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3067A -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3067A
CN115583067A CN202211137715.2A CN202211137715A CN115583067A CN 115583067 A CN115583067 A CN 115583067A CN 202211137715 A CN202211137715 A CN 202211137715A CN 115583067 A CN115583067 A CN 1155830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shoulder
groove
drum shoulder
r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3771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伟运
王梦瑶
万祥
李娜娜
杨和涛
蔡习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ce Rubber Group Co Ltd
Hangzhou Haichao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ce Rubber Group Co Ltd
Hangzhou Haichao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ce Rubber Group Co Ltd, Hangzhou Haichao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ce Rubb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3771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30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83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30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24Dru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胎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包括鼓体,鼓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中心腰带,中心腰带轴向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鼓肩,解锁状态下,鼓肩能在鼓体上轴向移动;鼓肩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凹陷的凹槽;鼓肩包括沿轴向向外依次分布的内鼓肩、中鼓肩和外鼓肩,并且内鼓肩、中鼓肩和外鼓肩三者相互独立;所述的凹槽位于内鼓肩、中鼓肩和外鼓肩的连接处,凹槽被分成三段,凹槽的槽底至少部分位于中鼓肩上,凹槽的两个侧壁分别位于内鼓肩和外鼓肩上。本发明将原本一体式的鼓肩分为相互独立的三段式结构,使得在需要生产不同的轮胎时,能更换相应位置的鼓肩,而不再需要整体拆除鼓肩,减小了拆装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
背景技术
缺气保用轮胎,即在轮胎胎侧部位增加支撑胶的轮胎。汽车采用这种轮胎后,在因漏气等故障导致轮胎失压时,支撑胶能对胎体进行支撑,使得缺气保用轮胎能以不超过80公里/小时的速度继续行驶,因此越来越受到车主的青睐。
如上所述,缺气保用轮胎需要在胎侧的位置增加支撑胶,因此为了生产缺气保用轮胎,需要配备专门的成型鼓,以将支撑胶成型在胎侧位置。图1中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机械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包括中心环1和鼓肩2,鼓肩2的外周上设置有周向延伸形成环形的凹槽21。贴合时,内衬位于中心环1和鼓肩2的外表面上,支撑胶3位于凹槽21内,支撑胶3和内衬之间先贴合成型,之后再成型到充气的胎体上。这种方式能保证缺气保用轮胎的成型精度。
但是上述的机械鼓存在以下问题:中心环的尺寸、鼓肩上凹槽的宽度以及两者轴向的相对位置共同决定了缺气保用轮胎的型号。即当需要生产同寸数不同型号的缺气保用轮胎时,就需要更换中心环,或者更换鼓肩,或者两者同时更换。而目前的鼓肩为一体式结构,当需要更换不同凹槽宽度的鼓肩时,需要将整个鼓肩进行拆卸,此过程相当耗时,大大降低了轮胎生产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该成型鼓的鼓肩分为相互独立的三段,沿轴向由外到内分别为外鼓肩、中鼓肩和内鼓肩,凹槽的槽底位于中鼓肩上,从而只需要更换不同宽度的中鼓肩就能起到生产不同型号的缺气保用轮胎的目的,提高成型鼓的拆装效率。
