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3304B - 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3304B
CN115603304B CN202211513155.6A CN202211513155A CN115603304B CN 115603304 B CN115603304 B CN 115603304B CN 202211513155 A CN202211513155 A CN 202211513155A CN 115603304 B CN115603304 B CN 115603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energy storag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unit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131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03304A (zh
Inventor
王宇航
槐博超
汪钊
阎放
杨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Vyc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Vyc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Vyc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Vyc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131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033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03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3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03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33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4Balancing the load in a network
    • H02J1/16Balancing the load in a network us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coupled to flywhee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1/00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9/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generator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 H02P9/06Control effected upon clutch or other mechanical power transmission means and dependent upon electric output value of the genera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整流器、飞轮储能单元和电流控制器,电流控制器将整流器和飞轮储能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脉冲电流,以向负载供电,并获取负载的运行参数和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根据负载的运行参数和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来控制发动机和飞轮储能单元的运行功率。本发明通过飞轮储能单元和发动机共同为负载提供功率,保证功率响应足够快,使负载的输出边沿更加陡峭,提高输出性能,由于飞轮储能单元承担了一部分功率输出,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对发动机功率的需求,进而节省发动机的投入成本,采用电气连接可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脉冲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动机脉冲电源大多仅由发动机单独供能,或者采用机械飞轮辅助发动机供能。由于发动机功率响应慢,发动机单独供能时,发动机功率输出无法快速响应负载的变化,导致负载电流边沿变化较慢,为了提升发动机功率输出性能指标,往往会把发动机功率配置的很大,造成了发动机功率输出浪费,并且,单纯的使用发动机供能,对发动机功率需求大,会造成发动机成本投入高。
另一方面,采用机械飞轮进行辅助供能的发动机脉冲电源,是将一个大的飞轮直接安装在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利用机械飞轮的惯性进行辅助供能,由于发动机输出转速低,这个飞轮通常比较大,导致能量效率不高,并且会造成发动机磨损,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寿命,使得系统的安全性较低。并且,目前缺乏合适的相关技术对发动机功率和飞轮功率进行系统分析和计算,导致系统对发动机功率和机械飞轮功率需求不明确,在设计时,会导致功率不够或者功率选型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脉冲电源由发动机单独供能时,发动机功率输出无法快速响应负载的变化,导致负载电流边沿变化较慢,以及对发动机功率需求大,会造成发动机成本投入高,以及采用机械飞轮和发动机共同功能时会造成发动机磨损,缩短了发动机的寿命,使得系统的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通过飞轮储能单元和发动机共同为负载提供功率,保证功率响应足够快,使负载的输出边沿更加陡峭,提高系统的输出性能,由于飞轮储能单元承担了一部分功率输出,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对发动机功率的需求,进而节省发动机的投入成本,采用电气连接可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安全性。
为此,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包括:发动机、发电机、整流器、飞轮储能单元和电流控制器,其中,所述发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发电机运行,使所述发电机输出交流电;所述整流器用于将所述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直流端通过所述整流器和所述发电机电气连接至所述发动机,并通过直流母线连接至所述电流控制器,以在所述电流控制器的控制下充电或放电,并在放电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输出直流电,以及在充电时,吸收所述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所述电流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所述电流控制器用于:将所述整流器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脉冲电流,以向负载供电,并获取所述负载的运行参数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根据所述负载的运行参数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来控制所述发动机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运行功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通过飞轮储能单元和发动机共同为负载提供功率,利用飞轮储能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有效弥补了发动机动力响应慢的不足,保证功率响应足够快,使负载的输出边沿更加陡峭,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输出性能,由于飞轮储能单元承担了一部分功率输出,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对发动机功率的需求,从而节省发动机的投入成本,并且,飞轮储能单元和发动机之间不存在机械连接,而是采用纯电气连接,从而可有效避免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安全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负载的运行参数包括所述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所述电流控制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功率,根据所述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确定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目标功率,并根据所述发动机的目标功率控制所述发动机运行,以及根据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目标功率控制所述飞轮储能单元充电或放电。