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4165B - 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及检测仪和载玻片 - Google Patents

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及检测仪和载玻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84165B
CN115684165B CN202310005915.0A CN202310005915A CN115684165B CN 115684165 B CN115684165 B CN 115684165B CN 202310005915 A CN202310005915 A CN 202310005915A CN 115684165 B CN115684165 B CN 1156841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microscope
moving
scanning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059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84165A (zh
Inventor
曾军兰
闵湘川
张林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ump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Jump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Jump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Jump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059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841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84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41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841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41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及检测仪和载玻片,包括:确定检测仪上显微镜的定位起始位置和扫描起始位置;所述定位起始位置,为载玻片上定位框和载物区以外的任意位置;所述扫描起始位置,为载物区角点;根据定位起始位置和扫描起始位置,确定显微镜从定位起始位置移动至扫描起始位置的移动轨迹;按照移动轨迹移动显微镜,并在每个移动点位上,获取显微镜的当前图像;判断当前图像为全白图像或全黑图像,并根据判断结果,定位显微镜至载物区角点,视载物区角点为扫描起始位置。能避免固定扫描起始位置,而造成的漏扫有效视野图像和扫描无效视野图像所造成的检测误差,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Description

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及检测仪和载玻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载玻片自动检测仪是一种利用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自动化控制、机电一体化等技术,并结合高性能运算和大数据技术,模拟人眼视觉和大脑,通过自动控制显微镜三维移动平台依序采集载玻片图像,分析辨识载玻片图样中目标的纹理、形态、颜色、生长周期等,针对图样中的目标嵌入快速精准识别算法,并自动生成目标种类、密度等参数分析报告的智能仪器。
载玻片自动检测仪每次采集载玻片图像、开启图像分析之前需精准定位电子显微镜下,载玻片的扫描起始位置。但是,载玻片本身会因为其规格型号不同、尺寸大小不同、摆放位姿角度不同,而使得载玻片的扫描起始位置产生变化;甚至即便是相同载玻片,也会因制作误差、摆放位姿误差等,而引起载玻片的扫描起始位置出现偏差。此时,若人工操作定位扫描起始位置,则不仅耗时费力且定位并不精准;若以写入计算机的固定空间位置以定位扫描起始位置、按规划的路径扫描获取图像,则会因扫描起始位置本身产生变化或偏差而大概率会造成下列不良情况:1、可能会遗漏部分载玻片上应该获取的有效视野图像;2、可能会获取载玻片的盖玻片以外或盖玻片边界位置的无效视野图像。不管是遗漏了有效视野图像,还是多获取了无效视野图像,都会给载玻片自动检测仪的图像识别带来干扰,严重影响其图像识别精度和最终识别结果。
因此,如何为自动检测仪的扫描起始位置提供快速精准的定位方式,是该载玻片自动检测仪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载玻片检测仪扫描起始位置的定位方法,载玻片包括:
载玻片本体、设置在载玻片本体上的定位框和定位框围成的载物区;定位框,采用遮光材料制作;
定位方法,包括:
S1:确定检测仪上显微镜的定位起始位置和扫描起始位置;所述定位起始位置,为载玻片上定位框和载物区以外的任意位置;所述扫描起始位置,为载物区角点;
S2:根据定位起始位置和扫描起始位置,确定显微镜从定位起始位置移动至扫描起始位置的移动轨迹;
S3:按照移动轨迹移动显微镜,并在每个移动点位上,获取显微镜的当前图像;
S4:判断当前图像为全白图像或全黑图像,并根据判断结果,定位显微镜至载物区角点,视载物区角点为扫描起始位置。
进一步地,步骤S2包括:
S21:根据定位起始位置,判断定位起始位置的横坐标是否在载物区的横坐标范围内,以及纵坐标是否在载物区的纵坐标范围内;
S22:根据横纵坐标判断结果,确定显微镜朝载物区角点移动的移动轨迹。
进一步地,若定位起始位置横坐标在载物区的横坐标范围内,但纵坐标不在载物区的纵坐标范围内;
调整检测仪上的显微镜至定位起始位置;
朝载物区中心纵向移动显微镜,在移动点位上的图像经历全白图像、全黑图像后,继续纵向移动显微镜,直至第一次检测得到全白图形时,停止纵向移动显微镜;
朝载物区边界横向移动显微镜,直至第一次检测得到全黑图像时,反向移动至最后一次获得全白图像的位置,将该位置定位为载物区角点。
进一步地,若定位起始位置横坐标不在载物区的横坐标范围内,但纵坐标在载物区的纵坐标范围内;
调整检测仪上的显微镜至定位起始位置;
朝载物区中心横向移动显微镜,在移动点位上的图像经历全白图像、全黑图像后,继续横向移动显微镜,直至第一次检测得到全白图形时,停止横向移动显微镜;
朝载物区边界纵向移动显微镜,直至第一次检测得到全黑图像时,反向移动至最后一次获得全白图像的位置,将该位置定位为载物区角点。
进一步地,定位起始位置,位于载物区的横向中心线或纵向中心线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载玻片检测仪,采用上述任意的定位方法定位扫描起始位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定位标记的载玻片,包括:
载玻片本体、设置在载玻片本体上的定位框和定位框围成的载物区;
定位框,采用遮光材料制作。
进一步地,定位框贴附设置在载玻片本体上,形成腔体形状的载物区。
进一步地,定位框设置在载玻片的中央区域。
进一步地,该载玻片采用上述任意的定位方法定位扫描起始位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及检测仪和载玻片,其载玻片采用遮光材料制作,由于显微镜光源是从下向上发光,在显微镜朝载物区角点移动时,则会由于遮光材料制作的定位框而使得其视野范围均为全黑图像,直至其移动至载物区内才出现全白图像,因此可根据当前图像是全白图像或全黑图像,而定位显微镜至载物区角点,也就是定位目标图像,即本发明定位方法所需确定的扫描起始位置。该方法看似简单,但是至少具备如下优点:1、能避免现有技术中手动定位扫描起始位置所造成的定位耗时长、效率低、定位不精准;以及固定扫描起始位置,可能由于载玻片不同、误差等造成的遗漏有效视野区域、增加无效视野区域,而影响图像识别精度和最终检测结果的问题,是一种能通过全白全黑图像识别,而将扫描起始位置精准定位至载物区角点的有效方法,使得载玻片检测仪从载物区角点开始扫描,依序完成扫描过程,扫描到完整有效视野区域,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以藻类密度检测为例,若扫描起始位置定位不精准,则可能扫描到边界位置,获取到盖玻片边缘视野的无效视野区域,而有效视野区域内的水样采集又不全,严重影响后续数据统计结果,从而降低检测仪的最终检测结果,而采用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则能避免上述情况;2、现有技术中的定位方法,也有采用图像识别过程的,但其图像处理过程非常复杂,甚至需要用到边框检测、角点识别、神经网络等算法,而本发明的定位方法仅需判断全黑、全白图像,大大简化了识别过程、计算量小,但其效率和精准性更高;3、以藻密度、精子活力检测等为例,其往往需要一个容积腔以承载待检测物,本发明将遮光材料设置在载玻片上,可无形中形成一个容积腔,实现了承载和定位两个功能,一举多得,没有增加额外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载玻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的定位起始位置和扫描起始位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的定位起始位置和扫描起始位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的定位步骤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演变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S1、S2”、“步骤一、步骤二”等的描述,则该类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表明方法的执行顺序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凡是在发明技术构思下,不违背其发明要点的,都应该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示例的,本发明背景技术中以载玻片自动检测仪为切入点,做出下述发明改造,但并不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该定位方法、载玻片及检测仪可选但不仅限于用于藻类密度、海洋生物指数、污染承载指数、精子活力、羊绒纤维与羊毛纤维混纺定量等各检测领域,只要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构思:通过遮光材料制作载玻片的定位框,以及根据全黑/全白图像判定结果以定位扫描起始位置,均应当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 