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5816A - 机床的控制装置、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机床的控制装置、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5816A
CN115605816A CN202180034953.8A CN202180034953A CN115605816A CN 115605816 A CN115605816 A CN 115605816A CN 202180034953 A CN202180034953 A CN 202180034953A CN 115605816 A CN115605816 A CN 115605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workpiece
command
offset
polyg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49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西庸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u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nu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uc Corp filed Critical Fanu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605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5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16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f velocity,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1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machine tools, manipulators and conveyor or other workpiece supply system, workcell
    • G05B19/4182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machine tools, manipulators and conveyor or other workpiece supply system, workcell machine tools and manipulators only, machining cent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控制装置,控制使工件和工具同时旋转而在工件的表面形成多边形的多边形加工,所述控制装置输入与安装于工具主体的刀具(T)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相关的信息,生成用于校正该刀具(T)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的调整脉冲,并且,生成用于使用于进行多边形加工的工具轴以预定的角速度旋转的旋转指令。而且,在工具空转时,在所述生成的旋转指令上叠加所述生成的调整脉冲,校正刀具(T)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由此提高多边形加工的精度。

Description

机床的控制装置、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多边形加工的机床的控制装置、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多边形加工,其通过使工具和工件以固定的比率旋转而将工件加工成多边形(polygon)的形状。在多边形加工中,工具刀尖相对于工件描绘椭圆轨道。若变更工件与工具的旋转比以及工具的个数,则椭圆的相位、个数发生变化,能够将工件加工成四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
图11A表示以工件中心为原点时的、工具刀尖相对于工件的移动路径。在该例子中,工件与工具的转速比为1:2,工具数量为2根。工具T1相对于工件的移动路径是轨道1,工具T2相对于工件的移动路径是轨道2。在工件旋转1圈的期间,2根工具T1、T2在工件的周围描绘椭圆轨道,在工件表面形成四边形。图11B是旋转比率为1∶2且工具为3个的情况下的工具T的移动路径。在该情况下,3根工具在工件的周围描绘椭圆轨道,若沿着该轨道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则形成六边形。
