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77279B - 冲孔聚类方法及装置、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和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冲孔聚类方法及装置、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和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77279B
CN115577279B CN202211409708.3A CN202211409708A CN115577279B CN 115577279 B CN115577279 B CN 115577279B CN 202211409708 A CN202211409708 A CN 202211409708A CN 115577279 B CN115577279 B CN 115577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unched holes
punched
punching
s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097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77279A (zh
Inventor
江琴
何蕤
谢晖
易建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4097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77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77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7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77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7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孔聚类方法及装置、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和加工方法。冲孔聚类方法,获取所有冲孔的法向量数据;基于所述法向量数据,计算每个冲孔之间的法向量夹角;根据法向量夹角和预设夹角值将所有冲孔划分为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和剩余孔集合;分别对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中的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将剩余孔集合的各冲孔分别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中;若有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不能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时,该不能归类的剩余孔集合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本公开可以得到包括所有冲孔的最少孔类集合,以此得到加工所有冲孔的最少加工工序,提高冲压件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冲孔聚类方法及装置、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和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孔聚类方法及装置、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和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开始生产冲压件前,需要对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进行设计。对于冲压件的生产而言,冲压工序越少意味着冲压件的生产效率就越高。
冲压件上通常需要设置较多的冲孔,加工冲孔会产生较多的冲压工序。而冲压件上相近角度的冲孔的加工能够在同一个冲压工序中完成,因此尽可能用最少的冲压工序完成所有冲孔的加工,可以增加冲压件的生产效率。
现有技术无法确保能够获得完成所有冲孔的加工的最少冲压工序,因此现有技术的冲压件的生产效率并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冲孔聚类方法及装置、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和加工方法,可以增加冲压件的生产效率。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冲孔聚类方法,所述冲孔聚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有冲孔的法向量数据;
基于所述法向量数据,计算每个冲孔之间的法向量夹角;
根据法向量夹角和预设夹角值将所有冲孔划分为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和剩余孔集合;
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由最多的互不相容的冲孔组成,剩余孔集合为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包含的冲孔之外的其他冲孔组成的集合;
分别对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中的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
将剩余孔集合的各冲孔分别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中并保证孔类集合的各冲孔相互相容;
若有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不能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时,不能归类的剩余孔集合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
可选的,将剩余孔集合的各冲孔分别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中并保证孔类集合的各冲孔相互相容,包括:
迭代执行:
遍历剩余孔集合的冲孔,确定目前剩余孔集合中各冲孔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
若所述数量等于1,则将所述数量等于1对应的所述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划分到与其相容的孔类集合中,并将所述冲孔从所述剩余孔集合中删除;
若所述数量大于1,则所述数量大于1对应的所述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暂不划分;
当每一次剩余孔集合遍历完成后,判断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个数,当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个数为0时结束迭代执行。
可选的,若有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不能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时,不能归类的剩余孔集合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包括:
在迭代执行中,还包括:
若所述数量等于0时,则将所述数量等于0对应的所述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
可选的,确定目前剩余孔集合中各冲孔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包括:
逐一遍历剩余孔集合中的各个冲孔;
逐一遍历目前已有的孔类集合,判断目前遍历到的冲孔与目前遍历到的孔类集合中的所有冲孔是否相互相容,若是则所述冲孔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加1。
可选的,在相连两次迭代执行得到的孔类集合没有发生变化时,将一个所述数量大于1对应的所述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分别划分到不同的孔类集合之后,枚举其各自迭代执行得到的冲孔聚类结果,选取其中孔类集合的数量最少的冲孔聚类结果作为最终的冲孔聚类结果。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冲孔聚类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冲孔的法向量数据;
法向量夹角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法向量数据,计算每个冲孔之间的法向量夹角;
