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42572A - 渐进屈光力镜片 - Google Patents

渐进屈光力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42572A
CN115542572A CN202211005721.2A CN202211005721A CN115542572A CN 115542572 A CN115542572 A CN 115542572A CN 202211005721 A CN202211005721 A CN 202211005721A CN 115542572 A CN115542572 A CN 115542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progressive
power
eye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057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津和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ya Lens Thailand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ya Lens Thaila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ya Lens Thailand Ltd filed Critical Hoya Lens Thailand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542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425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3Shape of the progressive surfa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G02C7/025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considering parameters of the viewed objec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G02C7/027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considering wearer's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8Special properties achiev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ront and back surfa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具备:近用部,其具有用于近处观察的屈光力;远用部,其具有用于观看比近处观察更远处的物体的屈光力;中间部,其具有屈光力在远用部和近用部之间渐进地变化的渐进作用;所述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特征在于,具备棱镜作用调整区域,该棱镜作用调整区域使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导致的像的变形程度接近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像的变形程度。

Description

渐进屈光力镜片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9年6月28日、申请号为201980043196.3、发明名称为“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设计系统以及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渐进屈光力镜片。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先权基础的日本申请特愿2018-123739的记载内容均可在本说明书中参照。
背景技术
在眼镜片中,已知有具备度数连续变化的部分的镜片。这种眼镜片也被称为渐进屈光力镜片。
示例了具备远用部以及近用部的所谓渐进多焦点镜片。另外,示例了度数随着从用于观察规定的距离一个区域离开而变化的非球面单焦点镜片等。
例如,在渐进多焦点镜片中,设定有被称为主注视线的曲线,作为成为度数从远用部到近用部连续变化时的基准的线。
主注视线是指,在佩戴者佩戴眼镜片并将视线从上下方向即垂直方向的天空方向(上方)向地面方向(下方)、或其相反方向移动时,眼镜片中视线所通过频率最高的部分集中而形成的线。该主注视线是作为设计眼镜片时基础的部分。渐进屈光力镜片的镜片形状被设计成,沿着该主注视线,从远用部到近用部变化的度数成为处方信息中规定的度数变化。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与具备物体侧的面(外表面、凸面)和眼球侧的面(内表面、凹面)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相关的技术。具体而言,公开了如下技术:以使外表面的远用度数测定位置即远用基准点处的纵横方向的屈光力、和外表面的近用度数测定位置即近用基准点处的纵横方向的屈光力满足规定的关系的方式进行控制。公开了通过该控制,降低渐进屈光力镜片所特有的部位的远近倍率差,降低佩戴者感知到的变形。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考虑了佩戴者辐辏的主注视线所通过的部分会产生外棱镜作用。而且,公开了使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主注视线上的、从远用部到近用部的部分具备至少一部分抵消该外棱镜作用的内棱镜的形状。由此,能够通过内棱镜作用来减轻因主注视线上的外棱镜作用而使大的辐辏加强的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03/100505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104811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人着眼于以下渐进屈光力镜片所特有的技术问题。
(进深方向的变形)
图1是表示从天地的天空方向(垂直上方)观察天地的地面方向(垂直下方)时的、通过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即右眼用镜片10R以及左眼用镜片10L、以及眼镜片10看到的、对佩戴者而言所看到的目标物体面20的位置的概略图。以下,所看到的目标物体面20也称为“看到面20”。
在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假设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medial plane)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A。
图2是表示在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A下,通过渐进屈光力镜片看到的看到面20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实际的目标物体面22的进深方向位于近前侧的状况的概略说明图。以下,实际的目标物体面22也称为“实际面22”。
如图2所示,相对于实际面22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看到面20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位于近前侧。
另一方面,假定在与前头面(frontal plane)平行且包含部位O的面内,目视看到与部位O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相同且位于部位O的水平方向侧方的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B。在状态B下,通过眼镜片10看到的看到面20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与刚才相反,相对于实际面22的进深方向位于进深侧。
即,如果是渐进屈光力镜片,则由于两眼观察时左右眼的辐辏差而产生的进深方向的看到位置产生变化。而且,正面的部位O处在进深方向上的看到位置和其侧方的部位P处在进深方向上的看到位置大多不同。其结果,可能产生进深方向上的像的变形。如果消除该像的变形,则能够得到舒适的佩戴感。
(上下方向的眼位差)
图3是表示从水平方向观察时的、通过作为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右眼用镜片10R以及左眼用镜片10L观察处于近距离且侧方的物体时的、在右眼R和左眼L中产生上下方向的眼位差的状况的图。
如图3所示,在佩戴眼镜片注视一个点时,在两眼间关于垂直方向产生视线朝向上的差时,佩戴者为了在两眼观察的状态下进行相同的观察,在垂直方向上向左右不同的眼位状态强制地转移。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视线朝向是指眼球侧的视线朝向,是指右眼球或左眼球所朝向的方向。
通常,人的眼睛对垂直方向的棱镜作用的差的容忍度低,即使能够进行相同的观察,也容易引起不舒服的佩戴感。另外,在该程度超过佩戴者的容忍度的情况下,以复视感知到像。如果消除上下方向的眼位差,则能够抑制这样的像的感知,进而得到舒适的佩戴感。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减小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得到舒适的佩戴感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作为解决渐进屈光力镜片所特有的技术问题的方法,使佩戴渐进屈光力镜片时的状态接近佩戴单焦点镜片时的状态或与裸眼相当的状态(后述)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根据该方法,例如以使通过渐进屈光力镜片观察位于有限距离侧方的物体的状态(后述的“状态B、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接近通过单焦点镜片观察的状态或与裸眼相当的状态(后述的“状态D、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的方式设计渐进屈光力镜片。
但是,在该情况下,如果仅着眼于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和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的差,则成为如在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一栏中列举的、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要素、和渐进作用中的用于支持调节力的加入度数引起的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要素混合存在的状态。该“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要素”可列举例如通过附加了用于支持调节力的加入度数的镜片观看时所需要的辐辏量。辐辏量表示当观看具有近距离的物体时左右眼向内偏的程度,在本说明书中,辐辏量也被称为内偏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内偏量”有时表示单眼的内偏的程度,有时表示双眼的内偏的程度。
如果是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要素和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要素混合存在的状态,则难以解决选择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并使之减小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着眼于在佩戴渐进屈光力镜片时,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后述的状态A、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与刚才的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的差V。
该着眼的特征之一在于,不是消除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下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渐进作用引起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左右眼的辐辏角以及眼位差,而是接受。
在有限距离的正面观察状态下,右眼和左眼都产生内偏。因此,在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下的进深方向的变形以及上下方向的眼位差中,已经包含内偏所产生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通过着眼于正面观察状态和侧方观察状态的差分,减去内偏量所产生的基本要素。换言之,无论是右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还是左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都接受视线通过主注视线时的左右眼的辐辏角以及眼位差。其结果,差V和差W的差分成为主要反映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要素的状态。即,能够研究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要素。
同样,在单焦点镜片或相当于裸眼的状态下,也着眼于参照正面观察状态C与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的差W。然后想到了,通过以使该差V接近于差W的方式设计渐进屈光力镜片,使佩戴渐进屈光力镜片时的状态接近于佩戴单焦点镜片时的状态或与裸眼相当的状态的方法。
基于上述观点而完成的是以下的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以使差V接近差W的方式调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
差V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的状态A和状态B的差,状态A是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状态B是目视看到在与前头面平行且包含部位O的面内与部位O在垂直方向的高度相同且位于部位O的水平方向侧方的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
差W是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状态C和状态D的差,状态C是目视看到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状态D是目视看到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为,如第一方式所述的方式,其中,
