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1541A - 眼内透镜 - Google Patents

眼内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1541A
CN115581541A CN202210790906.2A CN202210790906A CN115581541A CN 115581541 A CN115581541 A CN 115581541A CN 202210790906 A CN202210790906 A CN 202210790906A CN 115581541 A CN115581541 A CN 115581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refractive power
power
axis
g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09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太田博士
物部宽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d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0348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0878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d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581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15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13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pecial lens configurations, e.g. multipart lense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pseudo-accommodative lenses, lenses having aberration corrections, diffractive lenses, lenses for variably absorb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nses having variable foc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13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pecial lens configurations, e.g. multipart lense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pseudo-accommodative lenses, lenses having aberration corrections, diffractive lenses, lenses for variably absorb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nses having variable focus
    • A61F2/1616Pseudo-accommodative, e.g. multifocal or enabling monovision
    • A61F2/1618Multifocal len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13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pecial lens configurations, e.g. multipart lense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pseudo-accommodative lenses, lenses having aberration corrections, diffractive lenses, lenses for variably absorb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nses having variable focus
    • A61F2/1616Pseudo-accommodative, e.g. multifocal or enabling monovi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13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pecial lens configurations, e.g. multipart lense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pseudo-accommodative lenses, lenses having aberration corrections, diffractive lenses, lenses for variably absorb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nses having variable focus
    • A61F2/1637Correcting aberrations caused by inhomogeneities; correcting intrinsic aberrations, e.g. of the cornea, of the surface of the natural lens, aspheric, cylindrical, toric lenses
    • A61F2/164Aspheric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1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bifocal; multifocal
    • G02C7/044Annular configuration, e.g. pupil tun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眼内透镜,能够抑制穿过了透镜部的光中的佩戴者所不能识别的光的量,并适当地扩大焦点深度。第1区域是位于最中心的圆形的区域。对于第1区域,与距轴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第1屈光力。第2区域是在第1区域的外侧与该第1区域邻接的环状的区域。在第2区域中,随着距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1屈光力起增加或减少。外方区域是位于比第2区域靠外侧的位置的环状的区域。对外方区域赋予了用于聚焦于远处的基准屈光力。与穿过以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的光有关的在空间频率为50lp/mm下的MTF曲线在散焦量为‑0.5D~0.5D的范围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并且极小值的数量为0。

Description

眼内透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植入到眼内的眼内透镜。
背景技术
作为植入到眼内的眼内透镜,已知有使向透镜部入射的入射光会聚于单个焦点的眼内透镜。与使向透镜部入射的入射光分开地会聚于多个焦点的眼内透镜相比,根据使入射光会聚于单个焦点的眼内透镜,容易以高分辨率视觉识别物体。
另外,关于眼内透镜,提出了用于即使在焦点偏离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也会得到适当的分辨率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眼内透镜中,通过将透镜部的至少一个面设为非球面来扩大焦点深度,来抑制焦点偏离的情况下的分辨率的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214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第1课题进行说明。作为进行各种模拟和研究的结果,可知的是,如果扩大眼内透镜的焦点深度的方法不适当,则导致穿过透镜部而到达视网膜的光中的佩戴者所不能识别的光的量变多。如果佩戴者所不能识别的光的量变多,则难以得到良好的视场。因而,期望能够以适当的方法扩大眼内透镜的焦点深度。
对第2课题进行说明。作为进行各种模拟和研究的结果,可知的是,如果扩大眼内透镜的焦点深度的方法不适当,则难以得到良好的视场。例如,也考虑通过对透镜部的周边部和中心部分别赋予不同的屈光力来扩大焦点深度的方法。但是,人的瞳孔在半径约1mm~约8mm之间变化。在对透镜部的周边部和中心部赋予不同的屈光力的方法中,若佩戴者的瞳孔变小,与瞳孔大的情况相比,则穿过透镜部的周边部的区域而到达视网膜的光的比例变小。因而,当瞳孔变小时,与透镜部的周边部的屈光力对应的视野难以变得良好。
本公开的典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穿过了透镜部的光中的佩戴者所不能识别的光的量并适当地扩大焦点深度的眼内透镜。另外,本公开的典型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容易得到良好的视场的眼内透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眼内透镜是具备透镜部的眼内透镜,呈圆形或环状的多个区域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地配置于所述透镜部,所述多个区域包括:第1区域,其是位于最中心的圆形的区域,所述第1区域是与距所述轴的距离无关地被赋予了固定的第1屈光力的区域;第2区域,其是在所述第1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1区域邻接的环状的区域,所述第2区域是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而屈光力从第1屈光力起增加或减少的区域;以及外方区域,其是位于比所述第2区域靠外侧的位置的环状的区域,所述外方区域是被赋予了用于聚焦于远处的基准屈光力的区域,其中,与穿过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的光有关的在空间频率为50lp/mm下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在散焦量为-0.5D~0.5D的范围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并且极小值的数量为0。
也可以是,所述第2区域的面积相对于所述第1区域的面积而言的比例为±50%以内。
也可以是,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各自的面积为0.6mm2以上。
也可以是,对所述第1区域赋予的所述第1屈光力为比所述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也可以是,在所述第2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起减少。
