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53886A - 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53886A
CN115553886A CN202211295886.8A CN202211295886A CN115553886A CN 115553886 A CN115553886 A CN 115553886A CN 202211295886 A CN202211295886 A CN 202211295886A CN 115553886 A CN115553886 A CN 115553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iding
gear
fixedly connect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958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丽萍
张卫芳
熊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Universit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Universit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Universit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2958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538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53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3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03Needle locating or guid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5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for introducing tubes or catheters, e.g. gastrostomy tubes, drain cath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17/3421Cannul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105Steering means as part of the catheter or advancing means; Markers for positioning
    • A61M25/0113Mechanical advancing means, e.g. catheter dispens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5/00Catheters; Hollow probes
    • A61M25/01Introducing, guiding, advancing, emplacing or holding catheters
    • A61M25/09Guide wires
    • A61M25/09041Mechanisms for insertion of guide wi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007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for contrast med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03Needle locating or guiding means
    • A61B2017/3405Needle locating or guiding means using mechanical guide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urge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顶部通过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壁通过第三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顶部通过卡扣卡接有卡板,所述转动座的内壁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壁卡接有穿刺针;本发明通过卡板将连接管固定在转动座上,可以使穿刺针在使用的得到固定,可以有效防止使用时穿刺针晃动,通过第四齿轮带动弧形齿环上下左右移动,可以通过下压板和上压板将导管缓慢插进人体,使其进入速度均匀,不会忽快忽慢,使其使用更加稳定,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肺动脉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由于检测效果直观有效,是肺动脉及心脏动脉病变检查判断的金标准。在检查中,医护检查人员通过注射器等为病人动脉内注入显影剂及生理盐水,然后通过X光显示设备显示病人的肺部或心脏动脉部位血流情况,进而得出病人的病情。
右心导管检查不仅是公认的确诊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还为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右心导管检查是一种有创介入技术,将心导管经周围静脉送入上腔和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分支,在腔静脉及右侧心腔进行血流动力学、血氧和心输出量测定,并可经导管内注射造影剂进行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或肺动脉造影,以及急性血管扩张试验。
静脉穿刺:于腹股沟韧带下方2cm、股动脉内侧0.5cm处局部麻醉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穿刺右股静脉,穿刺成功后将J型导丝送入穿刺针内,并循导丝插入血管扩张管及外鞘,随后撤去导丝插入血管扩张管、将外鞘保留入股静脉内,并用肝素盐水冲洗鞘管。
现有的技术中静脉穿刺,通过医生手动操作导管插进人体,其插入速度不方便控制,忽快忽慢极容易引起病人不适;
在穿刺导丝时,首先穿刺针进行穿刺进血管中,然后导丝通过穿刺针进入人体,由于穿刺针尾部悬空,不方便固定,在穿送导丝时容易误碰穿刺针,容易对人体血管造成损伤,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及其模拟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医生手动操作导管插进人体,其插入速度不方便控制,忽快忽慢极容易引起病人不适;在穿刺导丝时,首先穿刺针进行穿刺进血管中,然后导丝通过穿刺针进入人体,由于穿刺针尾部悬空,不方便固定,在穿送导丝时容易误碰穿刺针,容易对人体血管造成损伤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包括:
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顶部通过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壁通过第三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顶部通过卡扣卡接有卡板,所述转动座的内壁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壁卡接有穿刺针;
所述弧形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有管套,所述管套的内壁设有针管;
调节组件,设置在滑动座的一侧用于对滑动座和穿刺针调节位置;