差V是状态A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左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A和状态B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左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B的差,
差W是状态C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左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C和状态D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左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D的差,
通过调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使状态B下的角度差VB变动,由此将差V限制在距离差W的规定的容许范围内。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为,如第二方式所述的方式,其中,
假设在佩戴者的正中面上且在右眼和左眼的中间位置设定了旋转中心的统合眼以及统合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时,
角度差VA是状态A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AR和左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AL的差,
角度差VB是状态B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BR和左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BL的差,
角度差WC是状态C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CR和左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CL的差,
角度差WD是状态D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DR和左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DL的差。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为,如第三方式所述的方式,其中,
根据角度差VAR与角度差VAL之比、角度差VBR与角度差VBL之比、角度差WCR与角度差WCL之比、以及角度差WDR与角度差WDL之比中的至少任一个,按比例分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调整时的、针对右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修正量和针对左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修正量。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为,如第三或第四方式所述的方式,其中,
采用右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等效球面度数和左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等效球面度数的平均值,作为统合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等效球面度数。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为,如第二至第五方式中任一个所述的方式,其中,
距离差W的规定的容许范围为差W的50%以内。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是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制造方法,其具有:
进行第1~第6中任一项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设计工序、在设计工序后得到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加工工序。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是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系统,其具备软件模块,软件模块以使差V接近差W的方式调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
差V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的状态A和状态B的差,状态A是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状态B是目视看到在与前头面平行且包含部位O的面内与部位O在垂直方向的高度相同且位于部位O的水平方向侧方的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
差W是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状态C和状态D的差,状态C是目视看到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状态D是目视看到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是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其具备:
近用部,其具有用于近处观察的屈光力;远用部,其具有用于观看比近处观察更远处的物体的屈光力;中间部,其具有屈光力在远用部和近用部之间渐进地变化的渐进作用;
具备棱镜作用调整区域,该棱镜作用调整区域使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导致的像的变形程度接近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像的变形程度。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为,如第九方式所述的方式,其中,
棱镜作用调整区域包括在水平方向上从主注视线偏离的侧方部的区域。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为,如第九或第十方式所述的方式,其中,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条件一]
在以镜片水平方向为横轴、以加入度标准化后的垂直方向上的表面棱镜差分为纵轴时的绘制图中,近用部中的在规定水平截面上的规定部位α的垂直方向上的表面棱镜差分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2[棱镜屈光度/屈光度]以上;
[条件二]
在以镜片水平方向为横轴、以加入度标准化后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棱镜差分为纵轴时的绘制图中,在近用部中的在规定水平截面上的规定部位γ内的x=0的位置,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棱镜差分的绝对值为0.25[棱镜屈光度/屈光度]以上,规定部位γ内的x=0的位置位于棱镜参照点的正下方或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两个对准基准标记的中点的正下方。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为,如第十一方式所述的方式,其中,
规定水平截面的位置是达到加入度的85%至100%的位置。
优选的是,通过调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而仅使状态B下的角度差VB变动,从而将差V限制在距离差W的规定的容许范围内。
优选的是,采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等效球面度数,作为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等效球面度数。
优选的是,调整棱镜作用的区域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偏离主注视线的侧方部的区域,更优选的是,将包含在水平方向上偏离主注视线的侧方部的区域且包含近用部的区域作为棱镜作用调整区域。
也可以将渐进屈光力镜片替换为由右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和左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构成的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
优选的是,满足[条件一]以及[条件二]。
需要说明的是,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三]
以视线朝向(tanθ)为横轴、以进深方向位置信息(单位:屈光度)为纵轴时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绘制图,与对应于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绘制图不交叉。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提供减小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得到舒适的佩戴感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天地的天空方向(垂直上方)观察天地的地面方向(垂直下方)时的、通过作为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右眼用镜片以及左眼用镜片、以及渐进屈光力镜片看到的、对佩戴者而言所看到的目标物体面的位置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在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A下,通过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看到的看到面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相对于实际的目标物体面的进深方向位于近前侧的状况的进一步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从水平方向观察时的、通过作为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右眼用镜片以及左眼用镜片观察处于近距离且侧方的物体时的、在右眼和左眼中产生上下方向的眼位差的状况的图。
图4A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的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图4B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的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图4C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参照正面观察状态C的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图4D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的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图5是表示目标物体面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通过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后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即右眼用镜片以及左眼用镜片、以及渐进屈光力镜片看到的、对佩戴者而言所看到的目标物体面的位置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从水平方向观察时的、通过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后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右眼用镜片以及左眼用镜片观察处于近距离且侧方的物体时的、在右眼和左眼中没有产生上下方向的眼位差的状况的图。
图8A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的统合眼以及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图8B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的统合眼以及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图8C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参照正面观察状态C的统合眼以及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图8D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的统合眼以及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中采用的统合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基本设计的面平均度数分布图(左图)以及面像散分布图(右图)。
图10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通过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后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即右眼用镜片、左眼用镜片、以及统合眼用镜片、还有渐进屈光力镜片看到的、对佩戴者而言所看到的目标物体面的位置的概略图。
图11是说明实施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系统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系统中的设计装置的装置结构的结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流程的图。
图14是表示相对于统合眼用镜片的面像散分布进行内偏的同时初始设计的右眼用镜片以及左眼用镜片的面像散分布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左眼用镜片以及右眼用镜片为渐进屈光力镜片时的调整前后的镜片面中的面平均度数分布和面像散分布的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说明各实施例的眼镜片对中的右眼用镜片300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说明从右眼用镜片300以及左眼用镜片400中的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计算差分值分布的方法的图。
图18(a)表示制作眼镜片对时的参照用镜片、实施例一的镜片、安装现有的镜片时的垂直方向的两眼间的视线朝向的差、即上下方向的眼位差的分布,横轴表示上述视线朝向的水平方向成分,纵轴表示上述视线朝向的垂直方向成分。图18(b)是表示目标物体面22的进深方向的看到位置的变化即进深方向的变形的曲线图,纵轴表示进深方向位置信息[屈光度],横轴表示水平方向的视线朝向[tanθ]。
