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7217A - 栓塞线圈近侧的连接元件和抗拉伸纤维 - Google Patents

栓塞线圈近侧的连接元件和抗拉伸纤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7217A
CN115607217A CN202210823375.2A CN202210823375A CN115607217A CN 115607217 A CN115607217 A CN 115607217A CN 202210823375 A CN202210823375 A CN 202210823375A CN 115607217 A CN115607217 A CN 115607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bolic coil
proximal
opening
embolic
fe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33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洛伦佐
T·蒙蒂多罗
D·索朗
D·布卢门斯蒂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7/375,48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20210338248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filed Critical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607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72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27Type of occlusion
    • A61B17/12031Type of occlusion complete occlu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4Coils or wires
    • A61B17/12154Coils or wires having stretch limi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09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 A61B17/12109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 A61B17/12113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occluder in a blood vessel within an aneury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17/12131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occluding device
    • A61B17/1214Coils or wires
    • A61B17/12145Coils or wires having a pre-set deployed three-dimensional sha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022Occluding by internal devices, e.g. balloons or releasable wires
    • A61B2017/1205Introduction devices
    • A61B2017/12054Details concerning the detachment of the occluding device from the introduction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39Markers, e.g. radio-opaque or breast lesions markers
    • A61B2090/3966Radiopaque markers visible in an X-ray ima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栓塞线圈植入物,该栓塞线圈植入物具有穿过其中的抗拉伸纤维和位于其近侧端部处的双功能接合特征部。抗拉伸纤维可有效限制栓塞线圈绕组的分离。接合特征部可提供附接件,以用于将栓塞线圈固定到递送管的接合系统并且用于将抗拉伸纤维固定在栓塞线圈的近侧端部处。接合特征部可以具有附连到栓塞线圈的近侧端部的两个接合表面,这两个接合表面彼此纵向偏移约为栓塞线圈的线的直径的一半的距离。

Description

栓塞线圈近侧的连接元件和抗拉伸纤维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2019年9月17日提交的先前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16/573,469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申请据此如同完整阐述般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涉及植入式医疗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植入式医疗装置机械地、可释放地固定到递送系统的接合特征部。
背景技术
