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7916B - 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 - Google Patents

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7916B
CN115627916B CN202211659778.4A CN202211659778A CN115627916B CN 115627916 B CN115627916 B CN 115627916B CN 202211659778 A CN202211659778 A CN 202211659778A CN 115627916 B CN115627916 B CN 1156279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frame body
plate
wall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97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27916A (zh
Inventor
李宏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gzhou Hengxiang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gzhou Hengxiang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gzhou Hengxiang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gzhou Hengxiang Engineer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5977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79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79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79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27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79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4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04G5/046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for fastening scaffoldings on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3/00Scaffolds essentially supported by building constructions, e.g. adjustable in height
    • E04G3/28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 E04G2003/286Mobile scaffolds; Scaffolds with mobile platforms mobile vert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包括架体、附墙支座、顶撑、提升吊座、提升组件以及升降平台。架体具有多层工作空间,架体的一侧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多个支撑杆,架体背离导轨的一侧设有防护网板;附墙支座的一侧与建筑物连接,另一侧开设有滑槽;顶撑一端铰接于附墙支座,另一端形成支撑部,支撑部抵接于对应的支撑杆;提升组件用于驱动架体沿滑槽上下滑动;升降平台设于对应的工作空间,升降平台包括支撑板,以及驱动支撑板升降的升降机构。本发明通过升降机构控制支撑板上升,便于工人对较高位置进行施工作业。如此设置,一方面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无需频繁升降,另一方面也不会对其他工人或工作空间造成影响,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脚手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又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爬架”等,是在建筑施工时附着于建筑结构外一定高度,并能够随建筑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功能的外脚手架。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以电动葫芦作为提升机构,能够使整个脚手架沿建筑物外墙整体向上爬升。它整体结构好、升降快捷方便、机械化程度高、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很有推广和使用价值的建筑外脚手架。
现有技术中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主要由架体结构、附墙支座、防坠落装置、提升机构及控制装置等组成。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沿上下方向设有多层工作空间,每层高度和建筑物的层高相对应,工人分别在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的不同工作空间施工,能够同时对建筑物的多个结构层施工作业,施工速度更快。当施工完成后,通过控制装置和提升机构驱动整个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提升或下降到新的建筑结构层进行施工。