为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包括鼓体,鼓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中心腰带,中心腰带轴向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鼓肩,解锁状态下,鼓肩能在鼓体上轴向移动;鼓肩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凹陷的凹槽;鼓肩包括沿轴向向外依次分布的内鼓肩、中鼓肩和外鼓肩,并且内鼓肩、中鼓肩和外鼓肩三者相互独立;所述的凹槽位于内鼓肩、中鼓肩和外鼓肩的连接处,凹槽被分成三段,凹槽的槽底至少部分位于中鼓肩上,凹槽的两个侧壁分别位于内鼓肩和外鼓肩上。
作为优选,内鼓肩的外周面包括位于内侧的内平台区和位于外侧的内斜坡区;内平台区的外径与中心腰带的外径一致;内斜坡区的内端连接在内平台区上,内斜坡区的外端的直径小于内端,内斜坡区为所述的凹槽靠近内侧的侧壁。
作为优选,中鼓肩的外周面包括中间平台区,中间平台区各处直径一致,中间平台区为所述的凹槽的槽底。
作为优选,外鼓肩的外周面包括外斜坡区,外斜坡区的内端直径小于外端,外斜坡区为所述的凹槽靠近外侧的侧壁。
作为优选,锁紧状态下,两侧的外鼓肩与鼓体相固定,并且两侧的外鼓肩将位于内侧的中鼓肩、内鼓肩和中心腰带轴向夹紧,从而使中鼓肩、内鼓肩和中心腰带固定在鼓体上。
作为优选,内鼓肩、中鼓肩和外鼓肩均由各自的单体拼接形成,并且内鼓肩、中鼓肩和外鼓肩都分别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单体,两种不同类型的单体在周向上交替排列形成环形。
作为优选,围绕鼓体的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鼓架,鼓架沿轴向延伸,并能沿径向移动;鼓架的安装面上安装同一类型的单体。
作为优选,鼓架的安装面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导向条,导向条的两端设置有锁紧块;内鼓肩单体和中鼓肩单体的背面设置有与导向条对应的导向槽,内鼓肩单体和中鼓肩单体通过导向槽设置在导向条上;外鼓肩单体的背面设置有锁紧槽,锁紧槽与锁紧块配合,将外鼓肩单体锁紧在鼓架上。
作为优选,锁紧块的背面设置有螺杆,螺杆向后延伸到鼓架的背面,并在螺杆的端部设置有螺母;锁紧槽内设置有锁紧平台,锁紧时,螺母将锁紧块挤压配合在锁紧平台上,使外鼓肩单体锁紧在鼓架上。
作为优选,导向条轴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块;中心腰带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单体拼接形成,中心腰带单体的背面设置有与导向条对应的导向槽,以及与定位块对应的定位槽;中心腰带通过导向槽和定位槽设置在鼓架的中心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原本一体式的鼓肩分为相互独立的三段式结构,使得在需要生产不同的轮胎时,能更换相应位置的鼓肩,而不再需要整体拆除鼓肩,减小了拆装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机械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成型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成型鼓涨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成型鼓的中心腰带和鼓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鼓肩与支撑胶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鼓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C处的剖视图。
图8为图6中D-D处的剖视图。
图9为成型鼓的侧视图(处于扩张状态)。
图10为中鼓肩A的侧视图。
图11为中鼓肩A的后视图。
图12为中鼓肩B的侧视图。
图13为中鼓肩B的后视图。
图14为中鼓肩A和第二段鼓肩B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外鼓肩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和图6示出了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的结构,包括大致呈圆柱形的鼓体10,鼓体10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鼓体10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沿轴线向外伸出的连接杆11。沿鼓体10轴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心腰带20,中心腰带20环绕在鼓体10的外周面上,中心腰带20的外周面为光面,并且具有一定的轴向长度(也称宽度),该外表面的法线还与鼓体10的轴线垂直。将经过中心腰带20沿轴向中心位置的平面定义为中心平面。中心腰带2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关于中心平面左右对称的鼓肩,鼓肩也环绕在鼓体10的外周上。鼓肩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凹陷的凹槽30,凹槽30整体为环形,凹槽的外形与支撑胶相似,凹槽30用于容纳支撑胶。
