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6047A - 电池布线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池布线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6047A
CN115606047A CN202180034426.7A CN202180034426A CN115606047A CN 115606047 A CN115606047 A CN 115606047A CN 202180034426 A CN202180034426 A CN 202180034426A CN 115606047 A CN115606047 A CN 115606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ed
locking
main body
cov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44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洋
森亮太
矢板久佳
铃木政巳
中须贺麻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606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60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of battery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detecting conditions inside cells or batteries, e.g. details of voltage sens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抑制盖的误组装的电池布线模块。第1盖(17a)具有:盖主体部(40),覆盖电线插通部(18);第1卡止部(41),从盖主体部(40)向壳体主体(16)侧延伸,卡止于壳体主体(16)的第1被卡止部(31);以及第2卡止部(42),从盖主体部(40)向壳体主体(16)侧延伸,卡止于壳体主体(16)的第2被卡止部(32)。第1卡止部(41)的延伸方向的长度设定得比第2卡止部(42)的延伸方向的长度长。并且,壳体主体(16)具有第1限制部(61),第1限制部(61)在将要使第1卡止部(41)卡止于第2被卡止部(32)时抵接于第1卡止部(41)的延伸方向的顶端部而限制第1卡止部(41)向组装方向的移位。

Description

电池布线模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布线模块。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中,在作为驱动行驶用的电源而搭载的高电压二次电池安装有电池布线模块。专利文献1的电池布线模块具备与二次电池电连接的电线和收纳该电线收纳的壳体。电池布线模块的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具有电线穿过的电线插通部;和盖,覆盖电线插通部。专利文献1的电池布线模块的盖相对于壳体主体构成为分体。盖具有卡止部,该卡止部相对于设置于壳体主体的多个被卡止部在沿着电线插通部的开口方向的方向分别卡止。通过盖的各卡止部和壳体主体的各被卡止部的卡止,盖组装于壳体主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295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如上述的电池布线模块的壳体中,通过盖的多个卡止部分别正规卡止于对应的壳体主体的多个被卡止部,从而盖以正规的朝向和位置组装于壳体主体。但是,当盖的卡止部能卡止于不是正规的被卡止部的被卡止部时,则有可能在盖的朝向或位置错误的情况下组装。
因此,以提供能抑制盖的误组装的电池布线模块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组装于二次电池,所述电池布线模块具备:电线,与所述二次电池电连接;和壳体,收纳所述电线,所述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具有所述电线穿过的电线插通部;和盖,覆盖所述电线插通部,所述盖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构成为分体,所述壳体主体具有第1被卡止部及第2被卡止部,所述盖具有:盖主体部,覆盖所述电线插通部;第1卡止部,从所述盖主体部向所述壳体主体侧延伸,卡止于所述第1被卡止部;以及第2卡止部,从所述盖主体部向所述壳体主体侧延伸,卡止于所述第2被卡止部,所述第1卡止部的延伸方向的长度设定得比所述第2卡止部的延伸方向的长度长,所述壳体主体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在将要使所述第1卡止部卡止于所述第2被卡止部时抵接于所述第1卡止部的延伸方向的顶端部而限制所述第1卡止部向组装方向的移位。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提供能抑制盖的误组装的电池布线模块。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将该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中、卸下盖的状态示出的俯视图。