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一种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以定位扫描起始位置,如图2所示,该载玻片包括:
载玻片本体10、设置在载玻片本体10上的定位框20和定位框围成的载物区30;其关键在于,定位框20,采用遮光材料制作,可选但不仅限于为铁框等金属材料或其他遮光材料制作。
具体的,该定位方法的步骤,可选但不仅限于包括:
S1:确定检测仪上显微镜的定位起始位置和扫描起始位置;所述定位起始位置,为载玻片上定位框和载物区以外的任意位置;所述扫描起始位置,为载物区角点。值得注意的,该定位起始位置,即定位开始时显微镜所在的位置,初始位置;该扫描起始位置,即扫描开始时显微镜所在的位置,也就是定位结束时显微镜所在的位置,即当前定位方法所需确定的定位目标位置。
1、定位起始位置,可选但不仅限于为如图3示例的小方框所在位置,只要是载玻片上定位框和载物区以外的任意位置即可。更为具体的,可选但不仅限于根据载物区内待检测物类型、待检测物在载物区中的位置等而确定定位起始位置。示例的,如待检测物在载物区偏左位置,则定位起始位置选取定位框外的偏左位置;
2、扫描起始位置,可选但不仅限于为图3示例的B1、B2、B3、B4中的任意点。更为具体的,可选但不仅限于根据选定的定位起始位置,而选择与该定位起始位置最近的载物区角点为扫描起始位置,也就是定位目标位置,本发明定位方法需要找到的位置。
S2:根据定位起始位置和扫描起始位置,确定显微镜从定位起始位置移动至扫描起始位置的移动轨迹;
具体的,参见图3,以定位起始位置为点A1为例,即可根据该定位起始位置,优选离其最近的载物区角点B1为扫描起始位置,也就是定位需要到达的目标位置,确定其先向右移再向下移,即可移动至载物区的角点B1,即扫描起始位置;以点A2为例,即可确定其先向右移再向上或向下移,即可移动至载物区的角点B1或B3;以点A3为例,即可确定其先向左移再向上或向下移,即可移动至载物区的角点B2或B4。当然,也可以逐行逐点的移动,以从定位起始位置移动至扫描起始位置。
更为具体的,该具体定位起始位置、选取载物区的哪个角点为定位目标位置,即扫描起始位置,以及如何设置移动轨迹,均可根据实际需求而任意设定,图3仅为适应性举例说明,只要是从定位起始位置移动至载物区的某个角点,即扫描起始位置即可。
更为具体的,检测仪上,可选但不仅限于设置有选择键,操作人员可根据当前选定的定位起始位置,如A1、A2…等载玻片上除定位框和载物区外的任意位置;以及选定的扫描起始位置,即定位目标位置:载物区角点,如B1、B2等根据当前载物区上待检测物的位置等信息所确定的扫描起始位置,而选择对应按键,以自动控制显微镜从定位起始位置朝扫描起始位置,即载物区角点移动的移动轨迹而移动,实现步骤S3;当然也可以根据当前选定的定位起始位置和定位目标位置,即扫描起始位置,而手动实现步骤S3。
S3:按照移动轨迹移动显微镜,并在每个移动点位上,获取显微镜的当前图像;具体的,可选但不仅限于根据移动轨迹,按照一定步长移动显微镜,以在每个移动点位上,拍照获取显微镜视野下的若干张当前图像;示例的,以1mm为步长,控制显微镜每隔1mm拍照获取当前图像。
S4:判断当前图像为全白图像或全黑图像,并根据判断结果,定位显微镜至载物区角点,视载物区角点为扫描起始位置。具体的,可选但不仅限于采用图像识别方法,判断步骤S3中拍摄的当前图像,并根据当前图像,判断是全白图像还是全黑图像,以确定是否找到载物区的角点,以载物区的角点为该扫描起始位置。更为具体的,该全白图像和全黑图像,可选但不仅限于为广义定义,示例的,原始图灰度化处理后,若超过设定阈值像素的像素值大于某值,如超过99%的像素值大于10,则定义为全白图像,否则定义为全黑图像。
在该实施例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载玻片自动检测仪的定位方法,其载玻片采用遮光材料制作,由于显微镜光源是从下向上发光,在显微镜朝载物区角点移动时,则会由于遮光材料制作的定位框而使得其视野范围均为全黑图像,直至其移动至载物区内才出现全白图像,因此可根据当前图像是全白图像或全黑图像,而定位显微镜至载物区角点,也就是定位目标图像,即本发明定位方法所需确定的扫描起始位置。该方法看似简单,但是至少具备如下优点:1、能避免现有技术中手动定位扫描起始位置所造成的定位耗时长、效率低、定位不精准;以及固定扫描起始位置,可能由于载玻片不同、误差等造成的遗漏有效视野区域、增加无效视野区域,而影响图像识别精度和最终检测结果的问题,是一种能通过全白全黑图像识别,而将扫描起始位置精准定位至载物区角点的有效方法,使得载玻片检测仪从载物区角点开始扫描,依序完成扫描过程,扫描到完整有效视野区域,提高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以藻类密度检测为例,若扫描起始位置定位不精准,则可能扫描到边界位置,获取到盖玻片边缘视野的无效视野区域,而有效视野区域内的水样采集又不全,严重影响后续数据统计结果,从而降低检测仪的最终检测结果,而采用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则能避免上述情况;2、现有技术中的定位方法,也有采用图像识别过程的,但其图像处理过程非常复杂,甚至需要用到边框检测、角点识别、神经网络等算法,而本发明的定位方法仅需判断全黑、全白图像,大大简化了识别过程、计算量小,但其效率和精准性更高;3、以藻密度、精子活力检测等为例,其往往需要一个容积腔以承载待检测物,本发明将遮光材料设置在载玻片上,可无形中形成一个容积腔,实现了承载和定位两个功能,一举多得,没有增加额外成本。
