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3916A - 一种转移装置、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移装置、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83916A
CN115683916A CN202310010191.9A CN202310010191A CN115683916A CN 115683916 A CN115683916 A CN 115683916A CN 202310010191 A CN202310010191 A CN 202310010191A CN 115683916 A CN115683916 A CN 1156839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temperature
box
low
temperatur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01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云龙
王学孔
何宗科
黄永华
颜镠钏
王畏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onic Product Reli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Test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3100101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839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83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39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移装置,用于超高温度冲击试验,包括传动组件、驱动组件与转移通道,转移通道连接在高温箱和低温箱之间,且转移通道设有能够关闭或开启转移通道的隔热板,当隔热板开启转移通道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传动组件运动,使得传动组件所承载的试验样品经转移通道在高温箱与低温箱之间转移,当隔热板关闭转移通道时,隔热板使得高温箱与低温箱互不连通。上述转移装置通过设置隔热板进行隔热,满足了对试验样品高低温冲击试验的要求,另外,转移装置替代了人工对试验样品进行转移,一方面实现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验样品的快速转移,另一方面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高温环境,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因为在高温环境下操作而导致受伤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转移装置、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高温度冲击试验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超高温度冲击试验的转移装置、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超高温度冲击试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温度冲击试验装置。在进行超高温度冲击实验时,需要按照GJB150A标准的要求(高低温环境的切换时间不大于1分钟)将试验样品在高温环境与低温环境之间快速转移并进行高温试验与低温试验。传统的温度冲击试验装置将独立的高温箱和低温箱放置在一起,通过人工开箱的方式进行试验样品的转移。
然而,传统的通过人工开箱的方式进行试验样品的快速转移操作难度大,且由于温度过高对操作人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通过人工开箱的方式进行试验样品的快速转移操作难度大,且由于温度过高对操作人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超高温度冲击试验的转移装置。
一种转移装置,用于超高温度冲击试验,所述转移装置包括传动组件、驱动组件与转移通道,所述转移通道连接在高温箱和低温箱之间,且所述转移通道设有能够关闭或开启所述转移通道的隔热板,当所述隔热板开启所述转移通道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使得所述传动组件所承载的试验样品经所述转移通道在所述高温箱和所述低温箱之间转移,当所述隔热板关闭所述转移通道时,所述隔热板使得所述高温箱与所述低温箱互不连通。
上述转移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在高温箱与低温箱之间设置转移通道并且设置隔热板进行隔热,试验样品完成高温试验或低温试验后,开启隔热板,使得传动组件所承载的试验样品经转移通道在高温箱移动和低温箱之间转移。上述转移装置通过在高温箱与低温箱之间设置转移通道并且设置隔热板进行隔热,满足了对试验样品高低温冲击试验的要求,另外,上述转移装置替代了人工对试验样品进行转移,一方面能够实现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试验样品的快速转移,另一方面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高温环境,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因为在高温环境下操作而导致受伤的风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温箱设有第一转移窗口,所述低温箱设有第二转移窗口,且所述第一转移窗口与所述第二转移窗口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转移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移通道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转移通道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高温箱和所述低温箱,并使得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转移窗口和所述第二转移窗口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轨及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轨穿过所述第一转移窗口及所述第二转移窗口,并与所述高温箱和所述低温箱相对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上具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放置所述试验样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具有卡接部,所述滑轨具有滑槽与凸起,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滑槽以使得所述滑块能够相对所述滑轨滑动,所述凸起设于所述滑轨的两端,并用于限制所述滑块的运行行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与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正传或反转,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并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使下带动所述滑块相对所述滑轨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轨穿过所述转移通道,并与所述转移通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滑轨的背向所述滑块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一转移窗口和所述第二转移窗口的侧壁,并使得所述转移通道夹设于所述高温箱及所述低温箱之间。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试验系统,用于超高温度冲击试验,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转移装置,所述试验系统还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及控制器,所述第一加热器设于所述高温箱,所述第二加热器设于所述低温箱,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分别将所述高温箱和所述低温箱维持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
