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76269A - 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76269A
CN115576269A CN202211231970.3A CN202211231970A CN115576269A CN 115576269 A CN115576269 A CN 115576269A CN 202211231970 A CN202211231970 A CN 202211231970A CN 115576269 A CN115576269 A CN 1155762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injection molding
adhesive tape
photo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319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76269B (zh
Inventor
李平
余威
宁家军
王振辉
张�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shu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shu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shu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shu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319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762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76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6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76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6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06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or safety
    • G05B19/4065Monitoring tool breakage, life or cond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4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 B29C65/5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using adhesive tape, e.g. thermoplastic tape; using thread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7Measurements
    • G05B2219/37616Use same monitoring tools to monitor tool and workpie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机的双面胶贴合精度不高,而且不能对贴合双面胶的注塑件成品进行误差分析,不能及时发现误差出现,易于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不能判别导致出现误差的原因,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该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能够对自动贴合设备进行控制,使得自动贴合设备能够精确的在CAP系列注塑件贴合双面胶,精准度高,而且能够对贴合好双面胶的注塑件成品进行检测,保证了注塑件成品的高品质,而且及时发现贴合双面胶的过程中存在的误差,能够及时进行调整,降低经济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CAP系列注塑件中,需要对表面进行贴双面胶,双面胶是以纸、布、塑料薄膜为基材,再把弹性体型压敏胶或树脂型压敏胶均匀涂布在上述基材上制成的卷状胶粘带,由基材、胶粘剂、离型纸(膜)或者叫硅油纸三部分组成;注塑件是指由注塑机生产的各种注塑产品统称注塑件,包括各种包装,零件等,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并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的,塑料件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塑料的类型(热塑性还是热固性)、起始形态以及制品的外形和尺寸,制作注塑件一般采用模压、传递模塑,也用注射成型,层压、模压和热成型是使塑料在平面上成型。
申请号为CN201910176061.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机,包括前端机体和后端机体,所述后端机体上安装有机架组、双面胶料盒、分料机构、直流道、人机交互盒、压合机构、裁切机构、成品分料机构和成品收料机构,所述前端机体上安装有震动盘,所述震动盘连接有前端输送带,所述震动盘、前端输送带、双面胶料盒、分料机构、直流道、压合机构、裁切机构、成品分料机构和成品收料机构均与所述人机交互盒电连接,从而实现自动送料、自动贴合、自动压合、自动裁切、自动收料等功能,可大大节省人力、提高产量、提升产品质量,不仅精度高,且可连贯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方便、简洁、效率高、节省劳动力、非常实用,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机的双面胶贴合精度不高,而且不能对贴合双面胶的注塑件成品进行误差分析,不能及时发现误差出现,易于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不能判别导致出现误差的原因,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的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机的双面胶贴合精度不高,而且不能对贴合双面胶的注塑件成品进行误差分析,不能及时发现误差出现,易于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不能判别导致出现误差的原因,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CAP系列注塑件的贴胶时TJ和监测时JC,并将贴胶时TJ和监测时JC发送至设备监控平台;
设备监控平台,用于根据贴胶时TJ和监测时JC生成贴合指令,并将贴合指令发送至胶带贴合模块;
胶带贴合模块,用于接收到贴合指令后控制双面胶贴合机构将双面胶贴合至CAP系列注塑件的表面上,得到注塑件成品,并将注塑件成品输送至贴合检验模块;
