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2284B - 一种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2284B
CN115632284B CN202211438301.3A CN202211438301A CN115632284B CN 115632284 B CN115632284 B CN 115632284B CN 202211438301 A CN202211438301 A CN 202211438301A CN 115632284 B CN115632284 B CN 115632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erminal
current
signal
fe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83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32284A (zh
Inventor
朱锋
梁鸿毅
易小许
朱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r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 Ru Connecto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 Ru Connecto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 Ru Connector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383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22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2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2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32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2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包括母胶壳、公胶壳、若干公端子和若干母端子,母胶壳的第一壳体外侧设置有第一卡合部,第一卡合部成形有第一凹槽;公胶壳的第二壳体外侧与第一卡合部相适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合部,第二卡合部成形有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第三凹槽。防水连接器还包括二次卡扣,二次卡扣包括主体;主体适于在母胶壳和公胶壳连接时,沿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形成的轨道往复滑动;且二次卡扣适于在主体滑动至第三凹槽一侧时将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固定。本发明提供的防水连接器连通稳固性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用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使电流流通,从而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由于连接器在连通后需要长时间持续使用,甚至需要进行整体移动,因此连接器在连通后的连通稳固性,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
连接器一般将两组端子分别插接在两个胶壳上,并将两个胶壳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两组端子的电连接。只有在保证两组端子稳固连接的同时,两个胶壳同样不出现脱落,才能确保连接器的连通稳固性。一旦出现胶壳仍在连接但端子已经脱落的情况,或是端子仍在连接但胶壳已经分离的情况,都会影响连接器的正常使用。不仅如此,一旦端子或胶壳出现脱落,还可能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非常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连通稳固性差,而提供了一种连通稳固性好的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包括母胶壳、公胶壳、若干公端子和若干母端子,所述母胶壳的第一壳体外侧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成形有第一凹槽;所述公胶壳的第二壳体外侧与所述第一卡合部相适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成形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适配的第三凹槽;
所述防水连接器还包括二次卡扣,所述二次卡扣包括主体;所述主体适于在所述母胶壳和所述公胶壳连接时,沿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形成的轨道往复滑动;且所述二次卡扣适于在所述主体滑动至所述第三凹槽一侧时将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固定。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第二卡合部的一端成形有卡合块,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卡合块相适配的位置成形有卡合凸起;所述卡合凸起适于在所述主体滑动至所述第三凹槽一侧时,限制所述卡合块向所述第一卡合部方向移动。