如图3所示,鼓肩包括相互独立并且沿轴向分布的三段,这三段鼓肩可以分别在鼓体10上沿着轴向移动。具体的,鼓肩包括:位于内侧的内鼓肩40,位于中间的中鼓肩50,以及位于外侧的外鼓肩6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内外是相对中心腰带20而言的,即靠近中心腰带20为内侧,反之为外侧,后文中没有特别说明的都应当这样理解。
如图4和图5所示,内鼓肩40的外周面包括:位于内侧的内平台区41和位于外侧的内斜坡区42。内平台区41的外径与中心腰带20一致,安装时,内平台区41的内端连接在中心腰带20上。内斜坡区42的内端连接在内平台区41的外端,但随着内斜坡区42轴向向外延伸,内斜坡区42的外端逐渐沿着径向收缩,使得内斜坡区42的内端高于外端,从而形成斜坡状,该斜坡即为凹槽30的内侧。需要说明的是,该斜坡可以为直线也可以是曲线。
中鼓肩50的外周面为中间平台区51,中间平台区51各处的直径一致,从而形成平台状。中间平台区51的内端连接在内斜坡区42的外端上,中间平台区51的外端连接在外鼓肩60上。中间平台区51即为凹槽30的底部。中间平台区51的轴向长度(即宽度)为10mm、20mm、30mm等,通过使用不同宽度的中鼓肩50就能改变凹槽30的宽度,进而对不同型号的轮胎进行生产。
外鼓肩60的外周面包括外斜坡区61,外斜坡区61的内端连接在中间平台区51的外端上,随着外斜坡区61轴向向外延伸,外斜坡区61的外端沿径向扩张,使得外斜坡区61的外端高于内端,从而形成斜坡状,该斜坡即为凹槽30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该斜坡可以为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并且通常来说,外斜坡区61与内斜坡区52相互对称,即坡度相同,坡长一致。
由此可见,内斜坡区42、中间平台区51和外斜坡区61共同组成了凹槽30的结构,并且凹槽30的宽度主要由中间平台区51决定。
对于同寸数不同型号的轮胎而言,凹槽30的直径是一致,只有凹槽30的宽度不同和/或凹槽30的轴向位置不同。因此采用上述分段式鼓肩的结构后,只需要更换不同宽度的中鼓肩50和/或中心腰带20,就能对同寸数不同型号的轮胎进行生产,不再需要将整个鼓肩进行拆卸,减小了拆装的工作量,提高了更换效率。
以下具体描述如何将中心腰带20以及三段鼓肩安装到鼓体10上。
如图6所示,围绕鼓体10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鼓架12,鼓架12沿着鼓体10的轴向左右延伸,并且鼓架12能沿着径向进行直线位移。鼓架12的外周面为安装面,上文中的中心腰带20和鼓肩均安装在安装面上。
具体的,如图6到8所示,安装面上设置有一条沿轴向左右延伸、并且径向向外凸出的导向条121,中心腰带20和鼓肩的背面(朝向鼓架12的那个面)都设置有与导向条121相匹配的导向槽,安装时,中心腰带20和鼓肩通过各自的导向槽沿左右方向滑动安装在导向条121上。
导向条121轴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块122,具体的,在图6中,定位块122设置在导向条121的上下两侧。中心腰带20的背面设置有与定位块122相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槽与定位块122通过凹凸配合,将中心腰带20定位在鼓体10的中间位置,以此保证左右两侧的鼓肩能准确的安装定位。
导向条12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锁紧块123,锁紧块123用于将外鼓肩60锁紧在鼓架12上,从而两侧的外鼓肩60将位于内侧的中鼓肩50、内鼓肩30和中心腰带20轴向向内夹紧,实现中心腰带20、中鼓肩50和内鼓肩30的固定。
进一步,如图9所示,中心腰带20和鼓肩在使用时都需要沿径向向外进行展开,对内衬等材料进行贴合和/或复合,为此,中心腰带20和鼓肩都各自由两种不同外形的瓦片状单体拼接形成,并且这两个不同外形的单体在圆周方向上交替排列。其中一种单体的外周面较大,内周面较窄。另一种单体的外周面较窄,内周面较大。将前一种单体定义为A型,后一种单体定义为B型。鼓架12处于收缩状态时(参见图14),相邻的A型单体和B型单体构成完整的圆弧。鼓架处于展开状态时(参见图9),A型单体沿径向向外直线移动,A型单体的周面对内衬等材料进行扩张,从而实现复合。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以中鼓肩50进行举例,说明A型单体和B型单体的具体结构。如图10到图14所示,中鼓肩50包括中鼓肩单体A501和中鼓肩单体B502。如图11所示,中鼓肩单体A501的背面设置有一条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5011,该导向槽5011配合在导向条121上。如图13所示,中鼓肩单体B502背面设置有一条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槽5021,导向槽5021配合在导向条121上。
为了实现外鼓肩60的锁紧,如图15所示,以外鼓肩单体A601进行说明。在外鼓肩单体A601的背面设置有锁紧槽6011,锁紧槽6011兼具前文中导向槽的功能,以实现外鼓肩单体A601安装时的导向,此外,锁紧槽6011还用于与前文中的锁紧块123进行配合,以实现外鼓肩单体A 601的锁紧。
