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37492A - 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和转炉溅渣护炉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和转炉溅渣护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37492A
CN115537492A CN202211143321.8A CN202211143321A CN115537492A CN 115537492 A CN115537492 A CN 115537492A CN 202211143321 A CN202211143321 A CN 202211143321A CN 115537492 A CN115537492 A CN 115537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ck
working layer
protection
row
pro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433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37492B (zh
Inventor
王杰
杨利彬
杨勇
赵进宣
汪成义
戴雨翔
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entral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11433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374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37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7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37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7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28Manufacture of steel in the converter
    • C21C5/4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onverters
    • C21C5/44Refractory lin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28Manufacture of steel in the converter
    • C21C5/4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onverters
    • C21C5/44Refractory linings
    • C21C5/441Equipment used for making or repairing linings
    • C21C5/443Hot fettling; Flame gunn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CPROCESSING OF PIG-IRON, e.g. REFINING, MANUFACTURE OF WROUGHT-IRON OR STEEL; TREATMENT IN MOLTEN STATE OF FERROUS ALLOYS
    • C21C5/00Manufacture of carbon-steel, e.g. plain mild steel, medium carbon steel or cast steel or stainless steel
    • C21C5/28Manufacture of steel in the converter
    • C21C5/4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converters
    • C21C5/46Details or accessories
    • C21C5/48Bottoms or tuyéres of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和转炉溅渣护炉方法,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用以提高转炉炉衬安全性和转炉底吹效果。所述转炉底吹护砖包括供气元件护砖和设置在所述供气元件护砖周围的工作层护砖,所述供气元件护砖的高度h、靠近所述供气元件护砖的工作层护砖的高度和其他工作层护砖的高度H不同。本发明的转炉底吹护砖安全性高和底吹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和转炉溅渣护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和转炉溅渣护炉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金生产中,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冶金炉(转炉、电炉、钢包等冶金容器)需要从底部、侧部等部位,向金属熔池喷吹各种惰性气体(氮、氩、空气等),进行冶金炉金属熔池动力学条件优化,达到均匀成分、促进反应、提高效率等效果,其中气体的高效喷吹尤为重要。
转炉冶炼过程中,提高转炉炉衬寿命,尤其是底吹风口寿命可以有效提高转炉的冶炼效率,并明显提高转炉冶炼过程的安全性。现有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溅渣护炉操作,通过将转炉冶炼过程的炉渣均匀的喷涂到转炉炉衬表面,起到保护炉衬的作用。