插拔组件,设置在滑动块的顶部用于对人体插拔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座一侧的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二腰形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外壁滑动套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转动套设有第三齿轮,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第三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的一侧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与第一转动轴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五齿轮,两个所述第五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第三齿轮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插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块内壁的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外壁套设有弧形齿环,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外壁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动杆和弧形齿环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第四滑轨滑动连接有上压板,所述上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所述弧形齿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压板,所述滑动柱与下压板贯穿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的外壁套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压板和下压板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连板,所述第一L形连板的一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与弧形齿环相啮合的第四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杆,所述滑动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螺杆的外壁螺纹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转动块贯穿转动连接,所述螺母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侧板的一侧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第三齿轮配合使用的第一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滑轨,两个所述第三滑轨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腰形孔,所述连接杆贯穿第一腰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贯穿滑动连接有销柱,所述销柱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和销柱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顶部开设有与销柱配合使用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固定块配合使用的第三L形连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针管配合使用的第二L形连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动杆,所述第三滑动杆贯穿滑动块的顶部,所述第三滑动杆的外壁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和第二固定块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
一种用于轮胎爆破试验模拟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装置放置在患者手臂上方,将穿刺针卡接在卡块内,把连接管通过卡板卡接在转动座上,使穿刺针对着要刺进的皮肤,推动滑板,使左侧的销柱卡进滑板的定位槽中,同时滑板带动第三齿轮向上移动,使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转动连接套,连接套带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五齿轮转动,从而通过转动座调节穿刺针的角度;
S2、推动滑板向右移动,使有侧的销柱卡进滑板的定位槽中,同时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转动连接套,带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通过螺母带动滑动座移动,带动穿刺针缓慢刺进皮肤;
S3、刺进皮肤后通过连接管和穿刺针将导丝插进人体,插进之后,打开卡板,将连接管取出,并且将穿刺针从人体和导丝上取出;
S4、把导管套在导丝上,把导管插进一点进人体内,将剩余的导管穿在下压板和上压板之间,转动第四齿轮,第四齿轮带动弧形齿环在固定板的一侧上下移动,弧形齿环在固定板的一侧左右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下压板上下左右移动;
S5、如图7,顺时针转动第四齿轮,可以带动下压板向下移动,同时带动第三L形连板向下移动将导管固定在第三固定块上,继续转动带动下压板向左移动,然后带动下压板向上移动将导管夹持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同时第三L形连板远离第三固定块,继续转动,下压板向右移动,带动导管缓慢插进人体,以此下压板来回移动将导管插进人体;
S6、插进之后将针管内抽满显影液,然后放进管套内,把导管的一端连接在针管上,通过转动第四齿轮带动下压板移动,下压板移动带动第二L形连板移动,通过第二L形连板挤压针管可以将显影液通过导管输送进人体,再配合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反向转动第四齿轮将导管从人体拔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通过将装置放置在患者手臂上方,将穿刺针卡接在卡块内,把连接管通过卡板卡接在转动座上,使穿刺针对着要刺进的皮肤,推动滑板,使左侧的销柱卡进滑板的定位槽中,同时滑板带动第三齿轮向上移动,使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转动连接套,连接套带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五齿轮转动,从而通过转动座调节穿刺针的角度;
2、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通过推动滑板向右移动,使有侧的销柱卡进滑板的定位槽中,同时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转动连接套,带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通过螺母带动滑动座移动,带动穿刺针缓慢刺进皮肤;
3、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通过连接管和穿刺针将导丝插进人体,插进之后,打开卡板,将连接管取出,并且将穿刺针从人体和导丝上取出;
4、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通过把导管套在导丝上,把导管插进一点进人体内,将剩余的导管穿在下压板和上压板之间,转动第四齿轮,第四齿轮带动弧形齿环在固定板的一侧上下移动,弧形齿环在固定板的一侧左右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下压板上下左右移动;