贴合检验模块,用于获取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合格系数HX,并根据合格系数HX将注塑件成品分为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并将合格产品发送至产品打包模块,将不合格产品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故障检修模块用于根据不合格产品建立坐标系,并绘制折线图,并根据折线图生成故障检测指令,并将故障检测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用于获取双面胶贴合机构中的零部件的状态参数,并将状态参数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所述状态参数包括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状态参数获得影响系数,并根据影响系数将零部件分为获得选中零件、预选零件,并将选中零件、预选零件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和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接收到选中零件后在终端上进行报警显示,并分配检修人员对其进行检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取贴胶时TJ和监测时JC的过程具体如下:
获取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和CAP系列注塑件贴胶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皮带输送机的输送速率,并将其分别标记为监测距JJ以及输率值SL,其中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位于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的输入端,CAP系列注塑件贴胶点位于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的中部,所述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的输出端设置有CAP系列注塑件检测点;
将监测距JJ与输率值SL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031
得到贴胶时TJ,其中γ为预设误差因子,取γ=1.026;
实时拍摄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处的视频,并将拍摄的视频按照单帧依次分割成若干张监测照片,将第一张照片设置为标准照片,将其余照片设置为比对照片;
将比对照片依次与标准照片进行比对,若比对照片与标准照片存在颜色差异,则将比对照片标记为预选照片,将连续出现的预选照片收集,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将位于首位的预选照片标记为选中照片,获取选中照片的生成时间;
将比对照片与标准照片均进行灰度处理,将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依次与灰度处理的标准照片进行比对,若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与灰度处理的标准照片存在轮廓差异,则将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标记为预筛照片,将连续出现的预筛照片收集,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将位于首位的预筛照片标记为筛中照片,获取筛中照片的生成时间;
将选中照片的生成时间与筛中照片的生成时间进行比对,将两者之中时间更早的标记为监测时JC;
将贴胶时TJ和监测时JC发送至设备监控平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贴合检验模块获取合格系数HX的过程具体如下:
在CAP系列注塑件检测点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四侧距离注塑件成品边缘位置的平均距离,并依次标记为前距值、后距值、左距值以及右距值,并将前距值、后距值、左距值以及右距值分别与相对应的预设标准距离值进行差值计算,并将四个差值求和,得到总差值ZC;
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厚度的峰值和谷值,获取双面胶的厚度范围,获取厚度范围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厚度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取平均值,得到均厚值,分别获得峰值、谷值与均厚值的差值,并分别标记为峰厚差和谷厚差,将峰厚差和谷厚差求和,获得总厚差HC;
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面积,将其标记为胶面值JM,将胶面值JM与预设标准胶面值JMb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051
得到偏离值PL;
将总差值ZC、总厚差HC以及偏离值PL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052
得到合格系数HX,其中q1、q2、q3分别为总差值ZC、总厚差HC以及偏离值PL的预设权重系数,且q3>q2>q1>0.869;
将合格系数HX与预设合格系数HXy进行比较:
若合格系数HX≤预设合格系数HXy,则将合格系数HX所对应的注塑件成品标记为合格产品,同时生成产品收集指令,并将合格产品和产品收集指令发送至产品打包模块;
若合格系数HX>预设合格系数HXy,则将合格系数HX所对应的注塑件成品标记为不合格产品,并将不合格产品和合格系数HX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故障检修模块生成故障检测指令的过程具体如下:
将不合格产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标记为检测对象i、i=1、……、n,n为自然数;
获取单位时间内检测对象i的数量,并获得相邻检测对象i被标记的时间差,将以检测对象i的数量为自变量,以时间差为因变量建立坐标系,并绘制折线图,并将折线图端点连接X轴形成封闭图形,获取封闭图形的面积;
将封闭图形的面积与预设面积阈值进行比较:
若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则生成故障检测指令,并将故障检测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
接收到完成指令获取封闭图形的面积,若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则将位于前三位的预选零件的标记为选中零件,并将选中零件发送至报警模块,直至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生成停检指令,并将停检指令发送至报警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状态参数的过程具体如下:
将双面胶贴合机构中的零部件依次标记为j,j=1、……、m,m为自然数,获取零部件的振动幅度ZF、振动频率ZP,将振动幅度ZF、振动频率ZP代入公式ZD=α1×ZF+α2×ZP得到振动值ZD,其中α1、α2分别为振动幅度ZF、振动频率ZP的预设比例系数,且α1+α2=1,取α1=0.69、α2=0.31;
获取零部件的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
将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得影响系数的过程具体如下:
将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061
得到影响系数YX,其中Q1、Q2、Q3分别为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的预设权重系数,且Q1>Q2>Q3>1;