用于进行多边形加工的工具被称为多边形切割器,由工具主体和安装于工具主体的刀具构成。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多边形加工用工具由呈圆环状的切割器主体、3个切削刀片、被设置为分别固定这3个刀片的3个固定用螺栓、以及刀片的刀尖的定位调整用的定位用螺栓构成。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加工用工具(相当于多边形切割器)中,在将刀片(相当于刀具)配置、固定于切割器主体的空孔时,一方的切削刀被安装为从工具主体的外周面突出。当利用固定用螺栓固定切削刀时,通过其紧固力,阻止刀片在空孔内的旋转。
在专利文献1的加工用工具中,通过做成在切割器主体上安装刀片的结构,由此不增大工具机构就能够使工具直径大直径化,提高多边形加工的精度。另外,通过具备定位用螺栓和固定用螺栓,提高了刀具的定位调整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404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加工用工具中,具备定位螺栓和固定用螺栓,提高了刀具的定位精度,但刀具的安装通过手动进行,因此有时在安装位置产生一些偏移。另外,在多边形加工中,各个刀具一边旋转一边反复进行切削和空转,但由于刀具与工具接触时的负荷,有时也会产生安装位置的偏移、工具变形。安装位置的偏移、工具变形将对加工形状的精度造成影响。
另外,如图11A以及图11B所示,多边形加工通过椭圆的组合来制作多边形,因此切削面成为平缓的曲线,不适合于需要较高的平面度的高精度的加工。多边形加工与利用铣床等的多边形加工相比,加工时间短。因此,在实用上用于即使不是高精度也不会有障碍的部件(螺栓的头部、螺丝刀的钻头等)的加工中使用。
然而,如果能够提高多边形加工的精度,则能够以较短的加工时间进行高精度的加工。
在多边形加工的领域中,期望提高精度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公开是一种控制多边形加工的控制装置,所述多边形加工是使工件和工具同时旋转而在工件的表面形成多边形,所述控制装置具备:工件轴指令生成部,其生成工件的角速度的指令;工具轴指令生成部,其生成工具的角速度的指令;偏移取得部,其取得与安装于工具的刀具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相关的信息;调整量生成部,其基于偏移取得部取得的与刀具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相关的信息,生成对工具轴和工件轴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的相位进行调整的脉冲;以及调整量叠加部,其使所述脉冲叠加于工件的角速度的指令和工具的角速度的指令中的任一方或双方。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一种控制多边形加工的控制系统,所述多边形加工是使工件和工具同时旋转而在工件的表面形成多边形,所述控制系统具备:工件轴指令生成部,其生成工件的角速度的指令;工具轴指令生成部,其生成工具的角速度的指令;偏移取得部,其取得与安装于工具的刀具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相关的信息;调整量生成部,其基于偏移取得部取得的与刀具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相关的信息,生成对工具轴和工件轴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的相位进行调整的脉冲;以及调整量叠加部,其使脉冲叠加于工件的角速度的指令和工具的角速度的指令中的任一方或双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多边形加工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中的数值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2是本公开中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3是表示计算3根刀具的调整量的例子的图。
图4A是表示产生了旋转方向的偏移的工具的例子(理想的状态)的图。
图4B是表示产生了旋转方向的偏移的工具的例子(存在偏移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校正旋转方向的偏移时的工具轴的角度的变化的图。
图6A是表示本公开的刀具的轨道变化的图。
图6B是表示本公开的刀具的轨道变化的图。
图7A是表示因刀具的偏移而产生的加工品的形状变化的图。
图7B是表示因刀具的偏移而产生的加工品的形状变化的图。
图8是表示因刀具的偏移而产生的加工品的形状变化的图。
图9是第三公开中的数值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0是表示负载转矩的变化与偏移量的调整时间的关系的图。
图11A是说明以往的多边形加工的图。