冲孔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法向量夹角和预设夹角值将所有冲孔划分为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和剩余孔集合;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由最多的互不相容的冲孔组成,剩余孔集合为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包含的冲孔之外的其他冲孔组成的集合;
孔类集合生成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中的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若有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不能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时,不能归类的剩余孔集合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
冲孔聚类模块,用于将剩余孔集合的各冲孔分别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中并保证孔类集合的各冲孔相互相容。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方法,通过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冲孔聚类方法得到孔类集合的数量和各孔类集合包括的冲孔,将孔类集合的数量设为加工冲孔时所需的冲压工序的总数量,将同一孔类集合中的冲孔设为在同一加工工序中加工的冲孔。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冲压件的加工方法,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方法得到的冲压工序对冲压件进行加工。
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冲孔聚类方法或第三方面所述的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方法或第四方面所述的冲压件的加工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冲孔聚类方法或第三方面所述的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方法或第四方面所述的冲压件的加工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冲孔聚类方法通过先确定最多的不能归为同类的冲孔,对所述不能归为同类的冲孔生成单独的孔类集合,然后将剩余的冲孔和已生成的孔类集合逐个比较和判断,以将剩余孔划分到已有的孔类集合中,以此得到包括所有冲孔的最少孔类集合。本公开通过得到包括所有冲孔的最少孔类集合,实现用最少的冲压工序完成所有冲孔的加工,可以最大限度的精简加工冲孔的冲压工序,进而增加冲压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冲孔聚类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孔聚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冲孔聚类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冲孔聚类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冲孔聚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冲孔聚类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冲孔聚类方法是应用在提供二次开发接口的CAD工程设计软件中为冲压工序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的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冲孔聚类方法通过利用CAD工程设计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获取得到设计好的冲压件模具上的各个冲孔的法向量,然后通过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具体陈述的方案,最后获得包括所有冲孔的最少孔类集合,以此得到完成所有冲孔的加工的最少冲压工序。本公开提供的冲孔聚类方法为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和后续的加工提供了便利的数据支持。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孔聚类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冲孔聚类的示意图。参照图2、图3所示,现有的方法中,通过任选一个冲孔的法向量,遍历其他所有冲孔,凡是与该冲孔的法向量的夹角小于或等于预设夹角值的,就归为一类,否则另外分类,这种方法不能保证所得到的聚类个数最小。
例如,现有四个冲孔A、B、C、D,相互连接的两个冲孔的法向量夹角小于预设夹角值,不相互连接的两个冲孔的法向量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值。其中,A与B、A与C、B与D的法向量夹角小于预设夹角值,A与D、B与C、C与D的法向量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值。
按照现有的聚类方法,如果第一随机选的冲孔为A,A遍历到的第一个冲孔为B,由于A与B的法向量夹角小于预设夹角值,则将A和B归为一类。A遍历到的第二个冲孔为C,虽然A与C的法向量夹角小于预设夹角值,但已与A归为一类的冲孔B与C的法向量夹角大于预设夹角值,所以C需另起一类。A再遍历到D,由于D与A的法向量夹角大于预设夹角值,所以D又另起一类,这样图2中的四个冲孔最终分为三类,如图2中的圆圈显示。
而显然,如图3所示,这四个冲孔可以分成两类,其中A和C可以归为一类,B和D可以归为另一类。因此,现有的聚类方法虽然可以完成冲孔的分类,但是无法保证得到最小的聚类数。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冲孔聚类方法的流程图之一。参照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冲孔聚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获取所有冲孔的法向量数据。
具体的,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利用CAD工程设计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获取得到当前已设计好的冲压件模型中各个冲孔的法向量数据。
S402:基于所述法向量数据,计算每个冲孔之间的法向量夹角。
具体的,以图3为例,根据S401中获取得到的冲孔的法向量数据计算得到冲孔A、B、C、D之间的法向量夹角。
S403:根据法向量夹角和预设夹角值将所有冲孔划分为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和剩余孔集合;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由最多的互不相容的冲孔组成,剩余孔集合为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包含的冲孔之外的其他冲孔组成的集合。
具体的,根据法向量夹角和预设夹角值将所有冲孔划分为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和剩余孔集合,包括:
S4031:根据冲孔之间的法向量夹角和预设夹角值将确定冲孔之间的相容和不相容关系。例如在本实施例中,A与B、A与C、B与D的法向量夹角小于预设夹角值则A与B、A与C、B与D是相容的。A与D、B与C、C与D的法向量夹角大于或等于预设夹角值,则A与D、B与C、C与D是不相容的。
应当注意的是,预设夹角值是根据加工冲孔的工具在一次冲压工序中加工不同角度的冲孔时,其所允许的冲孔的最大差异的法向量角度进行设置的。因此,在不同实施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上使用的冲压工具对预设夹角值进行相应的调节。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示例仅仅是提出了其中一种通过判断冲孔之间法向量夹角和预设夹角值之间的大小,用以划分在同一冲压工序中可以同时进行加工的冲孔的方法。即当两个冲孔之间的法向量夹角在预设夹角值以上时所述两个冲孔互不相容,当两个冲孔之间的法向量夹角在预设夹角值之下时所述两个冲孔相互相容。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的是,前述实施例中启示了通过预设夹角值划分冲孔是否能在同一冲压工序中加工的方法。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变换,使得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判断关系或端点值发生反转或变化。