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控制器通过下述方法获取所述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
Figure 957411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α为所述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TE为所述发动机的功率从满载下降到空载时所需的时间或者所述发动机的功率从空载上升到满载时所需的时间,T为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处于上升阶段或下降阶段的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控制器控制所述飞轮储能单元和所述发动机运行的每个周期包括第一至第七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处于上升阶段,所述发动机的功率按照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增加,所述飞轮储能单元以最大放电功率运行,当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达到最大时,满足如下算式:
Figure 727921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PFDC为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最大放电功率,PE为所述发动机的目标功率,PM为所述负载的最大脉冲功率。
进一步地,在第二阶段,所述发动机的功率持续上升,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功率线性下降,以使得所述发动机的功率与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功率之和等于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
进一步地,在第三阶段,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所述发动机的功率达到稳定状态,并满足:
Figure 885233DEST_PATH_IMAGE003
进一步地,在第四阶段,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下降,所述发动机的功率按照所述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下降,所述飞轮储能单元以最大充电功率充电,并满足:
Figure 865827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PFC为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最大充电功率。
进一步地,在第五阶段,所述发动机的功率按照所述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下降,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按照所述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下降,当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下降到βPFC时,所述发动机的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保持平稳,其中,β为飞轮储能单元充电时的功率系数。
进一步地,在第六阶段,所述发动机按照βPFC的功率给所述飞轮储能单元充电。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七阶段,所述发动机的功率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功率线性下降至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整流器和飞轮储能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脉冲电流,以向负载供电;获取负载的运行参数和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根据所述负载的运行参数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来控制所述发动机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运行功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飞轮储能单元和发动机共同为负载提供功率,利用飞轮储能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有效弥补了发动机动力响应慢的不足,保证功率响应足够快,使负载的输出边沿更加陡峭,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输出性能,由于飞轮储能单元承担了一部分功率输出,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对发动机功率的需求,从而节省发动机的投入成本,并且,飞轮储能单元和发动机之间不存在机械连接,而是采用纯电气连接,从而可有效避免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安全性。该方法基于飞轮储能充放电能量守恒原理和飞轮功率输出优先的控制机制,对发动机功率和飞轮储能功率进行分析和计算,使得发动机功率和飞轮储能功率需求明确,避免在设计时因发动机功率和飞轮储能功率需求不明确,导致功率不够或者功率选型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负载脉冲功率-发动机功率-飞轮储能单元功率-时间曲线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发动机110、发电机120、整流器130、飞轮储能单元140和电流控制器1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首先参照图1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图1展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该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包括:发动机110、发电机120、整流器130、飞轮储能单元140和电流控制器150。
具体的,发动机110用于驱动发电机120运行,使发电机120输出交流电。即,发动机110在启动后运转,带动发电机120运行,发电机120运行时产生电能,并输出交流电。
整流器130用于将发电机120输出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通过直流母线输出该直流电。
飞轮储能单元140的直流端通过整流器130和发电机120电气连接至发动机110,并通过直流母线连接至电流控制器150,以在电流控制器150的控制下充电或放电,飞轮储能单元140在放电时,通过直流母线输出直流电,飞轮储能单元140在充电时,吸收整流器130输出的直流电。具体而言,飞轮储能单元140可通过其直流端挂接在直流母线上,在飞轮储能单元140放电时,释放的电能可通过直流母线输出至电流控制器150,电流控制器150对飞轮储能单元140输出的直流功率进行调节,以向负载供电,飞轮储能单元140的直流端通过整流器130和发电机120连接至发动机110,飞轮储能单元140可以吸收发动机110驱动发电机120后经整流器130整流后输出的电能来进行充电,进而,电流控制器150可通过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充放电来调整输出给负载的脉冲电流的大小,从而,通过飞轮储能单元140实现辅助供能。并且,飞轮储能单元140和发动机110之间是通过电气连接,可避免机械连接对发动机110带来的磨损,进而可有效延长发动机110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安全性。
