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5264B - 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及其生产流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及其生产流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5264B
CN115635264B CN202211670216.XA CN202211670216A CN115635264B CN 115635264 B CN115635264 B CN 115635264B CN 202211670216 A CN202211670216 A CN 202211670216A CN 115635264 B CN115635264 B CN 115635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tation
workpiece
polish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7021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35264A (zh
Inventor
来社路
闫云龙
马九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Kait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Yilong La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Kait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Yilong La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Kait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Yilong Langf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Kait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7021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5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5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5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35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5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及其生产流程,其中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包括基座本体,基座本体具有第一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基座本体上方设有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上连接有搬运组件,搬运组件另一端朝向靠近基座本体端,用于搬运加工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搬运组件搬运加工件至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一工位用于抛光加工件表面,第二工位上设有冲洗机构,可清洁加工件表面;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搬运组件搬运加工件至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保障了加工件经过打磨后的表面抛光度,实现了多个工位生产的自动化,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产能。

Description

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及其生产流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表面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及其生产流程。
背景技术
目前的钛板加工件主要用于提取电极电化学重要元素,因提取面积较大,故所需的加工件面积尺寸较大,表面加工需要大量的人力辅助,同时工艺加工路线较多导致加工不便捷;现有技术中,从上料、切削、抛光、清洁及包装等多个加工环节均为单工序手动操作,加工完成的钛板合格率不稳定,同时,由于生产流程未实现自动化,对人员技术能力要求较高,产品的合格率取决于人员的能力及劳动强度;因此,探索能将各个环节串联起来的产线化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及其生产流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包括:
基座本体,所述基座本体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
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设于所述基座本体上方;
搬运组件,所述搬运组件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基座本体端,所述搬运组件可搬运所述加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搬运组件搬运所述加工件至所述第一工位或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用于抛光所述加工件表面,所述第二工位上设有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可冲洗所述加工件表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工位远离所述第二工位的一侧设有第三工位,所述第三工位用于切削所述加工件至指定尺寸;所述第二工位沿第二方向的一侧设有第四工位,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四工位用于检测所述加工件表面抛光度;所述第二工位远离所述第一工位的一侧设有第五工位,所述第五工位用于包装所述加工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工位上设有:
第一加工台,所述第一加工台上具有第一台面,所述第一台面用于放置所述加工件;
打磨组件,所述打磨组件设于所述加工件的上方,所述打磨组件的外壁缠绕有打磨部,所述打磨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打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打磨部与所述加工件接触,当所述打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打磨部脱离所述加工件;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打磨组件沿第三方向移动,且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用于当所述打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驱动所述打磨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用于当所述打磨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驱动所述打磨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第五驱动组件,所述第五驱动组件用于当所述打磨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驱动所述打磨部转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打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打磨件,每个所述打磨件外缠绕有所述打磨部;所述第四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打磨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设定距离,用于所述加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各区域可打磨至少两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工位上设有:
第二加工台;
第四支架,所述第四支架设于所述第二加工台上,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四支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加工台铰接,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四支架远离所述第二加工台侧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用于放置所述加工件;
所述第四支架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当所述第四支架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四支架与所述第二加工台平行;当所述第四支架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四支架与所述第二加工台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远离所述第二端侧;
第六驱动组件,所述第六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支架在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冲洗机构用于当所述第四支架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冲洗所述加工件表面;所述冲洗机构包括:
第一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导向组件设于所述第四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当所述第四支架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第四支架靠近所述加工件侧,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第四支架靠近所述第二加工台侧;
第一喷淋组件,所述第一喷淋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一喷淋件和第二喷淋件,所述第一喷淋件和所述第二喷淋件上设有多个出水孔;
第七驱动组件,所述第七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喷淋件和所述第二喷淋件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上移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冲洗机构还包括:
第二导向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组件设于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对设置的第三导轨和与所述第二导轨相对设置的第四导轨;
第二喷淋组件,所述第二喷淋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上,所述第二喷淋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喷淋件相对设置的第三喷淋件和与所述第二喷淋件相对设置的第四喷淋件;所述第三喷淋件和所述第四喷淋件上设有多个所述出水孔;
第八驱动组件,所述第八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喷淋件和所述第四喷淋件在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上移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之间设有吹扫组件,所述吹扫组件用于吹干所述加工件上的水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支架包括多个竖向件,多个所述竖向件远离所述第二加工台端形成所述第一承载面,相邻两个所述竖向件之间形成第一缝隙,所述吹扫组件吹扫所述加工件时,所述加工件表面的水分可由所述第一缝隙流出。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上述的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的生产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S101:搬运所述加工件至所述第三工位;
S102:切削所述加工件,得到第一加工件;
S103:搬运所述第一加工件至所述第一工位;
S104:打磨所述第一加工件,得到第二加工件;
S105:搬运所述第二加工件至所述第二工位;
S106:冲洗所述第二加工件,得到第三加工件;
S107:搬运所述第三加工件至所述第四工位;
S108:判断所述第三加工件是否满足设定标准;若满足,则将所述第三加工件搬运至所述第五工位;若不满足,则重复执行步骤S104-S107。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及其生产流程,包括基座本体,基座本体具有第一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基座本体上方设有支架本体;还包括搬运组件,搬运组件一端连接于支架本体,另一端朝向靠近基座本体端,搬运组件用于搬运加工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搬运组件搬运加工件至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的第一驱动组件;第一工位用于抛光加工件表面,第二工位上设有冲洗机构,可清洁加工件表面;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桁架机器人搬运加工件至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冲洗机构实现自动冲洗加工件表面,保障了加工件经过打磨后的表面抛光度,实现了多个工位生产的自动化,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工位远离第二轨道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工位当第四支架处于第四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工位当第四支架处于第三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工位当第四支架处于第三状态时沿第一方向的侧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工位吹扫组件侧的侧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的生产流程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1、基座本体;101、第一安装面;2、第一工位;201、第一加工台;202、第一台面;203、打磨组件;231、打磨件;204、打磨部;205、第二驱动组件;206、第三驱动组件;261、第六支架;262、第二轨道;207、第四驱动组件;271、第三轨道;208、第五驱动组件;3、第二工位;301、第二加工台;302、第四支架;321、第二端;322、第一端;303、第六驱动组件;304、第一导向组件;341、第一支撑杆;342、第二支撑杆;343、第一固定板;344、第一喷淋件;345、第二喷淋件;346、出水孔;347、第七驱动组件;305、第二导向组件;351、第三支撑杆;352、第四支撑杆;353、第二固定板;354、第三导轨;355、第四导轨;356、第三滑块;357、第四滑块;358、第八驱动组件;359、第三喷淋件;360、第四喷淋件;306、第一吹扫组;307、第二吹扫组;308、竖向件;4、第三工位;5、第四工位;501、第一轨道;502、第三加工台;503、第七支架;504、检测组件;541、机械手臂;542、摄像组件;505、防护组件;6、第五工位;7、支架本体;701、第一支架;702、第二支架;703、第三支架;704、第一滑轨;705、第五滑块;8、搬运组件;801、吸盘抓手;9、上料机;10、废料工位;110、第一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诚如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基座本体1,所述基座本体1具有第一安装面101,所述第一安装面101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2和第二工位3;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基座本体1形状为长方体,所述第一安装面101为所述基座本体1的顶面,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且平行于所述基座本体1的长边延长线;可选地,所述第一工位2位于所述第二工位3的左侧;