图19(a)是说明图18(b)中的横轴即水平方向的视线朝向的图。图19(b)是说明图18(b)中的纵轴即进深方向的位置信息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例一的镜片以及现有的镜片中的、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的变化的图,纵轴表示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棱镜屈光度/屈光度],横轴表示y=-14mm上的x坐标[mm]。
图21(a)表示制作眼镜片对时的参照用镜片、实施例二的镜片、安装现有的镜片时的垂直方向的两眼间的视线朝向的差、即上下方向的眼位差的分布,横轴表示上述视线朝向的水平方向成分,纵轴表示上述视线朝向的垂直方向成分。图21(b)是表示目标物体面22的进深方向的看到位置的变化即进深方向的变形的曲线图,纵轴表示进深方向位置信息[屈光度],横轴表示水平方向的视线朝向[tanθ]。
图22是表示实施例三的镜片以及现有的镜片中的、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的变化的图,纵轴表示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棱镜屈光度/屈光度],横轴表示y=-14mm上的x坐标[mm]。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是示例性的,且本发明不限于示例的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将垂直方向设为Y方向,将水平方向设为X方向,将与两个方向垂直的方向设为Z方向。Z方向是正面观察方向,也是与正中面以及前头面垂直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各状态A、B、C、D中的视线朝向可以通过采用光线追踪法的模拟来把握。进而,视线在镜片上通过的位置也能够通过光线追踪法来把握。作为光线追踪法,采用公知的方法即可,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以使差V接近差W的方式调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
所述差V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的状态A和状态B的差,所述状态A是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所述状态B是目视看到在与前头面平行且包含部位O的面内与所述部位O在垂直方向的高度相同且位于所述部位O的水平方向侧方的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
所述差W是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状态C和状态D的差,所述状态C是目视看到所述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所述状态D是目视看到所述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
渐进屈光力镜片作为区域具有远用部、近用部、以及中间部,是屈光力从远用部至近用部之间逐渐变化的镜片,该远用部具有设置在镜片的上侧部分的用于观察远方的物体的屈光力的部分,即具有用于远方观察的屈光力,该近用部具有设置在镜片的下侧部分的用于观察近方的物体的屈光力的部分,即具有用于近处观察的屈光力,该中间部设置在远用部和近用部之间。
远用部只要是用于观察比近距离更远的距离的区域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不是无限远,而是用于观察规定距离(4m~1m)的区域。作为具备这样的区域的眼镜片,可以举出与中间距离(1m~40cm)至近距离(40cm~10cm)的物体距离对应的中近(intermediate-near)镜片、在该近距离内对应的近(near-near)镜片。
本发明一个方式使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的状态。即,使用佩戴由右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和左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构成的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来进行两眼观察的状态。将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简称为镜片对或眼镜片对。另外,将右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也简称为右眼用镜片,将左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也简称为左眼用镜片。
图4A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的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状态A是指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A。也将状态A称为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正中面是指相对于左右相称的动物的身体的正中平行地将身体左右分开的面。
图5是表示目标物体面的一例的图。
有限距离的具体数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在4m~10cm范围内适当设定。另外,也可以如图5那样适当设定当在上方时距离佩戴者的距离长而当在下方时该距离短的目标物体面,在该目标物体面上设定部位O以及后述的部位P。在本说明书中,作为一例,示例了部位O距佩戴者的距离为40cm的情况。
目标物体面优选具有随着位于垂直方向下方而与渐进屈光力镜片10的距离连续变小的部分。
图4B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的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状态B是指目视看到在与前头面平行且包含部位O的面内与部位O在垂直方向的高度相同且位于部位O的水平方向侧方的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也将状态B称为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前头面是指与正中面垂直的面,是将人的身体分割为腹侧和背侧的平面,是与水平方向平行的面。
然后,得到渐进屈光力镜片佩戴时的正面观察状态A与侧方观察状态B的差V。
差V以及后述的差W只要是能够表现作为状态的差的参数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眼位差。
图4C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参照正面观察状态C的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图4D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的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另一方面,把握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目视看到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C(参照正面观察状态C)、以及目视看到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D(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
关于参照用单焦点镜片,假定相对于右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右眼用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假定相对于左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左眼用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以下,对于参照用单焦点镜片也相同。另外,有时将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简称为参照用镜片。
只要是具备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渐进成分以外的基本性能的镜片即可,对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具体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该镜片为相同的球面度数S,优选为考虑了散光度数C的等效球面度数(S+C/2)。以下,示例在参照用单焦点镜片中,采用渐进屈光力镜片中的等效球面度数的情况。
另外,作为参照用单焦点镜片,例如也可以是用于散光矫正的非球面镜片或用于降低轴外像差的非球面镜片。但是,由于参照用单焦点镜片为抑制实际面22的像的变形时的参照对象(目标),因此优选像的变形小。因此,作为参照用单焦点镜片,优选为球面镜片。另外,基于同样的理由,作为参照用单焦点镜片,优选棱镜度数Δ为零。Δ是棱镜度数的单位,是指1m光线行进时在与光线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偏移1cm光线。
另外,佩戴者信息的处方数据记载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镜片袋中。即,如果有镜片袋,则能够根据佩戴者信息的处方数据确定为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物体。而且,渐进屈光力镜片通常与镜片袋配套。因此,附带有镜片袋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也反映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对于镜片袋和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组合也同样。
所谓“相当于裸眼时”,包括裸眼的状态,也包括佩戴球面度数为零的镜片所谓的零度数镜片时。
然后,得到参照用单焦点镜片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正面观察状态C与侧方观察状态D的差W。
然后,以使渐进屈光力镜片佩戴时的差V接近参照用单焦点镜片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差W的方式设计渐进屈光力镜片。
具体的设计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通过一边在容许的范围内调整镜片面的曲率一边调整镜片面的梯度来调整棱镜作用,从而使差V接近差W。更具体而言,也可以在镜片上设定多个调整点,通过变更各调整点的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的棱镜,使差V接近差W。
调整棱镜作用的区域优选主要是渐进屈光力镜片上的不包含主注视线的区域。作为棱镜作用调整区域,例如优选包含在水平方向上偏离主注视线的侧方部的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主注视线是指眼镜片中视线通过的部分集中而形成的线。而且,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渐进屈光力镜片中的主注视线定义为连结远用度数测定点和近用度数测定点的线。另外,该定义在实用上,在确定实际的镜片的主注视线的位置时也能够适用。
但是,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着眼于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后述的状态A、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与刚才的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的差V。该着眼本身并不限定于主注视线的形状(直线、曲线均可)。首先,鉴于主注视线的形状根据佩戴者而变化的情况,作为构成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眼镜片的部件,不需要唯一地规定主注视线本身的形状以及位置。
在将在水平方向上偏离主注视线的侧方部作为棱镜作用调整区域的情况下,能够在不影响作为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处方信息而提供的远用基准点处的球面度数S、圆柱度数C以及近用基准点处的加入度的情况下调整棱镜作用。另外,也优选将包含近用部的区域作为棱镜作用调整区域。另外,也优选将在水平方向上偏离主注视线的侧方部的区域且包含近用部的区域作为棱镜作用调整区域。
图6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通过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后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即右眼用镜片以及左眼用镜片、以及渐进屈光力镜片看到的、对佩戴者而言的看到的目标物体面的位置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从水平方向观察时的、通过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后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右眼用镜片10R以及左眼用镜片10L观察处于近距离且侧方的物体时的、在右眼R和左眼L中没有产生上下方向的眼位差的状况的图。
关于在技术问题的栏中叙述的(进深方向的变形),如图6所示,在观察部位O的物体的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下,在实际面和看到面中,在进深方向上产生偏移。但是,如技术方案的栏中所述,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不接受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的左右眼的辐辏角以及眼位差。因此,这种偏差本身就是一种预测的偏差。另一方面,如果是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则维持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下的进深方向的偏移。即,在正面视与侧方视之间,进深方向偏移消失或几乎消失。
关于在技术问题栏中叙述的(上下方向的眼位差),如图7所示,在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的情况下,由于使差V接近差W,所以侧方视下的上下方向的眼位差消失或几乎消失。
其结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减小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得到舒适的佩戴感。特别是,能够得到通过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中间部观察时的中间观察以及通过近用部观察时的近处观察时的舒适的佩戴感。
[本发明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详细内容]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进一步的具体例、优选例以及变形例进行说明。