S4032:根据冲孔之间的不相容关系确定得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最大不相容孔集合由尽可能多的冲孔组成,且最大不相容孔集合中的冲孔两两之间互不相容。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最大不相容孔集合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遍历所有冲孔,以冲孔本身为起始元素建立冲孔起始的不相容孔集合。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从冲孔A开始遍历,则冲孔A起始的不相容孔集合为(A)。
迭代执行:
遍历不相容关系剩余的不相容关系,找到与不相容孔集合中的冲孔相互不相容的冲孔加入起始不相容孔集合。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与冲孔A的不相容孔集合中的所有冲孔互斥的有D,则在一次迭代执行后,冲孔A的不相容孔集合为(A,D)。
当一次遍历后,起始不相容孔集合没有新的冲孔加入时,结束迭代执行。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次迭代执行时,找不到与冲孔A的不相容孔集合中的冲孔同时互斥的冲孔,结束迭代执行,得到冲孔A的不相容孔集合。
在遍历所有冲孔后,选取得到的不相容孔集合中具有最多冲孔的不相容孔集合作为最大不相容孔集合。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遍历所有冲孔后,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得到冲孔A的不相容孔集合为(A,D),冲孔B的不相容孔集合为(B,C),冲孔C的不相容孔集合为(C,D),冲孔D的不相容孔集合为(D,A)和(D,C),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的不相容孔集合具有的个数相等,因此随机选取其中一个不相容孔集合作为最大不相容孔集合,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选取冲孔A的不相容孔集合为(A,D)作为最大不相容孔集合。
S404:分别对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中的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最大不相容孔集合为(A,D),则分别针对最大不相容孔集合中的冲孔A建立第一孔类集合为(A),针对冲孔D建立第二孔类集合为(D)。
S405:将剩余孔集合的各冲孔分别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中并保证孔类集合的各冲孔相互相容。其中剩余孔集合为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包含的冲孔之外的其他冲孔组成的集合。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剩余孔集合为(B,C)。
具体的,将剩余孔集合的各冲孔分别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中并保证孔类集合的各冲孔相互相容,包括:
将剩余孔集合中各冲孔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的初始值设置为0;
迭代执行:
遍历剩余孔集合的冲孔,确定目前剩余孔集合中各冲孔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
具体的,确定目前剩余孔集合中各冲孔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包括以下步骤:
逐一遍历剩余孔集合中的各个冲孔;
逐一遍历目前已有的孔类集合,判断目前遍历到的冲孔与目前遍历到的孔类集合中的所有冲孔是否相互相容,若是则所述冲孔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加1。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冲孔B可以与第一孔类集合(A)中的所有冲孔相容,则冲孔B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加1,此时冲孔B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为1。
继续遍历,发现冲孔B可以与第二孔类集合(D)中的所有冲孔相容,冲孔B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加1,此时冲孔B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为2。
同理的,得到剩余孔集合中的另一冲孔C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为1。
若所述数量等于1,则将所述数量等于1对应的所述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划分到与其相容的孔类集合中,并将所述冲孔从所述剩余孔集合中删除。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次迭代执行时,冲孔C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为1,则将冲孔C划分到与其相互相容的第一孔类集合(A)中,得到新的第一孔类集合(A,C),并将冲孔C从剩余孔集合中删去。
若所述数量大于1,则所述数量大于1对应的所述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暂不划分。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在第一次迭代执行时,冲孔B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为2,因此冲孔B在第一次迭代执行时暂不划分至任何的孔类集合中。
在第二次迭代执行时,由于冲孔B与新的第一孔类集合中的冲孔C不相容,因此冲孔B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在第二次迭代执行时为1,将冲孔B划分到与其相互相容的第二孔类集合(D)中,得到新的第二类孔类集合(B,D),并将冲孔B从剩余孔集合中删去。
当每一次剩余孔集合遍历完成后,判断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个数,当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个数为0时结束迭代执行。具体的,在第二次迭代执行完成后,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个数为0,此时中止迭代执行,得到冲孔聚类的结果即第一孔类集合(A,C)和第二孔类集合(B,D)。
在步骤S405将剩余孔集合的各冲孔分别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的迭代执行中,有概率出现相连两次迭代执行得到的孔类集合不发生变化,陷入死循环。
此时剩余孔集合中的所有冲孔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都大于1。
为了打破死循环,需要将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都大于1的其中一个冲孔分配至对应的孔类集合中。由于不能保证随机分配最后可以获得最优的聚类结果。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本公开采用枚举法,在相连两次迭代执行得到的孔类集合没有发生变化时,将一个所述数量大于1对应的所述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分别划分到不同的孔类集合之后,枚举其各自迭代执行得到的冲孔聚类结果,选取其中孔类集合的数量最少的冲孔聚类结果作为最终的冲孔聚类结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数量仍大于1对应的所述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划分到不同的孔类集合中得到不同的试验聚类,分别对试验聚类继续进行迭代执行;比较不同的试验聚类最后迭代执行结束时得到的孔类集合的数量,取最少孔类集合的数量的试验聚类作为最终的冲孔聚类结果。
S406:若有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不能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时,不能归类的剩余孔集合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
具体的,在上述S405的迭代执行中,还包括,若所述数量等于0时,则将所述数量等于0对应的所述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冲孔聚类方法通过先确定最多的不能归为同类的冲孔,对所述不能归为同类的冲孔生成单独的孔类集合,然后将剩余的冲孔和已生成的孔类集合逐个比较和判断,以将剩余孔划分到已有的孔类集合中,以此得到包括所有冲孔的最少孔类集合。本公开通过得到包括所有冲孔的最少孔类集合,实现用最少的冲压工序完成所有冲孔的加工,可以最大限度的精简加工冲孔的冲压工序,进而增加冲压件的生产效率。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冲孔聚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本公开提供的冲孔聚类装置50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所有冲孔的法向量数据;
