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96544B -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96544B
CN115596544B CN202211316819.XA CN202211316819A CN115596544B CN 115596544 B CN115596544 B CN 115596544B CN 202211316819 A CN202211316819 A CN 202211316819A CN 115596544 B CN115596544 B CN 115596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exhaust pipe
pipe
engin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168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96544A (zh
Inventor
李金印
张竣
蔡夫华
黄鸣升
杨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r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r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r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r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168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96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96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6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96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6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8Other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xhaust conduits
    • F01N13/10Other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xhaust conduits of exhaust manifo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包括分别与发动机的第一气缸至第四气缸对应设置的第一排气管至第四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至第四排气管的排气端相互连通形成排气总口;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的排气端设置有用于加速气体流动的射流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的气体通过射流通道加速排出并分别在与第一排气管和第四排气管的排气汇流处产生负压,进而带动第一排气管和第四排气管内气体的排出。该排气歧管通过对排气歧管的优化设计,尽可能地减少排气道内的废气残留,提高排气流动路径的平滑度以及各缸的流速分布均匀性,降低排气损失,降低泵气损失,进而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优化燃烧、排放。

Description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多采用独立的排气歧管连接在缸盖上,与缸盖的排气道连接,缸盖各缸的排气道互不干涉,排气通道内的废气在缸盖外通过排气歧管汇合在一起。当常规的排气歧管应用于四缸发动机时,各排气通道的排气速率一致,但二缸和三缸比一缸和四缸的排气管长度短,导致一缸和四缸的排气阻力比二缸和三缸大,会发生二缸和三缸排气管的气体已经全部排出,而一缸和四缸的排气管内还存在废气残留的现象;如果残留的废气累积过多还可能发生回流,影响发动机内燃料的燃烧,进一步影响发动机正常的工作。
因此,为了解决排气歧管内废气残留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排气歧管内的排气速率,需要对现有的排气歧管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通过对现有的排气歧管的优化改进,利用文丘里效应,解决了排气歧管内废气残留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升排气歧管内的排气速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包括分别与发动机的第一气缸至第四气缸对应设置的第一排气管至第四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至第四排气管的排气端相互连通形成排气总口;
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的排气端设置有用于加速气体流动的射流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的气体通过射流通道加速排出并分别在与第一排气管和第四排气管的排气汇流处产生负压,进而带动第一排气管和第四排气管内气体的排出。
进一步,所述第二排气管的排气端与第一排气管的排气端设置有第一集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第一排气管的排气端的汇流处设置于第一集气管内。
进一步,所述第三排气管的排气端与第四排气管的排气端设置有第二集气管,所述第三排气管与第四排气管的排气端的汇流处设置于第二集气管内。
进一步,所述第二集气管与第一集气管的排气端相互连通形成排气总口。
进一步,所述第四排气管的排气端在排气方向上低于第三排气管的排气端;所述第一排气管的排气端在排气方向上低于第二排气管的排气端。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气管与第四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第一集气管与第二集气管在水平平面上均对称布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气管包括分支段和汇合段,所述分支段的上端与汇合段连通形成整体,所述分支段底部与发动机缸盖上的第一缸体排气道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排气管至第四排气管的结构与第一排气管相同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的射流通道设置在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的汇合段内。
进一步,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的射流通道的孔径沿排气方向逐渐变小直至排气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通过对排气歧管的优化设计,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排气道内的废气残留,提高排气流动路径的平滑度以及各缸的流速分布均匀性,降低排气损失,降低泵气损失,进而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优化燃烧、排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集气管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排气管;2-第二排气管;3-第三排气管;4-第四排气管;5-第一集气管;6-第二集气管;7-排气总口;8-射流通道;1a-第一排气管分支段;1b-第一排气管汇合段;2a-第二排气管分支段;2b-第二排气管汇合段;3a-第三排气管分支段;3b-第三排气管汇合段;4a-第四排气管分支段;4b-第四排气管汇合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包括分别与发动机的第一气缸至第四气缸对应设置的第一排气管1至第四排气管4,所述第一排气管1至第四排气管4的排气端相互连通形成排气总口7;