差V是状态A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左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A、和状态B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左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B的差,
差W是状态C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左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C、和状态D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左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D的差。
角度差VA、角度差VB、角度差WC以及角度差WD基本上是合成了由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的棱镜作用产生的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的矢量成分的眼位差。另一方面,也可以仅采用各角度差VA、VB、VC、VD的垂直方向的矢量成分来设定垂直方向眼位差。相反,也可以仅采用水平方向的矢量成分来设定水平方向眼位差。
鉴于在技术问题中叙述的(上下方向的眼位差)的观点,优选在该眼位差中包含垂直方向上的眼位差。即,优选的是,设定合成了水平方向以及垂直方向的矢量成分的眼位差,或者仅采用各角度差VA、VB、VC、VD的垂直方向的矢量成分来设定垂直方向眼位差。
通过使用由各角度差VA、VB、VC、VD表示的眼位差作为差V、差W的基础,能够直接把握解决了技术问题中所述的(进深方向的变形)(上下方向的眼位差),因此优选。
在此基础上,也可以通过调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而使状态B下的角度差VB变动,从而将差V限制在距离差W的规定的容许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的“差”的值为负的情况下,将绝对值作为该差的值。
作为该规定的容许范围,例如可以在差W的50%以内(0.5W≦V≦1.5W),更优选在40%以内,进一步优选在30%以内。作为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5%、10%。
假定将眼位差作为差V、差W的基础使用,同时对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和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进行对比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视线朝向例如也可以用相对于通过右眼用镜片、左眼用镜片、右眼用参照用单焦点镜片、左眼用参照用单焦点镜片以及统合眼用镜片(后述)正面观察的方向即与正中面以及前头面垂直的Z方向的倾斜角度来表示。
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的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如在技术方案栏中所述,即使产生(进深方向的变形)(上下方向的眼位差),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被接受。这意味着不必改变渐进屈光力镜片中的状态A的设计。当然,改变设计并不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另外,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参照正面观察状态C以及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是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设计无需变更。当然,改变设计并不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其结果,如果仅使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的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下的角度差VB变动,则能够将差V限制在距离差W的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能够大大节省作业的时间。作为具体的效果,容易设计为满足规定的加入度数ADD。另外,部位O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不因镜片表面形状的调整而变化。因此,容易得到适当的镜片表面形状。
还优选假定在佩戴者的正中面上且在右眼和左眼的中间位置设定旋转中心的统合眼(cyclops eye)以及统合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
图8A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的统合眼以及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图8B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的统合眼以及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图8C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参照正面观察状态C的统合眼以及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图8D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时的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的统合眼以及双眼的视线的方向的图。
作为统合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光学性能,在右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和左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参数(球面度数S、散光度数C、等效球面度数(S+C/2)、棱镜度数Δ、加入度数ADD、渐进带长、内偏量等)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相同值的参数即可。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仅设计右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或左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的任一个,另一个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设计成所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分布图左右对称。
为了简化说明,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具体例采用该情况,采用等效球面度数(S+C/2)。而且,采用右眼用镜片和左眼用镜片中的等效球面度数的平均值作为统合眼用镜片的参数。另外,散光度数C以及棱镜度数Δ设定为零。这是因为,与优选将参照用单焦点镜片中的散光度数C以及棱镜度数Δ设定为零相同,即使是统合眼用镜片,也优选像的失真小。
需要说明的是,在右眼用镜片和左眼用镜片的参数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各参数中采用两者的平均值。例如,也可以将右眼用镜片的等效球面度数和左眼用镜片的等效球面度数的平均值设定为统合眼用镜片的等效球面度数。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右眼用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和左眼用的参照单焦点镜片的统合眼用单焦点镜片的参数的决定方法也可以与上述渐进屈光力镜片中的统合眼用镜片的参数的决定方法相同。例如,也可以采用右眼用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等效球面度数和左眼用的参照单焦点镜片的等效球面度数的平均值。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中采用的统合眼用镜片的基本设计的面平均度数分布图(左图)以及面像散分布图(右图)。
图9所示的各分布图的原点表示眼镜片中心240、即棱镜测定点。纸面中的上下方向表示镜片面的垂直方向,纸面中的左右方向表示镜片面的水平方向。分布图为60mm见方。面像散以及面平均度数的等高线以0.25D[屈光度]间隔描绘。本段落中记载的内容在以后出现的分布图中也相同。
图9示出了远用基准点220和近用基准点230。另外,还示出了眼镜片中的隐藏标记302、304的位置。
在图9所示的面平均度数分布中,在远用基准点220的度数中设定有处方信息中包含的球面度数S。近用基准点230的度数设定为在远用基准点230的球面度数S上加上处方信息中记载的加入度ADD而得到的度数。
在本说明书中,面平均度数分布是镜片面各位置的各方向的曲率中最大的曲率和最小的曲率的平均值乘以镜片材料的折射率而得到的值的分布。
在本说明书中,面像散分布是镜片面各位置的各方向的曲率中最大的曲率和最小的曲率的差分乘以镜片材料的折射率而得到的值的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图9所示的两分布图是关于镜片面的图。在图9所示的面平均度数分布图中,远用的面平均度数设定为+4.00D,近用的面平均度数设定为+6.00D,加入度数ADD设定为2.00D,假定在物体侧的面即外表面反映两分布图。在以下记载的实施例中也同样。
但是,本说明书的具体例只是一个例子,既可以在眼球侧的面即内表面具备反映了该量分布图的形状,也可以将两面作为渐进面,将带来该两分布图的渐进成分分配到两面来设计两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眼球侧的面的内表面可以采用球面形状,也可以采用降低轴外像差等的非球面形状。
通过假定统合眼可以获得许多优点。以下,对该优点进行说明。
无论是右眼用镜片还是左眼用镜片,都是在考虑了内偏量的状态下进行设计。该内偏量根据处方的球面度数、圆柱度数、加入度、棱镜度数、瞳孔间距离等而变化。另外,通过设置内偏量,主注视线向鼻侧移动。随之,近用基准点230也向水平方向的一侧移动。
另一方面,由于统合眼在右眼和左眼的中间位置设定有旋转中心,因此不需要加入内偏量。即,如图9所示,如果是统合眼用镜片,则主注视线与子午线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子午线也是通过设置在渐进屈光力镜片上的两个隐藏标记的位置的中点的垂直方向的线。另外,子午线也是该分布图的Y轴。
即,统合眼用镜片的平均屈光力分布图以及像散分布图比右眼用镜片以及左眼用镜片的该分布图简单。
这在使渐进屈光力镜片中的差V接近参照用单焦点镜片或相当于裸眼的状态下的差W时有用。首先使成为大头的统合眼用镜片的平均屈光力分布图以及像散分布图变化。在此基础上,用左右眼用的各渐进屈光力镜片进行考虑了左右眼的内偏量的设计(例如后述的图14),以该设计为基础,只要研究差V是否接近差W即可(优点1)。
该(优点1)在左右眼处方不同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特别重要。这是因为,即使在左右眼的处方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首先改变为大头的统合眼用镜片的平均屈光力分布图以及像散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在左右眼用的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进行考虑了左右眼各自的处方的不同的设计。与在从一开始就考虑了左右眼各自的处方的不同和内偏量的状态下,对左右眼用的各渐进屈光力镜片进行设计变更相比,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方法节省了相当多的工夫。
进一步地,由于将统合眼用镜片的平均屈光力分布图以及像散分布图作为大头,因此具有能够把握该统合眼用镜片与右眼用镜片的差(例如:眼位差)的优点。同样地,还能够把握统合眼用镜片与左眼用镜片的差(优点2)。
总结上述的结构,可以得到以下的表达。
“角度差VA是图8A中所示的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AR和左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AL的差,
角度差VB是图8B中所示的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BR和左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BL的差,
角度差VC是图8C中所示的参照正面观察状态C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CR和左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CL的差,
角度差WD是图8D中所示的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DR和左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DL的差。”
图10是表示从垂直上方观察垂直下方时的、通过采用了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设计方法后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即右眼用镜片、左眼用镜片、以及统合眼用镜片、还有渐进屈光力镜片看到的、对佩戴者而言的看到的目标物体面的位置的概略图。
关于在技术问题的栏中叙述的(进深方向的变形),在采用统合眼的情况下,也与不采用统合眼的情况下的图6同样,在正面观察与侧方观察之间,深度方向的偏移消失或几乎消失。
关于在技术问题的栏中叙述的(上下方向的眼位差),在采用统合眼的情况下,也与不采用统合眼的情况下的图7同样,在侧方观察的上下方向的眼位差消失或几乎消失。与采用了统合眼的情况下的图7对应的图与图7的内容相同,因此省略。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优点2),在调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时,针对右眼用镜片的修正量和针对左眼用镜片的修正量根据两差而变化。该结构的一个具体例为以下的表达。
“根据角度差VAR与角度差VAL之比、角度差VBR与角度差VBL之比、角度差WCR与角度差WCL之比、以及角度差WDR与角度差WDL之比中的至少任一个,按比例分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调整时的、针对右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修正量和针对左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修正量。”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仅使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的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下的角度差VB变动,则能够将差V限制在距离差W的规定的容许范围内,在基于这种见解的情况下,优选根据各比中的角度差VBR与角度差VBL之比,按比例分配修正量。另外,也可以不严格地根据该比来按比例分配修正量,而是进行某种加权来进行修正量的按比例分配。