电流控制器150的输出端连接负载,电流控制器150被配置为:将整流器130和飞轮储能单元140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脉冲电流,以向负载供电,并获取负载的运行参数和飞轮储能单元140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根据负载的运行参数和飞轮储能单元140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来控制发动机110和飞轮储能单元140的运行功率。
从而,上述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通过飞轮储能单元140和发动机110共同为负载提供功率,利用飞轮储能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有效弥补了发动机110动力响应慢的不足,保证功率响应足够快,使负载的输出边沿更加陡峭,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输出性能,由于飞轮储能单元140承担了一部分功率输出,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对发动机110功率的需求,从而节省发动机110的投入成本,并且,飞轮储能单元140和发动机110之间不存在机械连接,而是采用纯电气连接,从而可有效避免发动机110的磨损,延长发动机110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负载的运行参数包括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电流控制器150具体用于:根据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确定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根据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140放电时的功率系数确定飞轮储能单元140的目标功率,并根据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控制发动机110运行,以及根据飞轮储能单元140的目标功率控制飞轮储能单元140充电或放电。
具体而言,即电流控制器150获取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140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根据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确定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根据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140放电时的功率系数确定飞轮储能单元140的目标功率,并根据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控制发动机110运行,以及根据飞轮储能单元140的目标功率控制飞轮储能单元140充电或放电。从而,电流控制器150可根据负载大小及时调整系统输出电流的大小,具体可通过控制发动机110和飞轮储能单元140的运行功率的大小,可以按需控制飞轮储能单元140充电或放电,使发电机110和飞轮储能单元140按照各自对应的目标功率运行,进而满足负载需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流控制器150根据所述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确定所述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包括:
Figure 970050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PE为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PM为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其为已知量。即,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为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的一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流控制器150根据所述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140放电时的功率系数确定所述飞轮储能单元140的目标功率,包括:
Figure 657383DEST_PATH_IMAGE006
其中,PF为飞轮储能单元140的目标功率;PM为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其为已知量;α为飞轮储能单元140放电时的功率系数。
进而,在已知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PM的情况下,就可以依据上述2个公式来分别计算和配置发动机110和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功率,即得到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140的目标功率,使得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只有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的一半,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对发动机110功率的需求,可以有效节省发动机110的投入成本。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基于飞轮储能充放电能量守恒原理和飞轮功率输出优先的控制机制,对发动机110功率和飞轮储能功率进行分析和计算,使得发动机110功率和飞轮储能功率需求明确,避免在设计时因发动机110功率和飞轮储能功率需求不明确,导致功率不够或者功率选型浪费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流控制器150通过下述方法获取飞轮储能单元140放电时的功率系数:
Figure 546448DEST_PATH_IMAGE007
其中,α为飞轮储能单元140放电时的功率系数,TE为发动机110的功率从满载下降到空载时所需的时间或者发动机110的功率从空载上升到满载时所需的时间,T为负载的脉冲功率处于上升阶段或下降阶段的时间。
进而,可通过下式来计算飞轮储能单元140的目标功率PF
Figure 889705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PF为飞轮储能单元140的目标功率;PM为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其为已知量;α为飞轮储能单元140放电时的功率系数;TE为发动机110的功率从满载下降到空载时所需的时间或者发动机110的功率从空载上升到满载时所需的时间,也即发动机110的功率从100%下降到0时所需的时间或者发动机110的功率从0上升到100%负载所需的时间;T为负载的脉冲功率处于上升阶段或下降阶段的时间。在具体实施例中,TE被配置为大于4秒。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电流控制器150控制飞轮储能单元140和发动机110运行的每个周期包括第一阶段至第七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负载的脉冲功率上升的阶段,即负载的脉冲功率处于上升阶段,第四阶段为负载的脉冲功率下升的阶段,即负载的脉冲功率处于下降阶段。
