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96294A - 动力闩锁组件 - Google Patents

动力闩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96294A
CN115596294A CN202210801109.XA CN202210801109A CN115596294A CN 115596294 A CN115596294 A CN 115596294A CN 202210801109 A CN202210801109 A CN 202210801109A CN 115596294 A CN115596294 A CN 1155962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wl
ratchet
power
release
latch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11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曼·采特纳尔
弗朗切斯科·昆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a Cov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na Cov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a Cov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na Cov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596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62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4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2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actuator or the power transmission
    • E05B81/32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 E05B81/34Details of the actuator transmission of geared transmiss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bolt detents, e.g. for unlatching the bol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6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locking elements for locking or unlocking a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56Control of actua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36Locks for passenger or like 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800/00Details, accessories and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5Y2800/25Emergency condi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31Door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闩锁组件。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门的动力闩锁组件,该动力闩锁组件包括:棘齿,该棘齿构造成用于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棘齿被朝向撞销释放位置偏置;以及掣爪,该掣爪构造成在其中掣爪使棘齿保持在撞销捕获位置中的棘齿保持位置与其中掣爪将棘齿释放至撞销释放位置的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动力致动器能够被通电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其中,多级减速机构将动力致动器的输出部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至掣爪以在正常使用期间在掣爪上提供第一释放扭矩,并且在紧急使用期间在掣爪上提供更大的第二释放扭矩。

Description

动力闩锁组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8月30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3/238,730的美国临时申请以及于2021年7月8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3/219,808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上述两个美国临时申请通过参引的方式全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汽车门闩锁、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配备有动力释放马达的动力门闩锁组件,该动力释放马达驱动多级齿轮减速器以提供动力释放马达的常规输出力和增大的输出力。
背景技术
该部分提供了与汽车门闩锁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不一定是与本公开相关联的构思的现有技术。
车辆闭合面板、比如用于车辆乘客舱的侧门铰接成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摆动,并且车辆闭合面板包括安装至门的闩锁组件。闩锁组件以已知的方式作用以在门关闭时将门闩锁以及将门解除闩锁和释放以允许门随后移动至门的打开位置。如同样已知的,闩锁组件构造成包括用于将门闩锁的闩锁机构以及用于将门解除闩锁的释放机构。释放机构可以是动力操作的,以将门解除闩锁。
在闩锁机构的动力致动期间,已知将齿轮机构致动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由此允许棘齿从撞销捕获位置移动至撞销释放位置,在撞销释放位置处,门可以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为了确保掣爪能够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必须将马达设置成具有足够的输出力以克服在掣爪与棘齿之间建立的任何摩擦。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比如在事故场景中,在门与车身之间存在较高的密封载荷。因此,已知结合具有远超过在正常使用期间所需的输出力的输出力的马达以便能够确保门在密封载荷增加的状态下可以打开。尽管设置具有远超过在正常使用期间所需的输出力的输出力的马达的需求通常适用于其预期用途,但是伴随着成本的增加、尺寸的增加和重量的增加。
因此,仍然需要开发针对用于在车门闩锁中使用的闩锁机构的替代性布置,该替代性布置对在下述动力马达的动力的作用下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的能力进行优化:该动力马达不具有超过在正常使用状态期间所需的尺寸的尺寸。另外,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以确保动力致动闩锁组件的特征在受到撞击时、比如在碰撞状态下受到撞击时保持其预期的位置和功能。
发明内容
该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总体概述,并且不意在作为本公开的所有特征或本公开的全部范围的全面且详尽的列举。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闭合应用的动力闩锁组件,该动力闩锁组件至少克服了与已知的动力闩锁组件相关联的以上讨论的那些缺点。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闭合应用的动力闩锁组件,该动力闩锁组件具有在尺寸和输出力方面被优化的马达。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闭合应用的动力闩锁组件,该动力闩锁组件具有能够在高密封载荷状态——包括在事故状态期间产生的密封载荷状态——下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的马达,其中,该马达在尺寸和输出力方面被最小化。
根据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门的动力闩锁组件,该动力闩锁组件包括棘齿,该棘齿构造成用于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被朝向撞销释放位置偏置。动力闩锁组件包括掣爪,该掣爪构造成用于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棘齿保持位置处,掣爪使棘齿保持在撞销捕获位置,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掣爪将棘齿释放至撞销释放位置。动力致动器能够被通电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其中,多级减速机构将动力致动器的输出部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至掣爪。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多级减速机构具有至少两个动力输出件,其中,每个动力输出件构造成对掣爪施加不同的扭矩输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动力输出件中的一个动力输出件由第一齿轮减速部提供,并且动力输出件中的另一个动力输出件由第二齿轮减速部提供,其中,第一齿轮减速部和第二齿轮减速部彼此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动力输出件中的一个动力输出件通过使动力致动器的输出部沿第一方向旋转来致动,并且动力输出件中的另一个动力输出件通过使所述动力致动器的输出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来致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一齿轮减速部通过使动力致动器的输出部沿第一方向旋转来采用,并且第二齿轮减速部通过使所述动力致动器的输出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来采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一动力输出件在正常使用状态期间使用,并且第二动力输出件在密封载荷增大的状态期间使用,比如在机动车辆的事故状态下使用,其中,与第一动力输出件相比,第二动力输出件在掣爪上产生更大的输出力。