上述试验系统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加热器与第二加热器分别对高温箱与低温箱进行温度调节,且第一温度高于第二温度,满足了试验样品在恒定的超高温度下的冲击试验要求,试验系统通过转移装置将试验样品在高温箱与低温箱之间转移,实现了转移速度快,效率高的效果,且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因为在高温环境下操作而导致受伤的风险。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超高温度冲击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转移装置;
将所述试验样品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
将所述隔热板置于关闭所述转移通道的位置,并调整所述高温箱及所述低温箱内的温度;
当所述高温箱和所述低温箱分别达到预设温度范围时,所述传动组件将其承载的所述试验样品置入所述高温箱进行高温试验,以及将所述试验样品置入所述低温箱进行低温试验,其中,在进行高温试验和低温试验过程中,所述隔热板置于关闭所述转移通道的位置,在所述传动组件于所述高温箱和所述低温箱之间转移所述试验样品时,所述隔热板置于开启所述转移通道的位置。
该超高温度冲击试验方法通过设置隔热板进行隔热,满足了对试验样品高低温试验的要求,并且隔热板能够将高温箱与低温箱连通,有利于转移装置将试验样品在高温箱与低温箱之间实现快速转移,提高试验效率,另外转移装置替代了人工对试验样品进行转移,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高温环境,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因为在高温环境下操作而导致受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10、转移装置;20、试验样品;100、传动组件;110、滑轨;111、滑槽;112、凸起;120、滑块;121、卡接部;130、传动丝杆;200、驱动组件;210、驱动电机;220、控制元件;300、转移通道;310、第一开口;320、第二开口;400、高温箱;500、低温箱;510、第二转移窗口;520、侧壁;600、隔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转移装置10,用于在超高温度冲击试验中对试验样品20进行转移,需要说明的是,超高温度冲击试验指先对试验样品20(如发动机的各个零部件)进行超高温度的温度调节冲击,再从超高温度的环境中快速转移至相对低温的环境中进行低温测试,根据GJB150A标准的要求,上述快速转移指在不超过1分钟的时间内完成高低温环境的切换,本申请的转移装置10即用于上述转移过程中对试验样品20的快速转移。
具体地,转移装置10包括传动组件100、驱动组件200与转移通道300,转移通道300连接在高温箱400和低温箱500之间,且转移通道300设有能够关闭或开启转移通道300的隔热板600,当隔热板600开启转移通道300时,驱动组件200能够驱动传动组件100运动,使得传动组件100所承载的试验样品20经转移通道300在高温箱400和低温箱500之间转移,当隔热板600关闭转移通道300时,隔热板600使得高温箱400与低温箱500互不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试验的需求,上述传动组件100也能反向地将试验样品20经转移通道300从低温箱500移动至高温箱400。也就是说,传动组件100可以实现试验样品20经转移通道300在高温箱400和低温箱500之间转移。
上述转移装置10在使用时,首先在高温箱400与低温箱500之间设置转移通道300并且设置隔热板600进行隔热,试验样品20在高温箱400或低温箱500内完成高温测试或低温测试后,开启隔热板600,使得传动组件100所承载的试验样品20经转移通道300在高温箱400与低温箱500之间进行转移。上述转移装置10通过在高温箱400与低温箱500之间设置转移通道300并且设置隔热板600进行隔热,满足了对试验样品20高低温冲击试验的要求,另外,上述转移装置10替代了人工对试验样品20进行转移,一方面能够实现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验样品20的快速转移,另一方面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高温环境,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因为在高温环境下操作而导致受伤的风险。
进一步地,转移通道300设有用于安装隔热板600的安装部,当隔热板600插入上述安装部,并与滑轨110抵压时,此状态为隔热板600关闭状态,此时高温箱400与低温箱500处于不连通且隔热的状态,此时也为对试验样品20进行试验的工作状态;当隔热板600朝远离轨道的方向移动,并移动至能够使试验样品20经过的开口大小时,此状态为隔热板600开启的状态,驱动组件200驱动传动组件100运动,并对试验样品20进行转移。
可以理解的是,转移通道300上还设有定位机构(未示出),上述定位机构用于隔热板600开启时锁定隔热板600的位置,防止隔热板600在开启状态时由于松动或由于震动原因掉落,避免造成隔热板600与滑轨110撞击或热隔板与试验样品20撞击的意外发生。此外,隔热板600为隔热材料制成,有利于阻断高温箱400与低温箱500之间的热量传递。更进一步地,隔热板600设有相适应的避让结构,上述避让结构用于当隔热板600插入上述安装部,并与滑轨110抵压时,隔热板600不会与传动丝杆130发生干涉,并且通过避让结构的设置,能够提高隔热板600与传动丝杆130与滑轨110的抵压贴合程度,从而保证隔热板600的隔热效果。
结合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高温箱400设有第一转移窗口,低温箱500设有第二转移窗口510,且第一转移窗口与第二转移窗口510相对设置,并通过转移通道300连通。具体地,根据实际试验需要,对第一转移窗口的大小与第二转移窗口510的大小进行设计,以满足大部分不同尺寸的试验样品20均能够穿过第一转移窗口与第二转移窗口510。
结合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移通道300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310与第二开口320,转移通道30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高温箱400和低温箱500,并使得第一开口310和第二开口320分别与第一转移窗口和第二转移窗口510相连通。具体地,转移通道300的形状为方形筒状结构,并通过设置相对的第一开口310与第二开口320而实现通道开口,上述第一开口310开口大小与第二开口320的开口均分别大于第一转移窗口及第二转移窗口510的窗口大小,以使得第一转移窗口及第二转移窗口510的窗口能够置于第一开口310与第二开口320的开口范围内,并且由于开口大小大于第一转移窗口及第二转移窗口510的窗口大小,使得转移通道300能够抵压两侧的高温箱400及低温箱500的箱体,上述结构简单,保证了转移装置10能够连通高温箱400与低温箱500,提高了对试验样品20转移的效率。
结合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100包括滑轨110及与滑轨110滑动连接的滑块120,滑轨110穿过第一转移窗口及第二转移窗口510,并与高温箱400和低温箱500相对固定。具体地,滑轨110穿过第一转移窗口及第二转移窗口510,并且两端分别置于高温箱400与低温箱500的箱体内部,可理解的是,滑轨110两端端部的位置即滑块120运动终止的位置,即试验样品20进行试验的位置,因此,根据设计要求,滑轨110两端置于高温箱400与低温箱500箱体内部的位置应处于有利于进行试验的最优位置。