支架本体7,所述支架本体7设于所述基座本体1上方;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7为桁架;所述支架本体7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排列的多个第一支架组,各所述第一支架组包括两个设于所述基座本体1长边两侧的第一支架701及跨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架701远离所述基座本体1的两端的第二支架702,各所述第二支架702远离所述第一支架701端设有第三支架703;
搬运组件8,所述搬运组件8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7,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基座本体1端,所述搬运组件8可搬运所述加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加工件为3000mm*3000mm*6mm的方形钛板,其重量为250kg;所述搬运组件8为桁架机器人,所述桁架机器人可带动所述加工件至所述第一工位2和所述第二工位3;所述搬运组件8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架703,远离所述第三支架703的一端设有吸盘抓手801,所述吸盘抓手801具有第五状态和第六状态两个状态,当所述吸盘抓手801处于所述第五状态时,所述吸盘抓手801可抓取所述加工件,当所述吸盘抓手801处于所述第六状态时,所述吸盘抓手801可松开所述加工件;所述吸盘抓手801上设有第九驱动组件,所述第九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吸盘抓手801在所述第五状态和所述第六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搬运组件8搬运所述加工件至所述第一工位2或所述第二工位3;所述第一工位2用于抛光所述加工件表面,所述第二工位3上设有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可冲洗所述加工件表面;所述第三支架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三支架703两侧的第一滑轨704、设于所述第一滑轨704远离所述第三支架703端的与所述第一滑轨704相配的第五滑块705,以及可驱动所述第五滑块705在所述第一滑轨704上滑动的第三驱动电机,其中,如图1所示,两个所述第一滑轨704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五滑块705远离所述第一滑轨704端与所述搬运组件8靠近所述第三支架703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工位2为抛光工位,所述第二工位3为清洁工位;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桁架机器人搬运所述加工件至所述抛光工位和所述清洁工位,所述冲洗机构实现自动冲洗所述加工件表面,保障了所述加工件经过打磨后的表面清洁度,实现了多个工位生产的自动化,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产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位2远离所述第二工位3的一侧设有第三工位4,所述第三工位4用于切削所述加工件至指定尺寸;所述第二工位3沿第二方向的一侧设有第四工位5,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四工位5用于检测所述加工件表面抛光度;所述第二工位3远离所述第一工位2的一侧设有第五工位6,所述第五工位6用于包装所述加工件;可选地,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且平行于所述基座本体1的短边延长线;所述第三工位4为切削工位,位于所述抛光工位的左侧;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切削工位的左侧设有上料机9,待加工的所述钛板由叉车放到所述上料机9上且每次上料片数为30片,所述上料机9上设有传感器,可对所述钛板的位置进行二次定位,从而保障所述吸盘抓手801每次抓取所述钛板的位置一致性;
其中,实际生产过程中,3000mm*3000mm*6mm的方形钛板需要加工为直径3000mm、竖直方向厚度为6mm左右的圆盘形钛板,所述吸盘抓手801从所述上料机9抓取到所述方形钛板后向右移动至所述切削工位正上方,所述切削工位包括铣刀,所述切削工位可通过吸真空将所述方形钛板吸在所述切削工位表面,当真空压力值达到-0.1MPa时,所述铣刀开始工作,铣出直径3000mm、竖直方向厚度为6mm左右的所述圆盘形钛板并于中心打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述切削工位和所述上料机9相配合可实现对所述加工件的自动定位和自动切削,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另外,在所述切削工位和所述抛光工位之间还设有废料工位10,所述废料工位10上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具有第一开口110,所述第一开口110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101端,其内部具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切削工位切削所述加工件所产生的废料;所述切削工位切削完成后,所述吸盘抓手801可下降并抓取所述废料,带动所述废料上升一定高度并向右移动至所述废料工位10正上方后投放所述废料至所述第一空间,也可减少人力损耗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四工位5为检测工位;其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四工位5上设有第三加工台502,所述第三加工台502上设有第七支架503,所述检测工位上设有检测组件504,所述检测组件504包括底端与所述第七支架503远离所述第三加工台502侧连接的机械手臂541,所述机械手臂541远离所述第七支架503端连接有摄像组件542,所述摄像组件542用于获取所述加工件表面图像;其中,本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内包括运算模块,所述运算模块与所述摄像组件542电连接;所述摄像组件542将所述图像发送至所述运算模块,所述运算模块计算获得所述加工件表面的缺陷值,进而判断所述加工件表面抛光度是否合格;另外,所述检测工位外设有一圈防护组件505,所述防护组件505用于阻拦人员进入所述摄像组件542的摄像范围;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抛光工位打磨完成后所述吸盘抓手801抓取所述加工件向右移动至所述清洁工位,所述清洁工位上设有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可冲洗所述加工件表面因打磨残留的碎屑和油污;当所述清洁工位完成对所述加工件的冲洗工作后,将所述加工件移动至所述检测工位进行表面抛光度的检测,当所述加工件表面抛光度合格时,所述吸盘抓手801将其移动至下一工位,当所述加工件表面抛光度不合格时,所述吸盘抓手801带动所述加工件返回到所述抛光工位,并由所述抛光工位对所述加工件进行二次打磨,重复上述打磨、冲洗及检测三个环节,直至所述检测工位检测所述加工件表面抛光度合格,所述吸盘抓手801才可将其移动至下一工位;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所述检测工位对所述加工件表面的自动化检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障了所述加工件表面抛光度的一致性;
