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3306A - 摄像模组及镜头组件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及镜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3306A
CN115623306A CN202110794032.3A CN202110794032A CN115623306A CN 115623306 A CN115623306 A CN 115623306A CN 202110794032 A CN202110794032 A CN 202110794032A CN 115623306 A CN115623306 A CN 115623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ssembly
lens
camera modul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940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婕婕
李晓丹
蒋科锋
曾俊杰
赵海军
戴蓓蓓
李传祥
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940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33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3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33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及镜头组件,其包括光转向组件、模组组件,光转向组件以用于光线方向的转变,模组组件包括镜头组件、挡光件以及感光组件,镜头组件位于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模组组件设有容纳腔和内壁,内壁形成容纳腔,镜头组件安置于容纳腔中,挡光件从镜头组件向内壁的方向延伸,得以阻挡镜头组件和内壁之间间隙处的光线传播。从而通过不影响摄像模组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在镜头组件增加挡光结构,有效防止摄像模组的漏光现象,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使得摄像模组结构更为稳定。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及镜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摄像模组及镜头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手机等智能设备的需求量愈发增多,摄像模组之间的行业竞争也愈发激烈,客户对于摄像模组的设计需求也日渐增高。其中摄像模组通过在传统棱镜的前端安置反射棱镜的方式,将从竖直方向入射到摄像模组前端的光束进行反射,使得光束能够从竖直方向被转折至竖直方向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再通过镜头组件和滤色片后到达感光芯片,进而保障长焦距摄像模组在满足长焦距拍摄效果的同时降低长焦摄像模组的高度,可以将摄像模组横放的方式安装于电子设备中。因此,摄像模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终端设备小型化以及光学变焦的要求,通过转化入射光线的角度,合理改变较长的镜头结构,降低模组高度,实现光学变焦。
但是,现有的摄像模组由于部分因素导致成像效果不良,还存在一定的漏光问题,在摄像模组实际拍摄中的多个角度存在一定的漏光现象而导致摄像模组形成杂光,降低成像质量,不利于摄像模组的制造生产。其中杂光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马达内部漏光现象,主要出现于马达动子的内壁,又如多群组之间的导杆等部件也会造成摄像模组的杂光问题,又如马达内壁涂有的捕尘胶同样会导致摄像模组出现杂光的现象等等,杂光问题会严重影响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而对于现有的潜望式摄像模组来说,由于其反射的区域往往为矩形区域,相应反射光场为矩形光场,镜头组件又都是圆形组件,光线容易从镜头组件的两侧和马达之间的间隙处穿过,并直接射至盖板内侧,再反射至感光芯片边角处成像,尤其当光线的入射角度为6°~10°时,摄像模组形成的杂光图像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摄像模组及其镜头组件,其通过不影响摄像模组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在镜头组件增加挡光结构,有效防止摄像模组的漏光现象,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使得摄像模组结构更为稳定。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摄像模组及其镜头组件,其不需要对摄像模组和镜头组件的结构进行重大改造,将造成漏光问题的影响因素降至最低,有效改善摄像模组的内部组成结构,节省相关制造成本,减少摄像模组在光线不同入射角度形成的杂光图像,有利于摄像模组的制造和生产。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摄像模组包括组装体、镜头组件、挡光件以及感光组件,所述组装体的内壁形成容纳腔,所述镜头组件安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所述挡光件从所述镜头组件向所述内壁延伸。
优选的,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透镜组以及镜筒,所述透镜组沿光轴方向安装于所述镜筒中,所述挡光件沿所述镜筒的正交面向外延伸。
优选的,所述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接合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所述挡光件沿所述镜头组件的正交面向所述保护盖延伸,直至所述挡光件贴合所述保护盖和所述组装体的内壁,得以阻挡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内壁之间间隙处的光线传播。