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可以经由控制单元来用信号通知第一动力输出件的致动与第二动力输出件的致动之间的转变,该控制单元配置成与传感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连通,其中,传感器配置成检测密封载荷增大的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传感器可以配置成在检测到事故状态时向控制单元发送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传感器可以配置成对掣爪与棘齿之间的载荷何时已经从正常使用载荷增加进行检测,其中,传感器配置成比如经由ECU与动力释放致动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连通以自动使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运动方向反向,由此使掣爪上的输出力增大以克服掣爪与棘齿之间增加的载荷,从而使掣爪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一齿轮减速部包括第一数目的齿轮,并且第二齿轮减速部包括第二数目的齿轮,其中,第一数目的齿轮少于第二数目的齿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一齿轮减速部包括第一级齿轮和第二级齿轮,第一级齿轮具有构造成与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部啮合地接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以及固定至第一从动齿轮的第一小齿轮,第二级齿轮具有构造成与第一小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一小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的旋转轴线同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一驱动构件可以固定至第二从动齿轮,其中,第一驱动构件构造成与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连通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掣爪可以联接有掣爪释放连杆,并且该掣爪释放连杆被偏置成与第一驱动构件接合,其中,掣爪释放连杆构造成响应于第二从动齿轮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而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响应于第二从动齿轮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运动而使掣爪返回至棘齿保持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掣爪释放连杆可以设置有槽,并且从掣爪延伸的销可以接纳在该槽中以用于使销在槽中进行空动运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二齿轮减速部包括构造成与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部啮合地接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以及构造成与第一小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并且第二齿轮减速部还包括固定至第二从动齿轮的第二小齿轮以及构造成与第二小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三从动齿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二小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的旋转轴线同轴。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二驱动构件固定至第三从动齿轮,第二驱动构件构造成与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连通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二驱动构件构造成用于与掣爪直接接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一驱动构件从第二从动齿轮的第一侧部延伸,并且第二小齿轮从第二从动齿轮的与第一侧部相反的第二侧部延伸。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第一齿轮减速部响应于将动力致动器沿第一方向致动而使掣爪在X秒内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第二齿轮减速部响应于将动力致动器沿第二方向致动而使掣爪在X+Y秒内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其中,X秒小于X+Y秒。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动力闩锁组件的闩锁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扭矩从第一输出扭矩增大至增大的第二输出扭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动力释放致动器构造成使输出部沿第一方向旋转以沿第一方向驱动第一动力输出件来产生第一输出扭矩、以及将动力释放致动器构造成使输出部沿第二方向旋转以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驱动第二动力输出件来产生第二输出扭矩。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动力输出件构造成具有第一齿轮减速部,并且将第二动力输出件构造成具有第二齿轮减速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一齿轮减速部设置成具有构造成与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部啮合地接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和固定至第一从动齿轮的第一小齿轮、以及构造成与第一小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二齿轮减速部构造成具有布置成与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部啮合地接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和布置成与第一小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以及固定至第二从动齿轮的第二小齿轮和布置成与第二小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三从动齿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二从动齿轮构造成用于与动力闩锁组件的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接合以在第一动力输出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以及将第三从动齿轮构造成用于与动力闩锁组件的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接合以在第二动力输出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时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二从动齿轮构造成经由掣爪释放连杆与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接合;以及将掣爪释放连杆构造成在第一动力输出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掣爪构造成在第二动力输出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时与掣爪释放连杆空动连接地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电子控制单元(ECU)配置成与动力释放致动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连通,以及将ECU配置成在需要增加的扭矩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时向动力释放致动器发送信号以使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部的旋转方向从第一方向改变为第二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动力释放致动器构造成当在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施加至掣爪的扭矩不足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时自动将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部的旋转方向从第一方向改变为第二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将机动车辆的闭合面板的动力闩锁组件释放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将动力闩锁组件动力释放的命令;使动力闩锁组件的马达以第一模式操作;检测动力闩锁组件是否已经被释放;如果检测到指示动力闩锁组件已经被释放,则使马达停止;如果检测到指示动力闩锁组件尚未被释放,则使动力闩锁组件的马达以第二模式操作;检测动力闩锁组件是否已经被释放;以及如果检测到指示动力闩锁组件已经被释放,则使马达停止。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第一模式设置成包括使马达的输出部沿第一方向旋转,以及将第二模式设置成包括使马达的输出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闩锁组件,该闩锁组件用于选择性地将车辆闭合面板解除闩锁以在需要时将闭合面板相对于车身从关闭位置期望地移动至打开或部署位置以及在需要时将闭合面板相对于车身保持在关闭位置。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闩锁组件,该闩锁组件用于在动力闩锁组件于碰撞状态期间经受撞击力时以及在动力闩锁组件已经被有意地用信号通知以移动至解除闩锁状态之前将闭合面板相对于车身保持在关闭位置。
根据这些方面和其他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该机动车辆具有车身和车辆摆动门,该车身限定有门开口,该车辆摆动门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车身以用于相对于门开口沿着摆动路径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进行摆动运动。本公开的动力闩锁组件包括释放链部件,该释放链部件构造成用于从棘齿保持位置释放到棘齿释放位置,在棘齿保持位置处,棘齿保持与撞销闩锁接合以将摆动门保持在关闭位置,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棘齿被移动脱离与撞销的闩锁接合以允许摆动门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闩锁组件包括机械特征部,该机械特征部防止在闩锁组件已经在碰撞状态下被撞击而起初没有被有意地致动以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时释放链部件从棘齿保持位置无意地运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释放链部件是掣爪。
根据另一方面,机械特征部在于碰撞状态下被用力地撞击时直接面对掣爪以阻挡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机械特征部固定至闩锁组件的框架板。
根据另一方面,机械特征部与框架板形成为整体式材料件。
根据另一方面,机械特征部从框架板悬臂式伸出。
根据另一方面,活动铰链将机械特征部与框架板相互连接,其中,活动铰链有助于使机械特征部在碰撞状态期间从非部署的非阻挡状态变形至部署的阻挡状态。
根据另一方面,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是动力闩锁组件并具有对电动马达进行支承的框架板,该电动马达布置成对构造成与动力释放齿轮啮合地接合的蜗杆进行驱动,使得动力释放齿轮的经由蜗杆的选择性旋转而进行的旋转使掣爪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动力闩锁组件还包括棘齿,该棘齿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框架板以用于在使车辆摆动门保持在关闭位置的撞销捕获位置与用以允许车辆摆动门移动至打开位置的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释放链部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框架板,并且该释放链部件构造成用于从棘齿保持位置释放至棘齿释放位置,在棘齿保持位置处,棘齿在撞销捕获位置中保持与撞销闩锁接合以将车辆摆动门保持在关闭位置,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棘齿被移动脱离与撞销的闩锁接合以允许车辆摆动门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并且机械特征部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框架板以在机动车辆的碰撞状态下受到力的影响,机械特征部构造成防止释放链部件从棘齿保持位置无意地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因此,摆动门经由掣爪与棘齿的相互作用而被保持在摆动门的关闭位置,直到需要有意地将摆动门移动至摆动门的打开位置为止。
