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34619A -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 Google Patents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34619A
CN115534619A CN202211074956.7A CN202211074956A CN115534619A CN 115534619 A CN115534619 A CN 115534619A CN 202211074956 A CN202211074956 A CN 202211074956A CN 115534619 A CN115534619 A CN 115534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port
heat exchanger
ai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495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晶
胡浩茫
代彦军
葛天舒
聂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7495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346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34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46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1/00278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for the batt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21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5Temperature regu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60H2001/009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heat exchangers, e.g. for multi zone heating or coo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一换向装置和第一开关装置。第一换向装置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流体端口和第二流体端口,第一流体端口与第一端口连接,第二流体端口与第一汇流点连接;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三流体端口和第四流体端口,第三流体端口与第二汇流点连接,第四流体端口与第一流体端口连接;第三换热器包括第五流体端口和第六流体端口,第五流体端口通过第一开关装置与第二汇流点连接,第五流体端口还与第二端口连接,第六流体端口分别与第一汇流点和第三端口连接。本申请丰富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功能。

Description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1910526893.6,原申请日是2019年6月18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需要电池提供电能,且需要将电池的温度控制在参考温度区间内,以保证车辆能够稳定运行。因此,车辆中通常设置有温度调节系统,用以调节电池的温度。且为了提高车辆乘员的舒适度,该温度调节系统通常还具有调节车辆乘员舱温度的功能。
相关技术中,温度调节系统通常包括:压缩机、外部换热器、舱内换热器和电池冷板。舱内换热器和电池冷板并联,两者并联的一端与压缩机的一端连通,两者并联的另一端与外部换热器的一端连通,且压缩机的另一端与外部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在温度调节过程,制冷剂在该温度调节系统中循环流动,压缩机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流经外部换热器时,外部换热器用于使制冷剂发生第一相变,发生第一相变的制冷剂流经并联的舱内换热器和电池冷板时发生第二相变,使舱内换热器对乘员舱进行温度调节,以及电池冷板对电池进行温度调节,且发生第二相变后的制冷剂在压缩机的吸气压力的作用下流回压缩机,完成制冷剂循环。其中,第一相变和第二相变互为逆过程。
但是,该温度调节系统仅能对乘员舱和电池同步制热或同步制冷,导致温度调节系统的工作模式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丰富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功能。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温度调节系统,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一换向装置和第一开关装置。第一换向装置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
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具有第一流体端口和第二流体端口,第一流体端口与第一端口连接,第二流体端口与第一汇流点连接。
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具有第三流体端口和第四流体端口,第三流体端口与第二汇流点连接,第四流体端口与第一流体端口连接。
第三换热器包括第三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具有第五流体端口和第六流体端口,第五流体端口通过第一开关装置与第二汇流点连接,且第五流体端口还与第二端口连接,第六流体端口分别与第一汇流点和第三端口连接。
系统中温度调节介质的流通路径为以下一个或多个:
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时,温度调节介质经过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一流体通道,在第二汇流点和第一汇流点之间流动,以及,温度调节介质从第二汇流点经过第三流体通道流动至第一汇流点,或者,温度调节介质依次经过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三流体通道,形成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
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时,温度调节介质依次经过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三流体通道,形成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以及,温度调节介质从第一汇流点,依次经过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流动至第二汇流点;
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且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时,温度调节介质从第一汇流点,经过第一流体通道后,分别经过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三流体通道,流动至第二汇流点;
其中,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均用于与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热交换,第三换热器用于与第二待调温物体进行热交换。
在该温度调节系统中,由于温度调节介质可以按照多种流通路径流通,且温度调节介质按照不同的流通路径时,可实现的调温功能不同,使得该温度调节系统可以对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同步温度调节,也可以分别对该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温度调节,相较于相关技术,丰富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功能。
可选地,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压缩装置,压缩装置分别与第二流体端口和第一汇流点连通,压缩装置用于压缩温度调节介质。
进一步地,压缩装置具有两个输气管口,系统还包括:第三换向装置,第三换向装置具有第七端口、第八端口、第九端口和第十端口,第七端口与一个输气管口连通,第八端口与第二流体端口连通,第九端口与另一个输气管口连通,第十端口与第一汇流点连通。
第七端口与第八端口连通,且第九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时,连通后的第七端口与第八端口的导通方向为从第八端口到第七端口,连通后的第九端口与第十端口的导通方向为从第九端口到第十端口。
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九端口与第八端口连通时,连通后的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的导通方向为从第十端口到第七端口,连通后的第九端口与第八端口的导通方向为从第九端口到第八端口。