通过将治疗装置递送到动脉瘤以用栓塞材料填充动脉瘤的囊和/或阻塞动脉瘤的颈部以防止血流进入动脉瘤中,可以对动脉瘤进行血管内治疗。当填充动脉瘤囊时,栓塞材料可促进血液凝结,以在动脉瘤内产生血栓块。当治疗动脉瘤颈部而基本不填充动脉瘤囊时,可抑制进入动脉瘤颈部的血流,以引起动脉瘤中的静脉停滞并促进动脉瘤内的血栓块的自然形成。
在一些当前的治疗中,多个栓塞线圈用于填充动脉瘤囊或治疗动脉瘤颈部的入口。栓塞线圈治疗中的常见挑战是植入的线圈和部分植入的线圈的植入部分可缠结并且难以重新定位。在一些情况下,医师可无法回缩部分植入的线圈,并且可被迫将线圈定位在非理想位置。栓塞线圈在动脉瘤颈部处定位不当可产生阻碍血液在相邻血管中流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入口和/或囊过度填充的情况下。如果非理想的植入线圈的一部分移位,则其可进入相邻血管并促进凝块形成,这可最终导致阻塞,该阻塞被栓系到动脉瘤并因此极其难以治疗。相反地,如果入口和/或囊未被充分填充,则血流可以持续进入动脉瘤中。
在一些当前的治疗中,栓塞线圈附接到管状递送构件并且经由递送导管递送到动脉瘤。在递送期间,栓塞线圈可接合到递送构件的植入物接合/展开系统(本文中等效地称为“接合系统”或“展开系统”)。当栓塞线圈就位时,展开系统可释放线圈,线圈可保持植入,并且递送构件可回缩。一些治疗利用机械接合/展开系统,该系统可由医师通过牵拉一根或多根线材或其他在本文中统称为“牵拉线”的其他伸长构件致动,以释放植入物。
与使用具有机械接合系统的递送构件递送和展开栓塞线圈相关联的一些挑战包括线圈的过早释放和由于从密集堆积的治疗部位推回而引起的递送构件的运动。
因此,需要有利于面临类似挑战的栓塞线圈和其他植入物的植入的改进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满足上述需求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在本文所呈现的一些示例中,利用定位在线圈的管腔内的抗拉伸纤维来减小或防止栓塞线圈内的线圈绕组的分离。在一些情况下,减小或防止线圈绕组的分离可防止部分植入的线圈的植入部分与植入的线圈缠结,从而使得可以更容易地重新定位和/或抽出线圈的一些或全部。在本文所呈现的一些示例中,在栓塞线圈的递送期间,牵拉线的远侧端部由附连到栓塞线圈的近侧端部的接合/脱离特征部(本文中等效地称为“接合特征部”、“脱离特征部”或“键”)支承。在一些情况下,由键提供的支承可降低栓塞线圈过早释放的可能性。在本文所呈现的一些示例中,栓塞植入物可具有高度柔性的近侧部分。栓塞植入物的柔性在一些情况下可减小由于从密集堆积的治疗部位推回而导致的递送构件上的力,从而减少由于推回而导致的递送构件的移动。
为满足一些或所有需要,提供了一种植入物,该植入物具有栓塞线圈、延伸穿过线圈的抗拉伸纤维以及在线圈的近侧端部处的脱离特征部/键。抗拉伸纤维可有效限制栓塞线圈绕组的分离。键可提供附接件,以用于将栓塞线圈固定到递送管的接合系统并且用于将抗拉伸纤维固定在栓塞线圈的近侧端部处。
用于治疗动脉瘤的示例性方法可包括以非特定顺序呈现的以下步骤中的一者或多者,并且该方法可包括此处未包括的附加步骤。具有栓塞线圈和抗拉伸纤维的植入物中的一些或全部可定位在动脉瘤内。栓塞线圈的一部分可从动脉瘤回缩。当抗拉伸纤维的部分从动脉瘤回缩时,抗拉伸纤维可抑制该部分伸长。栓塞线圈可弯曲,并且抗拉伸纤维可限制栓塞线圈的绕组在弯曲处的间距。
抗拉伸纤维可被定位成在栓塞线圈的管腔内延伸。抗拉伸纤维可沿抗拉伸纤维的大部分长度承受张力。
植入物可用接合到抗拉伸纤维的键固定到递送系统。为将植入物固定到递送系统,递送系统的环线可被定位成穿过键,并且牵拉线可被定位成穿过环线中的开口。当植入物固定到递送系统时,牵拉线可由键在来自环线的近侧方向和来自环线的远侧方向两者上支承。
在植入物的递送和/或定位期间,键可通过射线照相可视化。
键可从递送系统释放,从而从递送系统释放植入物。当释放植入物时,键可保持附接到植入物。
示例性栓塞植入物可包括栓塞线圈、脱离特征部和抗拉伸纤维。脱离特征部可在栓塞线圈的近侧端部处附连到栓塞线圈。抗拉伸纤维可接合到脱离特征部,延伸穿过栓塞线圈的管腔,并且可在栓塞线圈的远侧端部处附连到栓塞线圈。如此构造,抗拉伸纤维可有效地在栓塞线圈再成形时限制栓塞线圈的绕组的分离。
抗拉伸纤维可为缝合线。抗拉伸纤维可为非弹性的。
脱离特征部可为不透射线的。
脱离特征部可具有开口,抗拉伸纤维穿过该开口。开口可从栓塞线圈的近侧端部朝近侧延伸。
脱离特征部可具有单个开口,该开口的尺寸设定成接收机械递送系统的环线,并且抗拉伸纤维穿过该开口。
另选地,脱离特征部可具有两个单独的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抗拉伸纤维穿过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尺寸设定成接收机械递送系统的环线。第一开口可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栓塞线圈的管腔内。第二开口可从栓塞线圈的近侧端部沿近侧方向至少部分地定位。
示例性系统可包括示例性栓塞植入物和机械递送系统,该示例性栓塞植入物具有带两个单独开口的脱离特征部,该机械递送系统包括环线和牵拉线。抗拉伸纤维可穿过两个开口中的一个,并且环线可穿过两个开口中的另一个。牵拉线可被定位成穿过环线中的开口,从而利用环线将植入物固定到机械递送系统。脱离特征部还可包括定位在脱离特征部的两个开口之间的桥接件,并且该桥接件可支承牵拉线的在环线中的环开口远侧方向上的一部分。
脱离特征部可具有设置在栓塞线圈的管腔近侧的近侧部分和设置在管腔内的远侧部分。近侧部分的测量宽度可大于栓塞线圈管腔的内径,并且远侧部分的测量宽度可约等于栓塞线圈管腔的内径。
用于构造和设计栓塞植入物诸如如本文所述的示例性植入物的示例性方法可包括以非特定顺序呈现的以下步骤中的一者或多者,并且该方法可包括此处未包括的附加步骤。脱离特征部可由平片材料切割而成。可从脱离特征部切割一个或多个开口。抗拉伸纤维可穿过脱离特征部中的开口。抗拉伸纤维可延伸穿过栓塞线圈的管腔。脱离特征部可附连在栓塞线圈的一端处。抗拉伸纤维可附连在栓塞线圈的另一端处。可沿抗拉伸纤维在脱离特征部与栓塞线圈的第二端部之间提供张力。