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区域还包括:环状的第3区域,其在所述第2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2区域邻接,被赋予了所述基准屈光力;环状的第4区域,其在所述第3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3区域邻接;环状的第5区域,其在所述第4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4区域邻接,被赋予了所述强屈光力;以及环状的第6区域,其在所述第5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5区域邻接、并且在所述外方区域的内侧与所述外方区域邻接。也可以是,在所述第4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3区域的所述基准屈光力起向所述第5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增加。也可以是,在所述第6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5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起向所述外方区域的所述基准屈光力减少。
也可以是,所述第4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以及所述第3区域配置在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内。
也可以是,所述第3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配置在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区域内。
也可以是,所述第6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所述第3区域、所述第4区域以及所述第5区域配置在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内。
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区域还包括:环状的第3区域,其在所述第2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2区域邻接,被赋予了与所述第1屈光力不同的第3屈光力;以及环状的第4区域,其在所述第3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3区域邻接。也可以是,对所述第1区域赋予的所述第1屈光力为所述基准屈光力。也可以是,对所述第3区域赋予的所述第3屈光力为比所述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也可以是,在所述第2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基准屈光力起向所述第3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增加。也可以是,所述外方区域以在所述第4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4区域邻接的方式设置。也可以是,在所述第4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3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起向所述外方区域的所述基准屈光力减少。
根据本公开的眼内透镜的第1方式,能够抑制穿过了透镜部的光中的佩戴者所不能识别的光的量,并适当地扩大焦点深度。
本公开的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眼内透镜是如下的眼内透镜,呈圆形或环状的多个区域以透镜部的轴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地配置于所述透镜部,所述多个区域包括:圆形的第1区域,其位于最中心,被赋予了第1屈光力;环状的第2区域,其在所述第1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1区域邻接;环状的第3区域,其在所述第2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2区域邻接,被赋予了与所述第1屈光力不同的第3屈光力;环状的第4区域,其在所述第3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3区域邻接;以及外方区域,其是位于比所述第4区域靠外侧的位置的环状的区域,所述外方区域是被赋予了用于聚焦于远处的基准屈光力的区域,其中,在所述第2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1屈光力起向所述第3屈光力增加或减少,在所述第4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向与所述第2区域中的屈光力的变化相反的方向变化,所述第4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以及所述第3区域配置在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内,与穿过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的光有关的在空间频率为50lp/mm下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在散焦量为-0.5D~0.5D的范围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并且极小值的数量为0。
也可以是,对所述第3区域赋予的所述第3屈光力为所述基准屈光力。也可以是,对所述第1区域赋予的所述第1屈光力为比所述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也可以是,在所述第2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向所述第3区域的所述基准屈光力起减少。也可以是,在所述第4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3区域的所述基准屈光力起增加。
也可以是,所述第3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配置在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区域内。
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区域还包括:环状的第5区域,其在所述第4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4区域邻接,被赋予了所述强屈光力;以及环状的第6区域,其在所述第5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5区域邻接、并且在所述外方区域的内侧与所述外方区域邻接。也可以是,在所述第6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5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向所述外方区域的所述基准屈光力起减少。
也可以是,所述第6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所述第3区域、所述第4区域以及所述第5区域配置在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内。
也可以是,对所述第1区域赋予的所述第1屈光力为所述基准屈光力。也可以是,对所述第3区域赋予的所述第3屈光力为比所述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也可以是,在所述第2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基准屈光力起向所述第3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增加。也可以是,所述外方区域以在所述第4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4区域邻接的方式设置。也可以是,在所述第4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3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向所述外方区域的所述基准屈光力起减少。
也可以是,所述第3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配置在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区域内。
根据本公开的眼内透镜,能够适当地扩大焦点深度,并且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容易得到良好的视场。
附图说明
图1是眼内透镜1的俯视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中的透镜部2的前表面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部2的距轴O的距离与透镜部2的屈光力(屈光度)的关系的图表。
图4是将第1实施方式中同穿过以透镜部2的轴O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的光有关的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曲线与同穿过以透镜部2的轴O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区域的光有关的MTF曲线进行了比较的图表。
图5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的MTF曲线与比较例的眼内透镜的MTF曲线进行了比较的图表。
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透镜部2的距轴O的距离与透镜部的屈光力(屈光度)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概要>
在本公开所例示的眼内透镜的第1方式中,呈圆形或环状的多个区域(一个圆形的区域和一个以上的环状的区域)以透镜部的轴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地配置于透镜部。多个区域包括第1区域、第2区域以及外方区域。第1区域是位于最中心的圆形的区域。对于第1区域,与距轴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第1屈光力。第2区域是在第1区域的外侧与第1区域邻接的环状的区域。在第2区域中,随着距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1屈光力起增加或减少。外方区域是位于比第2区域靠外侧的位置的环状的区域。对外方区域赋予了用于聚焦于远处的基准屈光力。与穿过以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的光有关的在空间频率为50lp/mm下的MTF曲线在以MTF最大的位置为基准(0D)的散焦量为-0.5D~0.5D的范围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并且极小值的数量为0。
