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7024A - 自调节阻尼单元 - Google Patents
自调节阻尼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67024A CN115667024A CN202180038347.3A CN202180038347A CN115667024A CN 115667024 A CN115667024 A CN 115667024A CN 202180038347 A CN202180038347 A CN 202180038347A CN 115667024 A CN115667024 A CN 1156670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ceable weight
- damping unit
- displaceable
- self
- piston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28—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50—Special means providing automatic damping adjustment, i.e. self-adjustment of damping by particular sliding movements of a valve element, other than flexions or displacement of valve discs; Special means providing self-adjustment o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 F16F9/504—Inertia, i.e. acceleration,-sensitive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28—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 B60R2022/282—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using fluids or vico-elastic materia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28—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 B60R2022/288—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adjust or regulate the amount of energy to be absorb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调节阻尼单元(10),其包括具有第一工作腔室(18)和第二工作腔室(20)的筒体(12)、活塞(14)、活塞杆(22)以及在第一工作腔室(18)与第二工作腔室(20)之间的通孔(34、36、38、40),其中阻尼单元(10)还包括改变通孔(34、36、38、40)的通道横截面(42)的可移位配重(26),其中可移位配重(26)可移动地安装成使得活塞(14)的延迟引起通道横截面(42)的扩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安全带和阻尼单元(10)的安全带单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调节阻尼单元,其包括:筒体,该筒体填充有流体;活塞,该活塞将筒体的内部划分为第一工作腔室和第二工作腔室,并且可位移地设置在筒体中;活塞杆,该活塞杆连接至活塞并且在筒体的一个端部处从筒体露出;以及至少一个通孔,该通孔适于使第一工作腔室与第二工作腔室流体连通。
背景技术
存在其中期望阻尼单元独立地对自身进行调节的各种应用。例如,在工业应用中可能期望利用一个阻尼单元均匀地缓冲不同尺寸的质量体。在另一个例子中,在现代车辆中,各种安全系统在发生碰撞时干预以保护乘员。例如,这些系统包括带张紧器、安全气囊或带力限制器。首先,带张紧器确保相对于乘员对可能过松地紧固的带进行预张紧。然后,接连非常快速地展开安全气囊。为了保护乘员的肩部区域并且同时以最大效果利用安全气囊,通过允许带屈服(也就是说,展开)预定距离,带力限制器确保了乘员的头部在一定时间和/或特定距离之后碰到安全气囊,并且不超过肩部区域上的临界载荷。
然而,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系统不适合或只有通过加入附加传感器才适合对不同的乘员体重做出反应,并调整带力限制器上约束乘员以确保乘员不受伤或至少降低受伤的风险所需的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自调节阻尼单元,其可以例如用作带力限制器,并且被设计为适应乘员的重量。
该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自调节阻尼单元来解决,该自调节阻尼单元包括填充有流体的筒体、将筒体的内部划分为第一工作腔室和第二工作腔室并且可移动地设置在筒体中的活塞、连接至活塞并且在筒体的至少一个端部处从筒体露出的活塞杆以及适于使第一工作腔室与第二工作腔室流体连通的至少一个通孔,其特征在于,阻尼单元还包括可移位配重,该可移位配重适于由于相对于至少一个通孔的相对移动而改变允许流体通过的至少一个通孔的可用通道横截面,可移位配重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可移动地安装成使得移动的活塞或移动的活塞杆的延迟(retardation)引起所述至少一个通孔的通道横截面的扩大。
