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4979A - 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4979A
CN115654979A CN202211241501.XA CN202211241501A CN115654979A CN 115654979 A CN115654979 A CN 115654979A CN 202211241501 A CN202211241501 A CN 202211241501A CN 115654979 A CN115654979 A CN 115654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heat pipe
drainable
brazing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415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永峰
吴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lingku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elingku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elingku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elingku 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415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49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4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497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微通道扁管卷料校直后折弯成蛇形,然后将翅片根据尺寸要求用收紧工装分多组收拢在台面上;S2、蛇形弯管与翅片安装完成后,部分产品中间位置放置中间隔断,点焊连接,然后在端头进行戳斜刺孔、切扁管边缘孔以及装配制冷剂回流机构,准备进炉钎焊;S3、钎焊时,分别经过脱脂、喷淋、烘干、前室升温、钎焊、清渣、后室保温、强冷、风冷;S4、钎焊完成后从制冷剂回流机构处充入高压气检测内堵;S5、接着使用手工焊接制冷剂充入口,完成后整体使用氦检检漏,检验合格后进行亲水处理;S6、最后充入制冷剂,用超声波焊接将充注口封死。

Description

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脉动热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毛细管式的脉动热管,它由细长金属圆管弯曲而成,然后首尾相连,并预留充注冷媒口。冷媒在细长金属圆管内部循环,实现蒸发端吸收热量,冷凝端放出热量。但是这种细长金属圆管塑形成本较高,结构复杂,适用场合少。另一种为板式脉动热管,它是在平板上刻槽,然后再焊一层平板,这种结构刻槽成本高,且焊接时容易造成毛细口堵塞,成品率低,适用场合少。中国专利申请号:CN 102944052 A,发明名称为:板式脉动热管新风回热器,该技术中重力式热管、分离式热管要求冷凝端的安装位置高于蒸发端,在同一个机型中,制冷和制热时无法通用。除非使用专门的冷媒泵驱动,这样又增加了生产及使用成本。
空调及烘干技术在我国的运用十分广泛,在空调及烘干系统运行过程中,能耗约占空气能耗的25% - 30%,然而,随着空调及烘干系统废气量的冷热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而未被利用和浪费。因此,这部分能源的使用、缓解能源需求以及促进空调行业的发展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烘干除湿、新风热回收、中央空调的预冷再热等应用利用,现有热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可以自我震荡,可以克服工质的重力影响,实现热管功能:预冷、再热、热回收。其主要的难点在于制造难度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量产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微通道扁管卷料校直后折弯成蛇形,然后将翅片根据尺寸要求用收紧工装分多组收拢在台面上,如有中间分隔尺寸较短的使用间隔工装填充收紧,接着把折弯成蛇形的扁管插入到翅片里去,插入顺序为从中间至两边,先导入,后整体压平;
S2、蛇形弯管与翅片安装完成后,部分产品中间位置放置中间隔断,点焊连接,然后在端头进行戳斜刺孔、切扁管边缘孔以及装配制冷剂回流机构,准备进炉钎焊;
S3、钎焊时,分别经过脱脂、喷淋、烘干、前室升温、钎焊、清渣、后室保温、强冷、风冷,完成热管的整体焊接;
S4、钎焊完成后从制冷剂回流机构处充入高压气,一段时间后查看另一处制冷剂回流机构能否出气,如能出气则证明热管未出现内堵;
S5、接着使用手工焊接制冷剂充入口,完成后整体使用氦检检漏,检验合格后进行亲水处理,根据使用要求安装中间隔断或整体折弯成U型,部分需要安装相应钣金;
S6、最后充入制冷剂,用超声波焊接将充注口封死,完成换热器的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S1中微通道扁管卷料校直后折弯成蛇形,其中扁管折弯圆弧半径大于或等于扁管与扁管中心距的一半,对于折弯过大的圆弧使用工装整形到所需尺寸。
更进一步地,所述S2中装配时焊接部位需加涂15%-40%浓度的钎剂。
更进一步地,所述S3中脱脂的温度为280℃~320℃。
更进一步地,所述S3中钎焊的温度为595℃~620℃。
更进一步地,换热器采用全铝材料。
更进一步地,换热器采用钎焊后整体亲水涂层工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
1、采用脉动热管原理,体积小、重量轻,无需动力驱动,同时基本不受重力场影响,在制冷制热切换时时安装不受热风风道与冷风风道位置限制,从而避免一般热管换热器在换季需换向的问题;
2、本发明的翅片结构可以增加热管与风的传热面积,传热效率更高;
3、本发明结构紧凑,可靠性高,能源利用率高。全铝材料,材料易于回收;
4、本发明采用亲水涂层的方式,提高了钎焊后的铝管换热器的防腐能力及排水能力。
5、有利于微通道脉动热管的量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有中间隔断的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收紧工装和间隔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为微通道扁管;2为翅片;3为中间隔断;14为收紧工装;15为间隔工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微通道扁管卷料校直后折弯成蛇形,然后将翅片根据尺寸要求用收紧工装14分多组收拢在台面上,如有中间分隔尺寸较短的使用间隔工装15填充收紧,接着把折弯成蛇形的扁管插入到翅片2里去,插入顺序为从中间至两边,先导入,后整体压平,微通道扁管卷料校直后折弯成蛇形,其中扁管折弯圆弧半径大于或等于扁管与扁管中心距的一半,对于折弯过大的圆弧使用工装整形到所需尺寸,减少扁管外侧的折弯变形量,增加整体产品的强度和耐压能力,同时整形后的蛇形尺寸更加精准,易于装配;
S2、蛇形弯管与翅片2安装完成后,部分产品中间位置放置中间隔断,点焊连接,然后在端头进行戳斜刺孔、切扁管边缘孔以及装配制冷剂回流机构,装配时焊接部位需加涂15%-40%浓度的钎剂,准备进炉钎焊;