将零部件按照影响系数的大小从大到小依次进行排序,将位于前三位的零部件标记为选中零件,将余下的零部件标记为预选零件,并将选中零件、预选零件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和报警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采集模块获取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和CAP系列注塑件贴胶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皮带输送机的输送速率,并将其分别标记为监测距JJ以及输率值SL,其中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位于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的输入端,CAP系列注塑件贴胶点位于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的中部,所述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的输出端设置有CAP系列注塑件检测点;
步骤二:数据采集模块将监测距JJ与输率值SL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071
得到贴胶时TJ,其中γ为预设误差因子,取γ=1.026;
步骤三: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拍摄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处的视频,并将拍摄的视频按照单帧依次分割成若干张监测照片,将第一张照片设置为标准照片,将其余照片设置为比对照片;
步骤四:数据采集模块将比对照片依次与标准照片进行比对,若比对照片与标准照片存在颜色差异,则将比对照片标记为预选照片,将连续出现的预选照片收集,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将位于首位的预选照片标记为选中照片,获取选中照片的生成时间;
步骤五:数据采集模块将比对照片与标准照片均进行灰度处理,将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依次与灰度处理的标准照片进行比对,若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与灰度处理的标准照片存在轮廓差异,则将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标记为预筛照片,将连续出现的预筛照片收集,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将位于首位的预筛照片标记为筛中照片,获取筛中照片的生成时间;
步骤六:数据采集模块将选中照片的生成时间与筛中照片的生成时间进行比对,将两者之中时间更早的标记为监测时JC;
步骤七:数据采集模块将贴胶时TJ和监测时JC发送至设备监控平台;
步骤八:设备监控平台将贴胶时TJ和监测时JC进行求和处理,获得预测时刻;
步骤九:设备监控平台采集当前时刻,并将当前时刻与预测时刻进行比对:
若当前时刻=预测时刻,生成贴合指令,并将贴合指令发送至胶带贴合模块;
步骤十:胶带贴合模块接收到贴合指令后控制双面胶贴合机构下降了,释放双面胶,若双面胶释放的长度达到预设长度,则将双面胶截断,并将双面胶贴合至CAP系列注塑件的表面上,得到注塑件成品,并将注塑件成品输送至贴合检验模块;
步骤十一:贴合检验模块在CAP系列注塑件检测点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四侧距离注塑件成品边缘位置的平均距离,并依次标记为前距值、后距值、左距值以及右距值,并将前距值、后距值、左距值以及右距值分别与相对应的预设标准距离值进行差值计算,并将四个差值求和,得到总差值ZC;
步骤十二:贴合检验模块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厚度的峰值和谷值,获取双面胶的厚度范围,获取厚度范围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厚度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取平均值,得到均厚值,分别获得峰值、谷值与均厚值的差值,并分别标记为峰厚差和谷厚差,将峰厚差和谷厚差求和,获得总厚差HC;
步骤十三:贴合检验模块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面积,将其标记为胶面值JM,将胶面值JM与预设标准胶面值JMb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081
得到偏离值PL;
步骤十四:贴合检验模块将总差值ZC、总厚差HC以及偏离值PL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082
得到合格系数HX,其中q1、q2、q3分别为总差值ZC、总厚差HC以及偏离值PL的预设权重系数,且q3>q2>q1>0.869;
步骤十五:贴合检验模块将合格系数HX与预设合格系数HXy进行比较:
若合格系数HX≤预设合格系数HXy,则将合格系数HX所对应的注塑件成品标记为合格产品,同时生成产品收集指令,并将合格产品和产品收集指令发送至产品打包模块;
若合格系数HX>预设合格系数HXy,则将合格系数HX所对应的注塑件成品标记为不合格产品,并将不合格产品和合格系数HX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
步骤十六:产品打包模块接收到产品收集指令后对合格产品进行收集,实时采集合格产品的收集数量,当收集数量=预设打包数量时,则将收集的合格产品进行打包;
步骤十七:故障检修模块将不合格产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标记为检测对象i、i=1、……、n,n为自然数;
步骤十八:故障检修模块获取单位时间内检测对象i的数量,并获得相邻检测对象i被标记的时间差,将以检测对象i的数量为自变量,以时间差为因变量建立坐标系,并绘制折线图,并将折线图端点连接X轴形成封闭图形,获取封闭图形的面积;
步骤十九:故障检修模块将封闭图形的面积与预设面积阈值进行比较:
若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则生成故障检测指令,并将故障检测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
步骤二十:数据采集模块将双面胶贴合机构中的零部件依次标记为j,j=1、……、m,m为自然数,获取零部件的振动幅度ZF、振动频率ZP,将振动幅度ZF、振动频率ZP代入公式ZD=α1×ZF+α2×ZP得到振动值ZD,其中α1、α2分别为振动幅度ZF、振动频率ZP的预设比例系数,且α1+α2=1,取α1=0.69、α2=0.31;
步骤二十一:数据采集模块获取零部件的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
步骤二十二:数据采集模块将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
步骤二十三:数据分析模块将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101
得到影响系数YX,其中Q1、Q2、Q3分别为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的预设权重系数,且Q1>Q2>Q3>1;
步骤二十四:数据分析模块将零部件按照影响系数的大小从大到小依次进行排序,将位于前三位的零部件标记为选中零件,将余下的零部件标记为预选零件,并将选中零件、预选零件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和报警模块;
步骤二十五:报警模块接收到选中零件后在终端上进行报警显示,并分配检修人员对其进行检修,检修完成生成完成指令,并将完成指令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