例如,还考虑通过在透镜部的中心部设计为越接近轴则屈光力越强来扩大眼内透镜的焦点深度。但是,在该方法中,导致穿过屈光力为最大的部分(轴的部分)的光的量极少。因而,佩戴者无法识别穿过轴的部分的光,因此无法识别与最大的屈光力对应的视场。在设计为越接近轴则屈光力越弱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同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这些方法中,穿过轴的部分的光不能被佩戴者识别而损失了。
与此相对,在本公开所例示的眼内透镜中,通过配置第1区域、第2区域以及外方区域,从而满足作为使向透镜部入射的入射光中的大部分会聚于规定的焦点(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为单个焦点)的附近的眼内透镜所必需的条件(空间频率为50lp/mm下的MTF曲线在以MTF最大的位置为基准(0D)的散焦量为-0.5D~0.5D的范围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并且极小值的数量为0的条件),并且扩大焦点深度。在此,对于位于最中心的第1区域,与距轴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第1屈光力。因而,与仅略微远离轴而屈光力就会减少或增加的情况不同,佩戴者能够适当地识别与第1屈光力对应的视场。因此,能够抑制佩戴者所不能识别的光的量,因此容易得到良好的视场。另外,佩戴者也能够利用穿过了第2区域的光得到与接近第1屈光力的屈光力范围对应的视野。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能够抑制穿过了透镜部的光中的佩戴者所不能识别的光的量,并适当地扩大焦点深度。
此外,上述的MTF曲线成为具有一个极大值且不具有极小值的状态的散焦量的范围也能够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是,在散焦量-1.0D~0.5D的范围内,MTF曲线成为具有一个极大值且不具有极小值的状态。另外,也可以是,在散焦量-1.5D~0.5D的范围内,MTF曲线成为具有一个极大值且不具有极小值的状态。在这些情况下,成为即使在产生了更大的焦点偏离的情况下视场也不易降低的眼内透镜。
另外,在本公开的各处使用了“与距轴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屈光力的区域”这一语句。该语句并不是规定屈光力在区域内是严格固定的。也就是说,例如以像差的校正等为目的而屈光力在区域内略微地变动的情况也包含在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例如,只要区域内的屈光力的变动比例(例如,区域内的屈光力的最大值相对于最小值而言的比例等)收敛在15%以内、更优选10%以内即可。另外,也可以使对外方区域赋予的基准屈光力以像差的校正等为目的而在外方区域内进行一定程度的变化。
第2区域的面积相对于第1区域的面积而言的比例可以为±50%以内。也就是说,可以满足“第2区域的面积/第1区域的面积≤1±0.5”。在该情况下,充分地确保第1区域和第2区域各自的面积。其结果是,容易更适当地得到与第1屈光力对应的视场以及与接近第1屈光力的屈光力范围对应的视场这两方。
此外,也能够对±50%这一数值进行变更。例如,通过将第2区域的面积相对于第1区域的面积而言的比例设为±30%以内,能够更适当地确保第1区域和第2区域各自的面积。
第1区域和第2区域各自的面积可以为0.6mm2以上。在该情况下,充分地确保第1区域和第2区域各自的面积。其结果是,容易更适当地得到与第1屈光力对应的视场以及与接近第1屈光力的屈光力范围对应的视场这两方。
此外,第1区域和第2区域的面积也可以为0.8mm2以上,更优选为1.1mm2以上。在这些情况下,能够更适当地确保第1区域和第2区域各自的面积。
第2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可以为第1区域的面积以上的大小。在该情况下,能够更适当地确保屈光力根据距轴的距离而变化的第2区域的大小。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得到与接近第1屈光力的屈光力对应的视场。也就是说,眼内透镜的焦点深度更适当地变深。
对第1区域赋予的第1屈光力可以为比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在第2区域中,可以是随着距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1区域的强屈光力起减少。在眼内透镜中,与透镜部的周边部相比,轴的附近更不易于产生像差。另外,像差等对佩戴者的视场造成的影响在屈光力越强的部分处越大。因而,通过对不易于产生像差的中心的第1区域赋予比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与对第1区域赋予基准屈光力的情况相比,像差等对佩戴者的视场造成的影响降低。
多个区域可以还包括第3区域、第4区域、第5区域以及第6区域。第3区域是在第2区域的外侧与该第2区域邻接的环状的区域。对第3区域赋予基准屈光力。第4区域是在第3区域的外侧与该第3区域邻接的环状的区域。第5区域是在第4区域的外侧与该第4区域邻接的环状的区域。对第5区域赋予强屈光力。第6区域是在第5区域的外侧与该第5区域邻接、并且在外方区域的内侧与该外方区域邻接的环状的区域。在第4区域中,随着距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3区域的基准屈光力起向第5区域的强屈光力增加。在第6区域中,随着距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5区域的强屈光力向外方区域的基准屈光力起减少。
在该情况下,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配置强屈光力的区域(第1区域)、过渡区域(第2区域)、基准屈光力的区域(第3区域)、过渡区域(第4区域)、强屈光力的区域(第5区域)、过渡区域(第6区域)、基准屈光力的区域(外方区域)。也就是说,在比环状的外方区域靠内侧的位置,配置有两个强屈光力的区域以及这两个区域之间的基准屈光力的区域。因此,即使佩戴者的瞳孔没有大幅度地放大(也就是说,即使在瞳孔比外方区域小的状态下),到达视网膜的光也容易适当地穿过强屈光力的区域、基准屈光力的区域以及过渡区域中的各个区域。其结果是,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更容易得到适当的视野。另外,与将比外方区域靠内侧的区域的数量设为7个以上的情况相比,还能够抑制因使区域的数量增加而引起的像差的增大。此外,第1区域的强屈光力与第5区域的强屈光力无需严格相同,详细情况后述。另外,第3区域的基准屈光力与外方区域的基准屈光力也无需严格相同。
在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第4区域、第5区域以及第6区域中,全部的区域之间的面积的比例可以为±50%以内。在该情况下,充分地确保第1区域~第6区域各自的面积。其结果是,即使在瞳孔比外方区域小的状态下,也容易得到与基准屈光力至强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适当的视野。此外,如上所述,也能够对±50%这一数值进行变更。例如,可以将±50%这一数值变更为±30%等。
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第4区域、第5区域以及第6区域各自的面积可以为0.6mm2以上。在该情况下,充分地确保第1区域~第6区域各自的面积。其结果是,即使在瞳孔比外方区域小的状态下,也容易得到与基准屈光力至强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适当的视野。此外,如上所述,也能够对“0.6mm2以上”这一数值进行变更。例如,可以将0.6mm2以上这一数值变更为0.8mm2以上或1.1mm2以上。
另外,第4区域的面积可以为第3区域的面积以上。第6区域的面积可以为第5区域的面积以上。在这些情况下,能够更适当地得到同基准屈光力与强屈光力之间的屈光力对应的视场。因此,眼内透镜的焦点深度更适当地变深。
此外,也能够将后述的第2方式的眼内透镜的结构中的至少一部分添加到上述的第1方式的眼内透镜的结构中。另外,也能够将第1方式的眼内透镜的结构中的至少一部分添加到后述的第2方式的眼内透镜的结构中。
在本公开所例示的眼内透镜的第2方式中,呈圆形或环状的多个区域(一个圆形的区域和一个以上的环状的区域)以透镜部的轴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地配置于透镜部。多个区域包括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第4区域以及外方区域。第1区域是位于最中心的圆形的区域。对第1区域赋予了第1屈光力。第2区域是在第1区域的外侧与该第1区域邻接的环状的区域。第3区域是在第2区域的外侧与该第2区域邻接的环状的区域。对第3区域赋予了与第1屈光力不同的第3屈光力。第4区域是在第3区域的外侧与该第3区域邻接的环状的区域。外方区域是位于比第4区域靠外侧的位置的环状的区域。对外方区域赋予了用于聚焦于远处的基准屈光力。在第2区域中,随着距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1屈光力起向第3屈光力增加或减少。在第4区域中,随着距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向与第2区域中的屈光力的变化相反的方向变化。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以及第4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以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内。与穿过以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的光有关的在空间频率为50lp/mm下的MTF曲线在以MTF最大的位置为基准(0D)的散焦量为-0.5D~0.5D的范围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并且极小值的数量为0。
在本公开所例示的眼内透镜中,通过从中心起依次配置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以及第4区域,从而满足作为使向透镜部入射的入射光中的大部分会聚于规定的焦点(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为单个焦点)的附近的眼内透镜所必需的条件(空间频率为50lp/mm下的MTF曲线在散焦量为-0.5D~0.5D的范围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并且极小值的数量为0的条件),并且扩大焦点深度。在此,对第1区域赋予的第1屈光力与对第3区域赋予的第3屈光力不同。另外,在第2区域和第4区域中,随着距轴的距离变远,这两个区域的屈光力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并且,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以及第4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与人的瞳孔在收缩了一定程度的状态下的半径对应的半径1.5mm的区域内。因而,即使在佩戴者的瞳孔收缩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到达视网膜的光也会穿过被赋予了第1屈光力的第1区域、被赋予了第3屈光力的第3区域以及屈光力在第1屈光力~第3屈光力之间变化的过渡区域(第2区域和第4区域)中的各个区域。因此,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容易得到与第1屈光力至第3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适当的视野。