并且,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器件,该第一节流器件设置在第四流体端口和第一流体端口之间的第一节流器件。第一节流器件具有节流作用。当第一节流器件开启时,在该第一节流器件的节流作用下,流入第一节流器件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与从第一节流器件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不同。在不同压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作用下,第一换热器可以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一个,第二换热器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另一个。
这样,在第一节流器件开启时,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作用不同,使得二者实现不同的功能,丰富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功能。同时,可以使吸湿剂再生,能够实现吸湿剂的重复利用,可以有效节约能源,保障了该温度调节系统的可靠运行。
进一步地,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与第一节流器件并联的第二开关装置,且第一节流器件开启时,第二开关装置关闭。第二开关装置开启时,第一节流器件关闭。当第二开关装置开启时,由于该第二开关装置对温度调节介质产生的阻力较小,使得流入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近似相等,从而使得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可以均用作冷凝器,或者均用作蒸发器。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至少一个中配置有吸湿剂。示例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可以均配置有吸湿剂,该吸湿剂可以对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干燥处理(也即是除湿),以降低温度调节系统中的湿负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可以采用该吸湿剂的吸附作用进行除湿,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通过换热器制冷就能够实现除湿功能,即可以将换热器的全部冷气用于制冷,以提高换热器的蒸发温度,缩小了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和第二待调温物体进行温度调节的换热器之间的蒸发温度的差异,能够尽量使第一待调温物体和第二待调温物体均处于正常制冷状态,提高了温度调节系统的调温效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五流体端口之间的第二节流器件。第二节流器件具有节流作用。当第二节流器件开启时,在该第二节流器件的节流作用下,流入第二节流器件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与从第二节流器件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不同。在不同压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作用下,使得位于该第二节流器件两端的两个换热器中的一个可以用作蒸发器,另一个用作冷凝器。也即是,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中的一个可以用作蒸发器,另一个用作冷凝器。相应的,在不同的流通路径下,第三换热器可以分别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
并且,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二换向装置,第二换向装置具有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第四端口与第六流体端口连通,第五端口分别与第三端口和第一汇流点连通,第六端口与第一汇流点连通。
可选地,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串联在第二汇流点和第一汇流点之间的第四开关装置和第四换热器,且当温度调节介质依次经过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三流体通道时,第四开关装置关闭。
当来自压缩装置的温度调节介质,经过第四换热器分别流向第三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时,第四换热器可以用作冷凝器。当来自压缩装置的温度调节介质,经过第一换热器分别流向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再通过第四换热器流至压缩装置时,第四换热器用作蒸发器。
进一步地,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三流体端口和第二汇流点之间的第三节流器件。第三节流器件具有节流作用。当第三节流器件开启时,在该第三节流器件的节流作用下,流入第三节流器件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与从第三节流器件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不同。在不同压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作用下,位于该第三节流器件两端的第二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中的一个可以用作蒸发器,另一个用作冷凝器。或者,第二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均可以用作蒸发器,但二者的蒸发温度不同。
进一步地,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与第三节流器件并联的第三开关装置,且第三节流器件开启时,第三开关装置关闭。第三开关装置开启时,第三节流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节流器件、第二节流器件和第三节流器件均可以为电子膨胀阀,第一开关装置、第二开关装置、第三开关装置和第四开关装置均可以为电磁阀。
可选地,第一待调温物体为待调温腔室,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风箱和第一内风门,风箱具有风腔、两个风道和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被配置为与待调温腔室的内部连通,且每个风道用于供风进入风腔。
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分别位于两个风道的出风口处,且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的至少一个位于出风口的外侧。
第一内风门被配置为: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用于调节待调温腔室的温度时,与位于风道出风口外侧的一个换热器的外壁,及位于另一个换热器远离一个换热器一侧的风箱壁连接,使来自另一个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由一个换热器进入风腔。
进一步地,第一内风门可以具有两页门扇,该两页门扇与同一旋转轴固定连接,该旋转轴可以与一个换热器的外壁固定连接,每页门扇远离其旋转轴的一端均能够与风箱壁连接,且该两页门扇可沿旋转轴实现360度旋转。
由于第一内风门可以使来自第二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由第一换热器进入风腔,当第一换热器用作冷凝器,第二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第二换热器可以先对进入第二换热器的风进行除湿处理,第一换热器再对除湿后的风进行加热,避免向待调温腔室送入含湿量较高的热风,导致该热风遇冷后产生大量冷凝水。进一步地,当该温度调节系统为车载温度调节系统时,可以避免对乘员舱送入含湿量较高的热风,导致该热风在温度较低的车窗上起雾,影响行驶安全。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至少一个中配置有吸湿剂,系统还包括:第二内风门,风箱还具有第二出风口,第二内风门位于第二出风口内侧,第二出风口与待调温腔室的外部连通。
其中,第一内风门还被配置为:将目标风道与风腔隔离,且目标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目标风道出风口处的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目标风道出风口处的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且目标风道出风口处的换热器用于对吸湿剂除湿。
第二内风门被配置为:当目标风道与风腔隔离,且目标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目标风道出风口处的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时,露出第二出风口,当两个风道均与风腔连通时,封闭第二出风口。
并且,当第二内风门露出第二出风口时,目标风道上的循环风门可以处于第一连接状态,使得流经位于目标风道出风口处换热器的风可以为新风。由于新风湿度通常较低,能够避免吸湿剂再次吸收空气中的湿气,进而提高吸湿剂再生的效率。
可选地,两个鼓风机,两个鼓风机分别设置在两个风道的进风口处,鼓风机被配置为调节进风口内侧和外侧的压力差。由于每个风道的进风口均设置有鼓风机,这样可以根据需求控制鼓风机的转速,以调节进入风道的风量。
进一步地,当第一待调温物体为待调温腔室时,该温度调节系统可以具有多个第一出风口,该多个第一出风口分别用于向该待调温腔室的不同位置送风。并且,每个第一出风口处该配置有送风门,在使用温度调温系统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每个第一出风口处的送风门,以满足不同位置处的调温需求。并且,每个送风门的开度可以根据乘员舱内乘客设置的车载空调系统的风量大小进行调节。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温度调节方法,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任一的温度调节系统,该温度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