这样的设计,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第二卡合部对二次卡扣的限位,进而实现了第二卡合部对第一卡合部的固定,保障了公胶壳和母胶壳之间的固连。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所述第三凹槽成形有两个限位凸起,所述主体适于在两个所述限位凸起的限位作用下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形成的轨道内往复滑动。
这样的设计,可以限定主体在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中的滑动方向,防止由于滑动方向偏移导致的装置卡死,提升了防水连接器的使用可靠性。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所述二次卡扣还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主体通过过渡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渡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手柄和所述主体的宽度;
所述第一卡合部还成型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过渡部的宽度,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手柄和所述主体的宽度。
过渡部在第二凹槽中滑动,主体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内部,手柄设置在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外部。这样的设计,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操作手柄,实现二次卡扣的移动,增加了防水连接器的使用便捷性。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所述母端子包括信号母端子和电流母端子,所述公端子包括信号公端子和电流公端子;所述电流母端子和所述信号公端子插入所述母胶壳中,所述信号母端子和所述电流公端子插入所述公胶壳中;
所述母胶壳的所述第一壳体内腔成形有第一隔断,所述第一隔断将所述第一壳体内腔分隔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隔断上成形有与所述电流母端子形状相适配的若干第一电流孔、以及与所述信号公端子形状相适配的若干第一信号孔;
所述公胶壳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成形有第二隔断,所述第二隔断与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围成第三空腔,其中所述公胶壳远离所述第三空腔的一端适于插入所述第二空腔内部;所述第二隔断上成形有与所述信号母端子形状相适配的若干第二信号孔、以及与所述电流公端子形状相适配的若干第二电流孔;所述第一电流孔、所述第二电流孔位置相适配,所述第一信号孔、所述第二信号孔位置相适配。
这样的设计,在同一个防水连接器中,同时加载了电流端子和信号端子,扩充了防水连接器的使用场景,提升了防水连接器的通用性。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所述防水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的后塞、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空腔内的前塞;
所述后塞上成形有与所述第一电流孔位置相适配的若干第三电流孔、以及与所述第一信号孔位置相适配的若干第三信号孔;所述前塞上成形有与所述第二电流孔位置相适配的若干第四电流孔、以及与所述第二信号孔位置相适配的若干第四信号孔。
通过设置前塞和后塞,并利用前塞和后塞上设置的孔,对电流端子和信号端子进行进一步固定,提升了防水连接器的使用稳定性。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所述后塞的边沿成形有至少一个第一防呆凹槽,所述第一空腔内表面成形有与所述第一防呆凹槽数目、结构和位置均适配的第一防呆凸棱;所述前塞边沿成形有至少一个第二防呆凹槽,所述第三空腔内表面成形有与所述第二防呆凹槽数目、结构和位置均适配的第二防呆凸棱。
圆形装置是最难设置防呆装置的,但与此同时,圆形装置又是最需要设置防呆装置的。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防呆凹槽和第一防呆凸棱,以及第二防呆凹槽和第二防呆凸棱,可以保障前塞和后塞在安装时可以以预设角度分别插入公胶壳和母胶壳内部。从而降低了防水连接器在安装时发生误插的可能性。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所述后塞上成形有内卡槽,所述内卡槽为通孔,所述第一隔断朝向所述第一空腔的一侧设置有内卡扣;所述内卡扣适于在所述后塞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时,穿过所述内卡槽并对所述后塞进行固定;
所述前塞的边沿成形有若干限位凹槽,所述第三空腔内表面成形有与所述限位凹槽数目、结构和位置均适配的限位凸棱;每条所述限位凹槽内成形有一个第五楔形凸起;所述限位凸棱上所设置的钩状结构,适于在所述前塞安装在所述第三空腔内时,钩住所述第五楔形凸起并对所述前塞进行固定。