5、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通过顺时针转动第四齿轮,可以带动下压板向下移动,同时带动第三L形连板向下移动将导管固定在第三固定块上,继续转动带动下压板向左移动,然后带动下压板向上移动将导管夹持在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同时第三L形连板远离第三固定块,继续转动,下压板向右移动,带动导管缓慢插进人体,以此下压板来回移动将导管插进人体;
6、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通过将针管内抽满显影液,然后放进管套内,把导管的一端连接在针管上,通过转动第四齿轮带动下压板移动,下压板移动带动第二L形连板移动,通过第二L形连板挤压针管可以将显影液通过导管输送进人体,再配合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反向转动第四齿轮将导管从人体拔出。
本发明通过卡板将连接管固定在转动座上,可以使穿刺针在使用的得到固定,可以有效防止使用时穿刺针晃动,通过第四齿轮带动弧形齿环上下左右移动,可以通过下压板和上压板将导管缓慢插进人体,使其进入速度均匀,不会忽快忽慢,使其使用更加稳定,便于操作。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的结构调节组件示意图;
图3为图2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的滑动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的滑动轴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的插拔组件示意图;
图7为图6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的针管和管套示意图;
图9为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弧形架;2、第一滑轨;3、第一固定块;4、螺杆;5、滑动座;6、固定座;7、转动座;8、卡板;9、连接管;10、卡块;11、穿刺针;12、固定板;13、第二滑轨;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一转动轴;17、第三齿轮;18、连接套;19、滑板;20、侧板;21、第三滑轨;22、转动块;23、螺母;24、第一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6、第二转动轴;27、第一腰形孔;28、连接块;29、销柱;30、第一弹簧;31、滑动块;32、第一滑动杆;33、连接杆;34、第二滑动杆;35、弧形齿环;36、第二弹簧;37、第二固定块;38、第三滑动杆;39、第三弹簧;40、第四滑轨;41、上压板;42、滑动柱;43、第四弹簧;44、下压板;45、第一L形连板;46、第二L形连板;47、针管;48、第三L形连板;49、第三固定块;50、第四齿轮;51、管套;52、第五齿;53、第四固定块;54、第二腰形孔;55、第三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包括
弧形架1,弧形架1的顶部通过第一滑轨2滑动连接有滑动座5,滑动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6,固定座6的内壁通过第三转动轴55转动连接有转动座7,转动座7的顶部通过卡扣卡接有卡板8,转动座7的内壁设有连接管9,连接管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0,卡块10的内壁卡接有穿刺针11;
弧形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一侧通过第二滑轨13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1,固定板12的顶部设有管套51,管套51的内壁设有针管47;
调节组件,设置在滑动座5的一侧用于对滑动座5和穿刺针11调节位置;
插拔组件,设置在滑动块31的顶部用于对人体插拔管道,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组件便于调节穿刺针11的角度,和位置,便于缓慢刺进人体,通过插拔组件可以将导管插进人体,使其插入速度缓慢且均匀,不会造成病人不适。
参照图2-图5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座5一侧的侧板20,侧板2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腰形孔54,第二腰形孔5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杆32,第一滑动杆32的外壁滑动套设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外壁转动套设有第三齿轮17,连接杆33的外壁套设有连接套18,连接套18与第三齿轮17固定连接,滑动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53,第四固定块53的一侧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6,第三转动轴55与第一转动轴16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五齿轮52,两个第五齿轮52相啮合,第一转动轴16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第三齿轮17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15,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16带动第五齿轮52转动,从而通过转动座7调节穿刺针11的角度,便于固定穿刺针11的角度,使其使用过程中穿刺针11不会晃动。
参照图6和图7,插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块31内壁的第二滑动杆34,第二滑动杆34的外壁套设有弧形齿环35,第二滑动杆34的外壁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36,第二弹簧3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动杆34和弧形齿环35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板12的一侧通过第四滑轨40滑动连接有上压板41,上压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柱42,弧形齿环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压板44,滑动柱42与下压板44贯穿滑动连接,滑动柱42的外壁套设有第四弹簧43,第四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上压板41和下压板44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连板45,第一L形连板45的一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与弧形齿环35相啮合的第四齿轮50,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顺时针转动第四齿轮50,可以带动下压板44向下移动,继续转动带动下压板44向左移动,然后带动下压板44向上移动将导管夹持在上压板41和下压板44之间,继续转动,下压板44向右移动,带动导管缓慢插进人体,以此下压板44来回移动将导管插进人体。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包括
弧形架1,弧形架1的顶部通过第一滑轨2滑动连接有滑动座5,滑动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6,固定座6的内壁通过第三转动轴55转动连接有转动座7,转动座7的顶部通过卡扣卡接有卡板8,转动座7的内壁设有连接管9,连接管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0,卡块10的内壁卡接有穿刺针11;
弧形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一侧通过第二滑轨13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1,固定板12的顶部设有管套51,管套51的内壁设有针管47;