此外,上述的MTF曲线成为具有一个极大值且不具有极小值的状态的散焦量的范围也能够进行变更。例如,也可以是,在散焦量-1.0D~0.5D的范围内,MTF曲线成为具有一个极大值且不具有极小值的状态。另外,也可以是,在散焦量-1.5D~0.5D的范围内,MTF曲线成为具有一个极大值且不具有极小值的状态。在这些情况下,成为即使在产生了更大的焦点偏离的情况下视场也不易降低的眼内透镜。
对第3区域赋予的第3屈光力可以为用于聚焦于远处的基准屈光力。对第1区域赋予的第1屈光力可以为比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在第2区域中,可以是随着距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1区域的强屈光力起向第3区域的基准屈光力减少。在第4区域中,可以是随着距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3区域的基准屈光力起增加。
在眼内透镜中,与透镜部的周边相比,轴的附近更不易于产生像差。另外,像差等对佩戴者的视场造成的影响在屈光力越强的部分处越大。因而,通过对不易于产生像差的中心的第1区域赋予比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与对第1区域赋予基准屈光力的情况相比,像差等对佩戴者的视场造成的影响降低。
对第3区域赋予的基准屈光力的值与对外方区域赋予的基准屈光力的值无需是严格相同的值。例如,第3区域的基准屈光力相对于外方区域的基准屈光力而言的比例可以为±30%以内(也就是说,“第3区域的基准屈光力/外方区域的基准屈光力≤1±0.3”),更优选为±20%以内。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得到适当的视野。但是,在佩戴者的瞳孔变小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外方区域的基准屈光力与第3区域的基准屈光力的值接近的情形更容易得到的远处的视野。
第1区域、第2区域、以及第3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配置在以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区域内。在明亮的环境下,人的瞳孔的半径收缩至约1.0mm以下。当将第1区域、第2区域、以及第3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以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区域内时,即使在非常明亮的环境下,到达视网膜的光也会穿过第1区域、第2区域以及第3区域中的各个区域。因此,即使在佩戴者的瞳孔变得非常小的情况下,也容易得到与基准屈光力至强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适当的视野。
多个区域可以还包括第5区域和第6区域。第5区域是在第4区域的外侧与该第4区域邻接的环状的区域。对第5区域赋予强屈光力。第6区域是在第5区域的外侧与该第5区域邻接、并且在外方区域的内侧与该外方区域邻接的环状的区域。在第6区域中,随着距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5区域的强屈光力向外方区域的基准屈光力起减少。在该情况下,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配置强屈光力的区域(第1区域)、过渡区域(第2区域)、基准屈光力的区域(第3区域)、过渡区域(第4区域)、强屈光力的区域(第5区域)、过渡区域(第6区域)、基准屈光力的区域(外方区域)。也就是说,在比环状的外方区域靠内侧的位置配置有两个强屈光力的区域和这两个区域之间的基准屈光力的区域。因此,即使佩戴者的瞳孔没有大幅度地放大,到达视网膜的光也容易适当地穿过强屈光力的区域、基准屈光力的区域以及过渡区域中的各个区域。其结果是,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更容易得到适当的视野。另外,与将比外方区域靠内侧的区域的数量设为7个以上的情况相比,还能够抑制因使区域增加而引起的像差的增大。
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第4区域、第5区域、以及第6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在以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内。在该情况下,即使在佩戴者的瞳孔收缩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到达视网膜的光也会穿过两个强屈光力的区域、这两个区域之间的基准屈光力的区域、以及三个过渡区域中的各个区域。因此,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容易得到与基准屈光力至强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适当的视野。
此外,对第1区域赋予的强屈光力的值与对第5区域赋予的强屈光力的值无需是严格相同的值。例如,第5区域的强屈光力相对于第1区域的强屈光力而言的比例可以为±30%以内(更优选为±20%以内)。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得到适当的视野。
另外,对第5区域赋予的屈光力的值可以为与对外方区域赋予的基准屈光力的值相比更接近对第1区域赋予的强屈光力的值。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得到适当的视野。
但是,也能够变更在对第1区域赋予强屈光力且对第3区域赋予基准屈光力的情况下的其它区域的结构。例如,也能够省略上述的第4区域与第6区域之间的第5区域。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基准屈光力至强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视野。
对第1区域赋予的第1屈光力可以为用于聚焦于远处的基准屈光力。对第3区域赋予的第3屈光力可以为比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在第2区域中,可以是随着距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1区域的基准屈光力起向第3区域的强屈光力增加。外方区域可以以在第4区域的外侧与该第4区域邻接的方式设置。在第4区域中,可以是随着距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3区域的强屈光力向外方区域的基准屈光力起减少。在该情况下,比外方区域靠内侧形成的区域的数量为尽可能少的4个。区域的数量越少,则越容易抑制像差的产生量。因而,通过将比外方区域靠内侧地形成的区域的数量设为4个,能够在抑制了像差的产生的状态下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无关地容易得到适当的视野。
此外,对第1区域赋予的基准屈光力的值与对外方区域赋予的基准屈光力的值无需是严格相同的值。例如,第1区域的基准屈光力相对于外方区域的基准屈光力而言的比例可以为±30%以内(更优选为±20%以内)。
第1区域、第2区域、以及第3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在以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区域内。如上所述,在明亮的环境下,人的瞳孔的半径收缩至约1.0mm以下。当将第1区域、第2区域、以及第3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以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区域内时,即使在非常明亮的环境下,到达视网膜的光也会穿过第1区域、第2区域以及第3区域中的各个区域。因此,即使在佩戴者的瞳孔变得非常小的情况下,也容易得到与基准屈光力至强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适当的视野。
<第1实施方式>
(概要结构)
参照图1~图5来对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眼内透镜1的概要结构进行说明。此外,下面说明的眼内透镜1的概要结构在后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中也是共通的。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例示使向透镜部2入射的入射光中的大部分会聚于单个焦点的附近的眼内透镜(所谓的单焦点眼内透镜)来进行说明。但是,能够应用本公开的技术的眼内透镜只要是满足在空间频率为50lp/mm下的MTF曲线在散焦量为-0.5D~0.5D的范围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并且极小值的数量为0的条件的眼内透镜即可。因而,也能够将本公开的技术应用于除单焦点眼内透镜以外的各种眼内透镜(例如,多焦点眼内透镜等)。
眼内透镜1具备透镜部(光学部)2和支承部3。本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是将透镜部2和支承部3一体成型的所谓一件式的眼内透镜。但是,本公开所例示的技术也能够应用于一件式以外的眼内透镜(例如,三件式的眼内透镜等)。对于眼内透镜1的材料,例如能够采用BA(丙烯酸丁酯)、HE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单体、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复合材料等各种软性的材料。
透镜部2向患者的眼睛提供规定的屈光力。透镜部2的一对透镜面(前表面和后表面)形成为凸面。对于透镜部2,存在垂直于透镜面地穿过透镜部的中心的轴O。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部2的轴O与透镜部2的光轴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中,通过将透镜部2的一对透镜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为非球面形状,来调整透镜部2的各部位处的屈光力。作为一例,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透镜部2的前表面(凸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来调整透镜部2的各部位处的屈光力。但是,也可以将透镜部2的后表面或两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例如,可以将透镜部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与为了实现后述的屈光力的配置而设为非球面形状的一侧相反侧的表面形成为用于校正散光的复曲面形状。在该情况下,除了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眼内透镜1的效果以外,还赋予校正散光的效果。
支承部3用于在佩戴者的眼内(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囊内)支承透镜部2。作为一例,在本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设置有一对支承部3。但是,支承部3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两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3的形状为在周向上弯曲的环形状。支承部3的前端设为自由端。