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工作空间的层高和建筑物的层高相对应,通常在3米以上,在施工时,结构层较高的位置工人无法顺利作业,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法是先施工较低位置,然后再控制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整体升降,使工人能够到达较高位置,对该结构层较高的位置施工作业。如此,一方面,设备升降操作频繁,每施工一个建筑层高需要升降2次甚至更多次,另一方面,当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具有多层工作空间时,同一工作空间的不同工人的施工进度、不同工作空间的施工项目或施工进度可能不同,控制脚手架整体升降也会影响其他工人或工作空间的正常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工人能够对结构层较高位置施工,需要控制脚手架整体升降。如此,一方面,设备升降操作频繁,每施工一个建筑层高需要升降2次甚至更多次,另一方面,当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具有多层工作空间时,同一工作空间的不同工人的施工进度、不同工作空间的施工项目或施工进度可能不同,控制脚手架整体升降也会影响其他工人或工作空间的正常施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具有自上至下顺次设置的多层工作空间,所述架体的一侧沿预设水平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导轨,每个所述导轨均沿竖向设置,所述导轨自上至下设有多个水平的支撑杆,所述架体背离所述导轨的一侧设有防护网板;
多个附墙支座,所述附墙支座的一侧与建筑物连接,另一侧开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导轨上下滑动配合的滑槽;
与所述附墙支座一一对应的多个顶撑,所述顶撑一端铰接于所述附墙支座,另一端形成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抵接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
多个提升吊座,分别与建筑物连接;
提升组件,分别与所述架体和所述提升吊座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架体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以及
多个升降平台,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工作空间,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支撑板,以及驱动所述支撑板在对应所述工作空间内升降的升降机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轨包括导向架,以及对称设于所述导向架两侧的多个限位块,位于所述导轨同一侧的多个所述限位块自上至下间隔设置;
所述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还包括防坠组件,所述防坠组件包括:
自上至下间隔设置的多个限位轮组,所述限位轮组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导轨两侧的两个限位导向轮,所述限位导向轮偏心转动设于所述附墙支座,在所述限位导向轮偏心转动过程中,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限位导向轮能够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限位块或者与所述导向架相对的两侧面相抵接;以及
多个第一驱动机构,一一对应设于所述附墙支座,用于驱动相对的两个所述限位导向轮同步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块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导向架侧壁相衔接的导向斜面,所述限位导向轮为橡胶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导向轮转动设于所述附墙支座的所述滑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层所述工作空间背离所述导轨的一侧均设有所述防护网板,所述防护网板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架体的固定板,以及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转动设于所述固定板上部,所述活动板上部活动连接于所述架体,所述活动板能够向邻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转动,以形成倾斜向上的导风斜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活动板底部设有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被配置有使所述活动板的外板面抵紧所述架体的预紧力;
所述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还包括抻拉机构,所述抻拉机构包括设于架体的卷扬机,以及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绕设于所述卷扬机,所述绳索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作空间沿预设水平方向划分为多个工作区域,每个所述工作区域均设有所述升降平台,所述工作区域的底部开设有竖向贯通的输送通道,所述支撑板可升降地盖设于所述输送通道的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同一所述工作空间内相邻的两个所述工作区域之间均设有隔架组件,所述隔架组件包括:
伸缩隔架,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工作区域之间,并与所述架体竖向滑动配合;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架体,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隔架竖向收缩或伸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板上板面邻近建筑物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容纳槽内的翻板,所述翻板具有向外侧翻转并与建筑物抵接的第一状态,还具有向内侧翻转并容置于所述容纳槽内的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翻板的上板面与所述支撑板上板面平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还包括荷载组件,所述荷载组件包括多个重量传感器,以及与所述重量传感器通讯连接的声光报警单元,多个所述重量传感器分别设于多个所述支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包括具有多层工作空间的架体、设于建筑物用于引导架体升降的附墙支座、设于附墙支座用于支撑架体的顶撑、设于建筑物的提升吊座、与提升吊座和架体连接并用于驱动架体升降的提升组件,以及升降平台。每层工作空间的高度和建筑物层高相对应,在每层工作空间内分别设有升降平台,通过升降机构控制支撑板上升,以便于工人对较高位置进行施工作业。如此设置,一方面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无需频繁升降,另一方面,也不会对其他工人或工作空间造成影响,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导轨与防坠组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防护网板处于防风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防护网板处于防风状态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平台和隔架组件安装在架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翻板向外侧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
10、架体;11、导轨;111、导向架;112、限位块;113、导向斜面;12、支撑杆;13、防护网板;131、固定板;132、活动板;14、输送通道;
20、附墙支座;21、滑槽;22、连墙螺栓;
30、顶撑;31、支撑部;
40、提升组件;41、电动葫芦;42、链条;
50、升降平台;51、支撑板;511、容纳槽;52、升降机构;53、翻板;
60、防坠组件;61、限位导向轮;
70、绳索;
80、隔架组件;
90、提升吊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固定”、“固设”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于”、“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多个”指两个及以上数量。“至少一个”指一个及以上数量。“若干”指一个及以上数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能够自动出料的棉花纤维分离器1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1,包括架体10、多个附墙支座20、多个顶撑30、多个提升吊座90、提升组件40,以及升降平台50。架体10具有自上至下顺次设置的多层工作空间,架体10的一侧沿预设水平方向(即图1中架体10自身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导轨11,每个导轨11均沿竖向设置,导轨11自上至下设有多个水平的支撑杆12,架体10背离导轨11的一侧设有防护网板13;附墙支座20的一侧与建筑物连接,另一侧开设有与对应的导轨11上下滑动配合的滑槽21;多个顶撑30与附墙支座20一一对应,顶撑30一端铰接于附墙支座20,另一端形成支撑部31,支撑部31抵接于对应的支撑杆12;多个提升吊座90分别与建筑物连接;提升组件40分别与架体10和提升吊座90连接,并用于驱动架体10沿滑槽21上下滑动;多个升降平台50分别设于对应的工作空间,升降平台50包括支撑板51,以及驱动支撑板51在对应的工作空间内升降的升降机构5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1包括具有多层工作空间的架体10、设于建筑物用于引导架体10升降的附墙支座20、设于附墙支座20用于支撑架体10的顶撑30、设于建筑物的提升吊座90、与提升吊座90和架体10连接并用于驱动架体10升降的提升组件40,以及升降平台50。每层工作空间的高度和建筑物层高相对应,在每层工作空间分别设有升降平台50,通过升降机构52控制支撑板51上升,以便于工人对较高位置进行施工作业。如此设置,一方面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1无需频繁升降,另一方面,也不会对其他工人或工作空间造成影响,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保证进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架体10可以是由钢材或铝材组成的多层框架式结构,每层框架结构形成一层工作空间(或称工作层),工作空间用于提供工人活动和施工的空间。架体10可以由各个钢(铝)型材采用焊接、铆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组成一个整体。
架体10具有多层工作空间(如3-4层),每一工作空间对应一个建筑物结构层的层高,多名工人处于不同工作空间,能够同时实现多层施工,提高施工效率。架体10一侧通过附墙支座20与建筑物连接,另一侧设有防护网板13,防护网板13将架体10的外侧面全部覆盖,以防止人员坠落、物体掉落,保证施工安全。