S3、钎焊时,分别经过脱脂、喷淋、烘干、前室升温、钎焊、清渣、后室保温、强冷、风冷,完成热管的整体焊接;
S4、钎焊完成后从制冷剂回流机构处充入高压气,一段时间后查看另一处制冷剂回流机构能否出气,如能出气则证明热管未出现内堵;
S5、接着使用手工焊接制冷剂充入口,完成后整体使用氦检检漏,检验合格后进行亲水处理,根据使用要求安装中间隔断3或整体折弯成U型,部分需要安装相应钣金;
S6、最后充入制冷剂,用超声波焊接将充注口封死,完成换热器的组装。
钎焊之前的脱脂工序温度控制在280℃-320℃之间,有效地挥发工件表面的油脂,提高焊接有效性。
钎焊温度控制在595℃~620℃之间,提升钎焊效果和耐压效果。
全铝材料的换热器易于回收,散热效果更好,降低生产成本。
换热器整体采用亲水涂层的方式,提高了钎焊后的铝管换热器的防腐能力及排水能力。
按照上述步骤制作的换热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折弯成蛇形的微通道扁管1,微通道扁管1的一侧插入多段可排水翅片2,可排水翅片2至少分为两段,两段之间通过中间隔断3或U型折弯分割,可排水翅片2四周设置有外部钣金,外部钣金与中间间隔3使脉动热管分成多个部分,从而能应用在不同风室内起到吸热和放热的效果,中间隔断3由开槽铝板制成,中间隔断3对插入微通道扁管1中,并与微通道扁管1焊接固定,中间隔断3采用对插型阴阳互锁功能的注塑填块制成,微通道扁管1两端分别至少设置有三组制冷剂回流机构和一组制冷剂充入口。
本申请采用脉动热管原理,体积小、重量轻,无需动力驱动,同时基本不受重力场影响,在制冷制热切换时时安装不受热风风道与冷风风道位置限制,从而避免一般热管换热器在换季需换向的问题;翅片结构可以增加热管与风的传热面积,传热效率更高,横插形式的可排水翅片有利于排水,在烘干和除湿运用中效果更好。
所述需要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举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微通道扁管(1)卷料校直后折弯成蛇形,然后将翅片(2)根据尺寸要求用收紧工装(14)分多组收拢在台面上,如有中间分隔尺寸较短的使用间隔工装(15)填充收紧,接着把折弯成蛇形的扁管插入到翅片(2)里去,插入顺序为从中间至两边,先导入,后整体压平;
S2、蛇形弯管与翅片(2)安装完成后,部分产品中间位置放置中间隔断(3),点焊连接,然后在端头进行戳斜刺孔、切扁管边缘孔以及装配制冷剂回流机构,准备进炉钎焊;
S3、钎焊时,分别经过脱脂、喷淋、烘干、前室升温、钎焊、清渣、后室保温、强冷、风冷,完成热管的整体焊接;
S4、钎焊完成后从制冷剂回流机构处充入高压气,一段时间后查看另一处制冷剂回流机构能否出气,如能出气则证明热管未出现内堵;
S5、接着使用手工焊接制冷剂充入口,完成后整体使用氦检检漏,检验合格后进行亲水处理,根据使用要求安装中间隔断(3)或整体折弯成U型,部分需要安装相应钣金;
S6、最后充入制冷剂,用超声波焊接将充注口封死,完成换热器组装。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微通道扁管(1)卷料校直后折弯成蛇形,其中扁管折弯圆弧半径大于或等于扁管与扁管中心距的一半,对于折弯过大的圆弧使用工装整形到所需尺寸。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装配时焊接部位需加涂15%-40%浓度的钎剂。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脱脂的温度为280℃~32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钎焊的温度为595℃~62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换热器采用全铝材料。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换热器采用钎焊后整体亲水涂层工艺。
CN202211241501.XA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 Withdrawn CN1156549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1501.XA CN115654979A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1501.XA CN115654979A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4979A true CN115654979A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88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41501.XA Withdrawn CN115654979A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497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2553B (zh) 一种微通道与外翅片一体成型的平行流换热器
WO2014147919A1 (ja) 熱交換器、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CN201368619Y (zh) 一种热泵型平行流换热器
CN102798252A (zh) 一种管翅式平行流换热器
KR20180043304A (ko) 열 교환기용 열 교환 관, 열 교환기 및 그 조립 방법
CN101900459A (zh) 一种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
CN207132764U (zh) 扁管、微通道换热器及制冷设备
CN211695162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0101256U (zh) 一种换热器及汽车空调系统
CN209857688U (zh) 新型微通板、及具备该微通板的暖气片和空调末端设备
JPH1123182A (ja) 熱交換器
CN115654979A (zh) 一种可排水翅片结合微通道新型脉动热管的制造方法
WO2018133736A1 (zh) 用于制冷设备上的钎焊板式蒸发器或冷凝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2798253A (zh) 一种全铝管翅式平行流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2229475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107120872A (zh) 胀接型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12300B (zh) 微通板
CN210512784U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02902948U (zh) 热交换器
CN205843133U (zh) 大巴空调使用的微通道换热器
CN102022869A (zh) 扁管换热器结构
CN213955676U (zh) 包含凸起的多管路换热器的工业激光熔覆机
CN217817563U (zh) 一种厨房空调系统用微通道冷凝器
CN220339188U (zh) 扁管翅片焊接结构及换热器
CN219955722U (zh) 一种高效换热的微通道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