机械展开系统的一部分可延伸穿过脱离特征部中的开口,以将脱离特征部接合到递送管。机械展开系统可延伸穿过其中穿有抗拉伸纤维的同一开口,或穿过脱离特征部中与其中穿有抗拉伸纤维的开口分开的开口。
脱离特征部可从不透射线的平片材料切割而成。
脱离特征部的远侧部分可插入栓塞线圈的管腔内,并且脱离特征部的近侧部分可从栓塞线圈的近侧端部朝近侧延伸。栓塞线圈和脱离特征部可被选择成使得脱离特征部的近侧部分宽于栓塞线圈的管腔的内径,并且脱离特征部的远侧部分约等于栓塞线圈的管腔的内径。
为将脱离特征部附连到栓塞线圈,可将脱离特征部焊接到栓塞线圈。
附图说明
将参考下面的描述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讨论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另外的方面,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编号指示各种图中类似的结构元件和特征部。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相反,将重点放在示出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仅以举例方式而非限制方式描绘了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实施。
图1A和图1B为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栓塞植入物的图示;
图2A和图2B为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各自具有穿过其中的抗拉伸纤维的脱离特征部的图示;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插入栓塞线圈的管腔中的抗拉伸纤维的图示;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离开栓塞线圈的管腔的抗拉伸纤维的图示;
图5A和图5B为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插入栓塞线圈的管腔中的脱离特征部的图示;
图6A和图6B为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附连到栓塞线圈的脱离特征部的图示;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附连到栓塞线圈的端部的抗拉伸纤维的图示;
图8A至8C示出其中栓塞线圈由于非最佳抗拉伸纤维放置而拉伸的时间序列;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位于动脉瘤内的栓塞线圈的图示;
图10A为栓塞线圈变得缠结的图示,并且
图10B为缠结的线圈变得伸长的图示,其作为现有技术问题的图示;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抑制栓塞线圈缠结和伸长的抗拉伸纤维的图示;
图12为概述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可以作为动脉瘤治疗的一部分进行的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固定到递送管的栓塞植入物的图示;
图14A至图14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用于从递送管释放栓塞植入物的一系列步骤;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栓塞植入物的端部的图示,该栓塞植入物包括扩张栓塞线圈内径的脱离特征部;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另一示例性脱离特征部的图示;
图17A至图17H是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示例性脱离特征部的图示;并且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的图16中示出的示例性脱离特征部的近侧部分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更精确和可重复的植入物脱离。更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有利于面临以下挑战的栓塞线圈和其他植入物的植入:诸如部分植入的植入物变得难以重新定位、递送系统由于植入期间的推回而移位、和/或植入物过早地释放。为满足这些需要中的一些或全部,示例性植入物可包括:抗拉伸纤维以限制植入物的栓塞部分(例如,栓塞线圈)的拉伸和其他变形;以及脱离特征部,抗拉伸纤维可固定到该特征部并且递送系统可以可拆卸地附接到该脱离特征部。
为有利于植入物的重新定位,抗拉伸纤维可延伸穿过栓塞线圈,并且在弯曲和牵拉线圈时限制线圈绕组的分离。通过限制绕组的分离,栓塞线圈在部分植入时不太可能缠结,并且在部分植入的情况下回缩时不太可能被拉伸或以其他方式变形。因此,栓塞线圈可更容易地重新定位。在一些示例中,脱离特征部可包括两个单独的开口,一个开口用于固定抗拉伸纤维,并且另一个开口用于接合到接合系统。双开口脱离特征部可减少潜在的制造挑战,以提供可靠的抗拉伸纤维定位,并因此更可靠地提供可更容易地重新定位的植入物。
为减少植入期间推回的影响,可设定脱离特征部的尺寸并将其附连到栓塞线圈,以提供具有高度柔性的近侧节段的栓塞线圈植入物。具有高度柔性的近侧节段的栓塞线圈植入物可减小递送管上的推回力,从而减轻递送管偏移的影响。附加地或另选地,脱离特征部的尺寸可设定成与具有高度柔性的远侧节段的递送管配合,并且递送管的高度柔性的远侧节段可减轻递送管偏移的影响。当具有高度柔性的近侧节段的栓塞线圈植入物与具有高度柔性的远侧部分的递送管配合时,递送管的柔性远侧节段和植入物的柔性近侧节段的组合可进一步减轻递送管偏移的影响。