附墙支座20通过连墙螺栓22可拆卸地与建筑物的外墙体连接,每个附墙支座20可以通过两个连墙螺栓22安装固定。为了便于安装,可以预先在建筑外墙设置用于固定连墙螺栓22的固定孔,通常每一建筑物楼层均设有附墙支座20。附墙支座20具有于导轨11配合的滑槽21,能够在架体10升降时起到导向作用,在架体10固定时起到防倾覆作用。每个导轨11通常同时与3-4个附墙支座20连接,当架体10需要上升时,将位于最下方的附墙支座20拆下并重新固定到上方楼层,用于对上升后的架体10进行导向。同理,当架体10需要下降时,将位于最上方的附墙支座20拆下并重新固定到下方楼层,用于对下降后的架体10连接和导向。
附墙支座20通过顶撑30与支撑杆12卡接,当架体10相对附墙支座20移动到预定位置后,支撑部31与支撑杆12抵接对架体10进行支撑,防止架体10向下移动。当需要移动架体10时,需要先解除顶撑30与支撑杆12的配合关系。为了使多个顶撑30受力均匀,支撑部31可以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便于调节支撑部31伸出长度,以保证支撑部31能顺利与支撑杆12抵紧配合,并具有适当的顶紧力。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附墙支座20和提升吊座90的存在,架体10与建筑物外墙面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间隙(如图5),施工时可能会从间隙掉落物品,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在架体10邻近建筑物的一侧设置可转动的防护板,在施工时,将防护板向外翻转至与建筑物外墙面抵接,防止物品从间隙掉落。当架体10需要移动时,先将防护板向内翻转,然后再移动架体10,避免架体10移动时防护板与外墙体碰撞损坏。
提升吊座90与建筑物墙体连接,提升吊座90可以通过螺栓与建筑物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回收利用,也可以直接预埋到建筑物内。
当提升吊座90可拆卸设置在建筑物上时,提升吊座90可以与附墙支座20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一一对应,当需要移动时,可以将附墙支座20和提升吊座90一同移动,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使用的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升吊座90和附墙支座20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零件。提升吊座90用于在架体10提升时提供支撑,附墙支座20用于在架体移动时进行导向,同时附墙支座20与顶撑30共同作用,还起到防倾覆防坠落的作用。
除上述实现方式外,提升吊座90和附墙支座20还可以组合为一个部件,附墙支座20上设置用于与提升组件40连接的吊点,如此能够简化产品结构,但对零部件的受力性能要求更高,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提升组件40用于驱动架体10上升或下降,提升组件40可以是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与架体10传动连接的驱动电机,还可以是能够驱动架体10竖向举升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设于附墙支座20。
除上述实现方式外,提升组件40还可以是能够竖向吊运架体10的电动葫芦。例如,请参阅图1和图5,提升组件40可以包括链条42,以及设于架体10的电动葫芦41,链条42与架体10、提升吊座90以及电动葫芦41均连接,以驱动架体10相对附墙支座20上升或下降。
提升组件40包括电动葫芦41和链条42,对链条42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制,能够顺利控制架体10升降即可。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导轨11下部设有第一吊点,提升吊座90上设有第二吊点,链条42的一端缠绕在电动葫芦41的卷筒上,链条42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吊点和第二吊点后与导轨11或架体10固定连接。电动葫芦41可以根据实际载荷大小和电动葫芦41的额定工况设置一个或多个,电动葫芦41工作时通过链条42拉动架体10和导轨11相对于附墙支座20上升或下降。
每层工作空间内均设有升降平台50,升降平台50包括支撑板51和升降机构52,支撑板51构成供工人行走和站立的台面,升降机构52能够驱动支撑板51竖向升降,以便于工人对较高位置进行施工。升降机构52可以是剪叉式升降机、竖向设置的伸缩油缸、液压举升平台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对升降平台50的升降高度不作限制,使用者可以根据建筑物层高自行设置。例如,当层高为3米时,升降平台50最大升降高度在1-1.5米左右即可,保证工人站立在升高后的支撑板51上,能够触碰到建筑物层高的最高位置即可。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导轨11包括导向架111,以及对称设于导向架111两侧的多个限位块112,位于导轨11同一侧的多个限位块112自上至下间隔设置;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1还包括防坠组件60,防坠组件60包括自上至下间隔设置的多个限位轮组,以及第一驱动机构。限位轮组包括对称设于导轨11两侧的两个限位导向轮61,限位导向轮61偏心转动设于对应的附墙支座20,在限位导向轮61偏心转动过程中,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导向轮61能够与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块112或者与导向架111相对的两侧面相抵接;多个第一驱动机构一一对应设于所述附墙支座20,并用于驱动相对的两个所述限位导向轮61同步转动。