另外,根据(优点2),例如能够在右眼用镜片和左眼用镜片中分别应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以下,举出一例。
得到图8A所示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AR、和图8B所示的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VBR的差VR。
同样地,得到图8C所示参照正面观察状态C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CR、和图8D所示的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下的右眼视线朝向与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角度差WDR的差WR。
然后,以差VR接近差WR的方式设计渐进屈光力镜片。由此,右眼用镜片由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变小。
通过对左眼用镜片也完全同样地设计渐进屈光力镜片,左眼用镜片由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变小。
在该方法中,基于与统合眼用镜片的角度差,对右眼用镜片和左眼用镜片的每一个应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因此,能够更严格地减小由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其结果,能够得到更舒适的佩戴感。
[本发明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变形例]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示例了把握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和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的差V,把握参照正面观察状态C和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的差W,以差V接近差W的方式设计镜片表面形状的情况。
若将该情况的概要表现为数学式,则为(A-B)-(C-D)。另一方面,该数学式也可以记载为(A-C)-(B-D)。
即,也可以把握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和参照正面观察状态C的差V’,把握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和参照正面观察状态D的差W’,以差W’接近差V’的方式设计镜片表面形状。另外,通过使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下的角度差VB变动,也能够将差W’限制在距离差V’的规定的容许范围内。该规定的容许范围的优选例与[本发明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详细内容]中说明的范围相同。
但是,即使在采用该变形例的情况下,如上述的数学式所示,结果,使差V接近差W也没有变化,将差V限制在距离差W的规定的容许范围内也没有变化。即,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以及[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详细情况]中叙述的结构中,也包含该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如本发明的一个方式那样,通过采用渐进正面观察状态A与渐进侧方观察状态B的差V、参照正面观察状态C与参照侧方观察状态D的差W这样的组合,在差W中仅反映参照用单焦点镜片。即,在差W中只反映了作为目标的值。通过使仅反映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差V接近该差W,能够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因此,优选采用差V以及差W。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记载为(A+D)-(B+C),但鉴于在差W中仅反映作为目标的值这一点,优选以(A-B)-(C-D)为基础进行考虑。
[本发明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一个具体例(系统)]
以下,记载将上述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应用于系统的一个具体例。在本例中,对采用统合眼的情况进行示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到目前为止叙述的内容重复的内容省略记载。另外,在本例中,示例了设计右眼用镜片和左眼用镜片的情况,因此为了便于说明,有时也将两镜片一并表达为镜片对。另外,有时也将参照用单焦点镜片表达为参照用镜片,将统合眼用镜片表达为统合镜片。
图11是说明实施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系统的一例的图。
图11所示的系统50具备多个眼镜店终端和作为眼镜片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眼镜片对设计装置(以下,也称为设计装置或计算机装置)60。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结构由未图示的控制部控制。
在图11中,眼镜店终端示例了眼镜店终端52和眼镜店终端54。眼镜店终端52、54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经由W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或因特网与设计装置60连接。设计装置60与镜片加工装置56连接,由设计装置60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信息被发送到镜片加工装置56。在镜片加工装置56中,通过基于设计信息进行镜片面的加工,制作渐进屈光力镜片。
在眼镜店终端52中,输入用于制作顾客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信息,通过WAN或因特网发送给设计装置60。设计装置60使用所发送的信息来设计渐进屈光力镜片10。
用于制作渐进屈光力镜片10的信息至少包括与预定佩戴渐进屈光力镜片10的佩戴者的眼睛有关的处方信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产品信息、以及佩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框架信息。
处方信息例如包括右眼用镜片10R以及左眼用镜片10L的远用基准点处的球面度数(也称为平均度数)S、远用基准点处的圆柱度数C、散光轴Ax、渐进屈光力镜片处的加入度ADD、棱镜度数以及基底方向、瞳孔间距离PD、与佩戴者的视觉感知相关的生理特征量、视觉环境等信息。
产品信息包括与镜片有关的设计类型的信息、渐进带长的信息、镜片直径的信息、镜片壁厚的信息等。设计类型例如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是重视远方观察的镜片、或者重视近处观察的镜片、或者是硬件设计的镜片、或者是软件设计的镜片等信息。
框架信息包含框架球型的形状、尺寸、框架材质、眼点的位置、框架前倾角、框架翘曲角、顶点间距离等各种信息。
图12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系统中的设计装置的装置结构的结构图。
设计装置60由具备CPU62、ROM64、RAM66、通信部68的计算机构成。通信部68经由WAN或因特网与眼镜店终端52、54连接。
即,计算机执行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制作方法作为设计装置60。在设计装置60上连接有鼠标或键盘等输入操作部70和显示器71。操作者根据显示在显示器71上的输入画面,经由输入操作部70输入参数或信息,由此能够执行后述的设计。
设计装置60通过调用存储在ROM64中的程序而由CPU62执行程序,从而形成软件模块72并使其有效化。
软件模块72包括统合镜片设计部72a、目标物体面设定部72b、镜片对设计部72c、参照用镜片设计部72d、视线计算部72e、判定部72f、表面形状调整部72g以及镜片表面设计部72h。
统合镜片设计部72a设计图10所示的统合眼12M以及统合眼用镜片10M,制作图9所示的统合眼用镜片10M的面平均度数分布以及面像散分布。
目标物体面设定部72b是确定佩戴者注视距离渐进屈光力镜片10有限距离的目标物体面22(实际面22)时的该有限距离、并设定实际面22的部分。
镜片对设计部72c是基于上述处方信息进行右眼用镜片以及左眼用镜片的初始设计的部分。作为一例,将基于处方信息确定的镜片表面形状作为初始设计。
参照用镜片设计部72d设计参照用单焦点镜片。在本例中,示例设计采用与单焦点镜片且渐进屈光力镜片相同的等效球面度数(S+C/2)的参照点单焦点镜片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代替参照用单焦点镜片而使用球面度数为零的镜片即零度数镜片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参照用镜片设计部72d。另外,在采用裸眼的状态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用参照用镜片设计部72d。当然,即使在采用裸眼的状态的情况下,也使用用于得到差W的其他各部。
视线计算部72e是计算通过作为初始设计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右眼用镜片以及左眼用镜片注视实际面22上的部位O(图8A、图8C)及其侧方的部位P(图8B、图8D)时的右眼12R的视线朝向和左眼12L的视线朝向的部分。
视线计算部72e还计算通过图10所示的统合眼12M以及统合眼用镜片10M注视实际面22上的部位O及其侧方的部位P时的统合眼12M的视线朝向。
视线计算部72e还计算通过右眼用以及左眼用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注视实际面22上的部位O及其侧方的部位P时的右眼12R的视线朝向和左眼12L的视线朝向。
判定部72f判定差V是否接近差W。例如,判定差V是否限制于距离差W的规定的容许范围内。
表面形状调整部72g在判定部72f得出NG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调整初始设计的右眼用镜片以及左眼用镜片的镜片表面形状。
这样,设计装置60使用表面形状调整部72g、视线计算部72e进行镜片表面形状的调整,直到判定部72f得出OK的判定结果为止。
镜片表面设计部72h使用判定部72f得出OK的判定结果的镜片表面形状,具体地进行两侧的镜片面的表面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适当选择是包含对眼球侧的镜片面附加了加入度的渐进成分的内表面渐进屈光力镜片、还是包含对眼球侧的相反侧的镜片面附加了加入度的渐进成分的外表面渐进屈光力镜片、还是将渐进成分分配给眼球侧的镜片面和与眼球侧相反侧的镜片面的两面的两面渐进屈光力镜片。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流程的图。
首先,设计装置60从眼镜店终端52、54等接受渐进屈光力镜片10制作的订购(步骤S10)。该订购中包括订购渐进屈光力镜片10的佩戴者的处方信息、产品信息以及以框架信息。
统合镜片设计部72a使用所接受的订单中包含的处方信息,进而使用产品信息来假定统合眼12M。然后,如图9所示,设计统合眼12M用的统合眼用镜片10M(步骤S12)。
接着,目标物体面设定部72b确定有限距离来设定目标物体面22(实际面22)(步骤S14)。
图14是表示对统合眼用镜片的面像散分布进行内偏的同时初始设计的右眼用镜片210R以及左眼用镜片210L的面像散分布的一例的图。
接着,镜片对设计部72c进行右眼用以及左眼用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初始设计(步骤S16)。另外,如图14所示,镜片对设计部72c对统合眼用镜片10M进行内偏,生成面平均度数分布以及面像散分布。
根据需要,镜片对设计部72c根据右眼和左眼的圆柱度数C和加入度ADD,对初始设计的右眼用以及左眼用镜片的面平均度数分布以及面像散分布进行修正,确定实现该修正结果的镜片表面形状。
接着,视线计算部72e计算在统合眼12M通过统合眼用镜片10M观察与在实际面22上距离佩戴者的规定距离(例如40cm)对应的部分时,统合眼12M的视线到达的实际面22上的部位P(步骤S18)。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将规定距离确定为40cm的阶段把握部位O的位置坐标。重复说明,部位P是与部位O在垂直方向的高度相同且位于部位O的水平方向侧方的部位。
作为部位P的计算方法,具体而言,使统合眼12M的视线朝向相对于正面观察的Z方向(进深方向)赋予倾斜角度θ而变化,计算此时的视线到达的实际面22上的部位P的位置坐标。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改变倾斜角度θ,能够在与图5的目标物体面20上的距离佩戴者的规定距离40cm相当的部分在水平方向上计算多个部位P(例如部位P1、P2、P3……,统称为P)。在计算出的各部位P,进行以下所述的右眼、左眼以及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计算。
此时,视线由于统合眼用镜片10M的棱镜作用而折射。该折射量根据通过统合眼用镜片10M哪个部分而变化。统合眼的视线相对于Z方向的倾斜角度和部位P的位置坐标存储在RAM66中。
接着,视线计算部72e通过初始设计的右眼用镜片210R以及左眼用镜片210L,以与统合眼用镜片中的视线朝向同样的方法计算右眼12R以及左眼12L注视实际面22上的各部位P时的右眼12R以及左眼12L的眼球侧的视线朝向(步骤S20)。然后,右眼12R以及左眼12L的视线相对于Z方向的倾斜角度和位置P的位置坐标存储在RAM66中。
接着,视线计算部72e通过与视线相对于部位P的朝向相同的方法计算注视正中面上的部位O时的右眼12R、左眼12L以及统合眼视线朝向(步骤S22)。右眼12R、左眼12L以及统合眼的视线相对于Z方向的倾斜角度存储在RAM66中。
另一方面,参照用镜片设计部72d设计右眼用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以及左眼用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步骤S26)。该步骤只要在设计装置60中执行步骤S16~24的期间、或者在执行步骤S16~24之前、或者在执行步骤S16~24之后进行即可。
接着,视线计算部72e计算在统合眼12M通过统合眼用单焦点镜片30M观察实际面22时,统合眼12M的视线到达实际面22的部位P(步骤S28)。该步骤与上述步骤S18相同,因此也可以省略该处理。步骤S28进行与步骤S18相同处理,因此省略其说明。
进一步地,视线计算部72e计算通过参照用单焦点镜片注视实际面22上点时的视线、且是与实际面22上的各部位P对应的右眼12R、左眼12L以及统合眼12M的视线朝向(步骤S30)。
进一步地,视线计算部72e计算通过参照用单焦点镜片30L、30R注视实际面22上部位O时的、右眼12R和左眼12L的视线朝向(步骤S32)。具体而言,视线计算部72e计算左眼12L以及右眼12R视线相对于Z方向的倾斜角度。位置O的位置坐标和所计算的左眼12L以及右眼12R的视线的倾斜角度存储在RAM66中。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6~S22和步骤S26~步骤32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另外,也可以在步骤S16之后进行步骤S26,然后进行步骤18,然后交替进行步骤S28、步骤S20、步骤S30、……。另外,也可以替换步骤S14和步骤S16、26的处理的顺序。