具体的,如图4所示,针对定位起始位置在载玻片上的不同位置,可选但不仅限于将载玻片上定位框和载物区以外的区域,即定位起始位置可能在的区域,划分为ABC三个子区域,以根据定位起始位置的不同位置,而确定显微镜的不同移动轨迹和载物区角点定位方法。更为优选的,可选但不仅限于以B、C区为扫描起始位置的优选位置,以简化后续定位步骤、提高定位效率。
优选的,步骤S2,可选但不仅限于包括:
S21:根据定位起始位置,判断定位起始位置的横坐标是否在载物区的横坐标范围内,以及纵坐标是否在载物区的纵坐标范围内;具体的,可选但不仅限于以载玻片上的某点为坐标系原点,设定载玻片上每点的坐标而划分ABC三个子区域;
S22:根据横纵坐标判断结果,确定显微镜朝载物区角点移动的移动轨迹。
结果一:
若定位起始位置横坐标在载物区的横坐标范围内,但纵坐标不在载物区的纵坐标范围内,则定位起始位置落入如图4所示的B区范围内;该情况下,显微镜的移动轨迹及定位方法,具体为:
调整检测仪上的显微镜至定位起始位置;
朝载物区中心纵向移动显微镜,在移动点位上的图像经历全白图像、全黑图像后,继续纵向移动显微镜,直至第一次检测得到全白图形时,停止纵向移动显微镜;
朝载物区边界横向移动显微镜,直至第一次检测得到全黑图像时,反向移动至最后一次获得全白图像的位置,将该位置定位为载物区角点。
具体的,如图4所示,以B区的定位起始位置A4为例,其首先朝载物区中心向下纵向移动,由于还未到达遮光材料的定位框位置,因此视野内为全白图像,当逐步下移到达定位框上时,视野内即为全黑图像,一直到其移出定位框,到达载物区内,即可得到全白图像,此时第一次获取得到全白图像,即表示显微镜刚好移入载物区,该扫描起始位置的纵向坐标已经锁定;接着朝载物区边界横移显微镜,可选但不仅限于朝左移动或朝右移动,以朝左移动为例,直到移动至定位框上时,视野内即为全黑图像,表示显微镜刚好移出载物区,此时反向移动至最后一次获得全白图像的位置即到达载物区的左上角点,此时即扫描起始位置的横坐标也已锁定,将以锁定的横纵坐标,也就是此时确定的载物区角点作为显微镜的扫描起始位置。同样的,以B区的定位起始位置A5为例,即可找到载物区的左下或右下角点。
结果二:
若定位起始位置横坐标不在载物区的横坐标范围内,纵坐标在载物区的纵坐标范围内,则定位起始位置落入如图4所示的C区范围内;该情况下,显微镜的移动轨迹及定位方法,具体为:
调整检测仪上的显微镜至定位起始位置;
朝载物区中心横向移动显微镜,在移动点位上的图像经历全白图像、全黑图像后,继续横向移动显微镜,直至第一次检测得到全白图形时,停止横向移动显微镜;
朝载物区边界纵向移动显微镜,直至第一次检测得到全黑图像时,反向移动至最后一次获得全白图像的位置,将该位置定位为载物区角点。
具体的,以C区的定位起始位置A6为例,其首先朝载物区中心向右横向移动,由于还未到达遮光材料的定位框位置,因此视野内为全白图像,当逐步右移到达定位框上时,视野内即为全黑图像,一直到其移出定位框,到达载物区内,即可得到全白图像,此时第一次获取得到全白图像,即表示显微镜刚好移入载物区;接着朝载物区边界纵移显微镜,可选但不仅限于朝上移动或朝下移动,具体可优选为朝哪个边界近则朝哪个边界移动,示例的以朝上移动为例,直到移动至定位框上时,视野内即为全黑图像,表示显微镜刚好移出载物区,此时反向移动至最后一次获得全白图像的位置即到达载物区的左上角点,将以此作为显微镜的扫描起始位置。同样的,以C区的定位起始位置A7为例,即可找到载物区的右上或右下角点。
在该实施例中,针对定位起始位置具体在载玻片上的哪个位置,给出了步骤S2-S4,根据选定的定位起始位置而确定显微镜移动轨迹、以及如何根据全白、全黑图像定位载物区角点的具体步骤。当然,该位置判断结果还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不在载物区的横纵坐标范围内,则定位起始位置落入如图4所示的A区范围内的情况,该情况可逐行逐步移动显微镜,直至找到载物区角点,由于其定位效率没有结果一和结果二高,因此优选采用上述两种定位路径。
更为优选的,如图5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为简化上述定位过程,优选定位起始位置,位于载物区的横向或纵向中心线上;若在纵向中心线上,定位起始位置落入B区,其显微镜的移动轨迹及定位方法可参照B区方式;若在横向中心线上,定位起始位置落入C区,其显微镜的移动轨迹及定位方法可参照C区方式。
在该实施例中,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可选但不仅限于启动检测仪开始扫描先进入载物区角点寻找步骤,也就是本发明的定位方法步骤:
1、确定定位起始位置为横向中轴线上的某点、扫描起始位置为载物区的左上角点;