结合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块120上具有安装架(未示出),安装架用于放置试验样品20。具体地,上述安装架根据试验样品20的结构特点设计成与之相配合的容器形状,以减少在转移过程中试验样品20的震动、脱落等问题,有利于提高转移装置10的工作稳定性。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块120具有卡接部121,滑轨110具有滑槽111与凸起112,卡接部121卡接于滑槽111以使得滑块120能够相对滑轨110滑动,凸起112设于滑轨110的两端,并用于限制滑块120的运行行程。具体地,卡接部121为能够与滑槽111相配合的凸起结构或凸块结构。在滑轨110的两端也设有凸起112,上述凸起112用于限制滑块120在滑轨110两端之间进行滑动而不会滑离轨道,保证了转移装置10的可靠性。
结合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200包括驱动电机210与控制元件220,控制元件220用于控制驱动电机210正传或反转,传动组件100包括传动丝杆130,传动丝杆130与驱动电机210相连接,并在驱动电机210的驱使下带动滑块120能够相对滑轨110滑动。具体地,驱动电机210与滑块120均设有用于与传动丝杆130螺纹连接的连接孔,且连接孔相对滑轨110平面的高度保持一致,有利于保证滑块120在滑轨110上滑动时的稳定性与流畅性。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10设于滑轨110的一端,且该端伸入高温箱400内,当驱动电机210正转时,滑块120通过传动丝杆130朝靠近驱动电机21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即为将试验样品20从高温箱400转移至低温箱500的过程;当驱动电机210反转时,滑块120通过传动丝杆130朝远离驱动电机21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即为将试验样品20从低温箱500转移至高温箱400的过程,或试验结束后对滑块120进行复位的过程,上述设置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控制元件220与驱动电机210电连接,且控制元件220具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210运动的操作界面,操作人员通过在操作界面上对驱动电机210进行启动与结束的指令操作,即刻实现对试验样品20的转移动作与对滑块120复位的操作,上述通过控制元件220的设置,有利于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地,也提高了转移装置10的自动化程度。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滑轨110穿过转移通道300,并与转移通道300的内壁相连接,滑轨110的背向滑块120的一侧抵接于第一转移窗口的侧壁和第二转移窗口510的侧壁520,并使得转移通道300夹设于高温箱400及低温箱500之间。具体地,滑轨110与转移通道300的一个内壁相贴合,并且滑轨110与上述内壁面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而成,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滑轨110通过背向滑块120的底面与转移通道300的一个内壁相贴合,并将滑轨110与转移通道300安装为一体,有利于提高转移装置10的整体性,结构简单合理,进一步地,也有利于提高转移装置10的密封性。另外,滑轨110与第一转移窗口的侧壁及第二转移窗口510的侧壁520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保证了转移装置10的结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试验系统,用于超高温度冲击试验,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的转移装置10,试验系统还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及控制器(未示出),第一加热器设于高温箱400,第二加热器设于低温箱500,控制器电性连接于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并用于控制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分别将高温箱400和低温箱500维持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第一温度高于第二温度。
上述试验系统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加热器与第二加热器分别对高温箱400与低温箱500进行温度调节,且第一温度高于第二温度,满足了试验样品20在恒定的超高温度下的冲击试验要求,试验系统通过转移装置10将试验样品20在高温箱400与低温箱500之间转移,实现了转移速度快,效率高的效果,且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因为在高温环境下操作而导致受伤的风险。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超高温度冲击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转移装置10;
将试验样品20放至传送组件100;
将隔热板600置于关闭转移通道300的位置,并调整高温箱400及低温箱500内的温度;
当高温箱400和低温箱500分别达到预设温度范围时,传动组件100将其承载的试验样品20置入高温箱400进行高温试验,以及将试验样品20置入低温箱500进行低温试验,其中,在进行高温试验和低温试验过程中,隔热板600置于关闭转移通道300的位置,在传动组件100于高温箱400和低温箱500之间转移试验样品20时,隔热板600置于开启转移通道300的位置。
该超高温度冲击试验方法通过设置隔热板600进行隔热,满足了对试验样品20高低温试验的要求,并且隔热板600能够将高温箱400与低温箱500连通,有利于转移装置10将试验样品20在高温箱400与低温箱500之间实现快速转移,提高试验效率,另外转移装置10替代了人工对试验样品20进行转移,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高温环境,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因为在高温环境下操作而导致受伤的风险。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转移装置,用于超高温度冲击试验,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装置包括传动组件、驱动组件与转移通道,所述转移通道连接在高温箱和低温箱之间,且所述转移通道设有能够关闭或开启所述转移通道的隔热板,当所述隔热板开启所述转移通道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使得所述传动组件所承载的试验样品经所述转移通道在所述高温箱和所述低温箱之间转移,当所述隔热板关闭所述转移通道时,所述隔热板使得所述高温箱与所述低温箱互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箱设有第一转移窗口,所述低温箱设有第二转移窗口,且所述第一转移窗口与所述第二转移窗口相对设置,并通过所述转移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通道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转移通道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高温箱和所述低温箱,并使得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转移窗口和所述第二转移窗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轨及