在图2中,示出的相关参数的具体含义解释如下:T为负载的脉冲功率上升或下降的时间;TS为负载的脉冲功率持续时间或负载的脉冲功率关断时间;PM为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PE为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PFDC为飞轮储能单元140的最大放电功率;αPFDC为飞轮储能单元140的持续放电功率;PFC为飞轮储能单元140的最大充电功率,βPFC为飞轮储能单元140的持续充电功率。在具体实施例中,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功率变化时间常数约为20ms,对于发动机110和负载脉冲来说,可以忽略不计,认为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功率可以突变。
具体的,结合图2所示,在第一阶段,电流控制器150具体用于:控制负载的脉冲功率处于上升阶段,控制发动机110的功率按照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增加,控制飞轮储能单元140以最大放电功率运行,以输出电能,以使负载的脉冲功率达到最大时,满足如下算式:
Figure 859935DEST_PATH_IMAGE009
,(1)
其中,PFDC为飞轮储能单元140的最大放电功率,PE为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PM为负载的最大脉冲功率。
具体而言,即在如图2所示的第一阶段中,负载的脉冲功率上升,发动机110的功率按照预设功率变化量VE线性增加,飞轮储能单元140以最大放电功率PFDC输出,当负载的脉冲功率达到最大时,负载的最大脉冲功率和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相差最大,此时满足不等式:
Figure 729671DEST_PATH_IMAGE010
其中,PFDC为飞轮储能单元140的额定最大功率,PE为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PM为负载的最大脉冲功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阶段,电流控制器150具体用于:控制发动机110的功率持续上升,控制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功率线性下降,以使得发动机110的功率与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功率之和等于负载的脉冲功率。
换言之,即在如图2所示的第二阶段中,发动机110的功率持续线性上升,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功率线性下降,此过程使得发动机110的功率加上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功率等于负载的脉冲功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阶段,所述电流控制器150具体用于:控制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所述发动机110的功率达到稳定状态,并满足:
Figure 494364DEST_PATH_IMAGE011
。(2)
具体而言,即在如图2所示的第三阶段中,负载的脉冲功率和发动机110的功率都达到了稳态,此时满足:
Figure 324917DEST_PATH_IMAGE011
,其中,α为所述飞轮储能单元140放电时的功率系数,PFDC为所述飞轮储能单元140的最大放电功率,PE为所述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PM为所述负载的最大脉冲功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四阶段,电流控制器150具体用于:控制负载的脉冲功率下降,控制发动机110的功率按照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下降,控制飞轮储能单元140以最大充电功率充电,并满足:
Figure 131461DEST_PATH_IMAGE012
,(3)
其中,PFC为飞轮储能单元140的最大充电功率。
具体而言,结合图2所示,在其中的第四阶段,负载的脉冲功率下降,发动机110的功率按照预设功率变化量VE线性下降,飞轮储能单元140的输出功率反向以执行充电过程,并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此时满足:
Figure 666665DEST_PATH_IMAGE012
,其中,PE为所述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TE为所述发动机110的功率从满载下降到空载时所需的时间或者所述发动机110的功率从空载上升到满载时所需的时间,T为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处于上升阶段或下降阶段的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五阶段,电流控制器150具体用于:控制发动机110的功率按照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下降,控制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充电功率按照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下降,当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充电功率下降到βPFC时,发动机110的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充电功率保持平稳,其中,β为飞轮储能单元140充电时的功率系数。
具体而言,结合图2所示,在第五阶段中,发动机110的功率按预设功率变化量VE继续线性下降,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充电功率以同样速率线性下降,当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充电功率下降到βPFC时,发动机110的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充电功率保持平稳。其中,β为飞轮储能单元140充电时的功率系数,PFC为飞轮储能单元140的最大充电功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六阶段,电流控制器150具体用于:控制发动机110按照βPFC的功率给飞轮储能单元140充电。
具体而言,结合图2所示,在第六阶段中,发动机110以βPFC的功率稳定地给飞轮储能单元140充电,并满足:
Figure 843568DEST_PATH_IMAGE014
,(4)
其中,PE为所述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β为飞轮储能单元140充电时的功率系数,PFDC为所述飞轮储能单元140的最大放电功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七阶段,电流控制器150具体用于:控制发动机110的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功率线性下降至零。即,在图2所示的第七阶段中,发动机110的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功率都线性减小,直到二者的功率均降为0。
基于飞轮储能充放电能量守恒原理,可以理解的是,在如图2所示的整个运行周期内,飞轮储能单元140的放电能量等于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充电能量,并且充电能量和放电能量都在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可用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范围内,据此可得以下计算式(5):
Figure 890022DEST_PATH_IMAGE015
(5)
其中,T0为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停止时间,即飞轮储能单元140不工作的空闲时间,T0=2T;η为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可用能量比率;TM为飞轮储能单元140以最大功率放电的时间。
在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简单控制,设定:PFDC=PFC=PF,且α=β,并分别带入式(1)至式(5)可得:
Figure 609716DEST_PATH_IMAGE016
,(6)
Figure 11485DEST_PATH_IMAGE017
,(7)
Figure 878947DEST_PATH_IMAGE018
,(8)
Figure 666775DEST_PATH_IMAGE019
,(9)