随着转炉冶炼技术的发展,转炉冶炼越来越关注冶金效果,即钢水质量,尤其是钢中氧含量。为有效降低钢水氧含量需有效提高转炉复合吹炼效果,其中,提高转炉底吹效果尤为重要。溅渣护炉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转炉炉衬的安全性,但同时,溅渣层过厚会有效阻碍转炉底吹的效果,不利于转炉的高质量冶炼。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和转炉溅渣护炉方法,用以提高转炉炉衬安全性和转炉底吹效果。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炉底吹护砖,所述转炉底吹护砖包括供气元件护砖和设置在所述供气元件护砖周围的工作层护砖,所述供气元件护砖的高度h、靠近所述供气元件护砖的工作层护砖的高度和其他工作层护砖的高度H不同。
优选地,将供气元件护砖定义为供气元件护砖LZ-N;将供气元件护砖LZ-N与工作层护砖整齐排列且无错缝的一排定义为第N排;位于第N排的一侧且与第N排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1排,与第N-1排远离所述第N排的一侧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2排;位于第N排的另一侧且与第N排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1排,与第N+1排远离所述第N排的一侧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2排;
所述靠近供气元件护砖的工作层护砖包括:
与所述供气元件护砖LZ-N相邻的工作层护砖,包括:位于第N排且位于供气元件护砖LZ-N的一侧的工作层护砖LZ-N左1、位于第N排且位于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另一侧的工作层护砖LZ-N右1、位于第N-1排且正对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工作层护砖LZ-(N-1)和位于第N+1排且正对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工作层护砖LZ-(N+1);
以及,分别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左1、工作层护砖LZ-N右1、工作层护砖LZ-(N-1)和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包括:位于第N排且位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左1远离供气元件护砖LZ-N的一侧且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左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左2、位于第N排且位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右1远离供气元件护砖LZ-N的一侧且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右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右2、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左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左1、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右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右1、位于第N-2排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2)、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左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左1、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右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右1和位于第N+2排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2);
其中,工作层护砖LZ-N左1、工作层护砖LZ-N右1、工作层护砖LZ-(N-1)和工作层护砖LZ-(N+1)的高度相等,记为H1;
工作层护砖LZ-N左2、工作层护砖LZ-N右2、工作层护砖LZ-(N-2)和工作层护砖LZ-(N+2)的高度相等,记为H2;
工作层护砖LZ-(N-1)左1、工作层护砖LZ-(N-1)右1、工作层护砖LZ-(N+1)左1和工作层护砖LZ-(N+1)右1的高度相等,记为H3;
H1、H2和H3不相等。
优选地,h>H,H1>H3>H2>H。
优选地,40mm<h-H<60mm,60mm<H1-H<100mm,0mm<H2-H<40mm,40mm<H3-H<60mm。
优选地,所述转炉底吹护砖还包括永久层护砖,所述供气元件护砖LZ-N包括自上向下设置的上护砖和下护砖,所述上护砖与所述工作层护砖对应,所述下护砖与所述永久层护砖对应;
所述下护砖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所述上部件包括上主体、设置在所述上主体的下表面的凸柱、设置在所述上主体的上表面的上凹槽以及贯穿所述上主体和凸柱的上中心孔,所述下部件包括下主体、设置在下主体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凸柱相匹配的下凹槽以及贯穿所述下主体且与所述上中心孔对应的下中心孔,所述上部件与所述下部件通过凸柱与下凹槽对接,实现上中心孔和下中心孔的对接。
优选地,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为正方体,其端面为正方形;所述凸柱、上凹槽和下凹槽均为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下凹槽的直径比所述凸柱的直径大1-2mm,所述下凹槽的高度比所述凸柱的高度大0.5-1mm。