此时应当注意,表述“改变可用通道横截面”可包括通道横截面的部分打开/关闭和通道横截面的完全打开/关闭。换言之,可移位配重可以设置在第一位置(例如,静止位置)以至少部分地封闭通孔,从而将流体从一个工作腔室到另一个工作腔室的流量减小到与通孔的可用通道横截面相对应的值(或阻止该流动),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二位置(例如,释放位置),在该第二位置,可移位配重最大限度地远离静止位置移位,以至少部分地、特别是完全地释放通孔,从而增大流体从一个工作腔室进入另一个工作腔室的流量。
为了基于带力限制器的例子解释原理,可移位配重可以在活塞杆上设置成使得,在活塞杆初始加速时,可移位配重被保持在其静止位置,阻尼单元具有与可用于流体流过的至少一个通孔的通道横截面相对应的阻尼力,并且一旦活塞杆的加速度减小,可移位配重就因其惯性从其静止位置朝向释放位置位移,使得通道横截面增大并且对应的阻尼单元的阻尼力减小。当然,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单元可以适当地被构造用于活塞杆上的压力负载,也就是说,将活塞杆推入阻尼单元的筒体中。
这样,可以提供一种阻尼单元,其能够保持活塞杆的加速度恒定,也就是说,在带力限制器的情况下,无论速度和/或作用在其上的力如何,其都能够保持带的加速度恒定。因此,能以最佳的效果来利用可用的阻尼距离。在带力限制器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单元允许重者通过带在肩部承受比轻者更大的力,但是无论人的重量如何,对于相同的阻尼距离,带速度都减小相同的量。因此,可以使阻尼单元对乘员敏感。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单元可以具有150mm的冲程和/或允许15m/s的移动速度。
还应当注意,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单元可以在没有任何电源的情况下操作。因此,即使在车载电源完全失效的情况下,也可以提供功能齐全的阻尼单元。这意味着无需用电力操作传感器装置。也不需要来自车辆传感器系统的任何信息来根据乘员调节和操作阻尼单元。
还可以想到,活塞杆在两个纵向端部处从筒体露出。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活塞不设置在活塞杆的纵向端部处,而是可以例如相对于活塞杆的长度大致居中地设置。因此,例如,阻尼单元的筒体可以完全充满流体。这可以减少阻尼流体(例如,油)在阻尼单元的操作期间的湍流,使得阻尼单元可以与位置无关地使用,因为基本上筒体不再包含任何气体。
此外,可以提供补偿储存器、隔膜储存器或类似物。如果储存器用在加压工作腔室中,则可另外设置阀。这意味着,即使活塞杆仅从一个端部露出,阻尼单元也可以在任何位置进行操作,因为容积补偿设置在工作腔室的外部。这对于双管阻尼器、隔膜阻尼器等可能是特别切实可行的。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活塞的外周上设置密封件,以抵靠筒体密封活塞。这可以防止流体经过活塞的外周从一个工作腔室流入另一个工作腔室。
有利地,弹性元件、特别是弹簧可连接至可移位配重,该弹性元件适于将可移位配重推入其静止位置。一方面,这可以确保可移位配重在活塞杆移动开始时实际上处于其静止位置,另一方面,弹性元件的弹簧刚度可以用于设置延迟,该延迟是能够使可移位配重从其位置对抗弹性元件的弹簧力朝向释放位置移动所需的。通常应当注意,可以相对于通孔限定静止位置和/或释放位置。弹性元件还可以通过在阻尼单元已经被触发之后使可移位配重位移回到静止位置而允许阻尼单元多次使用。
连接至可移位配重的弹性元件还可以适于在可移位配重处于静止位置时,在可移位配重上施加预定的力。这允许在可移位配重的静止位置在可移位配重上施加预定的预张力,特别地,以便能够非常精确地限定使可移位配重能够离开其静止位置所需的力。
特别地,可以设置止动件,连接至可移位配重的弹性元件将可移位配重推压在该止动件上。借助于这样的止动件,可以限定可移位配重的静止位置,并且借助于弹性元件可以以可重复的方式接近可移位配重的静止位置。例如,止动件可以被构造成从活塞杆径向向外突出的突出部,该突出部特别地可以与活塞杆一体地形成,或者止动件可以被构造成接合在活塞杆的凹槽中的弹簧垫圈。
此外,在可移位配重处于静止位置的情况下,至少一个通孔的预定部分可保持打开以供流体通过。这特别地可通过可移位配重在其静止位置不完全封闭通孔来实现。然而,在两个工作腔室之间也可能存在流体连接,该流体连接不会被可移位配重遮拦。这样,可以在活塞杆或活塞在阻尼单元的筒体中移动开始时限定初始流体流。然而,可移位配重还可以完全封闭通孔。为此目的,应在活塞系统中的另一点处添加附加溢流横截面。特别地,这应与通道横截面相对应,该通道横截面另外与处于最大封闭位置的可移位配重相对应。这样,可以对于给定的安装空间扩大对应的横截面。
与可移位配重的静止位置相关联的通孔的剩余打开横截面可以是例如1mm2至4mm2,特别是大约2.5mm2。通孔的完全打开横截面可以是例如4mm2至10mm2,特别是大约6mm2。通孔的完全打开横截面与通孔的与可移位配重的静止位置相关联的横截面的比率可以是例如1到10,特别是1到4。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阻尼单元的比例和预期用途,并且也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偏离前述的横截面和比率。
还可以想到,在可移位配重处于静止位置的情况下,在两个工作腔室之间没有通孔保持(甚至部分地)打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单元的筒体中使用可压缩的阻尼流体(例如,诸如空气的气体),以提供初始阻尼。此外,工作腔室的第一部分可以包括可压缩的阻尼流体,并且工作腔室的第二部分可以包括不可压缩的阻尼流体,使得可以组合这两个功能。