图11B是说明以往的多边形加工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具备多边形加工的调整功能的数值控制装置100的一例。如图1所示,数值控制装置100具备整体控制数值控制装置100的CPU111、记录程序和数据的ROM112、用于暂时展开数据的RAM113,CPU111经由总线120读出ROM112中记录的系统程序,并按照系统程序控制数值控制装置100的整体。
非易失性存储器114例如通过未图示的电池进行备份等,即使数值控制装置100的电源断开也保持存储状态。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4中存储经由接口115、118、119从外部设备72读入的程序、经由输入部30输入的用户操作、从数值控制装置100的各部、机床200等取得的各种数据(例如设定参数、传感器信息等)。
接口115是用于将数值控制装置100和适配器等外部设备72连接起来的接口。从外部设备72侧读入程序、各种参数等。另外,在数值控制装置100内编辑的程序、各种参数等能够经由外部设备72存储在外部存储单元中。PLC116(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内置于数值控制装置100的序列程序,在与机床200、机器人、安装于该机床200和该机器人的传感器等装置之间经由I/O单元117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来进行控制。
在显示部70显示机床200的操作画面、表示机床200的运转状态的显示画面等。输入部30由MDI、操作盘、触摸面板等构成,将作业者的操作输入传递给CPU111。
伺服放大器140控制机床200的各轴。伺服放大器140接收来自CPU111的轴的移动指令量来驱动伺服电动机150。伺服电动机150内置有位置速度检测器,将来自该位置速度检测器的位置速度反馈信号反馈给伺服放大器140,进行位置速度的反馈控制。在伺服电动机150安装有工具轴。在工具主体上安装有多个用于进行多边形加工的刀具T。
主轴放大器161接收对机床200的主轴164的主轴旋转指令,驱动主轴电动机162。将主轴电动机162的动力经由齿轮传递至主轴164,主轴164以所指令的旋转速度旋转。主轴164与位置编码器163耦合,位置编码器163与主轴164的旋转同步地输出反馈脉冲,该反馈脉冲由CPU111读取。
在主轴164上安装有工件W。主轴164与工具轴的轴向平行,主轴164与工具轴以预定的旋转比旋转。当主轴164和工具轴同时旋转时,安装于工具轴的工具U切削工件表面,在工件表面形成多边形。
[第一公开]
图2是第一公开中的控制系统1000的框图。该框图内的功能通过数值控制装置100的CPU111执行记录在ROM112等存储装置中的程序来实现。
数值控制装置100具备多边形加工控制部10。多边形加工控制部10具备生成工件轴的旋转指令的工件轴指令生成部11和生成工具轴的旋转指令的工具轴指令生成部12。
工件轴指令生成部11生成主轴164的旋转指令。工件轴指令生成部11生成使主轴164以固定的角速度ω旋转的指令,并向主轴放大器161输出。主轴放大器161按照来自工件轴指令生成部11的指令来控制主轴电动机162。主轴电动机162使主轴164以固定的角速度ω旋转。由此,安装于主轴164的工件W以固定的角速度ω旋转。
工具轴指令生成部12生成工具U的旋转指令。工具轴指令生成部12生成使工具U以固定的角速度旋转的指令,并输出到伺服放大器140。伺服放大器140按照来自工具轴指令生成部12的指令来控制伺服电动机150。伺服电动机150按照伺服放大器140的控制使工具U以固定的角速度旋转。
工具轴指令生成部12包括相位偏移取得部13、调整量生成部14以及调整量叠加部15。
第一公开的相位偏移取得部13取得与刀具T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相关的信息。刀具T的旋转方向的偏移量δ是实际的角度与理想的角度的差分。刀具T的角度能够利用激光位移计、角度计、图像测量机等进行测量,但测量方法并不特定。测量结果被输入到相位偏移取得部13。
调整量生成部14计算针对各刀具Ti的偏移量δi的调整量γi,生成与计算出的调整量γi对应的脉冲。
调整量叠加部15与多边形加工的空转定时匹配地,使调整量生成部14生成的脉冲与工具轴指令生成部12生成的旋转指令叠加。多边形加工的空转定时是指,工具U的刀具T未切削工件W而空转的时间。调整量叠加部15在空转定时的期间使脉冲叠加,使工具轴的相位移动进行下一次切削的刀具(设为Ti)的调整量γi,进行相位对准。由此,校正刀具Ti的旋转方向的偏移。
[调整量γ的计算方法]
以下的式子是调整量γ的计算式。在本公开中,通过使用以下的式子,能够与刀具T的数量N、刀具的偏移量δ无关地计算调整量γ。
在将逆时针方向设为正方向(plus)时,针对各刀具Ti的偏移量δi的调整量γi成为下式:
γi=δi-1i
其中,在上式中,γ1=δN﹣δ1(N为刀具T的数量),另外,第一次切削的调整量γi为-δi
这样计算出调整量γi时,在最初的切削中,若对工具轴的相位调整﹣δi,则刀具Ti的偏移量+δi被抵消而成为零。在刀具Ti的切削的结束时刻,工具轴的相位偏移﹣δi,因此若工具轴的相位调整δi﹣δi+1,则工具轴的相位的偏移成为-δi+1,刀具Ti+1的偏移量+δi+1被抵消而成为零。在刀具Ti+1的切削的结束时刻,工具轴的相位偏移-δi+1,因此若工具轴的相位调整δi+1﹣δi+2,则工具轴的相位的偏移成为﹣δi+2,刀具Ti+2的偏移量+δi+2被抵消而成为零。刀具Ti进行旋转,与刀具Ti的偏移量δi相应地,调整量γi周期性地变化。