优选的,至少一对所述挡光件沿所述镜筒两侧的正交面设置,所述挡光件从所述镜筒的外壁分别向所述保护盖和所述内壁延伸,所述挡光件的形状与所述间隙的截面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挡光件设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位于所述挡光件的外侧,所述第一侧面贴合向所述保护盖,所述第二侧面贴合向所述内壁。
优选的,所述保护盖和所述内壁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相应得,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
优选的,所述挡光件对称地从所述镜筒的外环向所述保护盖延伸,使得所述挡光件和所连接的所述镜筒呈半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挡光件一体地或分体地连接于所述镜筒。
优选的,所述挡光件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通过粘胶的方式与所述保护盖和所述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挡光件位于所述镜筒的中部或偏中后部。
优选的,所述内壁设有定位槽,所述挡光件从所述镜筒向所述定位槽延伸,所述挡光件的第二侧面贴合于所述定位槽,使得所述挡光件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间隙的截面面积。
优选的,所述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光转向组件,所述光转向组件以用于光线方向的转变。
优选的,所述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驱动元件,所述内壁和所述容纳腔形成于所述驱动元件中,所述镜头组件安置于所述驱动元件中,通过所述驱动元件驱动调节所述镜头组件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所述光转向组件安装于所述驱动元件的前端,所述感光组件位于所述驱动元件的后端。
优选的,所述感光组件包括感光芯片、线路板、滤光片以及支座,所述感光芯片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支座安装于所述线路板,所述滤光片安置于所述支座中,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感光芯片的感光路径上。
优选的,所述组装体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用于通光,所述光转向组件与所述窗口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光转向组件包括光转向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转动所述光转向机构,所述光转向机构包括两直角面和一斜面,各个所述直角面分别与所述斜面形成45°夹角,其中一个所述直角面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垂直。
一种镜头组件包括透镜组以及镜筒,所述透镜组沿光轴方向安装于所述镜筒中,所述挡光件沿所述镜筒的正交面向外延伸,得以阻挡所述镜头组件外侧间隙处的光线传播。
优选的,至少一对所述挡光件对称地沿所述镜筒两侧的正交面设置,所述挡光件设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位于所述挡光件的外侧,所述第一侧面贴合向保护盖,所述第二侧面贴合向内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
优选的,所述挡光件对称地从所述镜筒的外环向外延伸,使得所述挡光件和所连接的所述镜筒呈半矩形结构,所述挡光件一体地或分体地连接于所述镜筒。
优选的,所述挡光件位于所述镜筒的中部或偏中后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沿图2中的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沿图2中的B-B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光线路径示意图;
图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镜头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摄像模组;10、光转向组件;11、光转向机构;12、转动机构;111、直角面;112、斜面;201、容纳腔;202、间隙;203、开口;21、镜头组件;211、透镜组;212、镜筒;213、挡光件;214、第一侧面;215、第二侧面;22、驱动元件;220、内壁;221、定位槽;222、接合面;23、感光组件;231、感光芯片;232、线路板;233、支座;30、组装体;31、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摄像模组1,如图1~5所示,所述摄像模组1包括组装体30、镜头组件21、挡光件213以及感光组件23,所述组装体30的内壁220形成容纳腔201,所述镜头组件21位于所述感光组件23的感光路径,所述镜头组件21安置于所述容纳腔201中,所述挡光件213从所述镜头组件21向所述内壁220延伸,得以阻挡所述镜头组件21和所述内壁220之间间隙202处的光线传播。从而通过不影响摄像模组1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在镜头组件21增加挡光结构,有效防止摄像模组1的漏光现象,提高摄像模组1的成像质量,使得摄像模组1结构更为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保护盖24,所述保护盖24接合于所述容纳腔201的开口203处,得以保护所述镜头组件21,所述挡光件213沿所述镜头组件21的正交面向所述保护盖24延伸,直至所述挡光件213贴合所述保护盖24和所述内壁220,得以阻挡在所述镜头组件21两侧的光线传播,有效防止所述镜头组件21外侧的光线射向所述保护盖24,再由所述保护盖24反射向所述感光组件23的边角处,有助于消除杂光成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模组为潜望式摄像模组,其进一步包括光转向组件10,所述光转向组件10以用于光线方向的转变。