步骤二十六:报警模块接收到停检指令后关闭报警显示,其中报警显示包括响起铃声警报和对选中零件进行文字显示并进行弹窗;
步骤二十七:故障检修模块接收到完成指令获取封闭图形的面积,若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则将位于前三位的预选零件的标记为选中零件,并将选中零件发送至报警模块,直至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生成停检指令,并将停检指令发送至报警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CAP系列注塑件的贴胶时和监测时,其中监测时是通过选中照片的生成时间与筛中照片的生成时间获得,能够保证了监测时的准确性,避免出现监控误差导致双面胶贴合误差,之后利用贴合检验模块在CAP系列注塑件上进行贴合双面胶,之后利用贴合检验模块对贴合双面胶后的注塑件成品进行检测,获得合格系数,合格系数用于衡量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贴合的合成程度,合格系数越大表示双面胶贴合的效果越差;该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能够对自动贴合设备进行控制,使得自动贴合设备能够精确的在CAP系列注塑件贴合双面胶,精准度高,而且能够对贴合好双面胶的注塑件成品进行检测,保证了注塑件成品的高品质,而且及时发现贴合双面胶的过程中存在的误差,能够及时进行调整,降低经济损失。
该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还能利用故障检修模块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析,获得封闭图形,并根据封闭图形的面积进行判断,封闭图形的面积越大表示单位时间内不合格产品出现的次数多或者出现的间隔时间短,用于衡量出现不合格产品的综合程度,从而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对双面胶贴合机构中的零部件进行分析,数据分析模块获得零部件的影响系数,影响系数用于衡量零部件对出现不合格产品的影响程度,影响系数越大表示影响程度越大,从而需要对所对应的零部件进行检修;该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能够及时对出现故障的零部件进行发现并进行检修,能够降低不合格产品出现的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故障检修模块绘制折线图所形成的图例;
图3是本发明中数据采集模块的流程框图;
图4是本发明中贴合检验模块的流程框图;
图5是本发明中故障检修模块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获取CAP系列注塑件的贴胶时TJ和监测时JC,并将贴胶时TJ和监测时JC发送至设备监控平台,数据采集模块还获取双面胶贴合机构中的零部件的状态参数,并将状态参数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所述状态参数包括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具体过程如下
获取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和CAP系列注塑件贴胶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皮带输送机的输送速率,并将其分别标记为监测距JJ以及输率值SL,其中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位于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的输入端,CAP系列注塑件贴胶点位于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的中部,所述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的输出端设置有CAP系列注塑件检测点;
将监测距JJ与输率值SL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121
得到贴胶时TJ,其中γ为预设误差因子,取γ=1.026;
实时拍摄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处的视频,并将拍摄的视频按照单帧依次分割成若干张监测照片,将第一张照片设置为标准照片,将其余照片设置为比对照片;
将比对照片依次与标准照片进行比对,若比对照片与标准照片存在颜色差异,则将比对照片标记为预选照片,将连续出现的预选照片收集,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将位于首位的预选照片标记为选中照片,获取选中照片的生成时间;
将比对照片与标准照片均进行灰度处理,将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依次与灰度处理的标准照片进行比对,若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与灰度处理的标准照片存在轮廓差异,则将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标记为预筛照片,将连续出现的预筛照片收集,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将位于首位的预筛照片标记为筛中照片,获取筛中照片的生成时间;
将选中照片的生成时间与筛中照片的生成时间进行比对,将两者之中时间更早的标记为监测时JC;
将贴胶时TJ和监测时JC发送至设备监控平台;
将双面胶贴合机构中的零部件依次标记为j,j=1、……、m,m为自然数,获取零部件的振动幅度ZF、振动频率ZP,将振动幅度ZF、振动频率ZP代入公式ZD=α1×ZF+α2×ZP得到振动值ZD,其中α1、α2分别为振动幅度ZF、振动频率ZP的预设比例系数,且α1+α2=1,取α1=0.69、α2=0.31;
获取零部件的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
将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
设备监控平台根据贴胶时TJ和监测时JC生成贴合指令,并将贴合指令发送至胶带贴合模块;
胶带贴合模块接收到贴合指令后控制双面胶贴合机构将双面胶贴合至CAP系列注塑件的表面上,得到注塑件成品,并将注塑件成品输送至贴合检验模块;
贴合检验模块获取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合格系数HX,并根据合格系数HX将注塑件成品分为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并将合格产品发送至产品打包模块,将不合格产品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具体过程如下:
在CAP系列注塑件检测点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四侧距离注塑件成品边缘位置的平均距离,并依次标记为前距值、后距值、左距值以及右距值,并将前距值、后距值、左距值以及右距值分别与相对应的预设标准距离值进行差值计算,并将四个差值求和,得到总差值ZC;
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厚度的峰值和谷值,获取双面胶的厚度范围,获取厚度范围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厚度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取平均值,得到均厚值,分别获得峰值、谷值与均厚值的差值,并分别标记为峰厚差和谷厚差,将峰厚差和谷厚差求和,获得总厚差HC;
