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3701A - 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及使用该材料制备的无纺布、无纺布手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及使用该材料制备的无纺布、无纺布手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3701A
CN115633701A CN202211326444.5A CN202211326444A CN115633701A CN 115633701 A CN115633701 A CN 115633701A CN 202211326444 A CN202211326444 A CN 202211326444A CN 115633701 A CN115633701 A CN 115633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acterial
antiviral
ions
antiviral material
woven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264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瑞乐
李志功
王海军
付永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Ankelin Filte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Ankelin Filt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Ankelin Filte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Ankelin Filte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264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37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3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3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它为锌‑铜‑铁‑掺杂纳米氧化镁粉体,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含镁离子混合溶液与有机酸溶液混合均匀,并水浴加热,依次进行过滤、烘干、煅烧处理,将煅烧的粉体吸附含氯氮气,得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纺布和无纺布手套。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及使用该材料制备的无纺布、无纺 布手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医疗辅材,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及使用该材料制备的无纺布、无纺布手套。
背景技术
纺织品作为与人类接触最多的材料之一,人们通过丝织品制备各种各样的防护用品,例如:防护手套等,以保护自己免受病菌侵害。但是,其本身也可能就会成为细菌和病毒传播的介质,因此,纺织品的抗菌抗病毒性能备受消费者关注。然而,天然纤维纺织面料的高效且长效抗菌抗病毒一直是业界难题。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抗菌整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纤维材料表面加工处理来实现,例如:中国转换率CN114622403A公开了一种抗菌防霉的牛津布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处理的牛津布进行定型、预湿处理后涂覆整理剂,最后经预烘干、烘焙处理,即得牛津布面料;其中,所述整理剂的制备包括改性纳米氧化镁的制备、载体的制备、改性纳米氧化镁的负载、整理剂的制备等步骤。但是,这种抗菌整理技术很难实现抗菌功能长效性,在耐水洗牢度上也存在不足。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及使用该材料制备的无纺布、无纺布手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它为锌-铜-铁-掺杂纳米氧化镁粉体。
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含镁离子混合溶液与有机酸溶液混合均匀,并水浴加热,依次进行过滤、烘干、煅烧处理,将煅烧的粉体吸附含氯氮气,得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
含镁离子混合溶液中包括镁离子、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其中,镁离子、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的摩尔比为1000:(1-10):(1-10):(1-10)。
所述有机酸为体积比为(1-5):1的丙二酸与乙酸。
所述有机酸为体积比为3:1的丙二酸与乙酸。
烘干温度为80-100摄氏度。
一种无纺布,包括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
所述的无纺布,由所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和聚丙烯颗粒,经高温熔融、喷丝、牵引、接收,制得抗菌抗病毒纺粘无纺布。
一种无纺布手套,由所述的无纺布制得。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提供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在混合溶液主要包括镁离子、少量铁离子、锌离子及铜离子等;有机酸溶液主要是丙二酸与乙酸混合混合溶液;两者混合后反应生成水合有机羧酸镁;煅烧后是少量锌离子、铜离子及铁离子掺杂的氧化镁;吸附装置是气体吸附罐,充气含氯氮气,用氯气活化氧化镁表面,该步骤不发生化学反应。由该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和聚丙烯颗粒,经高温熔融、喷丝、牵引、接收,制得抗菌抗病毒纺粘无纺布具备优异的抗菌、抗病毒性能,能够充分解决纺织品上的细菌滋生、繁殖、病毒存活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抗菌抗病毒无纺布手套用于公共场所手部佩戴,具有抗菌、抗病毒功能,用于防止来自病原微生物向手部传播,供疾控、防疫、高危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在含有潜在污染物的环境下使用,也可用于日常生活中手部抗菌、抗病毒功能的防护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它为锌-铜-铁-掺杂纳米氧化镁粉体,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含镁离子混合溶液与有机酸溶液混合均匀,并水浴加热,依次进行过滤、烘干、煅烧处理,将煅烧的粉体吸附含氯氮气,得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纺布,包括上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
由上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和聚丙烯颗粒,经高温熔融、喷丝、牵引、接收,制得抗菌抗病毒纺粘无纺布。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纺布手套,由上述无纺布制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它为锌-铜-铁-掺杂纳米氧化镁粉体,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含镁离子混合溶液与有机酸溶液混合均匀,并水浴加热,依次进行过滤、烘干、煅烧处理,将煅烧的粉体吸附含氯氮气,得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
其中,含镁离子混合溶液中包括镁离子、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其中,镁离子、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的摩尔比为1000:10:10:10。所述有机酸为体积比为5:1的丙二酸与乙酸。烘干温度为80-100摄氏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纺布,包括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
由所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和聚丙烯颗粒,经高温熔融、喷丝、牵引、接收,制得抗菌抗病毒纺粘无纺布。其中,所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和聚丙烯颗粒的质量比为6:100.