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第五工位6为包装工位,设于所述清洁工位的右侧,所述包装工位采用毛毡自动包装经所述检测工位检测合格的所述加工件;经过包装的所述加工件更加美观,同时也可避免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磕碰影响使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位2上设有:
第一加工台201,所述第一加工台201上具有第一台面202,所述第一台面202用于放置所述加工件;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加工台201为长方体,所述第一台面202为其顶面,
打磨组件203,所述打磨组件203设于所述加工件的上方,所述打磨组件203的外壁缠绕有打磨部204,所述打磨组件203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打磨组件20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打磨部204与所述加工件接触,当所述打磨组件203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打磨部204脱离所述加工件;可选地,所述打磨部204选用砂带;在某些特定情景下,该装置连接有第三控制组件,当所述打磨组件203底端与所述钛板上表面之间竖直方向距离为100mm时,所述第三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打磨组件203开始下降直至所述砂带与所述钛板接触;
第二驱动组件205,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5用于驱动所述打磨组件203沿第三方向移动,且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可选地,所述第三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5可驱动所述打磨组件203升降,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5上设有传感器,当所述打磨组件203下降至缠绕于其外壁的所述砂带与所述钛板接触时,所述传感器传输信号给所述第三控制组件,所述第三控制组件控制所述打磨组件203打磨所述钛板表面;
第三驱动组件206,所述第三驱动组件206用于当所述打磨组件20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驱动所述打磨组件203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在某些特定情景下,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加工台20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五支架,所述第五支架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跨接两个所述第五支架远离所述第一加工台201的两端设有第六支架261;所述第六支架261上设有第二轨道262,当所述打磨组件203下降至缠绕于其外壁的所述砂带与所述钛板接触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206可驱动所述打磨组件203沿所述第二轨道262移动并打磨所述加工件表面;
第四驱动组件207,所述第四驱动组件207用于当所述打磨组件203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驱动所述打磨组件203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在某些特定情景下,两个所述第五支架上各设有两条第三轨道271,如图3所示,所述第三轨道271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钛板的上表面沿所述第二方向可均匀分为N个区域,当所述打磨组件203打磨完一个区域后,需上升使缠绕于其外壁的所述砂带脱离所述钛板的上表面,此时所述第四驱动组件207驱动所述打磨组件203沿所述第三轨道271移动至下一区域;
第五驱动组件208,所述第五驱动组件208用于当所述打磨组件20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驱动所述打磨部204转动;在某些特定情景下,当所述打磨组件203下降至缠绕于其外壁的所述砂带与所述加工件接触时,所述第三控制组件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5上的所述传感器传输信号,控制所述第五驱动组件208驱动所述砂带转动以打磨所述钛板上表面;使用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5、所述第三驱动组件206及所述第四驱动组件207可驱动所述打磨组件203打磨所述钛板表面,与现有技术中人工打磨钛板产品相比,实现了自动打磨钛板,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力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组件203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打磨件231,每个所述打磨件231外缠绕有所述打磨部204;所述第四驱动组件207驱动所述打磨组件203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设定距离,用于所述加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各区域可打磨至少两次;在某些特定情景下,如图2所示,所述打磨件231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打磨件231为大小一致的圆柱体件,所述圆柱体件轴线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且沿其轴线方向的长度均为100mm,各所述打磨件231上缠绕的所述砂带目数分别为800目、400目和100目,所述第三控制组件设置所述打磨组件203每次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移动距离为90mm,可保障所述钛板各区域的打磨面均能接受三种不同目数的所述砂纸打磨,从而达到所述钛板表面的抛光度一致。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工位3上设有:
第二加工台301;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工台301为长方体;
第四支架302,所述第四支架302设于所述第二加工台301上,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四支架302具有第一端322和第二端321,所述第二端321与所述第二加工台301铰接,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四支架302远离所述第二加工台301侧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用于放置所述加工件;可选地,所述第四支架302为长方体,所述第一承载面为所述第四支架302的顶面,为长方形;所述第二加工台301靠近所述第二端321侧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两端各具有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四支架302的所述第二端321两端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铰接轴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从而所述第四支架302可以所述铰接轴为轴转动;
所述第四支架302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当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四支架302与所述第二加工台301平行;当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四支架302与所述第二加工台301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远离所述第二端321侧;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第三状态为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第四状态为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倾斜位置时,倾斜角度为30°角;
