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93611B - 襟翼 - Google Patents

襟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93611B
CN115593611B CN202211102595.2A CN202211102595A CN115593611B CN 115593611 B CN115593611 B CN 115593611B CN 202211102595 A CN202211102595 A CN 202211102595A CN 115593611 B CN115593611 B CN 115593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flap
connecting rod
pulley frame
rocker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25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93611A (zh
Inventor
刘松
杜洁琼
张朔
尚晓冬
孙亚东
林会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rthern Sky Long Hawk Uav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thern Sky Long Hawk Ua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thern Sky Long Hawk Uav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thern Sky Long Hawk Uav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25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93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93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3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93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93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00Wings
    • B64C3/10Shape of wings
    • B64C3/14Aerofoil profi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襟翼,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襟翼本体发生运动,襟翼本体带动滑轮部件沿滑动组件中的滑轨部件进行滑动,使得襟翼本体相对于机翼发生偏转。本发明由于采用滑轮部件在滑轨部件进行圆弧状运动的方式,大幅降低了襟翼的高度,从而降低了所需整流罩的高度,减小了阻力。

Description

襟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襟翼。
背景技术
襟翼由于具有大幅增加升力、提高升阻比及增强飞机的起降性能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大型飞机,并逐渐应用于中/小型飞机。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襟翼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襟翼采用简单铰链机构进行驱动。襟翼本体001与铰链襟翼摇臂002固定连接,铰链襟翼摇臂002绕着转轴003转动,襟翼高度为铰链襟翼摇臂002的高度。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中的襟翼具有简单、可靠等优点。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襟翼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襟翼高度需要大于襟翼到铰链轴线的距离并且由于后者距离较远,因此使得襟翼高度较高,从而导致所需的整流罩较高,所带来的阻力较大。另一方面,襟翼一般需要两组甚至更多机构来保证襟翼的运动,每组机构通常分别采用驱动器进行控制,驱动器之间需要相互协调保证运动的同步性以避免卡滞,对驱动器的要求较高,同时要求驱动机构的刚度和强度特别高,带来的成本及重量代价较大。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阻力较小的襟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襟翼,其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襟翼,包括襟翼本体100、滑动组件200和驱动组件300,其中,该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该襟翼本体100发生运动;该襟翼本体100与该滑动组件200中的滑轮部件210固定连接,用于带动该滑轮部件210沿该滑动组件200中的滑轨部件220进行滑动,使得该襟翼本体100相对于机翼发生偏转。
优选地,该滑轨部件220包括:滑轨本体221,包括滑轨上缘条和滑轨腹板,其中该滑轨腹板垂直于该滑轨上缘条;以及滑轨耳片222,与该滑轨本体221一体设置,用于与该机翼固定连接。
优选地,该滑轨部件220还包括:前限位挡块223和后限位挡块224,分别固定在该滑轨本体221上,用于限制该滑轮部件210沿该滑轨部件220的运动范围。
优选地,该前限位挡块223和该后限位挡块224之间的该滑轨本体221为圆弧状。
