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79609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79609A
CN115579609A CN202211054469.4A CN202211054469A CN115579609A CN 115579609 A CN115579609 A CN 115579609A CN 202211054469 A CN202211054469 A CN 202211054469A CN 115579609 A CN115579609 A CN 115579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radiator
electronic device
cover plate
folded state
hinge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44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建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44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796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79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96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21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within a radiating element or between connected radia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主体、第二设备主体和铰链机构,铰链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设备主体与第一连接部相连,第二设备主体与第二连接部与相连,第一设备主体可相对于第二设备主体转动,以使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铰链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或者,铰链机构设有第一天线辐射体;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净空开口,且在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净空开口减小。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折叠式电子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此种电子设备可以在展开状态下获得较大的显示面积,同时可以在折叠状态下减小自身尺寸,从而便于用户携带。
但由于折叠式电子设备需要设置用于驱动电子设备展开或折叠的铰链机构,导致折叠式电子设备的结构布局紧凑,空余空间较小,而且,在折叠式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由于各部件之间的距离较小,导致折叠式电子设备所设置的天线的净空距离小,影响天线的净空环境,进而影响天线的工作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天线工作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主体、第二设备主体和铰链机构,其中:
所述铰链机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设备主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设备主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转动,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铰链机构的至少一部分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或者,所述铰链机构设有第一天线辐射体;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净空开口,且在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折叠状态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的净空开口减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铰链机构自身的至少一部分结构直接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或者,铰链机构直接设置第一天线辐射体,而且,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由于净空开口的出现,使得第一天线辐射体的净空环境得到优化,即净空距离增大,第一天线辐射体附近一定距离范围内无金属部件阻挡其通信,因此,并未因电子设备的折叠而影响第一天线辐射体的净空环境,反而有利于提升第一天线辐射体的工作性能。
另一方面,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相贴合,二者组合易激发腔模式,在工作频带内引入杂波,而铰链机构位于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的边沿,第一天线辐射体所在的位置更是远离第一设备主体和第二设备主体所形成的区域,因此,第一天线辐射体不会被杂波影响,避免影响第一天线辐射体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再一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9-图10为不同实施例中图8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辐射体、第二天线辐射体、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的通信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设备主体、
200-第二设备主体、
300-铰链机构、310-转轴、320-第一连接部、330-第二连接部、340-盖板、a-第一凹槽、341-第一非金属介质、b-第二凹槽、342-第二非金属介质、350-净空开口、
400-第一天线辐射体、410-辐射部、420-开缝、430-断口、
500-第二天线辐射体、
610-控制模块、620-检测模块、
700-摄像头、
800-电抗切换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考图1-图1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主体100、第二设备主体200和铰链机构300。其中,如图1-图2所示,铰链机构300设置在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的边沿,且铰链机构300位于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之间,铰链机构300用于连接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以使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参考图3、图5和图7所示,铰链机构300包括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第一设备主体100与第一连接部320相连,第二设备主体200与第二连接部330相连,第一设备主体100可相对于第二设备主体200转动,从而使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相对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相对运动。可选地,第一设备主体100可绕转动轴线相对于第二设备主体200转动,铰链机构300还包括转轴310,转轴310的轴线即转动轴线,第一设备主体100通过第一连接部320与转轴310转动连接,第二设备主体200通过第二连接部330与转轴310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20与转轴310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330与转轴310转动连接。第一设备主体100可绕转轴310相对于第二设备主体200转动,以使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可选地,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可以均设置套设环,套设环套设在转轴310上,并相对转轴310可转动。
铰链机构300的至少一部分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或者,铰链机构300设有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可选地,可以是转轴310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也可以是铰链机构300中除转轴310、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以外的其它金属部件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也可以是在铰链机构300以外单独设置金属部件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而且,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之间形成净空开口350,在电子设备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之间形成的净空开口减小,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之间可以具有间隙,或者,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直接接触。可选地,参考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可以为柔性连接部,在电子设备折叠的过程中,第一连接部320的一部分可相对于第一设备主体100弯折,第二连接部330的一部分可相对于第二设备主体200弯折,从而使第一连接部320的弯折部分和第二连接部330的弯折部分之间形成净空开口350。