法向量夹角计算模块502,用于基于所述法向量数据,计算每个冲孔之间的法向量夹角;
冲孔划分模块503,用于根据法向量夹角和预设夹角值将所有冲孔划分为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和剩余孔集合;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由最多的互不相容的冲孔组成,剩余孔集合为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包含的冲孔之外的其他冲孔组成的集合;
孔类集合生成模块504,用于分别对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中的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若有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不能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时,不能归类的剩余孔集合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
冲孔聚类模块505,用于将剩余孔集合的各冲孔分别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中并保证孔类集合的各冲孔相互相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终端60,包括存储器602、处理器601及存储在存储器602上且在处理器6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601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能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冲孔聚类方法或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方法或冲压件的加工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01执行时,能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冲孔聚类方法或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方法或冲压件的加工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60,能够通过先确定最多的不能归为同类的冲孔,对所述不能归为同类的冲孔生成单独的孔类集合,然后将剩余的冲孔和已生成的孔类集合逐个比较和判断,以将剩余孔划分到已有的孔类集合中,以此得到包括所有冲孔的最少孔类集合。包括所有冲孔的最少孔类集合,实现用最少的冲压工序完成所有冲孔的加工,可以最大限度的精简加工冲孔的冲压工序,进而增加冲压件的生产效率。
具体的应用中,终端6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01中,或者由处理器601实现。处理器6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02,处理器601读取存储器6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以上的终端60可以参阅方法实施例部分的描述进行理解,本处不做过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冲孔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聚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有冲孔的法向量数据;
基于所述法向量数据,计算每个冲孔之间的法向量夹角;
根据法向量夹角和预设夹角值将所有冲孔划分为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和剩余孔集合;
不可在同一冲压工序中同时进行加工的两个冲孔互不相容,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由最多的互不相容的冲孔组成,剩余孔集合为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包含的冲孔之外的其他冲孔组成的集合;
分别对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中的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
将剩余孔集合的各冲孔分别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中并保证孔类集合的各冲孔相互相容;
若有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不能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时,不能归类的剩余孔集合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孔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剩余孔集合的各冲孔分别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中并保证孔类集合的各冲孔相互相容,包括:
迭代执行:
遍历剩余孔集合的冲孔,确定目前剩余孔集合中各冲孔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
若所述数量等于1,则将所述数量等于1对应的所述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划分到与其相容的孔类集合中,并将所述冲孔从所述剩余孔集合中删除;
若所述数量大于1,则所述数量大于1对应的所述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暂不划分;
当每一次剩余孔集合遍历完成后,判断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个数,当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个数为0时结束迭代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孔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有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不能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时,不能归类的剩余孔集合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包括:
在迭代执行中,还包括:
若所述数量等于0时,则将所述数量等于0对应的所述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孔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目前剩余孔集合中各冲孔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包括:
逐一遍历剩余孔集合中的各个冲孔;
逐一遍历目前已有的孔类集合,判断目前遍历到的冲孔与目前遍历到的孔类集合中的所有冲孔是否相互相容,若是则所述冲孔对应的可归类的已有的孔类集合的数量加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孔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相连两次迭代执行得到的孔类集合没有发生变化时,将一个所述数量大于1对应的所述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分别划分到不同的孔类集合之后,枚举其各自迭代执行得到的冲孔聚类结果,选取其中孔类集合的数量最少的冲孔聚类结果作为最终的冲孔聚类结果。
6.冲孔聚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冲孔的法向量数据;
法向量夹角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法向量数据,计算每个冲孔之间的法向量夹角;
冲孔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法向量夹角和预设夹角值将所有冲孔划分为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和剩余孔集合;不可在同一冲压工序中同时进行加工的两个冲孔互不相容,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由最多的互不相容的冲孔组成,剩余孔集合为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包含的冲孔之外的其他冲孔组成的集合;