优选地,所述上部件与下部件的相对旋转角度为0°或45°。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炉溅渣护炉方法,采用上述转炉底吹护砖,所述转炉溅渣护炉方法包括:从转炉热试后第一炉开始即进行溅渣护炉操作,包括出钢、渣量确认、倒渣、添加调渣剂、溅渣、溅渣确认和溅渣调渣。
优选地,所述调渣剂的添加量为5-15kg/t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现有的炉衬高度是一样的,平整的表面。使用中发现,现有的炉衬不利于炉渣粘结在炉衬砖表面,且平整的表面在溅渣时会容易使底吹风孔被堵塞;而本发明的供气元件护砖的高度、靠近供气元件护砖的工作层护砖的高度和其他工作层护砖的高度不同,即炉衬表面是不平整表面,在炉衬砖为裸露时,溅渣过程中更利于炉渣粘结在高低不同的表面,在炉衬砖表面形成炉渣保护层,有利于炉衬砖的维护,且底吹风孔不容易被堵塞,从而提高转炉炉衬安全性和转炉底吹效果。
2、本发明供气元件护砖的下护砖包括下上两部件,上下两部件可以通过旋转角度实现与永久层护砖的合缝对接,从而避免了传统砌筑过程中永久层护砖与下护砖之间的捣打料填充缝隙,提高砌筑质量,进一步提高炉衬安全性。
3、本发明将转炉底吹护砖的结构与优化的转炉溅渣护炉工艺结合,形成有助于底吹供气元件维护的工艺,实现转炉底吹供气元件护砖、转炉底吹工作层护砖与底吹维护的优化协同,尤其是转炉底吹风口高效透气与长寿命的协同优化;同时,溅渣护炉效果良好,有效地在炉衬表面形成渣层以保护炉衬,避免了过度侵蚀,提高了炉衬的安全性和炉龄;以300t转炉的实践为例,炉龄由5000次提高至8000次。
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发明的转炉底吹护砖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转炉底吹护砖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下护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上部件和下部件旋转角为零度,L<L的下护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上部件和下部件旋转角为45度,L=L的下护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上部件和下部件旋转角为零度,L>L的下护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上部件和下部件旋转角为45度,L>L的下护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供气元件护砖LZ-N;2-工作层护砖LZ-N左1;3-工作层护砖LZ-N右1;4-工作层护砖LZ-(N-1);5-工作层护砖LZ-(N+1);6-工作层护砖LZ-N左2;7-工作层护砖LZ-N右2;8-工作层护砖LZ-(N-1)左1;9-工作层护砖LZ-(N-1)右1;10-工作层护砖LZ-(N-2);11-工作层护砖LZ-(N+1)左1;12-工作层护砖LZ-(N+1)右1;13-工作层护砖LZ-(N+2);14-上部件;1401-上凹槽;1402-上主体;1403-凸柱;1404-上中心孔;15-下部件;1501-下凹槽;1502-下主体;1503-下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供气元件护砖与工作层护砖的高度一致,即供气元件护砖与工作层护砖的表面形成一个平整的表面,不利于溅渣过程中炉渣粘结在工作层护砖的表面,并且,平整的表面在溅渣时会容易使底吹风孔被堵塞。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转炉底吹护砖包括供气元件护砖和设置在所述供气元件护砖周围的工作层护砖,所述供气元件护砖的高度h、靠近所述供气元件护砖的工作层护砖的高度和其他工作层护砖的高度H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供气元件护砖和工作层护砖的截面为方形,且工作层护砖为压缝设置,如图1和2所示。
现有的炉衬高度是一样的,平整的表面,不利于炉渣粘结在炉衬砖表面,且平整的表面在溅渣时会容易使底吹风孔被堵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供气元件护砖的高度、靠近供气元件护砖的工作层护砖的高度和其他工作层护砖的高度不同,即炉衬表面是不平整表面,在炉衬砖为裸露时,溅渣过程中更利于炉渣粘结在高底不同的表面,在炉衬砖表面形成炉渣保护层,有利于炉衬砖的维护,且底吹风孔不容易被堵塞,从而提高转炉炉衬安全性和转炉底吹效果。
进一步地,靠近供气元件护砖的工作层护砖之间也存在高度差。
具体来说,将供气元件护砖定义为供气元件护砖LZ-N;将供气元件护砖LZ-N与工作层护砖整齐排列且无错缝的一排定义为第N排;位于第N排的一侧且与第N排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1排,与第N-1排远离所述第N排的一侧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2排;位于第N排的另一侧且与第N排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1排,与第N+1排远离所述第N排的一侧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2排;
所述靠近供气元件护砖的工作层护砖包括:
与所述供气元件护砖LZ-N相邻的工作层护砖,包括:位于第N排且位于供气元件护砖LZ-N的一侧的工作层护砖LZ-N左1、位于第N排且位于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另一侧的工作层护砖LZ-N右1、位于第N-1排且正对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工作层护砖LZ-(N-1)和位于第N+1排且正对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工作层护砖LZ-(N+1);