判定部72f从RAM66调出表示存储的各视线朝向的倾斜角度和部位O的位置坐标,计算各视线朝向的差来进行判定(步骤S34)。该判定对各部位P进行。
进一步地,也可以使规定距离从40cm开始变化,进行同样的作业,进行部位O的把握、各部位P的计算、以及右眼、左眼以及统合眼视线朝向的计算。该情况下,在判定部72f中,对使规定距离从40cm变化的情况的各部位P也进行判定。
在判定部72f得出NG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表面形状调整部72g调整初始设计的左眼用镜片210L以及右眼用镜片210R的镜片表面形状(步骤S36)。
在判定部72f对所有部位P得出OK的判定结果的情况下,将调整后的镜片表面形状确定为用于最终的渐进屈光力镜片10的镜片表面形状。
图15是表示左眼用镜片210L以及右眼用镜片210R为渐进屈光力镜片时的调整前后的镜片面中的面平均度数分布和面像散分布的变化的一例的图。
最后,镜片表面设计部72h基于判定部72f得出OK的判定结果时的镜片表面形状(具备图15的分布图的表面形状),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两面进行表面设计(步骤S38)。
这样,两面的表面设计的信息被发送到镜片加工装置56,制作实际的渐进屈光力镜片10。
[本发明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系统]
本发明作为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系统也具有技术意义。其具体结构如下所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各种范畴也可以适当组合至此叙述的优选例。
“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系统,其具备软件模块,所述软件模块以使差V接近差W的方式调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
所述差V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的状态A和状态B的差,所述状态A是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所述状态B是目视看到在与前头面平行且包含部位O的面内与所述部位O在垂直方向的高度相同且位于所述部位O的水平方向侧方的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
所述差W是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状态C和状态D的差,所述状态C是目视看到所述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所述状态D是目视看到所述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
[本发明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系统的程序]
本发明作为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系统的程序(以下,也简称为程序)也具有技术意义。其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程序,其以如下方式使计算机(软件模块)起作用:使差V接近差W的方式调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
所述差V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的状态A和状态B的差,所述状态A是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所述状态B是目视看到在与前头面平行且包含部位O的面内与所述部位O在垂直方向的高度相同且位于所述部位O的水平方向侧方的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
所述差W是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状态C和状态D的差,所述状态C是目视看到所述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所述状态D是目视看到所述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
[本发明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制造方法具有:进行到目前为止说明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设计工序、在该设计工序后得到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加工工序。具体的制造方法的内容可以采用公知的内容。
[本发明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
本发明作为渐进屈光力镜片也具有技术意义。其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其具备:近用部,其具有用于近处观察的屈光力;远用部,其具有用于观看比近处观察更远处的物体的屈光力;中间部,其具有屈光力在远用部和近用部之间渐进地变化的渐进作用;
具备棱镜作用调整区域,该棱镜作用调整区域使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导致的像的变形程度接近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像的变形程度。”
所谓“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导致的像的变形程度”,在关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而说明的内容中,例如相当于进深方向的变形和/或上下方向的眼位差。
所谓“使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导致的像的变形程度接近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像的变形程度”,是指“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详细情况”中所说的、以差V接近差W的方式设计镜片表面形状的状态。
优选的是,棱镜作用调整区域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偏离主注视线的侧方部的区域。
另外,优选的是,规定水平截面的位置是达到加入度的85%至100%的位置。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优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更优选任何一个条件都满足。
[条件一]
在以镜片水平方向为横轴、以加入度标准化后的垂直方向上的表面棱镜差分为纵轴时的绘制图中,所述近用部中的在规定水平截面上的规定部位α的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表面棱镜差分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2[棱镜屈光度/屈光度]以上;
[条件二]
在以镜片水平方向为横轴、以加入度标准化后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棱镜差分为纵轴时的绘制图中,在近用部中的在规定水平截面上的规定部位γ内的x=0的位置,所述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棱镜差分的绝对值为0.25[棱镜屈光度/屈光度]以上,规定部位γ内的x=0的位置位于棱镜参照点的正下方或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两个对准基准标记的中点的正下方。另外,x=0是棱镜参照点或包含该中点铅垂线。本说明书中的表面棱镜差分的绘制图的x=0的设定以后相同。
关于[条件一],这主要是与上下方向的眼位差的降低有关的条件。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通过该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目视看到物体。此时,将右眼的视线通过的右眼用镜片上的部位α的垂直方向的棱镜度数与左眼的视线通过的左眼用镜片上的部位β的垂直方向的棱镜度数的差作为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
在使用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的、获得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的方法如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以加入度标准化”表示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除以对该镜片设定的加入度。而且,关于本说明书中的棱镜度数(棱镜光焦度)的具体数值限定,全部设为通过加入度标准化后的值。例如,“以加入度标准化的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是指,若以下段的记载为例进行说明,则“从规定部位α的、以加入度标准化的垂直方向的棱镜度数(表面棱镜屈光力)减去规定部位β的、以加入度标准化的垂直方向的棱镜度数(表面棱镜屈光力)后的值”。
(在使用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的、获得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的方法)
1.将原点作为渐进屈光力镜片上的两个隐藏标记的中点,在相对于渐进屈光力镜片以加入度标准化的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中,确定从右眼用镜片上的(在可包含近用基准点的y=-14mm处)的主注视线向水平方向x离开距离d的规定部位α。
2.确定从左眼用镜片上的(在可包含近用基准点的y=-14mm处)的主注视线向上述水平方向x的反方向-x离开距离d的规定部位β。
3.将从规定部位α的垂直方向的棱镜度数减去规定部位β的垂直方向的棱镜度数后的值作为规定部位α的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不是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而是一片渐进屈光力镜片,在左右镜片中处方度数相同的情况下,也能够规定[条件一]。这是因为,在左右镜片中处方度数相同情况下,通过使右眼用镜片镜面对称(如后述的图17所示,在正面观察时为左右对称)而成为左眼用镜片,在一张渐进屈光力镜片上,能够设定规定区域α和规定区域β。按照这个想法创造出来的是以下的表达。
(在使用一张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的、获得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的方法)
1.将原点作为渐进屈光力镜片上的两个隐藏标记的中点,在相对于渐进屈光力镜片以加入度标准化的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中,确定规定部位α的离开主注视线的水平方向x以及距离d。
2.确定向方向x的反方向-x从规定部位α离开距离2d的规定部位β。
3.将从规定部位α的垂直方向的棱镜度数减去规定部位β的垂直方向的棱镜度数后的值作为规定部位α的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
如实施例三中所示,在以镜片水平方向为横轴、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为纵轴时的绘制图中,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0.2[棱镜屈光度/屈光度]以上的渐进屈光力镜片是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所没有的特征。这是因为,为了降低上下方向的眼位差,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有意地这样设定。
关于[条件二],这主要是与进深方向的变形的降低有关的条件。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通过该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目视看到物体。此时,将右眼的视线通过的右眼用镜片上的部位γ的水平方向的棱镜度数与左眼的视线通过的左眼用镜片上的部位δ的水平方向的棱镜度数的差作为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
在使用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的、获得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的方法如下。
(在使用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的、获得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的方法)
1.将原点作为渐进屈光力镜片上的两个隐藏标记的中点,在相对于渐进屈光力镜片以加入度标准化的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中,确定近用部中的规定水平截面上的规定部位γ(例如y=-14mm且x=0)。
2.确定左眼用镜片中的近用部中的规定水平截面上的规定部位δ(例如y=-14mm且x=0)。
3.将从规定部位γ的水平方向的棱镜度数减去规定部位δ的水平方向的棱镜度数后的值作为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不是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而是一片渐进屈光力镜片,在左右镜片中处方度数相同的情况下,也能够规定[条件二]。这是因为,在左右镜片中处方度数相同情况下,通过使右眼用镜片左右对称而成为左眼用镜片,在一张渐进屈光力镜片上,能够设定规定区域γ和规定区域δ。按照这个想法创造出来的是以下的表达。
(在使用一张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的、获得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的方法)
1.将原点作为渐进屈光力镜片上的两个隐藏标记的中点,在相对于渐进屈光力镜片以加入度标准化的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中,确定近用部中的规定水平截面上的规定部位γ(例如y=-14mm且x=0)。
2.将从规定部位γ的水平方向的棱镜度数的两倍的值的绝对值作为规定部位γ的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
在左右镜片中处方度数相同的情况下,左右镜片形状为镜面对称形状。如果在右眼用镜片中将y=14mm且x=0的水平方向的棱镜度数设为0.15[棱镜屈光度],则左眼用镜片的同一部分的水平方向的棱镜度数为-0.15[棱镜屈光度]。其结果,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的绝对值为0.30[棱镜屈光度]。