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或者,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
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端口连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或者,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包括:
获取第一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第一差值为第一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
可以基于获取的第一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根据不同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对温度调节系统进行控制,实现不同方式的制冷。
第一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一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与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五端口连通,第四开关装置导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九端口与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十端口连通。
第二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一差值小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和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六端口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九端口连通。
可选地,第二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或者,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包括:
获取第二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第二差值为第二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
可以基于获取的第二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根据不同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对温度调节系统进行控制,实现不同方式的制冷。
第一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二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和第六端口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
第二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二差值小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二开关装置导通,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与第六端口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
可选地,第二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端口连通,且第一开关装置导通,包括:
获取第二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第二差值为第二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
可以基于获取的第二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根据不同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对温度调节系统进行控制,实现不同方式的制冷。
第一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二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与第五端口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
第二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二差值小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二开关装置导通,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与第五端口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
可选地,该温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第二差值为第二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
可以基于获取的第二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根据不同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对温度调节系统进行控制,实现不同方式的制冷。
第一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二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与位于风道出风口外侧的一个换热器的外壁,及位于另一个换热器远离一个换热器一侧的风箱壁连接,使来自另一个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由一个换热器进入风腔。
第二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二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与位于风道出风口外侧的一个换热器的外壁,及位于另一个换热器远离一个换热器一侧的风箱壁连接,使来自另一个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由一个换热器进入风腔。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均配置有吸湿剂,第二换热器位于第二风道的出风口处,该温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一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将第二风道与风腔隔离,且第二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第二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以及,控制第二内风门露出第二出风口。
或者,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二差值小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将第二风道与风腔隔离,且第二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第二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以及,控制第二内风门露出第二出风口。
或者,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二差值小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将第二风道与风腔隔离,且第二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第二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以及,控制第二内风门露出第二出风口。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处,该温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一差值小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将第一风道与风腔隔离,且第一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第一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以及,控制第二内风门露出第二出风口。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
车身、位于车身内部的乘员舱、及固定在车身上的电池和温度调节系统,温度调节系统为第一方面任一的温度调节系统,温度调节系统用于调节乘员舱和电池的温度,电池用于为车辆供电。
可选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换热器包括第三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用于与乘员舱进行热交换。第三流体通道用于与电池进行热交换。
