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53076A - 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53076A
CN115653076A CN202211380749.4A CN202211380749A CN115653076A CN 115653076 A CN115653076 A CN 115653076A CN 202211380749 A CN202211380749 A CN 202211380749A CN 115653076 A CN115653076 A CN 115653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ainwater well
drainage
strip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807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青腾
江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enggui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enggui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enggui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enggui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807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530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53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530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其包括雨水井,雨水井内设有水平的承载板,承载板的一侧设有承载条,承载条沿着远离承载板的方向朝向下倾斜设置,承载板相对承载条的其它侧壁与雨水井的内壁紧贴;承载条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配合有排水板,雨水井相对承载条的侧壁上设有导水斜面,排水板的最低处设有与导水斜面紧贴的底板,排水板和底板上均开有多个第一排水孔,排水板上通过第一拉线还连接有第一浮球,雨水井相对承载条的一侧开有用于存储大面积垃圾的存储腔,雨水井内还设有用于将排水板和底板上的垃圾推入存储腔内的推料组件。本申请具有提高雨水井持续排水性能的优点。

Description

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公告号为CN111441447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包括雨水井,雨水井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雨水篦子,雨水篦子的下方设有过滤挂篮。
降雨时,雨水会将塑料袋和树叶等大面积垃圾带入过滤挂篮内,大面积垃圾可能会堵塞过滤挂篮的网孔,导致路面上后续的雨水难以排入雨水井,存在明显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雨水井的持续排水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包括雨水井,所述雨水井内设有水平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设有承载条,所述承载条沿着远离所述承载板的方向朝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承载板相对所述承载条的其它侧壁与所述雨水井的内壁紧贴;所述承载条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配合有排水板,所述雨水井相对所述承载条的侧壁上设有导水斜面,所述导水斜面与所述排水板同向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所述排水板的最低处设有与所述导水斜面紧贴的底板,所述排水板和所述底板上均开有多个第一排水孔,所述排水板上通过第一拉线还连接有第一浮球,所述雨水井相对所述承载条的一侧开有用于存储大面积垃圾的存储腔,所述存储腔与所述雨水井相通,所述存储腔的顶部开口且可拆卸连接有盖板,所述雨水井内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排水板和所述底板上的垃圾推入所述存储腔内的推料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流入雨水井后内从底板和排水板上的第一排水孔排出。当大面积垃圾堵塞底板和排水板上的第一排水孔后,承载板上方雨水的水位逐渐升高,第一浮球在浮力的作用下拉动排水板和底板斜向上运动。当底板运动至最高处时,推料组件将排水板上和底板上的大面积垃圾推入存储腔内,以此对底板和排水板上的第一排水孔实现疏通,而承载板上方的雨水会通过第一排水孔快速排出,以此排水板和底板在重力的作用下斜向下实现复位。通过上述的方式,对第一排水孔实现疏通,有利于提高雨水井的持续排水性能。
可选的,所述推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雨水井相对所述承载条一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沿着所述雨水井至所述存储腔的方向滑移配合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竖向滑移配合有封板,所述封板的顶部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一拉簧,所述封板的底部用于抵触在所述排水板和所述底板上,所述封板上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拉线,所述第二拉线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穿过且连接有第二浮球,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雨水井相对所述承载条的侧壁之间顶撑有第一压簧,所述雨水井和所述存储腔的相通处的底部铰接有拦网,所述拦网与所述固定板之间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料组件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固定板向靠近所述存储腔方向移动的驱动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承载板上方雨水水位的升高,第二浮球通过第二拉线拉动封板向下运动,封板的底部抵触在排水板上。在驱动部的作用下,固定板向靠近存储腔的方向移动,固定板通过推杆推动拦网转动,以此存储腔与雨水井的相通处敞开,封板将排水板上的大面积垃圾全部拨聚至底板上,大面积垃圾能够移动至存储腔内。