(透镜部的区域)
参照图2来对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中的透镜部2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从沿着轴O的方向(在图2中为前方)观察透镜部2的情况下,呈圆形或环状的多个区域R1~R6、RO以轴O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地配置于透镜部2。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部2的前表面(凸面)形成为非球面形状,由此设置多个区域R1~R6、RO。
第1区域R1是多个区域中的位于最中心的圆形的区域。第2区域R2、第3区域R3、第4区域R4、第5区域R5、第6区域R6以及外方区域RO均为环状的区域。第2区域R2在第1区域R1的外侧与该第1区域R1邻接。第3区域R3在与第2区域R2的外侧与该第2区域R2邻接。第4区域R4在第3区域R3的外侧与该第3区域R3邻接。第5区域R5在第4区域R4的外侧与该第4区域R4邻接。第6区域R6在第5区域R5的外侧与该第5区域R5邻接。外方区域RO在第6区域R6的外侧与该第6区域R6邻接。
(各区域的屈光力)
参照图3来对第1实施方式的透镜部2的各区域R1~R6、RO的屈光力进行说明。在图3所示的图表中,横轴表示距透镜部2的轴O的距离,纵轴表示透镜部2的屈光力(屈光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为了使佩戴者聚焦于远处而对透镜部2赋予的屈光力设为基准屈光力。在图表中,将基准屈光力设为“0D”。所赋予的屈光力越强,则佩戴者聚焦的焦点越接近近处。
对第1区域R1赋予的屈光力(第1屈光力)设为比用于聚焦于远处的基准屈光力强的屈光力(下面称为“强屈光力”)。详细地说,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第1区域R1,与距轴O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强屈光力。
在第2区域R2中,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1屈光力起减少。详细地说,第2区域R2中的屈光力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而从第1区域R1的强屈光力起向对第3区域R3赋予的第3屈光力(基准屈光力)减少。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2区域R2内的屈光力与距轴O的距离成比例地减少。
对第3区域R3赋予的屈光力(第3屈光力)为基准屈光力。详细地说,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第3区域R3,与距轴O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基准屈光力。
在第4区域R4中,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3屈光力起增加。详细地说,第4区域R4中的屈光力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而从第3区域R3的基准屈光力起向对第5区域R5赋予的第5屈光力(强屈光力)增加。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4区域R4内的屈光力与距轴O的距离成比例地增加。
对第5区域R5赋予的屈光力(第5屈光力)为强屈光力。详细地说,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第5区域R5,与距轴O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强屈光力。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1区域R1赋予的强屈光力的值与对第5区域R5赋予的强屈光力的值为相同的值。但是,对第1区域R1和第5区域R5分别赋予的强屈光力的值无需严格相同。例如,也可以是第5区域R5的强屈光力相对于第1区域R1的强屈光力而言的比例为±30%以内(更优选为±20%以内)。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得到适当的视野。
在第6区域R6中,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5屈光力起减少。详细地说,第6区域R6中的屈光力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而从第5区域R5的强屈光力起向对外方区域RO赋予的基准屈光力减少。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6区域R6内的屈光力与距轴O的距离成比例地减少。
对外方区域RO赋予的屈光力为基准屈光力。详细地说,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外方区域RO,与距轴O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基准屈光力。但是,也可以是,对外方区域RO赋予的基准屈光力以像差校正等为目的而在区域内变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3区域R3赋予的基准屈光力的值与对外方区域RO赋予的基准屈光力的值为相同的值。但是,对第3区域R3和外方区域RO分别赋予的基准屈光力的值无需严格相同。例如,也可以是,第3区域R3的基准屈光力相对于外方区域RO的基准屈光力而言的比例为±30%以内(更优选为±20%以内)。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得到适当的视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也将多个区域R1~R6、RO中的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而屈光力增加或者减少的区域(也就是第2区域R2、第4区域R4以及第6区域R6)称为过渡区域。
(各区域的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第4区域R4、第5区域R5以及第6区域R6中,全部的区域之间的面积的比例为±50%以内。详细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第1区域R1~第6区域R6的面积相同的方式设计了透镜部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第4区域R4、第5区域R5以及第6区域R6各自的面积为0.6mm2以上。详细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区域R1~第6区域R6各自的面积为1.1mm2以上。
(MTF的特性)
参照图4和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的MTF的特性进行说明。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是表示对比度的指标。图4和图5中的图表示出将散焦量(焦点偏离、度数偏离的量)作为横轴且将MTF作为纵轴的在空间频率为50lp/mm下的MTF曲线。
图4是在对佩戴有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的佩戴者的眼睛进行了模拟的光学系统中、将同穿过以透镜部2的轴O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直径为3.0mm)的区域的光有关的MTF曲线与同穿过以透镜部2的轴O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直径为2.0mm)的区域的光有关的MTF曲线进行了比较的图表。在图4中,用虚线表示半径为1.5mm(直径为3.0mm)的区域的MTF曲线,用实线表示半径为1.0mm(直径为2.0mm)的区域的MTF曲线。此外,以透镜部2的轴O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直径为3.0mm)的区域近似于在佩戴者的瞳孔收缩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光穿过的区域。另外,以透镜部2的轴O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直径为2.0mm)的区域近似于在佩戴者的瞳孔变得非常小的状态下光穿过的区域。
如图4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中,即使在光穿过半径为1.5mm(直径为3.0mm)的区域的情况下(也就是在佩戴者的瞳孔收缩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也满足作为使向透镜部2入射的入射光中的大部分会聚于规定的焦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单个焦点)的附近的眼内透镜所必需的条件(空间频率为50lp/mm下的MTF曲线在以MTF最大的位置为基准(0D)的散焦量为-0.5D~0.5D(详细地说,-1.5D~0.5D)的范围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并且极小值的数量为0的条件)。另外,MTF的值不是仅在极大值的附近取高的值,而是即使在散焦量增减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也维持高的值。也就是说,在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中,适当地扩大了焦点深度。
另外,如图4所示,即使在光穿过半径为1.0mm(直径为2.0mm)的区域的情况下(也就是在佩戴者的瞳孔变得非常小的情况下),也满足作为使向透镜部2入射的入射光中的大部分会聚于规定的焦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单个焦点)的附近的眼内透镜所必需的条件,并且也适当地扩大了焦点深度。另外,半径为1.0mm的情况下的最佳聚焦位置相对于半径为1.5mm的情况下的最佳聚焦位置仅变化了约-0.15D。因此,即使在佩戴者的瞳孔变得非常小的情况下,远视力也不易恶化。
图5是示出将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的MTF曲线与比较例的眼内透镜的MTF曲线进行了比较的模拟结果的图表。在比较例的眼内透镜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对第1区域R1和第5区域R5赋予的强屈光力的大小、以及第2区域R2、第4区域R4及第6区域R6中的屈光力的变化量。详细地说,在比较例的眼内透镜中,对第1区域R1赋予了约2.4D的强屈光力,并且对第5区域R5赋予了约2.8D的强屈光力。与此相对,在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中,对第1区域R1和第5区域R5分别赋予了1.3D的强屈光力(参照图3)。此外,光穿过的区域统一为以轴O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直径为3.0mm)的区域。