可选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第四流体通道,第四流体通道用于与车辆的外部进行热交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由于该温度调节系统可以使温度调节介质按照多种流通路径流通,且温度调节介质按照不同的流通路径时,可实现的调温功能不同,使得该温度调节系统可以对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同步温度调节,也可以分别对该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温度调节,丰富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功能。
并且,由于可以使用该温度调节系统对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不同的温度调节,避免了在进行多个待调温物体的不同温度调节时,需要多个温度调节系统,因此,节约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可以采用该吸湿剂进行除湿,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通过换热器制冷就能够实现除湿功能,能够尽量使第一待调温物体和第二待调温物体均处于正常制冷状态,提高了温度调节系统的调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车辆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温度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还一种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同时制冷模式一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同时制冷模式二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同时制冷模式二下风箱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混合工况模式一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混合工况模式一和同时制热模式一下风箱的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混合工况模式二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同时制热模式一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同时制热模式二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第一待调温物体单独制冷模式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第一待调温物体单独制冷模式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第二待调温物体单独制冷模式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第二待调温物体单独制冷模式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第一待调温物体单独制热模式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第一待调温物体单独制热模式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第二待调温物体单独制热模式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第二待调温物体单独制热模式下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部分器件的工作原理进行解释。
压缩装置:用于压缩温度调节介质(通常为制冷剂),以向温度调节系统提供高温高压且呈气态的温度调节介质,使得温度调节介质在温度调节系统中循环流动。
换热器:用于将热流体的热量传递给冷流体,也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可以有多种工作状态,在一种示例中,换热器用于制冷时,该换热器实质为蒸发器,该换热器中流通的温度调节介质呈液态,该温度调节介质可以通过该换热器,与待调温物体进行热交换,使得该温度调节介质吸收热量并汽化,达到对待调温物体制冷的目的。在另一种示例中,换热器用于制热时,换热器实质为冷凝器,该换热器中流通的温度调节介质呈气态,该温度调节介质可以通过该换热器,与待调温物体进行热交换,使得该温度调节介质释放热量并液化,达到对待调温物体制热的目的。在又一种示例中,换热器既可以用于制冷也可以用于制热,当换热器用于制冷时,该换热器用作蒸发器,当换热器用于制热时,该换热器用作冷凝器,且该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或冷凝器时的工作原理请相应参考前述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相关技术中一种车辆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车辆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01、外部换热器102、第一电子膨胀阀103、第二电子膨胀阀104、舱内换热器105和电池冷板106。压缩机101的一端与外部换热器102的一端连接,外部换热器10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103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103的另一端与舱内换热器105的一端连接,舱内换热器105的另一端与压缩机101的另一端连接,且外部换热器10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子膨胀阀104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104的另一端与电池冷板106的一端连接,该电池冷板106的另一端与压缩机101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压缩机101的一端和另一端中的一个具有吸气作用,用于将制冷剂吸入压缩机,压缩机101的一端和另一端中的另一个具有排气作用,用于从压缩机排出制冷剂。且舱内换热器用于调节车辆乘员舱的温度,电池冷板用于调节车辆中电池的温度。
该车辆空调系统可分别用于制冷和制热,下面分别对两者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在该车辆空调系统用于对乘员舱和电池同步制冷时,外部换热器102用作冷凝器,舱内换热器105和电池冷板106均用作蒸发器。此时,被压缩机10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先流至外部换热器102,该外部换热器102可将该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变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并分别流向第一电子膨胀阀103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04。一部分液态制冷剂在第一电子膨胀阀103的作用下,被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并流向舱内换热器105,在该舱内换热器105的作用下,该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相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并在该相变中吸收热量,达到通过舱内换热器105实现制冷的目的。类似的,另一部分液态制冷剂在第二电子膨胀阀104的作用下,被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并流向电池冷板106,在该电池冷板106的作用下,该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相变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并在相变中吸收热量,达到通过电池冷板106实现制冷的目的。制冷剂分别从舱内换热器105和电池冷板106流出后,在压缩机吸气压力下流回压缩机,完成制冷剂循环。此时,该车载空调系统中具有一个冷凝器和两个蒸发器,且由于对通过电池冷板实现对电池制冷的目的,因此,该系统也可以称为一拖二直冷车辆热管理系统。
在该车辆空调系统用于对乘员舱和电池同步制热时,外部换热器102用作蒸发器,舱内换热器105和电池冷板106均用作冷凝器。被压缩机101压缩后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先流至舱内换热器105和电池冷板106。在舱内换热器105的作用下,流至舱内换热器105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相变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并在制冷剂的相变中释放热量,然后流向第一电子膨胀阀103。第一电子膨胀阀103将该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该电池冷板106的作用下,流至电池冷板106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相变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并在制冷剂的相变中释放热量,然后流向第二电子膨胀阀104。第二电子膨胀阀104将该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节流成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制冷剂分别从第一电子膨胀阀103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04流出后,再流向外部换热器102,该外部换热器102将制冷剂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该气态制冷剂在压缩机101的吸气压力下流回压缩机,完成制冷剂循环。