图3是将该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将该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将该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中、第1卡止部及第1被卡止部的附近的结构示出的侧视图。
图6是将该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中、第2卡止部及第2被卡止部的附近的结构示出的侧视图。
图7是将该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中、第3卡止部及第3被卡止部的附近的结构示出的侧视图。
图8是将该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
[1]组装于二次电池,所述电池布线模块具备:电线,与所述二次电池电连接;和壳体,收纳所述电线,所述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具有所述电线穿过的电线插通部;和盖,覆盖所述电线插通部,所述盖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构成为分体,所述壳体主体具有第1被卡止部及第2被卡止部,所述盖具有:盖主体部,覆盖所述电线插通部;第1卡止部,从所述盖主体部向所述壳体主体侧延伸,卡止于所述第1被卡止部;以及第2卡止部,从所述盖主体部向所述壳体主体侧延伸,卡止于所述第2被卡止部,所述第1卡止部的延伸方向的长度设定得比所述第2卡止部的延伸方向的长度长,所述壳体主体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在将要使所述第1卡止部卡止于所述第2被卡止部时抵接于所述第1卡止部的延伸方向的顶端部而限制所述第1卡止部向组装方向的移位。
根据该结构,在将要使盖的第1卡止部错误地卡止于壳体主体的第2被卡止部时,通过第1卡止部的顶端部抵接于壳体主体的限制部,从而能避免第1卡止部卡止于第2被卡止部。由此,能抑制盖的误组装。另外,限制部是能抵接于第1卡止部自身的结构。因此,不必在盖另外设定用于避免第1卡止部和第2被卡止部的卡止的部位,其结果是,能简化盖的形状。
[2]所述壳体主体具有第3被卡止部,所述盖具有第3卡止部,所述第3卡止部从所述盖主体部向所述壳体主体侧延伸,卡止于所述第3被卡止部,在沿着所述电线的插通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1卡止部的长度设定得比所述第3卡止部的长度长,将所述限制部作为第1限制部,所述壳体主体在沿着所述电线的插通方向的方向上的所述第3被卡止部的侧方具有第2限制部,所述第2限制部在将要使所述第1卡止部卡止于所述第3被卡止部时抵接于所述第1卡止部而限制所述第1卡止部向组装方向的移位。
根据该结构,在将要使盖的第1卡止部错误地卡止于壳体主体的第3被卡止部时,通过第1卡止部抵接于壳体主体的第2限制部,从而能避免第1卡止部卡止于第3被卡止部。由此,能进一步抑制盖的误组装。另外,第2限制部是能抵接于第1卡止部自身的结构。因此,因此,不必在盖另外设定用于避免第1卡止部和第3被卡止部的卡止的部位,其结果是,能简化盖的形状。
[3]所述电线插通部具有底壁部和从所述底壁部延伸的一对侧壁部,在所述侧壁部设置有狭缝,所述盖具有与所述狭缝嵌合的突起部。
根据该结构,能构成为:在将盖以错误的位置或朝向组装时,盖的突起部抵接于壳体主体的侧壁部,其结果是,能抑制盖的误组装。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电池布线模块的具体例。在各附图中,说明便利起见,有时将结构的一部分放大或者简化示出。另外,关于各部分的尺寸比率,有时在各附图中不同。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10例如组装于二次电池BT,二次电池BT搭载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二次电池BT向未图示的车辆的行驶用电动机供给电力。另外,二次电池BT根据充电状态、车辆的运转状态接受来自行驶用电动机、发电用电动机的电力供给。
二次电池BT具备多个单电池C。二次电池BT通过多个单电池C在一方向排列配置,从而形成例如大致长方体状。电池布线模块10安装于二次电池BT的一侧面。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二次电池BT中安装电池布线模块10的一侧的面作为上表面,将二次电池BT的电池布线模块10侧作为上方进行说明。另外,附图中的相互正交的XYZ轴中的X轴表示电池布线模块10的壳体12的长度方向(长边方向)X,Y轴表示壳体12的宽度方向Y,Z轴表示壳体12的高度方向Z。各单电池C沿着电池布线模块10的长度方向X排列设置。