所述第二排气管2和第三排气管3的排气端设置有用于加速气体流动的射流通道8,所述第二排气管2和第三排气管3的气体通过射流通道8加速排出并分别在与第一排气管1和第四排气管2的排气汇流处产生负压,进而带动第一排气管1和第四排气管4内气体的排出。
本实施例中,本发明为与四缸发动机配套使用的排气歧管,排气歧管的排气管为四个分别与发动机的四个气缸连接固定,四个排气管的排气端相互连通并形成排气总口7;在第二排气管2和第三排气管3的管内分别设置有射流通道8,射流通道8是在排气通道的排气端将常规的直通道做出孔径逐渐变小的漏斗状,在排气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排气口处的孔径以增加管内空气的压强进而提升管内气体的流动速率,到达加速管内气体的目的;由于第二排气管2和第三排气管3的气体被加速排出,第二排气管2和第三排气管3与配合使用的第一排气管1和第四排气管2在排气端的汇流处附近就会产生负压,进而到会带动第一排气管1和第四排气管4内残留气体的排出,实现解决排气道内的废气残留和废气回流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气管2的排气端与第一排气管1的排气端设置有第一集气管5,所述第二排气管2与第一排气管1的排气端的汇流处设置于第一集气管5内;所述第三排气管3的排气端与第四排气管4的排气端设置有第二集气管6,所述第三排气管3与第四排气管4的排气端的汇流处设置于第二集气管6内;所述第二集气管6与第一集气管5的排气端相互连通形成排气总口7。
如图1所示,第二排气管2和第一排气管1配合使用并在排气端与第一集气管5相连,第三排气管3和第四排气管4配合使用并在排气端与第二集气管6相连;由于第一排气管1和第四排气管4的管长度比第二排气管2和第三排气管3长,所以更容易产生废气残留于管内,通过长管与短管两两组合的形式,以加速短管内气体的流体在长管与短管的汇流处形成负压,进行带动长管内残留气体的流出;通过将第二排气管2和第一排气管1的排气汇流到第一集气管5内、第三排气管3和第四排气管4的排气汇流到第二集气管6内,以保证第一集气管5与第二集气管6之间排气的不干扰,同时对第二排气管2与第一排气管1和第三排气管3与第四排气管4之间的配合不产生影响;第二排气管2和第一排气管1可做成单独气管通过焊接与第一集气管5连接固定,也可以与第一集气管5一体成型,第三排气管3和第四排气管4与第二集气管6同理;最终第一集气管5与第二集气管6的排气端相互连通并通过排气总口7将废气排出。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第一排气管1与第四排气管4、第二排气管2与第三排气管3、第一集气管5与第二集气管6在水平平面上均对称布置;通过将本发明的排气歧管在结构上对称布置,不仅是有利于排气歧管的制作,还能有效提高排气流动路径的平滑度以及各缸的流速分布均匀性。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第四排气管4的排气端在排气方向上低于第三排气管3的排气端;第一排气管1的排气端在排气方向上低于第二排气管2的排气端。通过将第一排气管1和第四排气管4在排气方向上低于第二排气管2和第三排气管3的排气端设置,目的就是为了让长度较短的第二排气管2和第三排气管3的管内气体加速流出时,在排气口附近形成负压环境,由于第一排气管1和第四排气管4的排气端低于第二排气管2和第三排气管3,此处第一排气管1和第四排气管4的管内气体无论有无都存在被负压环境吸动的趋势。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第一排气管1包括分支段1a和汇合段1b,其中分支段1a为两个,两个分支段1a的顶端与汇合段1b连通形成第一排气管1整体,每个分支段1a底部都与发动机缸盖上的第一缸体排气道连接,属于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第二排气管2至第四排气管4的结构与第一排气管1相同设置。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第二排气管2和第三排气管3的射流通道8设置在第二排气管2和第三排气管3的汇合段内,既不影响第二排气管2和第三排气管3的分支段排气,又能为气体提供足够空间并在汇合段内形成加压环境;第二排气管2和第三排气管3的射流通道8的孔径沿排气方向逐渐变小直至排气端,通过减小排气口处的孔径以增加管内空气的压强进而提升管内气体的流动速率,到达加速管内气体的目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与发动机的第一气缸至第四气缸对应设置的第一排气管至第四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至第四排气管的排气端相互连通形成排气总口;
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的排气端设置有用于加速气体流动的射流通道,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的气体通过射流通道加速排出并分别在与第一排气管和第四排气管的排气汇流处产生负压,进而带动第一排气管和第四排气管内气体的排出;
所述第三排气的排气端与第四排气管的排气端设置有第二集气管,所述第三排气管与第四排气管的排气端的汇流处设置于第二集气管内;所述第二集气管与第一集气管的排气端相互连通形成排气总口;所述第四排气管的排气端在排气方向上低于第三排气管的排气端;所述第一排气管的排气端在排气方向上低于第二排气管的排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的排气端与第一排气管的排气端设置有第一集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与第一排气管的排气端的汇流处设置于第一集气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与第四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与第三排气管、第一集气管与第二集气管在水平平面上均对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包括分支段和汇合段,所述分支段的上端与汇合段连通形成整体,所述分支段底部与发动机缸盖上的第一缸体排气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至第四排气管的结构与第一排气管相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的射流通道设置在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的汇合段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和第三排气管的射流通道的孔径沿排气方向逐渐变小直至排气端。
CN202211316819.XA 2022-10-26 2022-10-26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Active CN115596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6819.XA CN115596544B (zh) 2022-10-26 2022-10-26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6819.XA CN115596544B (zh) 2022-10-26 2022-10-26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96544A CN115596544A (zh) 2023-01-13
CN115596544B true CN115596544B (zh) 2024-04-23

Family