可选地,转轴310可以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可通过齿轮实现传动连接,且第一连接部320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接部330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净空开口350位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将铰链机构300自身的至少一部分结构直接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或者,铰链机构300直接设置第一天线辐射体400,而且,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由于净空开口350的出现,使得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净空环境得到优化,即净空距离增大,第一天线辐射体400附近一定距离范围内无金属部件阻挡其通信,因此,并未因电子设备的折叠而影响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净空环境,反而有利于提升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工作性能。而且,由于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存在,可以减少设置在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上的天线数量,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的整体重量。
另一方面,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相贴合,二者组合易激发腔模式,在工作频带内引入杂波,而铰链机构300位于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的边沿,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所在的位置更是远离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所形成的区域,因此,第一天线辐射体400不会被杂波影响,避免影响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工作性能。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铰链机构300还包括盖板340,盖板340分别与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活动连接,盖板340的一部分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或者,如图3和图4所示,盖板340为金属盖板,盖板340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即盖板340的整体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此处对盖板340的金属材质不做限制。可选地,第一设备主体100可绕转动轴线相对于第二设备主体200转动,在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相对转动的过程中,盖板340相对于转动轴线或转轴310的位置不变。如此,盖板340既能避免转轴310、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外露,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性能,又能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通信性能。在后一实施例中,金属盖板直接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有利于增大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体积,增大通信区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通信性能。
可选地,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天线辐射体400位于净空开口350的内侧,净空开口350的内侧指朝向电子设备内部的一侧。如此,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比较靠近电子设备的内部,易被金属材质的部件例如转轴310阻挡通信,不利于提升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工作性能。故,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天线辐射体400位于净空开口350的外侧,净空开口350的外侧指背向电子设备内部的一侧。如此,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更为靠近电子设备的外部,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净空环境较好,有利于提升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工作性能。
由于盖板340为金属盖板,使得盖板340的重量较大,进而电子设备的整体重量增大,故为解决该问题,盖板340设有第一凹槽a,第一凹槽a内填充有第一非金属介质341,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凹槽a与净空开口350相对,即第一凹槽a的开口朝向净空开口350。可选地,第一非金属介质341可以为塑料,也可以为其它的非金属介质。如此,由于第一非金属介质341的重量小于金属的重量,故在第一凹槽a内填充第一非金属介质341,保证盖板340支撑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减小盖板340的整体重量,进而减小电子设备的重量;而且,由于第一凹槽a与净空开口350相对,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净空距离增大,净空环境良好,有利于提升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工作性能。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铰链机构300还包括盖板340,盖板340分别与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活动连接,盖板340的外侧表面设有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盖板340为非金属结构件,可选地,盖板340可以为塑料结构件,也可以为其它非金属结构件。第一天线辐射体400设置于盖板340的外侧表面,此处的外侧表面指盖板340背向电子设备内部的一侧表面,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盖板340位于净空开口350的外侧,即第一天线辐射体400位于盖板340背向净空开口350的一侧。可选地,盖板340成型后,可利用激光镭射技术直接在盖板340的表面化镀形成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简化装配过程。
由于非金属结构的重量小于金属结构的重量,故采用本实施例,可在保证盖板340的支撑性能的同时进一步减小盖板340的重量,进而减小电子设备的重量,同时盖板340不会对第一天线辐射体400造成干扰,因此可以改善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工作性能。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盖板340设有第二凹槽b,第二凹槽b内填充有第二非金属介质342,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凹槽b与净空开口350相对,即第二凹槽b的开口朝向净空开口350。可选地,第二非金属介质342的材料不同于第一非金属介质341的材料,且第二非金属介质342的密度小于第一非金属介质341的密度,其中,第一非金属介质341和第二非金属介质342可以为不同种类的塑料。如此,在第二凹槽b内填充第二非金属介质342可以进一步减小盖板340的整体重量,进而减小电子设备的重量;而且,由于第二凹槽b与净空开口350相对,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净空距离增大,净空环境良好,有利于提升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工作性能。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主体100可绕转动轴线相对于第二设备主体200转动,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延伸方向可以与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相交,如此,由于铰链机构300所占用的空间有限,故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相对转动轴线倾斜设置会影响自身的延伸长度,不利于提升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工作性能。故,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沿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延伸,如此,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延伸长度受限减小,可以增大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延伸长度,有利于提升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工作性能;而且,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对人体的辐射方向趋向于垂直于转动轴线的方向,如图8中A处侧部的虚线框所对应的区域即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辐射区域,故人体接触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辐射区域的可能性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对人体的辐射。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天线辐射体400为一体结构,第一天线辐射体400为单频天线;或者,如图9所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包括至少两个辐射部410,各辐射部410沿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辐射部410之间设有断口430。在后一实施例中,各辐射部41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的天线形式,使各辐射部410的频率不同,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可以作为多频天线。可选地,各辐射部410可以分别为单极子天线、环天线等。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天线辐射体500,第二天线辐射体500设于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中的至少一者的边沿。可选地,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可以为至少两个,各第二天线辐射体500间隔设置。具体地,在折叠状态下,电子设备包括相背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以及相背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其中,铰链机构300设置于左侧端面,各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可以分布于上端面、下端面和右侧端面,图8中第二天线辐射体500侧部的虚线框所对应的区域即为第二天线辐射体500的辐射区域。可选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可以同时工作,二者也可以相互切换工作。
