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35771A -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35771A
CN115535771A CN202110313661.XA CN202110313661A CN115535771A CN 115535771 A CN115535771 A CN 115535771A CN 202110313661 A CN202110313661 A CN 202110313661A CN 115535771 A CN115535771 A CN 1155357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control system
toe guard
door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36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慧
周立波
朱建伟
毛凯萍
刘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36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357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35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57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2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walls assembly, decorative panels, comfort equipment, thermal or sound ins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7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o permit passengers to leave an elevator car in case of failure, e.g. moving the car to a reference floor or unlocking the do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电梯包括控制系统、轿厢、护脚装置和监测轿厢是否处于门区的位置监测装置,护脚装置包括护脚板,护脚板可下放至一端连接轿底、另一端向下悬伸。所述控制方法为:当轿厢停靠在门区的非平层时,若轿厢的轿厢门需要开启,需要先检测护脚板的状态:如果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护脚板处于收起状态的信息,控制系统控制轿厢的轿厢门保持关闭并报警;当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护脚板处于放下状态的信息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轿厢的轿厢门开启。本发明防止轿内人员爬出轿厢时坠落井道,所述控制方法简单易实现,可和电梯原有控制系统联合作用,实现所述护脚装置的智能运行和智能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载人或载物垂直运输工具。自1854年电梯发明以来,电梯轿厢一直采用钢丝绳轮曳引驱动的方式运行,通过在大楼顶层设置机房、曳引电机及减速装置,带动钢丝绳以拉动轿厢及配重在井道内的轨道上运行。这种驱动方式使得在单个井道内通常仅能运行一个轿厢,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在低层建筑、客流量小的楼层尚且能满足使用需求。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大人口密度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其候梯时间长、运送效率低的缺点被不断放大,这种传统的单轿厢电梯运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建筑快速发展的需求。
为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以及电梯运送效率,降低建筑和电梯的造价成本,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种多轿厢并行电梯正在开发应用。多轿厢并行电梯采用无曳引钢丝绳直接驱动技术,实现了同一个井道内可同时运行多台电梯轿厢,各井道之间的电梯可进行相互切换井道运行,实现超越运行。
如图1所示,F为建筑物平层,当电梯正常运行时,电梯应停止在平层,即轿厢1的底部和平层F平齐。当电梯由于故障使轿厢1停在非平层时,即轿厢底部和平层F不平齐时,如图1所示,此时轿厢1内人员需要从轿厢1内爬出来以到达平层F。然而,此时轿厢1底部和平层F之间有空间G,空间G连通轿厢井道,空间G的存在使轿厢1内人员爬出时,脚易伸入空间G,存在安全隐患。若在轿厢1底部加装挡板挡住空间G,则会导致多轿厢电梯运行时相邻两轿厢1之间的安全距离增大,同时使多轿厢电梯换轨运行距离加大,实现切换轨道需要跨越更多楼层,占用井道资源,影响电梯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护脚装置作为非平层开门时必须的防止轿内人员爬出轿厢时坠落井道的保护措施,所述护脚板形式多样,可为伸缩式、折叠式或转动式等,当电梯正常运行时收起护脚板,以减小轿厢的高度,进而减小轿厢运行时相邻两轿厢之间的安全距离,同时减小多轿厢电梯换轨运行距离,使切换轨道需要跨越楼层数更少,占用井道资源更少,提高电梯运行效率;所述控制方法简单易实现,可和电梯原有控制系统联合作用,实现所述护脚装置的智能运行和智能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多轿厢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所述电梯包括控制系统、轿厢,轿厢的底部为轿底,乘客进出轿厢的门为轿厢门,所述电梯还包括护脚装置和监测轿厢是否处于门区的位置监测装置,所述护脚装置包括护脚板,护脚板可下放至一端连接轿底、另一端向下悬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护脚板为可转动式的或者可伸缩式的或者可折叠式的。