以及,分别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左1、工作层护砖LZ-N右1、工作层护砖LZ-(N-1)和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包括:位于第N排且位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左1远离供气元件护砖LZ-N的一侧且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左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左2、位于第N排且位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右1远离供气元件护砖LZ-N的一侧且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右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右2、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左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左1、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右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右1、位于第N-2排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2)、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左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左1、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右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右1和位于第N+2排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2);
其中,工作层护砖LZ-N左1、工作层护砖LZ-N右1、工作层护砖LZ-(N-1)和工作层护砖LZ-(N+1)的高度相等,记为H1;
工作层护砖LZ-N左2、工作层护砖LZ-N右2、工作层护砖LZ-(N-2)和工作层护砖LZ-(N+2)的高度相等,记为H2;
工作层护砖LZ-(N-1)左1、工作层护砖LZ-(N-1)右1、工作层护砖LZ-(N+1)左1和工作层护砖LZ-(N+1)右1的高度相等,记为H3;
H1、H2和H3不相等。
值得注意的是,h>H,H1>H3>H2>H。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供气元件护砖LZ-N的高度h、靠近所述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工作层护砖的高度和其他工作层护砖的高度H不同,并且,靠近所述供气元件护砖LZ-N的不同工作层护砖的高度也不同,即上述各护砖之间存在高度差。
这个高度差应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高度差太大,会导致砖加工长度增大,重量加大,不利于砌筑,成本增高,且砖太高会导致热态下的崩裂而断掉;高度差太小,会影响溅渣过程的维护效果。由于冶炼过程炉衬会发生侵蚀,合适的高度差,能保证护砖在侵蚀的过程中既不会断掉,也不会过快侵蚀而丧失高度差,影响维护效果。高度差的基准线是炉底砖(其他工作层护砖)的正常高度。
示例性地,40mm<h-H<60mm(例如h-H为41mm、45mm、50mm、55mm、59mm),60mm<H1-H<100mm(例如H1-H为61mm、65mm、70mm、75mm、80mm、85mm、90mm、95mm、99mm),0mm<H2-H<40mm(例如H2-H为1mm、5mm、10mm、15mm、20mm、25mm、30mm、35mm、39mm),40mm<H3-H<60mm(例如H3-H为41mm、45mm、50mm、55mm、59mm)。
通常,转炉底吹护砖还包括永久层护砖,供气元件护砖LZ-N包括自上向下设置的上护砖和下护砖,所述上护砖与所述工作层护砖对应,所述下护砖与所述永久层护砖对应;永久层护砖通常分为两层,上下两层间采用压缝(十字法)设置,这导致上下层永久层护砖与下护砖的对接面为不规则端面,该不规则端面与下护砖之间形成缝隙。现有技术中,为了消除该缝隙,需要在缝隙处添加捣打耐火材料,为了提高添加捣打耐火材料的效率和捣打效果,该缝隙的常规预留宽度为50-150mm,上护砖和下护砖之间也采用压缝设置。虽然现有技术中通过添加捣打耐火材料和压缝设置可以来固定下护砖与永久层的连接,但是该设置扔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炉衬安全性,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所述下护砖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所述上部件包括上主体、设置在所述上主体的下表面的凸柱、设置在所述上主体的上表面的上凹槽以及贯穿所述上主体和凸柱的上中心孔,所述下部件包括下主体、设置在下主体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凸柱相匹配的下凹槽以及贯穿所述下主体且与所述上中心孔对应的下中心孔,所述上部件与所述下部件通过凸柱与下凹槽对接,实现上中心孔和下中心孔的对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供气元件护砖的下护砖包括下上两部件,上下两部件可以通过旋转角度实现与永久层护砖的合缝对接,从而避免了传统砌筑过程中永久层护砖与下护砖之间需要捣打料填充缝隙,提高砌筑质量,进一步提高炉衬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下护砖的高度与永久层护砖的高度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护砖与下护砖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所述上部件与下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即上护砖包括上护砖主体、设置在所述上护砖主体的下表面的上护砖凸柱以及贯穿所述上护砖主体和上护砖凸柱的上护砖中心孔,所述上护转中心孔与上部件的上中心孔对应,所述上护砖凸柱与上凹槽匹配设置。从而实现上护砖与下护砖的连接,且实现上护砖与下护砖之间的旋转。上护砖与工作层护砖对接砌筑,下护砖与永久层护砖对接砌筑。