有利地,活塞杆可以具有在活塞杆的至少部分长度上延伸的纵向孔。因此,活塞杆的该纵向孔可以形成通孔的一部分。特别地,纵向孔可以与活塞杆的纵向中心轴线同轴地设置。此外,纵向孔还可以特别地延伸到活塞杆上设置活塞的区域中。在纵向孔的与活塞相对的端部的区域中,至少一个横向孔可以相对于纵向孔并从纵向孔径向向外延伸,以便经由纵向孔和至少一个横向孔使两个工作腔室流体连通。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该横向孔可以因此被认为是被处于静止位置的可移位配重至少部分地覆盖的通孔。
还可以设置另外的通孔,该另外的通孔在可移位配重部分的静止位置被可移位配重部分地或完全地封闭,并且通过可移位配重从静止位置的位移,该另外的通孔被打开以允许流体通过。这些另外的通孔既可以通过上述的多个横向孔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两个工作腔室的附加连接部(例如,活塞中的通孔)来实现,在可移位配重的静止位置,所述活塞中的通孔可以例如与至少一个横向孔同时地至少部分地被可移位配重覆盖。
特别地,可以设置另外的止动件,当可移位配重已经从其静止位置最大限度地位移时,可移位配重靠在该另外的止动件上。与可移位配重处于其静止位置时相比,在这个最大通孔的位置(上文称为“释放位置”),更大的通道横截面被释放以用于流体在两个工作腔室之间流动。例如,该止动件可以被构造为从活塞向可移位配重突出的管,活塞杆的一部分穿过该管的内部。
阻尼单元还可包括与处于初始静止位置的可移位配重接触的冲击吸收器。在本发明的意义内,冲击吸收器是能够吸收施加到可移位配重上的初始冲击以避免在活塞杆的初始加速期间从与可移位配重的静止位置相关联的止动件释放可移位配重的质量体。例如,冲击吸收器可以是环形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冲击吸收器安装成其内径在从活塞朝向可移位配重突出的管上,该管形成用于释放位置的止动件。可以在冲击阻尼器的外径与阻尼单元的筒体的壁的内表面之间留有预定间隙,以允许位于活塞与冲击阻尼器之间的流体流过冲击阻尼器。为此目的,冲击吸收器还可以具有通孔和/或具有周向非圆形的内径和/或外径,例如设置有凹口。
为此目的,冲击吸收器可连接至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将冲击吸收器推向可移位配重。这意味着可以根据动量守恒原理将施加到可移位配重的冲击传递到冲击吸收器,从而确保可移位配重仅在活塞杆的对应地大的延迟之后从静止位置朝向释放位置位移,而不因活塞杆上或可移位配重上的初始冲击位移。冲击吸收器可以特别地借助于弹簧相对于活塞被支撑,弹簧特别地径向地设置在上述管的外部,该管用作释放位置的可移位配重的止动件。因此,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径向方向上的顺序可以以活塞杆开始,然后是连接至可移位配重的弹性元件,接着是用于可移位配重的释放位置的止动件、连接至冲击吸收器的弹性元件,最后是阻尼单元的筒体的壁。特别地,冲击吸收器的弹性元件的弹簧刚度可以远小于连接至可移位配重的弹性元件的弹簧刚度。弹性元件将冲击吸收器推向或压向可移位配重的预加载力可以例如被配置为使得其刚好超过由于冲击吸收器的重力引起的力。这确保了,无论阻尼单元在安装状态下的取向如何,冲击吸收器都靠在可移位配重上。这进一步确保了,在从冲击吸收器靠在可移位配重上的位置位移之后,冲击吸收器可以移回到该位置。
同时,适于与冲击吸收器接触的可移位配重的表面和/或适于与可移位配重接触的冲击吸收器的表面可具有纹理,由此能在可移位配重与冲击吸收器之间限定表面粘附力。两个接触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的该纹理应当特别适合于减小表面接触并因此减小两个表面彼此的粘附力,因为,如果冲击从可移位配重传递到冲击吸收器,则冲击吸收器必须能够容易地将其自身与可移位配重分开。例如,两个接触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面花键轮廓形式的纹理。
还可能期望的是,冲击吸收器在接收到初始冲击时不会立即与可移位配重分离。例如,冲击吸收器与可移位配重之间的表面粘附力的预定设置可以确保可移位配重至少在初始范围内被冲击吸收器“携带”,从而一旦初始冲击开始,可移位配重就可以从其静止位置移开。
在这一点上,应当注意,关于冲击吸收器/可移位配重对描述的特征和效果也可以应用于可移位配重与止动件之间的表面接触。
可移位配重可以不可旋转地安装在活塞杆上,和/或可移位配重可以在其内表面上具有凹槽,该凹槽适于在通孔与设置可移位配重的工作腔室之间建立流体连通,而与可移位配重相对于活塞杆的旋转定向无关。由于阻尼单元的这种构造,可以清楚地限定可移位配重从静止位置和/或到静止位置的移动或加速度,因为可以避免至少一个通孔的无意覆盖。
为了能够将可移位配重不可旋转地安装在活塞杆上,可移位配重可以具有接合于设置在活塞杆上的凹部、特别是凹槽中的突出部。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带单元,特别是用于车辆的安全带单元,该安全带单元包括安全带和根据本发明的自调节阻尼单元,其中安全带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活塞杆和筒体中的一个,并且活塞杆和筒体中的另一个连接至高级组件、特别是车身。参考在开头给出的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自调节阻尼单元可以用作车辆中的安全带的带力限制器,其中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单元提供对乘员敏感的阻尼,也就是说,根据乘员重量自动进行调节的阻尼。