第六驱动组件303,所述第六驱动组件303用于驱动所述第四支架302在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可选地,所述第六驱动组件303为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杆靠近所述第四支架302侧与所述第四支架302底面抵接;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伸缩杆伸出可驱动所述第四支架302带动所述钛板倾斜,倾斜后可使所述钛板表面灰尘的清洁工作更加高效。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冲洗机构用于当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冲洗所述加工件表面;所述冲洗机构包括:
第一导向组件304,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设于所述第四支架302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当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第四支架302靠近所述加工件侧,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第四支架302靠近所述第二加工台301侧;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端322为所述第四支架302的后端,所述第二端321为所述第四支架302的前端;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后端为高端,前端为低端;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的后端设有第一支撑杆341,其底端与所述第二加工台301铰接;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的前端设有第二支撑杆342,其底端与所述第二加工台301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34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342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垂直,且所述第一支撑杆341沿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42;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41顶端,前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42顶端,且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平行设置;当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面的上下位置;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与所述第二加工台301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开口方向朝向远离所述第二端321侧,所述第二夹角角度也为30°,所述第一导轨上设有与其相配的两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与其相配的两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一固定板343连接,可保障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与两个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同步移动;
第一喷淋组件,所述第一喷淋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一喷淋件344和第二喷淋件345,所述第一喷淋件344和所述第二喷淋件345上设有多个出水孔346;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34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设于其顶端的两个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具有多个第一螺纹孔和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配的第一螺栓,两个所述第一锁紧件中心具有两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设于其底端的两个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具有多个第二螺纹孔和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配的第二螺栓,两个所述第二锁紧件中心具有两个第四通孔;可选地,所述第一喷淋件344和所述第二喷淋件345为圆柱形管,所述第一喷淋件344和所述第二喷淋件345靠近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第一喷淋组件工作之前松动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二螺栓,转动所述第一喷淋件344和所述第二喷淋件345直至调整到合适角度以保障所述出水孔346喷出的水可以覆盖所述加工件表面,之后拧紧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二螺栓使所述第一喷淋件344和所述第二喷淋件345位置固定;另外,所述第一喷淋件344和所述第二喷淋件345上的各个所述出水孔346安装有调节阀,用于保障出水量一致,从而达到好的清洁效果;
第七驱动组件347,所述第七驱动组件347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喷淋件344和所述第二喷淋件345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上移动;可选地,所述第七驱动组件347选用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高端和低端的两个第一驱动轮,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轮外缠绕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设有第一卡位板,所述第一卡位板设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之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轮顺时针转动时可带动所述传送带从高端到低端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两个所述第一驱动轮逆时针转动时可带动所述传送带从低端到高端移动,所述传送带可带动所述第一固定板343及所述第一喷淋组件沿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做往复运动;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第七驱动组件347需驱动所述第一喷淋组件沿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做三次往复运动,每次往复运动用时三分钟,以保障所述加工件表面的清洁度。
进一步地,所述冲洗机构还包括:
第二导向组件305,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设于所述第四支架30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包括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对设置的第三导轨354和与所述第二导轨相对设置的第四导轨355;其中,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后端为高端,前端为低端;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的后端设有第三支撑杆351,其底端与所述第二加工台301铰接;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的前端设有第四支撑杆352,其底端与所述第二加工台301铰接;所述第三支撑杆351和所述第四支撑杆352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垂直,且所述第三支撑杆351沿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支撑杆352;所述第三导轨354和所述第四导轨355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杆351顶端,前端连接于所述第四支撑杆352顶端,且所述第三导轨354与所述第四导轨355平行设置;当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三导轨354和所述第四导轨35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面的上下位置;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导轨354上设有与其相配的两个第三滑块356,所述第四导轨355上设有与其相配的两个第四滑块357,两个所述第三滑块356与两个所述第四滑块357通过第二固定板353连接,可保障两个所述第三滑块356与两个所述第四滑块357沿所述第三导轨354和所述第四导轨355同步移动;
第二喷淋组件,所述第二喷淋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上,所述第二喷淋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喷淋件344相对设置的第三喷淋件359和与所述第二喷淋件345相对设置的第四喷淋件360;所述第三喷淋件359和所述第四喷淋件360上设有多个所述出水孔346;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35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设于其顶端的两个第三锁紧件,所述第三锁紧件具有多个第三螺纹孔和与所述第三螺纹孔相配的第三螺栓,两个所述第三锁紧件中心具有两个第五通孔,所述第四连接件包括设于其底端的两个第四锁紧件,所述第四锁紧件具有多个第四螺纹孔和与所述第四螺纹孔相配的第四螺栓,两个所述第四锁紧件中心具有两个第六通孔;可选地,所述第三喷淋件359和所述第四喷淋件360为圆柱形管,所述第三喷淋件359和所述第四喷淋件360靠近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端分别插入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第二喷淋组件工作之前松动所述第三螺栓和所述第四螺栓,转动所述第三喷淋件359和所述第四喷淋件360直至调整到合适角度以保障所述出水孔346喷出的水可以覆盖所述加工件表面,之后拧紧所述第三螺栓和所述第四螺栓使所述第三喷淋件359和所述第四喷淋件360位置固定;另外,所述第一喷淋件344和所述第二喷淋件345上的各个所述出水孔346安装有调节阀,用于保障出水量一致,从而达到好的清洁效果;
第八驱动组件358,所述第八驱动组件358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喷淋件359和所述第四喷淋件360在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上移动;可选地,所述第八驱动组件358选用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高端和低端的两个第二驱动轮,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轮外缠绕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上设有第二卡位板,所述第二卡位板设于所述第三导轨354的两个所述第三滑块356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轮顺时针转动时可带动所述传送带从高端到低端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两个所述第二驱动轮逆时针转动时可带动所述传送带从低端到高端移动,所述传送带可带动所述第二固定板353及所述第二喷淋组件沿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做往复运动;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第八驱动组件358需驱动所述第二喷淋组件沿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做三次往复运动,每次往复运动用时三分钟,以保障所述加工件表面的清洁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之间设有吹扫组件,所述吹扫组件用于吹干所述加工件上的水分;在某些特定情景下,当所述冲洗机构工作完成后,所述加工件表面残留的水分需要吹扫干净;其中,如图7所示,所述吹扫组件包括第一吹扫组306和所述第二吹扫组307,此时,所述第一吹扫组306设于所述第四支架302远离所述第二加工台301侧,所述第二吹扫组307设于所述第四支架302靠近所述第二加工台301侧;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靠近所述第二端321相对远离的两侧设有两个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顶端连接有横向件,所述横向件靠近所述第二加工台301侧设有两个第一L形角铁,所述第一吹扫组306包括三个同轴设置的第一吹扫件,三个所述第一吹扫件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吹扫件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处于所述第一间隙内的所述第一连接轴螺接于所述第一L形角铁;所述第二加工台301靠近所述第一端322侧设有两个第二L形角铁,所述第二吹扫组307包括三个同轴设置的第二吹扫件,三个所述第二吹扫件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二L形角铁螺接;所述第一吹扫组306和所述第二吹扫组307的出风口吹风可分别覆盖所述加工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另外,可根据所述加工件的尺寸增减所述第一吹扫件和所述第二吹扫件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支架302包括多个竖向件308,多个所述竖向件308远离所述第二加工台301端形成所述第一承载面,相邻两个所述竖向件308之间形成第一缝隙,所述吹扫组件吹扫所述加工件时,所述加工件表面的水分可由所述第一缝隙流出;可选地,所述竖向件308为长方形板,在某些特定情景下,当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长方形板延伸方向为竖直方向,此时所述加工件与所述第一承载面的接触面积最小,可保障所述吹扫组件快速吹干所述加工件表面的水分。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申请提出一种上述的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的生产流程,如图9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1:搬运所述加工件至所述第三工位4;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述加工件为3000mm*3000mm*6mm的方形钛板,所述吸盘抓手801从所述上料机9抓取到所述方形钛板后向右移动至所述切削工位正上方;
S102:切削所述加工件,得到第一加工件;其中,所述第一加工件为直径3000mm、竖直方向厚度为6mm左右的圆盘形钛板,所述切削工位包括铣刀,所述切削工位可通过吸真空将所述方形钛板吸在所述切削工位表面,当真空压力值达到-0.1MPa时,所述铣刀开始工作,铣出直径3000mm、竖直方向厚度为6mm左右的所述圆盘形钛板并于中心打孔;
S103:搬运所述第一加工件至所述第一工位2;在某些特定情景下,经过切削得到的所述圆盘形钛板由所述吸盘抓手801抓取并沿所述桁架移动,放置于所述抛光工位;
S104:打磨所述第一加工件,得到第二加工件;其中,所述第二加工件为打磨后的所述圆盘形钛板;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5、所述第三驱动组件206、所述第四驱动组件207及所述第五驱动组件208可配合驱动所述抛光工位上的所述打磨组件203打磨所述圆盘形钛板表面得到所述第二加工件,