ID=84849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6819.XA Active CN115596544B (zh) 2022-10-26 2022-10-26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9654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696139A (fr) * 1929-06-04 1930-12-26 Dispositif pour utiliser l'énergie des échappements d'un moteur à combustion et éviter leur interférence
JPH10246123A (ja) * 1997-03-05 1998-09-14 Kawasaki Heavy Ind Ltd 直列4気筒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小型滑走艇
CN102007278A (zh) * 2008-04-09 2011-04-06 伍德沃德调速器公司 用于内燃机排气流的径向混合的低压降混合器
CN202125382U (zh) * 2011-05-25 2012-01-25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柴油机进气管
JP2013032713A (ja) * 2011-08-01 2013-02-14 Mazda Motor Corp 多気筒エンジン
KR20170038591A (ko) * 2015-09-30 2017-04-07 르노삼성자동차 주식회사 배관 연결 구조
JP2017110617A (ja) * 2015-12-18 2017-06-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排気装置
DE102016110982A1 (de) * 2016-06-15 2017-12-21 Volkswagen Ag Luftführung eines Kraftfahrzeuges
CN110145390A (zh) * 2019-05-30 2019-08-20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降背压排放装置及降背压排放方法
CN114135380A (zh) * 2022-01-27 2022-03-0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歧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15104B2 (ja) * 2011-11-14 2016-05-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排気装置
JP5880258B2 (ja) * 2012-04-26 2016-03-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多気筒ガソリンエンジン
SE540745C2 (sv) * 2014-09-03 2018-10-30 Scania Cv Ab Grenrör för mottagning av avgaser från en flercylindrig förbränningsmotor
US11686278B2 (en) * 2020-10-30 2023-06-27 Woodward, Inc. High efficiency exhaust gas retur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696139A (fr) * 1929-06-04 1930-12-26 Dispositif pour utiliser l'énergie des échappements d'un moteur à combustion et éviter leur interférence
JPH10246123A (ja) * 1997-03-05 1998-09-14 Kawasaki Heavy Ind Ltd 直列4気筒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小型滑走艇
CN102007278A (zh) * 2008-04-09 2011-04-06 伍德沃德调速器公司 用于内燃机排气流的径向混合的低压降混合器
CN202125382U (zh) * 2011-05-25 2012-01-25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柴油机进气管
JP2013032713A (ja) * 2011-08-01 2013-02-14 Mazda Motor Corp 多気筒エンジン
KR20170038591A (ko) * 2015-09-30 2017-04-07 르노삼성자동차 주식회사 배관 연결 구조
JP2017110617A (ja) * 2015-12-18 2017-06-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排気装置
DE102016110982A1 (de) * 2016-06-15 2017-12-21 Volkswagen Ag Luftführung eines Kraftfahrzeuges
CN110145390A (zh) * 2019-05-30 2019-08-20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降背压排放装置及降背压排放方法
CN114135380A (zh) * 2022-01-27 2022-03-04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排气歧管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495G型汽油机进排气歧管的设计;张翠平;农业机械学报;20000525(05);第81-8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96544A (zh) 2023-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36687A1 (en) Deflector style exhaust manifold
US20090090101A1 (en) Exhaust Gas-Discharging Device of Vehicle
CN115596544B (zh) 用于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US20100146956A1 (en) Automotive exhaust system
US6959700B2 (en) Flow deflector for a pipe
CN114738063A (zh) 一种带有涡壳的排气管、发动机及车辆
US7278412B2 (en) Combustion-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US10697402B2 (en) Intake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10030073A (zh) 一种汽油发动机排气系统
CN216111067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
KR101196305B1 (ko) 배기 매니폴드
CN211573660U (zh) 文丘里管及废气再循环系统
KR102483934B1 (ko) 차량용 배기 가속장치
CN108643989B (zh) 一种消音器及具有该消音器的摩托车
CN220566145U (zh) 一种排气歧管结构、气缸盖、发动机和车辆
JP2008031925A (ja) 排気通路構造
JP5310437B2 (ja) Egr拡散ユニット
JP4827757B2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
JP4027547B2 (ja) Egr装置
KR102587231B1 (ko) 자동차 배기가스 배출 촉진장치
CN217481413U (zh) 气缸盖、发动机和车辆
CN218235228U (zh) 一种发动机排气尾管、发动机及工程机械
JP2899734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CN219034880U (zh) 吹扫气体通路结构
CN217481379U (zh) 发动机的排气组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