其中,在该车辆空调系统用于对乘员舱和电池同步制冷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关闭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使得制冷剂仅流经舱内换热器105,从而实现该车载空调系统仅对乘员舱制冷,或者,可以通过关闭第二电子膨胀阀104,使得制冷剂仅流经电池冷板106,从而实现该车载空调系统仅对电池制冷。
在该车辆空调系统用于对乘员舱和电池同步制热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关闭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使得制冷剂仅流经舱内换热器105,从而实现该车载空调系统仅对乘员舱制热,或者,也可以通过关闭第二电子膨胀阀104,使得制冷剂仅流经电池冷板106,从而实现该车载空调系统仅对电池制热。
由上可知,该车辆空调系统仅能对乘员舱单独制热或制冷、对电池单独制热或制冷、对乘员舱和电池同步制热或者对乘员舱和电池同步制冷,导致车辆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较为单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具有至少十种工作模式,其可以对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同步温度调节,也可以分别对该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温度调节,丰富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功能,且有效地降低了温度调节系统的成本。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调节系统,该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201、第二换热器202、第三换热器203、第一换向装置204和第一开关装置205。
第一换向装置204具有第一端口a1、第二端口b2和第三端口c3。
第一换热器201包括第一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具有第一流体端口和第二流体端口,第一流体端口与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一端口a1连接,第二流体端口与第一汇流点X连接。
第二换热器202包括第二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具有第三流体端口和第四流体端口,第三流体端口与第二汇流点Y连接,第四流体端口与第一换热器201的第一流体端口连接。示例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可以为平行流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或者管壳式换热器等。
第三换热器203包括第三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具有第五流体端口和第六流体端口,第五流体端口通过第一开关装置205与第二汇流点Y连接,且第五流体端口还与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二端口b2连接,第六流体端口分别与第一汇流点X和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三端口c3连接。示例地,第三换热器203可以为电池冷板或板式换热器。
在该温度调节系统中,温度调节介质的流通路径可以为以下一个或多个:
第一开关装置205导通时,在一种流通路径中,温度调节介质经过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一流体通道,在第二汇流点Y和第一汇流点X之间流动,以及,温度调节介质从第二汇流点Y经过第三流体通道流动至第一汇流点X;在另一种流通路径中,温度调节介质依次经过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三流体通道,形成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其中,温度调节介质可以为制冷剂(又称冷媒)。
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时,温度调节介质依次经过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三流体通道,形成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且温度调节介质还可以从第一汇流点X,依次经过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流动至第二汇流点Y。
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一端口a1与第三端口c3连通,且第一开关装置205导通时,温度调节介质可以从第一汇流点X,在经过第一流体通道后,分别经过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三流体通道,流动至第二汇流点Y。
其中,第一换热器201与第二换热器202均用于与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热交换,第三换热器203用于与第二待调温物体进行热交换。
在该温度调节系统中,由于温度调节介质可以按照多种流通路径流通,且温度调节介质按照不同的流通路径时,可实现的调温功能不同,使得该温度调节系统可以对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同步温度调节,也可以分别对该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温度调节,相较于相关技术,丰富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提供的温度调节系统可以应用于多种环境。且第一待调温物体和第二待调温物体可以为待调温器件或待调温空间。例如,第一待调温物体可以为需要进行温度调节的待调温空间,第二待调温物体可以为需要进行温度调节的待调温器件。示例地,当温度调节系统应用在交通工具中时,第一待调温物体和第二待调温物体可以分别为交通工具中需要进行温度调节的两个器件。例如,当该交通工具为飞机时,第一待调温物体可以为向飞机供电的电池,第二待调温物体可以为飞机的乘员舱。或者,当该交通工具为车辆时,第一待调温物体可以为向车辆供电的电池,第二待调温物体可以为车辆的乘员舱。并且,在对乘员舱进行温度调节时,实际的温度调节目标通常为乘员舱内部的空间。下面以第一待调温物体为车辆的乘员舱,且第二待调温物体为车辆的电池为例,对该温度调节系统进行说明。
可选地,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温度调节系统还可以包括:压缩装置206,压缩装置206分别与第一换热器201的第二流体端口和第一汇流点X连通。示例地,该压缩装置206可以为压缩机。
其中,压缩装置可以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器、电机、活塞、吸气管和排气管。压缩装置可以通过吸气管吸入温度调节介质,然后通过电机带动活塞,以对温度调节介质进行压缩,使得该温度调节介质被压缩成高温高压且呈气态的温度调节介质,然后通过压缩装置的排气管输出该高温高压的温度调节介质。可选地,该压缩装置还可以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PID)控制器,该PID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进而控制温度调节系统中温度调节介质的流量。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3,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三换向装置207。第三换向装置207具有第七端口g7、第八端口h8、第九端口i9和第十端口j10,第七端口g7与压缩装置206的一个输气管口连通,第八端口h8与第一换热器201的第二流体端口连通,第九端口i9与压缩装置206的另一个输气管口连通,第十端口j10与第一汇流点X连通。
其中,第七端口g7与第八端口h8连通,且第九端口i9与第十端口j10连通时,连通后的第七端口g7与第八端口h8的导通方向为从第八端口h8到第七端口g7,连通后的第九端口i9与第十端口j10的导通方向为从第九端口i9到第十端口j10。这样使得从第二流体端口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通过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八端口h8流向第七端口g7,从而流至压缩装置206的一个输气管口,该温度调节介质从压缩装置206的另一个输气管口流出后,通过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九端口i9流向第十端口j10,从而流至第一汇流点X。
第七端口g7与第十端口j10连通,且第九端口i9与第八端口h8连通时,连通后的第七端口g7与第十端口j10的导通方向为从第十端口j10到第七端口g7,连通后的第九端口i9与第八端口h8的导通方向为从第九端口i9到第八端口h8。这样使得从第一汇流点X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通过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十端口j10流向第七端口g7,从而流至压缩装置206的一个输气管口,该温度调节介质从压缩装置206的另一个输气管口流出后,通过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九端口i9流向第八端口h8,并通过第八端口h8流向第一换热器201。示例地,第三换向装置207可以为四通换向阀。或者,第三换向装置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阀门。