作为具体例,参照图3,对3根刀具T1、T2、T3的偏移量δ1、δ2、δ3的调整量γ1、γ2、γ3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在刀具T为3根的情况下,各刀具Ti的调整量(γ1,γ2,γ3)根据上述式子而成为(γ1,γ2,γ3)=(δ3﹣δ1,δ1﹣δ2,δ2﹣δ3|仅第一次切削﹣δi)。
在图3的例子中,在第一次中通过刀具T1进行切削。在该情况下,第一次切削的调整量为-δ1。因此,使工具轴的相位偏移﹣δ1。在第一次切削以后,能够根据进行切削的刀具Ti计算调整量γi。如图3所示,调整量γi与进行切削的刀具Ti对应地,如(γ1,γ2,γ3)=(δ3﹣δ1,δ1﹣δ2,δ2﹣δ3)那样周期性地变化。
图4A和图4B表示产生了偏移的工具U,图5表示校正偏移时的工具轴的角度变化,图6A和图6B表示校正偏移时的加工面的变化。
在图4A和图4B的工具U上等间隔地安装有2根刀具T1、T2。在安装2根刀具T1、T2的情况下,理想的是,如图4A所示,一方的刀具T1与另一方的刀具T2的角度为180度,但由于某种原因,有时如图4B所示那样产生旋转方向的偏移。在该图中,以左侧的刀具T1为基准(偏移量δ1=0),右侧的刀具T2偏移-δ(偏移量δ2)。如果偏移量(δ1,δ2)=(0,-δ),则通过上述式子,能够计算调整量(γ1,γ2)=(δ2﹣δ1,δ1﹣δ2)=(﹣δ,+δ;其中,第一次切削的调整量为﹣δi)。
图5表示校正了图4B的偏移时的工具轴的角度与时间的关系。虚线表示以往的多边形加工,实线表示本公开的多边形加工。在以往的多边形加工中,工具轴的角速度是固定的。
在本发明的多边形加工中,在利用刀具T1开始切削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次切削的调整量γ1为零(从时刻t1到t2),因此在相位偏移为零的状态下切削工件W。接着,在利用刀具T2进行切削的情况下,在切削开始前的空转定时(时刻t2至t3),使角速度加速而使相位偏移+δ。在第二次切削(从时刻t3到t4)中,在相位偏移+δ的状态下切削工件W。在工具U旋转1圈而再次利用刀具T1进行切削的情况下,在切削开始前的空转定时(时刻t4至t5),使角速度减速而使相位的偏移返回到零。在第三次切削(时刻t5至t6)中,在相位的偏移为零的状态下切削工件W。之后,数值控制装置100反复进行t2至t6的处理。
在如图5那样控制了相位的情况下,刀具T的轨道如图6A和图6B那样变化。在用2根刀具T1、T2切削工件W时,如果刀具T1、T2安装在理想的位置,则如图6A的虚线所示,通过多边形加工形成的四边形S成为大致正方形。当2根刀具T1、T2中的一方的刀具T2倾斜时,如图6A的单点划线所示,倾斜的刀具T2的轨道倾斜,刀具T2所形成的切削面也倾斜,从而成为菱形。
图6B的实线表示本发明的多边形加工中的2根刀具T1、T2的轨道。在本发明的多边形加工中,在刀具T1、T2未进行切削的空转定时对旋转方向的偏移进行校正。其结果是,刀具T1、T2的切削时的轨道与理想的轨道一致。由此,校正刀具T的旋转方向的偏移,通过多边形加工形成的四边形S成为大致正方形。
[第二公开]
[偏移量δ的测定方法1]
在第二公开中,使用作为试加工的结果而得到的工件W来计算旋转方向的偏移量δ。如图6A所示,工件W的加工面偏离刀具T的偏离量。因此,能够使用作为试加工的结果而得到的工件W的加工面所成的角θ来计算刀具T的旋转方向的偏移量δ。
工件W的测量例如由操作员进行。测量设备有激光位移计、角度计、图像测量仪等,但并不限定于此。当测量工件W的角度时,操作员经由输入部30向数值控制装置100输入工件W的角度。偏移量δ的计算由相位偏移取得部13进行。
以下的式子是偏移量δ的计算式。在本公开中,通过使用以下的式子,能够与刀具的数量N无关地,根据进行了试加工的工件W的角度θ来测量偏移量δ。对使用了工件W的角度θ的偏移量δ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
在该例子中,使用刀数N的工具U,以工件轴与工具轴的旋转比1:2进行旋转。若在该条件下进行多边形加工,则工件的外形成为正2N边形。严格来说,多边形加工是通过椭圆的组合来加工工件表面,因此各面成为平缓的曲面,工件的外径不会成为完全的正2N边形,但在此视为正2N边形。在视加工面为正2N边形的情况下,正2N边形的对置的2边与各刀具T描绘的椭圆的长轴平行。将刀具编号设为n(=1,…,N),将由刀具编号n的刀具Tn形成的切削面设为Sn。利用同一刀具Tn形成相对的2个面,但从工件轴方向观察的截面为线对称,因此仅对单侧的面进行说明。
将正N边形的相邻的2个面Sn与Sn+1所成的角设为θn。关于n=N,θN为SN与S1所成的角。在刀具T没有偏移的情况下,所有的角为(180﹣180/N)°(=θ)。为了简单起见,以n=1的刀具T1为基准,将各刀具Tn的旋转方向的偏移量设为δn。由于基准为n=1的刀具,因此δ1=0。由于刀具Tn的偏移δn,刀具Tn形成的加工面Sn也倾斜角度δn,因此对于n(=1,…,N-1),成为θn=θ+δn﹣δn+1。对于n=N,成为θn=θ+δN﹣δ1。由于θ、δ1是已知的,因此若测量成为基准的刀具T1所形成的面S1与刀具TN所形成的面SN所成的角θN,则能够计算刀具TN的偏移量δN。同样地,若测量正N边形的角度θn,则能够根据上述式子计算出各刀具Tn的偏移量δn