S105:搬运所述第二加工件至所述第二工位3;其中,所述第二工位3为清洁工位;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吸盘抓手801抓取所述第二加工件并沿所述桁架移动,放置于所述清洁工位;
S106:冲洗所述第二加工件,得到第三加工件;其中,当所述清洁工位上的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倾斜状态时,所述第七驱动组件347和所述第八驱动组件358驱动所述第一喷淋组件和所述第二喷淋组件沿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移动,冲洗所述第二加工件表面,并由所述吹扫组件吹干所述第二加工件表面水分得到所述第三加工件;
S107:搬运所述第三加工件至所述第四工位5;在某些特定情景下,所述第二加工台301的两侧各设有一条第一轨道501,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轨道501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且一端延伸至所述检测工位,当完成所述清洁工作后,所述第四支架302切换到水平状态,并带动所述第三加工件沿所述第一轨道501移动至所述检测工位;
S108:判断所述第三加工件是否满足设定标准;若满足,则将所述第三加工件搬运至所述第五工位6;若不满足,则重复执行步骤S104-S107;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若所述检测工位检测所述第三加工件表面抛光度符合标准,则由所述吸盘抓手801抓取并沿所述桁架移动,放置于所述包装工位进行包装完成生产;若所述检测工位检测所述第三加工件表面抛光度不符合标准,则由所述吸盘抓手801抓取并沿所述桁架向左移动,返回到所述抛光工位再次进行抛光,重复抛光、清洁及检测三个步骤,直至表面抛光度满足标准要求,再由所述吸盘抓手801抓取并沿所述桁架移动,放置于所述包装工位进行包装完成生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该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的生产流程实现了多个工位生产的自动化,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产能。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本体(1),所述基座本体(1)具有第一安装面(101),所述第一安装面(101)上沿第一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工位(2)和第二工位(3);
支架本体(7),所述支架本体(7)设于所述基座本体(1)上方;
搬运组件(8),所述搬运组件(8)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架本体(7),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基座本体(1)端,所述搬运组件(8)可搬运所述加工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搬运组件(8)搬运所述加工件至所述第一工位(2)或所述第二工位(3);所述第一工位(2)用于抛光所述加工件表面,所述第二工位(3)上设有冲洗机构,所述冲洗机构可冲洗所述加工件表面;
所述第一工位(2)远离所述第二工位(3)的一侧设有第三工位(4),所述第三工位(4)用于切削所述加工件至指定尺寸;所述第二工位(3)沿第二方向的一侧设有第四工位(5),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四工位(5)用于检测所述加工件表面抛光度;所述第二工位(3)远离所述第一工位(2)的一侧设有第五工位(6),所述第五工位(6)用于包装所述加工件;
所述第一工位(2)上设有:
第一加工台(201),所述第一加工台(201)上具有第一台面(202),所述第一台面(202)用于放置所述加工件;
打磨组件(203),所述打磨组件(203)设于所述加工件的上方,所述打磨组件(203)的外壁缠绕有打磨部(204),所述打磨组件(203)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打磨组件(20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打磨部(204)与所述加工件接触,当所述打磨组件(203)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打磨部(204)脱离所述加工件;
第二驱动组件(205),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05)用于驱动所述打磨组件(203)沿第三方向移动,且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第三驱动组件(206),所述第三驱动组件(206)用于当所述打磨组件(20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驱动所述打磨组件(203)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第四驱动组件(207),所述第四驱动组件(207)用于当所述打磨组件(203)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驱动所述打磨组件(203)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第五驱动组件(208),所述第五驱动组件(208)用于当所述打磨组件(20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驱动所述打磨部(204)转动;
所述打磨组件(203)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的打磨件(231),每个所述打磨件(231)外缠绕有所述打磨部(204);所述第四驱动组件(207)驱动所述打磨组件(203)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设定距离,用于所述加工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各区域可打磨至少两次;
所述第二工位(3)上设有:
第二加工台(301);
第四支架(302),所述第四支架(302)设于所述第二加工台(301)上,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四支架(302)具有第一端(322)和第二端(321),所述第二端(321)与所述第二加工台(301)铰接,其铰接轴的轴线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四支架(302)远离所述第二加工台(301)侧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用于放置所述加工件;
所述第四支架(302)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当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四支架(302)与所述第二加工台(301)平行;当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四支架(302)与所述第二加工台(301)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远离所述第二端(321)侧;
第六驱动组件(303),所述第六驱动组件(303)用于驱动所述第四支架(302)在所述第三状态和所述第四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冲洗机构用于当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冲洗所述加工件表面;所述冲洗机构包括:
第一导向组件(304),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设于所述第四支架(302)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当所述第四支架(302)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第四支架(302)靠近所述加工件侧,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第四支架(302)靠近所述第二加工台(301)侧;