这样的设计,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将后塞和前塞分别固定,在铸造时可以直接成形,加工成本较低。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所述第二隔断上成形有第一镂空,所述后塞上成形有第二镂空,所述前塞上成形有若干第三镂空。
通过设置第一镂空、第二镂空和第三镂空,可以为公胶壳、前塞和后塞提供额外的弹性,操作人员在插拔端子时可以更加省力。此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消耗,节约成本。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还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后塞和所述前塞内的卡簧,所述卡簧包括信号端卡簧和电流端卡簧,所述信号端卡簧和所述电流端卡簧的结构一致但尺寸不同;其中,所述信号端卡簧安装在所述第三信号孔和所述第四信号孔内,所述电流端卡簧安装在所述第三电流孔和所述第四电流孔内。
通过在前塞和后塞的孔中加设卡簧,可以将端子更加稳定地固定在指定位置,提升了防水连接器的使用稳定性。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所述卡簧由一个围成圆环形状的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本体内侧的若干内凹片构成,所述本体上成形有一条缝隙。
通过环设在卡簧内侧的若干内凹片,实现对插入端子的卡合,防止端子从卡簧内脱落,提升了端子与胶壳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此外,在本体上成形有一条缝隙,能够有效地提升卡簧的整体弹性,方便操作人员将端子插入卡簧。特别是当内凹片沿着端子插入方向倾斜设置时,当端子插入时,在内凹片和缝隙所带来的卡簧弹性的影响下,端子可以方便地插入至指定位置,一旦端子插入后,内凹片的结构特征就可以阻止端子脱离卡簧,进一步提升端子与胶壳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每个所述母端子和每个所述公端子上均成形有楔形凸起,每个所述楔形凸起的位置和形状均与该所述母端子或该所述公端子所对应的所述卡簧上的所述内凹片相适配。
这样的设计,当端子插入至指定位置后,卡簧上的内凹片可以对楔形凸起进行限位,进一步降低了端子自行脱离卡簧的可能,进一步提升端子与胶壳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还包括两个防水塞,其中一个所述防水塞设置在所述后塞远离所述第一隔断的一侧,另一个所述防水塞设置在所述前塞远离所述第二隔断的一侧;所述防水塞外沿成形有若干条防水棱。
对于电流端子、信号端子集成在一起的防水连接器,现有技术一般都采取防水胶的方式,即在前塞、后塞和端子安装完成后,在胶壳的相应位置打入防水胶,待防水胶晾干后,即可实现外界环境与前塞或后塞的隔绝,从而实现防水效果。但由于硅胶完全晾干需要一天的时间,即使仅晾干80%,也需要近10个小时,因此,使用注胶方式进行防水,会造成防水连接器的加工时长大大增加,导致加工效率降低。
故,将提前成型好的防水塞直接安装至指定位置,可以极大地提升防水连接器的加工效率,降低加工和储存成本。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所述防水塞上设置有若干第五信号孔和若干第五电流孔;所述第五电流孔朝向所述卡簧的一端外周成形有电流孔凸沿,背向所述卡簧的一端成形有电流孔斜坡;所述第五信号孔的两端均成形有信号孔斜坡。
由于在防水连接器上同时集成了电流端子和信号端子,故防水塞必须按照事先规定的角度进行安装,故需要在防水塞上加装防呆结构。但对于圆形截面的防水连接器,其设置防呆结构难度很大,这也是为什么现有技术针对这种防水连接器无法使用防水塞的原因。
本发明的设计方式,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在第五电流孔朝向卡簧的一端外周成形与第三电流孔或第四电流孔形状、大小相适配的凸沿,使得防水塞在安装时,凸沿必须插入第三电流孔或第四电流孔方可安装成功。也就是说,防水塞必须按照事先规定的角度才能安装成功,防止了人员误操作。
电流孔斜坡和信号孔斜坡的设置,有助于安装时端子更好地穿过防水塞,提升了防水连接器的安装便捷性。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所述母端子包括第一端子主体和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端部、凹筋条和凸筋条,所述凹筋条和所述凸筋条间隔排列形成柱状体,所述柱状体与所述端部固接,且每根所述凹筋条和所述凸筋条均朝向所述柱状体的轴心方向凹陷。
这样的设计,是本发明其中一种母端子的结构。通过间隔排列并形成柱状体的凹筋条和凸筋条,对插入其中的公端子实现360°包覆,利用凹筋条和凸筋条自有的弹性,实现与公端子的持续接触,耐抗振动性更高,保障了防水连接器中公端子和母端子的连接稳固性。
上述防水连接器中,所述母端子包括第四端子主体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四连接端包括喇叭口和收缩部,所述收缩部与所述喇叭口固接,所述第四连接端上对称设置有两条弹性凹槽,所述弹性凹槽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第四端子主体而减小。