为了便于上部件和下部件分别与永久层护砖的上下层之间的对接以及便于上下部件旋转,优选地,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为正方体,其端面为正方形;所述凸柱、上凹槽和下凹槽均为圆柱形。
示例性地,所述上部件的正方形端面的边长为20-50mm,所述下部件的正方形端面的边长为20-50mm。
需要说明的是,上部件的端面边长L和下部件的端面边长L可以相等或不等,如图4至图7所示。具体可以根据与其对接的永久层护砖的尺寸进行选择,只要能够实现上部件和下部件分别与永久层护砖的上层和下层对接即可。
为了进一步便于上部件和下部件之间相互旋转,所述下凹槽的直径比所述凸柱的直径大1-2mm,所述下凹槽的高度比所述凸柱的高度大0.5-1mm。
进一步地,由于下凹槽和上凸柱之间有一个直径差,为了保证上中心孔和下中心孔的中心对正,不影响供气元件的安装,所述上中心孔的直径比下中心孔的直径大0.5-2mm。
本发明中,所述上部件与下部件通过凸柱与下凹槽啮合,并可实现旋转,通过旋转或上部件与下部件尺寸差异,一方面可以实现错缝砌筑,另一方面实现砌筑过程中自下护砖向四周与永久层护砖进行合缝对接,有效消除传统砌筑过程中工作层护砖与下护砖之间的填充缝隙,并且减少了永久层护砖的切砖量,提高了砌筑质量和炉衬安全。
示例性地,所述上部件与下部件的相对旋转角度为0°或45°。如图4至图7所示。
当相对旋转角度为0°时,永久层护砖的上层和下层分别通过两种方式与下护砖的上部件和下部件合缝对接,包括:将永久层护砖下层的要与下部件对接的永久层护砖的长宽端面切成45°斜面,与下部件合缝对接;将永久层护砖上层的要与上部件对接的永久层护砖的长宽端面与上部件侧面对接;当相对旋转角度为45°时,永久层护砖的上层和下层的长宽端面分别与上部件、下部件侧面对接。
进一步地,当相对旋转角度为0°且所述上部件的正方形端面的边长L与所述下部件的正方形端面的边长L不等时,永久层护砖与上部件、下部件的对接采取错缝对接。
为了提高下护砖与永久层护砖的对接固定,所述下护砖与永久层护砖合缝对接时在合缝面涂抹耐火泥。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转炉溅渣护炉方法,采用上述转炉底吹护砖,所述转炉溅渣护炉方法包括:从转炉热试后第一炉开始即进行溅渣护炉操作,包括出钢、渣量确认、倒渣、添加调渣剂、溅渣、溅渣确认和溅渣调渣。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在每个炉次出钢后都进行渣量确认、倒渣、添加调渣剂、溅渣、溅渣确认和溅渣调渣。增加了炉次之间的对比,结合溅渣效果有一个炉次间溅渣工艺的调整。
现有技术中的溅渣工艺包括出钢、倒渣、溅渣,即溅渣操作一溅到底,而没有做到本发明的渣量确认、添加调渣剂,更没有做到本发明的上下炉次溅渣效果的溅渣确认与溅渣调渣。溅渣的目的在于炉衬维护,本发明的渣量确认与添加调渣剂可以确保当炉次溅渣效果,所述溅渣确认与溅渣调渣,可以做好炉次之间的溅渣效果缝隙,并根据此结果进行后续调渣工艺的调整,从而使溅渣工艺更符合实际需要,且更能满足炉衬维护的需要。
本发明将转炉底吹护砖的结构与优化的转炉溅渣护炉工艺结合,形成有助于底吹供气元件维护的工艺,实现转炉底吹供气元件护砖、转炉底吹工作层护砖与底吹维护的优化协同,尤其是转炉底吹风口高效透气与长寿命的协同优化。
所述溅渣确认包括溅渣后溅渣层均匀程度确认与下一炉冶炼出钢过程溅渣层残留情况的确认。
具体来说,渣量确认和倒渣的目的是保证合适的渣量,以利于溅渣调整,优选地,所述渣量确认和倒渣后用于溅渣的渣量为30-80kg/t钢。
所述添加调渣剂的目的是改造炉渣流动性,增加粘性,增加渣中CaO、MgO含量,以为起到阻止炉衬中CaO、MgO剥离,并实现与炉衬的更好黏合。
调渣剂的添加量根据渣量、炉渣流动性等选择,过少不能起到调整作用,渣子依然稀,多了则使渣子没有流动性,这都不利于溅渣。优选地,所述调渣剂的添加量为5-15kg/t钢。所述调渣剂为石灰、石灰石、白云石、轻烧白云石和溅渣镁球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采用高枪位(枪位=1.5-3m)冷却与调渣,中高(枪位1.5-2.0m)至中低(枪位=1.0-1.5m)枪位溅渣。这个枪位是确保先冷却,后溅渣,从冷却到溅渣有一个枪位的变化,而不是在同一个枪位,以提高溅渣效果。
溅渣供气强度/冶炼供氧强度=1.0-1.2,溅渣时间为60-120s。供气强度是为了保证气体的冲击力足够,也是为了保持溅渣效果;溅渣时间过短,效果差,溅渣时间过长,会影响冶炼周期与炉子温度,都不可取。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转炉底吹护砖和转炉溅渣护炉方法。
实施例1
一种转炉底吹护砖(300t转炉),包括供气元件护砖LZ-N和设置在所述供气元件护砖周围的工作层护砖,所述供气元件护砖LZ-N的高度h、靠近所述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工作层护砖的高度和其他工作层护砖的高度H不同;将供气元件护砖定义为供气元件护砖LZ-N;将供气元件护砖LZ-N与工作层护砖整齐排列且无错缝的一排定义为第N排;位于第N排的一侧且与第N排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1排,与第N-1排远离所述第N排的一侧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2排;位于第N排的另一侧且与第N排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1排,与第N+1排远离所述第N排的一侧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