可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下方的排水筒,所述排水筒的顶部与所述承载板对应的位置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竖向滑移配合有压筒,所述压筒的顶部开口且侧壁上开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压筒的底部与所述排水筒的内底壁之间顶撑有第二压簧,所述排水筒上开有多个第二排水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三拉线,所述第三拉线先穿入所述存储腔内、再从所述存储腔穿出至所述排水筒内并连接有第三浮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承载板上雨水水位的逐渐升高,压筒在雨水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对第二压簧实现挤压,当压筒上的进水孔与排水筒相通时,压筒内的雨水通过进水孔流入排水筒内,由于多个第二排水孔的排水速率远低于多个进水孔的进水速率,因此第三浮球在排水筒内雨水浮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三拉线拉动固定板向靠近存储腔的方向移动。当底板上的大面积垃圾被推出至存储腔内后,承载板上雨水的水位快速降低,第二压簧推动压筒向上实现复位,进水孔停止进水,排水筒内的雨水通过第二排水孔逐渐排出,第一压簧推动固定板实现复位。
可选的,所述封板背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导板,所述导板沿着远离所述雨水井中心线的方向朝向上倾斜设置,当所述拦网竖直时,所述导板相对所述封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拦网紧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板对底板上的大面积垃圾实现限位,减小了大面积垃圾对第一压环和第一拉簧的形变产生影响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封板的底部呈V型设置且V型尖端朝向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V型设置有利于减小了封板与排水板、封板与底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封板能够更加顺畅的在底板和排水板上滑动。
可选的,所述承载条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滑槽,所述排水板上设有滑移配合在所述滑槽内的滑条,所述滑槽和所述滑条的截面均呈燕尾形设置,所述滑条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承载条上设有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销,所述限位销靠近所述滑槽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与限位销的滑动配合,对滑条的滑移实现限位,减小了第一浮球将滑条完全拉出滑槽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存储腔的底部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开有多个漏水孔,所述托板上设有提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手持提拉把手,以此通过托板能够将存储腔内的大面积垃圾提出。
可选的,所述压筒内转动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的转轴上周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压筒内壁紧贴的拨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筒内的雨水流入排水筒内时,能够带动转轮转动,转轮带动拨片转动,以此减小了垃圾堵塞进水孔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推料组件对排水板和底板上的第一排水孔实现疏通,有利于提高雨水井的持续排水性能;
2.封板对排水板的抵触作用,使得排水板上的大面积垃圾被全部拨聚至底板上,以此对排水板和底板上的大面积垃圾实现了限位,有利于推料组件能够更加完全的被推至存储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排水板、滑条、承载条之间位置关系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安装板、固定板、封板、第二浮球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雨水井;101、导水斜面;102、存储腔;2、承载板;3、承载条;301、滑槽;4、排水板;5、底板;6、第一排水孔;7、第一拉线;8、第一浮球;9、盖板;10、安装板;11、固定板;12、封板;13、第一拉簧;14、第二拉线;15、第二浮球;16、第一压簧;17、拦网;18、推杆;19、排水筒;191、第二排水孔;20、压筒;201、进水孔;21、第二压簧;22、第三拉线;23、第三浮球;24、导板;25、滑条;251、限位槽;26、限位销;27、托板;28、提拉把手;29、转轮;30、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