表述“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应理解为是指,例如,只要两个元件之间存在传力连接件,活塞杆就不必与安全带直接接触。因此,例如对于三点式带,安全带与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单元的连接可以在至少一个安全带固定点处实现。更具体地,在第一例子中,阻尼单元可以用于带的(机动车辆的下部)附接和/或用在带扣的区域中和/或用在与带卷收器相关联的部分上。在与带卷收器相关联的部分中,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单元可以例如设置在车身与壳体之间,该壳体还可以包括安全带单元的其他可想到的部件,例如带张紧器、止回装置等。该壳体可以在引导件(例如,滑块引导件)中位移。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这些附图示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单元的实施方式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单元总体上由附图标记10表示。阻尼单元10包括筒体12,活塞14设置在筒体12中。活塞14在其外周上包括抵靠筒体12的壁的内表面进行密封的密封装置16,使得筒体12的内部空间被活塞14划分为第一工作腔室18和第二工作腔室20。包括两个工作腔室18和20的筒体12的内部空间填充有流体,例如油。
在进一步描述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单元10的实施方式之前,应当注意,根据图1的阻尼单元10适于接收压力负载,也就是说,用于将连接至活塞14的活塞杆22推入筒体12中(以及活塞14朝向图1右侧位移)。
在活塞杆22从筒体12露出的筒体12的端部处,第一工作腔室18通过另外的密封装置24相对于阻尼单元10的外侧以流体密封的方式被密封。
可移位配重26设置在活塞杆22上,使得其可以在活塞杆22的纵向延伸方向上位移。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移位配重26还设置成可相对于活塞杆22旋转。可移位配重26被弹簧28压靠在止动件30上,弹簧28在一个纵向端部处由可移位配重26支撑并且在其另一个纵向端部处由活塞14支撑。当可移位配重26与止动件30接触时,止动件30限定并限制可移位配重26的静止位置。止动件30在这里被构造为弹簧垫圈,其接合于在活塞杆22中周向地延伸的凹槽中。弹簧28直接环绕活塞杆22,而不是靠在活塞杆22上。
管32连接至活塞14并从活塞14朝向可移位配重26延伸,由此,当可移位配重26已经从释放位置移位成使得其与管32接触时,管32的与活塞14相对的纵向端部限定并限制可移位配重26的释放位置。当在阻尼单元10的径向方向上观察时,弹簧28设置在管32内。
在活塞杆22中与活塞杆22的中心线X同轴地设置有纵向孔34,一方面,纵向孔34在活塞杆22的设置活塞14的端部处通向第二工作腔室20,另一方面,纵向孔34在活塞杆22的被处于静止位置的可移位配重26径向地覆盖的区域中作为盲孔终止。通孔36从纵向孔34径向向外地延伸到活塞杆22,使得在可移位配重26的静止位置,它们被可移位配重26(在该实施方式中,部分地)覆盖。
可移位配重26在其内部具有周向凹槽38,孔40又从该周向凹槽38径向地延伸。以这种方式,孔40、凹槽38、通孔36和纵向孔34使第一工作腔室18和第二工作腔室20彼此流体连通。与可移位配重26的静止位置相关联的通道横截面42由可移位配重26与通孔36的仅部分重叠限定。由于周向凹槽38,重叠的功能与可移位配重26相对于活塞杆22的旋转定向分离。
如果现在对活塞杆22施加突然的冲击使得活塞14在图1所示的阻尼单元10中向右位移,则可移位配重26由于其惯性以及由于弹簧28的预加载而被压靠在止动件30上,并且流体从第二工作腔室20流入第一工作腔室18中,该流速受到通道横截面42的限制。如果活塞杆22的位移和因此可移位配重26的位移由于其惯性而被延迟,则可移位配重26从其静止位置朝向其释放位置位移,也就是说,其与止动件30脱离接触,因此通道横截面42增大,因为由于可移位配重26的位移,可移位配重26的孔40或凹槽38与通孔36更大程度地重叠,因此,相对于可移位配重26的静止位置,通孔36设置为比可移位配重26的孔40或凹槽38更靠近活塞14。在可移位配重26的可移位配重26靠在管32上的释放位置,孔40或凹槽38与通孔36最大程度地重叠。
通道横截面42的增加引起从第二工作腔室20流入第一工作腔室18的流体的流速的增加,从而减小阻尼单元10的总体阻尼力。当活塞杆22处的延迟减小时,由于弹簧28的作用,可移位配重26朝向静止位置移回,从而再次减小通道横截面42并增加阻尼单元10的阻尼力。
为了防止引入活塞杆22中的第一冲击使可移位配重26远离止动件30位移(特别是由于用于可移位配重26和/或止动件30的材料(例如,金属)的弹性),这里示出的实施方式包括冲击吸收器44,该冲击吸收器44在可移位配重26处于静止位置时与可移位配重26接触,并且该冲击吸收器44适于吸收初始引入可移位配重26中的冲击,并且由于该冲击而远离可移位配重26朝向活塞14移动,使得可移位配重26可以(在该时间点)保持在其静止位置。为此目的,为了确保冲击吸收器44靠在可移位配重26上,冲击吸收器44通过弹簧46被朝向可移位配重26预加载,弹簧46在其与冲击吸收器44相对的端部处被支撑在活塞14上。
这里,冲击吸收器44是环形的,并且安装成其内径在管32的外表面上,使得其能够平移和旋转地移动。连接至冲击吸收器44的弹簧46径向地设置在管32的外部。
为了能够将活塞14连接至活塞杆22,在活塞杆22上设置限制元件48,该限制元件48在这里也被构造为接合在活塞杆22的凹槽中的弹簧垫圈,限制元件48适于限制活塞14朝向可移位配重26的位移。在活塞14的与限制元件48相反的一侧上,活塞14通过诸如螺母的固定元件50被固定在其抵靠限制元件48的位置上。