为减少过早展开的情况,脱离特征部可包括用于支承牵拉线的桥接件。脱离特征部能够可拆卸地附接到递送管上的机械接合/展开系统。脱离特征部可包括机械接合系统的环线可穿过的开口。在一些示例中,脱离特征部还可包括定位在开口远侧的桥接件,牵拉线的远侧部分可搁置在该桥接件上。桥接件可抑制牵拉线由于与环线的接合而变形,并且因此可以减小由于牵拉线的弯曲而导致植入物过早释放的可能性。
图1A为植入物10a的图示,该植入物包括具有穿过其中的管腔13的栓塞线圈12、脱离特征部18a和抗拉伸纤维16。出于说明的目的,线圈12和焊接件42的部分如剖视图所示。脱离特征部18a可部分地定位在线圈12的管腔13内并且可延伸出线圈12。脱离特征部18a可包括:远侧开口24a,抗拉伸线16穿过该远侧开口成环状;以及近侧开口22a,其尺寸设定成接收环线或机械植入物接合系统的其他接合机构。脱离特征部18a可包括位于远侧开口24a与近侧开口22a之间的桥接件28a。脱离特征部18a可包括近侧突出部38,该近侧突出部的尺寸设定成可装配在递送管的管腔内。抗拉伸纤维16可使用焊接件44或其他适当的附接件固定在栓塞线圈12的与脱离特征部18a所附接的端部相对的端部处。
当脱离特征部18a在栓塞线圈12的管腔13内进一步延伸时,该脱离特征部可以是锥形的,以允许栓塞线圈12在栓塞线圈12围绕锥形区域的地方具有附加的柔性。脱离特征部18a还可具有基本上平坦的轮廓,从而在进出图像平面的方向上提供甚至更大的灵活性。
脱离特征部18a可使用附接件42充分地固定到线圈12,而不熔合线圈12的任何绕组(如图所示)或通过熔合少量绕组(例如,5个或更少的绕组)。与其中通常十个或更多个绕组被焊接在一起(其中对熔合绕组数量的控制有限)的已知解决方案相比,可以以明显更少的熔合线圈绕组来实现线圈12的附接件42。通过减少被熔合的绕组的数量,与依赖于来自栓塞线圈的近侧端部的熔合绕组的已知设计相比,植入物10a的近侧节段可具有增加的柔性。
图1B为具有如关于图1A所述的元件的另选构造的植入物10b的图示,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类似的元件。出于说明的目的,线圈12和焊接件42的部分如剖视图所示。与图1A中所示的植入物10a相比,植入物10b可具有另选的脱离特征部18b,该脱离特征部具有单个开口26b,该开口提供机械接合系统可接合到其上并且抗拉伸纤维16可通过其成环的开口。图1B所示的脱离特征部18b也不含图1A所示的脱离特征部18a的延伸锥形区域。虽然与图1B中的植入物10b相比,图1A中所示的脱离特征部18a的锥形区域可提供植入物10a的更柔性的近侧节段,但通过由于平坦而在进出图像平面的方向上提供柔性,图1B中所示的脱离特征部18b相比于已知的栓塞线圈植入物可提供更柔性的近侧节段,并且由于薄型附接件42,相比于依靠来自栓塞线圈的近侧端部的熔合绕组的设计可提供更大的柔性。
图2A和图2B至图7示出图1A和图1B所示的用于构造植入物10a和10b的一系列步骤。图2A和图2B示出抗拉伸纤维16穿过脱离特征部18a、18b。脱离特征部18a、18b可以由平片材料激光切割而成。平片材料优选地为可焊接或以其他方式附连到栓塞线圈12的不透射线材料。
图2A示出具有近侧部分32的双开口脱离特征部18a,该近侧部分的尺寸设定成接合机械接合系统和/或递送管。近侧部分32被示出为具有宽度W1。双开口脱离特征部18a可具有远侧部分34,该远侧部分的尺寸设定成配合在栓塞线圈的管腔13内。远侧部分34可具有较宽节段和锥形节段,较宽节段的宽度W2与栓塞线圈12的内径约一样宽,锥形节段的宽度W3比栓塞线圈12的内径显著更窄。脱离特征部18a可具有近侧突出部38,该近侧突出部比近侧部分32窄并且尺寸设定成配合在递送管的管腔内。
图2B示出具有近侧部分32的单开口脱离特征部18b,该近侧部分的尺寸设定成接合机械接合系统和/或递送管。近侧部分32被示出具有宽度W1。单开口脱离特征部18b可具有比近侧部分32窄的远侧部分34b,并且其尺寸设定成配合在线圈12的管腔13内。单开口脱离特征部18b可具有近侧突出部38,该近侧突出部比近侧部分32窄并且尺寸设定成配合在递送管的管腔内。
在形成脱离特征部18a、18b之后,抗拉伸纤维16可穿过双开口脱离特征部18a的远侧开口24a或单开口分离特征部18b的单开口26b。
图3为抗拉伸纤维16的自由端插入栓塞线圈12的近侧端部15的图示。在图3所示的步骤中,抗拉伸纤维16可环绕穿过诸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脱离特征部10a、10b。
图4为在栓塞线圈12的远侧端部14处离开栓塞线圈12的管腔13的抗拉伸纤维16的自由端的图示。
图5A和图5B为插入栓塞线圈12的管腔13中的脱离特征部18a、18b的图示。在离开栓塞线圈12的远侧端部14之后,抗拉伸纤维16的自由端可如图4中的箭头所示被进一步牵拉,以在栓塞线圈12的近侧端部15处将脱离特征部18a、18b移动到栓塞线圈12的管腔13中,如图5A和图5B所示并且如箭头所示。在脱离特征部18a、18b进入栓塞线圈12的管腔13中之前,栓塞线圈可具有如图5A所示的内径D。脱离特征部18a、18b的近侧部分32的尺寸可设定成在远侧部分34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约等于内径D的宽度以用于紧密贴合。另选地或除此之外,远侧部分34的至少一部分可具有大于直径D的宽度以形成过盈配合。另选地或除此之外,远侧部分34的至少一部分可具有小于直径D的宽度,以允许线圈12在线圈12的近侧端部15附近具有更大的柔性。
图6A和图6B为脱离特征部18a、18b的图示,其中远侧部分34完全插入栓塞线圈12的管腔13中,并且脱离特征部18a、18b使用焊接件42或其他附接件附连到栓塞线圈12。在图6A和图6B两者中,脱离特征部18a、18b被示出为具有远侧部分34,该远侧部分在远侧部分34的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约等于栓塞线圈12的管腔13的内径D的宽度。