优选地,该滑轮部件210包括:滑轮架支座211,与该襟翼本体100固定连接;滑轮架212,与该滑轮架支座211可调连接,其中,该滑轮架212包括:滑轮架本体212a,与该滑轮架支座211可调连接;至少两个第一滚轮212b、212c,沿该滑轨上缘条的上表面进行滚动;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滚轮212d、212e,分别位于该滑轨腹板的两侧,并且沿该滑轨上缘条的下表面进行滚动。
优选地,该滑轮架212还包括:至少四个第三滚轮212f、212g、212h、212i,分别位于该滑轨腹板的两侧,并且沿该滑轨腹板的两个侧面进行滚动。
优选地,该滑轮架支座211与该滑轮架212之间经由第一连杆213和第二连杆214连接,该第一连杆213和该滑轮架支座211之间设置的第一轴承213a的可调方向与该第二连杆214和该滑轮架212之间设置的第二轴承214b的可调方向相同,该第一连杆213和该滑轮架212之间设置的第三轴承213b的可调方向与该第二连杆214和该滑轮架支座211之间设置的第四轴承214a的可调方向相同,其中,该第一轴承213a的可调方向与该第三轴承213b的可调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地,该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310;驱动部件320;以及传动部件330,与该驱动部件320连接;其中,该驱动部件320包括:第一驱动连杆321和第二驱动连杆323,该第一驱动连杆321的一端和该第二驱动连杆323的一端分别与该传动部件330连接;第一驱动连杆支座322和第二驱动连杆支座324,该第一驱动连杆支座322的一端与该第一驱动连杆321的另一端经由第五轴承321a连接,该第二驱动连杆支座324的一端与该第二驱动连杆323的另一端经由第六轴承323a连接,该第一驱动连杆支座322的另一端和该第二驱动连杆支座324的另一端分别与该襟翼本体100固定连接,用于驱动该襟翼本体100发生运动。
优选地,该传动部件330包括:与该驱动部件320连接的第一驱动摇臂331和第二驱动摇臂335,其中该第一驱动摇臂331的一端与该第一驱动连杆321的一端连接,该第二驱动摇臂335的一端与该第二驱动连杆323的一端连接,该驱动器310与该第一驱动摇臂331和该第二驱动摇臂335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以及扭力管333,穿设通过与该机翼固定连接的扭力杆支座332、334,该扭力管333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驱动摇臂331和该第二驱动摇臂33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该第一驱动摇臂331和该第一驱动连杆321之间的夹角与该第二驱动摇臂335和该第二驱动连杆323之间的夹角相同,该第一驱动摇臂331和该扭力管333之间的夹角与该第二驱动摇臂335和该扭力管333之间的夹角相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襟翼,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襟翼本体发生运动,襟翼本体带动滑轮部件沿滑动组件中的滑轨部件进行滑动,使得襟翼本体相对于机翼发生偏转。由于采用滑轮部件在滑轨部件进行圆弧状运动的方式,大幅降低了襟翼的高度,从而降低了所需整流罩的高度,减小了阻力。
另外,通过在多处连接处进行角度调心能力设计,使得襟翼本体具有一定范围内的三个平移自由度,允许各个滑动组件的运动速率和幅度的差异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大幅减小扭力管和其他组件的尺寸,达到降低结构重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相关技术的襟翼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襟翼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轨部件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轮架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襟翼本体运动25°时襟翼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现在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为了便于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解释和精确定义,术语“上”、“下”、“内”和“外”用于参考在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的位置来对这些特征进行描述。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襟翼的示意图。襟翼包括襟翼本体100、滑动组件200、驱动组件300,其中,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襟翼本体100发生运动;襟翼本体100与滑动组件200中的滑轮部件210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滑轮部件210沿滑动组件200中的滑轨部件220进行滑动,使得襟翼本体100相对于机翼发生偏转。
本发明并不具体限制滑动组件200的数量,但至少需要设置一个,如图2所示,滑动组件200可设置两个,分别为内侧滑动组件和外侧滑动组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示意图。内侧滑动组件与外侧滑动组件的结构形式相似、功能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其中一个为例,滑动组件200包括滑轮部件210和滑轨部件220,其中,滑轮部件210包括滑轮架支座211和滑轮架212;滑轨部件220包括滑轨本体221以及设置在滑轨本体221后端的滑轨耳片222,其与机翼固定连接,用于保持滑轨本体221固定不动。
