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71446B - 一种输液器和输液管组件及输液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液器和输液管组件及输液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71446B
CN115671446B CN202211364800.2A CN202211364800A CN115671446B CN 115671446 B CN115671446 B CN 115671446B CN 202211364800 A CN202211364800 A CN 202211364800A CN 115671446 B CN115671446 B CN 1156714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usion
chambers
base
piece
ro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648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71446A (zh
Inventor
何兵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Bird's Nes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Bird's Ne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Bird's Nes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Bird's Nes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648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714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71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1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71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1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液器和输液管组件及输液器总成,涉及输液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输液设备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该输液器包括基体和执行件;其中,执行件可滑动的设于基体上,且执行件与基体围成有两个腔室,两个腔室之一的容积随执行件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时,两个腔室另一的容积对应的减小或增大;对应两腔室,基体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接口连接部与各腔室连通。本发明的输液器能够进行非重力输液,并能够精确控制流量。

Description

一种输液器和输液管组件及输液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输液器和输液管组件及输液器总成。
背景技术
静脉注射是将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病人静脉内的一种医疗方法,静脉注射的方式一般有“打针”和“输液”两种。
其中,常规的输液是将装有药液的输液袋或输液瓶悬挂在高于病人的位置,依靠袋内或瓶内液体的重力输入病人体内;但上述的输液方式仅适用于医院、家庭等医疗环境下,在突发灾害、发生战争时,可能会有较多的病人需要进行输液,此时,可能没有或者没有足够多的悬挂位置,可能会延误治疗,影响病人的救治。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研发出多种非重力输液器,现有的非重力输液器一般是通过采用气囊等挤压输液袋,使输液袋持续输出药液。
然而,现有的非重力输液器的输出流量较为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输液器和输液管组件,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非重力输液器输出流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输液器,包括基体和执行件;所述执行件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基体上,并与所述基体围成两个腔室,两个所述腔室之一的容积随所述执行件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时,两个所述腔室另一的容积对应的减小或增大;对应两所述腔室,所述基体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接口连接部与各所述腔室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旋转动力输出装置和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设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和所述执行件之间,经所述传动单元传动,所述执行件能够承接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驱使而在所述基体上往复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为电机,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主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和两个齿条,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两个所述齿条分别固设在所述执行件的两相对侧;
两个所述从动齿轮与两个所述齿条对应的设于所述执行件的两相对侧,且两所述从动齿轮分别包括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固连的扇形齿轮,且两个所述从动齿轮的所述扇形齿轮能够交替的与相应的所述齿条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为电机,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基体上的往复丝杠,以及与所述往复丝杠螺接的滑块;所述执行件与所述滑块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包括基座,以及可拆卸的设于所述基座两相对侧上的两个安装件,两个所述腔室一一对应的设于两个所述安装件内;