可选地,第一换热器201和第二换热器202的至少一个中可以配置有吸湿剂(又称干燥剂)。该吸湿剂具有吸附能力,可以吸收流经该吸湿剂的流体中的水分,以达到吸湿的作用。示例地,第一换热器201和第二换热器202中可以均配置有吸湿剂,该吸湿剂可以对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干燥处理(也即是除湿),以降低温度调节系统中的湿负荷。
示例地,该吸湿剂可以为固体型吸湿剂,此时,该吸湿剂可以涂覆在换热器的表面。或者,换热器中可以设置有除湿转盘,该除湿转盘上涂覆有吸湿剂。该除湿转盘可以在换热器内转动,且该除湿转盘可以为圆筒状转盘,且转盘的表面呈蜂巢状。或者,该吸湿剂也可以为液体型吸湿剂,此时,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容器,该吸湿剂容器中放置有吸湿剂。
相关技术中,在对待调温物体除湿时,通常将换热器用作蒸发器对待调温物体制冷,使得流经待调温物体的空气中的水汽,以冷凝水的形式凝结析出,从而达到对该待调温物体除湿的目的。由于对乘员舱进行温度调节的舱内换热器与对电池进行温度调节的电池冷板通常并联,对乘员舱和电池同时制冷时,舱内换热器和电池冷板的实际蒸发温度相同。但是,由于通常乘员舱制冷时,舱内换热器产生的冷气既用于对乘员舱进行除湿,也用来对乘员舱进行制冷,而电池冷板产生的冷气仅用来进行制冷,因此舱内换热器的目标蒸发温度低于电池冷板的目标蒸发温度,二者不等,舱内换热器的目标蒸发温度指的是舱内换热器既满足乘员舱除湿,也满足乘员舱制冷要求时的蒸发温度;电池冷板的目标蒸发温度指的是满足电池制冷要求时的蒸发温度。但由于制冷剂经过舱内蒸发器和电池冷板后直接汇集到压缩机的吸气口,且温度调节系统的吸气压力由该温度调节系统的最低的蒸发压力决定,而蒸发压力与蒸发温度成正比,因此,电池冷板的实际蒸发温度低于该电池冷板的目标蒸发温度,导致对电池的制冷量不足,使得电池的温度偏离参考温度区间。因此,在相关技术中,需要通过提高电池冷板的蒸发压力(也是提高电池冷板的蒸发温度),并在该电池冷板的出口侧采用泄压装置,降低电池冷板的出口侧的压力,使得降压后的电池冷板的蒸发压力与舱内换热器的蒸发压力相同,以保证舱内换热器和电池冷板均处于正常制冷状态,保证舱内换热器和电池冷板的温度。但是,这样由于通过泄压装置进行降压,导致温度调节的效率较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可以采用该吸湿剂的吸附作用进行除湿,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通过换热器制冷就能够实现除湿功能,即可以将换热器的全部冷气用于制冷,以提高换热器的蒸发温度,缩小了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和第二待调温物体进行温度调节的换热器之间的实际蒸发温度的差异,从而避免采用泄压装置,也能够尽量使第一待调温物体和第二待调温物体均处于正常制冷状态,提高了温度调节系统的调温效率。
可选地,如图3所示,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器件208,该第一节流器件208设置在第二换热器202的第四流体端口和第一换热器201的第一流体端口之间。第一节流器件208具有节流作用。当第一节流器件208开启时,在该第一节流器件208的节流作用下,流入第一节流器件208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与从第一节流器件208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不同。在不同压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作用下,第一换热器201可以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一个,第二换热器202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另一个。
示例地,当第一节流器件208开启时,若温度调节介质从第一换热器201经过第一节流器件208流至第二换热器202,则流入该第二换热器202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小于流入第一换热器201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此时,该第一换热器201可以用作冷凝器,以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第二换热器202可以用作蒸发器,以在较高的蒸发温度下对待除湿物体进行除湿。示例地,该待除湿物体可以是流入第一换热器201的风,该风用于与第一换热器201中的温度调节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对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温度调节。
或者,当第一节流器件208开启时,若温度调节介质从第二换热器202流经第一节流器件208至第一换热器201,则流入该第一换热器201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小于流入第二换热器202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此时,该第一换热器201可以用作蒸发器,以对第一待调温物体的制冷,第二换热器202可以用作冷凝器,以对吸湿剂进行除湿,即第二换热器202处于吸湿剂再生模式。
由上可知,在第一节流器件开启时,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作用不同,使得二者实现不同的功能,丰富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功能。同时,可以使吸湿剂再生,能够实现吸湿剂的重复利用,可以有效节约能源,保障了该温度调节系统的可靠运行。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3,温度调节系统还可以包括:与第一节流器件208并联的第二开关装置209,且第一节流器件208开启时,第二开关装置209关闭。第二开关装置209开启时,第一节流器件208关闭。当第二开关装置209开启时,由于该第二开关装置209对温度调节介质产生的阻力较小,使得流入第一换热器201和第二换热器202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近似相等,从而使得第一换热器201和第二换热器202可以均用作冷凝器,或者均用作蒸发器。例如,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用作冷凝器,且第一换热器用于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第二换热器用于对其表面涂覆的吸湿剂进行除湿,实现吸湿剂再生。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3,温度调节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关装置205和第三换热器203的第五流体端口之间的第二节流器件210。第二节流器件210具有节流作用。当第二节流器件210开启时,在该第二节流器件210的节流作用下,流入第二节流器件210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与从第二节流器件210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不同,在不同压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作用下,使得位于该第二节流器件210两端的两个换热器中的一个可以用作蒸发器,另一个用作冷凝器。也即是,第二换热器202和第三换热器203中的一个可以用作蒸发器,另一个用作冷凝器。相应的,在不同的流通路径下,第三换热器可以分别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
示例地,当第二节流器件210开启时,若温度调节介质从第一换热器201经过第二节流器件210流至第三换热器203,则流入该第三换热器203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小于流入第一换热器201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此时,该第一换热器201可以用作冷凝器以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第三换热器203可以用作蒸发器,以对第二待调温物体制冷。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3,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二换向装置211,第二换向装置211具有第四端口d4、第五端口e5和第六端口f6,第四端口d4与第三换热器203的第六流体端口连通,第五端口e5分别与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三端口c3和第一汇流点X连通,第六端口f6与第一汇流点X连通。
示例地,当第四端口d4与第五端口e5连通时,第一换热器201的第二流体端口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及第三换热器203的第六流体端口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可以均流通过该第三换向装置207流向压缩装置206。或者,从压缩装置206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可以通过第三换向装置207,分别流向第一换热器201的第二流体端口和第三换热器203的第六流体端口。当第四端口d4与第六端口f6连通时,第三换热器203的第六流体端口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可以流至第一汇流点X。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3,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串联在第二汇流点Y和第一汇流点X之间的第四开关装置212和第四换热器213,且当温度调节介质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器201的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换热器202的第二流体通道和第三换热器203的第三流体通道时,第四开关装置212关闭。