根据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止机动车辆摆动门的闩锁组件的棘齿在机动车辆的碰撞状态期间从撞销捕获位置无意地移动至撞销释放位置的方法,在撞销捕获位置处,棘齿保持成与撞销闩锁接合以将机动车辆摆动门保持在关闭位置,在撞销释放位置处,棘齿被移动脱离与撞销的闩锁接合以允许摆动门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该方法包括:将闩锁组件的机械特征部构造成通过碰撞状态期间的撞击力而塑性变形;以及将塑性变形的机械特征部构造成防止释放链部件无意地从棘齿保持与撞销闩锁接合的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被移动脱离与撞销的闩锁接合的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机械特征部固定至闩锁组件的框架板,以及将机械特征部构造成在碰撞状态期间从非部署的非阻挡位置枢转至部署的阻挡位置,在非部署的非阻挡位置处,释放链部件能够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在部署的阻挡位置处,释放链部件不能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机械特征部设置成从框架板悬臂式伸出。
根据又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机械特征部设置成与框架板形成为整体式材料件。
根据又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活动铰链设置成将机械特征部与框架板相互连接,并且将活动铰链构造成通过使整体式材料件的弯曲力沿着活动铰链减小而有助于使机械特征部在碰撞状态期间从非部署的非阻挡位置移动至部署的阻挡位置。
根据又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机械特征部设置成从框架板延伸至自由端部,并且将自由端部构造成在碰撞状态期间阻挡释放链部件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又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释放链部件设置为构造成用于在棘齿位于撞销捕获位置时与棘齿接合的掣爪;以及将自由端部构造成面对掣爪并与掣爪接合以防止掣爪在碰撞状态期间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又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释放链部件构造成在碰撞状态之后被有意地移动成使得释放链部件可以被有意地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又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释放链部件构造成经由动力运动和机械致动运动中的一者而被有意地移动。
根据又一方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机械特征部构造成经由释放链部件的动力运动和机械致动运动中的一者、在释放链部件的力的作用下而偏转。
根据本文中提供的描述,其他适用性领域将变得明显。该发明内容中的描述和特定示例仅意在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这些及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容易被领会,因为本公开的这些及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结合附图考虑时的以下详细描述变得更好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具有配备有实施本公开的教示的动力闩锁组件的侧门的机动车辆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实施本公开的教示的动力闩锁组件的前侧视图,该动力闩锁组件被示意性地示出为与侧门的各种部件以可操作的方式连通,其中,仅出于清楚的目的而移除了一些部件;
图2A是图2的动力闩锁组件的后侧视图,其中,仅出于清楚的原因,将闩锁板以透明方式示出;
图3A是实施本公开的教示的动力闩锁组件的动力致动器和闩锁部件的俯视立体图,其中,动力闩锁组件的掣爪被示出为位于与动力闩锁组件的棘齿在一起的棘齿保持位置;
图3B是图3A的动力闩锁组件的动力致动器和闩锁部件的仰视立体图;
图4A是示出为在正常释放状态的初始阶段期间的图3A的动力闩锁组件的侧视图,其中,掣爪示出为位于棘齿保持位置;
图4B是图4A的动力闩锁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4C是与图4A类似的视图;
图5是与图4A类似的视图,其中,掣爪被示出为处于正常释放状态期间的棘齿释放位置;
图6是与图5类似的视图,其中,掣爪被示出为返回至棘齿捕获位置;
图7是被示出为在紧急释放状态的初始阶段期间的图3A的动力闩锁组件的前侧视图,其中,掣爪示出为位于棘齿保持位置;
图7A是图7的动力闩锁组件的局部放大后侧视图;
图8是与图7类似的视图,其中,掣爪被示出为处于紧急释放状态期间的棘齿释放位置;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示出的动力闩锁组件的侧视图,其中,掣爪以实线示出为处于棘齿保持位置,并且以透明方式示出为处于棘齿释放位置;
图10是动力闩锁组件的侧视平面图,其图示了将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部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至掣爪的多级减速机构的旋转,其中,第一齿轮减速部被示出为在掣爪于掣爪与棘齿之间的正常载荷的作用下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期间沿第一方向旋转,并且其中,第二齿轮减速部被示出为在掣爪于掣爪与棘齿之间的相对于正常载荷而增加的载荷的作用下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期间沿第二方向旋转;
图11是使用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的具有第一操作模式和第二操作模式的动力闩锁组件来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的方法;
图12是释放机动车辆的闭合面板的动力闩锁组件的方法;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释放机动车辆的闭合面板的动力闩锁组件的方法;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动力闩锁组件的框架板的前侧视图;
图15是图14的框架板的后侧视图,其图示了组装至该框架板的一些闩锁部件;
图16A是与图15类似的视图,其图示了一些附加的闩锁部件,其中,闩锁组件被示出为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掣爪处于棘齿保持位置;
图16B是与图16A类似的视图,其中,掣爪在正常释放操作期间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以允许棘齿从撞销保持位置移动至撞销释放位置,于是乘客摆动门可以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
图17A是与图16A类似的视图,其示意性地图示了乘客摆动门的面板被撞击并在碰撞状态下变形;
图17B是与图17A类似的视图,其示出了动力闩锁组件的机械特征部,该机械特征部经由乘客摆动门的变形的面板被部署至阻挡位置以防止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由此将棘齿保持在撞销捕获位置中,并且将乘客摆动门保持在关闭位置中;以及
图18图示了根据说明性实施方式的防止机动车辆摆动门的闩锁组件的棘齿在碰撞状态期间无意地从撞销捕获位置移动的方法的流程图。
贯穿所有附图使用对应的附图标记来指示对应的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描述非常适于在机动车辆闭合系统中使用的类型的闩锁组件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实施方式。然而,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仅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范围。阐述了许多特定细节,比如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透彻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是,不需要采用具体细节,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都不应当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不会对公知的过程、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进行详细地描述,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这些公知的过程、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意在是限制性的。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种”以及“该”也可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术语“包括”、“包括有”、“包含”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定了所阐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的存在或添加。除非具体指示出执行的顺序,否则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和操作不应当被解释为必须需要它们以所论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来执行。还应理解的是,可以采用附加的或替代性的步骤。
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接合至”、“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接合至另一元件或层、连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者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接合至”、“直接连接至”或“直接联接至”另一元件或层时,可以不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词语应当以同样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与“直接在……之间”、“相邻”与“直接相邻”等)。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比如“第一”、“第二”的术语和其他数字术语在本文中使用时,除非由上下文明确指示,否则不暗含序列或顺序。因此,下面所论述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示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便于描述,本文可以使用空间相关的术语诸如“内部”、“外部”、“之下”、“下”、“下部”、“上方”、“上部”、“顶部”、“底部”等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元件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可以旨在涵盖所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除了附图中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然后将被定向在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个取向。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转的角度或以其他取向),并且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