参照图1,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包括顶部开口的雨水井1,雨水井1顶部的敞口处放置有雨水篦子。降雨水,雨水会将大面积垃圾带入雨水井1内。
参照图1,雨水井1内水平设置在承载板2,承载板2的一侧一体焊接有承载条3,承载条3沿着远离承载板2的方向朝向下倾斜设置,承载板2相对承载条3的其它侧壁与雨水井1的内壁紧贴。
参照图1和图2,承载条3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滑槽301,滑槽301内滑移配合有滑条25,滑条25和滑槽301的截面均呈燕尾形设置。滑条25上一体成型有位于滑槽301外的排水板4,排水板4与承载条3同向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
雨水井1相对承载条3的侧壁上设有导水斜面101,导水斜面101与排水板4同向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排水板4的最低处一体成型有呈水平且与导水斜面101紧贴的底板5,底板5和排水板4上均开有多个第一排水孔6。
雨水进入雨水井1内后,将大面积垃圾带入排水板4、底板5和导水斜面101围成的空腔内,雨水从第一排水孔6排出上述的空腔。
参照图1和图2,排水板4上靠近顶部的位置通过第一拉线7系有第一浮球8,当排水板4和底板5上的第一排水孔6被堵塞时,承载板2上雨水的水位逐渐升高,第一浮球8在浮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拉线7拉动排水板4和底板5斜向上运动,以此带动堵塞第一排水孔6的大面积垃圾斜向上运动。
参照图1和图2,滑条25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251,承载条3上固定穿设有延伸至限位槽251内的限位销26,限位销26靠近滑槽301的顶部,限位销26与限位槽251滑动配合。
通过限位销26在限位槽251内的滑动,对滑条25的位置实现限位,减小了第一浮球8通过第一拉线7和排水板4将滑条25完全拉出滑槽301的可能性。
参照图1、图2和图3,雨水井1相对承载条3的一侧还开有用于存储大面积垃圾的存储腔102,存储腔102与雨水井1相通且位于导水斜面101的上方,存储腔102的顶部开口且盖合有盖板9。
存储腔102的底部放置有托板27,托板27上开有多个漏水孔(图中未示出),托板27上固定设置有提拉把手28。当存储腔102内存储较多的大面积垃圾后,工人掀开盖板9,通过提拉把手28和托板27将存储腔102内的大面积垃圾提出,以此方便实现大面积垃圾的清除。
参照图1、图2和图3,雨水井1内还设有推料组件,推料组件用于将排水板4和底板5上的大面积垃圾推入存储腔102内,以此对第一排水孔6实现疏通,从而恢复第一排水孔6排水的功能,进而具备防堵的效果。
参照图1、图2和图3,推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雨水井1相对承载条3一侧的安装板10,安装板10位于存储腔102与雨水井1相通处的正上方。
安装板10上沿着雨水井1至存储腔102的方向滑移配合有竖向的固定板11,固定板11和雨水井1相对承载条3的侧壁之间顶撑有第一压簧16。雨水井1和存储腔102相通处的底部铰接有拦网17,拦网17与固定板11之间铰接有推杆18。
固定板11上相对存储腔102的一侧竖向滑移配合有封板12,封板12的顶部与安装板10之间挂接有第一拉簧13,封板12的底部用于抵触在排水板4和底板5上。封板12上靠近顶部的位置系有第二拉线14,第二拉线14从固定板11的下方穿过且系有第二浮球15。
参照图1、图2和图3,第一浮球8通过第一拉线7拉动第一排水板4和底板5斜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第二浮球15同样在浮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拉线14克服第一拉簧13的形变力拉动封板12向下运动,直至封板12的底部抵触在排水板4上。
封板12对排水板4的抵触作用,使得排水板4上的大面积垃圾被全部拨聚至底板5上,以此对排水板4和底板5上的大面积垃圾实现了限位,有利于推料组件能够更加完全的被推至存储腔102内。
参照图1、图2和图3,封板12的底部呈V型设置且V型尖端朝向下,V型设置有利于减少封板12与排水板4、封板12与底板5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此有利于使得封板12能够更加顺畅的在排水板4和底板5上滑动。
参照图1、图2和图3,封板12背向固定板1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导板24,导板24沿着远离雨水井1中心线的方向朝向上倾斜设置。当拦网17竖直时,导板24相对封板12的另一侧与拦网17紧贴。
导板24的设置一方面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减小了大面积垃圾上浮对第一拉簧13和第一压簧16的形变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能够将大面积垃圾引导至存储腔102内,从而提高了推料组件对大面积垃圾的推出效果。
参照图1、图2和图3,推料组件还包括用于带动固定板11向靠近存储腔102方向移动的驱动部,驱动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承载板2下方的排水筒19,排水筒19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水孔191。
排水筒19的顶部与承载板2相对的位置开有竖向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安装孔内竖向滑移配合有压筒20。压筒20的顶部开口且侧壁上周向开设有多个进水孔201,压筒20的底部与排水筒19的内底壁之间顶撑有第二压簧21。
参照图1、图2和图3,固定板11上系有第三拉线22,第三拉线22先穿入存储腔102内、在从存储腔102穿出至排水筒19内并连接有第三浮球23。
参照图1、图2和图3,随着承载板2上雨水水位的升高,雨水进入压筒20内,压筒20在雨水的作用下逐渐向下运动并对第二压簧21实现挤压。
当进水孔201与排水相通时,压筒20内的雨水通过排水孔快速流入排水筒19内,排水筒19上的第二排水孔191排出雨水。
由于多个进水孔201的进水速率远大于多个第二排水孔191的排水速率,因此排水孔在排水的同时,且内部雨水的水位也在逐渐升高。
以此,第三浮球23在排水筒19内雨水浮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三拉线22拉动固定板11向靠近存储腔102的方向移动,固定板11通过推杆18推动拦网17转动,以此大面积垃圾能够通过存储腔102与雨水井1的相通处被推至存储腔102内。
