装难度较大且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断路器,所述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包括:
筒体(1),用于与电阻动触头(10)连接以与所述电阻动触头(10)同步运动,所述筒体(1)包括容纳腔(11);
第一弹性件(2)和移动部(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且沿远离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移动部(3)用于与部分位于所述筒体(1)外的第一推拉杆(20)连接以随所述第一推拉杆(20)同步运动;以当所述断路器处于合闸过程中时,所述移动部(3)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2)与所述筒体(1)推动所述电阻动触头(10)与电阻静触头(40)先接触;
弹性卡勾(4),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且与所述容纳腔(11)的靠近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一端连接;当所述断路器处于合闸过程中时,所述移动部(3)与所述弹性卡勾(4)卡接,以在所述断路器处于分闸过程中时拉动所述电阻动触头(10)与所述电阻静触头(40)先分离;
卡接回位件(6),设置在所述弹性卡勾(4)的远离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当所述电阻动触头(10)与所述电阻静触头(40)分离后,所述卡接回位件(6)与所述弹性卡勾(4)接触以推动所述弹性卡勾(4)与所述移动部(3)分离;
所述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包括:卡接件(5),设置在所述移动部(3)上,所述卡接件(5)包括与所述弹性卡勾(4)分离的分离位置和与所述弹性卡勾(4)卡接的卡接位置;
所述卡接回位件(6)的一端与位于所述筒体(1)外的支撑架(30)连接,所述卡接回位件(6)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容纳腔(11)内且位于所述弹性卡勾(4)的远离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
其中,当所述弹性卡勾(4)与所述卡接件(5)卡接以随所述卡接件(5)运动至与所述卡接回位件(6)接触时,所述弹性卡勾(4)在所述卡接回位件(6)的推动下与所述卡接件(5)分离,以对所述卡接件(5)的运动进行避让;
所述弹性卡勾(4)包括:
条形杆体(41),所述条形杆体(41)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纳腔(11)的靠近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一端铰接;
卡接凸起(42),设置在所述条形杆体(41)的第二端,所述卡接凸起(42)被平行于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运动方向的预定平面所截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其中,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第一条直角边用于与所述条形杆体(41)连接,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第二条直角边的远离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所述第二条直角边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容纳腔(11)的靠近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共同围成用于供所述卡接件(5)卡入的卡槽(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电阻传动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7),所述第二弹性件(7)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11)的腔壁面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7)的另一端与所述条形杆体(41)的中部连接;所述条形杆体(41)的第一端与所述筒体(1)铰接,其中,所述弹性卡勾(4)在所述卡接件(5)或所述卡接回位件(6)的推动下转动,或者在所述第二弹性件(7)的弹性作用下回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形杆体(41)沿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运动方向延伸,所述条形杆体(41)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11)的靠近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一侧连接,所述卡接凸起(42)位于所述条形杆体(41)的远离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一端且朝向所述条形杆体(41)的其中一个侧面凸出,所述卡接回位件(6)和所述卡接件(5)沿所述卡接凸起(42)的凸出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其中,所述卡槽(43)在沿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运动方向上的最小长度大于所述卡接件(5)在沿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运动方向上的最大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件(7)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7)位于所述条形杆体(41)的远离所述卡接凸起(42)的一侧;或者
所述第二弹性件(7)为拉伸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7)位于所述条形杆体(41)的靠近所述卡接凸起(42)的一侧。
5.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阻静触头(40)和用于与所述电阻静触头(40)接触或分离的电阻动触头(10),所述电阻静触头(40)的远离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一端连接有合闸电阻(50);
灭弧室(70),所述灭弧室(70)内设置有静弧触头(80)和用于与所述静弧触头(80)插接或分离的动弧触头(90),所述静弧触头(80)的远离所述动弧触头(90)的一端与所述电阻静触头(40)的远离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弧触头(90)的远离所述静弧触头(80)的一端与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远离所述电阻静触头(40)的一端连接;
第一推拉杆(20),设置在所述电阻动触头(10)的远离所述电阻静触头(40)的一侧,所述第一推拉杆(20)和所述电阻动触头(10)之间通过合闸电阻传动结构(60)连接,所述合闸电阻传动结构(60)为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合闸电阻传动结构;
第二推拉杆(120),设置在所述动弧触头(90)的远离所述静弧触头(80)的一侧且与所述动弧触头(9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推拉杆(20)和所述第二推拉杆(120)连接以同步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包括:
固定架(100),设置在所述灭弧室(70)外,所述电阻静触头(40)和所述静弧触头(80)均固定在固定架(100)上;
支撑架(30),设置在所述灭弧室(70)外,所述电阻动触头(10)、所述动弧触头(90)、第一推拉杆(20)和所述第二推拉杆(120)均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