如图1及图2所示,电池布线模块10具备与二次电池BT电连接的多条电线11和收纳电线11的壳体12。此外,在图1中省略电线11的图示。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布线模块10例如具备支承于壳体12的多个汇流条13。各汇流条13例如在壳体12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沿着壳体12的长度方向X排列配置有多个。在各汇流条13连接有设置于各单电池C的上表面的未图示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如图2所示,各汇流条13分别与对应的电线11电连接。各电线11在壳体12的内部沿着长度方向X插通。多条电线11中的一部分从在壳体12的长度方向X的一端部设置的第1电线导出部14导出到壳体12外,剩余的多条电线11从在壳体12的长度方向X的另一端部设置的第2电线导出部15导出到壳体12外。
(壳体12)
如图1所示,壳体12具备壳体主体16及盖17。壳体主体16具有电线11穿过的电线插通部18。电线插通部18形成在高度方向Z的上方侧开口的槽状。另外,电线插通部18沿着壳体12的长度方向X延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16中,电线插通部18例如在宽度方向Y排列设置有两个。另外,壳体主体16具有将两个电线插通部18相互连结的多个连结部19。盖17覆盖电线插通部18的上方。本实施方式的盖17与两个电线插通部18分别对应地设置有两个。另外,盖17相对于壳体主体16构成为分体。此外,壳体主体16及盖17例如由合成树脂构成。
(壳体主体16)
如图1及图2所示,壳体主体16例如形成在壳体12的长度方向X上被分割多个的结构。此外,图2是卸下盖17的状态下的电池布线模块10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16在壳体12的长度方向X上被三分割。即,壳体主体16具有一对第1壳体主体21和配置于一对第1壳体主体21之间的第2壳体主体22。一对第1壳体主体21及第2壳体主体22沿着壳体12的长度方向X排列设置。
如图2所示,各电线插通部18具有底壁部23和从底壁部23向上方延伸的一对侧壁部24、25。一对侧壁部24、25彼此在壳体12的宽度方向Y上对置。另外,在各电线插通部18中,一方侧壁部24相对于另一方侧壁部25位于宽度方向Y的内侧。各电线插通部18通过底壁部23及各侧壁部24、25形成在高度方向Z的上方侧开口的槽状。在各电线插通部18中,在一对侧壁部24、25之间插通电线11。此外,底壁部23及一对侧壁部24、25分别形成于各第1壳体主体21及第2壳体主体22。
另外,各电线插通部18具有第1被卡止部31、第2被卡止部32、第3被卡止部33以及第4被卡止部34。各被卡止部31~34例如以从侧壁部24、25的外侧面向宽度方向Y的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被卡止部31在各电线插通部18的宽度方向Y的内侧的侧壁部24设置有多个。另外,在该侧壁部24设置有多个第3被卡止部33及一个第4被卡止部34。具体地讲,例如在各第1壳体主体21的侧壁部24各设置有一个第1被卡止部31及第3被卡止部33。另外,在第2壳体主体22的侧壁部24设置有第4被卡止部34和两个第1被卡止部31。
第2被卡止部32在各电线插通部18的宽度方向Y的外侧的侧壁部25设置有多个。另外,在该侧壁部25设置有多个第3被卡止部33及一个第4被卡止部34。具体地讲,例如在各第1壳体主体21的侧壁部25各设置有一个第2被卡止部32及第3被卡止部33。另外,在第2壳体主体22的侧壁部25设置有第4被卡止部34和两个第2被卡止部32。
(盖17)
如图1所示,将一对电线插通部18分别覆盖的一对盖17各自例如具有多个第1盖17a和第2盖17b。本实施方式的各盖17具有一对第1盖17a和配置于一对第1盖17a的长度方向X之间的第2盖17b。即,壳体12整体上具备四个第1盖17a和两个第2盖17b。各第1盖17a彼此呈相同形状。另外,两个第2盖17b彼此呈相同形状。另外,各第1盖17a和第2盖17b彼此形成分体。
如图1及图3所示,各第1盖17a具有将电线插通部18的上方覆盖的盖主体部40。盖主体部40例如形成呈壳体12的长度方向X的长条状。另外,各第1盖17a具有卡止于第1被卡止部31的第1卡止部41、卡止于第2被卡止部32的第2卡止部42、以及卡止于第3被卡止部33的第3卡止部43。第1卡止部41、第2卡止部42以及第3卡止部43从盖主体部40向高度方向Z的壳体主体16侧、即下方延伸。
在各第1盖17a中,第1卡止部41分别形成于盖主体部40的宽度方向Y的内侧的缘部的长度方向X的两端部。另外,在各盖主体部40中,第2卡止部42分别形成于盖主体部40的宽度方向Y的外侧的缘部的长度方向X的两端部。即,在各盖主体部40的长度方向X的两端部,第1卡止部41和第2卡止部42以在宽度方向Y上对置的方式设置。另外,例如在盖主体部40的长度方向X的中间部,第3卡止部43在盖主体部40的宽度方向Y的两缘部分别各形成有一个。第1~第3卡止部41~43在沿着电线插通部18的开口方向的方向、即高度方向Z上分别卡止于第1~第3被卡止部31~33。由此,第1盖17a组装于电线插通部18。
此外,在各第1盖17a中,卡止于第2壳体主体22的第1被卡止部31的第1卡止部41构成为相对于该第1被卡止部31能在长度方向X相对移动。详细地讲,在壳体12的长度方向X上,在该第1卡止部41与第2壳体主体22的第1被卡止部31之间设定有间隙。同样,在各第1盖17a中,卡止于第2壳体主体22的第2被卡止部32的第2卡止部42构成为相对于该第2被卡止部32能在长度方向X相对移动。详细地讲,在壳体12的长度方向X上,在该第2卡止部42与第2壳体主体22的第2被卡止部32之间设定有间隙。由此,例如在二次电池BT热膨胀时等,容许第1壳体主体21和第2壳体主体22在长度方向X上相对移动。