参照图1、图2和图3,封板12推除底板5上的大面积垃圾时,底板5上的第一排水孔6被疏通,以此承载板2上方的雨水通过底板5上的第一排水孔6迅速排出。
第一方面,压筒20所受雨水的重力作用逐渐减小,第二压簧21推动压筒20向上运动实现复位,排水筒19内的雨水通过第二排水孔191逐渐全部排出,第三浮球23所受的浮力完全消失,第一压簧16推动固定板11重新远离存储腔102,固定板11通过推杆18带动拦网17转动,拦网17重新将存储腔102与雨水井1的相通处封闭。
第二方面,第一浮球8和第二浮球15所受浮力逐渐减小,排水板4和底板5在重力的作用下斜向下运动复位,第一拉簧13也拉动封板12向上运动实现复位。后续雨水中的大面积垃圾能够重新运动至排水板4、底板5和导水斜面101形成的空腔内。
参照图1、图2和图3,压筒20内转动设置有转轮29,转轮29的转轴上周向设置有多个与压筒20内壁紧贴的拨片30。压筒20内的雨水流入排水筒19内时,能够带动转轮29转动,转轮29带动拨片30转动,以此减小了垃圾堵塞进水孔201的可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雨水进入雨水井1内后,将大面积垃圾带入排水板4、底板5和导水斜面101围成的空腔内,雨水从第一排水孔6排出。
当排水板4和底板5上的第一排水孔6被堵塞时,承载板2上雨水的水位逐渐升高,第一浮球8在浮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拉线7拉动排水板4和底板5斜向上运动,以此带动堵塞第一排水孔6的大面积垃圾斜向上运动。
与此同时,第二浮球15同样在浮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拉线14克服第一拉簧13的形变力拉动封板12向下运动,直至封板12的底部抵触在排水板4上。排水板4斜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封板12将排水板4上的大面积垃圾全部拨聚至底板5上。
随着承载板2上雨水水位的升高,雨水进入压筒20内,压筒20在雨水的作用下逐渐向下运动并对第二压簧21实现挤压,当进水孔201与排水相通时,压筒20内的雨水通过排水孔快速流入排水筒19内,第三浮球23在排水筒19内雨水浮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三拉线22拉动固定板11向靠近存储腔102的方向移动,固定板11通过推杆18推动拦网17转动,以此底板5上的大面积垃圾能够通过存储腔102与雨水井1的相通处被推至存储腔102内。
封板12将底板5上的大面积推至存储腔102内的过程中,底板5上的第一排水孔6被疏通,承载板2上方的雨水通过底板5上的第一排水孔6被迅速排走,以此第二压簧21推动压筒20向上实现复位直至排水筒19停止进水。
固定板11在第一压簧16形变力的作用下被推力存储腔102,固定板11通过推杆18拉动拦网17回转,从而将存储腔102与雨水井1的相通处重新封闭,而封板12也在第一拉簧13形变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实现复位,排水板4和底板5在重力的作用下斜向下实现复位。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包括雨水井(1),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1)内设有水平的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的一侧设有承载条(3),所述承载条(3)沿着远离所述承载板(2)的方向朝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承载板(2)相对所述承载条(3)的其它侧壁与所述雨水井(1)的内壁紧贴;所述承载条(3)上沿其长度方向滑移配合有排水板(4),所述雨水井(1)相对所述承载条(3)的侧壁上设有导水斜面(101),所述导水斜面(101)与所述排水板(4)同向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所述排水板(4)的最低处设有与所述导水斜面(101)紧贴的底板(5),所述排水板(4)和所述底板(5)上均开有多个第一排水孔(6),所述排水板(4)上通过第一拉线(7)还连接有第一浮球(8),所述雨水井(1)相对所述承载条(3)的一侧开有用于存储大面积垃圾的存储腔(102),所述存储腔(102)与所述雨水井(1)相通,所述存储腔(102)的顶部开口且可拆卸连接有盖板(9),所述雨水井(1)内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排水板(4)和所述底板(5)上的垃圾推入所述存储腔(102)内的推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雨水井(1)相对所述承载条(3)一侧的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上沿着所述雨水井(1)至所述存储腔(102)的方向滑移配合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竖向滑移配合有封板(12),所述封板(12)的顶部与所述安装板(10)之间设有第一拉簧(13),所述封板(12)的底部用于抵触在所述排水板(4)和所述底板(5)上,所述封板(12)上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拉线(14),所述第二拉线(14)从所述固定板(11)的下方穿过且连接有第二浮球(15),所述固定板(11)和所述雨水井(1)相对所述承载条(3)的侧壁之间顶撑有第一压簧(16),所述雨水井(1)和所述存储腔(102)的相通处的底部铰接有拦网(17),所述拦网(17)与所述固定板(11)之间铰接有推杆(18),所述推料组件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固定板(11)向靠近所述存储腔(102)方向移动的驱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下方的排水筒(19),所述排水筒(19)的顶部与所述承载板(2)对应的位置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竖向滑移配合有压筒(20),所述压筒(20)的顶部开口且侧壁上开有多个进水孔(201),所述压筒(20)的底部与所述排水筒(19)的内底