图7为附连到栓塞线圈12的远侧端部的抗拉伸纤维16的图示。在如图6A和图6B所示附连脱离特征部18a,18b或至少定位脱离特征部18a至18b之后,抗拉伸纤维16可被拉紧以减少纤维16的松弛和/或在纤维16中产生张力,并且纤维16可用焊接件44或其他附接件固定。在附接纤维16之后,纤维可为基本上抗拉伸的,以便抵抗在准备治疗期间、在植入物10a、10b的递送期间、在植入物在治疗部位中的定位期间、在植入物的回缩期间以及在植入物的展开期间由于施加到栓塞线圈12的力而引起的显著伸长。换句话讲,当栓塞线圈12从动脉瘤回缩时,抗拉伸纤维16可有效限制栓塞线圈12的伸长,并且当栓塞线圈12弯曲时,抗拉伸纤维16可有效限制栓塞线圈12内的绕组的分离。
图8A至图8C示出由于布置非最佳抗拉伸纤维16而允许栓塞线圈12拉伸的时间序列。图8A示出单开口脱离特征部18b内的非最佳纤维16布置。纤维16可在脱离特征部18b的非最佳节段上变成环状,使得如图8B所示的纤维16的移动可导致纤维16从非最佳位置脱离,并且如图8C所示,可允许栓塞线圈12拉伸至少直到纤维16再次接合到脱离特征部18a。因此,制造挑战是当执行图7所示的附接步骤时,防止纤维16定位在诸如图8A所示的非最佳位置处。如果在制造完成之后,纤维16从如图8B所示的非最佳位置移位,则当操纵植入物10B时,诸如在治疗期间重新定位时,栓塞线圈12可如图8C所示伸长或以其他方式变形。
双开口脱离特征部18a的优点在于,在图1A所示的植入物10a的制造期间中,抗拉伸纤维16不太可能在脱离特征部18a的非最佳节段上变成环状。
图9是通过递送导管200递送并且定位在血管BV上的动脉瘤A内的一个或多个栓塞植入物10的图示。该植入物可在动脉瘤囊内成环并且弯曲以形成血栓块。该植入物可自身环回和/或紧邻其他植入物成环。随着动脉瘤A变得越来越堆积,植入物10的重叠部分可压入彼此中。
图10A为不含抗拉伸纤维16的栓塞线圈12的图示,栓塞线圈12随着线圈的重叠部分压入彼此中,而缠结。这种缠结可使得线圈12中的任一个难以或不可能重新定位,这对于一些当前的栓塞线圈植入物而言是已知的问题。图10B示出由于力F而变得伸长至长度L2的栓塞线圈12的一部分,该长度L2长于图10A所示节段的长度L1。图10B示出以下情形:其中医师可试图尝试回缩缠结的部分植入的栓塞线圈,并且可不仅无法回缩线圈,而且由于现在必须定位变形的伸长线圈而加剧已经具有挑战性的治疗。当栓塞线圈的绕组例如由于弯曲而分离时,或者当线圈由于密集堆积而更紧密地压在一起时,缠结可变得更有可能。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各自具有被抑制缠结和伸长的抗拉伸纤维16的示例性栓塞线圈12的图示。每个线圈12被示出为具有弯曲部分20。抗拉伸纤维16可在每个线圈的管腔13内偏移,以允许线圈12在植入时根据需要挠曲和弯曲。纤维16可具有足够的张力以限制弯曲部分20中的绕组之间的间距量。卷绕的间距可被限制为防止两个相邻线圈12的绕组如图10A所示缠结。图11还示出施加到线圈12的一部分40上的力F和被抑制由于抗拉伸纤维16中的张力而伸长的部分40。图11示出其中医师可成功地回缩部分植入的栓塞线圈12的情形,该栓塞线圈12具有穿过其中的抗拉伸纤维16。
图12为示出方法500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可使用诸如本文所述的示例性植入物10、10a、10b作为动脉瘤治疗的一部分进行的步骤。在步骤510中,具有栓塞线圈和抗拉伸纤维的植入物可至少部分地定位在动脉瘤囊内。在步骤520中,栓塞线圈的一部分可弯曲。在步骤530中,当线圈弯曲时,抗拉伸纤维可抑制栓塞线圈的弯曲部分内的绕组分离。在步骤540中,植入物的植入部分的一些或全部可从动脉瘤回缩。在步骤550中,当植入物回缩时,抗拉伸纤维可抑制栓塞线圈的伸长。
图13为固定到递送管300的示例性栓塞植入物10诸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植入物10a、10b或本文另外描述的植入物的图示。美国专利10,806,461和美国专利10,806,462中描述了示例性递送管和接合/展开系统,上述专利申请的每个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递送管300可包括凹口310,该凹口的尺寸设定成接收植入物10的脱离特征部18的近侧部分32,同样,脱离特征部18的近侧部分32的尺寸可设定成配合在递送管300的凹口310内。图13示出植入物10的侧视图,该侧视图突出显示了脱离特征部18的平坦轮廓。如关于图1A和图1B所述,由于脱离特征部18是平坦的和/或由于脱离特征部18固定到线圈12而没有融合多个线圈绕组,因此植入物10可以具有高度柔性的近端节段。脱离特征部18也可以是锥形的,以用于增加进出图像平面的方向上的柔性。脱离特征部18还可包括定位在递送管300的管腔内的近侧突出部38。
在动脉瘤闭塞治疗期间,已知栓塞植入物的近侧节段缺乏柔性和/或递送管的远侧部分缺乏柔性可导致递送管在植入物被放置在动脉瘤中时从治疗部位拉回或以其他方式移出适当位置。因此,单独或组合的具有更柔性的远侧部分的递送管和具有更柔性的近侧节段的植入物可提供用于递送植入物的更稳定的系统。然而,柔性结构在操纵时可趋于变形或伸展。根据本文所述的原理,抗拉伸纤维16和/或脱离特征部18可单独或组合地支承线圈12并抑制线圈12的变形和伸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高度柔性的近侧节段和/或被构造成与具有高度柔性的远侧部分的递送管300配合的植入物10。
图14A为植入物10和被构造成用于递送和定位植入物10的递送管300的图示。图14B至图14D为用于从递送管300释放示例性栓塞植入物10的一系列步骤的图示。为了进行示意性的说明,切除递送管300的一部分。
图14A示出包括锁定到植入物12的脱离特征部18中的牵拉线140和环线400的接合系统。递送管300可包括可被压缩的可压缩部分306。环线400可在环线400的远侧端部404处具有开口405,并且开口405可被放置成穿过脱离特征部18中的开口22a。当牵拉线140穿过开口405时,植入物12现在是固定的。