应当补充的是,这里的可移位配重26基本上是钟形的,使得其在可移位配重26靠在冲击吸收器44上的区域中比在可移位配重26靠在止动件30上的区域中具有更大的直径。这可以防止流进或流出第一工作腔室18的流体流还受到除通道横截面42以外的孔40与筒体12的壁的内表面之间的过度窄小的间隙的限制,并且可能由此受到的限制比受到通道横截面42的限制更大,这可能不利地影响或甚至防止根据本发明的阻尼单元10的操作。
Claims (15)
1.一种自调节阻尼单元(10),其包括:
筒体(12),其填充有流体,
活塞(14),其将所述筒体(12)的内部划分为第一工作腔室(18)和第二工作腔室(20),并且可位移地设置在所述筒体(12)中,
活塞杆(22),其连接至所述活塞(14)并且在所述筒体(12)的至少一个端部处从所述筒体(12)露出,以及
至少一个通孔(34、36、38、40),其适于使所述第一工作腔室(18)与所述第二工作腔室(20)流体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单元(10)还包括可移位配重(26),该可移位配重适于由于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34、36、38、40)的相对移动而改变能用于流体通过的所述至少一个通孔(34、36、38、40)的通道横截面(42),
其中所述可移位配重(26)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通孔(34、36、38、40)可移动地安装成使得移动的活塞(14)或移动的活塞杆(22)的延迟引起所述至少一个通孔(34、36、38、40)的通道横截面(42)的扩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14)的外周上设置有密封件(16),所述密封件(16)抵靠所述筒体(12)密封所述活塞(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
其特征在于,弹性元件(28)、特别是弹簧(28)连接至所述可移位配重(26),所述元件适于将所述可移位配重(26)推入其静止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
其特征在于,连接至所述可移位配重(26)的所述弹性元件(28)还适于在所述可移位配重(26)处于所述静止位置时,在所述可移位配重(26)上施加预定的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
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止动件(30),连接至所述可移位配重(26)的所述弹性元件(28)将所述可移位配重(26)推压在所述止动件(30)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移位配重(26)处于所述静止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个通孔(36)的预定部分保持打开以供流体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
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2)具有在所述活塞杆(22)的至少部分长度上延伸的纵向孔(34)。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
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另外的通孔(36),所述另外的通孔(36)在所述可移位配重(26)的静止位置被所述可移位配重(26)部分地或完全地封闭,并且通过所述可移位配重(26)从所述静止位置的位移,所述另外的通孔(36)被打开以供流体通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
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另外的止动件(32),当所述可移位配重(26)已经从其静止位置最大限度地位移时,所述可移位配重(26)靠在所述另外的止动件(3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
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单元(10)还包括与处于初始静止位置的所述可移位配重(26)接触的冲击吸收器(4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
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器(44)连接至弹性元件(46),所述弹性元件(46)将所述冲击吸收器(44)推向所述可移位配重(26)。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
其特征在于,适于与所述冲击吸收器(44)接触的所述可移位配重(26)的表面和/或适于与所述可移位配重(26)接触的所述冲击吸收器(44)的表面具有纹理,由此能在所述可移位配重(26)与所述冲击吸收器(44)之间限定表面粘附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移位配重(26)不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活塞杆(22)上,和/或