如此,第二天线辐射体500与第一天线辐射体400配合通信,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通信性能;而且,第二天线辐射体500比较靠近电子设备的外部,第二天线辐射体500的净空环境较好,有利于提升第二天线辐射体500的工作性能。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处于工作状态,但是,由于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组合易激发腔模式,在工作频带内引入杂波,导致第二天线辐射体500的工作性能降低;同时,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处于工作状态,但是,由于此时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共同封闭净空开口350,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净空距离较小,导致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工作性能有所降低。
故,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处于工作状态,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处于非工作状态;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处于工作状态,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处于非工作状态。也就是说,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天线辐射体500的净空环境易受影响,不利于第二天线辐射体500的工作,且由于净空开口350的出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净空距离较大,净空环境良好,故此时仅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工作效果更好;同样地,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二天线辐射体500的净空环境良好,而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易被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遮挡通信,不利于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工作,故此时仅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工作效果更好。
如此设置,用户可根据电子设备的形态切换不同的天线工作,减少电子设备的耗电量,有利于延长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
用户可根据电子设备的形态手动切换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500的状态,但是,手动切换动作较慢,切换效率低。为解决该问题,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模块610和检测模块620,控制模块610和检测模块620设于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中的至少一者,且检测模块620、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分别与控制模块610通信连接,检测模块620用于检测电子设备的形态,即,检测模块620用于检测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还是展开状态,控制模块610用于根据电子设备的形态控制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500的状态。如此,利用检测模块620和控制模块610,实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500的自动切换过程,切换效率高。
可选地,检测模块620可以为距离传感器,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第一设备主体100的某个位置与第二设备主体200的某个位置之间的距离变化,来识别电子设备是处于折叠状态还是展开状态,当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此时控制模块610控制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工作,当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此时控制模块610控制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工作;当然,检测模块620也可以为电容传感器或其它检测元件,总之,根据检测模块620所检测的被测量的变化来识别电子设备的形态;控制模块610可以为PLC(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也可以为单片机。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处于多天线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均处于工作状态。可选地,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均处于工作状态。如此,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可组成MIMO天线系统,即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有利于改善通信性能,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摄像头700,摄像头700设于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中的至少一者的顶部,且第一天线辐射体400靠近顶部设置,前文中的上端面所在的位置即为顶部。具体地,转轴310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转轴310的第一端邻近顶部,且第一天线辐射体400与转轴310的第一端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第一天线辐射体400与转轴310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第一预设距离小于第二预设距离。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用户的手部通常握持电子设备的底部,用户的头部也仅可能接触电子设备的顶部,而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对应转轴310的中部区域设置,且较为靠近摄像头700,故人体会远离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辐射区域,减小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对人体的辐射。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如图12-图13所示,第一设备主体100可绕转动轴线相对于第二设备主体200转动,第一天线辐射体400设有开缝420,开缝420沿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延伸。此时,第一天线辐射体400为slot天线(开槽天线)。可选地,在盖板340为金属盖板,且金属盖板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情况下,金属盖板设有开缝420,开缝420可以与第一凹槽a连通;在盖板340设有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情况下,第一天线辐射体400设有开缝420。如此,通过设置开缝420,可减小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体积,进一步减小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重量,进而减小电子设备的重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开缝420的数量为一条,或者,第一天线辐射体400设有至少两条开缝420,各开缝420沿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且各开缝420的长度互不相同。具体地,各开缝420中包括第一开缝和第二开缝,第一开缝的长度为L1,第二开缝的长度为L2,L1小于L2,第一开缝所对应的天线部分的频率高于第二开缝所对应的天线部分的频率。如此,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可以通过开设不同长度的开缝420,调节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工作频率。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抗切换部件800,电抗切换部件800设于第一设备主体100和第二设备主体200中的至少一者,且电抗切换部件800与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电连接,以调节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频率范围。可选地,电抗切换部件800可以包括选择开关以及具有不同电抗值的元器件,这里的元器件可以是电容器或电感器,其中,电容器或电感器可以设置为至少一个,选择开关与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电连接,且选择开关可以选择性地与电容器或电感器连接。具体地,在需要调低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频率时,选择开关可以选择连接电感器,通过调小电感器的电感的方式实现;在需要调高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频率时,选择开关可以选择连接电容器,通过调小电容器的电容的方式实现。总之,依靠电抗切换部件800,能够实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频率切换,对第一天线辐射体400进行精准调频。
实际应用时,首先在第一天线辐射体400上开设合适长度的开缝420,以对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初始调频,使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工作频率处于一定频率范围内,进一步再通过电抗切换部件800对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精准调频。