首先参照图1,其示出了动力闩锁组件的非限制性示例,该动力闩锁组件在下文中简称为闩锁组件10,闩锁组件10安装在闭合面板中,闭合面板比如作为示例但不限于示出为机动车辆14的乘客侧摆动门12的门。闩锁组件10包括闩锁机构16,闩锁机构16构造成在摆动门12关闭时以可释放的方式闩锁并保持安装至车身22的门槛部分20的撞销18。闩锁组件10可以经由内侧门把手24、外侧门把手26和智能钥匙28(图2)被选择性地致动。如将详述的,闩锁组件10构造成经由动力释放致动器、比如电动马达30的选择性致动而进行动力操作。出于下文中讨论的原因,动力释放致动器30能够在尺寸、重量和动力输出方面被最小化,由此提高闭合面板的设计灵活性且同时还使与其相关联的成本降低。此外,如下面进一步详细讨论的,即使闩锁机构内的摩擦力突然增大,比如可能由碰撞情况导致的闩锁机构内的摩擦力突然增大,也确保了动力释放致动器30具有足够的动力以使闩锁机构16从闩锁状态移动至解除闩锁状态,由此允许闭合面板12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
参照图2,其示出了容纳在壳体中的闩锁组件10和闩锁机构16的非限制性实施方式,其经由闩锁框架板29部分地示出,其中,出于清楚的目的,移除了一些部件。闩锁机构16包括棘齿32和掣爪34以及释放杆,该释放杆也被称为释放连杆、掣爪释放杆或掣爪释放连杆36。棘齿32能够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撞销捕获位置处,棘齿32将撞销18与棘齿32的撞销槽38保持在一起并将摆动门12保持在关闭位置,在撞销释放位置处,棘齿32允许撞销18从由闩锁组件10的闩锁壳体提供的鱼嘴部19释放以允许摆动门12移动至打开位置。设置有棘齿偏置构件40(图4A)、比如弹簧以在正常情况下将棘齿32朝向棘齿32的撞销释放位置偏置。掣爪34能够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棘齿保持位置处,掣爪34将棘齿32保持在棘齿32的撞销捕获位置,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掣爪34允许棘齿32移动至棘齿32的撞销释放位置。设置有掣爪偏置构件42,比如适合的弹簧以在正常情况下将掣爪34朝向掣爪34的棘齿保持位置偏置。
掣爪释放连杆36操作性地联接(直接地联接或经由另一部件、比如中间掣爪释放杆或第二掣爪释放杆间接地联接,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示出为直接地联接)至掣爪34,联接也被称为连接,并且掣爪释放连杆36能够在部署位置与非部署位置之间移动,部署位置也被称为掣爪释放位置,非部署位置也被称为原始位置(图3A至图4C和图6),在部署位置处,掣爪释放连杆36使掣爪34抵抗掣爪偏置构件42的偏置而移动至掣爪34的棘齿释放位置(图5),在非部署位置处,掣爪释放连杆36允许掣爪34位于掣爪34的棘齿保持位置。可以设置有释放连杆偏置构件44(图4A)、比如适合的弹簧以在正常情况下将掣爪释放连杆36偏置成与也被称为第一驱动构件46的驱动构件接合。
掣爪释放连杆36可以经由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选择性致动而移动至掣爪释放连杆36的掣爪释放位置。动力释放致动器30具有示出为由也被称为输出轴48的输出构件提供的输出部,输出构件经由多级减速机构50而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或联接至掣爪34。多级减速机构50构造成在由动力释放致动器30驱动时使掣爪释放连杆36移动至掣爪释放连杆36的掣爪释放位置,在掣爪释放连杆36的掣爪释放位置处,掣爪34移动至掣爪34的棘齿释放位置。
掣爪释放连杆36在正常使用状态(掣爪34和棘齿32构造为制造而成并且在掣爪34与棘齿32之间保留了“制造的”摩擦力)下经由多级减速机构50的第一动力输出件而移动至掣爪释放连杆36的掣爪释放位置。第一动力输出件由包括第一数目的齿轮的第一齿轮减速部GR1提供,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第一齿轮减速部GR1示出为包括:第一从动齿轮52,第一从动齿轮52构造成与也被称为主驱动齿轮或驱动齿轮53的输出齿轮啮合地接合,其中,驱动齿轮53示出为安装在输出轴48上并固定成用于与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输出轴48共同旋转的蜗杆;以及第一小齿轮54,第一小齿轮54固定至第一从动齿轮52,第一从动齿轮52示出为与第一小齿轮54同心地固定以用于绕共同的第一轴线A1(图4A)旋转;以及第二级齿轮,该第二级齿轮具有构造成与第一小齿轮54啮合地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56。第一驱动构件46示出为固定至第二从动齿轮56以用于与第二从动齿轮56共同运动,其中,第一驱动构件46示出为固定在外周缘与第二从动齿轮56绕其旋转的第二轴线A2之间。
掣爪34在紧急使用状态(与正常使用状态相比,掣爪34和棘齿32在掣爪34与棘齿32之间具有异常高的增加量的摩擦)下经由多级减速机构50的第二动力输出件而移动至掣爪34的掣爪释放位置,其中,第二动力输出件与第一动力输出件不同。第二动力输出件由包括第二数目的齿轮的第二齿轮减速部GR2提供,其中,第二动力输出件的第二数目的齿轮与第一动力输出件的第一数目的齿轮不同。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第二齿轮减速部GR2示出为包括构造成与驱动齿轮53啮合地接合的第一从动齿轮52和构造成与第一小齿轮52啮合地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56,并且第二齿轮减速部GR2示出为还包括:第二小齿轮58,第二小齿轮58固定至第二从动齿轮56,第二从动齿轮56示出为与第二小齿轮58同心地固定以用于绕共同的第二轴线A2(图4A)旋转;以及第三从动齿轮60,第三从动齿轮60构造成与第二小齿轮58啮合地接合。
当在正常使用状态期间需要使掣爪34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时,比如当人用电子智能钥匙28(图2)接近机动车辆14并将外侧门把手26致动时,例如,既对智能钥匙28的存在进行感测又对外侧门把手26已经被致动进行感测(例如,经由电子开关62(图2,其中,内侧门把手24也能够经由电子开关63被致动)与至少部分地对闩锁组件10的操作进行控制的以64示出的闩锁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的电子通信)。进而,闩锁ECU 64将动力释放马达30致动以通过使动力致动器30的输出轴48沿第一方向旋转而使第一齿轮减速部GR1被致动以将闩锁机构16释放并将闩锁组件10转变成处于解除闩锁的操作状态,以便有助于随后打开车辆摆动门12。动力释放马达30可以例如当人用电子智能钥匙28(图2)接近车辆14并且(基于对物体的接近度的识别,比如触摸/挥动/悬停/手势或者手或手指等)对接近传感器66、例如电容式传感器或其他基于触摸/非触摸的传感器进行致动时作为基于接近传感器的进入特征的一部分(例如,基于雷达的接近度检测)被交替地启用(例如,经由接近传感器66与至少部分地对闩锁组件10的操作进行控制的闩锁ECU 64之间的通信而被交替地启用)。进而,如果检测到正常使用情况,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比如检测到电子智能钥匙28的存在,则闩锁ECU 64将动力释放马达30致动以使输出轴48沿第一方向旋转以释放闩锁机构16并将闩锁组件10转变成处于解除闩锁的操作状态,以便有助于随后打开车门12,如上文所讨论的。
在正常操作期间,在输出轴48沿第一方向旋转时,驱动齿轮53使第一从动齿轮5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4A中观察到的,于是第一小齿轮54被沿顺时针方向共同驱动,由此将第二从动齿轮56沿正常释放的逆时针方向驱动。在第二从动齿轮56沿正常释放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固定至第二从动齿轮56的第一驱动齿轮46与掣爪释放连杆36接合,第一驱动齿轮46示出为面对并接合掣爪释放连杆36的钩状构件68。根据本公开的非限制性方面,在第一驱动构件46与钩状构件68接合之前,第二从动齿轮56旋转数度,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比如约1度与10度之间。因此,第二从动齿轮56的惯性有助于将掣爪释放连杆36从原始位置驱动至掣爪释放位置,在掣爪释放位置处,掣爪释放连杆36使掣爪34抵抗掣爪偏置构件42的偏置而移动至掣爪34的棘齿释放位置(图5),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棘齿32在掣爪偏置构件40的偏置的作用下自由移动至撞销释放位置。
然后,在释放动力闩锁组件10时,ECU 64在从可以配置成检测棘齿32和/或掣爪34的相对位置的位置传感器67接收到信号之后向动力释放马达30发送信号以使动力释放马达沿相反方向旋转,由此使第一齿轮减速部GR1的运动反向以最终使第二从动齿轮56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6中所观察到的,于是允许掣爪释放连杆36被允许返回至掣爪释放连杆36的原始位置,比如在掣爪偏置构件42的使掣爪34返回至棘齿保持位置的偏置的作用下返回至掣爪释放连杆36的原始位置。掣爪释放连杆36联接至掣爪34,比如经由销70联接至掣爪34,使得掣爪释放连杆在掣爪34通过掣爪偏置构件42被偏置至棘齿保持位置时与掣爪34共同移动。
在如由位置传感器67可以检测到的紧急操作——包括不能使掣爪34从掣爪34的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掣爪34的棘齿释放位置的任何时间的正常操作——期间,ECU向动力释放马达30发送信号以使输出轴48沿与正常操作的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由此启用第二齿轮减速部GR2。因此,驱动齿轮53使第一从动齿轮5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7中所观察到的,于是第一小齿轮54被沿逆时针方向共同驱动,由此使第二从动齿轮56被沿紧急释放的顺时针方向驱动。在第二从动齿轮56沿紧急释放的顺时针方向驱动时,固定至第二从动齿轮56的第二小齿轮58沿逆时针方向驱动第三从动齿轮60,如图8中所观察到的,于是固定至第三从动齿轮60的第二驱动构件72被驱动成与掣爪34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连通,以使掣爪34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根据一个非限制性方面,第二驱动构件72可以构造成用于与掣爪34或销70直接接合,由此将掣爪34直接驱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图8)。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与由在正常使用状态期间启用的第一齿轮减速部GR1产生的第一扭矩相比,在紧急使用状态下启用的第二齿轮减速部GR2在掣爪34上施加更大的扭矩,该扭矩被称为第二扭矩。第一扭矩与第二扭矩之间的相对差异可以经由在第一齿轮减速部GR1和第二齿轮减速部GR2的齿轮上设置需要数目的齿轮齿部而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非限制性示例中,驱动齿轮53具有两个齿部,并且第一从动齿轮52具有40个齿部,从而产生40/2=20的扭矩倍数;第一小齿轮54具有11个齿部,并且第二从动齿轮56具有50个齿部,从而产生50/11=4.54的扭矩倍数,并且因此,第一齿轮减速部GR1在正常使用期间产生20×4.54=90.8的总扭矩倍数。相反,在紧急使用中,通过下述第二齿轮减速部GR2提供了附加的扭矩放大:该第二齿轮减速部GR2具有示出为带有12个齿部的第二小齿轮58和带有50个齿部的第三从动齿轮60,从而产生50/12=4.17的附加扭矩倍数。因此,第二齿轮减速部GR2在紧急使用期间产生20×4.54×4.17=378.6的总扭矩倍数。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第一齿轮减速部GR1响应于将动力致动器以第一旋转速率沿第一方向致动并且紧接在将动力致动器以第一旋转速率沿第一方向致动之后使掣爪34在X秒内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在紧急操作下,第二齿轮减速部GR2响应于将动力致动器以第一旋转速率沿第二方向致动并且紧接在将动力致动器以第一旋转速率沿第二方向致动之后使掣爪34在X+Y秒内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其中,X秒小于X+Y秒。