如图5所示,作为在比较例的眼内透镜中对第1区域R1和第5区域R5赋予的强屈光力的大小相较于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中的强屈光力大幅地增加的结果,形成了远用焦点和近用焦点。也就是说,比较例的眼内透镜具有多焦点眼内透镜的性质,不能使向透镜部2入射的入射光中的大部分会聚于单个焦点的附近。与此相对,在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中,通过适当地调整对第1区域R1和第5区域R5赋予的强屈光力的值等,从而在维持了使向透镜部2入射的入射光中的大部分会聚于单个焦点的附近的功能的状态下,适当地扩大了焦点深度。此外,比较例的图表中的在远用焦点与近用焦点之间出现的峰不是中间用的焦点,而是因被称为伪分辨的现象而出现的峰。
(光损失的抑制)
如图3所示,对于第1区域R1,与距轴O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第1屈光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强屈光力)。因而,与仅略微远离轴O而屈光力就会减少或增加的情况不同,佩戴者能够适当地识别与第1屈光力对应的视场。因此,能够抑制佩戴者所不能识别的光的量,因此容易得到良好的视场。另外,佩戴者也能够利用穿过了第2区域R2的光得到与接近第1屈光力的屈光力范围对应的视野。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能够抑制穿过了透镜部2的光中的佩戴者所不能识别的光的量,并适当地扩大焦点深度。
第2区域R2的面积相对于第1区域R1的面积而言的比例为±50%以内。其结果是,充分确保了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各自的面积。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各自的面积设为0.6mm2以上,从而充分确保了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各自的面积。因此,容易更适当地得到与第1屈光力对应的视场以及与接近第1屈光力的屈光力范围对应的视场这两方。
第2区域R2的面积的大小形成为第1区域R1的面积以上的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区域R1的面积与第2区域R2的面积相同)。其结果是,适当地确保了屈光力根据距轴O的距离而变化的第2区域R2的大小。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得到与接近第1屈光力的屈光力对应的视场。也就是说,更适当地扩大了眼内透镜1的焦点深度。
如图3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中,对第1区域R1赋予了强屈光力。另外,在第2区域R2中,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1区域R1的强屈光力起减少。在眼内透镜中,与透镜部2的周边部相比,轴O的附近更不易于产生像差。另外,像差等对佩戴者的视场造成的影响在屈光力越强的部分处越大。因而,通过对不易于产生像差的中心的第1区域R1赋予比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与对第1区域R1赋予基准屈光力的情况相比,像差等对佩戴者的视场造成的影响降低。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从内侧朝向外侧依次配置有强屈光力的区域(第1区域R1)、过渡区域(第2区域R2)、基准屈光力的区域(第3区域R3)、过渡区域(第4区域R4)、强屈光力的区域(第5区域R5)、过渡区域(第6区域R6)、基准屈光力的区域(外方区域RO)。也就是说,在比环状的外方区域RO靠内侧的位置,配置有两个强屈光力的区域以及这两个区域之间的基准屈光力的区域。因此,即使在瞳孔比外方区域RO小的状态下,到达视网膜的光也容易适当地穿过强屈光力的区域、基准屈光力的区域以及过渡区域中的各个区域。其结果是,更容易得到适当的视野。另外,与将比外方区域RO靠内侧的区域的数量设为7个以上的情况相比,还能够抑制因使区域的数量增加而引起的像差的增大。并且,在第5区域R5中,也与第1区域R1同样地,与距轴O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强屈光力。因此,能够适当地得到与强屈光力对应的视野。换言之,能够适当地抑制佩戴者所不能识别的光的量。
在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第4区域R4、第5区域R5以及第6区域R6中,全部的区域之间的面积的比例为±50%以内。其结果是,充分确保了第1区域R1~第6区域R6各自的面积。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3区域R3、第4区域R4、第5区域R5以及第6区域R6各自的面积设为0.6mm2以上,从而充分确保了各面积。因此,即使在瞳孔比外方区域RO小的状态下,也容易得到与基准屈光力至强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适当的视野。
如图3所示,在过渡区域(在第1实施方式中为第2区域R2、第4区域R4以及第6区域R6)中,屈光力与距轴O的距离成比例地增减。因而,与距轴O的距离同屈光力不成比例的情况相比,降低在一部分中出现大幅地偏离期望数值的数值的可能性。因此,透镜部2的设计也变得容易。另外,除了第2区域R2以外,第4区域R4和第6区域R6的大小也形成为第1区域R1的面积以上的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区域R1~第6区域R6的面积全部相同)。其结果是,能够更适当地得到与基准屈光力至强屈光力之间的屈光力对应的视场。
[针对瞳孔的大小的变化的对策]
如图3所示,在第2区域R2和第4区域R4中,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这两个区域的屈光力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并且,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以及第4区域R4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4区域R4的全部)配置在与人的瞳孔在收缩了一定程度的状态下的半径对应的半径1.5mm的区域内。因而,即使在佩戴者的瞳孔收缩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到达视网膜的光也会穿过被赋予了第1屈光力的第1区域R1、被赋予了第3屈光力的第3区域R3、以及屈光力在第1屈光力~第3屈光力之间变化的过渡区域(第2区域R2和第4区域R4)中的各个区域。因此,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容易得到与第1屈光力至第3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适当的视野。
详细地说,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第1区域R1赋予的第1屈光力为强屈光力,对第3区域R3赋予的第3屈光力为基准屈光力。如上所述,通过对不易于产生像差的中心的第1区域R1赋予比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与对第1区域R1赋予基准屈光力的情况相比,像差等对佩戴者的视场造成的影响降低。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第1区域R1、第2区域R2、以及第3区域R3的一部分配置在以透镜部2的轴O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区域内。在明亮的环境下,人的瞳孔的半径收缩至约1.0mm以下。当将第1区域R1、第2区域R2、以及第3区域R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以轴O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区域内时,即使在非常明亮的环境下,到达视网膜的光也会穿过第1区域R1、第2区域R2以及第3区域R3中的各个区域。因此,即使在佩戴者的瞳孔变得非常小的情况下,也容易得到与基准屈光力至强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适当的视野。
如上所述,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比环状的外方区域RO靠内侧的位置,配置有两个强屈光力的区域以及这两个区域之间的基准屈光力的区域。也就是说,也可以是,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第4区域R4、第5区域R5、以及第6区域R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以透镜部2的轴O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内。因此,即使在佩戴者的瞳孔收缩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到达视网膜的光也容易适当地穿过两个强屈光力的区域、基准屈光力的区域以及过渡区域中的各个区域。因此,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容易得到与基准屈光力至强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适当的视野。
此外,也能够变更第3区域R3~第6区域R6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与外方区域RO同样地,也对第3区域R3~第6区域R6赋予基准屈光力。在该情况下也是,能够通过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来在抑制了光的损失的状态下得到良好的视场。另外,也能够省略第4区域R4与第6区域R6之间的第5区域R5。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基准屈光力至强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视野。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6来对第2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进行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和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只有透镜部2中的多个区域的配置和各个区域中的屈光力是不同的,其它结构是共通的。因而,对于第2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中的与第1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1共通的结构,省略或简化说明。此外,第2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满足作为使向透镜部2入射的入射光中的大部分会聚于规定的焦点(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为单个焦点)的附近的眼内透镜所必需的条件(空间频率为50lp/mm下的MTF曲线在散焦量为-0.5D~0.5D的范围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并且极小值的数量为0的条件)。
(透镜部的区域)
对第2实施方式的眼内透镜中的透镜部2的区域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在透镜部2中,以轴O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地配置有多个区域R1~R4、RO。