当来自压缩装置的温度调节介质,经过第四换热器213分别流向第三换热器203和第一换热器201时,第四换热器213可以用作冷凝器。当来自压缩装置的温度调节介质,经过第一换热器201分别流向第二换热器202和第三换热器203,再通过第四换热器213流至压缩装置206时,第四换热器213用作蒸发器。
可选地,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换热器202的第三流体端口和第二汇流点Y之间的第三节流器件214。第三节流器件214具有节流作用。当第三节流器件214开启时,在该第三节流器件214的节流作用下,流入第三节流器件214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与从第三节流器件214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不同。在不同压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作用下,位于该第三节流器件214两端的第二换热器202和第四换热器213中的一个可以用作蒸发器,另一个用作冷凝器。或者,第二换热器202和第四换热器213均可以用作蒸发器,但二者的蒸发温度不同。
示例地,当第三节流器件214开启,若温度调节介质从第二换热器202经第三节流器件214流至第四换热器213,则流入第四换热器213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小于流入第二换热器202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此时,该第二换热器202可以用作冷凝器,第四换热器213可以用作蒸发器,或者,第二换热器202和第四换热器213均用作蒸发器,但第二换热器202的蒸发温度高于第四换热器213的蒸发温度。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3,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与第三节流器件214并联的第三开关装置215,且第三节流器件214开启时,第三开关装置215关闭。第三开关装置215开启时,第三节流器件214关闭。当第三开关装置215开启时,由于该第三开关装置215对温度调节介质产生的阻力较小,使得流入第二换热器202和第四换热器213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近似相等,从而使得第二换热器202和第四换热器213可以均用作冷凝器,或者均用作蒸发器。例地,当第三开关装置215开启时,第二换热器202和第四换热器213可以均为冷凝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节流器件、第二节流器件和第三节流器件均可以为电子膨胀阀,第一开关装置、第二开关装置、第三开关装置和第四开关装置均可以为电磁阀。
可选地,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温度调节系统还可以包括:风箱216和第一内风门217,风箱216具有风腔、两个风道2161和第一出风口(又称送风(supply air,SA)口)2162。第一出风口2162被配置为向第一待调温物体送风。例如,当第一待调温物体为待调温腔室时,该第一出风口2162被配置为与待调温腔室的内部连通。且每个风道2161用于供风进入风腔,即每个风道具有进风口。
第一换热器201和第二换热器202分别位于两个风道2161的出风口处,且第一换热器201和第二换热器202中的至少一个位于出风口的外侧。
相应的,第一内风门217被配置为: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用于调节待调温腔室的温度时,与位于风道出风口外侧的一个换热器的外壁,及位于另一个换热器远离一个换热器一侧的风箱壁连接,使来自另一个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由一个换热器进入风腔。
示例地,如图4所示,第一换热器201位于风道出风口外侧,第二换热器202位于风道出风口处。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用于调节待调温腔室的温度时,第一内风门217与第一换热器201的外壁,及第二换热器202远离第一换热器一侧的风箱壁连接,使得来自第二换热器202出风侧的风经由第一换热器201进行风腔。图4中的带箭头的虚线为风的流经方向。
进一步地,第一内风门217可以具有两页门扇,该两页门扇与同一旋转轴固定连接,该旋转轴可以与一个换热器的外壁固定连接,每页门扇远离其旋转轴的一端均能够与风箱壁连接,且该两页门扇可沿旋转轴实现360度旋转。例如,图4中一页门扇远离其旋转轴的一端与两风道之间的风箱壁连接,另一页门扇远离其旋转轴的一端与位于第二换热器远离第一换热器一侧的风箱壁连接。
由于第一内风门可以使来自第二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由第一换热器进入风腔,当第一换热器用作冷凝器,第二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第二换热器可以先对进入第二换热器的风进行除湿处理,第一换热器再对除湿后的风进行加热,避免向待调温腔室送入含湿量较高的热风,导致该热风遇冷后产生大量冷凝水。进一步地,当该温度调节系统为车载温度调节系统时,可以避免对乘员舱送入含湿量较高的热风,导致该热风在温度较低的车窗上起雾,影响行驶安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每个风道2161还可以具有循环风门218,该循环风门218可以具有第一连接状态P和第二连接状态Q。当风道的循环风门218处于第一连接状态P时,该风道2161的进风口与待调温腔室的外部连通,使得由该风道2161进入风腔的风为来自待调温腔室外部的新风,此时,该进风口可以称为新风(outdoor air,OA)口。当风道的循环风门218处于第二连接状态Q时,该风道2161的进风口与待调温腔室的内部连通,使得由该风道2161进入风腔的风为来自待调温腔室内部的回风,此时,该进风口可以称为回风(returnair,RA)口。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换热器201和第二换热器202的至少一个中配置有吸湿剂,温度调节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内风门219,风箱216还具有第二出风口(又称排风口(exhausted air,EA)),第二内风门219位于第二出风口内侧,第二出风口与待调温腔室的外部连通。
第一内风门217还被配置为:将目标风道与风腔隔离,且目标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目标风道出风口处的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目标风道出风口处的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且目标风道出风口处的换热器用于对吸湿剂除湿。
其中,第二内风门219被配置为:当目标风道与风腔隔离,且目标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目标风道出风口处的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时,露出第二出风口,当两个风道均与风腔连通时,封闭第二出风口。
并且,当第二内风门219露出第二出风口时,目标风道上的循环风门218可以处于第一连接状态P,使得流经位于目标风道出风口处换热器202的风可以为新风。由于新风湿度通常较低,能够避免吸湿剂再次吸收空气中的湿气,进而提高吸湿剂再生的效率。
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5,温度调节系统还包括:两个鼓风机220,两个鼓风机220分别设置在两个风道2161的进风口处,鼓风机220被配置为调节进风口内侧和外侧的压力差,从而调节进入两个风道2161的风量。由于每个风道的进风口均设置有鼓风机,这样可以根据需求控制鼓风机的转速,以调节进入风道的风量。
进一步地,当第一待调温物体为待调温腔室时,该温度调节系统可以具有多个第一出风口,该多个第一出风口分别用于向该待调温腔室的不同位置送风。并且,每个第一出风口处该配置有送风门,在使用温度调温系统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开启或关闭每个第一出风口处的送风门,以满足不同位置处的调温需求。并且,每个送风门的开度可以根据乘员舱内乘客设置的车载空调系统的风量大小进行调节。
请参考图6,当第一待调温物体为乘员舱时,温度调节系统可以具有三个第一出风口,且每个第一出风口处均配置有送风门221。该三个第一出风门中的一个第一出风口用于向乘员舱的驾驶位置所在的前排座位送风,且该第一出风口还与三个送风管道P1至P3连通,该三个送风管道P1至P3分别用于向驾驶位置所在的前排座位的左侧、中间和右侧送风。该三个第一出风门中的另外两个第一出风口分别用于向驾驶位置后的左侧位置和后右侧位置送风。
下面以图3所示的温度调节系统为例,结合图7至图21,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描述:
第一种工作模式:同时制冷模式一,即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冷,且对第二待调温物体制冷。
图7示出了该模式下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路径(如图7中粗实线所示),及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如图7所示,在该工作模式下,第四开关装置212导通,第三开关装置215导通,第一节流器件208开启,第一开关装置205导通,第二节流器件210开启,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四端口d4与第五端口e5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七端口g7与第八端口h8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九端口i9与第十端口j10连通。