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面积,将其标记为胶面值JM,将胶面值JM与预设标准胶面值JMb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141
得到偏离值PL;
将总差值ZC、总厚差HC以及偏离值PL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142
得到合格系数HX,其中q1、q2、q3分别为总差值ZC、总厚差HC以及偏离值PL的预设权重系数,且q3>q2>q1>0.869;
将合格系数HX与预设合格系数HXy进行比较:
若合格系数HX≤预设合格系数HXy,则将合格系数HX所对应的注塑件成品标记为合格产品,同时生成产品收集指令,并将合格产品和产品收集指令发送至产品打包模块;
若合格系数HX>预设合格系数HXy,则将合格系数HX所对应的注塑件成品标记为不合格产品,并将不合格产品和合格系数HX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
故障检修模块根据不合格产品建立坐标系,并绘制折线图,并根据折线图生成故障检测指令,并将故障检测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具体过程如下:
将不合格产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标记为检测对象i、i=1、……、n,n为自然数;
获取单位时间内检测对象i的数量,并获得相邻检测对象i被标记的时间差,将以检测对象i的数量为自变量,以时间差为因变量建立坐标系,并绘制折线图,并将折线图端点连接X轴形成封闭图形,如图2所示,获取封闭图形的面积;
将封闭图形的面积与预设面积阈值进行比较:
若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则生成故障检测指令,并将故障检测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
接收到完成指令获取封闭图形的面积,若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则将位于前三位的预选零件的标记为选中零件,并将选中零件发送至报警模块,直至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生成停检指令,并将停检指令发送至报警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根据状态参数获得影响系数,并根据影响系数将零部件分为获得选中零件、预选零件,并将选中零件、预选零件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和报警模块,具体过程如下:
将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151
得到影响系数YX,其中Q1、Q2、Q3分别为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的预设权重系数,且Q1>Q2>Q3>1;
将零部件按照影响系数的大小从大到小依次进行排序,将位于前三位的零部件标记为选中零件,将余下的零部件标记为预选零件,并将选中零件、预选零件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和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接收到选中零件后在终端上进行报警显示,并分配检修人员对其进行检修。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采集模块获取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和CAP系列注塑件贴胶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皮带输送机的输送速率,并将其分别标记为监测距JJ以及输率值SL,其中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位于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的输入端,CAP系列注塑件贴胶点位于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的中部,所述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的输出端设置有CAP系列注塑件检测点;
步骤二:数据采集模块将监测距JJ与输率值SL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161
得到贴胶时TJ,其中γ为预设误差因子,取γ=1.026;
步骤三: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拍摄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处的视频,并将拍摄的视频按照单帧依次分割成若干张监测照片,将第一张照片设置为标准照片,将其余照片设置为比对照片;
步骤四:数据采集模块将比对照片依次与标准照片进行比对,若比对照片与标准照片存在颜色差异,则将比对照片标记为预选照片,将连续出现的预选照片收集,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将位于首位的预选照片标记为选中照片,获取选中照片的生成时间;
步骤五:数据采集模块将比对照片与标准照片均进行灰度处理,将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依次与灰度处理的标准照片进行比对,若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与灰度处理的标准照片存在轮廓差异,则将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标记为预筛照片,将连续出现的预筛照片收集,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将位于首位的预筛照片标记为筛中照片,获取筛中照片的生成时间;
步骤六:数据采集模块将选中照片的生成时间与筛中照片的生成时间进行比对,将两者之中时间更早的标记为监测时JC;
步骤七:数据采集模块将贴胶时TJ和监测时JC发送至设备监控平台;
步骤八:设备监控平台将贴胶时TJ和监测时JC进行求和处理,获得预测时刻;
步骤九:设备监控平台采集当前时刻,并将当前时刻与预测时刻进行比对:
若当前时刻=预测时刻,生成贴合指令,并将贴合指令发送至胶带贴合模块;
步骤十:胶带贴合模块接收到贴合指令后控制双面胶贴合机构下降了,释放双面胶,若双面胶释放的长度达到预设长度,则将双面胶截断,并将双面胶贴合至CAP系列注塑件的表面上,得到注塑件成品,并将注塑件成品输送至贴合检验模块;
步骤十一:贴合检验模块在CAP系列注塑件检测点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四侧距离注塑件成品边缘位置的平均距离,并依次标记为前距值、后距值、左距值以及右距值,并将前距值、后距值、左距值以及右距值分别与相对应的预设标准距离值进行差值计算,并将四个差值求和,得到总差值ZC;
步骤十二:贴合检验模块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厚度的峰值和谷值,获取双面胶的厚度范围,获取厚度范围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厚度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取平均值,得到均厚值,分别获得峰值、谷值与均厚值的差值,并分别标记为峰厚差和谷厚差,将峰厚差和谷厚差求和,获得总厚差HC;
步骤十三:贴合检验模块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面积,将其标记为胶面值JM,将胶面值JM与预设标准胶面值JMb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171