如后述的实施例一所示,y=-14mm时的x=0的部分的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的绝对值为0.25[棱镜屈光度/屈光度]以上的渐进屈光力镜片是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所没有的特征。这是因为,为了降低进深方向的变形,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有意地这样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三]
在以视线朝向(tanθ)为横轴、以进深方向位置信息(单位:屈光度)为纵轴时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绘制图,与对应于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绘制图不交叉。
关于[条件三],这主要是与进深方向的变形的降低有关的条件。因此,可以代替与减小深度方向上的变形有关的条件的[条件二]而应用[条件三],或者也可以同时应用[条件二][条件三]。如后述的实施例一所示,以下的内容表示,在以视线朝向(tanθ)为横轴、以进深方向位置信息(单位:屈光度)为纵轴时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绘制图,与对应于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绘制图不交叉。
即,与视线朝向无关,参照用镜片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镜片中的任一个表示在与另一个镜片相比时,经由镜片得到的物体的像始终存在于进深方向或近前方向的任一个。这有助于减小深度方向上的变形。其结果,减小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得到舒适的佩戴感。
实施例
接着示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各实施例共通)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制作了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以下称为眼镜片对)。在各实施例中制作的眼镜片对具有以下结构。
即,关于由右眼用镜片和左眼用镜片构成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对,
渐进屈光力镜片对的右眼用镜片和左眼用镜片具备:远用部,其设定有用于观察远方的度数;近用部,其包含设定有为了观察近处而对远用度数附加了加入度的近用度数的部分;中间部,其度数在远用部和近用部之间渐进地变化。
此时,右眼用镜片和左眼用镜片具备棱镜调整区域,该棱镜调整区域使由眼镜片的棱镜作用、具体而言由左眼用镜片和右眼用镜片的棱镜作用的差产生的像的变形近似于由基于远用度数或近用度数设定的参照用镜片的镜片表面形状的棱镜作用、具体而言由棱镜作用的差产生的像的变形。
棱镜调整区域包括实现近用度数的区域,包括右眼用镜片以及左眼用镜片各自的镜片的近用基准点、以及通过近用基准点水平线上的、通过设置在右眼用镜片和左眼用镜片各自的镜片上的两个隐藏标记的中点的铅垂线以外的区域。
图16是说明各实施例的眼镜片对中的右眼用镜片300的一例的图。
图16示出了隐藏标记302、304。隐藏标记302、304由JIS规定,是对准基准标记。隐藏标记302、304设置在从镜片中心沿水平方向离开17mm的两点上。因此,眼镜片300的水平方向以及与其正交的垂直方向可以由隐藏标记302、304决定。隐藏标记302、304的中点305与眼镜片300的中心一致。主注视线沿垂直方向通过中点306。
近用基准点308位于从中点306向垂直下方向且水平方向的鼻侧移动的位置,通常由制造商规定,例如,在球面度数S为0.00D、加入度ADD为2.50D、渐进带长14mm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情况下,近用基准点308位于从中点306向垂直下方向移动14mm且向水平方向的鼻侧移动2.5mm的位置。
棱镜调整区域包括实现近用度数(在远用部的球面度数S上附加了加入度ADD的度数)的区域(近用度数测定圆),包括近用基准点308以及通过近用基准点308的水平线HL上的、通过中点306的铅垂线VL以外的左右区域。该区域是近用部的一部分,是在观察下侧的侧方时使用的部分,因此容易产生由对左眼以及右眼各自的视线的棱镜作用的差引起的进深方向的像的变形。因此,棱镜调整区域包含水平线HL上的垂直线VL以外的左右区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棱镜调整区域优选包含近用基准点。在近用基准点,加入度ADD或制造商显示的参照加入度为100%,特别是在包含近用基准点的周边的区域容易感觉到由棱镜作用的差产生的进深方向的像的变形或不舒服的佩戴感,因此棱镜调整区域优选包含近用基准点。
图17是说明从右眼用镜片300以及左眼用镜片400中的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计算差分值分布的方法的图。
在此,着眼于以加入度ADD标准化的镍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以加入度ADD标准化后的镜片表面棱镜光屈光力在一个镜片的两侧的镜片面中的一个表面上,定义为垂直方向上的倾斜×(镜片材料的折射率-1)×100[棱镜屈光度]/加入度ADD[屈光度]。斜率是无量纲的值。
在右眼用镜片300和左眼用镜片400的、以加入度ADD标准化的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中,将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的原点设为中点306。
进一步地,在标准化的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中,将右眼用镜片300和左眼用镜片400的近用部中的、水平截面上的右眼用镜片300的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的垂直方向的成分与左眼用镜片410的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的垂直方向的成分之间的差分值(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以后相同)的分布,以通过原点(中点306、中点406)的铅垂线为界,分割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近用部例如可以是以近用基准点308、408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侧以及下侧离开规定距离的范围内的区域310、410。规定的距离是指例如2.5~4mm的范围内的距离。
这里,差分值是从原点(中点306、中点406)向水平方向的同一侧(右侧或左侧)离开相同距离的位置312、412处的标准化的镜片表面棱镜光焦度的值的差分。例如,从右眼用镜片300的标准化的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的值减去左眼用镜片400的标准化镜片表面棱镜屈光力分布的值。
因此,第一区域例如是从通过右眼用镜片300的原点(中点306)的铅垂线到右侧区域的差分值,具体而言是从原点(中点306、中点406)向水平方向的右侧离开相同距离的位置312、412的值的差分值。第二区域例如是从通过右眼用镜片300的原点(中点306)的铅垂线到左侧区域的差分值,具体而言是从原点(中点306、中点406)向水平方向的左侧离开相同距离的位置313、413的值的差分值。
右眼用镜片300和左眼用镜片400具有这样确定的差分值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的最小差分值和另一个区域的最大差分值之差的绝对值为0.2[棱镜屈光度/屈光度]以上的棱镜调整区域。该规定相当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中所述的[条件一]。即,在各实施例中制作满足[条件一]的眼镜片对。
在此,示例了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但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也通过同样的方法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三中示出满足[条件一]作为具体的数据。另外,在实施例一中示出各实施例的眼镜片对也满足[条件二]。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所示的曲线图等中的纵轴以及横轴等的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的同种图中也是相同内容,因此省略其他实施例中的记载。本说明书中的“曲线图(graph)”也可以替换为“绘制图(plot)”。
在用于制作眼镜片对的处方信息中,球面度数S为0.00D[屈光度],加入度ADD为2.50D[屈光度],渐进带长为14mm,折射率为1.60。
远用基准点设为从眼镜片中心240向垂直上方移动8mm的位置,近用基准点设为从眼镜片中心240向垂直下方移动14mm且向水平方向的鼻侧移动2.5mm的位置。
图18(a)表示制作眼镜片对时的参照用镜片、实施例一的镜片、安装现有的镜片时的垂直方向的两眼间的视线朝向的差、即上下方向的眼位差的分布,横轴表示上述视线朝向的水平方向成分,纵轴表示上述视线朝向的垂直方向成分。
图18(b)是表示目标物体面22的进深方向的看到位置的变化即进深方向的变形的曲线图,纵轴表示进深方向位置信息[屈光度],横轴表示水平方向的视线朝向[tanθ]。
图18(a)所示的各分布图的原点表示眼镜片中心240(棱镜测定点)。图18(a)所示的各分布图的横轴上以及纵轴上的位置表示从两眼的中心的中点M观察到的视线朝向。
图19(a)是说明图18(b)中的横轴即水平方向的视线朝向的图。
如图19(a)所示,以统合眼12M的中心位置为中心,将正面观察的方向设为角度θ=0,将从正面观察的方向向水平方向的侧方前进的视线的方向与正面观察的方向所成的角度设为θ时,水平方向的视线朝向用tanθ表示。
即,图18(a)所示的区域在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上分别表示θ=±48度、即96度的视场角的范围。例如,在图18(a)中,视线朝向为θ=48度时,图18(b)的横轴的值为tanθ=1.11。
在图18(a)中,等高线的等级以棱镜屈光度为单位表示两眼间的视线的铅垂方向的眼位差(从左眼视线朝向减去右眼视线朝向)。在该各分布图中,绝对值越小,意味着铅垂方向的眼位差越小。
在图18(a)所示的铅垂方向的两眼间的视线朝向的差(眼位差)的分布中,示出实施例一的眼镜片的分布与现有的眼镜片的分布相比更接近参照用镜片的分布。
图19(b)是说明图18(b)中的纵轴即进深方向的位置信息的图。
如图19(b)所示,使用注视基准交点O时的两眼间的视线朝向所成的角度(辐辏角)和瞳孔间距离PD的信息,计算通过镜片看到的基准交点O的进深方向的距离Rc。
进一步地,使用通过镜片注视交点P时的视线从正面观察的方向的角度和瞳孔间距离PD的信息,计算通过镜片看到的交点P的进深方向的距离Ro。需要说明的是,距离Rc以及距离Ro是以通过统合眼12M中心和基准交点O的垂直面与统合眼用镜片10M交叉的点为基点时的距离。
进一步地,求出算出的距离Rc和Ro各自的倒数,分别作为Dc、Do[屈光度]。作为图18(b)所示的曲线图的纵轴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信息[屈光度]表示Dc-Do。Dc-Do越小,意味着交点P的进深方向的看到位置相对地不偏离注视基准交点O时的进深方向的看到位置。
另外,在图18(b)所示的曲线图所示的实施例一的镜片中,与参照用镜片相比,虽然存在目标物体面22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但可知实施例一的镜片中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的变化量Δ1比现有的镜片中的变化量Δ2小。
变化量Δ1小表示通过镜片看到的看见的目标物体面20的进深方向的看到位置的、沿水平方向的位置的变化小。因此,佩戴了实施例一的眼镜片对10的佩戴者难以感觉到进深方向的像的变形,能够进一步降低不舒服的佩戴感。
另外,在图18(b)中,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绘制图不交叉。即,实施例一的镜片满足[条件三]。这一点在后述的实施例二的镜片中也同样。
进一步地,在实施例一中,对上述[条件二]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实施例一的镜片与现有的镜片的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
图20是表示实施例一的镜片以及现有的镜片中的、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的变化的图,纵轴表示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棱镜屈光度/屈光度],横轴表示y=-14mm上的x坐标[mm]。
如图20所示,在实施例一的镜片中,在近用部的规定水平截面(y=-14mm)上的规定部位γ内的x=0的位置,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的绝对值为0.25[棱镜屈光度/屈光度]以上,但在现有例的镜片中并非如此。
需要说明的是,在后述的实施例二以及实施例三中,制作了虽未图示但相当于图20的曲线图,结果得到了与图20同样的关系。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可知在实施例一的镜片中,能够如参照用镜片那样使两眼间的铅垂方向的视线朝向一致。其结果可知,能够降低给佩戴者带来的不舒服的佩戴感。
(实施例二)
在用于制作眼镜片对的处方信息中,球面度数S为-4.00D[屈光度],加入度ADD为2.50D[屈光度],渐进带长为14mm,折射率为1.60。
远用基准点设为从眼镜片中心240向垂直上方移动8mm的位置,近用基准点设为从眼镜片中心240向垂直下方移动14mm且向水平方向的鼻侧移动2.3mm的位置。
图21(a)表示制作眼镜片对时的参照用镜片、实施例二的镜片、安装现有的镜片时的垂直方向的两眼间的视线朝向的差、即上下方向的眼位差的分布,横轴表示上述视线朝向的水平方向成分,纵轴表示上述视线朝向的垂直方向成分。
图21(b)是表示目标物体面22的进深方向的看到位置的变化即进深方向的变形的曲线图,纵轴表示进深方向位置信息[屈光度],横轴表示水平方向的视线朝向[tanθ]。
在图21(a)所示的铅垂方向的两眼间的视线朝向的差(眼位差)的分布中,示出实施例二的眼镜片的分布与现有的眼镜片的分布相比更接近参照用镜片的分布。
另外,在图21(b)所示的曲线图所示的实施例二的镜片中,与参照用镜片相比,虽然存在目标物体面22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偏移,但可知实施例二的镜片中在进深方向上的位置的变化量比现有的镜片中的变化量小。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可知在实施例二的镜片中,能够如参照用镜片那样使两眼间的铅垂方向的视线朝向一致。其结果可知,能够降低给佩戴者带来的不舒服的佩戴感。
(实施例三)
在用于制作眼镜片对的处方信息中,球面度数S为0.00D[屈光度],加入度ADD为2.50D[屈光度],渐进带长为14mm,折射率为1.60。
远用基准点设为从眼镜片中心240向垂直上方移动8mm的位置,近用基准点设为从眼镜片中心240向垂直下方移动14mm且向水平方向的鼻侧移动2.5mm的位置。
图22是表示实施例三的镜片以及现有的镜片中的、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的变化的图,纵轴表示垂直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棱镜屈光度/屈光度],横轴表示y=-14mm上的x坐标[mm]。需要说明的是,前面列举的图20涉及“水平方向”的表面棱镜差分。