2、操作人员可选但不仅限于将载玻片的载物区装载任意待检测物,放置于检测仪的检测平台上,首先将显微镜移动至定位起始位置,示例的如图5所示的点11,然后采用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在X轴向上,向右横向移动固定步长,如1mm,示例的如图5所示的点12,取图后判断该扫描视野图像为全白图像还是全黑图像,参见图5可知,其在定位框外,为全白图像,示例如图6的(a)-(f)所示;继续横移显微镜,由于显微镜光源是从下向上发光,当X轴移动到定制的遮光定位框时,参见图5示例的点13,其光源被定位框遮挡,因此取图判断后将发现是全黑图像,示例如图6所示的(g)-(k)所示;继续横移显微镜直至 X轴移出定位框,如图5示例的点14,获取的图像为:扫描视野全白图像,示例如图6所示的(I)所示;此时,停止横移显微镜,再在Y轴向向上移动,即纵移固定步长1mm,此时获得的为全白图像,示例如图6所示的(m)-(r)所示,不断上移直到获取的图像为:扫描视野全黑图像,示例的如图6所示的(s)所示,即刚好移出载物区到达定位框,如图5示例的点15;然后反向移动Y轴,向下移动到记录的最后一张扫描视野全白图像的XY坐标处,示例的如图6所示的(t)所示,此XY坐标位置,如图5示例的点16,即为定位目标位置,也就是我们需要确定的扫描起始位置,即之前确定的载物区左上角点。具体的,参见图6(a)-(t)所示,为移动显微镜定位扫描起始位置整个过程中,扫描图像的变化过程。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定位方法,能够将显微镜从定位起始位置定位到载玻片的角点位置,即定位目标位置,以此作为显微镜的扫描起始位置,能够有效地消除不同载玻片的尺寸误差、型号规格、位姿角度等引起的扫描起始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不同的载玻片自动检测仪的机械结构尺寸的误差与每次载玻片放置位置的误差。本发明设计了定制的载玻片配合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增强了角点定位,也就是扫描起始位置定位的准确性与鲁棒性,首先将移动平台移入初步确定的X/Y/Z三轴空间坐标,定位起始位置处,再采用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定位至扫描起始位置。更为具体的,该定位起始位置:优选设置为X轴向与定位框外边距离10mm, Y轴向为载玻片中心线;由于定制的载玻片误差尺寸、定位框粘贴定位误差尺寸、仪器机械误差尺寸、载玻片放置位置误差尺寸之和一般小于2mm,所以只要显微镜光源正常情况下,以X轴向距离于定位框外边10mm,Y轴向为载玻片中心线为定位起始位置,按照本发明的定位方法规定路线扫描就一定能精确定位出载玻片自动检测仪的载物区角点,也就是扫描起始位置,据此位置开始扫描检测工作,既不会遗漏有效扫描区域也不会多扫无效扫描区域。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载玻片检测仪,采用上述任意的定位方法定位扫描起始位置。
具体的,该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步骤,为手动操作。操作人员,将载玻片放置在检测平台上,按步骤找到载物区角点。优选的,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步骤,为自动操作,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控制模块等,操作人员只需将承载待检测物的载玻片放置在检测平台上,通过输入、按键选择等方式确定当前确定的定位起始位置、扫描起始位置,一键启动定位步骤,三维移动模块按照本发明定位方法存储或计算的路径,按步长依次移动显微镜,捕捉每个点位的图像,再经判断,以根据全白/全黑图像,确定是否移动至恰好紧挨定位框的载物区角点,也就是定位目标位置,即扫描起始位置,其定位精准、效率更高,能进一步提高后续数据检测精确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定位标记的载玻片,包括:
载玻片本体、设置在载玻片本体上的定位框和定位框围成的载物区;
定位框,采用遮光材料制作。
具体的,载玻片本体、定位框、载物区的尺寸、材质,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而任意设定。示例的,载玻片,可选但不仅限于采用玻璃材质,定位框,可选但不仅限于采用铁等遮光材质;更为具体的,定位框,可选但不仅限于贴附设置在载玻片上,具有一定的厚度,以与载玻片形成具有一定长宽高的腔体形状,围成载物区,这样即可形成具有一定体积、容量的载物区,尤其适用于密度等类似需要固定体积的检测中。示例的,定位框,可选但不仅限于为长20mm*宽20mm*1mm厚,以形成20mm*20mm*1mm的腔体作为载物区。更为具体的,定位框,可选但不仅限于位于载玻片的中部,以更便于后续定位及显微镜观察。
在该实施例中,给出了本发明带定位标记的载玻片的具体实施例,一方面,能通过定位框形成一定体积容量的腔体,围成载物区,没有增加成本;另一方面,采用遮光材质的定位框,能通过全黑全白设置而定位载物区角点位置,起到遮光定位作用。更为优选的,本发明的载玻片,可选但不仅限于采用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定位扫描起始位置。在确定扫描起始位置后,即可根据预定的扫描轨迹扫描载玻片上的载物区,逐一获取视野图像,以进行待检测物的各项指标检测,如密度等。更为具体的,为便于后续数据统计,该定位方法定位的扫描起始位置,优选为载物区的左上角角点。