得到偏离值PL;
步骤十四:贴合检验模块将总差值ZC、总厚差HC以及偏离值PL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172
得到合格系数HX,其中q1、q2、q3分别为总差值ZC、总厚差HC以及偏离值PL的预设权重系数,且q3>q2>q1>0.869;
步骤十五:贴合检验模块将合格系数HX与预设合格系数HXy进行比较:
若合格系数HX≤预设合格系数HXy,则将合格系数HX所对应的注塑件成品标记为合格产品,同时生成产品收集指令,并将合格产品和产品收集指令发送至产品打包模块;
若合格系数HX>预设合格系数HXy,则将合格系数HX所对应的注塑件成品标记为不合格产品,并将不合格产品和合格系数HX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
步骤十六:产品打包模块接收到产品收集指令后对合格产品进行收集,实时采集合格产品的收集数量,当收集数量=预设打包数量时,则将收集的合格产品进行打包;
步骤十七:故障检修模块将不合格产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标记为检测对象i、i=1、……、n,n为自然数;
步骤十八:故障检修模块获取单位时间内检测对象i的数量,并获得相邻检测对象i被标记的时间差,将以检测对象i的数量为自变量,以时间差为因变量建立坐标系,并绘制折线图,并将折线图端点连接X轴形成封闭图形,获取封闭图形的面积;
步骤十九:故障检修模块将封闭图形的面积与预设面积阈值进行比较:
若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则生成故障检测指令,并将故障检测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
步骤二十:数据采集模块将双面胶贴合机构中的零部件依次标记为j,j=1、……、m,m为自然数,获取零部件的振动幅度ZF、振动频率ZP,将振动幅度ZF、振动频率ZP代入公式ZD=α1×ZF+α2×ZP得到振动值ZD,其中α1、α2分别为振动幅度ZF、振动频率ZP的预设比例系数,且α1+α2=1,取α1=0.69、α2=0.31;
步骤二十一:数据采集模块获取零部件的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
步骤二十二:数据采集模块将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
步骤二十三:数据分析模块将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代入公式
Figure BDA0003881548450000191
得到影响系数YX,其中Q1、Q2、Q3分别为振动值ZD、噪音值ZY以及温度值WD的预设权重系数,且Q1>Q2>Q3>1;
步骤二十四:数据分析模块将零部件按照影响系数的大小从大到小依次进行排序,将位于前三位的零部件标记为选中零件,将余下的零部件标记为预选零件,并将选中零件、预选零件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和报警模块;
步骤二十五:报警模块接收到选中零件后在终端上进行报警显示,并分配检修人员对其进行检修,检修完成生成完成指令,并将完成指令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
步骤二十六:报警模块接收到停检指令后关闭报警显示,其中报警显示包括响起铃声警报和对选中零件进行文字显示并进行弹窗;
步骤二十七:故障检修模块接收到完成指令获取封闭图形的面积,若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则将位于前三位的预选零件的标记为选中零件,并将选中零件发送至报警模块,直至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生成停检指令,并将停检指令发送至报警模块。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CAP系列注塑件的贴胶时和监测时,并将贴胶时和监测时发送至设备监控平台;
设备监控平台,用于根据贴胶时和监测时生成贴合指令,并将贴合指令发送至胶带贴合模块;
胶带贴合模块,用于接收到贴合指令后控制双面胶贴合机构将双面胶贴合至CAP系列注塑件的表面上,得到注塑件成品,并将注塑件成品输送至贴合检验模块;
贴合检验模块,用于获取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合格系数,并根据合格系数将注塑件成品分为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并将合格产品发送至产品打包模块,将不合格产品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检修模块用于根据不合格产品建立坐标系,并绘制折线图,并根据折线图生成故障检测指令,并将故障检测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用于获取双面胶贴合机构中的零部件的状态参数,并将状态参数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所述状态参数包括振动值、噪音值以及温度值;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状态参数获得影响系数,并根据影响系数将零部件分为获得选中零件、预选零件,并将选中零件、预选零件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和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接收到选中零件后在终端上进行报警显示,并分配检修人员对其进行检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取贴胶时和监测时的过程具体如下:
获取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和CAP系列注塑件贴胶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皮带输送机的输送速率,并将其分别标记为监测距以及输率值;
将监测距与输率值经过分析得到贴胶时;
实时拍摄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处的视频,并将拍摄的视频按照单帧依次分割成若干张监测照片,将第一张照片设置为标准照片,将其余照片设置为比对照片;
将比对照片依次与标准照片进行比对,若比对照片与标准照片存在颜色差异,则将比对照片标记为预选照片,将连续出现的预选照片收集,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将位于首位的预选照片标记为选中照片,获取选中照片的生成时间;
将比对照片与标准照片均进行灰度处理,将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依次与灰度处理的标准照片进行比对,若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与灰度处理的标准照片存在轮廓差异,则将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标记为预筛照片,将连续出现的预筛照片收集,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将位于首位的预筛照片标记为筛中照片,获取筛中照片的生成时间;
将选中照片的生成时间与筛中照片的生成时间进行比对,将两者之中时间更早的标记为监测时;
将贴胶时和监测时发送至设备监控平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检验模块获取合格系数的过程具体如下:
在CAP系列注塑件检测点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四侧距离注塑件成品边缘位置的平均距离,并依次标记为前距值、后距值、左距值以及右距值,并将前距值、后距值、左距值以及右距值分别与相对应的预设标准距离值进行差值计算,并将四个差值求和,得到总差值;