2排;所述靠近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工作层护砖包括:与所述供气元件护砖相邻的工作层护砖,包括:位于第N排且位于供气元件护砖LZ-N的一侧的工作层护砖LZ-N左1、位于第N排且位于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另一侧的工作层护砖LZ-N右1、位于第N-1排且正对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工作层护砖LZ-(N-1)和位于第N+1排且正对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工作层护砖LZ-(N+1);以及,分别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左1、工作层护砖LZ-N右1、工作层护砖LZ-(N-1)和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包括:位于第N排且位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左1远离供气元件护砖LZ-N的一侧且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左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左2、位于第N排且位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右1远离供气元件护砖LZ-N的一侧且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右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右2、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左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左1、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右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右1、位于第N-2排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2)、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左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左1、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右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右1和位于第N+2排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2);工作层护砖LZ-N左1、工作层护砖LZ-N右1、工作层护砖LZ-(N-1)和工作层护砖LZ-(N+1)的高度相等,记为H1;工作层护砖LZ-N左2、工作层护砖LZ-N右2、工作层护砖LZ-(N-2)和工作层护砖LZ-(N+2)的高度相等,记为H2;工作层护砖LZ-(N-1)左1、工作层护砖LZ-(N-1)右1、工作层护砖LZ-(N+1)左1和工作层护砖LZ-(N+1)右1的高度相等,记为H3;h-H=50mm,H1-H=80mm,H2-H=20mm,H3-H=45mm。供气元件护砖LZ-N包括自上向下设置的上护砖和下护砖,所述上护砖与所述工作层护砖对应,所述下护砖与所述永久层护砖对应;永久层护砖分为两层,上下两层间采用压缝设置,所述下护砖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上部件包括上主体、设置在所述上主体的下表面的凸柱、设置在所述上主体的上表面的上凹槽以及贯穿所述上主体和凸柱的上中心孔,所述下部件包括下主体、设置在下主体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凸柱相匹配的下凹槽以及贯穿所述下主体且与所述上中心孔对应的下中心孔,所述上部件与所述下部件通过凸柱与下凹槽对接,实现上中心孔和下中心孔的对接。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为正方体,其端面为正方形;所述凸柱、上凹槽和下凹槽均为圆柱形,所述凸柱、上凹槽和下凹槽均为圆柱形,所述上部件的正方形端面的边长为40mm,所述下部件的正方形端面的边长为40mm,上部件与下部件的相对旋转角度为45°,永久层护砖长宽端面与上部件、下部件侧面对接。
采用上述转炉底吹护砖进行溅渣护炉,包括从转炉热试后第一炉开始即进行溅渣护炉操作,包括出钢、渣量确认、倒渣、添加调渣剂、溅渣、溅渣确认和溅渣调渣。所述渣量确认和倒渣后用于溅渣的渣量为60kg/t钢,采用高枪位冷却与调渣,中高至中低枪位溅渣,溅渣供气强度/冶炼供氧强度=1.1,溅渣时间为100s。
在该实施例中炉衬砖表面形成稳定炉渣保护层,底吹风孔没有被堵塞,底吹效果好。炉衬安全性好,炉龄为8000次,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底吹护砖包括供气元件护砖和设置在所述供气元件护砖周围的工作层护砖,所述供气元件护砖的高度h、靠近所述供气元件护砖的工作层护砖的高度和其他工作层护砖的高度H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底吹护砖,其特征在于,将供气元件护砖定义为供气元件护砖LZ-N;将供气元件护砖LZ-N与工作层护砖整齐排列且无错缝的一排定义为第N排;位于第N排的一侧且与第N排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1排,与第N-1排远离所述第N排的一侧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2排;位于第N排的另一侧且与第N排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1排,与第N+1排远离所述第N排的一侧相邻的一排定义为第N+2排;