进一步地,所述组装体30设有窗口31,所述窗口31用于通光,所述光转向组件10与所述窗口31相对设置,以便于外部光线通过所述窗口31而到达所述光转向组件10,通过所述光转向组件10而实现光线方向的转变。特别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光转向组件10使得光线实现90°的方向转变,比如,由垂直方向入射的光线,通过所述光转向组件10后,由水平方向出射。其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光轴方向是指光线经所述光转向组件10转变后的出射方向,即所述感光组件23的水平感光路径方向。其中,所述容纳腔201的开口203可以位于所述容纳腔201的上方,也可以位于所述容纳腔201的下方,所述保护盖24接合于所述容纳腔201的开放面,便于将所述镜头组件21密封于所述容纳腔20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转向机构11使得光线实现90°方向的转变,所述光转向机构11包括两直角面111和一斜面112,各个所述直角面111分别与所述斜面112形成45°夹角,其中一个所述直角面111与所述镜头组件21的光轴垂直。举例但不限于,所述光转向机构11可以被实施为一平面镜或一棱镜。特别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光转向机构11被实施为一棱镜,特别地,所述棱镜为一全反射棱镜。
值得一提的是,平面镜和棱镜在光学上都可以实现光线的转向目的,但是由于实际的平面镜上存在膜层以及预定厚度,使得光线在反射转向时出现折射,且折射次数较多,而棱镜通过自身的45°斜面112结构,使得光线经过棱镜折射后呈90°射出,产生的折射次数少,反射效率更高,且在组装过程中,平面镜的角度需要预先设定,更难以安装,因此从优选实施的方式来说,更适于选取棱镜作为所述光转向机构11,但是并不是限于棱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光转向机构11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是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可以通过合适的反射和/或折射的方式将光线改变90°射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头组件21包括透镜组211以及镜筒212,所述透镜组211沿光轴方向安装于所述镜筒212中,所述挡光件213沿所述镜筒212的正交面向外延伸,得以阻挡在所述镜筒212外部传播的光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筒212为圆柱形结构,通过所述光转向机构11从所述直角面111射出的光场为矩形,形状不同导致光线通过所述镜筒212两侧和所述内壁220之间的间隙202,并射向所述保护盖24,导致光线经所述保护盖24反射至所述感光组件23而形成杂光,所述挡光件213沿所述镜筒212的正交面向所述容纳腔201的开口203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所述挡光件213垂直于所述镜筒212和所述内壁220所在的平面,所述挡光件213外侧分别贴合于所述保护盖24和所述内壁220。
换句话说,参照图4所述,所述镜筒212的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容纳腔201的上半部分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容纳腔201的下半部分截面为半圆形结构,所述镜筒212的下半部分贴合于所述容纳腔201的下半部分,由于所述容纳腔201的上半部分大于所述镜筒212的上半部分,所述镜筒212无法与形成所述容纳腔201的内壁220和所述保护盖24贴合,所述镜筒212和所述内壁220及所述保护盖24之间形成类似三角结构的间隙202,所述间隙202对称地形成于所述镜筒212外的两侧,所述间隙202形成于所述镜筒212外的径向两侧,至少一对所述挡光件213对称地沿所述镜筒212两侧的正交面设置,对所述镜筒212外的容纳腔201中传播的光线进行阻挡,从而通过将所述挡光件213延伸向所述保护盖24和所述内壁220,得以切断在所述镜筒212外侧的水平方向传播的光线路径,如图3所示,不需要对摄像模组1和镜头组件21的结构进行重大改造,将造成漏光问题的影响因素降至最低,有效改善摄像模组1的内部组成结构,节省相关制造成本,减少摄像模组1在光线不同入射角度形成的杂光图像,有利于摄像模组1的制造和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转向组件10和所述镜头组件21各自独立,呈模块化结构,因此当所述摄像模组1中其中一个部件出现问题或结构改变时,比如所述光转向组件10或所述镜头组件21,可以单独进行模块化更换,而不会影响另一部件,从而提高各部件的利用率,降低返修成本,当所述挡光件213增加至所述镜头组件21时,可以在原来摄像模组1结构的基础上只更换带有所述挡光件213的镜头组件21,而不需要对所述光转向组件10进行更换,也不需要改变所述光转向组件10和所述镜头组件21之间的组装方法。