具体的,如图15所示,锁紧槽6011为T形槽,即在锁紧槽6011槽口的位置设置有向内延伸的锁紧平台6012,锁紧块123沿径向向内施力作用在锁紧平台6012上,将外鼓肩60压紧在鼓架12上。
进一步,如图8所示,锁紧块123与鼓架12之间留有一段距离,称为锁紧空间。锁紧块123的背面设置有螺杆124,螺杆124向后延伸,螺杆124的后端位于鼓架12的背面,并且螺杆124的后端设置有螺母125,从而只要旋拧螺母125,就能使锁紧块123具有向内移动的趋势,即实现外鼓肩60的锁紧。
外鼓肩单体A601的安装过程如下,首先将外鼓肩单体A601背面的锁紧槽6011对准锁紧块123,并将锁紧槽6011配合到锁紧块123上,然后将外鼓肩单体A601沿轴向向内侧挤压,确保内侧的中鼓肩、内鼓肩和中心腰带被夹紧。然后旋拧螺母125,使得锁紧块123向背面移动,使得锁紧空间逐渐减小,最终锁紧块123抵接在锁紧平台6012上,继续旋拧螺母125,将锁紧块123进一步压紧在锁紧平台6012上,确保外鼓肩单体A601固定在鼓架12上,同时也能确保内侧的中鼓肩、内鼓肩和中心腰带被夹紧。
中心腰带20和三段鼓肩的组装时,首先完成一个鼓架12上同类型各个单体的组装,之后依次对其余的各个鼓架12进行组装。
在对一个鼓架12进行组装时:
首先,将中心腰带单体放到鼓架12的导向条121上,具体为将中心腰带单体背面的导向槽与导向条121进行配合,然后左右移动中心腰带单体的位置,使中心腰带单体背面的定位槽配合到定位块122上,此时完成中心腰带单体的定位。
然后,将内鼓肩单体组装到导向条121上,并且将内鼓肩单体的内端紧贴在中心腰带单体的外端。
接着,将中鼓肩单体组装到导向条121上,并且将中鼓肩单体的内端紧贴在内鼓肩单体的外端。
最后,将外鼓肩单体组装到锁紧块123上,具体为将外鼓肩单体背面的锁紧槽601配合到锁紧块123上,然后调整外鼓肩单体的左右位置,使外鼓肩单体紧贴在中鼓肩单体上,然后旋拧螺母125,使得锁紧块123向内移动,最终锁紧块123挤压在锁紧平台6012上,从而将外鼓肩单体压紧在鼓架12上,也即将位于内侧的中鼓肩单体、内鼓肩单体和中心腰带单体夹紧在鼓架12上。
当需要进行更换时,只需要将螺母125松开,这时外鼓肩单体将被放松,即外鼓肩单体能向轴向向外移动,从而将内侧的中鼓肩单体、内鼓肩单体和中心腰带单体松开,此时就能对需要更换的部件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原本一体式的鼓肩分为相互独立的三段式结构,使得在需要生产不同的轮胎时,能更换相应位置的鼓肩,而不再需要整体拆除鼓肩,减小了拆装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列,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其特征在于,包括鼓体,鼓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中心腰带,中心腰带轴向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鼓肩,解锁状态下,鼓肩能在鼓体上轴向移动;鼓肩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凹陷的凹槽;鼓肩包括沿轴向向外依次分布的内鼓肩、中鼓肩和外鼓肩,并且内鼓肩、中鼓肩和外鼓肩三者相互独立;所述的凹槽位于内鼓肩、中鼓肩和外鼓肩的连接处,凹槽被分成三段,凹槽的槽底至少部分位于中鼓肩上,凹槽的两个侧壁分别位于内鼓肩和外鼓肩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其特征在于,内鼓肩的外周面包括位于内侧的内平台区和位于外侧的内斜坡区;内平台区的外径与中心腰带的外径一致;内斜坡区的内端连接在内平台区上,内斜坡区的外端的直径小于内端,内斜坡区为所述的凹槽靠近内侧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其特征在于,中鼓肩的外周面包括中间平台区,中间平台区各处直径一致,中间平台区为所述的凹槽的槽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其特征在于,外鼓肩的外周面包括外斜坡区,外斜坡区的内端直径小于外端,外斜坡区为所述的凹槽靠近外侧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其特征在于,锁紧状态下,两侧的外鼓肩与鼓体相固定,并且两侧的外鼓肩将位于内侧的中鼓肩、内鼓肩和中心腰带轴向夹紧,从而使中鼓肩、内鼓肩和中心腰带固定在鼓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其特征在于,内鼓肩、中鼓肩和外鼓肩均由各自的单体拼接形成,并且内鼓肩、中鼓肩和外鼓肩都分别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单体,两种不同类型的单体在周向上交替排列形成环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其特征在于,围绕鼓体的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鼓架,鼓架沿轴向延伸,并能沿径向移动;鼓架的安装面上安装同一类型的单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其特征在于,鼓架的安装面上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导向条,导向条的两端设置有锁紧块;内鼓肩单体和中鼓肩单体的背面设置有与导