如图3所示,箭头指示为限位导向轮61的转动方向,每个限位轮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导向轮61,两个限位导向轮61之间形成供导轨11通过的升降通道。由于限位导向轮61偏心同步转动,两个限位导向轮61具有彼此靠近至最近距离的第一位置,以及彼此远离至最远距离的第二位置,当两个限位导向轮61彼此邻近时(即第一位置),升降通道宽度与导向架111宽度相对应,当两个限位导向轮61彼此远离时(即第二位置),升降通道的宽度与相对的两个限位块112的宽度相对应。在架体10提升时,多个限位轮组同时工作。
本实施例中防坠组件60一方面用于在限位轮组提升时与导轨11配合进行导向,另一方面,当架体10突然坠落时,防坠组件60能够限制导轨11的移动,从而起到防坠的作用,避免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防坠组件60包括自上至下设置的多个限位轮组,在架体10提升时,多个限位轮组同时工作。每个限位轮组均包括两个同步反向转动的限位导向轮61。在架体10正常上升或下降时,导轨11竖向移动,同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限位导向轮61旋转,限位导向轮61的转动速度与架体10的升降速度(如架体10每分钟升降10-15厘米)相对应。如此,当两个限位导向轮61转动至彼此邻近的位置(上述第一位置)时,两个限位导向轮61的外周面与导向架111的两侧面配合导向,当两个限位导向轮61转动至彼此远离的位置(上述第二位置)时,两个限位导向轮61的外周面与限位块112的侧面配合导向。
当架体10静止时,第一驱动机构不工作,限位导向轮61不转动,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对限位导向轮61制动。当架体10正常移动时,限位导向轮61起到导向作用。当架体10坠落时,由于限位导向轮61的存在,导轨11无法顺利下落,从而起到防坠落的作用。
第一驱动机构可以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齿轮传动、链条传动、棘轮传动等方式驱动限位导向轮61转动。第一驱动机构具有自锁功能,当第一驱动机构不工作时,限位导向轮61被制动。第一驱动机构可以是通过棘轮传动与限位导向轮61的转轴传动连接的电机。
可选的,限位导向轮61可以是金属轮、塑料轮或其他材质的偏心轮。
本实施例中只有提升组件40和第一驱动机构同时工作时,架体10才能够顺利沿竖向升降,否则限位块112会和限位导向轮61相互干涉,起到制动防坠落的作用。考虑到架体10可能会在升降时发生坠落的可能性,如链条42突然断裂的情况,此时提升组件40失效,第一驱动机构仍在驱动限位导向轮61旋转,可能会导致第一驱动机构的电机过载损坏。
为了使当发生坠落时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及时停止动作,可以在限位导向轮61的轮轴上设置与第一驱动机构通讯连接的称重传感器(如梁式称重传感器),当发生坠落后,架体10的重量压在限位导向轮61上,称重传感器感应到重量增加,将电信号传递至第一驱动机构,使第一驱动机构及时停止动力输出。第一驱动机构可以是电机或其他能够输出旋转动力的装置,通过齿轮减速器、棘轮传动等传动结构与限位导向轮61的轮轴传动连接。
由于防坠组件60的可靠性关乎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1发生坠落时能否顺利制动,对防坠组件60的可靠性要求较高,本实施例中,只有提升组件40和第一驱动机构同时工作时,架体10才能够竖向移动。如此,在日常使用时,每次架体10提升防坠组件60都在工作,如果防坠组件60存在轮轴卡死、断裂等故障,通过控制器对第一驱动机构的检测便能够及时发生故障(如轮轴卡死、断裂后控制器能够发现电机工作异常),如此便能够在日常使用时对防坠组件60进行自检,出现故障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保证防坠组件60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限位块112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与导向架111侧壁相衔接的导向斜面113,限位导向轮61为橡胶轮。当架体10发生坠落时,导向斜面113向下楔入两个橡胶轮形成的升降通道,并挤压两个橡胶轮,橡胶轮变形后产生的弹力支撑架体10,防止架体10继续下坠。
本实施例中限位导向轮61采用橡胶材质,利用橡胶耐压、耐磨、摩擦阻力大、不易老化损坏的特性,使用时不易损坏,维护周期长,故障率低,可靠性高。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限位导向轮61转动设于附墙支座20的滑槽21内。
本实施例中限位导向轮61转动设于附墙支座20的滑槽21内,限位导向轮61同时起到导向和防坠落的作用,整体结构紧凑,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第一驱动机构可以是设于附墙支座20的电机,电机轴通过齿轮减速器、蜗轮传动机构、棘轮传动机构等传动结构与限位导向轮61传动连接。
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1常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当高空风力较大时,施工暂停,但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1仍停留在施工位置。由于防护网板13通常为采用铝板材制作的密目网板,防护网板13网孔较小,迎风面积大,当遇到大风天气时整个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1受到较大的风力,容易发生紧固件断裂、架体10晃动等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参阅图4和图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每层工作空间背离导轨11的一侧均设有防护网板13,防护网板13包括固定设于架体10的固定板131,以及活动板132,活动板132底部转动设于固定板131上部,活动板132上部活动连接于架体10,活动板132能够向邻近支撑板51的一侧转动,以形成倾斜向上的导风斜面。固定板131的高度与支撑板51下降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相对应,避免活动板132转动后与支撑板51碰撞。