如图1及图4所示,各第2盖17b具有:盖主体部50,将电线插通部18的上方覆盖;和第4卡止部51,卡止于电线插通部18的第4被卡止部34。盖主体部50例如形成沿着壳体12的长度方向X的长条状。第4卡止部51从盖主体部50向高度方向Z的壳体主体16侧、即下方延伸。另外,例如在盖主体部50的长度方向X的中间部,第4卡止部51在盖主体部50的宽度方向Y的两缘部分别各形成有一个。各第4卡止部51在沿着电线插通部18的开口方向的方向、即高度方向Z上卡止于各第4被卡止部34。由此,第2盖17b组装于电线插通部18。
在此,如图5及图6所示,第1卡止部41的延伸方向即高度方向Z上的第1卡止部41的长度L1设定得比第2卡止部42的延伸方向即高度方向Z上的第2卡止部42的长度L2长。由此,第1卡止部41的延伸方向的顶端部41a即下端部位于比第2卡止部42的下端部靠下侧。此外,例如设置于盖17的各第1卡止部41的长度L1彼此相同。另外,例如设置于盖17的各第2卡止部42的长度L2彼此相同。
如图4及图6所示,在电线插通部18的宽度方向Y的外侧的侧壁部25中,在第2卡止部42所卡止的第2被卡止部32的下侧附近设置有第1限制部61。第1限制部61从侧壁部25的外侧面向宽度方向Y突出。
第1限制部61构成为在第2卡止部42卡止于第2被卡止部32的状态下在高度方向Z上不抵接于第2卡止部42。另一方面,当将要使第1卡止部41卡止于第2被卡止部32时,则在将第1卡止部41在高度方向Z的下侧组装于第2被卡止部32时,在第1卡止部41卡止于第2被卡止部32前第1卡止部41的顶端部41a抵接于第1限制部61,进一步的第1卡止部41的移位被第1限制部61限制。此外,第1限制部61为了抑制侧壁部25向宽度方向Y倾倒,也起到作为加强侧壁部25的加强肋的作用。
如图5及图7所示,壳体12的长度方向X上的第1卡止部41的长度L3设定得比该长度方向X上的第3卡止部43的长度L4长。此外,例如设置于盖17的各第1卡止部41的长度L3彼此相同。另外,例如设置于盖17的各第3卡止部43的长度L4彼此相同。
如图3所示,在电线插通部18的各侧壁部24、25中,在壳体12的长度方向X上的第3卡止部4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2限制部62。第2限制部62从各侧壁部24、25的外侧面向宽度方向Y突出。此外,图7对在侧壁部24的第3被卡止部33的附近设置的第2限制部62进行图示。
如图3及图7所示,第2限制部62设置于在第3卡止部43卡止于第3被卡止部33的状态下在壳体12的长度方向X上不抵接于第3卡止部43的位置。另一方面,当将要使第1卡止部41卡止于第3被卡止部33时,则在使第1卡止部41在高度方向Z的下侧组装于第3被卡止部33时,在第1卡止部41卡止于第3被卡止部33前第1卡止部41抵接于第2限制部62,进一步的第1卡止部41的移位被第2限制部62限制。
此外,如图6及图7所示,壳体12的长度方向X上的第2卡止部42的长度L5设定得比该长度方向X上的第3卡止部43的长度L4长。由此,当将要使第2卡止部42卡止于第3被卡止部33时,则在将第2卡止部42在高度方向Z的下侧组装于第3被卡止部33时,在第2卡止部42卡止于第3被卡止部33前第2卡止部42抵接于第2限制部62,进一步的第2卡止部42的移位被第2限制部62限制。
另外,在电线插通部18的宽度方向Y的外侧的侧壁部25设置的第2限制部62为了抑制侧壁部25向宽度方向Y倾倒,也起到作为加强侧壁部25的加强肋的作用。侧壁部25在与各汇流条13对应的位置具有用于使各电线11向汇流条13侧穿过的开口25a,因此难以确保侧壁部25的刚性。因此,当使设置于侧壁部25的第2限制部62及第1限制部61具有作为加强肋的作用时,在确保侧壁部25的刚性的方面合适。
如图4及图8所示,在各电线插通部18的各侧壁部24、25中,在壳体12的长度方向X上的第4被卡止部34的一侧设置有狭缝63。狭缝63从各侧壁部24、25的上端部沿着高度方向Z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狭缝63设置于第2壳体主体22。
另一方面,第2盖17b在第4卡止部51的附近位置具有突起部64。突起部64从盖主体部50向与第4卡止部51相同的方向即下方延伸。另外,突起部64例如在盖主体部50的宽度方向Y的两缘部分别各形成有一个。通过第2盖17b以正确的组装朝向组装于电线插通部18,从而各突起部64与狭缝63嵌合。并且,当第2盖17b不是正确的组装朝向时,则突起部64与侧壁部24、25的上端部干涉。
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壳体主体16具有第1限制部61,第1限制部61在将要使第1卡止部41卡止于第2被卡止部32时抵接于第1卡止部41的延伸方向的顶端部41a而限制第1卡止部41向组装方向的移位。根据该结构,在将要使第1盖17a的第1卡止部41错误地卡止于壳体主体16的第2被卡止部32时,通过第1卡止部41的顶端部41a抵接于壳体主体16的第1限制部61,从而能避免第1卡止部41卡止于第2被卡止部32。由此,能抑制第1盖17a的误组装。另外,第1限制部61是能抵接于第1卡止部41自身的结构。因此,不必在盖另外设定用于避免第1卡止部41和第2被卡止部32的卡止的部位,其结果是,能简化第1盖17a的形状。
(2)第1盖17a具有第3卡止部43,第3卡止部43从盖主体部40向壳体主体16侧延伸,卡止于壳体主体16的第3被卡止部33。在沿着电线11的插通方向的方向、即壳体12的长度方向X上,第1卡止部41的长度L3设定得比第3卡止部43的长度L4长。壳体主体16在壳体12的长度方向X上的第3被卡止部33的侧方具有第2限制部62。并且,第2限制部62在将要使第1卡止部41卡止于第3被卡止部33时抵接于第1卡止部41而限制第1卡止部41向组装方向的移位。根据该结构,在将要使盖的第1卡止部41错误地卡止于壳体主体16的第3被卡止部33时,通过第1卡止部41抵接于壳体主体16的第2限制部62,从而能避免第1卡止部41卡止于第3被卡止部33。由此,能进一步抑制第1盖17a的误组装。另外,第2限制部62是能抵接于第1卡止部41自身的结构。因此,不必在盖另外设定用于避免第1卡止部41和第3被卡止部33的卡止的部位,其结果是,能简化第1盖17a的形状。