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轨穿过所述第一转移窗口及所述第二转移窗口,并与所述高温箱和所述低温箱相对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具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放置所述试验样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具有卡接部,所述滑轨具有滑槽与凸起,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滑槽以使得所述滑块能够相对所述滑轨滑动,所述凸起设于所述滑轨的两端,并用于限制所述滑块的运行行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与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正传或反转,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并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使下带动所述滑块相对所述滑轨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穿过所述转移通道,并与所述转移通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滑轨的背向所述滑块的一侧抵接于所述第一转移窗口和所述第二转移窗口的侧壁,并使得所述转移通道夹设于所述高温箱及所述低温箱之间。
9.一种试验系统,用于超高温度冲击试验,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转移装置,所述试验系统还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及控制器,所述第一加热器设于所述高温箱,所述第二加热器设于所述低温箱,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分别将所述高温箱和所述低温箱维持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温度高于所述第二温度。
10.一种超高温度冲击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转移装置;
将所述试验样品放置于所述传动组件;
将所述隔热板置于关闭所述转移通道的位置,并调整所述高温箱及所述低温箱内的温度;
当所述高温箱和所述低温箱分别达到预设温度范围时,所述传动组件将其承载的所述试验样品置入所述高温箱进行高温试验,以及将所述试验样品置入所述低温箱进行低温试验,其中,在进行高温试验和低温试验过程中,所述隔热板置于关闭所述转移通道的位置,在所述传动组件于所述高温箱和所述低温箱之间转移所述试验样品时,所述隔热板置于开启所述转移通道的位置。
CN202310010191.9A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转移装置、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Pending CN1156839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0191.9A CN115683916A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转移装置、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0191.9A CN115683916A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转移装置、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3916A true CN115683916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57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0191.9A Pending CN115683916A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转移装置、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839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0114A (zh) * 2023-08-24 2023-11-24 南通柯瑞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取样的真空试验箱
CN117686370A (zh) * 2024-02-02 2024-03-12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金属件局部交变温度载荷模拟设备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17992A (ja) * 1992-10-09 1994-04-28 Tabai Espec Corp 環境試験装置の扉装置
CN202631462U (zh) * 2012-05-14 2012-12-26 上海晟泰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温度冲击试验设备
CN205020099U (zh) * 2015-09-20 2016-02-10 上海汉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三箱式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CN106525633A (zh) * 2016-11-25 2017-03-22 防城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一种具有灭火功能的高低温实验装置
CN106644801A (zh) * 2016-12-30 2017-05-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航天太阳电池用双工况高低温冲击测试设备
CN106645259A (zh) * 2017-01-17 2017-05-10 中科赛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循环试验箱
CN206604511U (zh) * 2017-02-14 2017-11-03 东莞市欧可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CN208194414U (zh) * 2018-03-06 2018-12-07 合肥一煊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CN208313749U (zh) * 2018-06-11 2019-01-01 广州创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冲击试验装置
CN209302783U (zh) * 2018-12-19 2019-08-27 武汉宏诺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工件检验的高低温冲击箱
CN209311258U (zh) * 2018-11-30 2019-08-27 昆山博思通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等均温冷热冲击试验箱
CN211669115U (zh) * 2020-02-11 2020-10-13 无锡玛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CN112858148A (zh) * 2020-12-31 2021-05-28 重庆阿泰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箱式温度冲击试验箱
CN214041016U (zh) * 2020-11-05 2021-08-24 芜湖尚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件高低温模拟试验装置