调节组件,设置在滑动座5的一侧用于对滑动座5和穿刺针11调节位置;
插拔组件,设置在滑动块31的顶部用于对人体插拔管道,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组件便于调节穿刺针11的角度,和位置,便于缓慢刺进人体,通过插拔组件可以将导管插进人体,使其插入速度缓慢且均匀,不会造成病人不适。
参照图2-图5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座5一侧的侧板20,侧板2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腰形孔54,第二腰形孔5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杆32,第一滑动杆32的外壁滑动套设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外壁转动套设有第三齿轮17,连接杆33的外壁套设有连接套18,连接套18与第三齿轮17固定连接,滑动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53,第四固定块53的一侧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6,第三转动轴55与第一转动轴16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五齿轮52,两个第五齿轮52相啮合,第一转动轴16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第三齿轮17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15,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16带动第五齿轮52转动,从而通过转动座7调节穿刺针11的角度,便于固定穿刺针11的角度,使其使用过程中穿刺针11不会晃动。
参照图6和图7,插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块31内壁的第二滑动杆34,第二滑动杆34的外壁套设有弧形齿环35,第二滑动杆34的外壁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36,第二弹簧3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动杆34和弧形齿环35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板12的一侧通过第四滑轨40滑动连接有上压板41,上压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柱42,弧形齿环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压板44,滑动柱42与下压板44贯穿滑动连接,滑动柱42的外壁套设有第四弹簧43,第四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上压板41和下压板44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连板45,第一L形连板45的一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与弧形齿环35相啮合的第四齿轮50,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顺时针转动第四齿轮50,可以带动下压板44向下移动,继续转动带动下压板44向左移动,然后带动下压板44向上移动将导管夹持在上压板41和下压板44之间,继续转动,下压板44向右移动,带动导管缓慢插进人体,以此下压板44来回移动将导管插进人体。
参照图1-图3,弧形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3,两个第一固定块3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杆4,滑动座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2,螺杆4的外壁螺纹套设有螺母23,螺母23与转动块22贯穿转动连接,螺母23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24,侧板20的一侧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6,第二转动轴26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24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5,第二转动轴26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第三齿轮17配合使用的第一齿轮14,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三齿轮17与第一齿轮14啮合,转动连接套18,带动第三齿轮17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26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25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从而通过螺母23带动滑动座5移动,带动穿刺针11缓慢刺进皮肤,使其刺进匀速。
参照图4,侧板2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滑轨21,两个第三滑轨2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板19,滑板19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腰形孔27,连接杆33贯穿第一腰形孔27,上述技术方案中推动滑板19,带动第三齿轮17向上下移动,使第三齿轮17与第二齿轮15和第一齿轮14啮合,便于分别控制位置和角度,使其使用方便。
参照图4,侧板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28,连接块28的顶部贯穿滑动连接有销柱29,销柱29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30,第一弹簧3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28和销柱29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滑板19的顶部开设有与销柱29配合使用的定位槽,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销柱29的设定,便于固定滑板19的位置,使其使用时不会发生移动,不会造成第三齿轮17与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脱离。
参照图6,固定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49,滑动块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固定块49配合使用的第三L形连板48,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固定块49和第三L形连板48的配合可以使下压板44向左移动时,不会带动导管一起移动,便于导管缓慢插进人体。
参照图6和图7,上压板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针管47配合使用的第二L形连板46,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下压板44带动上压板41移动,上压板41可以带动第二L形连板46移动,从而通过第二L形连板46挤压针管47将其内部造影液缓慢匀速输送进人体。
参照图6,固定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37,第二固定块3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动杆38,第三滑动杆38贯穿滑动块31的顶部,第三滑动杆38的外壁套设有第三弹簧39,第三弹簧39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31和第二固定块37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三弹簧39的设定可以使弧形齿环35始终与第四齿轮50啮合,不会使弧形齿环35与第四齿轮50脱离,使下压板44移动更加顺畅。