这样的设计,是本发明其中一种母端子的结构。利用喇叭口和收缩部连接位置半径较小的特点,实现对插入其中的公端子的持续接触,耐抗振动性更高,保障了防水连接器中公端子和母端子的连接稳固性。同时利用设置在第四连接端上的两条弹性凹槽,为收缩部提供了必要的弹性,保证了公端子可以顺利插入母端子中,提升了防水连接器的安装便捷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母胶壳和公胶壳外部设置相互适配的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并利用二次卡扣实现对第一卡合部、第二卡合部的锁止和固定,进而实现了对公胶壳、母胶壳的固定锁止,增加了防水连接器整体的连通稳固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防水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母胶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公胶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二次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后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前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防水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电流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电流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信号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信号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防水连接器安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母胶壳,10-第一壳体,11-第一隔断,12-第一卡合部,121-第一凹槽,122-第二凹槽,13-第一空腔,14-第二空腔,15-第一信号孔,16-第一电流孔,161-凸起部,17-第一防呆凸棱,18-内卡扣,2-公胶壳,20-第二壳体,21-第二隔断,22-第二卡合部,221-第三凹槽,222-卡合凸起,223-限位凸起,23-第一镂空,24-第三空腔,25-第二信号孔,26-第二电流孔,27-第二防呆凸棱,28-限位凸棱,3-二次卡扣,31-主体,32-手柄,33-卡合块,34-过渡部,41-后塞,411-内卡槽,412-第二镂空,413-第一防呆凹槽,415-第三信号孔,416-第三电流孔,42-前塞,421-限位凹槽,4211-第五楔形凸起,422-第三镂空,423-第二防呆凹槽,425-第四信号孔,426-第四电流孔,5-防水塞,51-防水棱,55-第五信号孔,551-信号孔斜坡,56-第五电流孔,561-电流孔斜坡,562-电流孔凸沿,61-信号公端子,611-第三端子主体,612-第三楔形凸起,613-第三连接端,62-电流公端子,621-第二端子主体,622-第二楔形凸起,623-第二连接端,71-信号母端子,711-第四端子主体,712-第四楔形凸起,713-收缩部,714-弹性凹槽,715-喇叭口,72-电流母端子,721-第一端子主体,722-第一楔形凸起,723-端部,724-凹筋条,725-凸筋条,8-卡簧,81-信号端卡簧,82-电流端卡簧,83-本体,84-缝隙,85-内凹片,9-防水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17所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防水连接器包括母胶壳1、公胶壳2、若干公端子、若干母端子以及二次卡扣3。在本实施例中,母胶壳1和公胶壳2的连接处加装有防水圈9。
在本实施例中,母端子包括信号母端子71和电流母端子72,公端子包括信号公端子61和电流公端子62;电流母端子72和信号公端子61插入母胶壳1中,信号母端子71和电流公端子62插入公胶壳2中。进一步地,电流公端子62、信号公端子61均为冲压铆线式结构。
母胶壳1的第一壳体10内腔成形有第一隔断11,第一隔断11将第一壳体10内腔分隔为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第一隔断11上成形有与电流母端子72形状相适配的若干第一电流孔16、以及与信号公端子61形状相适配的若干第一信号孔15。
公胶壳2的第二壳体20的一端成形有第二隔断21,第二隔断21与第二壳体20共同围成第三空腔24,其中公胶壳2远离第三空腔24的一端适于插入第二空腔14内部;第二隔断21上成形有与信号母端子71形状相适配的若干第二信号孔25、以及与电流公端子62形状相适配的若干第二电流孔26;第一电流孔16、第二电流孔26位置相适配,第一信号孔15、第二信号孔25位置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流孔16朝向所述公胶壳2的一侧成形有凸起部161,第二隔断21上成形有与凸起部161形状相适配的凹陷结构,凸起部161伸入凹陷结构内。
母胶壳1的第一壳体10外侧设置有第一卡合部12,第一卡合部12成形有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公胶壳2的第二壳体20外侧与第一卡合部12相适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合部22,第二卡合部22成形有与第一凹槽121相适配的第三凹槽221。
二次卡扣3包括主体31、手柄32以及过渡部34。主体31适于在母胶壳1和公胶壳2连接时,沿第一凹槽121和第三凹槽221形成的轨道往复滑动;且二次卡扣3适于在主体31滑动至第三凹槽221一侧时将第一卡合部12和第二卡合部22固定。
主体31靠近第二卡合部22的一端成形有卡合块33,第三凹槽221与卡合块33相适配的位置成形有卡合凸起222;卡合凸起222适于在主体31滑动至第三凹槽221一侧时,限制卡合块33向第一卡合部12方向移动。
手柄32与主体31通过过渡部34固定连接,过渡部34的宽度小于手柄32和主体31的宽度。