在图9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构造的动力闩锁组件110,其中,使用相差因子100的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似的特征。
如上面针对动力闩锁组件10所论述的,动力闩锁组件110包括第一齿轮减速部GR1和第二齿轮减速部GR2,其中,第一齿轮减速部GR1包括:驱动齿轮153、与驱动齿轮153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152、第一小齿轮154、与第一小齿轮154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156、第二小齿轮158以及与第二小齿轮158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160,每一者都如上面针对动力闩锁组件10所论述的那样构造和相互作用。
如上面所论述的,第一驱动构件146被示出为固定至第二从动齿轮156以用于与第二从动齿轮156共同运动,其中,第一驱动构件146被示出为固定在外周缘与第二轴线A2之间,第二从动齿轮156绕该第二轴线A2旋转以用于在正常使用状态期间经由掣爪释放连杆136与掣爪34以可操作的方式联通。如上面针对第二驱动构件72所论述的,第二驱动构件172固定至第三从动齿轮160以用于与掣爪34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连通以使掣爪34在紧急释放状态期间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掣爪释放连杆136经由销170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掣爪34,而不是如上面针对闩锁组件10所论述的那样以可枢转的方式固定至掣爪34,掣爪释放连杆136构造成用于在紧急释放状态期间与掣爪34进行空动运动。
为了提供掣爪释放连杆136与掣爪34之间的空动运动,掣爪释放连杆136具有槽74,并且槽74中接纳有销170以用于使槽74中的销170在槽74的相对的端部74a与74b之间进行空动运动,其中,销170克服销170与槽74之间的相对平移运动而固定至掣爪34。掣爪释放连杆136由销170支承并且被释放连杆偏置构件144朝向第一驱动构件146偏置并且被偏置成与第一驱动构件146接合,其中,位于掣爪释放连杆136的一个端部处的钩状构件168与销179接合,并且掣爪释放连杆136的相反端部76由固定至闩锁壳体——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比如闩锁框架板29——的固定的支承构件78接合。在正常释放操作期间,掣爪释放连杆136总体上与如上面针对掣爪释放连杆36所论述的那样相同地作用,其中,掣爪释放连杆136的钩状构件168由第一驱动构件146驱动,由此使掣爪释放连杆136从掣爪释放连杆136的原始位置移动至掣爪释放连杆136的掣爪释放位置,在掣爪释放连杆136的掣爪释放位置处,掣爪释放连杆136的端部74a与销170接合并使掣爪34抵抗掣爪偏置构件42的偏置而移动至掣爪34的棘齿释放位置(在图9中以透明方式示出),在掣爪34的棘齿释放位置处,棘齿32在棘齿偏置构件40的偏置的作用下自由移动至撞销释放位置。掣爪释放连杆136如上面针对掣爪释放连杆36所论述的那样返回至掣爪释放连杆136的原始位置,并且因此认为不需要进行进一步讨论。
然后,在紧急释放状态下,固定至第三从动齿轮160的第二驱动构件172被驱动成与掣爪34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连通,以使掣爪34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如上所述,第二驱动构件172可以构造成用于与掣爪34或销170直接接合,由此将掣爪34直接驱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图8)。在掣爪34被从掣爪34的棘齿保持位置驱动至掣爪34的棘齿释放位置时,掣爪释放连杆136能够抵抗由于掣爪34与掣爪释放连杆136之间的空动运动产生的运动而保持固定或大致固定。特别地,固定至掣爪34的销170在槽74内远离端部74a朝向相对的端部74b自由平移,如图9中以透明方式示出的。因此,掣爪释放连杆136的惯性不把掣爪34在紧急释放状态期间至掣爪34的棘齿释放位置的运动作为因素计入,由此减少了使第三从动齿轮160旋转所需的载荷,并且进一步减少了可能产生的噪音。因此,使闩锁组件110释放所需的来自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扭矩的量最小化。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提供了一种使动力闩锁组件10的闩锁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输出扭矩从第一输出扭矩增大至增加的第二输出扭矩的方法1000。方法1000包括:步骤1100,步骤1100是将动力释放致动器30构造成使输出部48沿第一方向旋转以沿第一方向驱动第一动力输出件从而产生第一输出扭矩;以及步骤1200,步骤1200是将动力释放致动器30构造成使输出部48沿第二方向旋转以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驱动第二动力输出件从而产生第二输出扭矩。
根据另一方面,方法1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1300:将第一动力输出件构造成具有第一齿轮减速部GR1,并且将第二动力输出件构造成具有第二齿轮减速部GR2。
根据另一方面,方法1000还可以包括步骤1400,步骤1400是将第一齿轮减速部GR1设置成具有布置成与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输出部48啮合地接合的第一从动齿轮52和固定至第一从动齿轮52的第一小齿轮54、以及布置成与第一小齿轮54啮合地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56。
根据另一方面,方法1000还包括步骤1500,步骤1500是将第二齿轮减速部GR2构造成具有布置成与动力致动器30的输出部48啮合地接合的第一从动齿轮52和布置成与第一小齿轮54啮合地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56、以及固定至第二从动齿轮56的第二小齿轮58和布置成与第二小齿轮58啮合地接合的第三从动齿轮60。
根据另一方面,方法1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1600:将第二从动齿轮56构造成用于与动力闩锁组件10的掣爪34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接合以在第一动力输出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使掣爪34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将第三从动齿轮60构造成用于与动力闩锁组件10的掣爪34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接合以在第二动力输出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时使掣爪34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方法1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1650:将第二从动齿轮构造成经由掣爪释放连杆而与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接合,并且将掣爪释放连杆构造成在第一动力输出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使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方法1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1700:将掣爪构造成在第二动力输出件沿第二方向运动时与掣爪释放连杆空动连接地移动。
根据另一方面,方法1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1800:将电子控制单元(ECU)配置成与动力释放致动器30以可操作的方式连通,并且将ECU配置成在需要增加的扭矩来使掣爪34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时向动力释放致动器30发送信号以使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输出部48的旋转方向从第一方向改变为第二方向。
根据另一方面,方法1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1900:将动力释放致动器30构造成在于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输出部48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施加至掣爪34的扭矩不足以使掣爪34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时自动地使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输出部48的旋转方向从第一方向改变为第二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提供了释放机动车辆的闭合面板的动力闩锁组件10、110的方法2000。方法2000包括:步骤2100,步骤2100是检测将动力闩锁组件10、110动力释放的命令;步骤2200,步骤2200是使动力闩锁组件10、110的马达30以第一模式操作;步骤2300,步骤2300是检测动力闩锁组件10、110是否已经被释放,步骤2300可以包括:在预定超时到期之后确定动力闩锁组件10、110是否已经被释放;步骤2400,步骤2400是如果检测到指示动力闩锁组件10、110已经被释放,则使马达30停止;步骤2500,步骤2500是如果检测到指示动力闩锁组件10、110还未被释放,则使动力闩锁组件10、110的马达30以第二模式操作;步骤2600,步骤2600是检测动力闩锁组件10、110是否已经被释放;以及步骤2700,步骤2700是如果检测到指示动力闩锁组件10、110已经被释放,则使马达30停止。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方法2000还可以包括:将第一模式设置成包括使马达30的输出部48、148沿第一方向旋转;并且将第二模式设置成包括使马达30的输出部48、148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对动力闩锁组件10的具有第一输出扭矩和增加的第二输出扭矩的闩锁动力释放致动器30进行操作的方法3000。方法3000包括:步骤3002,步骤3002是检测车辆的碰撞状态,比如通过从控制单元接收碰撞信号——比如ECU 64从如图2的方框39所示的车身控制模块接收碰撞信号或紧急信号——来检测车辆的碰撞状态,并且例如,在步骤3004中响应于接收到该信号,接下来如上面在本文中所描述的那样将动力释放致动器30操作成将增大的第二输出扭矩联接至掣爪,比如通过将动力释放致动器30构造成使输出部48沿第二方向旋转以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第二动力输出件从而产生第二扭矩。因此,在紧急状态或碰撞状态期间,使用增加的第二输出扭矩来将来自闩锁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动力传递至掣爪。因此,通过下述方式而不会耗费动力和时间:在车辆的紧急状态或碰撞状态期间,在确定第一输出扭矩不能释放闩锁之后,在再次使用增加的第二输出扭矩操作释放致动器30之前,首先必须使用第一输出扭矩来操作闩锁释放致动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现在将参照图14至图17B进一步描述动力闩锁组件210的非限制性实施方式,其中,将使用与上面所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并相差因子200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似的特征,其中,仅为了清楚起见并且为了更好地说明下文讨论的各方面,已经去除了各种部件。动力闩锁组件210包括外壳,外壳也被称为壳体、支撑构件、并且在下文中被称为框架板229,框架板229构造成支承位于框架板229中和/或位于框架板229上的各种部件,作为示例但非限制,所述各种部件比如为棘齿232和掣爪234。框架板229具有:最靠外周缘,最靠外周缘在下文中被称为外周缘82,其中,该外周缘向外面向车辆摆动门12的外部面板98;以及最靠内周缘,最靠内周缘在下文中被称为内周缘84,内周缘84向内面向车辆摆动门12的内部面板97。