向条对应的导向槽,内鼓肩单体和中鼓肩单体通过导向槽设置在导向条上;外鼓肩单体的背面设置有锁紧槽,锁紧槽与锁紧块配合,将外鼓肩单体锁紧在鼓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其特征在于,锁紧块的背面设置有螺杆,螺杆向后延伸到鼓架的背面,并在螺杆的端部设置有螺母;锁紧槽内设置有锁紧平台,锁紧时,螺母将锁紧块挤压配合在锁紧平台上,使外鼓肩单体锁紧在鼓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其特征在于,导向条轴向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块;中心腰带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单体拼接形成,中心腰带单体的背面设置有与导向条对应的导向槽,以及与定位块对应的定位槽;中心腰带通过导向槽和定位槽设置在鼓架的中心位置。
CN202211137715.2A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 Pending CN1155830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7715.2A CN115583067A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37715.2A CN115583067A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3067A true CN115583067A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78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37715.2A Pending CN115583067A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30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23958B1 (en) Curing mold for pneumatic tires
CN102161236A (zh)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该方法所使用的刚性型芯
BRPI0507206B1 (pt) Tambor de construção de pneu, sistema de construção de pneu e método de fabricação para construir pneu pelo mesmo
KR101907936B1 (ko) 타이어 가류 성형용 금형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타이어의 제조 방법
US9662847B2 (en) Tire building drum having sequenced segment expansion
EP2698244B1 (en) Sleeveless tire building drum with interchangeable width elements
JP2017530886A (ja) タイヤ、特に、ランフラットタイ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ドラム
US5248357A (en) Process for assembling a green tire
CN102159383B (zh) 用于模制和硫化轮胎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611C (zh) 一种成型轮胎的转鼓和方法
JP3364280B2 (ja) タイヤ成形ドラム及び生タイヤ製造方法
CN218366604U (zh) 一种便于更换鼓肩的二次法凹槽成型鼓
CN115583067A (zh) 一种缺气保用轮胎二次法凹槽成型鼓
EP2902178B1 (en) Rigid co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neumatic tire using the same
JP4301883B2 (ja)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タイヤ
JP4363521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の成形・加硫兼用のブラダーユニット装置
CN210336998U (zh) 一种轮胎成型鼓
CN101712262A (zh) 免充气轮胎
KR100684232B1 (ko) 타이어용 보강튜브
CN212331922U (zh) 一种环形胎面硫化机
US20200269533A1 (en) Drum for building and shaping a tire carcass
CN201169061Y (zh) 双杆双轮机械反包金属鼓
KR20140016739A (ko) 타이어 제조용 성형 드럼의 드럼 세그먼트 가동 장치
CN219486652U (zh) 一种轮胎成型装置
KR20130074536A (ko) 타이어 가류용 브래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