第三凹槽221成形有两个限位凸起223,主体31适于在两个限位凸起223的限位作用下在第一凹槽121和第三凹槽221形成的轨道内往复滑动。第二凹槽122与第一凹槽121连通,第二凹槽122的宽度大于过渡部34的宽度,且第二凹槽122的宽度小于手柄32和主体31的宽度。
在安装时,公胶壳2和母胶壳1之间先使用内锁式卡扣锁定,再通过二次卡扣3再次锁定,从而通过双重锁扣实现公胶壳2和母胶壳1之间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防水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空腔13内的后塞41、设置在第三空腔24内的前塞42、两个防水塞5、以及分别安装在后塞41和前塞42内的卡簧8。
后塞41上成形有与第一电流孔16位置相适配的若干第三电流孔416、以及与第一信号孔15位置相适配的若干第三信号孔415;前塞42上成形有与第二电流孔26位置相适配的若干第四电流孔426、以及与第二信号孔25位置相适配的若干第四信号孔425。
后塞41的边沿成形有至少一个第一防呆凹槽413,第一空腔13内表面成形有与第一防呆凹槽413数目、结构和位置均适配的第一防呆凸棱17;前塞42边沿成形有至少一个第二防呆凹槽423,第三空腔24内表面成形有与第二防呆凹槽423数目、结构和位置均适配的第二防呆凸棱27。
后塞41上成形有内卡槽411,内卡槽411为通孔,第一隔断11朝向第一空腔13的一侧设置有内卡扣18;内卡扣18适于在后塞41安装在第一空腔13内时,穿过内卡槽411并对后塞41进行固定。
前塞42的边沿成形有若干限位凹槽421,第三空腔24内表面成形有与限位凹槽421数目、结构和位置均适配的限位凸棱28;每条限位凹槽421内成形有一个第五楔形凸起4211;限位凸棱28上所设置的钩状结构,适于在前塞42安装在第三空腔24内时,钩住第五楔形凸起4211并对前塞42进行固定。
第二隔断21上成形有第一镂空23,后塞41上成形有第二镂空412,前塞42上成形有若干第三镂空422。
卡簧8包括信号端卡簧81和电流端卡簧82,信号端卡簧81和电流端卡簧82的结构一致但尺寸不同;其中,信号端卡簧81安装在第三信号孔415和第四信号孔425内,电流端卡簧82安装在第三电流孔416和第四电流孔426内。
卡簧8由一个围成圆环形状的本体83以及固定在本体83内侧的若干内凹片85构成,本体83上成形有一条缝隙84。在本实施例中,内凹片85沿着公端子和母端子插入的方向倾斜设置。
两个防水塞5,其中一个防水塞5设置在后塞41远离第一隔断11的一侧,另一个防水塞5设置在前塞42远离第二隔断21的一侧;防水塞5外沿成形有若干条防水棱51。
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塞5上设置有若干第五信号孔55和若干第五电流孔56;第五电流孔56朝向卡簧8的一端外周成形有电流孔凸沿562,背向卡簧8的一端成形有电流孔斜坡561;第五信号孔55的两端均成形有信号孔斜坡551。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母端子和每个公端子上均成形有楔形凸起,每个楔形凸起的位置和形状均与该母端子或该公端子所对应的卡簧8上的内凹片85相适配。
进一步地,电流母端子72包括第一端子主体721和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包括端部723、凹筋条724和凸筋条725,凹筋条724和凸筋条725间隔排列形成柱状体,柱状体与端部723固接,且每根凹筋条724和凸筋条725均朝向柱状体的轴心方向凹陷。进一步地,设置在电流母端子72上的第一楔形凸起722为环绕在第一端子主体721上的若干间断设置的楔形片。
进一步地,信号母端子71包括第四端子主体711和第四连接端,第四连接端包括喇叭口715和收缩部713,收缩部713与喇叭口715固接,第四连接端上对称设置有两条弹性凹槽714,弹性凹槽714的宽度随着远离第四端子主体711而减小。进一步地,设置在信号母端子71上的第四楔形凸起712为环绕在第四端子主体711上的连续设置的环状楔形结构。
进一步地,电流公端子62包括第二端子主体621、第二连接端623以及第二楔形凸起622。信号公端子61包括第三端子主体611、第三连接端613以及第三楔形凸起612。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5)

1.一种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包括母胶壳(1)、公胶壳(2)、若干公端子和若干母端子,其特征在于,母胶壳(1)的第一壳体(10)外侧设置有第一卡合部(12),第一卡合部(12)成形有第一凹槽(121);公胶壳(2)的第二壳体(20)外侧与第一卡合部(12)相适配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合部(22),第二卡合部(22)成形有与第一凹槽(121)相适配的第三凹槽(221);
防水连接器还包括二次卡扣(3),二次卡扣(3)包括主体(31);主体(31)适于在母胶壳(1)和公胶壳(2)连接时,沿第一凹槽(121)和第三凹槽(221)形成的轨道往复滑动;且二次卡扣(3)适于在主体(31)滑动至第三凹槽(221)一侧时将第一卡合部(12)和第二卡合部(22)固定;
主体(31)靠近第二卡合部(22)的一端成形有卡合块(33),第三凹槽(221)与卡合块(33)相适配的位置成形有卡合凸起(222);卡合凸起(222)适于在主体(31)滑动至第三凹槽(221)一侧时,限制卡合块(33)向第一卡合部(12)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三凹槽(221)成形有两个限位凸起(223),主体(31)适于在两个限位凸起(223)的限位作用下在第一凹槽(121)和第三凹槽(221)形成的轨道内往复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二次卡扣(3)还设置有手柄(32),手柄(32)与主体(31)通过过渡部(34)固定连接,过渡部(34)的宽度小于手柄(32)和主体(31)的宽度;