在本实施例中,开缝420为至少两条,各开缝420沿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各开缝420的长度互不相同,从而形成具有更多频段的天线。进一步地,电抗切换部件800位于相邻的开缝420之间。如此,电抗切换部件800与相邻的两个开缝420之间的距离均较小,故电抗切换部件800可以对相邻的两个开缝420所对应的天线部分分别精准调频。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或可穿戴设备。当然,该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主体(100)、第二设备主体(200)和铰链机构(300),其中:
所述铰链机构(300)包括第一连接部(320)和第二连接部(330),所述第一设备主体(10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0)相连,所述第二设备主体(20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30)相连,所述第一设备主体(10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200)转动,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铰链机构(300)的至少一部分作为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或者,所述铰链机构(300)设有第一天线辐射体(400);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部(32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30)之间形成净空开口(350),且在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折叠状态切换至所述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20)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30)之间形成的所述净空开口(350)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300)还包括盖板(340),所述盖板(340)分别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100)和所述第二设备主体(200)活动连接,所述盖板(340)为金属盖板,所述盖板(340)为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位于所述净空开口(350)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40)设有第一凹槽(a),所述第一凹槽(a)内填充有第一非金属介质(341),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凹槽(a)与所述净空开口(350)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300)还包括盖板(340),所述盖板(340)分别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100)和所述第二设备主体(200)活动连接,所述盖板(340)的外侧表面设有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所述盖板(340)为非金属结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40)设有第二凹槽(b),所述第二凹槽(b)内填充有第二非金属介质(342),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凹槽(b)与所述净空开口(350)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100)可绕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200)转动,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沿所述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包括至少两个辐射部(410),各所述辐射部(410)沿所述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的所述辐射部(410)之间设有断口(4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天线辐射体(500),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500)设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100)和所述第二设备主体(200)中的至少一者的边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处于非工作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500)处于工作状态,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处于非工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摄像头(700),所述摄像头(700)设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100)和所述第二设备主体(200)中的至少一者的顶部,且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靠近所述顶部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100)可绕转动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备主体(200)转动,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设有至少两条开缝(420),各所述开缝(420)沿所述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且各所述开缝(420)的长度互不相同,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抗切换部件(800),所述电抗切换部件(800)设于所述第一设备主体(100)和所述第二设备主体(200)中的至少一者,且所述电抗切换部件(800)与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电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400)的频率范围。
CN202211054469.4A 2022-08-31 2022-08-31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5796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4469.4A CN115579609A (zh) 2022-08-31 2022-08-31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4469.4A CN115579609A (zh) 2022-08-31 2022-08-3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9609A true CN115579609A (zh) 2023-01-06

Family

ID=84580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4469.4A Pending CN115579609A (zh) 2022-08-31 2022-08-3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796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61687A (zh) * 2023-09-21 2023-10-27 浪潮(山东)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装置及其广播通信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61687A (zh) * 2023-09-21 2023-10-27 浪潮(山东)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装置及其广播通信设备
CN116961687B (zh) * 2023-09-21 2023-12-19 浪潮(山东)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装置及其广播通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09187B2 (ja) アンテナ及びセンサ用部材として兼用する金属体と連動する装置
EP3667815B1 (en) Antenna for device, and foldable device
CN107425284B (zh)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KR101687632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가변형 내장 안테나 장치
KR101460970B1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JP4572580B2 (ja) 折り畳み式携帯無線機
CN104604025B (zh) 用于可调谐天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05409A (zh) 移动装置
CN106340709B (zh) 可变形移动装置
CN115579609A (zh) 电子设备
CN111384585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4614237A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
KR100498936B1 (ko)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의 다이버시티 안테나 장치
CN108879099A (zh) 移动装置和天线结构
CN201025632Y (zh) 整合式多频天线
JP2006304072A (ja) 携帯無線装置
EP396846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0805986U (zh) 移动终端
WO2024008010A1 (zh) 智能眼镜
CN112993576A (zh) 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1360253Y (zh) 一种具有外置天线的usb数据卡
CN112436265A (zh) 移动终端及其天线控制方法
CN112311910A (zh) 移动装置
CN107453041B (zh) 一种电子设备
EP1278155B1 (en) Card device comprising an antenna and connected with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or a wireless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