所述执行件包括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基座上的杆体,以及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杆体两端上的两个活塞,两个所述活塞对应的设于两个所述腔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两相对侧上分别设有外螺纹或内螺纹,两个所述安装件上对应的设有内螺纹或外螺纹,所述内螺纹能够与所述外螺纹螺接;
所述活塞上设有插装孔,所述插装孔的内壁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杆体上设有受弹性件支撑的球体;
所述杆体向所述插装孔内插入时,具有插入所述插装孔直至凸出所述杆体的球体与所述活塞抵接的第一行程,以及所述球体推动所述活塞向使相应所述腔室的容积减少至最小的第二行程,还包括所述插装孔的内壁挤压所述球体,使球体陷入所述杆体内,直至所述杆体带动所述球体移动至使所述球体与所述凹槽相对,所述球体卡入所述凹槽的第三行程。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卡槽单元及对应的两个锁止件;各所述卡槽单元分别包括设于所述基座外周上的两个卡槽,所述锁止件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锁止件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能够插入相应所述卡槽内的两个夹片,两个所述夹片向所述卡槽内插入时,能够相靠近;
所述杆体的移动过程中,能够推动或拉动所述锁止件,使所述锁止件一端的两个夹片插入所述卡槽,另一端的两个所述夹片从所述卡槽内脱出。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液管组件,用于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输液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单元和输液管单元;
所述进液管单元包括第一针头和两个进液管,所述第一针头用于插入输液袋内,两个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针头的输出口连接,两个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腔室的一个接口连接部连接;
所述输液管单元包括第二针头和两个输液管,所述第二针头用于刺入病人体内,两个所述输液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腔室的另一个接口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针头的输入口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进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两个所述输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向所述腔室单向导通,所述第二单向阀向所述腔室单向截止。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液器总成,其包括上述的输液器以及输液管组件。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输液器和输液管组件,其中的输液器中,通过在基体内设置两个腔室,随执行件的滑动,两个腔室之一的体积增大,两个腔室另一的体积减小;在该输液器使用时,体积增大的腔室能够从输液袋内吸入药液,而体积减小的腔室能够向病人体内输入药液,因此,随执行件在腔室内的往复滑动,本发明的输液器能够持续吸入药液,并持续输出药液;因为本发明的输液器吸入和输出药液的动力来源于执行件的滑动,使其能够不依靠药液的重力完成输液;另外,本发明的输液器,其药液的输出流量仅与执行件的滑动速度正相关,因此,本发明的输液器的药液输出流量精准可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输液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输液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输液器的另一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输液器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输液器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杆体与活塞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输液器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输液器的轴测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输液器的剖视图。
图中:100-基体,110-本体,120-块体,130-基座,131-筒体,132-安装块,140-安装件,101-腔室,102-接口连接部,200-执行件,210-杆体,211-工艺件,212-球体,213-卡盘,220-活塞,221-插装孔,222-凹槽,201-通孔,310-输液袋,320-人体,410-电机,420-主动齿轮,430-从动齿轮,431-第一齿轮,432-第一扇形齿轮,433-第二扇形齿轮,440-齿条,450-往复丝杠,460-滑块,510-进液管单元,511-第一进液管,512-第一针头,513-第二进液管,520-输液管单元,521-第一输液管,522-第二针头,523-第二输液管,531-第一单向阀,532-第二单向阀,610-卡槽,620-锁止件,621-夹片,622-卡板,700-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将在对输液器进行说明的同时,对与该输液器配套使用的输液管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器,参考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基体100和执行件200;其中,执行件200可滑动的设于基体100上,且执行件200与基体100围成有两个腔室101,两个腔室101之一的容积随执行件200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时,两个腔室101另一的容积对应的减小或增大;对应两腔室101,基体100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接口连接部102与各腔室101连通。
简单的来说,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输液器中,通过使两个腔室101分别经一个接口连接部102与输液袋310连接,并经另一接口连接部102与人体320连接;两个腔室101在容积增大时,可通过与输液袋310连接的接口连接部102从输液袋310内吸入药液,在容积减小时,可通过与人体320连接的接口连接部102向病人体320内输入药液;而随着执行件200在腔室101内的往复滑动,两个腔室101中,始终有一个腔室101的容积增大,而另一个腔室101的容积减小;因此,本实施例的输液器能够持续从输液袋310内吸入药液,并持续向病人体320内输入药液。