所述护脚装置还包括收放机构,护脚板的一端和轿底铰接,收放机构连接并带动护脚板相对轿厢转动。
收放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推杆转轴和推杆护脚板转轴,电动推杆的一端通过推杆转轴和轿底铰接、另一端通过推杆护脚板转轴和护脚板铰接。
推杆转轴的两端安装在轿底上,电动推杆的一端活动套接在推杆转轴的中部。
护脚板包括板本体和多个连接板,多个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板本体的一侧,连接板和轿底铰接。
所述护脚装置还包括多个护脚板转轴,多个连接板平行间隔布置,护脚板转轴的两端各安装在一个连接板上,多个护脚板转轴在同一条直线上,轿底上固定安装的多个连接座分别活动套接在多个护脚板转轴的中部。
推杆护脚板转轴的两端各安装在一个连接板上,电动推杆的另一端活动套接在推杆护脚板转轴的中部。
护脚板还包括多个加强筋,加强筋固定安装在板本体上。
所述护脚装置还包括两个用于检测板本体的安全检测开关,当板本体转动至和所述轿厢门平行或重合时,一个安全检测开关检测到板本体,当板本体转动至和所述轿厢门垂直时,另一个安全检测开关检测到板本体。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护脚装置基于上述的护脚装置,当轿厢停靠在门区的非平层时,若轿厢的轿厢门需要开启,需要先检测护脚板的状态:如果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护脚板处于收起状态的信息,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轿厢的轿厢门保持关闭并报警;当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护脚板处于放下状态的信息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轿厢的轿厢门开启。
当轿厢停靠在门区的非平层时,如果所述控制系统接既没有收到护脚板处于收起状态的信息,也没有收到护脚板处于放下状态的信息,则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轿厢的轿厢门保持关闭并报警。
当轿厢停靠在平层时,轿厢门的开启与否不依赖于护脚板的状态。
当轿厢停靠在非门区时,如果所述控制系统没有接收到护脚板处于收起状态的信息,则控制系统不能启动轿厢重新正常运行。
控制系统不能启动轿厢重新正常运行包括:控制系统控制轿厢保持停止并报警,或者控制系统启动轿厢限制运行并报警。
当轿厢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如果所述控制系统没有接收到护脚板处于收起状态的信息,控制系统控制轿厢限制运行并报警。
所述限制运行是指控制系统控制轿厢的运行速度,使轿厢和相邻轿厢的距离保持安全设定值,防止相邻的轿厢发生接触和碰撞。
定义护脚板处于放下状态为:护脚板的悬伸端和轿底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定义护脚板处于收起状态为:护脚板的悬伸端和轿底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可以相等或不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护脚装置作为非平层开门时必须的防止轿内人员爬出轿厢时坠落井道的保护措施,所述护脚板形式多样,可为伸缩式、折叠式或转动式等;当电梯正常运行时收起护脚板,以减小轿厢的高度,进而减小轿厢运行时相邻两轿厢之间的安全距离,同时减小多轿厢电梯换轨运行距离,使切换轨道需要跨越楼层数更少,占用井道资源更少,提高电梯运行效率;所述控制方法简单易实现,可和电梯原有控制系统联合作用,实现所述护脚装置的智能运行和智能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护脚板放下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护脚板收起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护脚板放下状态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一种用于多轿厢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所述电梯包括控制系统、轿厢1、位置监测装置和护脚装置,轿厢1的底部为轿底2,乘客进出轿厢1的门为轿厢门。位置监测装置用于监测轿厢1是否位于门区,位置监测装置和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护脚装置包括护脚板3和至少两个安全检测开关5,护脚板3可下放至一端连接轿底2、另一端向下悬伸。定义护脚板3的两个状态分别为收起状态和放下状态,收起状态为:护脚板3的悬伸端和轿底2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放下状态为:护脚板3的悬伸端和轿底2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可以相等或不等。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合具体确定。
放下状态表示护脚板3的悬伸端伸出轿底2一定距离,护脚板3可以阻挡轿厢1内的乘客爬出轿厢1时其腿从护脚板3一侧伸到护脚板3另一侧。收起状态的护脚板3的悬伸端与轿底2之间的距离小于放下状态时对应的距离。
护脚板3可以通过安全检测开关5检测其是处于收起状态还是放下状态,安全检测开关5可为距离检测开关等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安全检测开关5和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安全检测开关5用于检测护脚板3的位置或说状态信息,并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系统。
所述护脚板3为可转动式的或者可伸缩式的或者可折叠式的,具体形式和展开方式不限。换句话说,护脚板3可通过转动式、可伸缩式或者可折叠式进行收起和展开,以实现收起状态和放下状态之间的切换。