所述可移位配重(26)在其内表面上具有凹槽(38),所述凹槽(38)适于在所述通孔(36)与设置所述可移位配重(26)的所述工作腔室(18)之间建立流体连通,而与所述可移位配重(26)相对于所述活塞杆(22)的旋转定向无关。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移位配重(26)被固定以防止相对于所述活塞杆(22)旋转的情况下,所述可移位配重(26)具有接合于设置在所述活塞杆(22)上的凹部、特别是凹槽中的突出部。
15.一种安全带单元,特别是用于车辆的安全带单元,所述安全带单元包括安全带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调节阻尼单元(10),其中,所述安全带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至所述活塞杆(22)和所述筒体(12)中的一个,并且所述活塞杆(22)和所述筒体(12)中的另一个连接至高级组件、特别是车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20113961.6 | 2020-05-25 | ||
DE102020113961.6A DE102020113961A1 (de) | 2020-05-25 | 2020-05-25 | Selbstregulierende dämpfereinheit |
PCT/EP2021/063693 WO2021239630A1 (de) | 2020-05-25 | 2021-05-21 | Selbstregulierende dämpfereinheit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67024A true CN115667024A (zh) | 2023-01-31 |
Family
ID=76197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38347.3A Pending CN115667024A (zh) | 2020-05-25 | 2021-05-21 | 自调节阻尼单元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103490B2 (zh) |
EP (1) | EP4157678B1 (zh) |
JP (1) | JP2023526303A (zh) |
CN (1) | CN115667024A (zh) |
DE (1) | DE102020113961A1 (zh) |
WO (1) | WO20212396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1117898A1 (de) * | 2021-07-12 | 2023-01-12 | Stabilus Gmbh | Fluiddämpfer zur Modulierung einer Rückhaltekraft eines Sicherheitsgurt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095657A (en) * | 1964-09-08 | 1967-12-20 | Girling Ltd | Improvements in hydraulic dampers for vehicle suspension |
DE1985453U (de) | 1965-01-22 | 1968-05-16 | Fichtel & Sachs Ag | Hydraulischer schwingungsdaempfer mit frequenzabhaengiger steuerung der daempferleistung fuer waschmaschinen. |
DE2139942B1 (de) * | 1971-08-10 | 1972-11-09 | Fichtel & Sachs Ag, 8720 Schweinfurt | Schwingungsdämpfer,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frequenzabhängig zuschaltbarem Zusatzdämpfventil |
JPS4895084U (zh) * | 1972-02-17 | 1973-11-13 | ||
FR2268993B1 (zh) | 1974-04-23 | 1976-12-17 | Poudres & Explosifs Ste Nale | |
DE2758083A1 (de) * | 1977-12-24 | 1979-07-05 | Stabilus Gmbh | Frequenzabhaengig wirkender schwingungsdaempfer |
JPS5999135A (ja) * | 1982-11-29 | 1984-06-07 | Kayaba Ind Co Ltd | 油圧緩衝器 |
DE29609485U1 (de) | 1996-05-29 | 1996-08-14 | Festo Kg, 73734 Esslingen | Vorrichtung zur Verzögerung einer bewegten Masse |
GB2330335A (en) * | 1997-10-14 | 1999-04-21 | Alliedsignal Ltd | Load limiting seat belt restraint |
DE102008008268B4 (de) | 2008-02-08 | 2021-10-07 | Stabilus Gmbh | Dämpfer |
EP2180206A1 (en) * | 2008-10-21 | 2010-04-28 | Honda Motor Co., Ltd |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
DE102011081496A1 (de) | 2011-08-24 | 2013-02-28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Hydraulischer Schwingungsdämpfer |