由于本实施例的输液器通过执行件200的滑动从输液袋310内吸入药液,并通过执行件200的滑动向病人体320内挤出药液,因此,本实施例的输液器在使用时,无需将输液袋310悬挂在高于病人的位置,使其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另外,本实施例的输液器中,其向病人体320内输入药液的速度仅与执行件200的滑动速度正比例相关,因此,本实施例的输液器可通过控制执行件200的滑动速度而精确调整向病人体320内输入药液的速度,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病人的需要。
具体结构上,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体100包括本体110,以及固设在本体110两相对侧上的块体120,在块体120正对本体110的一侧上开设有盲孔,上述执行件200的两端分别可滑动的穿设在两个盲孔内;两个执行件200的端面与相应盲孔的底面之间围成了上述的两个腔室101。
本实施例的输液器还包括旋转动力输出装置和传动单元,传动单元设于旋转动力输出装置和执行件200之间,经传动单元传动,执行件200能够承接旋转动力输出装置驱使而在腔室101内往复滑动。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2所示,上述的旋转动力装置为电机410;上述的传动单元包括主动齿轮420、两个从动齿轮430和两个齿条440,主动齿轮420固定套设在电机410的电机410轴上,两个齿条440分别固设在执行件200的两相对侧;两个从动齿轮430与两个齿条440对应的设于执行件200的两相对侧,且两从动齿轮430分别包括与主动齿轮420啮合的第一齿轮431,以及与第一齿轮431同轴固连的扇形齿轮,且两个从动齿轮430的扇形齿轮能够交替的与相应的齿条440啮合。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将称上侧的扇形齿轮为第一扇形齿轮432,并称下侧的扇形齿轮为第二扇形齿轮433;
以图1中所示方向为例,当电机410顺时针转动时,上侧的第一齿轮431逆时针转动,与该第一齿轮431同轴固连的第一扇形齿轮432也逆时针转动,同时,下侧的第一齿轮431逆时针转动,与该第一齿轮431同轴固连的第二扇形齿轮433也逆时针转动;由于第一扇形齿轮432与相应齿条440啮合,而第二扇形齿轮433未与相应齿条440啮合,因此,在第一扇形齿轮432的驱使下,齿条440将向右侧移动,右侧腔室101的容积将减小,而左侧腔室101的容积将增大。
直至执行件200移动至最右侧,此时右侧腔室101的容积最小,左侧腔室101的容积最大,此后,第一扇形齿轮432脱离与相应齿条440啮合,而第二扇形齿轮433进入与相应齿条440啮合,第二扇形齿轮433继续转动时,将带动执行件200向左侧滑动,使左侧腔室101的容积减小,而右侧腔室101的容积增大。
随着电机410的转动,执行件200将交替向右和向左往复移动,使两个腔室101中,始终有一个腔室101的体积在增大,并有一个腔室101的体积在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单个齿轮和齿条配合的方案,通过由电机的正反转带动齿轮正向或反向转动,实现齿条的往复移动,但与本实施例的方案仅需控制电机的转速相比,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以及其转速较为麻烦。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在两个块体120上分别设有两个接口连接部102,且两个接口连接部102分别与块体120上的盲孔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块体120上的接口连接部102也可以为三个或者更多,只需其中一部分接口连接部102用于与输液袋310相连,而另一部分接口连接部102与人体320相连即可,其具有相同的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输液管组件包括相互独立的进液管单元510和输液管单元520;其中,进液管单元510包括第一针头512和两个进液管,其中,第一针头512用于插入输液袋310内,两个进液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针头512的输出和口连接,两个进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腔室101的另一个接口连接部102连接。
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液管单元包括第二针头522和两个输液管,第二针头522用于刺入病人体320内,两个输液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腔室101的另一个接口连接部102连接,两个输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针头522的输入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所示,在两个进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531,两个输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二单向阀532;第一单向阀531向腔室101单向导通,第二单向阀532向腔室101单向截止。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称图3中左侧进液管为第一进液管511,并称图3中右侧进液管为第二进液管513;同时,称图3中左侧的输液管为第一输液管521,并称图3中右侧的输液管为第二输液管523。
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在各接口连接部102上分别设置单向阀,代替输液管和进液管上的单向阀,其具有相同的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输液器及输液管组件的工作过程为:
当执行件200向右侧滑动时,右侧腔室101的容积减小,左侧腔室101的容积增大,此时,第一进液管511上的单向阀导通,第二进液管513上的单向阀介质;第一输液管521上的单向阀截止,第二输液管523上的单向阀导通;左侧腔室101经第一进液管511从输液袋310内吸入药液,右侧腔室101内的药液经第二输液管523输入病人日内。
当执行件200向左侧滑动时,与上述相反,左侧腔室101的容积减小,右侧腔室101的容积增大,左侧腔室101内的药液经第一输液管521输入病人体320内,右侧腔室101经第二进液管513从输液袋310内吸入药液。
随着执行件200的往复滑动,两个腔室101中的一个保持吸入药液,两个腔室101中的另一个保持向病人体320内输出药液,完成药液由输液袋310向病人体320内的输入。