上述载玻片检测仪和载玻片基于上述载玻片检测仪扫描起始位置的定位方法而创造,其技术作用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载玻片包括:
载玻片本体、设置在载玻片本体上的定位框和定位框围成的载物区;定位框,采用遮光材料制作;
定位方法,包括:
S1:确定检测仪上显微镜的定位起始位置和扫描起始位置;所述定位起始位置,为载玻片上定位框和载物区以外的任意位置;所述扫描起始位置,为载物区角点;
S2:根据定位起始位置和扫描起始位置,确定显微镜从定位起始位置移动至扫描起始位置的移动轨迹;
S3:按照移动轨迹移动显微镜,并在每个移动点位上,获取显微镜的当前图像;
S4:判断当前图像为全白图像或全黑图像,并根据判断结果,定位显微镜至载物区角点,视载物区角点为扫描起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S21:根据定位起始位置,判断定位起始位置的横坐标是否在载物区的横坐标范围内,以及纵坐标是否在载物区的纵坐标范围内;
S22:根据横纵坐标判断结果,确定显微镜朝载物区角点移动的移动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定位起始位置横坐标在载物区的横坐标范围内,但纵坐标不在载物区的纵坐标范围内;
调整检测仪上的显微镜至定位起始位置;
朝载物区中心纵向移动显微镜,在移动点位上的图像经历全白图像、全黑图像后,继续纵向移动显微镜,直至第一次检测得到全白图形时,停止纵向移动显微镜;
朝载物区边界横向移动显微镜,直至第一次检测得到全黑图像时,反向移动至最后一次获得全白图像的位置,将该位置定位为载物区角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定位起始位置横坐标不在载物区的横坐标范围内,但纵坐标在载物区的纵坐标范围内;
调整检测仪上的显微镜至定位起始位置;
朝载物区中心横向移动显微镜,在移动点位上的图像经历全白图像、全黑图像后,继续横向移动显微镜,直至第一次检测得到全白图形时,停止横向移动显微镜;
朝载物区边界纵向移动显微镜,直至第一次检测得到全黑图像时,反向移动至最后一次获得全白图像的位置,将该位置定位为载物区角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起始位置,位于载物区的横向中心线或纵向中心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框贴附设置在载玻片本体上,形成腔体形状的载物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框设置在载玻片的中央区域。
8.一种自动定位扫描起始位置的载玻片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三维移动模块,采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方法定位扫描起始位置。
CN202310005915.0A 2023-01-04 2023-01-04 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及检测仪和载玻片 Active CN1156841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5915.0A CN115684165B (zh) 2023-01-04 2023-01-04 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及检测仪和载玻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5915.0A CN115684165B (zh) 2023-01-04 2023-01-04 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及检测仪和载玻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4165A CN115684165A (zh) 2023-02-03
CN115684165B true CN115684165B (zh) 2023-03-31

Family

ID=85057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5915.0A Active CN115684165B (zh) 2023-01-04 2023-01-04 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及检测仪和载玻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8416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50094A (ja) * 1993-02-25 1994-09-09 Nikon Corp 顕微鏡のスライドガラス位置決め方法及び装置
US7199712B2 (en) * 2004-06-17 2007-04-03 Tafas Triantafyllos P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locating and manipulating positions on an object