第1区域R1是多个区域中的位于最中心的圆形的区域。第2区域R2、第3区域R3、第4区域R4以及外方区域RO均为环状的区域。第2区域R2在第1区域R1的外侧与该第1区域R1邻接。第3区域R3在第2区域R2的外侧与该第2区域R2邻接。第4区域R4在第3区域R3的外侧与该第3区域R3邻接。外方区域RO在第4区域R4的外侧与该第4区域R4邻接。
(各区域的屈光力)
对第2实施方式的透镜部2的各区域R1~R4、RO的屈光力进行说明。在图6所示的图表中,与图3所示的图表同样地,横轴表示距透镜部2的轴O的距离,纵轴表示透镜部2的屈光力(屈光度)。
对第1区域R1赋予的屈光力(第1屈光力)设为基准屈光力。详细地说,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第1区域R1,与距轴O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基准屈光力。
在第2区域R2中,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1屈光力起增加。详细地说,第2区域R2中的屈光力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而从第1区域R1的基准屈光力向对第3区域R3赋予的第3屈光力(强屈光力)增加。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2区域R2内的屈光力与距轴O的距离成比例地增加。
对第3区域R3赋予的屈光力(第3屈光力)为比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详细地说,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第3区域R3,与距轴O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强屈光力。
在第4区域R4中,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第3屈光力起减少。详细地说,第4区域R4中的屈光力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而从第3区域R3的强屈光力起向对外方区域RO赋予的基准屈光力减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4区域R4内的一部分中,还包含屈光力与距轴O的距离无关地为固定的区域(下面称为“固定区域”)。但是,也可以不在第4区域R4设置固定区域。在第2实施方式的第4区域R4中的除固定区域以外的区域中,屈光力与距轴O的距离成比例地减少。
对外方区域RO赋予的屈光力为基准屈光力。详细地说,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外方区域RO,与距轴O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基准屈光力。但是,也可以是对外方区域RO赋予的基准屈光力以像差校正等为目的而在区域内变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1区域R1赋予的基准屈光力的值与对外方区域RO赋予的基准屈光力的值为相同的值。但是,对第1区域R1和外方区域RO分别赋予的基准屈光力的值无需严格相同。例如,也可以是第1区域R1的基准屈光力相对于外方区域RO的基准屈光力而言的比例为±30%以内(更优选为±20%以内)。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得到适当的视野。
(各区域的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区域R1、第2区域R2以及第3区域R3中,全部的区域之间的面积的比例为±50%以内。详细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第1区域R1~第3区域R3的面积相同的方式设计了透镜部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以及第4区域R4的面积为0.6mm2以上。详细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区域R1~第4区域R4各自的面积为1.1mm2以上。
(光损失的抑制)
如图6所示,对于第1区域R1,与距轴O的距离无关地赋予了固定的第1屈光力(在第2实施方式中为基准屈光力)。因而,与仅略微远离轴O而屈光力就会减少或增加的情况不同,佩戴者能够适当地识别与第1屈光力对应的视场(也就是利用穿过了第1区域R1的光得到的视场)。因此,能够抑制佩戴者所不能识别的光的量,因此容易得到良好的视场。另外,佩戴者也能够利用穿过了第2区域R2的光得到与接近第1屈光力的屈光力范围对应的视野。因此,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能够抑制穿过了透镜部2的光中的佩戴者所不能识别的光的量,并适当地扩大焦点深度。
第2区域R2的面积相对于第1区域R1的面积而言的比例为±50%以内。其结果是,充分确保了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各自的面积。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各自的面积设为0.6mm2以上,从而充分确保了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各自的面积。因此,容易更适当地得到与第1屈光力对应的视场以及与接近第1屈光力的屈光力范围对应的视场这两方。
第2区域R2和第4区域R4的面积的大小形成为第1区域R1的面积以上的大小。其结果是,适当地确保了屈光力根据距轴O的距离而变化的第2区域R2和第4区域R4的大小。因此,能够更适当地得到与接近第1屈光力的屈光力对应的视场。也就是说,更适当地扩大了眼内透镜1的焦点深度。
在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3区域R3和第4区域R4的面积也设为0.6mm2以上,从而充分确保了各面积。因此,即使在瞳孔比外方区域RO小的状态下,也容易得到与基准屈光力至强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适当的视野。
[针对瞳孔的大小的变化的对策]
在第2区域R2和第4区域R4中,随着距轴O的距离变远,这两个区域的屈光力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并且,第1区域R1、第2区域R2、第3区域R3、以及第4区域R4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与人的瞳孔在收缩了一定程度的状态下的半径对应的半径1.5mm的区域内。因而,即使在佩戴者的瞳孔收缩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到达视网膜的光也会穿过被赋予了第1屈光力的第1区域R1、被赋予了第3屈光力的第3区域R3、以及屈光力在第1屈光力~第3屈光力之间变化的过渡区域(第2区域R2和第4区域R4)中的各个区域。因此,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的变化无关地,容易得到与第1屈光力至第3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适当的视野。
详细地说,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第1区域R1赋予的第1屈光力为基准屈光力,对第3区域R3赋予的第3屈光力为强屈光力。在该情况下,在比外方区域RO靠内侧地形成的区域的数量为尽可能少的4个。区域的数量越少,则越容易抑制像差的产生量。因而,通过将比外方区域RO靠内侧地形成的区域的数量设为4个,能够在抑制了像差的产生的状态下与佩戴者的瞳孔的大小无关地容易得到适当的视野。
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区域R1、第2区域R2、以及第3区域R3的一部分配置在以透镜部2的轴O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区域内。如上所述,在明亮的环境下,人的瞳孔的半径收缩至约1.0mm以下。当将第1区域R1、第2区域R2、以及第3区域R3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以轴O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区域内时,即使在非常明亮的环境下,到达视网膜的光也会穿过第1区域R1、第2区域R2以及第3区域R3中的各个区域。因此,即使在佩戴者的瞳孔变得非常小的情况下,也容易得到与基准屈光力至强屈光力的范围对应的适当的视野。
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只是一例。因而,也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中所例示的技术进行变更。例如,也能够在眼内透镜中仅采用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的各实施方式所例示的多个技术的一部分技术。
附图标记说明
1:眼内透镜;2:透镜部;3:支承部;O:轴;R1:第1区域;R2:第2区域;R3:第3区域;R4:第4区域;R5:第5区域;R6:第6区域;RO:外方区域。

Claims (10)

1.一种眼内透镜,具备透镜部,所述眼内透镜的特征在于,
呈圆形或环状的多个区域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地配置于所述透镜部,
所述多个区域包括:
第1区域,其是位于最中心的圆形的区域,所述第1区域是与距所述轴的距离无关地被赋予了固定的第1屈光力的区域;
第2区域,其是在所述第1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1区域邻接的环状的区域,所述第2区域是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而屈光力从第1屈光力起增加或减少的区域;以及
外方区域,其是位于比所述第2区域靠外侧的位置的环状的区域,所述外方区域是被赋予了用于聚焦于远处的基准屈光力的区域,
其中,与穿过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的光有关的在空间频率为50lp/mm下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在散焦量为-0.5D~0.5D的范围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并且极小值的数量为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区域的面积相对于所述第1区域的面积而言的比例为±50%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区域和所述第2区域各自的面积为0.6mm2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1区域赋予的所述第1屈光力为比所述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
在所述第2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起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内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区域还包括:
环状的第3区域,其在所述第2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2区域邻接,被赋予了所述基准屈光力;