其中,所述光转向组件10包括光转向机构11和转动机构12,所述转动机构12用于转动所述光转向机构11,当所述摄像模组1需要进行光学变焦调节时,所述转动机构12驱动所述光转向机构11实现不同方向的光学防抖,比如沿所述镜头组件光轴方向的转动或沿所述光转向组件10入射光的轴向转动来实现两个方向的光学防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光件213设有第一侧面214和第二侧面215,所述第一侧面214和所述第二侧面215分别位于所述挡光件213的外侧,所述第一侧面214贴合向所述保护盖24,所述第二侧面215贴合向所述内壁220,得以切断所述间隙202中传播的光线路径。也就是说,为了将所述镜头组件21从所述开口203安装于所述容纳腔201时,所述开口203的宽度不小于所述镜筒212的外径,所述镜筒212无法完全贴合于所述容纳腔201,所述镜筒212占据所述容纳腔201的大部分,剩余小部分的所述容纳腔201形成所述间隙202,所述镜筒212外的光线得以沿着所述间隙202传播,并且由于所述保护盖24为金属材质,在所述间隙202中传播的光线在一些角度会被所述保护盖24反射向所述感光组件23而造成杂光,所述挡光件213从所述镜筒212的外壁分别向所述保护盖24和所述内壁220延伸,所述挡光件213的形状与所述间隙202的截面相适配,使得所述挡光件213位于所述镜筒212外光线传播的路径上,实现拦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盖24和所述内壁220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相应得,所述第一侧面214和所述第二侧面215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以便于所述镜头组件21从所述开口203安置于所述容纳腔20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光件213对称地从所述镜筒212的外环向所述保护盖24径向延伸,使得所述挡光件213和所连接的所述镜筒212呈半矩形结构,得以弥补所述光转向机构11的直角面111对于镜筒212多余的形状部分,有效隔断在所述间隙202中的光路,阻挡所述间隙202中的光线传播,使得成像效果良好,很大程度地减少杂光现象。同时,不需要改变所述光转向机构11的直角面111大小,若更改直角大小不仅导致成本过高,还不利于所述摄像模组1的实际操作,而通过增加与光学系统无关的所述挡光件213,不会影响所述摄像模组1的原有性能,在挡光的同时不影响所述摄像模组1内部的其他部件进行工作,以较小的改动设计获取大程度地问题改善,降低改造成本,有利于制造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光件213一体地或分体地连接于所述镜筒212,当所述挡光件213从所述镜筒212一体连接时,所述挡光件213与所述镜筒212一体成型,所述挡光件213的第一侧面214和所述第二侧面215可分别通过粘胶的方式与所述保护盖24和所述内壁220贴合。所述挡光件213和所述镜筒212也可以为分体结构,所述挡光件213进一步设有内弧面,所述内弧面通过粘胶的方式贴合于所述镜筒212的外壁,所述挡光件213的第一侧面214和所述第二侧面215可分别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所述保护盖24和所述内壁220贴合,所述挡光件213和所述镜筒212的连接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光件213位于所述镜筒212的中部或偏中后部,得以避开所述透镜组211前端镜片的高敏感度。也就是说,所述挡光件213适于从所述镜筒212的中段或后半段向外延伸,所述挡光件213不适合设置于所述镜筒212的前半段,其中,所述镜筒212的中段是指垂直于所述镜筒212中间的平面,所述镜筒212的前半段是指所述镜筒212邻近所述光转向机构11的部分,所述镜筒212的后半段是所述镜筒212邻近所述感光组件23的部分,若将所述挡光件213设置于所述镜筒212的前半段,不仅由于前半段的可安置空间本身十分有限,而且在所述摄像模组1的生产制造中,烘烤过程可能会导致所述透镜组211的镜片出现额外的变异,不利于将所述挡光件213设置于所述镜筒212的前半段,选择敏感度较低且相对靠后的位置来设置所述挡光件213,避免对系统光学性能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光件213也可以设置多对,分别从所述镜筒212不同的正交面向外延伸,进一步消除漏光现象,消除杂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光件213的材质可以与所述镜筒212相同或不同,举例地说,所述挡光件213可以由吸光材质制成,也可以在所述挡光件213表面涂覆吸光材料,为了降低成本,所述挡光件213与所述镜筒212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头组件21可以被实施为长焦镜头、标准镜头或广角镜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壁220设有定位槽221,所述挡光件213从所述镜筒212向所述定位槽221延伸,所述挡光件213的第二侧面215贴合于所述定位槽221,使得所述挡光件213的宽度大于所述间隙202,更全面地阻挡所述间隙202中的光线传播,也就是说,所述挡光件213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间隙202的截面面积,有效防止所述第二侧面215和所述内壁220之间未完全贴合导致的光线传播,全面拦断所述间隙202中的光路,其中,径向是指垂直于光轴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装体30进一步包括驱动元件22,所述内壁220和所述容纳腔201形成于所述驱动元件22中,所述镜头组件21安置于所述驱动元件22中,以便于通过所述驱动元件22驱动调节所述镜头组件21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实现自动对焦,同时保持所述镜头组件21位于所述感光组件23的感光路径。举例地但不限于,所述驱动元件22可以被实施为音圈马达或压电马达。其中,所述光转向组件10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元件22的端部,与所述镜头组件21相对设置。也就是说,沿镜头组件21的光轴方向,所述光转向组件10安装于所述驱动元件22的前端,所述感光组件23位于所述驱动元件22的后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元件22设有接合面222,所述保护盖24的两侧接合于所述驱动元件22的接合面222,得以保护所述容纳腔201中的所述镜头组件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光组件23包括感光芯片231、线路板232、滤光片以及支座233,所述感光芯片231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232,所述支座233安装于所述线路板232,所述滤光片安置于所述支座233中,所述驱动元件22沿光轴方向安装于所述支座233的前侧,使得所述镜头组件21位于所述感光芯片231的感光路径上,且可以通过所述驱动元件22调节所述镜头组件21的位置,所述驱动元件22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232,以便于从所述线路板232获取工作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芯片231贴附于所述线路板232,且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232。举例地,所述感光芯片231可以被实施为CCD或CMOS感光芯片231。所述滤光片可以被实施为红外截止滤光片TRCF、晶圆级红外截止滤光片、蓝玻璃滤光片。