MX2007016046A (es) * 2005-06-13 2008-03-10 Tripath Imaging Inc Sistema y metodo para re-ubicar un objeto en una muestra en un portaobjetos con un dispositivo de imagen de microscopio.
DE102006024761A1 (de) * 2006-05-27 2007-11-29 Sms Demag Ag Vorrichtung zum Messen der Breite und/oder der Bandlage eines Metallbandes oder einer Bramme
CN201897661U (zh) * 2010-11-25 2011-07-13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载玻片
DE102012101377B4 (de) * 2012-02-21 2017-02-09 Leica Biosystems Nussloch Gmbh Verfahren bei der Vorbereitung von Proben zum Mikroskopieren und Vorrichtung zum Überprüfen der Eindeckqualität von Proben
CN203054338U (zh) * 2013-01-08 2013-07-10 复旦大学 一种设网格参考线的载玻片
CN206223638U (zh) * 2016-12-01 2017-06-06 山西亚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的图像分析系统
CN106979952A (zh) * 2017-04-23 2017-07-25 湖南军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藻类检测与密度统计装置及其方法
CN108956575B (zh) * 2018-08-10 2021-02-19 深圳大学 一种单分子定位显微成像方法、光学组件及成像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4165A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2021375B4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kennen einer dreidimensionalen Position und Orientierung eines Artikels
KR100785594B1 (ko) 화상 처리 장치
US8350905B2 (en) Microscope system, image generat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practicing the same
US8675992B2 (en) Digital microscope slide scanning system and methods
CN101753775B (zh) 成像装置
US7370803B2 (en) Remote crane bar code system
CN101122457B (zh) 影像边界扫描系统及方法
EP2549435B1 (en) Segmentation of a depth map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KR100323955B1 (ko) 구부림각도검출장치및그것에사용하는직선추출장치및구부림각도검출위치설정장치
JP4865147B2 (ja) ディスプレイ顕微鏡画像を用いたパターン測定方法及び測定システム
JP2013526717A5 (zh)
US1021701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manual sorting of slides
CN109146866A (zh) 机器人对焊缝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20799B (zh) 一种用于侧向流纸条疾病诊断的图像分析与识别方法
WO2019001001A1 (zh) 一种障碍信息获取装置及方法
CN113378663B (zh) 一种巡检指针式圆形仪表识别方法及装置
US765326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registering field of view
CN115684165B (zh) 载玻片检测仪的定位方法及检测仪和载玻片
CN116237266A (zh) 一种法兰尺寸测量方法及其设备
CN116125489A (zh) 一种室内物体三维检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13112B (zh) 一种基于三光源显微系统的表面微缺陷定位与识别方法
CN111443475B (zh) 一种物镜自动定位扫描玻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54499A (zh) 一种激光表面改性的图像评价方法
CN211697564U (zh) 滤光片检测设备
CN116923374A (zh) 基于车型匹配的自动泊车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