第一喷淋组件,所述第一喷淋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上的第一喷淋件(344)和第二喷淋件(345),所述第一喷淋件(344)和所述第二喷淋件(345)上设有多个出水孔(346);
第七驱动组件(347),所述第七驱动组件(347)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喷淋件(344)和所述第二喷淋件(345)在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机构还包括:
第二导向组件(305),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设于所述第四支架(30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包括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对设置的第三导轨(354)和与所述第二导轨相对设置的第四导轨(355);
第二喷淋组件,所述第二喷淋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上,所述第二喷淋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喷淋件(344)相对设置的第三喷淋件(359)和与所述第二喷淋件(345)相对设置的第四喷淋件(360);所述第三喷淋件(359)和所述第四喷淋件(360)上设有多个所述出水孔(346);
第八驱动组件(358),所述第八驱动组件(358)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喷淋件(359)和所述第四喷淋件(360)在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304)和所述第二导向组件(305)之间设有吹扫组件,所述吹扫组件用于吹干所述加工件上的水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架(302)包括多个竖向件(308),多个所述竖向件(308)远离所述第二加工台(301)端形成所述第一承载面,相邻两个所述竖向件(308)之间形成第一缝隙,所述吹扫组件吹扫所述加工件时,所述加工件表面的水分可由所述第一缝隙流出。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的生产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搬运所述加工件至所述第三工位(4);
S102:切削所述加工件,得到第一加工件;
S103:搬运所述第一加工件至所述第一工位(2);
S104:打磨所述第一加工件,得到第二加工件;
S105:搬运所述第二加工件至所述第二工位(3);
S106:冲洗所述第二加工件,得到第三加工件;
S107:搬运所述第三加工件至所述第四工位(5);
S108:判断所述第三加工件是否满足设定标准;若满足,则将所述第三加工件搬运至所述第五工位(6);若不满足,则重复执行步骤S104-S107。
CN202211670216.XA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及其生产流程 Active CN115635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0216.XA CN115635264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及其生产流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70216.XA CN115635264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及其生产流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5264A CN115635264A (zh) 2023-01-24
CN115635264B true CN115635264B (zh) 2023-05-16

Family

ID=84949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70216.XA Active CN115635264B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及其生产流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526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9248A (en) * 1917-05-14 1918-10-03 Walter Pelmore An Improved Method of and Means for Washing or Cleaning Machined Metal Parts and other Articles.
DE60238975D1 (de) * 2001-02-27 2011-03-03 P & G Clairol Inc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von polymerfilmen bei der herstellung wässriger zubereitungen enthaltend anionische amphiphile polymere
US8603256B2 (en) * 2009-02-16 2013-12-10 Rainbow Conversion Technologies, Llc Mobile container cleaning system
JP5917610B2 (ja) * 2013-11-28 2016-05-18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
CN205437797U (zh) * 2016-03-15 2016-08-10 湖南宇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零件智能化制造成套生产线
CN110948365A (zh) * 2019-11-05 2020-04-03 深圳市金鼎丰贵金属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锭自动抛光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5264A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2650B (zh) 全自动双端面磨削生产线
CN110170752B (zh)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
US11446843B2 (en) Material loading apparatus
CN109048058B (zh) 电池激光焊接及检测装置
CN105935793B (zh) 雕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96416A (zh) 一种石墨双极板模压成型系统
CN112474604A (zh) 一种全自动激光清洗平台
KR20150084357A (ko) 톱 양면 자동 연마기의 소재 공급장치
CN108655904B (zh) 一种自动量测式上下槽体打磨线
CN114955491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设备及生产线
CN108673147A (zh) 锂电池极耳装配机
CN108695540A (zh) 锂电池极耳自动装配机
CN115635264B (zh) 一种加工件抛光成型装置及其生产流程
CN111975511B (zh) 一种带自动上下料的数控加工中心及其自动上下料方法
CN110823925A (zh) Oled/lcd显示屏的自动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US20210069843A1 (en) Autonomous processing station
CN106141869B (zh) 通过式快速打磨机和通过式快速打磨方法
CN115138644B (zh) 一种用于机车制动盘的激光清洗系统
JP2004136300A (ja) プレスライン
CN211163161U (zh) 自动加工生产线
KR102538864B1 (ko) 로딩과 언로딩 인터페이스를 결합한 디버링 자동화 장치
CN214922651U (zh) 金属工件加工设备
CN110788691B (zh) 一种机器人打磨系统
KR20150128504A (ko) 공작물 자동 로딩/언로딩 장치와 이를 채용하는 공작기계 장치
CN108929029B (zh) 一种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