主推拉杆(130),所述主推拉杆(130)与所述第一推拉杆(20)和所述第二推拉杆(120)均连接,以通过所述主推拉杆(130)推动所述第一推拉杆(20)和所述第二推拉杆(120)同步运动;和/或
连接杆(140),所述电阻动触头(10)通过所述连接杆(140)与所述合闸电阻传动结构(60)连接,所述连接杆(140)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30)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一推拉杆(20)穿过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的孔壁面和所述第一推拉杆(20)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套(150);和/或
所述支撑架(30)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二推拉杆(120)穿过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的孔壁面和所述第二推拉杆(120)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套(160);和/或
所述支撑架(30)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连接杆(140)穿过的第三过孔,所述第三过孔的孔壁面和所述连接杆(140)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三导向套(110)。
CN202211318792.8A 2022-10-26 2022-10-26 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及断路器 Active CN115692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8792.8A CN115692087B (zh) 2022-10-26 2022-10-26 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8792.8A CN115692087B (zh) 2022-10-26 2022-10-26 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及断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2087A CN115692087A (zh) 2023-02-03
CN115692087B true CN115692087B (zh) 2023-10-17

Family

ID=85099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8792.8A Active CN115692087B (zh) 2022-10-26 2022-10-26 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208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0362A (en) * 1978-12-08 1981-02-1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ircuit interrupter utilizing a closing resistance
JPS60112039U (ja) * 1983-10-24 1985-07-29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投入抵抗付高圧遮断器
JP2012221557A (ja) * 2011-04-04 2012-11-12 Toshiba Corp 投入抵抗接点付きパッファ形ガス遮断器
CN109346370A (zh) * 2018-11-01 2019-02-15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活塞助气双能式高压sf6断路器灭弧室
CN212411927U (zh) * 2020-07-17 2021-01-26 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交流气体绝缘断路器合闸电阻传动结构
CN114783816A (zh) * 2021-12-23 2022-07-22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0362A (en) * 1978-12-08 1981-02-10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Circuit interrupter utilizing a closing resistance
JPS60112039U (ja) * 1983-10-24 1985-07-29 日新電機株式会社 投入抵抗付高圧遮断器
JP2012221557A (ja) * 2011-04-04 2012-11-12 Toshiba Corp 投入抵抗接点付きパッファ形ガス遮断器
CN109346370A (zh) * 2018-11-01 2019-02-15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活塞助气双能式高压sf6断路器灭弧室
CN212411927U (zh) * 2020-07-17 2021-01-26 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交流气体绝缘断路器合闸电阻传动结构
CN114783816A (zh) * 2021-12-23 2022-07-22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2087A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04807B1 (ko) 차단기용 전자반발 조작기
KR20140112503A (ko) 아크 접점의 분리를 가속시키기 위한 스프링을 포함하는, 차단기용 가동형 도전 유닛
CN115692087B (zh) 合闸电阻传动结构及断路器
CN104810192A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合闸锁定装置
CN214254245U (zh) 一种智能型永磁真空接触器
CN218525534U (zh) 断路器
US3448226A (en) Compact electrical contact block with electrically isolated bridging contacts
US3699276A (en) Linear push plunger electrical switch with tubular shroud arc prevention means
CN114783816B (zh) 一种断路器
KR101410031B1 (ko) 절연유를 이용한 아크 소호수단을 갖는 전자접촉기
CN117373870A (zh) 继电器
US3588410A (en) Vacuum coaxial relay with tandemly movable contacts and stationary grounding contacts
CN218631840U (zh) 一种双极多断点切换的直流接触器动触头结构
US3259726A (en) Telescoping type circuit breaker having isolator contact with arc snuffing means
EP2960918B1 (en) Switch and button thereof
CN217933607U (zh) 断路器
KR101650925B1 (ko) 진공차단기의 고성능 진공 인터럽터
KR101702588B1 (ko) 차단기용 영구자석 조작기
CN215731484U (zh) 电磁操作机构以及真空开关
CN217933496U (zh) 传动结构及高压电器
CN220106401U (zh) 一种框架断路器的导电系统
CN220041698U (zh) 一种滑动电连接装置
CN220106355U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操动机构的控制柜
CN214797244U (zh) 一种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20710183U (zh) 一种用于gis气体绝缘隔离开关的触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