按照GB/T 20944.3-2008对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抑制率达到95%,按照IS018184:2014进行抗病毒性能测试,抗病毒性能达到(一次性使用纺织品)Ⅱ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纺布手套,由所述的无纺布制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它为锌-铜-铁-掺杂纳米氧化镁粉体,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含镁离子混合溶液与有机酸溶液混合均匀,并水浴加热,依次进行过滤、烘干、煅烧处理,将煅烧的粉体吸附含氯氮气,得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
其中,含镁离子混合溶液中包括镁离子、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其中,镁离子、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的摩尔比为1000:10:10:10。所述有机酸为体积比为3:1的丙二酸与乙酸。烘干温度为80-100摄氏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纺布,包括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
由所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和聚丙烯颗粒,经高温熔融、喷丝、牵引、接收,制得抗菌抗病毒纺粘无纺布。其中,所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和聚丙烯颗粒的质量比为5:100.
按照GB/T 20944.3-2008对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抑制率达到97%,按照IS018184:2014进行抗病毒性能测试,抗病毒性能达到(一次性使用纺织品)Ⅱ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纺布手套,由所述的无纺布制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它为锌-铜-铁-掺杂纳米氧化镁粉体,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含镁离子混合溶液与有机酸溶液混合均匀,并水浴加热,依次进行过滤、烘干、煅烧处理,将煅烧的粉体吸附含氯氮气,得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
其中,含镁离子混合溶液中包括镁离子、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其中,镁离子、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的摩尔比为1000:5:5:5。所述有机酸为体积比为4:1的丙二酸与乙酸。烘干温度为80-100摄氏度。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纺布,包括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
由所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和聚丙烯颗粒,经高温熔融、喷丝、牵引、接收,制得抗菌抗病毒纺粘无纺布。其中,所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和聚丙烯颗粒的质量比为8:100.
按照GB/T 20944.3-2008对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抑制率达到98%,按照IS018184:2014进行抗病毒性能测试,抗病毒性能达到(一次性使用纺织品)Ⅱ级。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纺布手套,由所述的无纺布制得。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其特征在于:它为锌-铜-铁-掺杂纳米氧化镁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含镁离子混合溶液与有机酸溶液混合均匀,并水浴加热,依次进行过滤、烘干、煅烧处理,将煅烧的粉体吸附含氯氮气,得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其特征在于:含镁离子混合溶液中包括镁离子、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其中,镁离子、铁离子、锌离子、铜离子的摩尔比为1000:(1-10):(1-10):(1-1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为体积比为(1-5):1的丙二酸与乙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为体积比为3:1的丙二酸与乙酸。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其特征在于:烘干温度为80-100摄氏度。
7.一种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和聚丙烯颗粒,经高温熔融、喷丝、牵引、接收,制得抗菌抗病毒纺粘无纺布。
9.一种无纺布手套,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8或7所述的无纺布制得。
CN202211326444.5A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及使用该材料制备的无纺布、无纺布手套 Pending CN1156337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6444.5A CN115633701A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及使用该材料制备的无纺布、无纺布手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6444.5A CN115633701A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及使用该材料制备的无纺布、无纺布手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3701A true CN115633701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47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26444.5A Pending CN115633701A (zh) 2022-10-27 2022-10-27 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及使用该材料制备的无纺布、无纺布手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3701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3537A (zh) * 2015-12-01 2016-02-03 福建江夏学院 一种锌铜掺杂的氧化镁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30662A (zh) * 2021-07-09 2021-09-24 东莞市亿茂滤材有限公司 抗菌防霉抗病毒熔喷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3537A (zh) * 2015-12-01 2016-02-03 福建江夏学院 一种锌铜掺杂的氧化镁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30662A (zh) * 2021-07-09 2021-09-24 东莞市亿茂滤材有限公司 抗菌防霉抗病毒熔喷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洪晓雨: "元素掺杂和酸处理对纳米氧化镁抗菌性能的影响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15 January 2021 (2021-01-15), pages 3 - 8 *
董静 等: "高比表面氧化镁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vol. 29, no. 4, 25 August 2013 (2013-08-25), pages 327 - 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33763B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dispersions of tio2 in the form of nanoparticles, and dispersions obtainable with this process and fuctionalization of surfaces by application of tio2 dispersions
CN102578147B (zh) 一种除臭、抗菌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63678A (zh) 立方体磷酸锆载银抗菌粉的制备方法
CN104824020A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复配纳米银溶胶的制备方法
CN109258685A (zh) 纳米铜/聚季铵盐接枝氧化石墨烯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12801A (zh) 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功能纤维
CN103524652A (zh) 一种含季铵盐基团的卤胺类聚合物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530801B (zh) 一种发光光催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3760A (zh) 一种二氧化钛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0850A (zh) 一种镀膜抗菌钢化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7669A (zh) 一种抗菌羊毛纤维的加工方法
CN112482015A (zh) 抗菌抗病毒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406A (zh) 一种水性环保长效纳米负离子多功能生态建筑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41416A (zh) 一种抗菌粉末涂料
CN106436292B (zh) 一种银系抗菌织物品低温热解还原制备方法
CN115633701A (zh) 一种高效抗菌抗病毒材料及使用该材料制备的无纺布、无纺布手套
CN103526534B (zh) 抗菌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CN112960990A (zh) 一种抗菌防霉抗病毒多孔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74595C (zh) 一种载银离子硅凝胶制备方法
CN115198526A (zh) 一种光催化抗菌聚丙烯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276824A (zh) 一种陶瓷刀具的制备方法
CN101103732A (zh) 一种强效广谱抗菌液
KR20120000692A (ko) 기능성 벽지
CN107523999A (zh) 一种织物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5803802A (zh) 一种蓄热羽绒的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