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厚度的峰值和谷值,获取双面胶的厚度范围,获取厚度范围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厚度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取平均值,得到均厚值,分别获得峰值、谷值与均厚值的差值,并分别标记为峰厚差和谷厚差,将峰厚差和谷厚差求和,获得总厚差;
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面积,将其标记为胶面值,将胶面值与预设标准胶面值经过分析得到偏离值;
将总差值、总厚差以及偏离值经过分析得到合格系数;
将合格系数与预设合格系数进行比较:
若合格系数≤预设合格系数,则将合格系数所对应的注塑件成品标记为合格产品,同时生成产品收集指令,并将合格产品和产品收集指令发送至产品打包模块;
若合格系数>预设合格系数,则将合格系数所对应的注塑件成品标记为不合格产品,并将不合格产品和合格系数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检修模块生成故障检测指令的过程具体如下:
将不合格产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标记为检测对象;
获取单位时间内检测对象的数量,并获得相邻检测对象被标记的时间差,将以检测对象的数量为自变量,以时间差为因变量建立坐标系,并绘制折线图,并将折线图端点连接轴形成封闭图形,获取封闭图形的面积;
将封闭图形的面积与预设面积阈值进行比较:
若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则生成故障检测指令,并将故障检测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模块;
接收到完成指令获取封闭图形的面积,若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则将位于前三位的预选零件的标记为选中零件,并将选中零件发送至报警模块,直至封闭图形的面积≤预设面积阈值,生成停检指令,并将停检指令发送至报警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状态参数的过程具体如下:
获取双面胶贴合机构中的零部件的振动幅度、振动频率,将振动幅度、振动频率经过分析得到振动值;
获取零部件的噪音值以及温度值;
将振动值、噪音值以及温度值发送至数据分析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得影响系数的过程具体如下:
将振动值、噪音值以及温度值经过分析得到影响系数;
将零部件按照影响系数的大小从大到小依次进行排序,将位于前三位的零部件标记为选中零件,将余下的零部件标记为预选零件,并将选中零件、预选零件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和报警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数据采集模块获取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和CAP系列注塑件贴胶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皮带输送机的输送速率,并将其分别标记为监测距以及输率值;
步骤二:数据采集模块将监测距与输率值经过分析得到贴胶时;
步骤三: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拍摄CAP系列注塑件监测点处的视频,并将拍摄的视频按照单帧依次分割成若干张监测照片,将第一张照片设置为标准照片,将其余照片设置为比对照片;
步骤四:数据采集模块将比对照片依次与标准照片进行比对,若比对照片与标准照片存在颜色差异,则将比对照片标记为预选照片,将连续出现的预选照片收集,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将位于首位的预选照片标记为选中照片,获取选中照片的生成时间;
步骤五:数据采集模块将比对照片与标准照片均进行灰度处理,将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依次与灰度处理的标准照片进行比对,若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与灰度处理的标准照片存在轮廓差异,则将灰度处理的比对照片标记为预筛照片,将连续出现的预筛照片收集,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排列,将位于首位的预筛照片标记为筛中照片,获取筛中照片的生成时间;
步骤六:数据采集模块将选中照片的生成时间与筛中照片的生成时间进行比对,将两者之中时间更早的标记为监测时;
步骤七:数据采集模块将贴胶时和监测时发送至设备监控平台;
步骤八:设备监控平台将贴胶时和监测时进行求和处理,获得预测时刻;
步骤九:设备监控平台采集当前时刻,并将当前时刻与预测时刻进行比对:
若当前时刻=预测时刻,生成贴合指令,并将贴合指令发送至胶带贴合模块;
步骤十:胶带贴合模块接收到贴合指令后控制双面胶贴合机构下降了,释放双面胶,若双面胶释放的长度达到预设长度,则将双面胶截断,并将双面胶贴合至CAP系列注塑件的表面上,得到注塑件成品,并将注塑件成品输送至贴合检验模块;
步骤十一:贴合检验模块在CAP系列注塑件检测点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四侧距离注塑件成品边缘位置的平均距离,并依次标记为前距值、后距值、左距值以及右距值,并将前距值、后距值、左距值以及右距值分别与相对应的预设标准距离值进行差值计算,并将四个差值求和,得到总差值;
步骤十二:贴合检验模块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厚度的峰值和谷值,获取双面胶的厚度范围,获取厚度范围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厚度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取平均值,得到均厚值,分别获得峰值、谷值与均厚值的差值,并分别标记为峰厚差和谷厚差,将峰厚差和谷厚差求和,获得总厚差;
步骤十三:贴合检验模块采集注塑件成品上的双面胶的面积,将其标记为胶面值,将胶面值与预设标准胶面值经过分析得到偏离值;
步骤十四:贴合检验模块将总差值、总厚差以及偏离值经过分析得到合格系数;
步骤十五:贴合检验模块将合格系数与预设合格系数进行比较:
若合格系数≤预设合格系数,则将合格系数所对应的注塑件成品标记为合格产品,同时生成产品收集指令,并将合格产品和产品收集指令发送至产品打包模块;
若合格系数>预设合格系数,则将合格系数所对应的注塑件成品标记为不合格产品,并将不合格产品和合格系数发送至故障检修模块;
步骤十六:产品打包模块接收到产品收集指令后对合格产品进行收集,实时采集合格产品的收集数量,当收集数量=预设打包数量时,则将收集的合格产品进行打包,故障检修模块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检测。
CN202211231970.3A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5576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1970.3A CN115576269B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1970.3A CN115576269B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6269A true CN115576269A (zh) 2023-01-06