一种用于轮胎爆破试验模拟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装置放置在患者手臂上方,将穿刺针11卡接在卡块10内,把连接管9通过卡板8卡接在转动座7上,使穿刺针11对着要刺进的皮肤,推动滑板19,使左侧的销柱29卡进滑板19的定位槽中,同时滑板19带动第三齿轮17向上移动,使第三齿轮17与第二齿轮15啮合,转动连接套18,连接套18带动第三齿轮17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5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16带动第五齿轮52转动,从而通过转动座7调节穿刺针11的角度;
S2、推动滑板19向右移动,使有侧的销柱29卡进滑板19的定位槽中,同时第三齿轮17与第一齿轮14啮合,转动连接套18,带动第三齿轮17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26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25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从而通过螺母23带动滑动座5移动,带动穿刺针11缓慢刺进皮肤;
S3、刺进皮肤后通过连接管9和穿刺针11将导丝插进人体,插进之后,打开卡板8,将连接管9取出,并且将穿刺针11从人体和导丝上取出;
S4、把导管套51在导丝上,把导管插进一点进人体内,将剩余的导管穿在下压板44和上压板41之间,转动第四齿轮50,第四齿轮50带动弧形齿环35在固定板12的一侧上下移动,弧形齿环35在固定板12的一侧左右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下压板44上下左右移动;
S5、如图7,顺时针转动第四齿轮50,可以带动下压板44向下移动,同时带动第三L形连板48向下移动将导管固定在第三固定块49上,继续转动带动下压板44向左移动,然后带动下压板44向上移动将导管夹持在上压板41和下压板44之间,同时第三L形连板48远离第三固定块49,继续转动,下压板44向右移动,带动导管缓慢插进人体,以此下压板44来回移动将导管插进人体;
S6、插进之后将针管47内抽满显影液,然后放进管套51内,把导管的一端连接在针管47上,通过转动第四齿轮50带动下压板44移动,下压板44移动带动第二L形连板46移动,通过第二L形连板46挤压针管47可以将显影液通过导管输送进人体,再配合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反向转动第四齿轮50将导管从人体拔出。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弧形架(1),所述弧形架(1)的顶部通过第一滑轨(2)滑动连接有滑动座(5),所述滑动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的内壁通过第三转动轴(55)转动连接有转动座(7),所述转动座(7)的顶部通过卡扣卡接有卡板(8),所述转动座(7)的内壁设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的内壁卡接有穿刺针(11);
所述弧形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一侧通过第二滑轨(13)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1),所述固定板(12)的顶部设有管套(51),所述管套(51)的内壁设有针管(47);
调节组件,设置在滑动座(5)的一侧用于对滑动座(5)和穿刺针(11)调节位置;
插拔组件,设置在滑动块(31)的顶部用于对人体插拔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座(5)一侧的侧板(20),所述侧板(2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腰形孔(54),所述第二腰形孔(5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杆(32),所述第一滑动杆(32)的外壁滑动套设有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的外壁转动套设有第三齿轮(17),所述连接杆(33)的外壁套设有连接套(18),所述连接套(18)与第三齿轮(17)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53),所述第四固定块((53)的一侧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6),所述第三转动轴(55)与第一转动轴(16)的外壁均固定套设有第五齿轮(52),两个所述第五齿轮(52)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轴(16)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第三齿轮(17)配合使用的第二齿轮(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动块(31)内壁的第二滑动杆(34),所述第二滑动杆(34)的外壁套设有弧形齿环(35),所述第二滑动杆(34)的外壁套设有两个第二弹簧(36),所述第二弹簧(3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动杆(34)和弧形齿环(35)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2)的一侧通过第四滑轨(40)滑动连接有上压板(41),所述上压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柱(42),所述弧形齿环(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压板(44),所述滑动柱(42)与下压板(44)贯穿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柱(42)的外壁套设有第四弹簧(43),所述第四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上压板(41)和下压板(44)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连板(45),所述第一L形连板(45)的一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与弧形齿环(35)相啮合的第四齿轮(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3),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3)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螺杆(4),所述滑动座(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2),所述螺杆(4)的外壁螺纹套设有螺母(23),所述螺母(23)与转动块(22)贯穿转动连接,所述螺母(23)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24),所述侧板(20)的一侧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6),所述第二转动轴(26)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锥齿轮(24)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5),所述第二转动轴(26)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第三齿轮(17)配合使用的第一齿轮(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滑轨(21),两个所述第三滑轨(2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滑板(19),所述滑板(19)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腰形孔(27),所述连接杆(33)贯穿第一腰形孔(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28),所述连接块(28)的顶部贯穿滑动连接有销柱(29),所述销柱(29)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30),所述第一弹簧(3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28)和销柱(29)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板(19)的顶部开设有与销柱(29)配合使用的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49),所述滑动块(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三固定块(49)配合使用的第三L形连板(48)。