JP5999135B2 (ja) | 2014-05-08 | 2016-09-2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サブマフラの製造方法 |
JP6807266B2 (ja) | 2017-04-07 | 2021-01-06 | 株式会社エッチ・ケー・エス | 油圧緩衝器 |
DE102020113750A1 (de) * | 2020-05-20 | 2021-11-25 | Stabilus Gmbh | Gasdruckfede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er Gasdruckfeder |
-
2020
- 2020-05-25 DE DE102020113961.6A patent/DE102020113961A1/de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5-21 EP EP21728867.9A patent/EP4157678B1/de active Active
- 2021-05-21 JP JP2022569245A patent/JP2023526303A/ja active Pending
- 2021-05-21 CN CN202180038347.3A patent/CN115667024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5-21 WO PCT/EP2021/063693 patent/WO2021239630A1/de unknown
- 2021-05-21 US US17/999,597 patent/US12103490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20113961A8 (de) | 2022-01-13 |
EP4157678B1 (de) | 2024-06-26 |
US20230219519A1 (en) | 2023-07-13 |
JP2023526303A (ja) | 2023-06-21 |
US12103490B2 (en) | 2024-10-01 |
EP4157678A1 (de) | 2023-04-05 |
WO2021239630A1 (de) | 2021-12-02 |
DE102020113961A1 (de) | 2021-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10396294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 sensitive suspension damping | |
US7475752B2 (en) | Mechanical absorption systems for an active bonnet hinge | |
EP1442227B1 (en) | Shock absorber with frequency-dependent damping | |
US6102439A (en) | Load limiting device for a seat belt | |
US6135251A (en) | Shock absorber for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
US7828331B2 (en) | Variable load limiting device for seatbelt retractor to reduce occupant injury | |
US4152025A (en) | Apparatus for the tensioning and relaxing of safety belts | |
US6076814A (en) | Spring strut for vehicles | |
US7699148B2 (en) | Damping valve assembly with a progressive damping force characteristic | |
US3666256A (en) | Adjustable shock absorber | |
US3889969A (en) | Linear tension damping device | |
US20220049534A1 (en) | Drive assembly for a flap of a motor vehicle | |
US6027105A (en) | Impact damper | |
CN115667024A (zh) | 自调节阻尼单元 | |
WO1995000382A1 (en) | Energy absorbers | |
CN110621904B (zh) | 封闭包装、减振器和密封件保持器的使用 | |
US10648527B2 (en) | Twin tube damper including a pressure rate sensitive system | |
EP0874745B1 (en) | Seat belt pretensioner | |
JPS63210428A (ja) | 車両用懸架装置 | |
EP1700752B1 (en) | Pressure regulator of air bag for vehicle | |
CN115614421A (zh) | 用于调节座椅安全带保持力的流体阻尼器 | |
GB1430648A (en) | Absorbing impact energy in automobile vehicl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