(3)电线插通部18具有底壁部23和从底壁部23延伸的一对侧壁部24、25。并且,在各侧壁部24、25设置有狭缝63,第2盖17b具有与狭缝63嵌合的突起部64。根据该结构,能构成为:在将第2盖17b以错误的位置或朝向组装时,第2盖17b的突起部64抵接于壳体主体16的侧壁部24、25,其结果是,能抑制第2盖17b的误组装。
本实施方式能按如下变更而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变更例能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而实施。
·也可以设为使第1卡止部41和第1被卡止部31的凹凸关系相反,凸状的第1卡止部41卡止于凹状的第1被卡止部31的结构。另外,也可以设为使第2卡止部42和第2被卡止部32的凹凸关系相反,凸状的第2卡止部42卡止于凹状的第2被卡止部32的结构。另外,也可以设为使第3卡止部43和第3被卡止部33的凹凸关系相反,凸状的第3卡止部43卡止于凹状的第3被卡止部33的结构。另外,也可以设为使第4卡止部51和第4被卡止部34的凹凸关系相反,凸状的第4卡止部51卡止于凹状的第4被卡止部34的结构。
·壳体12中的壳体主体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根据二次电池BT的长度方向X的大小等设为一个、两个或者四个以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壳体12中,覆盖电线插通部18的盖17由共计六个第1及第2盖17a、17b构成,但是盖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根据二次电池BT的长度方向X的大小等适当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电线11沿着壳体12的长度方向X布线的结构,所述壳体12的长度方向X沿着单电池C的排列设置方向,但是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设为电线11沿着壳体12的宽度方向Y布线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0 电池布线模块
11 电线
12 壳体
13 汇流条
14 第1电线导出部
15 第2电线导出部
16 壳体主体
17 盖
17a 第1盖
17b 第2盖
18 电线插通部
19 连结部
21 第1壳体主体
22 第2壳体主体
23 底壁部
24 侧壁部
25 侧壁部
25a 开口
31 第1被卡止部
31 被卡止部
32 第2被卡止部
32 被卡止部
33 第3被卡止部
33 被卡止部
34 第4被卡止部
34 被卡止部
40 盖主体部
41 第1卡止部
41a 顶端部
42 第2卡止部
43 第3卡止部
50 盖主体部
51 第4卡止部
61 第1限制部(限制部)
62 第2限制部
63 狭缝
64 突起部
BT 二次电池
C 单电池
L1 长度
L2 长度
L3 长度
L4 长度
L5 长度
X 壳体的长度方向
Y 壳体的宽度方向
Z 壳体的高度方向

Claims (3)

1.一种电池布线模块,组装于二次电池,所述电池布线模块具备:
电线,与所述二次电池电连接;和
壳体,收纳所述电线,
所述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具有所述电线穿过的电线插通部;和盖,覆盖所述电线插通部,
所述盖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构成为分体,
所述壳体主体具有第1被卡止部及第2被卡止部,
所述盖具有:盖主体部,覆盖所述电线插通部;第1卡止部,从所述盖主体部向所述壳体主体侧延伸,卡止于所述第1被卡止部;以及第2卡止部,从所述盖主体部向所述壳体主体侧延伸,卡止于所述第2被卡止部,
所述第1卡止部的延伸方向的长度设定得比所述第2卡止部的延伸方向的长度长,
所述壳体主体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在将要使所述第1卡止部卡止于所述第2被卡止部时抵接于所述第1卡止部的延伸方向的顶端部而限制所述第1卡止部向组装方向的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布线模块,其中,所述壳体主体具有第3被卡止部,
所述盖具有第3卡止部,所述第3卡止部从所述盖主体部向所述壳体主体侧延伸,卡止于所述第3被卡止部,
在沿着所述电线的插通方向的方向上,所述第1卡止部的长度设定得比所述第3卡止部的长度长,
将所述限制部作为第1限制部,所述壳体主体在沿着所述电线的插通方向的方向上的所述第3被卡止部的侧方具有第2限制部,
所述第2限制部在将要使所述第1卡止部卡止于所述第3被卡止部时抵接于所述第1卡止部而限制所述第1卡止部向组装方向的移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布线模块,其中,所述电线插通部具有底壁部和从所述底壁部延伸的一对侧壁部,
在所述侧壁部设置有狭缝,
所述盖具有与所述狭缝嵌合的突起部。