Figure 100030DEST_PATH_IMAGE020
,(10)
进一步由式(7)至式(10)可得:
Figure 377427DEST_PATH_IMAGE021
,根据该式设定边界条件为:
Figure 404289DEST_PATH_IMAGE022
由T0=2T及式(10)可得:
Figure 356327DEST_PATH_IMAGE023
基于设定的边界条件
Figure 847351DEST_PATH_IMAGE024
,将其带入式(7)至式(10)可得:
Figure 233333DEST_PATH_IMAGE025
,(11)
Figure 75387DEST_PATH_IMAGE026
。(12)
进而,基于上述式(11)和式(12),在已知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PM的情况下,就可以依据上述式(11)和式(12)来分别计算和配置发动机110和飞轮储能单元140的功率,即得到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PE和飞轮储能单元140的目标功率PF,使得发动机110的目标功率PF只有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PM的一半,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对发动机110功率的需求,可以有效节省发动机110的投入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飞轮储能单元140和发动机110共同为负载提供功率,保证负载功率响应足够快,利用飞轮储能高功率密度的技术特点,有效弥补了发动机110动力响应慢的不足,采用飞轮储能充放电能量守恒原理和飞轮功率输出优先的控制算法,在负载脉冲电流上升沿控制飞轮储能单元140迅速释放能量;在脉冲电流下降沿控制飞轮储能单元140迅速吸收能量,从而使脉冲电流源的输出边沿更加陡峭,输出性能大大提升。另一方面,由于飞轮储能单元140承担了一部分功率输出,可以大大减小系统对发动机110功率的需求,从而节省发动机110投入成本,延长发动机110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120脉冲电源系统,通过飞轮储能单元140和发动机110共同为负载提供功率,利用飞轮储能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有效弥补了发动机110动力响应慢的不足,保证功率响应足够快,使负载的输出边沿更加陡峭,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输出性能,由于飞轮储能单元140承担了一部分功率输出,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对发动机110功率的需求,从而节省发动机110的投入成本,并且,飞轮储能单元140和发动机110之间不存在机械连接,而是采用纯电气连接,从而可有效避免发动机110的磨损,延长发动机110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安全性。并且,该系统基于飞轮储能充放电能量守恒原理和飞轮功率输出优先的控制机制,对发动机110功率和飞轮储能功率进行分析和计算,使得发动机110功率和飞轮储能功率需求明确,避免在设计时因发动机110功率和飞轮储能功率需求不明确,导致功率不够或者功率选型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涉及的所述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例如为本发明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描述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因而,关于该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详细描述请参见前文中的相关描述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整流器和飞轮储能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脉冲电流,以向负载供电。
步骤S2:获取负载的运行参数和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
步骤S3:根据负载的运行参数和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来控制发动机和飞轮储能单元的运行功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负载的运行参数包括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步骤S3中,根据负载的运行参数和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来控制发动机和飞轮储能单元的运行功率,包括:根据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确定发动机的目标功率,根据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确定飞轮储能单元的目标功率,并根据发动机的目标功率控制发动机运行,以及根据飞轮储能单元的目标功率控制飞轮储能单元充电或放电。
具体的,根据所述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功率,包括:
Figure 64072DEST_PATH_IMAGE027
其中,PE为发动机的目标功率;PM为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其为已知量。即,发动机的目标功率为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的一半。
根据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确定飞轮储能单元的目标功率,包括:
Figure 347286DEST_PATH_IMAGE028
其中,PF为发动机的目标功率;PM为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其为已知量。α为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下述方法获取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
Figure 754038DEST_PATH_IMAGE029
其中,α为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TE为发动机的功率从满载下降到空载时所需的时间或者发动机的功率从空载上升到满载时所需的时间,T为负载的脉冲功率处于上升阶段或下降阶段的时间。
进而,可通过下式来计算飞轮储能单元的目标功率PF
Figure 614546DEST_PATH_IMAGE030
其中,PF为飞轮储能单元的目标功率;PM为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其为已知量;α为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TE为发动机的功率从满载下降到空载时所需的时间或者发动机的功率从空载上升到满载时所需的时间,也即发动机的功率从100%下降到0时所需的时间或者发动机的功率从0上升到100%负载所需的时间;T为负载的脉冲功率处于上升阶段或下降阶段的时间。在具体实施例中,TE被配置为大于4秒。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控制飞轮储能单元和发动机运行的每个周期包括第一至第七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负载的脉冲功率处于上升阶段,发动机的功率按照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增加,飞轮储能单元以最大放电功率运行,当负载的脉冲功率达到最大时,满足如下算式:
Figure 547867DEST_PATH_IMAGE031
其中,PFDC为飞轮储能单元的最大放电功率,PE为发动机的目标功率,PM为负载的最大脉冲功率。
在第二阶段,发动机的功率持续上升,飞轮储能单元的功率线性下降,以使得发动机的功率与飞轮储能单元的功率之和等于负载的脉冲功率。
在第三阶段,负载的脉冲功率、发动机的功率达到稳定状态,并满足:
Figure 544642DEST_PATH_IMAGE032
在第四阶段,负载的脉冲功率下降,发动机的功率按照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下降,飞轮储能单元以最大充电功率充电,并满足:
Figure 600323DEST_PATH_IMAGE033
其中,PFC为飞轮储能单元的最大充电功率。