作为具体例,对刀具为2根的情况和刀具为3根的情况进行说明。如图4A和图4B所示,若使安装有2根刀具T1、T2的工具U以工件轴与工具轴的旋转比1:2进行旋转,则工件W的外形成为正方形。如图4A所示,在工具T1、T2安装于理想位置的情况下,如图7A所示,正方形的4个角的角度为90°。然而,如图4B所示,当刀具T2在旋转方向上偏移δ2时,偏移的刀具T2所形成的面S2也倾斜角度δ2,如图7B所示,对置的角的角度成为θ1=90﹣δ°以及θ2=90+δ°的菱形。因此,若将作为试加工的结果而得到的工件W的各角度θ1、θ2代入上述式,则能够计算刀具T2的偏移量δ2,也能够计算调整量γ1、γ2
在刀具为3根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工件W的各角度计算偏移量δ。当刀具T2、T3在旋转方向上偏移δ2、δ3时,各个刀具T2、T3所形成的面S2、S3也倾斜角度δ2、δ3,如图8所示,成为θ1=120﹣δ2°、θ2=120+δ2﹣δ3°、θ3=120+δ3°。因此,能够根据作为试加工的结果而得到的工件W的各角度θ1、θ2、θ3来计算刀具T2、T3的偏移量δ2、δ3,还可知调整量γ2、γ3。在刀具为4根以上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进行计算。
这样,在第二公开中,作为与刀具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相关的信息,取得作为试加工的结果而得到的多边形的角度θ,并计算各刀具的偏移量δ。
在第二公开的数值控制装置100中,能够根据作为试加工的结果而得到的工件W的角度θ来检测刀具T的旋转方向的偏移量δ。
此外,在上述的记载中,构成为操作员测量工件W的角度,数值控制装置100计算偏移量δ,但也可以构成为操作员计算偏移量并输入到数值控制装置100。
[第三公开]
[偏移量δ的调整方法2]
在第三公开中,相位偏移取得部13使用负载转矩来进行偏移量δ的调整。
图9是第三公开的控制系统1000的框图。第三公开的数值控制装置100具有:相位偏移取得部13,其取得与旋转方向的偏移有关的信息;调整量生成部14,其根据负载转矩的值生成对偏移量δ进行校正的脉冲;调整量叠加部15,其与工具U的空转定时相匹配地叠加脉冲;以及转矩检测部16,其检测负载转矩。
转矩检测部16检测施加于工具轴的负载,并将负载转矩的检测结果输出至相位偏移取得部13。
调整量生成部14基于相位偏移取得部13所取得的负载转矩的变化,检测刀具T1与刀具T2的旋转方向的相位的偏移量,生成校正偏移的脉冲。
图10是用刀具T1切削工件W后,用刀具T2切削工件W时的负载转矩的变化。施加于工具轴的负载在刀具T1与工件W接触的时刻A1上升,在刀具T1切削工件W的期间持续较高的状态,在刀具T1从工件W离开的时刻B1下降。然后,在接下来的刀具T2与工件W接触的时刻A2上升,在刀具T2切削工件W的期间持续较高的状态,在刀具T2从工件W离开的时刻B2下降。
在形成正多边形的情况下,由于依次形成相同长度的边,因此从负载转矩的上升至下一个上升为止的时间应该全部相等。在图10的例子中,对于从刀具T1的切削开始到刀具T2的切削开始为止的期间Term1与从刀具T2的切削开始到接下来的刀具T1的切削开始为止的期间Term2,理想的是Term1=Term2的关系。
反过来说,在Term1≠Term2的情况下,产生了相位偏移,因此求出Term1与Term2之差,从而将其作为相位的偏移量,生成对该时间差进行校正的脉冲。
调整量叠加部15与多边形加工的空转定时匹配地,使调整量生成部14生成的脉冲与工具轴指令生成部12生成的旋转指令叠加。多边形加工的空转定时能够根据转矩负载来检测。在图10的例子中,在从转矩负载下降的时刻B1到下一个转矩上升的时刻A2为止的期间,使校正Term1与Term2的时间差的脉冲重叠。
这样,在第二公开的数值控制装置100中,使用负载转矩来检测并校正刀具的偏移。在该方法中,在将工具U和工件W安装于机床的状态下,能够自动地校正偏移。另外,在形成正多边形的情况下,只要使从负载的上升到下一个负载的上升为止的时间固定即可。
此外,在本公开中,将从负载的上升到下一个上升为止设为校正的基准,但也可以将负载的下降设为校正的基准,还可以将其他定时设为校正的基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公开1~3的数值控制装置100生成与刀具T的旋转方向的偏移量δ对应的脉冲,并使脉冲与工具轴的旋转指令叠加,由此能够不调整刀具T的安装位置地校正刀具T的偏移。
在第二公开的数值控制装置100中,使用作为试加工的结果而得到的工件W的角度来计算偏移量δ。工件W的角度能够通过角度计等器具来测量,因此不需要特别的测量设备。并且,不将工具U从机床卸下就能够调整偏移。
在第三公开的数值控制装置100中,由于使用负载转矩来调整偏移量,因此能够在将工件W、工具U安装于机床的状态下进行偏移的校正。此外,在第三公开中,由于加工面的形状为正多边形,因此以时间固定的方式进行了调整,但在加工面的形状为正多边形以外的情况下,也可以与加工面的形状相匹配地变更调整时间。