CN202180034426.7A 2020-05-25 2021-05-18 电池布线模块 Pending CN1156060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0488A JP7400625B2 (ja) 2020-05-25 2020-05-25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20-090488 2020-05-25
PCT/JP2021/018754 WO2021241321A1 (ja) 2020-05-25 2021-05-18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6047A true CN115606047A (zh) 2023-01-13

Family

ID=78745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4426.7A Pending CN115606047A (zh) 2020-05-25 2021-05-18 电池布线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8839A1 (zh)
JP (1) JP7400625B2 (zh)
CN (1) CN115606047A (zh)
WO (1) WO202124132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2251B2 (ja) * 1996-09-02 2000-11-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JP5613074B2 (ja) 2011-02-09 2014-10-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JP2012243608A (ja) 2011-05-20 2012-12-10 Yazaki Corp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該バスバ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電源装置
JP5934520B2 (ja) 2012-02-28 2016-06-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のケースを覆う絶縁カバー
JP6130733B2 (ja) 2013-05-27 2017-05-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
JP6878320B2 (ja) 2018-01-16 2021-05-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モジュール用カバー、および接続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78839A1 (en) 2023-06-08
WO2021241321A1 (ja) 2021-12-02
JP2021185562A (ja) 2021-12-09
JP7400625B2 (ja)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5481B (zh) 电池布线模块
CN108695456B (zh) 电池布线模块
CN113314804B (zh) 汇流条模块
CN115606047A (zh) 电池布线模块
CN112217017A (zh) 连接器
JP2021111502A (ja) 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
JP2022180660A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CN110875461B (zh) 电池配线模块
CN110875455A (zh) 电池布线模块
US11264678B2 (en) Battery wiring module with partition wall separating module-side terminal and electric wire passing above partition wall
JP7207238B2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7497616B2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7505265B2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7183996B2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7338557B2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18190552A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7409251B2 (ja) コネクタ
JP2024019923A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23167150A (ja) 電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