脱离特征部18可包括桥接件28,该桥接件定位在环线开口405的远侧并且定位成支承牵拉线140的远侧部分,该远侧部分在环线开口405由牵拉线140支承的位置的远侧。如此构造,桥接件28可支承牵拉线140的远侧部分,使得当环线400在环开口405处拖拽牵拉线140时,桥接件28可抑制牵拉线140的远侧部分变形。近侧突出部38可定位成支承牵拉线140的一部分,该部分在牵拉线140支承环线开口405的位置的近侧。桥接件28和近侧突出部38的组合可抑制牵拉线140由于由环线400施加的力而变形。如图14A所示,在穿过脉管系统递送植入物10期间并且当植入物10被定位在治疗部位处时,递送管300能够可拆卸地附接到植入物10。桥接件28可降低植入物10由于来自环线400的力引起的牵拉线140的弯曲而过早释放的可能性。
桥接件28可将双开口植入物中的近侧开口22a和远侧开口24a分开,如图所示。还可以设想的是,单个开口植入物可适于包括可用于支承牵拉线140的远侧部分的结构,该结构类似于如关于所示桥接件28所述的结构。因此,另选的桥接件结构旨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图14B示出朝近侧拉动牵拉线140以开始植入物10的释放序列。图14C示出牵拉线140离开开口405并被拉出环线400的瞬间。环线400的远侧端部404脱离并离开锁定部分18。可以看出,现在没有任何东西将植入物10保持到递送管300。图14D示出了释放序列的结束。在此,可压缩部分306已经伸展/恢复到其原始形状并且向前“弹出”。递送管300的远侧端部304向医疗装置10施加弹力E,以将其“推开”,从而确保医疗装置10的完全分离和递送。
图15为具有如关于图1A所述的元件的另选构造的植入物10c的近侧节段的剖视图,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类似的元件。与图1A所示的植入物10a相比,图15所示的植入物10c可具有另选的脱离特征部18c。图15所示的脱离特征部18c可具有宽度D2的一部分,该宽度D2的尺寸设定成配合在具有内径D1的栓塞线圈12的管腔13内。脱离特征部18c的宽度D2可大于线圈管腔13的内径D1,使得当脱离特征部18c定位在管腔13内时,管腔13的近侧部分伸展到直径D2以适应脱离特征部18c的宽度D2。如此构造,线圈12的伸展部分可提供抵靠脱离特征部的具有宽度D2的节段的压缩力,以有助于将脱离特征部18c固定到线圈12。
与图1A所示的植入物10a相比,桥接件28c可从栓塞线圈12的近侧端部朝近侧延伸。如此构造,在一些构型中,牵拉线140不需要插入栓塞线圈12的管腔13中以由桥接件28c支承。限制插入栓塞线圈12中的牵拉线140的长度可增加栓塞线圈的近侧节段的柔性。
图15所示的植入物10c可根据图2A和图2B至图7所示的原理来构造。图15所示的植入物10c可根据图9以及图11至图14D所示的原理使用。
图16为另一个示例性脱离特征部18d的图示。脱离特征部18d的各种尺寸在图16中示出。可以基于设计标准选择尺寸,使得可以针对给定植入物定制脱离特征部18d。图17A至图17H是示例性分离特征部的图示,其具有在图16中示出的脱离特征部18d的类似的一般结构,其中图16中所示的各种尺寸被调整以定制脱离特征部18d。脱离特征部相对于纵向轴线L-L、远侧方向54和近侧方向52定向。
脱离特征部18d的近侧部分32在脱离特征部18d的近侧端部附近具有第一宽度W1,所述第一宽度的尺寸设定成配合在递送管300的凹口310内。第一宽度W1优选地尺寸设定成近似等于递送管300的远侧端部304的外径。
脱离特征部18d的远侧部分34具有类似于关于图2A和图15公开的第二宽度W2和第三宽度W3。
脱离特征部18d的近侧部分32具有靠近脱离特征部18d的接合表面36a、36b的第四宽度W4。第四宽度W4优选地尺寸设定成近似等于栓塞线圈12的外径。
脱离特征部18d的远侧开口24d具有第五宽度W5。第五宽度W5足够宽以允许插入抗拉伸纤维16,并且足够窄以允许脱离特征部18d的远侧部分34的足够材料,以维持结构完整性。
脱离特征部18d的近侧延伸部38具有第六宽度W6。第六宽度W6优选地尺寸设定成约等于且小于递送管300的远侧端部304处的递送管300的管腔的直径。
脱离特征部18d的近侧部分32具有第三长度L3。第三长度L3优选地尺寸设定成约等于并且大于递送管300的凹口310的深度。
脱离特征部18d的远侧部分34具有第四长度L4。第四长度L4优选地尺寸设定成足够长,以有利于植入物10的组装,从而维持植入物10的结构完整性,并且为远侧开口24d和桥接件28d提供足够的材料。第四长度L4优选地足够短,以允许植入物10的近侧部分的柔性。
脱离特征部18d的远侧开口24d具有第五长度L5。第五长度L5足够长,以允许插入抗拉伸纤维16,并且足够短,使得第四长度L4可以足够短。
脱离特征部18d可以包括接合表面36a、36b之间的纵向偏移。纵向偏移(第六长度L6)优选地尺寸设定成近似等于卷绕形成栓塞线圈12的线的直径D3(图15)的一半。
当组装植入物10时,远侧开口24d可以包括与抗拉伸纤维接触的无创伤表面25。无创伤表面25可以被成形为减小抗拉伸纤维16被脱离特征部18d磨损的可能性。同样,近侧开口22d可以包括无创伤表面23,所述无创伤表面被成形为减小环线400被脱离特征部18d磨损的可能性。
图18是图16中示出的示例性脱离特征部18d的近侧部分32d的图示。近侧开口22d近似为五边形多边形,其中基部具有无创伤表面23和四个朝远侧延伸的侧边30,所述四个朝远侧延伸的侧边长度近似相等。多边形的拐角是圆形的。可以加深与无创伤表面23(多边形基部)相邻的拐角27以鼓励环线400停留在加深拐角27中。
如本文所用,针对任何数值或范围的术语“约”或“近似”指示允许部件或元件的集合实现如本文所述的其预期要达到的目的的合适的尺寸公差。更具体地,“约”或“近似”可指列举值的±20%范围内的值,例如“约90%”可指从71%至99%范围内的值。
本文所包含的描述是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示例,并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如本文所述,本发明设想了植入物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的许多变型和修改,包括另选的材料,组成部件的另选的几何形状,组成部件相对于彼此的另选的定位等。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应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栓塞植入物,包括:
栓塞线圈,所述栓塞线圈包括盘绕线;
脱离特征部,所述脱离特征部靠近所述栓塞线圈的近侧端部附连到所述栓塞线圈,所述脱离特征部包括彼此纵向偏移近似等于所述盘绕线的直径的一半的长度的第一接合表面和第二接合表面;以及
抗拉伸纤维,所述抗拉伸纤维接合到所述脱离特征部,延伸穿过所述栓塞线圈的管腔,并且靠近所述栓塞线圈的远侧端部附连到所述栓塞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植入物,其中,所述抗拉伸纤维在所述栓塞线圈再成形时有效地限制所述栓塞线圈的绕组的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植入物,
其中,所述脱离特征部包括穿过其中的第一开口和穿过其中的与所述第一开口分开的第二开口,
其中,所述抗拉伸纤维穿过所述第一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所述栓塞线圈的所述管腔内,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所述栓塞线圈的所述近侧端部的近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塞植入物,其中,所述第二开口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远侧端部处的无创伤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塞植入物,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包括与所述脱离特征部的纵向轴线正交的无创伤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塞植入物,其中,所述第二开口包括近似多边形形状,所述近似多边形形状包括近似相等长度的四个侧边和比所述四个侧边更大长度的第五侧边,所述第五侧边与所述脱离特征部的纵向轴线正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栓塞植入物,其中,所述多边形形状包括位于所述第五侧边的任一端部上的两个拐角,所述两个拐角各自分别在相对于所述第五侧边的近侧方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塞植入物,
其中,所述栓塞线圈的所述管腔包括内径,
其中,所述脱离特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管腔近侧的近侧部分和设置在所述管腔内的远侧部分,
其中,所述近侧部分具有测量大于所述管腔的所述内径的第一宽度,并且
其中,所述远侧部分具有测量约等于所述管腔的所述内径的第二宽度。
9.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植入物,所述植入物包括栓塞线圈和脱离特征部,所述脱离特征部包括在所述栓塞线圈的管腔内延伸的远侧部分、从所述栓塞线圈的近侧端部朝近侧延伸的近侧部分、附连到所述栓塞线圈的所述近侧端部的第一接合表面以及附连到所述栓塞线圈的所述近侧端部的第二接合表面,所述第一接合表面和所述第二接合表面彼此纵向偏移近似等于所述栓塞线圈的盘绕线的直径的一半的长度;
牵拉线;以及
递送管,所述递送管附接到所述脱离特征部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牵拉线的近侧平移时从所述植入物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脱离特征部还包括穿过所述远侧部分的远侧开口,并且
其中,所述植入物还包括延伸穿过所述远侧开口并且靠近所述栓塞线圈的远侧端部附连到所述栓塞线圈的抗拉伸纤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远侧开口包括与所述抗拉伸纤维并置的无创伤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抗拉伸纤维在所述栓塞线圈再成形时有效地限制所述栓塞线圈的绕组的分离。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
环线,所述环线附连到所述递送管,
其中,所述脱离特征部还包括穿过所述近侧部分的近侧开口,并且
其中,所述环线穿过所述近侧开口并且围绕所述牵拉线延伸,使得所述递送管附接到所述脱离特征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近侧开口包括与所述环线并置的无创伤表面。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
其中,所述无创伤表面包括两个加深拐角,所述两个加深拐角各自分别地相对于无创伤开口的与所述脱离特征部的纵向轴线正交的侧边在近侧方向上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环线定位在所述两个加深拐角中的每一个加深拐角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近侧开口被成形为近似五边形。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
其中,所述脱离特征部还包括穿过所述远侧部分的远侧开口,
其中,所述脱离特征部还包括穿过所述近侧部分的近侧开口,
其中,所述脱离特征部还包括将所述远侧开口和所述近侧开口分开的桥接件,并且
其中,所述桥接件支撑所述牵拉线的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脱离特征部的所述近侧部分包括近似等于所述递送管的外径的宽度。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脱离特征部的所述近侧部分包括近似等于所述栓塞线圈的外径的宽度。