如图1~4所示为一种具体方式,其护脚板3为可转动式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护脚装置包括护脚板3、收放机构4、多个护脚板转轴4-3和两个安全检测开关5。护脚板3的一端和轿底2铰接,收放机构4连接并带动护脚板3相对轿厢1转动。具体的,护脚板3的一端和轿底2通过多个护脚板转轴4-3铰接。
护脚板3包括板本体3-1、多个连接板3-3和多个加强筋3-2。板本体3-1为板状,多个连接板3-3固定连接在板本体3-1一侧的一端,多个连接板3-3平行间隔布置,连接板3-3和轿底2铰接。较佳的,连接板3-3为三角形的平板。加强筋3-2固定安装在板本体3-1的一侧,加强筋3-2和连接板3-3位于板本体3-1的同一侧。
护脚板转轴4-3的两端各安装在一个连接板3-3上,多个护脚板转轴4-3在同一条直线上。轿底2上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座,多个连接座分别活动套接在多个护脚板转轴4-3的中部。如此连接可实现板本体3-1和轿厢1的相对转动。
收放机构4包括电动推杆4-1、推杆转轴4-2和推杆护脚板转轴4-4,电动推杆4-1的一端通过推杆转轴4-2和轿底2铰接、另一端通过推杆护脚板转轴4-4和护脚板3铰接。
推杆转轴4-2的两端安装在轿底2上,电动推杆4-1的一端活动套接在推杆转轴4-2的中部。推杆护脚板转轴4-4的两端各安装在一个连接板3-3上,电动推杆4-1的另一端活动套接在推杆护脚板转轴4-4的中部。如此连接,电动推杆4-1的两端起到柔性连接的作用,电动推杆4-1在拉和推板本体3-1的时候其可以自适应调节,使板本体3-1的转动更顺畅。
两个安全检测开关5用于检测板本体3-1,两个安全检测开关5安装在轿厢1上。较佳的,一个安全检测开关5安装在轿底2的靠近所述轿厢门的一端,另一个安全检测开关5安装在轿底2的中部。
当板本体3-1转动至和所述轿厢门平行或重合时,一个安全检测开关5检测到板本体3-1,当板本体3-1转动至和所述轿厢门垂直时,另一个安全检测开关5检测到板本体3-1。安全检测开关5和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安全检测开关5接收板本体3-1的位置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
位置监测装置监测轿厢1是否位于门区的技术方案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护脚板3处于收起状态为:板本体3-1和所述轿厢门垂直。护脚板3处于放下状态为:板本体3-1和所述轿厢门平行或重合。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护脚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当轿厢1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如果所述控制系统没有接收到护脚板3处于收起状态的信息,控制系统控制轿厢1限制运行并报警提示。
所述限制运行是指控制轿厢1的运行速度,使轿厢1和相邻轿厢的距离保持安全设定值,防止相邻的轿厢1发生接触和碰撞。安全设定值根据设计和施工现场具体确定。
当轿厢1停靠在门区时,分为两种情况:
a、当轿厢1停靠在平层时,轿厢门的开启与否不依赖于护脚板3的状态,即此时护脚板3可处于收起状态或放下状态。
b、当轿厢1停靠在非平层时,若轿厢1的轿厢门需要开启,需要先检测护脚板3的状态:
如果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护脚板3处于收起状态的信息,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轿厢1的轿厢门保持关闭并报警,即此时轿厢门不能打开;
当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护脚板3处于放下状态的信息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轿厢1的轿厢门开启;
如果所述控制系统接既没有收到护脚板3处于收起状态的信息,也没有收到护脚板3处于放下状态的信息,则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轿厢1的轿厢门保持关闭并报警。此时,可认为所述控制系统监测到护脚板3处于非收起状态和非放下状态。
当轿厢1停靠在非门区时,如果所述控制系统没有接收到护脚板3处于收起状态的信息,则控制系统不能启动轿厢1重新正常运行,换句话说,控制系统控制轿厢1保持停止并报警,或者控制系统启动轿厢1限制运行并报警。
基于上述结构和控制方法,当轿厢1处于正常运行或者停止在平层时,护脚板3处于收起状态,此时护脚板3基本不占用轿厢1在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当电梯出现故障使轿厢1停止在非平层时,本实施例中,电动推杆4-1伸出,带动板本体3-1转动至板本体3-1和轿厢门所在平面平行或者重合,此时护脚板3处于放下状态,此时板本体3-1将平层F正上方的区域和井道隔开,当轿厢1内的人员爬出时,人的脚只会触碰到板本体3-1,而不会因为空间G的存在而伸入井道,避免了安全隐患。电动推杆4-1的推力使护脚板3保持在所述放下状态,当人的脚踢到板本体3-1时,板本体3-1不会转动。当电梯的故障清除,电梯恢复正常运行时,电动推杆4-1可重新启动,回拉板本体3-1使板本体3-1转动至板本体3-1和轿底2所在平面平行。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多轿厢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所述电梯包括控制系统、轿厢(1),轿厢(1)的底部为轿底(2),乘客进出轿厢(1)的门为轿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还包括护脚装置和监测轿厢(1)是否处于门区的位置监测装置,所述护脚装置包括护脚板(3),护脚板(3)可下放至一端连接轿底(2)、另一端向下悬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脚板(3)为可转动式的或者可伸缩式的或者可折叠式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脚装置还包括收放机构(4),护脚板(3)的一端和轿底(2)铰接,收放机构(4)连接并带动护脚板(3)相对轿厢(1)转动。