第一卡合部(12)还成型有第二凹槽(122),第二凹槽(122)与第一凹槽(121)连通,第二凹槽(122)的宽度大于过渡部(34)的宽度,且第二凹槽(122)的宽度小于手柄(32)和主体(31)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母端子包括信号母端子(71)和电流母端子(72),公端子包括信号公端子(61)和电流公端子(62);电流母端子(72)和信号公端子(61)插入母胶壳(1)中,信号母端子(71)和电流公端子(62)插入公胶壳(2)中;
母胶壳(1)的第一壳体(10)内腔成形有第一隔断(11),第一隔断(11)将第一壳体(10)内腔分隔为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第一隔断(11)上成形有与电流母端子(72)形状相适配的若干第一电流孔(16)、以及与信号公端子(61)形状相适配的若干第一信号孔(15);
公胶壳(2)的第二壳体(20)的一端成形有第二隔断(21),第二隔断(21)与第二壳体(20)共同围成第三空腔(24),其中公胶壳(2)远离第三空腔(24)的一端适于插入第二空腔(14)内部;第二隔断(21)上成形有与信号母端子(71)形状相适配的若干第二信号孔(25)、以及与电流公端子(62)形状相适配的若干第二电流孔(26);第一电流孔(16)、第二电流孔(26)位置相适配,第一信号孔(15)、第二信号孔(25)位置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防水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空腔(13)内的后塞(41)、以及设置在第三空腔(24)内的前塞(42);
后塞(41)上成形有与第一电流孔(16)位置相适配的若干第三电流孔(416)、以及与第一信号孔(15)位置相适配的若干第三信号孔(415);前塞(42)上成形有与第二电流孔(26)位置相适配的若干第四电流孔(426)、以及与第二信号孔(25)位置相适配的若干第四信号孔(4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后塞(41)的边沿成形有至少一个第一防呆凹槽(413),第一空腔(13)内表面成形有与第一防呆凹槽(413)数目、结构和位置均适配的第一防呆凸棱(17);前塞(42)边沿成形有至少一个第二防呆凹槽(423),第三空腔(24)内表面成形有与第二防呆凹槽(423)数目、结构和位置均适配的第二防呆凸棱(2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后塞(41)上成形有内卡槽(411),内卡槽(411)为通孔,第一隔断(11)朝向第一空腔(13)的一侧设置有内卡扣(18);内卡扣(18)适于在后塞(41)安装在第一空腔(13)内时,穿过内卡槽(411)并对后塞(41)进行固定;
前塞(42)的边沿成形有若干限位凹槽(421),第三空腔(24)内表面成形有与限位凹槽(421)数目、结构和位置均适配的限位凸棱(28);每条限位凹槽(421)内成形有一个第五楔形凸起(4211);限位凸棱(28)上设置的钩状结构,适于在前塞(42)安装在第三空腔(24)内时,钩住第五楔形凸起(4211)并对前塞(42)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隔断(21)上成形有第一镂空(23),后塞(41)上成形有第二镂空(412),前塞(42)上成形有若干第三镂空(42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安装在后塞(41)和前塞(42)内的卡簧(8),卡簧(8)包括信号端卡簧(81)和电流端卡簧(82),信号端卡簧(81)和电流端卡簧(82)的结构一致但尺寸不同;其中,信号端卡簧(81)安装在第三信号孔(415)和第四信号孔(425)内,电流端卡簧(82)安装在第三电流孔(416)和第四电流孔(426)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卡簧(8)由一个围成圆环形状的本体(83)以及固定在本体(83)内侧的若干内凹片(85)构成,本体(83)上成形有一条缝隙(8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母端子和每个公端子上均成形有楔形凸起,每个楔形凸起的位置和形状均与该母端子或该公端子所对应的卡簧(8)上的内凹片(85)相适配。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防水塞(5),其中一个防水塞(5)设置在后塞(41)远离第一隔断(11)的一侧,另一个防水塞(5)设置在前塞(42)远离第二隔断(21)的一侧;防水塞(5)外沿成形有若干条防水棱(5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防水塞(5)上设置有若干第五信号孔(55)和若干第五电流孔(56);第五电流孔(56)朝向卡簧(8)的一端外周成形有电流孔凸沿(562),背向卡簧(8)的一端成形有电流孔斜坡(561);第五信号孔(55)的两端均成形有信号孔斜坡(551)。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母端子包括第一端子主体(721)和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包括端部(723)、凹筋条(724)和凸筋条(725),凹筋条(724)和凸筋条(725)间隔排列形成柱状体,柱状体与端部(723)固接,且每根凹筋条(724)和凸筋条(725)均朝向柱状体的轴心方向凹陷。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母端子包括第四端子主体(711)和第四连接端,第四连接端包括喇叭口(715)和收缩部(713),收缩部(713)与喇叭口(715)固接,第四连接端上对称设置有两条弹性凹槽(714),弹性凹槽(714)的宽度随着远离第四端子主体(711)而减小。