在第五阶段,发动机的功率按照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下降,飞轮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按照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下降,当飞轮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下降到βPFC时,发动机的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保持平稳,其中,β为飞轮储能单元充电时的功率系数。
在第六阶段,发动机按照βPFC的功率给飞轮储能单元充电。
在第七阶段,发动机的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的功率线性下降至零。
需要说明的是,该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与本发明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类似,具体请前述关于系统部分的描述,为了减少冗余,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飞轮储能单元和发动机共同为负载提供功率,利用飞轮储能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有效弥补了发动机动力响应慢的不足,保证功率响应足够快,使负载的输出边沿更加陡峭,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输出性能,由于飞轮储能单元承担了一部分功率输出,从而可以降低系统对发动机功率的需求,从而节省发动机的投入成本,并且,飞轮储能单元和发动机之间不存在机械连接,而是采用纯电气连接,从而可有效避免发动机的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提高系统安全性。该方法基于飞轮储能充放电能量守恒原理和飞轮功率输出优先的控制机制,对发动机功率和飞轮储能功率进行分析和计算,使得发动机功率和飞轮储能功率需求明确,避免在设计时因发动机功率和飞轮储能功率需求不明确,导致功率不够或者功率选型浪费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发电机、整流器、飞轮储能单元和电流控制器,其中,
所述发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发电机运行,使所述发电机输出交流电;
所述整流器用于将所述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直流端通过所述整流器和所述发电机电气连接至所述发动机,并通过直流母线连接至所述电流控制器,以在所述电流控制器的控制下充电或放电,并在放电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输出直流电,以及在充电时,吸收所述整流器输出的直流电;
所述电流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所述电流控制器用于:将所述整流器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脉冲电流,以向负载供电,并获取所述负载的运行参数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根据所述负载的运行参数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来控制所述发动机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运行功率,其中,所述电流控制器通过下述方法获取所述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
Figure QLYQS_1
其中,α为所述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TE为所述发动机的功率从满载下降到空载时所需的时间或者所述发动机的功率从空载上升到满载时所需的时间,T为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处于上升阶段或下降阶段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的运行参数包括所述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所述电流控制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确定所述发动机的目标功率,根据所述负载运行时的最大脉冲功率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确定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目标功率,并根据所述发动机的目标功率控制所述发动机运行,以及根据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目标功率控制所述飞轮储能单元充电或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控制器控制所述飞轮储能单元和所述发动机运行的每个周期包括第一至第七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处于上升阶段,所述发动机的功率按照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增加,所述飞轮储能单元以最大放电功率运行,当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达到最大时,满足如下算式:
Figure QLYQS_2
其中,PFDC为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最大放电功率,PE为所述发动机的目标功率,PM为所述负载的最大脉冲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阶段,所述发动机的功率持续上升,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功率线性下降,以使得所述发动机的功率与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功率之和等于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三阶段,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所述发动机的功率达到稳定状态,并满足:
Figure QLYQS_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四阶段,所述负载的脉冲功率下降,所述发动机的功率按照所述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下降,所述飞轮储能单元以最大充电功率充电,并满足:
Figure QLYQS_4
其中,PFC为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最大充电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五阶段,所述发动机的功率按照所述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下降,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按照所述预设功率变化量线性下降,当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下降到βPFC时,所述发动机的功率和飞轮储能单元的充电功率保持平稳,其中,β为飞轮储能单元充电时的功率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六阶段,所述发动机按照βPFC的功率给所述飞轮储能单元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七阶段,所述发动机的功率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功率线性下降至零。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整流器和飞轮储能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脉冲电流,以向负载供电;
获取负载的运行参数和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
根据所述负载的运行参数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放电时的功率系数来控制所述发动机和所述飞轮储能单元的运行功率。