本实施例的输液器,由于采用电机410的动力从输液袋310内吸取药液,并向病人体320内输入药液,不依靠药液的重力,因此,使用本实施例的输液器进行输液时,无需悬挂输液袋310,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方便的进行输液;另外,本实施例的输液器的输液流量仅与电机410轴的转动速度正比例精确相关,因此,与现有的非重力输液方式相比,本实施例的输液器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输液流量,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病人需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器,其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输液器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参考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动力装置为电机410,上述的传动单元包括可转动的设于基体100上的往复丝杠450,以及与往复丝杠450螺接的滑块460,上述的执行件200与滑块460固连。
简单的来说,本实施例中,由电机410带动往复丝杠450转动,往复丝杠450的转动能够使其上的滑块460往复滑动,并带动执行件200往复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往复丝杠450的具体结构,以及其与滑块460的配合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对其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的输液器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的输液器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此对其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器,其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输液器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参考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体100包括基座130,以及可拆卸的设于基座130两相对侧上的两个安装件140,两个腔室101一一对应的设于两个安装件140内;执行件200包括可滑动的设于基座130上的杆体210,以及可拆卸的设于杆体210两端上的两个活塞220,两个活塞220对应的设于两个腔室101内。
简单的来说,与实施例二提供的输液器相比,本实施例的输液器中,由于设有腔室101的两个安装件140与基座130为可拆卸连接;因此,本实施例的输液器中,设置杆体210的基座130能够通用,而设有腔室101的安装件140能够更换。
由于在输液过程中,药液与腔室101的内壁接触;因此,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输液器在更换药液种类时,需要对腔室101进行冲洗,但在某些环境下,可能不存在冲洗的条件;而本实施例的输液器中,则可通过更换安装件140,使该输液器应用于不同种类的药液。一种使用方式为,一套输液器包括一个基座130,并配备多对安装件140,在输送不同种类的输液时,更换新的安装件140即可。
具体结构上,参考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基座130包括筒体131,以及与筒体131固连的安装块132;筒体131两端的外周上分别设有外螺纹,安装块132内设有与筒体131的内孔相连通的安装孔,电机410固设在安装孔的一端,往复丝杠450与电机410的电机410轴同轴固连,并可转动的设于安装孔内,滑块460与往复丝杠450螺接,并延伸至筒体131的内孔中,杆体210与滑块460固定连接。在筒体131的两端的外周上分别设有外螺纹。
参考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贯穿杆体210的外周设有通孔201,且在杆体210内设有与通孔201相连通的盲孔,在该盲孔内插装有工艺件211,该工艺件211包括呈“匚”形的弹片,在弹片相对两个侧壁的外壁面上设有球体212,两个球体212能够对应的卡入通孔201的两端内,并在自然状态下凸出杆体210。
参考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安装件140呈圆柱状,在安装件140的一端上设有串接的大径孔和小径孔,其中,在大径孔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能够与上述筒体131上的外螺纹螺接。上述的活塞220可滑动的设于小径孔内;且在活塞220正对杆体210的一端上设有插装孔221,并在插装孔221的内壁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222。
基于上述的结构,在人工将筒体131与安装件140通过螺纹连接后,由电机410带动杆体210向两侧移动时,杆体210与活塞220的连接过程具体有以下行程:
第一行程,杆体210端部插入活塞220上的插装孔221,直至杆体210上的球体212与活塞220的端面抵接;
第二行程,杆体210上的球体212推动活塞220移动,直至活塞220移动至使相应腔体具有最小的容积,此时,活塞220受到阻挡而不能继续移动;
第三行程,插装孔221的内壁挤压球体212,使球体212陷入杆体210内,此时,杆体210能够继续向插装孔221内插入,直至球体212与凹槽222相对,球体212在弹片的推动下凸出杆体210,球体212卡入凹槽222内;此后,由于球体212与凹槽222的卡接,杆体210与活塞220将同步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取下安装件140时,只需旋松安装件140,插装孔221的内壁再次压迫球体212,使杆体210能够从活塞220内脱出。而在杆体210和活塞220同步移动时,活塞220所受到的阻力则不足以使杆体210和活塞220相脱离。
简单的来说,通过设置上述结构的活塞220和杆体210,在由人工将筒体131与安装件140螺接后,能够通过启动电机410,由电机410首次带动杆体210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自动完成杆体210与活塞220的连接,方便该输液器的组装。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器,其与实施例三提供的输液器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的地方在于,参考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输液器还包括两个卡槽单元及对应的两个锁止件620;各卡槽单元分别包括设于基座130外周上的两个卡槽610,锁止件620可滑动的设于基座130上,且锁止件620的两端上设有能够插入对应两个卡槽610内的两个夹片621,两个夹片621向卡槽610内插入时,能够相靠近;杆体210的移动过程中,能够推动或拉动锁止件620,使锁止件620一端的两个夹片621插入卡槽610,另一端的两个夹片621从卡槽610内脱出。