CN214553612U (zh) * 2021-01-21 2021-11-02 华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温湿热交变实验箱
CN215296924U (zh) * 2021-08-05 2021-12-24 成都赛迪育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快速变化温度的温度冲击试验箱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17992A (ja) * 1992-10-09 1994-04-28 Tabai Espec Corp 環境試験装置の扉装置
CN202631462U (zh) * 2012-05-14 2012-12-26 上海晟泰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温度冲击试验设备
CN205020099U (zh) * 2015-09-20 2016-02-10 上海汉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三箱式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CN106525633A (zh) * 2016-11-25 2017-03-22 防城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一种具有灭火功能的高低温实验装置
CN106644801A (zh) * 2016-12-30 2017-05-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航天太阳电池用双工况高低温冲击测试设备
CN106645259A (zh) * 2017-01-17 2017-05-10 中科赛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循环试验箱
CN206604511U (zh) * 2017-02-14 2017-11-03 东莞市欧可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CN208194414U (zh) * 2018-03-06 2018-12-07 合肥一煊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CN208313749U (zh) * 2018-06-11 2019-01-01 广州创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温度冲击试验装置
CN209311258U (zh) * 2018-11-30 2019-08-27 昆山博思通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等均温冷热冲击试验箱
CN209302783U (zh) * 2018-12-19 2019-08-27 武汉宏诺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大工件检验的高低温冲击箱
CN211669115U (zh) * 2020-02-11 2020-10-13 无锡玛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温冲击试验箱
CN214041016U (zh) * 2020-11-05 2021-08-24 芜湖尚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件高低温模拟试验装置
CN112858148A (zh) * 2020-12-31 2021-05-28 重庆阿泰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两箱式温度冲击试验箱
CN214553612U (zh) * 2021-01-21 2021-11-02 华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低温湿热交变实验箱
CN215296924U (zh) * 2021-08-05 2021-12-24 成都赛迪育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快速变化温度的温度冲击试验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0114A (zh) * 2023-08-24 2023-11-24 南通柯瑞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取样的真空试验箱
CN117686370A (zh) * 2024-02-02 2024-03-12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金属件局部交变温度载荷模拟设备
CN117686370B (zh) * 2024-02-02 2024-04-23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金属件局部交变温度载荷模拟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83916A (zh) 一种转移装置、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
CN101320045B (zh) 堆垛器
US7457117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80238784A1 (en) Planar test system
US20140043053A1 (en) Docking device, docking method
US11609240B2 (en) Locking assembly for a measurement system
US11385256B2 (en) In-situ testing device
US20090184720A1 (en) Attachment apparatus, test hea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est system
TWI559004B (zh) Electronic components operating equi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of the test classification equipment
KR101511693B1 (ko) 열충격 냉온 시스템
CN111855435B (zh) 一种铝合金片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US6471462B1 (en) Carrier handling apparatus of an IC module handler
TWI585419B (zh) Test equipmen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operating equipment with anti - condensation unit and its application
CN114768891B (zh) 调温试验设备
TWI585418B (zh) Electronic components operating uni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of test classification equipment
CN117339650A (zh) 低温测试系统及低温测试方法
CN113355229A (zh) 基于芯片检测的温控滑台
TWI524078B (zh) Electronic components operating unit and its application equipment
CN113030710A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用温度影响测试装置
CN220855178U (zh) 一种距离传感器专用高低温试验箱
CN113376200B (zh) 热界面材料自动测量设备
CN107478060B (zh) 一种热震炉
CN212228786U (zh) 隔热性能测试设备
CN220634401U (zh) 一种多温区试验箱
CN220105235U (zh) 锂电池电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2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