以上,对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公开,能够通过施加适当的变更而以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调整工具轴的相位,来对校正了刀具T的偏移量后的工件轴的相位进行调整,从而校正刀具T的偏移量。
在上述的说明中,说明了刀具T的偏移因安装误差而产生的情况,但本公开的数值控制装置100也能够对因安装误差以外的原因、例如刀具的磨损、轴承的磨损等而产生的偏移进行校正。
根据调整量生成部14的偏移量δ计算调整量γ的步骤不限于上述步骤。若以使调整量γ变少的方式来选择基准的刀具T,或计算各刀具T的理想位置,则能够迅速地使刀具T的相位匹配,十分高效。
另外,也可以组合刀具T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的校正和径向的校正。
刀具T的偏移通常不仅在旋转方向上产生,还在径向上产生。因此,优选组合双方来进行校正。
在径向偏移的校正中,首先,测定径向偏移。径向偏移能够根据作为试加工的结果而得到的工件W的对置的2边的距离来计算。此外,也可以使用激光位移计、角度计、图像计量机等直接计量工具U来检测偏移量δ。
径向偏移量σ能够通过调整工件轴与工具轴的轴间距离来校正。
即,在刀具T比基准的位置向外侧偏移的情况下,使工件轴与工具轴的轴间距离接近而使偏移量成为零。另外,在刀具T比基准的位置向内侧偏移的情况下,使工件轴与工具轴的轴间距离远离而使偏移量成为零。
旋转方向的偏移量δ因每个刀具T而不同,因此若将刀具Ti的旋转方向的偏移量设为δi,则在利用刀具Ti进行切削之前的空转定时,同时校正旋转方向的偏移量δi和径向的偏移量σi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若同时进行旋转方向的校正和径向的校正,则无需更换刀具T,就能够提高多边形加工的精度。
附图文字说明
100数值控制装置
200机床
10多边形加工控制部
11工件轴指令生成部
12工具轴指令生成部
13相位偏移取得部
14调整量生成部
15调整量叠加部
16转矩检测部
111 CPU
112 ROM
113 RAM
140伺服放大器
150伺服电动机
161主轴放大器
162主轴电动机
164主轴。

Claims (5)

1.一种控制装置,控制使工件和工具同时旋转而在工件的表面形成多边形的多边形加工,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工件轴指令生成部,其生成所述工件的角速度的指令;
工具轴指令生成部,其生成所述工具的角速度的指令;
偏移取得部,其取得与安装于所述工具的刀具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相关的信息;
调整量生成部,其基于所述偏移取得部取得的与刀具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相关的信息,生成对工具轴和工件轴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的相位进行调整的脉冲;以及
调整量叠加部,其使所述脉冲叠加于所述工件的角速度的指令和所述工具的角速度的指令中的任一方或双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量叠加部在所述多边形加工中的所述工具空转时,使所述脉冲叠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刀具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相关的信息是进行了试加工时的工件外形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刀具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相关的信息是在切削所述工件时施加于所述工具的负载。
5.一种控制系统,控制使工件和工具同时旋转而在工件的表面形成多边形的多边形加工,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系统具备:
工件轴指令生成部,其生成所述工件的角速度的指令;
工具轴指令生成部,其生成所述工具的角速度的指令;
偏移取得部,其取得与安装于所述工具的刀具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相关的信息;
调整量生成部,其基于所述偏移取得部取得的与刀具的旋转方向的偏移相关的信息,生成对工具轴和工件轴中的任一方或双方的相位进行调整的脉冲;以及
调整量叠加部,其使所述脉冲叠加于所述工件的角速度的指令和所述工具的角速度的指令中的任一方或双方。
CN202180034953.8A 2020-05-14 2021-05-12 机床的控制装置、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56058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5293 2020-05-14
JP2020-085293 2020-05-14