如图4和图5所示,箭头指示为大风天气时气流方向。本实施例中防护网板13包括固定板131以及活动板132,固定板131通过螺钉连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架体10上,活动板132底部通过转轴与固定板131转动连接,活动板132上部可以通过磁吸、螺钉连接、插销连接等方式与架体10活动连接。
在正常施工时,活动板132的上部与架体10连接,活动板132和固定板131平齐,用于在施工时进行安全防护。当施工结束后,升降平台50的支撑板51下降至最低位置,解除活动板132与架体10的连接关系,将活动板132向支撑板51倾斜,使活动板132形成倾斜的导风斜面,气流沿导风斜面流动,然后从架体10和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间隙流出,导风斜面的设置能够减轻架体10的受到的风力,保证架体10连接牢固,提高架体10的抗风能力。
倾斜后的活动板132可以通过分别与架体10和活动板132可拆卸的立杆进行支撑固定,支撑杆12的安装和拆卸依靠人工操作。
请参阅图4和图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活动板132底部设有与固定板131转动连接的转轴,转轴设有复位扭簧,复位扭簧被配置有使活动板132的外板面抵紧架体10的预紧力;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1还包括抻拉机构,抻拉机构包括设于架体10的卷扬机,以及绳索70,绳索70的一端绕设于卷扬机,绳索70另一端与活动板132连接。
本实施例中活动板132底部通过转轴和复位扭簧与固定板131转动连接,当遇到大风天气时,通过抻拉机构控制活动板132向建筑物一侧倾斜,抻拉机构工作时卷扬机卷绕绳索70,绳索70拉动活动板132转动,复位扭簧进一步被压缩。当大风天气消除后,通过卷扬机释放绳索70,在复位扭簧的作用下活动板132自动复位。
请参阅图1和图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工作空间沿预设水平方向(即架体10的长度方向)划分为多个工作区域,每个工作区域均设有升降平台50,工作区域的底部开设有竖向贯通输送通道14,支撑板51可升降地盖设于输送通道14的上方。输送通道14竖向贯通上下两层工作空间,当支撑板51上升时,输送通道14打开,当支撑板51下降时,输送通道14被封闭。
本实施例中架体10为多个竖向桁架和多个横向桁架共同形成的框架结构,多个横向桁架构成多层工作空间,多个竖向桁架连接多个横向桁架。
本实施例中每层工作空间均设有多个升降平台50,适合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1长度较长时的情况,多个工作区域互不影响,可以通过各自的升降平台50单独升降,便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进度。需要说明的是,升降平台50的支撑板51可以覆盖工作区域,也可以仅占用工作区域的一部分。
工作区域的底部开设有竖向贯通上下两层工作空间的输送通道14,输送通道14可以供人员或物料通过,此时升降平台50可以作为用于运送物料或人员的升降电梯,将物料或人员从下一层运送到上一层,如此既能够方便施工人员和物料在不同工作空间之间移动,也不会额外占用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1的空间。
请参阅图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同一工作空间内相邻的两个工作区域之间均设有隔架组件80,隔架组件80包括伸缩隔架和第二驱动机构,伸缩隔架设于相邻的两个工作区域之间,并与架体10竖向滑动配合;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架体10,用于驱动伸缩隔架竖向收缩或伸展。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隔架组件80,当升降平台50上升后,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伸缩隔架伸展开,形成阻挡,避免相邻工作区域的施工人员踩空造成安全隐患。
伸缩隔架可以设置在架体10的顶部,自上至下伸展开后形成阻挡架。或者,伸缩隔架也可以设置在底部,自下至上伸展开后形成阻挡架。第二驱动机构可以是液压油缸、电动伸缩杆、启动伸缩杆等。
请参阅图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支撑板51上板面邻近建筑物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511,升降平台50还包括转动设于容纳槽511内的翻板53,翻板53具有向外侧翻转并与建筑物抵接的第一状态,还具有向内侧翻转并容置于容纳槽511内的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翻板53的上板面与支撑板51的上板面平齐。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撑板51上设置翻板53,能够对支撑板51和建筑物外墙间的空隙进行封闭,防止踩空或物料掉落。当翻板53向外侧转动时,翻板53的自由端与建筑物抵接,当翻板53向内侧转动时,翻板53容置于容纳槽511内,且翻板53与支撑板51上表面平齐。
在无需升降时,翻板53容置于容纳槽511内,翻板53与支撑板51上表面平齐,不会对支撑板51上方人员走动造成影响。当支撑板51上升到预定高度后,将翻板53向外翻动,使翻板53与建筑物外墙抵接,将支撑板51和外墙的空隙进行封闭,保证施工安全。
翻板53的转动可以人工操作,也可以通过电机等动力设备驱动实现自动翻转。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1还包括荷载组件,荷载组件包括多个重量传感器,以及与重量传感器通讯连接的声光报警单元,多个重量传感器分别设于多个支撑板51。