如图22所示,在实施例三的眼镜片的情况下,图21中所说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一个区域的最小差分值与另一个区域的最大差分值之差的绝对值为0.2[棱镜屈光度/屈光度]以上。另一方面,在现有的眼镜片的情况下,上述最小差分值与上述最大差分值之差的绝对值为小于0.2[棱镜屈光度/屈光度]。
这样,实施例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上述最小差分值与上述最大差分值之差的绝对值比现有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大,这是因为采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的方法来调整镜片表面形状。具体而言,这是因为调整了对左眼以及右眼各自的视线的棱镜作用的差。
即,在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眼镜片对中,使夹着右眼镜片300的原点(中点306)的左方向的区域与夹着左眼镜片400的原点(中点406)的左方向的区域的距原点相同距离的位置处的棱镜作用的差,与现有的眼镜片对相比增大,同样地,使夹着右眼镜片300的原点(中点306)的右方向的区域与夹着左眼镜片400的原点(中点406)的右方向的区域的距原点相同距离的位置处的棱镜作用的差,与现有的眼镜片对相比增大。
由此,通过调整棱镜作用的差,能够接近没有不舒服的佩戴感的参照用镜片中的棱镜作用的差。因此,考虑眼镜片的佩戴者的双眼的视线朝向的差,能够降低因棱镜作用的差而产生的不舒服的佩戴感。
另外,根据各实施例,优选的是,求出图21所示的差分值分布的区域310、410的位置为达到加入度ADD的85%至100%的位置。该区域特别是容易感觉到因棱镜作用的差而产生的像的变形或不舒服的佩戴感的区域,因此像的变形或不舒服的佩戴感的改善效果变大。
<总结>
以下,对本公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设计系统以及渐进屈光力镜片”进行总结。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如下。
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以使差V接近差W的方式调整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表面形状,
差V是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佩戴时的状态A和状态B的差,状态A是从佩戴者目视看到前方有限距离且佩戴者的正中面上的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状态B是目视看到在与前头面平行且包含部位O的面内与部位O在垂直方向的高度相同且位于部位O的水平方向侧方的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
差W是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状态C和状态D的差,状态C是目视看到部位O的物体时的状态,状态D是目视看到部位P的物体时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0 渐进屈光力镜片
10L 左眼用镜片
10R 右眼用镜片
10M 统合眼用镜片
12L 左眼
12R 右眼
12M 统合眼
20 看见的目标物体面(看到面)
22 目标物体面(实际面)
30L 右眼用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
30R 左眼用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
30M 统合眼用单焦点镜片
50 系统
52、54 眼镜店终端
56 镜片加工装置
60 眼镜片对设计装置
62 CPU
64 ROM
66 RAM
68 通信部
70 输入操作部
71 显示器
72 软件模块
72a 统合眼用镜片设计部
72b 目标物体面设定部
72c 镜片对设计部
72d 参照用镜片设计部
72e 视线计算部
72f 判定部
72g 表面形状调整部
72h 镜片表面设计部
100 (现有的)眼镜片对
100L (现有的)右眼用镜片
100R (现有的)左眼用镜片
200 主注视线
210L (初始设计的)左眼用镜片
210R (初始设计的)右眼用镜片
220 远用基准点
230、308、408 近用基准点
240 眼镜片中心(棱镜测定点)
302、304 隐藏标记
306、406 中点
310、410 区域

Claims (5)

1.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其具备:近用部,其具有用于近处观察的屈光力;远用部,其具有用于观看比近处观察更远处的物体的屈光力;中间部,其具有屈光力在远用部和近用部之间渐进地变化的渐进作用;所述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特征在于,
具备棱镜作用调整区域,该棱镜作用调整区域使渐进作用引起的不必要的棱镜作用导致的像的变形程度接近与渐进屈光力镜片对应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像的变形程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作用调整区域包括在水平方向上从主注视线偏离的侧方部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条件一]
在以镜片水平方向为横轴、以加入度标准化后的垂直方向上的表面棱镜差分为纵轴时的绘制图中,所述近用部中的在规定水平截面上的规定部位α的所述垂直方向上的表面棱镜差分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0.2[棱镜屈光度/屈光度]以上;
[条件二]
在以镜片水平方向为横轴、以加入度标准化后的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棱镜差分为纵轴时的绘制图中,在所述近用部中的在规定水平截面上的规定部位γ内的x=0的位置,所述水平方向上的表面棱镜差分的绝对值为0.25[棱镜屈光度/屈光度]以上,所述规定部位γ内的x=0的位置位于棱镜参照点的正下方或渐进屈光力镜片的两个对准基准标记的中点的正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水平截面的位置是达到所述加入度的85%至100%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三]
以视线朝向为横轴、以进深方向位置信息为纵轴时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绘制图,与对应于渐进屈光力镜片的参照用单焦点镜片的佩戴时或相当于裸眼时的绘制图不交叉。
CN202211005721.2A 2018-06-28 2019-06-28 渐进屈光力镜片 Pending CN1155425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3739 2018-06-28
JP2018-123739 2018-06-28
CN201980043196.3A CN112334820B (zh) 2018-06-28 2019-06-28 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以及设计系统
PCT/JP2019/025807 WO2020004620A1 (ja) 2018-06-28 2019-06-28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の設計方法、製造方法、設計システム及び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3196.3A Division CN112334820B (zh) 2018-06-28 2019-06-28 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以及设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42572A true CN115542572A (zh) 2022-12-30

Family

ID=689871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3196.3A Active CN112334820B (zh) 2018-06-28 2019-06-28 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以及设计系统
CN202211005721.2A Pending CN115542572A (zh) 2018-06-28 2019-06-28 渐进屈光力镜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3196.3A Active CN112334820B (zh) 2018-06-28 2019-06-28 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以及设计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71108A1 (zh)
EP (1) EP3816717A4 (zh)
JP (1) JP7090155B2 (zh)
CN (2) CN112334820B (zh)
WO (1) WO20200046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66137B2 (ja) * 2019-09-26 2024-04-12 学校法人北里研究所 サーバ装置、発注システム、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4481B1 (en) * 1997-07-18 2002-04-02 Sola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Lens with surface correction
JP2001033738A (ja) * 1999-07-22 2001-02-09 Seiko Epson Corp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510852B1 (en) * 2002-05-28 2008-11-19 Hoya Corporation Double-sided progressive power lens
JP4475654B2 (ja) * 2005-05-19 2010-06-09 東海光学株式会社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301270B (zh) * 2009-01-30 2013-12-04 Hoya株式会社 眼镜镜片评价方法、眼镜镜片设计方法和眼镜镜片制造方法
JP5415233B2 (ja) * 2009-11-13 2014-02-12 ホーヤ レンズ 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 フィリピン インク 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04166244A (zh) * 2010-07-27 2014-11-26 Hoya株式会社 眼镜镜片的评价、设计、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及眼镜镜片
JP5805407B2 (ja) * 2011-03-08 2015-11-04 イーエイチエス レンズ フィリピン インク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US8622545B2 (en) * 2011-07-26 2014-01-07 Shaw Vision Inc. Spectacle lense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5838419B2 (ja) * 2011-08-17 2016-01-06 東海光学株式会社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6557258B2 (ja) 2014-12-26 2019-08-07 ホヤ レンズ タイランド リミテッドHOYA Lens Thailand Ltd 眼鏡レンズ、その製造方法、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供給プログラム
JP2018123739A (ja) 2017-01-31 2018-08-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始動可否判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4820A (zh) 2021-02-05
EP3816717A1 (en) 2021-05-05
WO2020004620A1 (ja) 2020-01-02
JP7090155B2 (ja) 2022-06-23
JPWO2020004620A1 (ja) 2021-05-13
US20210271108A1 (en) 2021-09-02
EP3816717A4 (en) 2022-04-06
CN112334820B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35182B1 (ko) 누진 굴절력 안경 렌즈 및 그 설계 방법
EP2224276B1 (en) Method for designing a pair of progressive refractive power lens
JP4425350B2 (ja) プログレッシブレンズ要素及びその設計方法並びに使用方法
EP0809127B9 (en) Multifocal lens for eyeglasses and eyeglass lens
CN106104364B (zh) 根据给定眼镜架计算光学系统的方法
CN111722417B (zh) 用于确定具有不需要的散光的眼科镜片的方法
US5708492A (en) Progressive power multifocal lens
CN106133584B (zh) 用于增强现实的系统和方法
KR101779270B1 (ko) 안경 렌즈
US8807746B2 (en) Spectacle lens, spectacl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pectacle lens
CN107111159B (zh) 双眼用的一对眼镜镜片、其制造方法、供给系统及供给程序
CN106461968A (zh) 计算被安排成用于输出补充图像的渐进式多焦点眼科镜片的光学系统的方法
KR101766563B1 (ko) 안경 렌즈의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CN106716231B (zh) 用于向配戴者提供定制的渐变眼镜眼科镜片的多焦点镜片供应系统
CN112334820B (zh) 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制造方法以及设计系统
CN110520787A (zh) 确定眼镜片的基弧的计算机实施的方法和制造眼镜片的方法
KR20190052141A (ko) 누진 굴절력 렌즈쌍, 누진 굴절력 렌즈쌍의 설계 방법 및 누진 굴절력 렌즈쌍의 제조 방법
CN113168029B (zh) 用于确定渐变镜片的方法及相关系统
JP2003518275A (ja) 多焦点プログレッシブ眼鏡レンズ対
CN113168028B (zh) 用于确定渐变镜片的方法及相关系统
CN113467100A (zh) 一对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MXPA00000778A (en) Progressive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
MXPA98008204A (es) Elementos de lente progresivos y metodos para diseñarlos y usarlo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