滑轨部件220还包括前限位挡块223和后限位挡块224,分别固定设置在滑轨本体221上,用来限制滑轮部件210沿滑轨部件220的运动范围。前限位挡块223和后限位挡块224之间的滑轨本体221为圆弧状。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轨部件的示意图。内侧滑轨部件与外侧滑轨部件的结构形式相似、功能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其中一个为例,滑轨部件220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滑轨本体221,以及滑轨本体221上的滑轨腹板、与滑轨腹板垂直设置的滑轨上缘条;第二部分是滑轨耳片222,其设置在滑轨本体221后端,与滑轨本体221一体设置,并与机翼固定连接,用于保持滑轨本体221固定不动。
滑轨本体221主要截面为“工”字型,具有以下表面:滑轨上缘条上表面221a、滑轨上缘条内侧下表面221b、滑轨上缘条外侧下表面221c、滑轨腹板内侧表面221d、滑轨腹板外侧表面221e。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轮架的示意图。内侧滑轮架与外侧滑轮架的结构形式相似、功能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其中一个为例,滑轮架212包括滑轮架本体212a,被配置为与滑轮架支座211通过轴承可调连接,第一滚轮212b、212c,可以沿着滑轨上缘条的上表面221a进行滚动;第二滚轮212d、212e,位于滑轨腹板的两侧,分别沿滑轨上缘条内侧下表面221b和滑轨上缘条外侧下表面221c进行滚动;以及第三滚轮212f、212g、201h、212i,分别位于滑轨腹板的两侧,即,第三滚轮202h、202i和第三滚轮202f、202g各位于滑轨腹板两侧,沿滑轨腹板的两个侧面进行滚动。
滑轮架212的8组滚轮212b~212i均与滑轨本体221的表面接触:第一滚轮212b、212c与滑轨上缘条上表面221d接触;第二滚轮212d与滑轨上缘条内侧下表面221e接触;第二滚轮212e与滑轨上缘条外侧下表面221f接触;第三滚轮212f、212g与滑轨腹板内侧表面221g接触,第三滚轮212h、212i与滑轨腹板外侧表面221h接触。最终使得滑轮架212和滑轨本体221保持夹紧,使得滑轮架212能够在滑轨本体221上正常移动。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动组件的另一示意图。该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滑轮架支座211与滑轮架212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上所述,内侧滑动组件与外侧滑动组件的结构形式相似、功能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其中一个为例,滑轮架支座211与滑轮架212中经由第一连杆213和第二连杆214连接,第一连杆213和滑轮架支座211之间设置的第一轴承213a的可调方向与第二连杆214和滑轮架212之间设置的第二轴承214b的可调方向相同,第一连杆213和滑轮架212之间设置的第三轴承213b的可调方向与第二连杆214和滑轮架支座211之间设置的第四轴承214a的可调方向相同,其中,第一轴承213a的可调方向与第三轴承213b的可调方向相互垂直。
通过在关键位置设置轴承并调整轴承间的可调方向,使得襟翼本体100具有一定范围内的三个平移自由度。一方面来看,当机构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时,襟翼本体100的自由度可以帮助抵消大部分滑轮架212和滑轨本体221之间的附加力,从而避免机构运动时发生卡滞;另一方面来看,这种能力允许内侧滑动组件和外侧滑动组件的运动速率和幅度差异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驱动组件300包括:驱动器310,驱动部件320,以及与驱动部件320连接的传动部件330。其中,驱动部件320包括第一驱动连杆321和第二驱动连杆323,第一驱动连杆321的一端和第二驱动连杆323的一端分别与传动部件330连接,还包括第一驱动连杆支座322和第二驱动连杆支座324,第一驱动连杆支座322的一端与第一驱动连杆321的另一端经由第五轴承321a连接,第二驱动连杆支座324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连杆323的另一端经由第六轴承323a连接,第一驱动连杆支座322的另一端和第二驱动连杆支座324的另一端分别与襟翼本体100固定连接,用于驱动襟翼本体100发生运动。
传动部件330包括:与驱动部件320连接的第一驱动摇臂331和第二驱动摇臂335,其中第一驱动摇臂331的一端与第一驱动连杆321的一端连接,第二驱动摇臂335的一端与第二驱动连杆323的一端连接;以及扭力管333,穿设通过与机翼固定连接的扭力杆支座332、334,扭力管3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摇臂331和第二驱动摇臂33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中,驱动器310与第一驱动摇臂331和第二驱动摇臂335中的一个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摇臂331和第一驱动连杆321之间的夹角与第二驱动摇臂335和第二驱动连杆323之间的夹角相同,第一驱动摇臂331和扭力管333之间的夹角与第二驱动摇臂335和扭力管333之间的夹角相同。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襟翼本体运动25°时襟翼的示意图。具体过程为,驱动器向后进行直线运动时将带动与驱动器固定连接的驱动摇臂绕着扭力管转轴向后转动,扭力管跟随驱动摇臂同步等幅转动,从而带动另一个驱动摇臂同步等幅转动;两个驱动摇臂的转动分别带动两个驱动连杆运动,从而推动襟翼本体向后运动,襟翼本体即带动滑轮架分别沿着滑轨本体的圆弧轨迹向后运动。