动力闩锁组件210还包括机械特征部,机械特征部也被称为可变形特征部、阻挡特征部,并且机械特征部在下文中也被称为掣爪锁定构件86(图14至图17B),掣爪锁定构件86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框架板229以在机动车辆14的碰撞状态下受冲击力的影响从而防止释放链部件、比如如上所述的掣爪234无意地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由此抑制在对动力闩锁组件210的突然撞击期间棘齿232被不期望地无意地释放离开撞销捕获位置。阻挡特征部可以在动力闩锁组件210的一种可能构型中防止与机械释放功能、比如通过外侧把手或内侧把手的致动相关联的释放链部件的无意运动,同时允许将释放链部件动力释放以使掣爪234移动至释放位置。阻挡特征部可以在动力闩锁组件210的另一可能构型中防止与闩锁组件210的动力释放功能相关联的释放链部件的无意运动,同时允许手动致动释放链部件、比如经由通过外侧把手或内侧把手进行的致动而手动致动释放链部件,以使掣爪234移动至释放位置。本文所描述的、示出为直接联接至框架板229的掣爪锁定构件86允许框架板129保持标准的占用空间(footprint)、尺寸和形状,并且不需要扩大框架板229的占用空间,也不需要从框架板229延伸、从而在摆动门12内需要额外的封装空间的额外的部件和/或杆。掣爪锁定构件86构造成在掣爪阻挡构件86的一部分在碰撞状态期间受到冲击并通过力F而弹性变形和/或塑性变形时被向内偏置以阻碍掣爪234从棘齿保持位置运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掣爪锁定构件86可以与壳体229形成为整体材料件,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比如在冲压或锻造过程中与壳体229形成为整体材料件,或者掣爪锁定构件86可以形成为单独的材料件并且随后固定至框架板229,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比如经由机械固定机构、焊接接头和/或其他方式固定至框架板229。应当理解的是,框架板229可以由预期应用所需的任何金属材料形成。因此,在机动车辆14的侧面撞击期间,其中,力F(图17A)使外部面板98朝向内部面板97向内变形,掣爪锁定构件86塑性变形(弯曲)并且进入相对于掣爪234的阻挡位置(图17B)中以防止掣爪234从棘齿保持位置朝向棘齿释放位置移动,由此防止棘齿232移动离开撞销保持位置。因此,掣爪234在碰撞状态期间且在整个碰撞状态期间经由掣爪锁定构件86保持在棘齿保持位置中以阻碍棘齿232移动离开撞销捕获位置,从而防止门12无意地打开。因此,只要摆动门12不意在经由释放机构的有意致动而打开,掣爪234就保持在掣爪234的棘齿保持位置。
掣爪锁定构件86示出为从框架板229悬臂式伸出以从框架板229向外延伸至自由端部88。自由端部88在正常使用期间可以与外部面板98略微间隔开、但是足够靠近外部面板98以在外部面板98朝向内部面板97向内变形时立即使掣爪阻挡构件86偏转和变形。为了有助于使掣爪阻挡构件86从非部署的非阻挡状态(图16A和图16B)塑性变形至部署的阻挡状态(图17B),可以设置活动铰链90来将机械特征部86与框架板229相互连接。相对于框架板229的紧邻部分,活动铰链90是厚度减小的区域,该厚度减小的区域使将机械特征部86与框架板229相互连接的整体材料件的弯曲力减小。另外,活动铰链90确保机械特征部86在碰撞状态期间沿着使自由端部88进入到与掣爪34的阻挡位置中所需的位置精确地弯曲。
应该认识到的是,动力闩锁组件210旨在能够被选择性地致动以将掣爪234从掣爪23的闭合的棘齿保持位置释放,从而允许棘齿232移动至打开的撞销释放位置,从而允许摆动门12在碰撞状态之后被有意地打开。比如当需要在事故发生之后打开摆动门12时,可以在掣爪阻挡构件86阻碍掣爪234时经由动力释放马达30的选择性致动和/或经由机械致动的操作、比如通过选择性地致动可机械致动的外侧门把手24和/或内侧门把手26而发生动力闩锁组件210的致动。在动力释放马达30的致动不能克服掣爪阻挡构件86的自由端部88之间的摩擦力的情况下,经由机械致动而施加在释放杆91和掣爪释放杆93上的机械力足以使掣爪234抵抗掣爪阻挡构件86的阻挡力而移动,从而允许掣爪234从掣爪234的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掣爪234的棘齿释放位置。掣爪234在机械施加的力的作用下至掣爪234的棘齿释放位置的运动可以通过掣爪234的圆化凸轮表面、也被称为牛鼻状部95——掣爪阻挡构件86的自由端部88抵靠牛鼻状部95接合——来促进,使得牛鼻部95的推动在自由端部88上的力可以有意地使掣爪阻挡构件86向外偏转足够的量以允许掣爪234将棘齿232释放以使棘齿232移动至棘齿232的撞销释放位置,从而允许门12在碰撞状态之后被有意地打开。
现在参照图18,其图示了防止机动车辆摆动门12的动力闩锁组件210的棘齿232无意地从撞销捕获位置移动的方法4000。方法4000包括下述步骤4100:将动力闩锁组件210的机械特征部86构造成在碰撞状态期间通过对门12的外部面板98的撞击力而有意地塑性变形,以及将塑性变形的机械特征部86构造成防止释放链部件91、93、95无意地移动以防止掣爪234不期望地从其中棘齿232保持与撞销18闩锁接合的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其中棘齿232移动脱离与撞销18闩锁接合的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方法4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4200:将机械特征部86固定至动力闩锁组件210的框架板229,以及将机械特征部86构造成从非部署的非阻挡位置枢转至部署的阻挡位置,在非部署的非阻挡位置处,释放链部件91、93、95能够移动,由此允许掣爪234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在部署的阻挡位置处,释放链部件91、93、95防止掣爪234能够在撞击状态期间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另一方面,方法4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4300:将机械特征部86设置成从框架板229悬臂式伸出。
根据又一方面,方法4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4400:将机械特征部86设置成与框架板229形成为整体式材料件。
根据又一方面,方法4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4500:将活动铰链90设置成将机械特征部86与框架板229相互连接,并且将活动铰链90构造成在碰撞状态期间通过使整体材料件沿着活动铰链90的弯曲力减小而有助于使机械特征部86从部署的非阻挡状态变形至部署的阻挡状态。
根据又一方面,方法4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4600:将机械特征部86设置成从框架板229延伸至自由端部88,并且将自由端部88构造成在碰撞状态期间阻挡释放链部件234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又一方面,方法4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4700:将释放链部件设置为构造成在棘齿232位于撞销捕获位置时与棘齿232接合的掣爪234,并且将自由端部88构造成面对掣爪234并与掣爪234接合以防止掣爪234在碰撞状态期间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又一方面,方法4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4800:将释放链部件91、93、95构造成在碰撞状态之后有意地移动,使得掣爪234可以有意地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
根据又一方面,方法4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4900:将释放链部件91、93、95构造成经由动力运动和机械致动运动中的一者而被有意地移动。
根据又一方面,方法4000还可以包括下述步骤4950:将机械特征部88构造成在释放链部件91、93、95的力的作用下经由释放链部件91、93、95的动力运动和机械致动运动中的一者而偏转。
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已经提供了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并非意在是详尽的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通常并不限于该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即使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在适用的情况下是可互换的,并且可以在选定实施方式中使用。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也可以以许多方式变化。这些变型并不被认为是偏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些改型均意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参照以下编号的段落来理解:
1.一种用于闭合面板的动力闩锁组件,所述动力闩锁组件包括:
棘齿,所述棘齿构造成用于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棘齿被朝向所述撞销释放位置偏置;
掣爪,所述掣爪构造成用于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运动,在棘齿保持位置处,所述掣爪将所述棘齿保持在所述撞销捕获位置,在棘齿释放位置处,所述掣爪将所述棘齿释放以使所述棘齿移动至所述撞销释放位置;
动力释放致动器,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构造成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以及
多级减速机构,所述多级减速机构将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部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掣爪,所述多级减速机构具有至少两个动力输出件,其中,每个动力输出件构造成对所述掣爪施加不同的扭矩输出。
2.根据段落1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动力输出件包括由第一齿轮减速部提供的第一动力输出件和由第二齿轮减速部提供的第二动力输出件,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减速部和所述第二齿轮减速部彼此不同。
3.根据段落2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减速部通过使动力致动器的输出部沿第一方向旋转来提供,并且所述第二齿轮减速部通过使所述动力致动器的输出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来提供。
4.根据段落3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减速部包括第一数目的齿轮,并且所述第二齿轮减速部包括第二数目的齿轮,其中,所述第一数目的齿轮少于所述第二数目的齿轮。