环状的第4区域,其在所述第3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3区域邻接;
环状的第5区域,其在所述第4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4区域邻接,被赋予了所述强屈光力;以及
环状的第6区域,其在所述第5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5区域邻接、并且在所述外方区域的内侧与所述外方区域邻接,
其中,在所述第4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3区域的所述基准屈光力起向所述第5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增加,
在所述第6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5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起向所述外方区域的所述基准屈光力减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内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4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以及所述第3区域配置在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内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区域以及所述第2区域配置在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0mm的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内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6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所述第3区域、所述第4区域以及所述第5区域配置在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内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区域还包括:
环状的第3区域,其在所述第2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2区域邻接,被赋予了与所述第1屈光力不同的第3屈光力;以及
环状的第4区域,其在所述第3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3区域邻接,
对所述第1区域赋予的所述第1屈光力为所述基准屈光力,
对所述第3区域赋予的所述第3屈光力为比所述基准屈光力强的强屈光力,
在所述第2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1区域的所述基准屈光力起向所述第3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增加,
所述外方区域以在所述第4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4区域邻接的方式设置,
在所述第4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3区域的所述强屈光力起向所述外方区域的所述基准屈光力减少。
10.一种眼内透镜,其特征在于,
呈圆形或环状的多个区域以透镜部的轴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地配置于所述透镜部,
所述多个区域包括:
圆形的第1区域,其位于最中心,被赋予了第1屈光力;
环状的第2区域,其在所述第1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1区域邻接;
环状的第3区域,其在所述第2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2区域邻接,被赋予了与所述第1屈光力不同的第3屈光力;
环状的第4区域,其在所述第3区域的外侧与所述第3区域邻接;以及
外方区域,其是位于比所述第4区域靠外侧的位置的环状的区域,所述外方区域是被赋予了用于聚焦于远处的基准屈光力的区域,
其中,在所述第2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从所述第1屈光力起向所述第3屈光力增加或减少,
在所述第4区域中,随着距所述轴的距离变远,屈光力向与所述第2区域中的屈光力的变化相反的方向变化,
所述第4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以及所述第3区域配置在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内,
与穿过以所述透镜部的轴为中心且半径为1.5mm的区域的光有关的在空间频率为50lp/mm下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在散焦量为-0.5D~0.5D的范围内具有一个极大值并且极小值的数量为0。
CN202210790906.2A 2021-07-05 2022-07-05 眼内透镜 Pending CN1155815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11586 2021-07-05
JP2021111586 2021-07-05
JP2021111587 2021-07-05
JP2021-111587 2021-07-05
JP2022-034886 2022-03-08
JP2022034885A JP2023008787A (ja) 2021-07-05 2022-03-08 眼内レンズ
JP2022-034885 2022-03-08
JP2022034886A JP2023008788A (ja) 2021-07-05 2022-03-08 眼内レン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1541A true CN115581541A (zh) 2023-01-10

Family

ID=82547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0906.2A Pending CN115581541A (zh) 2021-07-05 2022-07-05 眼内透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00618A1 (zh)
EP (1) EP4115850A1 (zh)
CN (1) CN115581541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4378A (en) * 1996-05-21 1999-01-26 Allergan Enhanced monofocal IOL or contact lens
US6260966B1 (en) * 1998-03-11 2001-07-17 Menicon Co. Ltd. Multifocal ocular lens
JP2004121433A (ja) 2002-09-30 2004-04-22 Nidek Co Ltd 眼内レンズ
US8974526B2 (en) * 2007-08-27 2015-03-10 Amo Groningen B.V. Multizonal lens with extended depth of focus
EP2300867A1 (en) * 2008-07-15 2011-03-30 Alcon, Inc. Accommodative iol with toric optic and extended depth of focus
US8292953B2 (en) * 2008-10-20 2012-10-23 Amo Groningen B.V. 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
KR101436300B1 (ko) * 2008-12-18 2014-09-01 알콘, 인코퍼레이티드 확장된 초점 심도를 갖는 안구내 렌즈
EP3452852A4 (en) * 2016-05-05 2020-04-15 Theramedice LLC INTRAOCULAR LENS AND ASSOCIATED DESIGN AND MODELING METHODS
KR20230156366A (ko) * 2021-03-09 2023-11-14 타트븀 엘엘씨 확장된 초점 심도를 제공하는 안구내 렌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00618A1 (en) 2023-01-05
EP4115850A1 (en) 2023-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7383B2 (en) Intraocular lens
JP4467653B2 (ja) 同心非球面多焦点型眼用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46523B2 (ja) 軽減された視覚的障害を有する多焦点レンズ
JP6041401B2 (ja) 拡張焦点深度眼内レンズを含む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630260B1 (ko) 동공 역학을 이용함으로써 가조절력을 증가시키기 위한 확장된 초점 심도 〔edof〕 렌즈
ES2556212T3 (es) Lente intraocular multifocal de difracción con zona de distancia de lejos central modificada
US10945834B2 (en) Hyperchromatic presybyopia-correcting intraocular lenses
KR20150050588A (ko) 연장된 초점 심도를 위한 멀티-링 렌즈, 시스템 및 방법
MX2007009161A (es) Iol difractivo epodizado con region difractiva frustrada.
KR20110067142A (ko) 선택된 구면 수차 특성을 갖는 원환체 안과용 렌즈
CN106707542B (zh) 一种眼外佩戴的视力矫正镜
CN112703443B (zh) 眼用透镜、其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以及眼用透镜组
TWI523647B (zh) 利用瞳孔動態(pupil dynamics)來增進假性調節之擴展焦深(EDOF)水晶體
CN113367840B (zh) 人工晶状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53892B (zh) 一种眼内镜
CN115581541A (zh) 眼内透镜
WO2021111821A1 (ja) 眼内レンズ
CN115867229A (zh) 眼科透镜
JP6956526B2 (ja) 単焦点眼内レンズ
JP2023008787A (ja) 眼内レンズ
CN217767087U (zh) 一种复合式远视镜片
KR20230042221A (ko) 안과용 렌즈
CN115032816A (zh) 一种延缓远视发展的复合多焦点和全焦镜片
TWI555522B (zh) 利用瞳孔動態(pupil dynamics)來增進假性調節之擴展焦深(EDOF)水晶體(一)
CN113873968A (zh) 高清晰度和扩展景深人工晶状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