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1)由于采用滑轮架在滑轨圆弧状运动的方式,将襟翼高度由襟翼本体到襟翼转动轴线的距离转变为襟翼本体到滑轨底部的距离,大幅降低了襟翼的高度,从而降低了所需整流罩的高度、减小了阻力;(2)通过在多处连接设有具备一定角度调心能力的关节轴承,使得襟翼本体具有一定范围内的三个平移自由度,允许内侧滑动组件和外侧滑动组件的运动速率和幅度的差异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允许在进行襟翼设计时将扭力管和其他结构的尺寸大幅减小,达到降低结构重量的目的;(3)机构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时,通过襟翼本体的自由度可以抵抗较大的变形,保证襟翼不发生卡滞。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9)

1.一种襟翼,其特征在于,包括襟翼本体(100)、滑动组件(200)和驱动组件(300),其中,
所述驱动组件(300)用于驱动所述襟翼本体(100)发生运动;
所述襟翼本体(100)与所述滑动组件(200)中的滑轮部件(210)固定连接,所述襟翼本体(100)带动所述滑轮部件(210)沿所述滑动组件(200)中的滑轨部件(220)进行滑动,使得所述襟翼本体(100)相对于机翼发生偏转;并且其中,
所述滑轮部件(210)还包括:
滑轮架支座(211),与所述襟翼本体(100)固定连接;
滑轮架(212),与所述滑轮架支座(211)可调连接;
所述滑轮架支座(211)与所述滑轮架(212)之间经由第一连杆(213)和第二连杆(214)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13)和所述滑轮架支座(211)之间设置的第一轴承(213a)的可调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杆(214)和所述滑轮架(212)之间设置的第二轴承(214b)的可调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连杆(213)和所述滑轮架(212)之间设置的第三轴承(213b)的可调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杆(214)和所述滑轮架支座(211)之间设置的第四轴承(214a)的可调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轴承(213a)的可调方向与所述第三轴承(213b)的可调方向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部件(220)包括:
滑轨本体(221),包括滑轨上缘条和滑轨腹板,其中所述滑轨腹板垂直于所述滑轨上缘条;以及
滑轨耳片(222),与所述滑轨本体(221)一体设置,用于与所述机翼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部件(220)还包括:前限位挡块(223)和后限位挡块(224),分别固定在所述滑轨本体(221)上,用于限制所述滑轮部件(210)沿所述滑轨部件(220)的运动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限位挡块(223)和所述后限位挡块(224)之间的所述滑轨本体(221)为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架(212)包括:
滑轮架本体(212a),与所述滑轮架支座(211)可调连接;
至少两个第一滚轮(212b、212c),沿所述滑轨上缘条的上表面进行滚动;以及
至少两个第二滚轮(212d、212e),分别位于所述滑轨腹板的两侧,并且沿所述滑轨上缘条的下表面进行滚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架(212)还包括:至少四个第三滚轮(212f、212g、212h、212i),分别位于所述滑轨腹板的两侧,并且沿所述滑轨腹板的两个侧面进行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器(310);
驱动部件(320);以及
传动部件(330),与所述驱动部件(320)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部件(320)包括:
第一驱动连杆(321)和第二驱动连杆(323),所述第一驱动连杆(3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连杆(32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传动部件(330)连接;
第一驱动连杆支座(322)和第二驱动连杆支座(324),所述第一驱动连杆支座(3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321)的另一端经由第五轴承(321a)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连杆支座(32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连杆(323)的另一端经由第六轴承(323a)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连杆支座(3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驱动连杆支座(32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襟翼本体(100)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襟翼本体(100)发生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330)包括:
与所述驱动部件(320)连接的第一驱动摇臂(331)和第二驱动摇臂(335),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摇臂(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连杆(3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摇臂(33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连杆(323)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器(310)与所述第一驱动摇臂(331)和所述第二驱动摇臂(335)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以及
扭力管(333),穿设通过与所述机翼固定连接的扭力杆支座(332、334),所述扭力管(3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摇臂(331)和所述第二驱动摇臂(33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摇臂(331)和所述第一驱动连杆(321)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二驱动摇臂(335)和所述第二驱动连杆(323)之间的夹角相同,所述第一驱动摇臂(331)和所述扭力管(333)之间的夹角与所述第二驱动摇臂(335)和所述扭力管(333)之间的夹角相同。
CN202211102595.2A 2022-09-09 2022-09-09 襟翼 Active CN115593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2595.2A CN115593611B (zh) 2022-09-09 2022-09-09 襟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2595.2A CN115593611B (zh) 2022-09-09 2022-09-09 襟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93611A CN115593611A (zh) 2023-01-13
CN115593611B true CN115593611B (zh) 2023-05-12

Family

ID=84843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2595.2A Active CN115593611B (zh) 2022-09-09 2022-09-09 襟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9361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6535B2 (en) * 2006-10-18 2011-05-24 Aerion Corporation Highly efficient supersonic laminar flow wing
CN209274882U (zh) * 2018-11-07 2019-08-2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襟翼悬挂机构
CN109606642B (zh) * 2018-11-07 2022-07-1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随动式前襟翼操纵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93611A (zh) 2023-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0878A (zh) 具有导向装置的轨式车辆
CN113212747B (zh) 一种固定翼飞行器的螺旋桨倾转机构
CN115593611B (zh) 襟翼
CN1158819A (zh) 导向设备
CN110615086A (zh) 连接组件、缝翼组件和包括缝翼组件的飞行器
CN113135080A (zh) 一种扭力梁悬架及其弹簧盘角度自动调节方法
CN211685587U (zh) 一种传动比无级调节机构
CN210436135U (zh) 一种轨道变轨装置及轨道
CN1038244C (zh) 弧形自动扶梯的传动系统
CN114537643B (zh) 飞机的后缘襟翼的滑动装置
CN218570161U (zh) 光伏跟踪支架和光伏系统
CN210257958U (zh) 汽车顶盖的顶升结构以及车辆
CN114057084A (zh) 桥梁施工的箱梁现场吊装微调位移设备与工作方法
CN221024218U (zh) 无人机机翼与舵面连接装置
CN111959764A (zh) 一种倾转旋翼机发动机舱倾角控制装置
CN220077552U (zh) 一种主动辊装置
CN117446227A (zh) 一种纵列双旋翼无人直升机
CN209100925U (zh) 一种液晶屏的立式旋转机构
CN219822052U (zh) 一种无人机存放装置
CN218661607U (zh) 一种激光雷达可左右调节式通用底盘
CN216069593U (zh) 车辆的悬置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339350U (zh) 侧转机构、显示屏组件和车辆
CN217070240U (zh) 一种板材矫直机辊隙调整结构
CN217320492U (zh) 一种可调节轮毂姿态的360°轮毂转向模组
CN113582102B (zh) 不平衡负载下双向单侧转动轴的动态平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