CN202211513155.6A 2022-11-30 2022-11-30 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6033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3155.6A CN115603304B (zh) 2022-11-30 2022-11-30 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3155.6A CN115603304B (zh) 2022-11-30 2022-11-30 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3304A CN115603304A (zh) 2023-01-13
CN115603304B true CN115603304B (zh) 2023-03-14

Family

ID=84852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13155.6A Active CN115603304B (zh) 2022-11-30 2022-11-30 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330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4700A (zh) * 2019-07-16 2019-11-26 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飞轮储能的脉冲功率电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867888A (zh) * 2019-10-22 2020-03-06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基于发电机集群和储能微网的脉冲电源系统及放电方法
CN113162128A (zh) * 2021-04-16 2021-07-23 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集成飞轮储能系统的光伏电站和控制方法
CN114336694A (zh) * 2021-12-29 2022-04-12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混合储能电站能量优化控制方法
CN114759541A (zh) * 2022-06-10 2022-07-15 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899850A (zh) * 2022-05-17 2022-08-12 武汉大学 用于新能源预测误差补偿的混合储能系统功率控制方法
CN115085231A (zh) * 2022-07-07 2022-09-20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应用于飞轮储能阵列的功率分配策略、系统、终端、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983A (zh) * 2018-08-29 2018-12-28 微控物理储能研究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利用飞轮储能给变频装置不间断供电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4700A (zh) * 2019-07-16 2019-11-26 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飞轮储能的脉冲功率电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867888A (zh) * 2019-10-22 2020-03-06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基于发电机集群和储能微网的脉冲电源系统及放电方法
CN113162128A (zh) * 2021-04-16 2021-07-23 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集成飞轮储能系统的光伏电站和控制方法
CN114336694A (zh) * 2021-12-29 2022-04-12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混合储能电站能量优化控制方法
CN114899850A (zh) * 2022-05-17 2022-08-12 武汉大学 用于新能源预测误差补偿的混合储能系统功率控制方法
CN114759541A (zh) * 2022-06-10 2022-07-15 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085231A (zh) * 2022-07-07 2022-09-20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应用于飞轮储能阵列的功率分配策略、系统、终端、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含高能脉冲负载的综合电力系统运行性能分析;高雪平等;《舰船科学技术》(第19期);第120-124页 *
基于磁悬浮飞轮储能的脉冲功率电源系统设计;江卫良等;《浙江电力》(第05期);第54-58页 *
飞轮储能辅助燃煤机组调频动态过程仿真研究;隋云任等;《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第08期);第235-24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3304A (zh) 2023-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77841B2 (ja) バッテリ用電力回路
US10981471B2 (en) Fuel cell system, vehicle including fuel cel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fuel cell system
JP6227003B2 (ja) 充放電システム
JP2007159315A (ja) 多相コンバータ、ハイブリッド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電源制御方法
CN1311149A (zh) 电梯控制装置
JP2003235252A (ja) 電源回路
JP5987846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JP2018186586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5005809B2 (ja) 燃料電池−バッテリーハイブリッド電気自動車の動力変換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JP2003249236A (ja) 電源装置
CA2911056C (en) Fuel cell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0015211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
JP2009254169A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JP2007028874A (ja) 車両
JP6426014B2 (ja) 双方向インバー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蓄電システム
WO2019026149A1 (ja) 電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289950A (ja) 電源システム
CN115603304B (zh) 基于飞轮储能的发电机脉冲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TWI443934B (zh) 太陽能供電系統及其提升供電效率之方法
JP6015690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6284611B2 (ja) エンジン駆動発電装置
JP2003324853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燃料電池車両
JP2011024415A (ja) 駆動システム
JP2020188545A (ja) 給電装置
JP2017103003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