CN115576269B CN115576269B (zh) 2023-10-13

Family

ID=84585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1970.3A Active CN115576269B (zh) 2022-10-10 2022-10-10 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7626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50381A (zh) * 2024-03-26 2024-04-30 深圳市永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化生产制造管理系统
CN118052481A (zh) * 2024-04-16 2024-05-17 福州特浦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合成材料制备的监管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6434A1 (en) * 2009-09-29 2011-03-31 Cho Donghyuk Adhesive tape, mobile terminal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obile terminal
CN202156825U (zh) * 2011-06-20 2012-03-07 在贤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双面胶带自动贴附装置
CN105110061A (zh) * 2015-09-16 2015-1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胶贴附装置及双面胶的贴附方法
CN109176669A (zh) * 2018-06-21 2019-01-11 东莞特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铜箔与单面胶、硅胶、胶垫或双面胶的生产加工工艺
CN109774177A (zh) * 2019-03-08 2019-05-21 深圳市博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机
CN113681916A (zh) * 2021-07-29 2021-11-23 深圳市博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精准高的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化贴合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76434A1 (en) * 2009-09-29 2011-03-31 Cho Donghyuk Adhesive tape, mobile terminal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obile terminal
CN202156825U (zh) * 2011-06-20 2012-03-07 在贤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双面胶带自动贴附装置
CN105110061A (zh) * 2015-09-16 2015-1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胶贴附装置及双面胶的贴附方法
CN109176669A (zh) * 2018-06-21 2019-01-11 东莞特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铜箔与单面胶、硅胶、胶垫或双面胶的生产加工工艺
CN109774177A (zh) * 2019-03-08 2019-05-21 深圳市博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机
CN113681916A (zh) * 2021-07-29 2021-11-23 深圳市博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精准高的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化贴合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50381A (zh) * 2024-03-26 2024-04-30 深圳市永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化生产制造管理系统
CN117950381B (zh) * 2024-03-26 2024-05-28 深圳市永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化生产制造管理系统
CN118052481A (zh) * 2024-04-16 2024-05-17 福州特浦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合成材料制备的监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6269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76269A (zh) 一种cap系列注塑件双面胶自动贴合设备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584800A (zh) 一种成型产品在线质量检测方法
CN104326301B (zh) 瑕疵标签自动剔除装置及使用自动剔除装置的系统
CN105115972A (zh) 一种印刷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3776841B (zh) 合成革缺陷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0321836B (zh) 一种基于图像和激光点云图的输送物料检测方法
CN206030537U (zh) 一种在线自动覆膜和视觉定位自动切割的装置
CN105538601B (zh) 注射成形系统
CN104707915B (zh) 高保封锁芯自动铆接检测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23035U (zh) 一种自动称重贴标系统
CN114280076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表面粉末喷涂质量监测分析管理系统
CN205185554U (zh) 品检机的加工处理系统
CN105478364B (zh) 一种不良品检测分类方法及系统
CN205253592U (zh) 自动化产品识别与筛选生产线
CN203811551U (zh) 一种盖帽质量检测分类筛选设备
CN204128554U (zh) 钟表业精密零部件质量快速自动化检测系统
CN105424716B (zh) 人造板生产线检选板系统
CN109378526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及测量的设备
CN209565252U (zh) 一种能够计数的物流分拣装置
CN109030387A (zh) 一种可快速检测服装色差的检测装置
CN105952749B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块点胶方法
CN211538620U (zh) 一种蛋白粉自动称重分拣机
CN105921377B (zh) 一种一站式自动化点胶方法
CN107069126A (zh) 一种电池质量管理系统
CN209057373U (zh) 扬声器振膜贴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