简单的来说,本实施例的输液器中,对应每个安装件140,在基座130上分别设有两个卡槽610,并在基座130上可滑动的设有一个锁止件620,该锁止件620的两端上各设有两个夹片621,两个夹片621向卡槽610内插入时,两个夹片621之间的距离减小。
由此,通过将输液管或进液管卡入两个夹片621之间,两个夹片621向卡槽610内插入时,夹紧两个夹片621之间的输液管或进液管,截断输液管或进液管;两个夹片621滑离卡槽610时,松开两个夹片621之间的输液管或进液管,输液管或进液管在自身弹性下恢复,重新导通。
或者说,本实施例的输液其中,各卡槽610和相应的锁止件620起到了单向阀的作用;与在输液管和进液管上采用单向阀相比,由于输液管和进液管只能单次使用,在其上安装单向阀成本较高,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上述的卡槽610和锁止件620,其能够重复使用,能够降低该输液器的使用成本。
参考图4和图7所示,对应两个锁止件620,在杆体210上分别设有两个卡盘213,两个卡盘213分置在锁止件620的两相对侧,在杆体210向左或向右移动时,两个卡盘213分别能够推动和拉动锁止件620。
参考图4和所示,在锁止件620的各端上分别还固设有两个卡板622,两个卡板622对应的卡槽610两个侧壁的外侧,且卡板622的内壁上设有与卡槽610侧壁抵接的阻尼垫,使得在锁止件620未受到杆体210的推动或拉动时,锁止件620将保持在当前位置。
参考图7所述,对同一卡槽单元内的两个卡槽610,锁止件620上的夹片621位于两个卡槽610的不同侧;以图7所示方向为例,左上侧卡槽610所对应的夹片621能够在其左侧滑动,左下侧卡槽610所对应的夹片621能够在其右侧滑动。以此,锁止件620向不同的方向滑动时,两个卡槽610内的一个管路截止,而另一个卡槽610内的管路导通。
以图7所示方向为例,本实施例的输液器的工作过程为:
杆体210向左移动时,杆体210移动至将使左侧腔室101的容积最小时,或者说在最后很小一段距离内,将推动左侧的锁止件620,使左上侧的夹片621卡入卡槽610,使其内的管路截止,左下侧的夹片621脱离卡槽610,使其内的管路导通;同时,杆体210拉动右侧的锁止件620,使右上侧的卡槽610内的管路导通,并使右下侧的卡槽610内的管路截止。
此后,杆体210自最左侧向右侧移动的前大部分过程,由于锁止件620保持当前位置,输液袋310内的液体流向如图7中箭头所示;
同理,杆体210将要移动至最右侧时,杆体210驱使右侧锁止件620向右移动,拉动左侧锁止件向右移动,上述各卡槽610内的管路由导通变截止,由截止变导通;输液器从另一吸液管吸入药液,并从另一输液管输入病人体320内。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器,其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方案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参考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执行件的两端分别设有隔膜,且隔膜的外侧壁与腔室的内壁面固定连接。其中,本实施例的隔膜的材质可参考现有隔膜泵上的隔膜。
本实施例的输液器中,执行件往复移动时,将带动隔膜弹性变形,使腔室101的容积发生变化。本实施例的输液器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提供的输液器具有相同的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输液器相比,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方案中,执行件在滑动时将与腔室101的侧壁反复接触,腔室101的侧壁与外界空气反复接触,在野外恶劣的环境中,药液较易被污染;而本实施例的输液器中,由于隔膜隔绝了腔室101和外界,能够避免药液与外界间接接触,能够避免药液污染。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液器总成,其包括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五中所提供的输液器和输液管组件;本实施例提供的输液器总成能够不依靠重力的完成药液等自输液袋向病人体内的输入,而且,能够精准的控制流量,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00)和执行件(200);所述执行件(200)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基体(100)上,并与所述基体(100)围成两个腔室(101),两个所述腔室(101)之一的容积随所述执行件(200)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时,两个所述腔室(101)另一的容积对应的减小或增大;对应两所述腔室(101),所述基体(100)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接口连接部(102)与各所述腔室(101)连通;
所述基体(100)包括基座(130),以及可拆卸的设于所述基座(130)两相对侧上的两个安装件(140),两个所述腔室(101)一一对应的设于两个所述安装件(140)内;所述执行件(200)包括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基座(130)上的杆体(210),以及可拆卸的设于所述杆体(210)两端上的两个活塞(220),两个所述活塞(220)对应的设于两个所述腔室(101)内;
所述基座(130)的两相对侧上分别设有外螺纹或内螺纹,两个所述安装件(140)上对应的设有内螺纹或外螺纹,所述内螺纹能够与所述外螺纹螺接;
所述活塞(220)上设有插装孔(221),所述插装孔(221)的内壁面上设有环形的凹槽(222),所述杆体(210)上设有受弹性件支撑的球体(212);所述杆体(210)向所述插装孔(221)内插入时,具有插入所述插装孔(221)直至凸出所述杆体(210)的球体(212)与所述活塞(220)抵接的第一行程,以及所述球体(212)推动所述活塞(220)向使相应所述腔室的容积减少至最小的第二行程,还包括所述插装孔(221)的内壁挤压所述球体(212),使球体(212)陷入所述杆体(210)内,直至所述杆体(210)带动所述球体(212)移动至使所述球体(212)与所述凹槽(222)相对,所述球体(212)卡入所述凹槽(222)的第三行程;
还包括两个卡槽单元及对应的两个锁止件(620);各所述卡槽单元分别包括设于所述基座(130)外周上的两个卡槽(610),所述锁止件(620)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基座(130)上,且所述锁止件(620)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能够插入相应所述卡槽(610)内的两个夹片(621),两个所述夹片(621)向所述卡槽(610)内插入时,能够相靠近;