壁之间顶撑有第二压簧(21),所述排水筒(19)上开有多个第二排水孔(191),所述固定板(11)上设有第三拉线(22),所述第三拉线(22)先穿入所述存储腔(102)内、再从所述存储腔(102)穿出至所述排水筒(19)内并连接有第三浮球(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12)背向所述固定板(11)的一侧设有导板(24),所述导板(24)沿着远离所述雨水井(1)中心线的方向朝向上倾斜设置,当所述拦网(17)竖直时,所述导板(24)相对所述封板(12)的另一侧与所述拦网(17)紧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12)的底部呈V型设置且V型尖端朝向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条(3)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滑槽(301),所述排水板(4)上设有滑移配合在所述滑槽(301)内的滑条(25),所述滑槽(301)和所述滑条(25)的截面均呈燕尾形设置,所述滑条(25)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251),所述承载条(3)上设有延伸至所述限位槽(251)内的限位销(26),所述限位销(26)靠近所述滑槽(301)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腔(102)的底部放置有托板(27),所述托板(27)上开有多个漏水孔,所述托板(27)上设有提拉把手(28)。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筒(20)内转动设置有转轮(29),所述转轮(29)的转轴上周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压筒(20)内壁紧贴的拨片(30)。
CN202211380749.4A 2022-11-05 2022-11-05 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 Pending CN1156530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0749.4A CN115653076A (zh) 2022-11-05 2022-11-05 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0749.4A CN115653076A (zh) 2022-11-05 2022-11-05 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53076A true CN115653076A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16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80749.4A Pending CN115653076A (zh) 2022-11-05 2022-11-05 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530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04980A (zh) * 2024-01-24 2024-02-27 临县水土保持中心(临县水库管理服务中心) 一种水利生态护坡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04980A (zh) * 2024-01-24 2024-02-27 临县水土保持中心(临县水库管理服务中心) 一种水利生态护坡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
CN117604980B (zh) * 2024-01-24 2024-04-02 临县水土保持中心(临县水库管理服务中心) 一种水利生态护坡排水结构及其排水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09468B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111501475B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111877494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1285506U (zh) 一种环境保护沟渠杂物阻挡装置
CN115653076A (zh) 海绵城市防堵型渗排水结构
CN214005817U (zh) 一种海绵城市排洪系统
CN112081221B (zh) 一种市政用多功能城市下水道盖板
CN115012474B (zh) 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及再利用系统
CN211499116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导流结构
CN211819511U (zh) 一种隧道衬砌排水装置
KR20090000991A (ko) 수문
CN216339957U (zh) 一种自动清理的雨水井盖
CN216108889U (zh) 带有雨水收集净化功能的环保园林透水道路结构
CN211735284U (zh) 一种水利工程闸门结构
CN115538567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水调节系统
CN109779006A (zh) 一种有效解决积水问题的连廊
JP4603211B2 (ja) 昇降式越流堰
KR101182811B1 (ko) 배수로 덮개
KR100640012B1 (ko) 배수관 내 오니 제거형 맨홀
CN114658080A (zh) 一种园林排水沟渠防堵塞装置
CN112211275A (zh) 一种下水道口自动疏通及清理收集装置
CN112726736A (zh) 一种用于生态园林的雨水收集循环系统
CN214939902U (zh) 一种一体式高标农田涵闸结构
CN112982634B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19410728U (zh) 一种地铁防雨水倒灌的液压升降挡水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