进一步,所述光转向组件10的其中一个所述直角面111与所述镜头组件21相对,且与所述镜头组件21的光轴垂直。举例地,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中,当所述光转向机构11被实施为一棱镜时,在所述摄像模组1在采集图像的过程中,由采集对向反射的光线通过所述组装体30的所述窗口31到达所述光转向机构11,经过所述光转向机构11的其中一个所述直角面111入射,进入所述光转向机构11的内部,而后在所述光转向机构11的所述斜面112反射而转向,而后由所述光转向机构11的另一所述直角面111出射,到达所述镜头组件21,进一步,转向后的光线经过所述镜头组件21的折射以及所述滤光片的光线过滤作用而到达所述感光芯片231,进一步地,经过所述感光芯片231的感光作用而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输与所述线路板232,进而通过所述线路板232将电信号传送至应用的电子设备,从而实现图像的采集,通过电子设备实现图像的再现,其中,由于经过所述光转向组件10转向的出射光场为矩形光场,大部分的光线通过所述镜头组件21的内部射向所述感光组件23,小部分在所述镜头组件21外部的所述间隙202中的光线被所述挡光片阻挡,使得所述间隙202中的光线难以被保护盖24反射向所述感光芯片231的边角处,通过对所述镜筒212的局部向外延伸,有效起到拦光的效果,在不影响所述摄像模组1内部的其他元件工作的同时有效地避免杂光现象,使得所述摄像模组1的成像效果更好。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20)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组装体,所述组装体的内壁形成容纳腔;
镜头组件,所述镜头组件安置于所述容纳腔中;
感光组件,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
挡光件,所述挡光件从所述镜头组件向所述内壁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透镜组以及镜筒,所述透镜组沿光轴方向安装于所述镜筒中,所述挡光件沿所述镜筒的正交面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接合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所述挡光件沿所述镜头组件的正交面向所述保护盖延伸,直至所述挡光件贴合所述保护盖和所述组装体的内壁,得以阻挡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内壁之间间隙处的光线传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所述挡光件沿所述镜筒两侧的正交面设置,所述挡光件从所述镜筒的外壁分别向所述保护盖和所述内壁延伸,所述挡光件的形状与所述间隙的截面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件设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位于所述挡光件的外侧,所述第一侧面贴合向所述保护盖,所述第二侧面贴合向所述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和所述内壁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相应得,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件对称地从所述镜筒的外环向所述保护盖延伸,使得所述挡光件和所连接的所述镜筒呈半矩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件一体地或分体地连接于所述镜筒。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件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通过粘胶的方式与所述保护盖和所述内壁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件位于所述镜筒的中部或偏中后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设有定位槽,所述挡光件从所述镜筒向所述定位槽延伸,所述挡光件的第二侧面贴合于所述定位槽,使得所述挡光件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间隙的截面面积。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光转向组件,所述光转向组件以用于光线方向的转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进一步包括驱动元件,所述内壁和所述容纳腔形成于所述驱动元件中,所述镜头组件安置于所述驱动元件中,通过所述驱动元件驱动调节所述镜头组件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所述光转向组件安装于所述驱动元件的前端,所述感光组件位于所述驱动元件的后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组件包括感光芯片、线路板、滤光片以及支座,所述感光芯片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支座安装于所述线路板,所述滤光片安置于所述支座中,所述镜头组件位于所述感光芯片的感光路径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体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用于通光,所述光转向组件与所述窗口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光转向组件包括光转向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用于转动所述光转向机构,所述光转向机构包括两直角面和一斜面,各个所述直角面分别与所述斜面形成45°夹角,其中一个所述直角面与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垂直。