所述杆体(210)的移动过程中,能够推动或拉动所述锁止件(620),使所述锁止件(620)一端的两个夹片(621)插入所述卡槽(610),另一端的两个所述夹片(621)从所述卡槽(610)内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动力输出装置和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设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和所述执行件(200)之间,经所述传动单元传动,所述执行件(200)能够承接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驱使而在所述基体(100)上往复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为电机(410),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基体(100)上的往复丝杠(450),以及与所述往复丝杠(450)螺接的滑块(460);所述执行件(200)与所述滑块(460)固连。
4.一种输液管组件,用于与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液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单元(510)和输液管单元(520);
所述进液管单元(510)包括第一针头(512)和两个进液管,所述第一针头(512)用于插入输液袋(310)内,两个所述进液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针头(512)的输出口连接,两个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腔室(101)的一个接口连接部(102)连接;
所述输液管单元(520)包括第二针头(522)和两个输液管,所述第二针头(522)用于刺入病人体(320)内,两个所述输液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腔室(101)的另一个接口连接部(102)连接,两个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针头(522)的输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液管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531),两个所述输液管上分别设有第二单向阀(532);所述第一单向阀(531)向所述腔室(101)单向导通,所述第二单向阀(532)向所述腔室(101)单向截止。
6.一种输液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液器,还包括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输液管组件。
CN202211364800.2A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输液器和输液管组件及输液器总成 Active CN1156714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4800.2A CN115671446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输液器和输液管组件及输液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4800.2A CN115671446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输液器和输液管组件及输液器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1446A CN115671446A (zh) 2023-02-03
CN115671446B true CN115671446B (zh) 2023-07-14

Family

ID=85047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64800.2A Active CN115671446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输液器和输液管组件及输液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7144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00196B2 (en) * 2013-03-15 2022-08-02 Tomislav Deur Controlled arterial/venous access
EP3077021A1 (en) * 2013-12-02 2016-10-12 Norgren Kloehn, Inc. Dual syringe fluid pump
US10004845B2 (en) * 2014-04-18 2018-06-26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Split piston metering pump
CN111336091A (zh) * 2020-03-19 2020-06-26 苏州贝米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充气机
CN114129813A (zh) * 2021-12-06 2022-03-04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一种具有连续给药功能的皮下给药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1446A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02399B2 (ja) 分離ピストン型定量ポンプ
KR101853988B1 (ko) Iv 펌프 및 카셋트 시스템
JP5543216B2 (ja) 容量ポンプ
US8630694B2 (en) Medical imaging system and fluid-driven injector
JP5468063B2 (ja) 流体的に分離された送り出し装置を備えるポンプモジュール
GB2065789A (en) Pump including a repplaceable pump cassette
CN1738655A (zh) 向病人供应药液的供应网络所用的分配装置
JP2000070358A (ja) 医療用ポンプ
CN115671446B (zh) 一种输液器和输液管组件及输液器总成
CN213191756U (zh) 一种医疗临床持续注射系统
CN213191754U (zh) 一种高精度循环注射泵
CN111379682A (zh) 一次性双作用往复式泵组件
US20230158227A1 (en) Intravenous blood set foot pump
CN211244960U (zh) 便于清洗的动脉注射用微量泵
EP2022982B1 (en) Volumetric pum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