所述靠近供气元件护砖的工作层护砖包括:
与所述供气元件护砖LZ-N相邻的工作层护砖,包括:位于第N排且位于供气元件护砖LZ-N的一侧的工作层护砖LZ-N左1、位于第N排且位于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另一侧的工作层护砖LZ-N右1、位于第N-1排且正对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工作层护砖LZ-(N-1)和位于第N+1排且正对供气元件护砖LZ-N的工作层护砖LZ-(N+1);
以及,分别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左1、工作层护砖LZ-N右1、工作层护砖LZ-(N-1)和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包括:位于第N排且位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左1远离供气元件护砖LZ-N的一侧且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左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左2、位于第N排且位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右1远离供气元件护砖LZ-N的一侧且与所述工作层护砖LZ-N右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右2、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左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左1、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右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右1、位于第N-2排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2)、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左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左1、位于第N+1排且位于工作层护砖LZ-(N+1)靠近工作层护砖LZ-N右1的一侧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1)右1和位于第N+2排且与工作层护砖LZ-(N+1)相邻的工作层护砖LZ-(N+2);
其中,工作层护砖LZ-N左1、工作层护砖LZ-N右1、工作层护砖LZ-(N-1)和工作层护砖LZ-(N+1)的高度相等,记为H1;
工作层护砖LZ-N左2、工作层护砖LZ-N右2、工作层护砖LZ-(N-2)和工作层护砖LZ-(N+2)的高度相等,记为H2;
工作层护砖LZ-(N-1)左1、工作层护砖LZ-(N-1)右1、工作层护砖LZ-(N+1)左1和工作层护砖LZ-(N+1)右1的高度相等,记为H3;
H1、H2和H3不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底吹护砖,其特征在于,h>H,H1>H3>H2>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底吹护砖,其特征在于,40mm<h-H<60mm,60mm<H1-H<100mm,0mm<H2-H<40mm,40mm<H3-H<6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底吹护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底吹护砖还包括永久层护砖,所述供气元件护砖包括自上向下设置的上护砖和下护砖,所述上护砖与所述工作层护砖对应,所述下护砖与所述永久层护砖对应;
所述下护砖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所述上部件包括上主体、设置在所述上主体的下表面的凸柱、设置在所述上主体的上表面的上凹槽以及贯穿所述上主体和凸柱的上中心孔,所述下部件包括下主体、设置在下主体的上表面且与所述凸柱相匹配的下凹槽以及贯穿所述下主体且与所述上中心孔对应的下中心孔,所述上部件与所述下部件通过凸柱与下凹槽对接,实现上中心孔和下中心孔的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炉底吹护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件和所述下部件为正方体,其端面为正方形;所述凸柱、上凹槽和下凹槽均为圆柱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炉底吹护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槽的直径比所述凸柱的直径大1-2mm,所述下凹槽的高度比所述凸柱的高度大0.5-1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炉底吹护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件与下部件的相对旋转角度为0°或45°。
9.一种转炉溅渣护炉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转炉底吹护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溅渣护炉方法包括:从转炉热试后第一炉开始即进行溅渣护炉操作,包括出钢、渣量确认、倒渣、添加调渣剂、溅渣、溅渣确认和溅渣调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炉溅渣护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渣剂的添加量为5-15kg/t钢。