16.一种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组以及镜筒,所述透镜组沿光轴方向安装于所述镜筒中,所述挡光件沿所述镜筒的正交面向外延伸,得以阻挡所述镜头组件外侧间隙处的光线传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对所述挡光件对称地沿所述镜筒两侧的正交面设置,所述挡光件设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位于所述挡光件的外侧,所述第一侧面贴合向保护盖,所述第二侧面贴合向内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件对称地从所述镜筒的外环向外延伸,使得所述挡光件和所连接的所述镜筒呈半矩形结构,所述挡光件一体地或分体地连接于所述镜筒。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中任一所述的镜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光件位于所述镜筒的中部或偏中后部。
CN202110794032.3A 2021-07-14 2021-07-14 摄像模组及镜头组件 Pending CN1156233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4032.3A CN115623306A (zh) 2021-07-14 2021-07-14 摄像模组及镜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94032.3A CN115623306A (zh) 2021-07-14 2021-07-14 摄像模组及镜头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3306A true CN115623306A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54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94032.3A Pending CN115623306A (zh) 2021-07-14 2021-07-14 摄像模组及镜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330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52136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532816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423566U (zh) 光学系统
CN210839753U (zh) 潜望式变焦摄像模组
WO2022057196A1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TWI695217B (zh) 成像鏡頭模組與電子裝置
WO2021147802A1 (zh) 摄像模组
JP2011199829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WO2021213216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多摄摄像模组和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2073625A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9862160A (zh) 智能手机
CN115327743A (zh) 一种光学成像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486592U (zh) 变焦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WO2022062656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透镜组及移动终端
WO2021208912A1 (zh) 棱镜结构、光学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5623306A (zh) 摄像模组及镜头组件
CN213423578U (zh) 光学系统
CN113114894B (zh)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WO2021213218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多摄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040105B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929529A (zh) 一种潜望式摄像头模组
KR101268983B1 (ko) 경통 모듈
CN112187971A (zh) 潜望式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4079710A (zh) 潜望式连续光变摄像模组及相应的电子设备
WO2021213215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多摄摄像模组和摄像模组的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