本实施例中荷载组件包括多个重量传感器和声光报警单元,当重量传感器检测到支撑板51上方重量超载时,通过声光报警单元发生警报。通过设置荷载组件,能够监控架体10的承载重量,避免超载情况的发生,保证使用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各部分可以进行自由地组合或删减以形成不同的组合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各个组合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在此说明之后,可以认为本发明说明书已经记载了各个组合实施例,能够支持不同的组合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具有自上至下顺次设置的多层工作空间,所述架体的一侧沿预设水平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导轨,每个所述导轨均沿竖向设置,所述导轨自上至下设有多个水平的支撑杆,所述架体背离所述导轨的一侧设有防护网板;
多个附墙支座,所述附墙支座的一侧与建筑物连接,另一侧开设有与对应的所述导轨上下滑动配合的滑槽;
与所述附墙支座一一对应的多个顶撑,所述顶撑一端铰接于所述附墙支座,另一端形成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抵接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杆;
多个提升吊座,分别与建筑物连接;
提升组件,分别与所述架体和所述提升吊座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架体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以及
多个升降平台,分别设于对应的所述工作空间,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支撑板,以及驱动所述支撑板在对应的所述工作空间内升降的升降机构;
所述导轨包括导向架,以及对称设于所述导向架两侧的多个限位块,位于所述导轨同一侧的多个所述限位块自上至下间隔设置;
所述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还包括防坠组件,所述防坠组件包括:
自上至下间隔设置的多个限位轮组,所述限位轮组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导轨两侧的两个限位导向轮,所述限位导向轮偏心转动设于所述附墙支座,在所述限位导向轮偏心转动过程中,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限位导向轮能够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限位块或者与所述导向架相对的两侧面相抵接;以及
多个第一驱动机构,一一对应设于所述附墙支座,用于驱动相对的两个所述限位导向轮同步转动;
每层所述工作空间背离所述导轨的一侧均设有所述防护网板,所述防护网板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架体的固定板,以及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部转动设于所述固定板上部,所述活动板上部活动连接于所述架体,所述活动板能够向邻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转动,以形成倾斜向上的导风斜面;
所述工作空间沿预设水平方向划分为多个工作区域,每个所述工作区域均设有所述升降平台,所述工作区域的底部开设有竖向贯通的输送通道,所述支撑板可升降地盖设于所述输送通道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导向架侧壁相衔接的导向斜面,所述限位导向轮为橡胶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向轮转动设于所述附墙支座的所述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底部设有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被配置有使所述活动板的外板面抵紧所述架体的预紧力;
所述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还包括抻拉机构,所述抻拉机构包括设于架体的卷扬机,以及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绕设于所述卷扬机,所述绳索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工作空间内相邻的两个所述工作区域之间均设有隔架组件,所述隔架组件包括:
伸缩隔架,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工作区域之间,并与所述架体竖向滑动配合;以及
第二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架体,用于驱动所述伸缩隔架竖向收缩或伸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板面邻近建筑物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容纳槽内的翻板,所述翻板具有向外侧翻转并与建筑物抵接的第一状态,还具有向内侧翻转并容置于所述容纳槽内的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翻板的上板面与所述支撑板上板面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还包括荷载组件,所述荷载组件包括多个重量传感器,以及与所述重量传感器通讯连接的声光报警单元,多个所述重量传感器分别设于多个所述支撑板。