CN202211143321.8A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和转炉溅渣护炉方法 Active CN1155374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3321.8A CN115537492B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和转炉溅渣护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43321.8A CN115537492B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和转炉溅渣护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7492A true CN115537492A (zh) 2022-12-30
CN115537492B CN115537492B (zh) 2023-08-25

Family

ID=84728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43321.8A Active CN115537492B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和转炉溅渣护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3749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887148U (zh) * 2017-06-23 2018-01-16 钢铁研究总院 一种炼钢用转炉炉底
CN208562442U (zh) * 2018-07-23 2019-03-01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镶嵌式安全转炉炉底结构
CN211947109U (zh) * 2020-04-08 2020-11-17 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炉底结构
CN214115611U (zh) * 2020-12-31 2021-09-03 济南鲁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炉底用可更换供气保护系统的装置
CN216972587U (zh) * 2021-12-30 2022-07-15 鞍山市和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提高转炉炉龄的金子塔型炉底供气砖砌筑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887148U (zh) * 2017-06-23 2018-01-16 钢铁研究总院 一种炼钢用转炉炉底
CN208562442U (zh) * 2018-07-23 2019-03-01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镶嵌式安全转炉炉底结构
CN211947109U (zh) * 2020-04-08 2020-11-17 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炉底结构
CN214115611U (zh) * 2020-12-31 2021-09-03 济南鲁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转炉炉底用可更换供气保护系统的装置
CN216972587U (zh) * 2021-12-30 2022-07-15 鞍山市和丰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效提高转炉炉龄的金子塔型炉底供气砖砌筑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7492B (zh) 2023-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17185B2 (en) Method of reduction processing of steel-making slag
CN102424886B (zh) 脱碳转炉少渣溅渣护炉工艺
CN103397133B (zh) 一种钒渣护炉的方法
CN102925617B (zh) 一种用于提钒转炉溅渣护炉的调渣剂
CN107083469A (zh) 降低炼钢转炉炉底的方法
CN102912069A (zh) 一种提钒转炉的低成本溅渣护炉方法
CN109266807A (zh) 一种大流量底吹溅渣与顶吹溅渣相结合的护炉工艺
CN102912072B (zh) 一种提钒转炉溅渣护炉用低成本调渣剂
CN103397132B (zh) 一种提高提钒转炉炉衬抗侵蚀能力的方法
CN101338350B (zh) 一种底吹供气元件保护方法
CN115537492A (zh) 一种转炉底吹护砖和转炉溅渣护炉方法
CN113265504B (zh) 一种转炉溅双渣的操作方法
CN214115611U (zh) 一种转炉炉底用可更换供气保护系统的装置
EP0040440B2 (en) A shaft furnace, particularly the refractory construction of the bottom thereof
JPH11229021A (ja) 転炉型窯炉の内張り耐火物保護方法
JP2000204405A (ja) 高炉の操業方法
CN208501032U (zh) 一种梅花桩式转炉炉底结构
CN104745761A (zh) 半钢冶炼转炉终点调渣的方法
CN114214476A (zh) 一种延长转炉出钢口寿命的方法
JPH0216982Y2 (zh)
CN214290814U (zh) 一种耐侵蚀的新型鱼雷罐
CN116516101A (zh) 一种转炉低渣冶炼双向循环炉衬保护方法
CN104975131A (zh) 转炉冶炼半钢下渣量控制的方法
JPS6214111Y2 (zh)
Biswas et al. BOF Refracto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