2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近侧部分包括近侧延伸部,所述近侧延伸部包括小于且近似等于所述递送管的远侧端部处的所述递送管的管腔的直径的宽度。
CN202210823375.2A 2021-07-14 2022-07-14 栓塞线圈近侧的连接元件和抗拉伸纤维 Pending CN1156072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375,482 US20210338248A1 (en) 2019-09-17 2021-07-14 Embolic coil proximal connecting element and stretch resistant fiber
US17/375482 2021-07-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7217A true CN115607217A (zh) 2023-01-17

Family

ID=82594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3375.2A Pending CN115607217A (zh) 2021-07-14 2022-07-14 栓塞线圈近侧的连接元件和抗拉伸纤维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119064A1 (zh)
JP (1) JP2023014032A (zh)
KR (1) KR20230011880A (zh)
CN (1) CN11560721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43799A (ko) * 2009-10-16 2011-04-28 강호창 마이크로코일 어셈블리
WO2017066386A1 (en) * 2015-10-14 2017-04-20 Three Rivers Medical Inc. Mechanical embolization delivery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10806462B2 (en) 2017-12-21 2020-10-20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detachment system with split tube and cylindrical coupling
US10806461B2 (en) 2018-04-27 2020-10-20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detachment system with split tube
US11207494B2 (en) * 2019-07-03 2021-12-28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member with flexible stretch resistant distal por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11880A (ko) 2023-01-25
JP2023014032A (ja) 2023-01-26
EP4119064A1 (en) 2023-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38248A1 (en) Embolic coil proximal connecting element and stretch resistant fiber
CN108024815B (zh) 用于栓塞线圈的推动器臂和球释放机构
US9034026B2 (en) Implant for influencing blood flow
US9198665B2 (en) Micro-spiral implantation device
EP3181064B1 (en) Occlusive device delivery system with mechanical detachment
US20170172581A1 (en) Aneursym occlusion system and method
JP4074432B2 (ja) 血管閉塞コイル
US20230019940A1 (en) Implant delivery with modified detachment feature and pull wire engagement
US20220387045A1 (en) Embolic coil proximal connecting element and stretch resistant fiber
AU2016219707B2 (en) Occlusive device with stretch resistant member and anchor filament
KR20210095027A (ko) 가요성 내연신성 원위 부분을 갖는 의료 장치 전달 부재
KR20210040269A (ko) 가요성 내연신성 기계적 해제를 구비한 의료 장치 전달 부재
US20240138843A1 (en) Implant detachment systems with a modified pull wire
CN115607217A (zh) 栓塞线圈近侧的连接元件和抗拉伸纤维
EP4205671A1 (en) Medical device delivery systems with twisting loop wires
KR20230106513A (ko) 조기 색전 이식물 전개를 억제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