CN202211659778.4A 2022-12-23 2022-12-23 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 Active CN1156279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9778.4A CN115627916B (zh) 2022-12-23 2022-12-23 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9778.4A CN115627916B (zh) 2022-12-23 2022-12-23 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7916A CN115627916A (zh) 2023-01-20
CN115627916B true CN115627916B (zh) 2023-03-10

Family

ID=84910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9778.4A Active CN115627916B (zh) 2022-12-23 2022-12-23 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79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5380B (zh) * 2023-02-07 2023-10-20 南通安恒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爬升脚手架提升安全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16733209B (zh) * 2023-08-09 2023-10-27 河北联胜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06133B2 (ja) * 1998-07-31 2008-06-25 株式会社新成工業 吊り足場組立て工法とそれに使用される吊り足場用落下防止装置及び落下防止具
CA2665985A1 (en) * 2008-11-17 2010-05-17 Peter Korevaar Scaffold elevator
CN105484485A (zh) * 2016-01-14 2016-04-13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106481061B (zh) * 2016-11-28 2018-06-19 湖南玖安模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爬架
CN206477604U (zh) * 2017-01-16 2017-09-08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具有材料输送功能的爬升平台
CN110541556B (zh) * 2019-09-11 2022-04-01 云南建投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爬升方法
CN211622531U (zh) * 2019-10-16 2020-10-02 河北金标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防风隔声爬架
CN211499720U (zh) * 2019-12-25 2020-09-15 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附墙导座的防坠装置
CN112673867B (zh) * 2020-12-28 2022-04-01 四川美术学院 一种农业抗风防护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7916A (zh) 2023-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27916B (zh) 建筑施工用升降脚手架
US5927440A (en) Mobile hoist system and method
US4406351A (en) Emergency escape system for use in multistoried buildings
JP6296249B2 (ja) 大型船舶と海洋プラント建造用超大型エレベーター
CN102381611B (zh) 垂直升降吊篮
CN211524016U (zh) 一种双作业面导架爬升式工作平台及系统
CN112900825B (zh) 一种井道自爬升操作平台
CN116201348A (zh) 一种外墙施工爬架结构及其健康安全监测系统
JP4397431B1 (ja) 足場作業用リフト
CN212406043U (zh) 一种导架升降式多级作业平台体系
CN213418443U (zh) 一种自爬式电梯井道作业平台
CN112723084B (zh) 一种应对电梯急停故障的救援设施
CN112982943A (zh) 一种建筑物附墙多层全钢爬架结构
KR20220125633A (ko) 포설용 말비계탑승장치
CN201132717Y (zh) 曳引传动的单柱单笼升降机
CN21065918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升降一体的脚手架
CN219622220U (zh) 一种电梯安装辅助装置
CN213742239U (zh) 一种建筑施工井道安防平台设备
RU8011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вакуации людей с высотных зданий и сооружений
CN220725718U (zh)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116733209B (zh)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218664919U (zh) 一种引水调压井扩挖用安全罐笼
CN21647625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安全防护平台
CN215666502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安全升降平台
CN217867853U (zh) 一种攀爬省力且安全性高的塔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