4.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护脚装置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护脚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轿厢(1)停靠在门区的非平层时,若轿厢(1)的轿厢门需要开启,需要先检测护脚板(3)的状态:如果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护脚板(3)处于收起状态的信息,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轿厢(1)的轿厢门保持关闭并报警;当所述控制系统接收到护脚板(3)处于放下状态的信息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轿厢(1)的轿厢门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轿厢(1)停靠在门区的非平层时,如果所述控制系统接既没有收到护脚板(3)处于收起状态的信息,也没有收到护脚板(3)处于放下状态的信息,则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轿厢(1)的轿厢门保持关闭并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轿厢(1)停靠在平层时,轿厢门的开启与否不依赖于护脚板(3)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轿厢(1)停靠在非门区时,如果所述控制系统没有接收到护脚板(3)处于收起状态的信息,则控制系统不能启动轿厢(1)重新正常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7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不能启动轿厢(1)重新正常运行包括:控制系统控制轿厢(1)保持停止并报警,或者控制系统启动轿厢(1)限制运行并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轿厢(1)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如果所述控制系统没有接收到护脚板(3)处于收起状态的信息,控制系统控制轿厢(1)限制运行并报警。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运行是指控制系统控制轿厢(1)的运行速度,使轿厢(1)和相邻轿厢(1)的距离保持安全设定值,防止相邻的轿厢(1)发生接触和碰撞。
CN202110313661.XA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5357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3661.XA CN115535771A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3661.XA CN115535771A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5771A true CN115535771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705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3661.XA Pending CN115535771A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3577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2166B (zh) 智能多井道电梯系统
CN207346921U (zh) 一种超级电梯装置
CN107673162A (zh) 一种智能多轿厢电梯
SG193723A1 (en) Motorized height access device for tower cranes
CN107458949A (zh) 一井道多轿厢自主换乘电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20090081010A1 (en) Inclined Conveyance for Multi-storied Automotive Parking
CN107892227B (zh) 一种防高速坠落的安全电梯
CN115535771A (zh)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4610969U (zh) 一种用于多轿厢并行电梯的护脚装置
US20210155457A1 (en) Elevator system with multiple independent cars in a 2-dimensional hoistway
CN207844797U (zh) 一个井道多台独立分段无错层对接电梯
CN112249239B (zh) 一种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的船舶集控室梯道布置结构
EP0863841B1 (en) Elevator shuttle employing horizontally transferred cab
CN206751130U (zh) 卡槽式电梯防护网
JP6095410B2 (ja) バリアフリー乗下船設備
CN208103647U (zh) 一种自动外爬式施工平台
JP407101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8190688A (zh) 一种自动外爬式施工平台
CN107879225A (zh) 一种楼道电梯
CN215671364U (zh) 舞台系统及用于表演的翻转平台
CN220886636U (zh) 一种电梯用可紧急逃生的电梯门
CN211169413U (zh) 双层节能电梯
CN112960510B (zh) 一种升降梯
CN115535801A (zh) 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方法
CN211141206U (zh) 一种侧壁为应急门的电梯轿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