5.根据段落4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减速部包括第一级齿轮和第二级齿轮,所述第一级齿轮具有构造成与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的所述输出部啮合地接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和固定至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第一小齿轮,所述第二级齿轮具有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二齿轮减速部包括构造成与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的所述输出部啮合地接合的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啮合地接合的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并且所述第二齿轮减速部还包括固定至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第二小齿轮和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小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三从动齿轮。
6.根据段落5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构件,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固定至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构件构造成与所述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连通以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以及第二驱动构件,所述第二驱动构件固定至所述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构件构造成与所述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连通以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
7.根据段落6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构件构造成用于与所述掣爪直接接合。
8.根据段落6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还包括掣爪释放连杆,所述掣爪释放连杆联接至所述掣爪并且被偏置成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接合,所述掣爪释放连杆构造成响应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而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响应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运动而使所述掣爪返回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
9.根据段落7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其中,所述掣爪释放连杆具有槽,并且所述掣爪具有销,所述销接纳在所述槽中以用于使所述销在所述槽中进行空动运动。
10.根据段落2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减速部在将所述动力致动器以第一旋转速率沿第一方向致动时使所述掣爪在(X)秒内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齿轮减速部在将所述动力致动器以第二旋转速率沿第二方向致动时使所述掣爪在(X+Y)秒内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其中,(X)秒小于(X+Y)秒。
11.一种使动力闩锁组件的闩锁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扭矩从第一输出扭矩增大至增加的第二输出扭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动力释放致动器构造成使输出部沿第一方向旋转以沿第一方向驱动第一动力输出件以产生第一输出扭矩,并且将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构造成使所述输出部沿第二方向旋转以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驱动第二动力输出件以产生第二输出扭矩。
12.根据段落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动力输出件构造成具有第一齿轮减速部,并且将所述第二动力输出件构造成具有第二齿轮减速部。
13.根据段落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齿轮减速部设置成具有布置成与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部啮合地接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和固定至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第一小齿轮、以及布置成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
14.根据段落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齿轮减速部构造成具有布置成与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部啮合地接合的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布置成与所述第一小齿轮啮合地接合的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以及固定至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的第二小齿轮和布置成与所述第二小齿轮啮合地接合的第三从动齿轮。
15.根据段落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构造成用于与所述动力闩锁组件的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接合以在所述第一动力输出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使所述掣爪从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棘齿释放位置,并且将所述第三从动齿轮构造成用于与所述动力闩锁组件的所述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接合以在所述第二动力输出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时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
16.根据段落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构造成经由掣爪释放连杆与所述掣爪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接合,并且将所述掣爪释放连杆构造成在所述第一动力输出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
17.根据段落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与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以可操作的方式连通,并且将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在需要增加的扭矩来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时向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发送信号以将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部的旋转方向从所述第一方向改变为所述第二方向。
18.根据段落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构造成在于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的输出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施加至所述掣爪的扭矩不足以使所述掣爪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时自动将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的所述输出部的旋转方向从所述第一方向改变为所述第二方向。
19.一种将机动车辆的闭合面板的动力闩锁组件释放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将所述动力闩锁组件动力释放的命令;
使所述动力闩锁组件的马达以第一模式操作;
检测所述动力闩锁组件是否已经被释放;
如果检测到指示所述动力闩锁组件已经被释放,则使所述马达停止;
如果检测到指示所述动力闩锁组件尚未被释放,则使所述动力闩锁组件的所述马达以第二模式操作;
检测所述动力闩锁组件是否已经被释放;以及
如果检测到指示所述动力闩锁组件已经被释放,则使所述马达停止。
20.根据段落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模式包括使所述马达的输出部沿第一方向旋转,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模式包括使所述马达的输出部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2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闩锁组件,所述机动车辆具有车身和车辆摆动门,所述车身限定有门开口,所述车辆摆动门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车身以用于相对于所述车身和乘客舱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进行摆动运动,所述闩锁组件包括:
框架板;
棘齿,所述棘齿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所述框架板以用于在使所述车辆摆动门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的撞销捕获位置与允许所述车辆摆动门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的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释放链部件,所述释放链部件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所述框架板,并且所述释放链部件构造成用于从棘齿保持位置释放至棘齿释放位置,在所述棘齿保持位置处,所述棘齿在所述撞销捕获位置保持与撞销闩锁接合以使所述车辆摆动门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在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处,所述棘齿移动脱离与所述撞销的闩锁接合以允许所述车辆摆动门从所述关闭位置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以及
机械特征部,所述机械特征部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所述框架板以在所述机动车辆的碰撞状态下受力的影响,所述机械特征部构造成防止所述释放链部件无意地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闭合面板(12)的动力闩锁组件(10,110),所述动力闩锁组件(10,110)包括:
棘齿(32),所述棘齿(32)构造成用于在撞销捕获位置与撞销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棘齿(32)被朝向所述撞销释放位置偏置;
掣爪(34),所述掣爪(34)构造成用于在棘齿保持位置与棘齿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棘齿保持位置处,所述掣爪(34)将所述棘齿(32)保持在所述撞销捕获位置,在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处,所述掣爪(34)将所述棘齿(32)释放以用于使所述棘齿(32)移动至所述撞销释放位置;
动力释放致动器(30),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30)构造成使所述掣爪(34)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以及
多级减速机构(50),所述多级减速机构(50)将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输出部(48,148)以可操作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掣爪(34),所述多级减速机构(50)具有至少两个动力输出件,其中,每个动力输出件构造成对所述掣爪(34)施加不同的扭矩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10,110),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动力输出件包括由第一齿轮减速部(GR1)提供的第一动力输出件和由第二齿轮减速部(GR2)提供的第二动力输出件,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减速部(GR1)和所述第二齿轮减速部(GR2)彼此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10,110),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减速部(GR1)通过使所述动力致动器(30)的所述输出部(48,148)沿第一方向旋转来提供,并且所述第二齿轮减速部(GR2)通过使所述动力致动器(30)的所述输出部(48,148)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来提供。
4.根据权利要求2和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10,110),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减速部(GR1)包括第一数目的齿轮,并且所述第二齿轮减速部(GR2)包括第二数目的齿轮,其中,所述第一数目的齿轮少于所述第二数目的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10,110),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减速部(GR1)包括第一级齿轮和第二级齿轮,所述第一级齿轮具有构造成与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所述输出部(48,148)啮合地接合的第一从动齿轮(52,152)以及固定至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2,152)的第一小齿轮(54,154),所述第二级齿轮具有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小齿轮(54,154)啮合地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56,156),其中,所述第二齿轮减速部(GR2)包括构造成与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30)的所述输出部(48,148)啮合地接合的所述第一从动齿轮(52,152)和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小齿轮(54,154)啮合地接合的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6,156),并且所述第二齿轮减速部(GR2)还包括固定至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6,156)的第二小齿轮(58,158)以及构造成与所述第二小齿轮(58,158)啮合地接合的第三从动齿轮(60,1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10,110),还包括:第一驱动构件(46,146),所述第一驱动构件(46,146)固定至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6,156),所述第一驱动构件(46,146)构造成与所述掣爪(34)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连通以使所述掣爪(34)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以及第二驱动构件(72,172),所述第二驱动构件(72,172)固定至所述第三从动齿轮(60,160),所述第二驱动构件(72,172)构造成与所述掣爪(34)以可操作的方式驱动连通以使所述掣爪(34)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10,110),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构件(72,172)构造成用于与所述掣爪(34)直接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10,110),还包括掣爪释放连杆(36,136),所述掣爪释放连杆(36,136)联接至所述掣爪(34)并且被偏置成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46,146)接合,所述掣爪释放连杆(36,136)构造成响应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6,156)沿第一方向的运动而使所述掣爪(34)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响应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56,156)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运动而使所述掣爪(34)返回至所述棘齿保持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110),其中,所述掣爪释放连杆(136)具有槽(74),并且所述掣爪(34)具有销(170),所述销(170)接纳在所述槽(74)中以用于使所述销(170)在所述槽(74)中进行空动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闩锁组件(10,110),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减速部(GR1)在将所述动力致动器(30)以第一旋转速率沿第一方向致动时使所述掣爪(34)在X秒内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并且所述第二齿轮减速部(GR2)在将所述动力致动器(30)以第二旋转速率沿第二方向致动时使所述掣爪(34)在X+Y秒内从所述棘齿保持位置移动至所述棘齿释放位置,其中,X秒小于X+Y秒。
CN202210801109.XA 2021-07-08 2022-07-08 动力闩锁组件 Pending CN1155962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19808P 2021-07-08 2021-07-08
US63/219,808 2021-07-08
US202163238730P 2021-08-30 2021-08-30
US63/238,730 2021-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96294A true CN115596294A (zh) 2023-01-13

Family

ID=84534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1109.XA Pending CN115596294A (zh) 2021-07-08 2022-07-08 动力闩锁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09439A1 (zh)
CN (1) CN115596294A (zh)
DE (1) DE102022116900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2116900A1 (de) 2023-01-12
US20230009439A1 (en) 2023-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57682B2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US9945164B2 (en) Vehicle door latch
US8757681B2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US8573657B2 (en) Latch mechanism
JP4473919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CN110195535B (zh) 带撞击保护的动力闩锁组件
CN113756665B (zh) 闭合闩锁组件及对闭合闩锁组件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方法
CN107795206B (zh) 用于车门的锁定装置及方法
KR20140130175A (ko) 차량 도어 록
CN111335756B (zh) 具有与释放机构柔性连接的双掣爪闩锁机构的智能闩锁组件
CN110984730B (zh) 用于机动车辆闭合面板的闭合闩锁组件
US20030218340A1 (en) Latch arrangement
US20230358080A1 (en) Closure latch assembly with single motor actuator configured to control multiple latch functions
CN115596294A (zh) 动力闩锁组件
CN113685096B (zh) 用于车辆门的动力闩锁组件
US20230034544A1 (en) Closure latch assembly with single motor multi-functional power actuator
CN114809831A (zh) 用于具有行人保护特征的前行李箱的闭合闩锁组件
US20230104484A1 (en) Closure latch assembly with bi-directional power release mechanism
US20230220717A1 (en) Closure latch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door presenter
US20230128928A1 (en) Motor vehicle lock
US20230167660A1 (en) Closure latch assembly with power-operated actuator providing multiple powered functions
CN112746781B (zh) 车门锁系统
KR20080055447A (ko) 차량용 테일 게이트의 래치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20230017A1 (en) Closure latch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s having crash safety mechanism with inertia lever
CN115822393A (zh) 使用单个电动马达的具有碰撞解锁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