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针管(47)配合使用的第二L形连板(46)。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37),所述第二固定块(3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动杆(38),所述第三滑动杆(38)贯穿滑动块(31)的顶部,所述第三滑动杆(38)的外壁套设有第三弹簧(39),所述第三弹簧(39)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块(31)和第二固定块(37)的相对一侧固定连接。
10.按照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用于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下步骤:
S1、将装置放置在患者手臂上方,将穿刺针(11)卡接在卡块(10)内,把连接管(9)通过卡板(8)卡接在转动座(7)上,使穿刺针(11)对着要刺进的皮肤,推动滑板(19),
使左侧的销柱(29)卡进滑板(19)的定位槽中,同时滑板(19)带动第三齿轮(17)向上移动,使第三齿轮(17)与第二齿轮(15)啮合,转动连接套(18),连接套(18)带动第三齿轮(17)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5)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16)带动第五齿轮(52)转动,从而通过转动座(7)调节穿刺针(11)的角度;
S2、推动滑板(19)向右移动,使有侧的销柱(29)卡进滑板(19)的定位槽中,同时第三齿轮(17)与第一齿轮(14)啮合,转动连接套(18),带动第三齿轮(17)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26)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25)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24)转动,从而通过螺母(23)带动滑动座(5)移动,带动穿刺针(11)缓慢刺进皮肤;
S3、刺进皮肤后通过连接管(9)和穿刺针(11)将导丝插进人体,插进之后,打开卡板(8),将连接管(9)取出,并且将穿刺针(11)从人体和导丝上取出;
S4、把导管套(51)在导丝上,把导管插进一点进人体内,将剩余的导管穿在下压板(44)和上压板(41)之间,转动第四齿轮(50),第四齿轮(50)带动弧形齿环(35)在固定板(12)的一侧上下移动,弧形齿环(35)在固定板(12)的一侧左右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下压板(44)上下左右移动;
S5、如图7,顺时针转动第四齿轮(50),可以带动下压板(44)向下移动,同时带动第三L形连板(48)向下移动将导管固定在第三固定块(49)上,继续转动带动下压板(44)向左移动,然后带动下压板(44)向上移动将导管夹持在上压板(41)和下压板(44)之间,同时第三L形连板(48)远离第三固定块(49),继续转动,下压板(44)向右移动,带动导管缓慢插进人体,以此下压板(44)来回移动将导管插进人体;
S6、插进之后将针管(47)内抽满显影液,然后放进管套(51)内,把导管的一端连接在针管(47)上,通过转动第四齿轮(50)带动下压板(44)移动,下压板(44)移动带动第二L形连板(46)移动,通过第二L形连板(46)挤压针管(47)可以将显影液通过导管输送进人体,再配合检测仪器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反向转动第四齿轮(50)将导管从人体拔出。
CN202211295886.8A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55538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5886.8A CN115553886A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5886.8A CN115553886A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3886A true CN115553886A (zh) 2023-01-03

Family

ID=84747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95886.8A Pending CN115553886A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5388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30911B1 (de) Kathetersystem
JP5114426B2 (ja) 制御可能に血管を閉塞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4468224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theter placement in blood vessels of a human patient
CN211131187U (zh) 一种经桡动脉或尺动脉心脏及血管介入手术的装置
CN113288356B (zh) 中心静脉穿刺器
CN107246990A (zh) 球囊导管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5553886A (zh) 一种肺动脉高压心脏混合造影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309239U (zh) 中心静脉穿刺器
CN212065496U (zh) 一种桥血管组织灌注系统
CN102233155A (zh) 药物溶斑球囊导管
CN111226911B (zh) 一种桥血管组织灌注系统及灌注方法
CN105615999B (zh) 一种可转向的激光球囊导管及其使用方法
CN211749950U (zh) 角度可调节穿刺针、穿刺针角度调节装置
CN219516475U (zh) 一种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辅助装置
CN216876533U (zh) 一种可视化深静脉穿刺设备
CN114224445B (zh) 一种直视下建立血管隧道装置
CN213553285U (zh) 一种医学超声穿刺装置
CN215129702U (zh) 一种肝胆外科穿刺固定装置
CN218979141U (zh) 一种中心静脉套管针
CN211512850U (zh) 一种临时性体外动静脉转流装置
CN218944129U (zh)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CN218589091U (zh) 血管介入装置
CN217014943U (zh) 一种用于下肢静脉曲张医用胶栓塞治疗的注胶装置
CN213724098U (zh) 一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港针拔除器
CN203017040U (zh) 刺刀式中心静脉穿刺注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