孔类集合生成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最大不相容孔集合中的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若有剩余孔集合中的冲孔不能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时,不能归类的剩余孔集合的冲孔生成和归类到自身的孔类集合中;
冲孔聚类模块,用于将剩余孔集合的各冲孔分别归类到已有的孔类集合中并保证孔类集合的各冲孔相互相容。
7.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冲孔聚类方法得到孔类集合的数量和各孔类集合包括的冲孔,将孔类集合的数量设为加工冲孔时所需的冲压工序的总数量,将同一孔类集合中的冲孔设为在同一加工工序中加工的冲孔。
8.冲压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方法得到的冲压工序对冲压件进行加工。
9.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冲孔聚类方法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方法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压件的加工方法。
1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冲孔聚类方法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方法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压件的加工方法。
CN202211409708.3A 2022-11-11 2022-11-11 冲孔聚类方法及装置、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和加工方法 Active CN115577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9708.3A CN115577279B (zh) 2022-11-11 2022-11-11 冲孔聚类方法及装置、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和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9708.3A CN115577279B (zh) 2022-11-11 2022-11-11 冲孔聚类方法及装置、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和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7279A CN115577279A (zh) 2023-01-06
CN115577279B true CN115577279B (zh) 2023-03-10

Family

ID=84588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9708.3A Active CN115577279B (zh) 2022-11-11 2022-11-11 冲孔聚类方法及装置、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和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772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3378B (zh) * 2023-08-04 2023-09-29 季华实验室 冲孔方向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4632A1 (zh) * 2018-08-17 2020-02-20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mbd的汽车典型机加工零件三维工艺设计方法及平台
CN114897110A (zh) * 2022-07-15 2022-08-12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群孔测量摆角规划方法、可读介质和设备
CN115178647A (zh) * 2022-09-14 2022-10-14 季华实验室 一种冲孔分类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4798B2 (en) * 2001-07-19 2006-05-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unch and die optimization
JP2011087696A (ja) * 2009-10-21 2011-05-06 Brother Industries Ltd 打刻データ作成装置及び打刻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4632A1 (zh) * 2018-08-17 2020-02-20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mbd的汽车典型机加工零件三维工艺设计方法及平台
CN114897110A (zh) * 2022-07-15 2022-08-12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群孔测量摆角规划方法、可读介质和设备
CN115178647A (zh) * 2022-09-14 2022-10-14 季华实验室 一种冲孔分类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7279A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77279B (zh) 冲孔聚类方法及装置、冲压件的冲压工序设计和加工方法
CN105404690A (zh) 查询数据库的方法和装置
US6581026B2 (en) Method and configuration for comparing a first characteristic with predetermined characteristics of a technical system
CN115178647B (zh) 一种冲孔分类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66199A (zh) 车辆下线诊断方法、车辆下线诊断装置及下线诊断设备
CN109388840B (zh) 用于具有预定义负载路径和对应网格调整方案的金属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的专用编程计算机
CN111399816A (zh) 汽车ecu程序文件生成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306004B (zh) 半导体制程工艺配方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05302827A (zh) 一种事件的搜索方法和设备
CN112765876B (zh) 机械设计方案推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756082B (zh) 一种可配置的功能模块文件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6919762B (zh) 一种有限元网格阵列建模方法
CN107330199B (zh) 基于catia的汽车散热器自动化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
CN115755867A (zh) 一种车辆诊断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858256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82389B (zh)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端
CN114721801A (zh) 批量任务执行时间的动态调度方法及装置
JP4624902B2 (ja) Ncパス生成方法及び装置
CN113946717A (zh) 一种子图指标特征获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43322A (zh) 一种混合云场景中计算资源的配置行动评估方法
CN112306032A (zh) 一种汽车开放系统的一致性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66247B (zh) 补丁查询方法以及装置
CN110866603B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处理器
CN107729211A (zh) 一种mcu系统的状态响应方法
CN115204579A (zh) 燃气热水器自动化生产参数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