CN202211438301.3A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 Active CN115632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8301.3A CN115632284B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8301.3A CN115632284B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2284A CN115632284A (zh) 2023-01-20
CN115632284B true CN115632284B (zh) 2023-03-14

Family

ID=84911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8301.3A Active CN115632284B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228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3207578A1 (de) * 2013-04-25 2014-10-30 Robert Bosch Gmbh Stellantriebsanordnung mit einem Steckverbinder sowie Steckeranordnung für eine Stellantriebsanordn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einer solchen
CN104682165B (zh) * 2015-03-23 2017-12-15 重庆永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排式弹夹载具
CN213151109U (zh) * 2020-10-23 2021-05-07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高速数据传输用连接器连接结构及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2284A (zh) 2023-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9380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030663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78484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4239319A (en) Electrical component package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plug and socket connectors
CN109103672B (zh) 一种高压连接器
CN102544915B (zh) 连接器
JPH1027565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H08213103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4241920A (zh) 连接器
CN111435773A (zh) 连接器
JP2858727B2 (ja) 防水コネクタの防水栓カバー
JP3517107B2 (ja)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該防水コネクタの組付方法
CN115632284B (zh) 一种内簧式接触铆压式端子圆形防水连接器
CN213151109U (zh) 一种汽车高速数据传输用连接器连接结构及连接器
CN218648194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KR20010091052A (ko) 전기 커넥터
CN102055106B (zh) 连接器、系列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JP3299637B2 (ja) コネクタ
US20220344867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US5879179A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US5044982A (en) Sealed bulkhead connector for vehicles
US11196211B2 (en) Expandable connector assembly
JP2622221B2 (ja) 端子係止具付コネクタ
CN218677812U (zh) 电连接器
CN218101871U (zh) 一种多通道矩形同轴卡锁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877 No. 1, West Street, Wusha Zhenyuan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ongr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3877 No. 1, West Street, Wusha Zhenyuan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ONG RU CONNECTOR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