PCT/JP2021/017994 WO2021230273A1 (ja) 2020-05-14 2021-05-12 工作機械の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5816A true CN115605816A (zh) 2023-01-13

Family

ID=78524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4953.8A Pending CN115605816A (zh) 2020-05-14 2021-05-12 机床的控制装置、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13916A1 (zh)
JP (1) JPWO2021230273A1 (zh)
CN (1) CN115605816A (zh)
DE (1) DE112021002755T5 (zh)
WO (1) WO202123027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57171B2 (ja) * 2013-03-28 2017-07-05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ポリゴン加工装置およびポリゴン加工方法
JP6808540B2 (ja) * 2017-02-28 2021-01-06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ポリゴン加工用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1230273A1 (zh) 2021-11-18
WO2021230273A1 (ja) 2021-11-18
US20230213916A1 (en) 2023-07-06
DE112021002755T5 (de) 2023-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1143B2 (en) Machining vibration suppressing method and machining vibration suppressing apparatus for machine tool
US4879660A (en) Thread cutting machine with synchronized feed and rotation motors
US7656106B2 (en) Servo controller
EP0557530A1 (en) Numerical control device
US10503140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machine tool performing oscillation cutting
EP2214070B1 (en) Machine tool with workpiece size measurement
EP0385459A2 (en) Synchronizing control apparatus
JP2004330368A (ja) 切削抵抗検出方法及び切削抵抗による加工制御方法並びに制御装置
CN105033768A (zh) 一种螺旋铣孔装置的偏心量检测与控制方法
CN112486090A (zh) 机床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系统
JP4193799B2 (ja) ネジ切り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7469466B2 (ja) 工作機械の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
CN115605816A (zh) 机床的控制装置、控制系统
US10901390B2 (en) Numerical controller
US20050265800A1 (en) Numerical controller
JP7448637B2 (ja) 工作機械の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WO2021177449A1 (ja) 工作機械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
JP3129923B2 (ja) ホブ盤の歯車仕上げ加工方法
EP0091320A1 (en) Turn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736039B2 (ja) 加工方法
JPH0223285B2 (zh)
WO2021177450A1 (ja) 工作機械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
JPS59134656A (ja) 仕上加工方法
JPH05189019A (ja) 工作機械の数値制御装置
CN115769153A (zh) 机床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从轴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