在该工作模式中,温度调节介质经压缩装置206压缩后,由压缩装置206的另一个输气管口依次流经第九端口i9,第十端口j10,第四换热器213和第四开关装置212。从第四开关装置212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一部分流过第三开关装置215后,依次经过第二换热器202,第一节流器件208和第一换热器201,流至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八端口h8。并且,从第四开关装置212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另一部分流经第一开关装置205后,依次经过第二节流器件210,第三换热器203流至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四端口d4,再由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五端口e5流至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八端口h8。流过该第八端口h8的温度调节介质再由第七端口g7经第九端口i9和第十端口j10流回压缩装置206,完成温度调节介质循环。
在该循环过程中,来自压缩装置的温度调节介质先流入第四换热器213,此时,第四换热器213用作冷凝器。然后,分别流向第三开关装置215和第一开关装置205。一方面,由于温度调节介质在流过第三开关装置215前后的压力基本相等,使得该第二换热器202用作冷凝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二换热器202时释放热量,使得该第二换热器202可以利用新风,对该第二换热器202中的吸湿剂进行除湿,实现吸湿剂再生。之后,温度调节介质流向第一节流器件208,在第一节流器件208的节流作用下,流入第一节流器件208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大于流入第一换热器201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使得第一换热器201用作蒸发器,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一换热器201时吸收热量,以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冷。另一方面,温度调节介质经第一开关装置205流至第二节流器件210后,在第二节流器件210的节流作用下,流入第二节流器件210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大于流入第三换热器203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使得第三换热器203用作蒸发器,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三换热器203时吸收热量,以对第二待调温物体制冷。
图6示出了同时制冷模式一中第一内风门和第二内风门的状态,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内风门将第二换热器所在风道与风腔隔离,该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第二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并且第二内风门露出第二出风口。此时,两个风道上的循环风门可以均处于第一连接状态P,使得新风从第一换热器201所在风道的OA口流入的风道,并在通过第一换热器201进入风腔后,从SA口流向第一待调温物体(或待调温腔室)的内部,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冷;以及,新风从第二换热器202所在风道的OA口进入风道,并通过该第二换热器202后,从EA口流向第一待调温物体的外部,实现干燥剂再生。
第二种工作模式:同时制冷模式二,即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冷,且对第二待调温物体制冷。
图8示出了该模式下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路径(如图8中粗实线所示),及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如图8所示,在该工作模式下,第一节流器件208开启,第三开关装置215导通,第四开关装置212导通,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一端口a1与第二端口b2连通,第二节流器件210开启,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四端口d4和第六端口f6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七端口g7与第十端口j10连通,且第八端口h8与第九端口i9连通。
在该工作模式下,温度调节介质经压缩装置206压缩后,由压缩装置206的另一个输气管口排出,依次流经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九端口i9,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八端口h8和第一换热器201。温度调节介质从第一换热器201流出后,一部分依次流经第一节流器件208,第二换热器202,第三开关装置215,第四开关装置212、第四换热器213、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十端口j10。从第一换热器201流出的另一部分温度调节介质,依次流经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一端口a1,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二端口b2,第二节流器件210,第三换热器203,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四端口d4和第六端口f6,并流至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十端口j10。并且,流过第十端口j10的温度调节介质经过第七端口g7流回压缩装置206,完成温度调节介质循环。
在该循环过程中,由于温度调节介质从压缩装置流出后,是在流经第一换热器201和第二换热器202后,才流至第四换热器213的,因此,该第一换热器201用作冷凝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一换热器201时释放热量,使得该第一换热器201可以利用新风,以对第一换热器201中吸湿剂进行除湿,实现吸湿剂再生。该第四换热器213用作蒸发器。且由于在该过程中第一节流器件208开启,流入第一换热器201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大于流入第二换热器202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使得该第二换热器202用作蒸发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二换热器202时吸收热量,以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冷。以及,由于在该过程中第二节流器件210开启,流入第一换热器201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大于流入第三换热器203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使得该第三换热器203用作蒸发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三换热器203时吸收热量,以对第二待调温物体制冷。
图9示出了同时制冷模式二中第一内风门和第二内风门的状态,如图9所示,第一内风门217将第一换热器201所在风道与风腔隔离,且该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第一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217的同侧,并且第二内风门219露出第二出风口。此时,两个风道上的循环风门可以均处于第一连接状态P,使得新风从第一换热器201所在风道的OA口流入的风道,并通过该第一换热器201后从EA口流向第一待调温物体的外部,实现干燥剂再生;以及,新风从第二换热器202所在风道的OA口进入风道,并在经过第二换热器202后,从SA口流向第一待调温物体的内部,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冷。
第三种工作模式:混合工况模式一,即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对第二待调温物体制冷。
图10示出了该模式下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路径,及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如图10所示,在该工作模式下,第一节流器件208开启,第三开关装置215导通,第一开关装置205导通,第二节流器件210开启,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四端口d4和第六端口f6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七端g7口与第十端口j10连通,且第八端口h8与第九端口i9连通。
在该工作模式下,温度调节介质经压缩装置206压缩后,由压缩装置206的另一个输气管口依次流经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九端口i9,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八端口h8,第一换热器201,第一节流器件208,第二换热器202,第三开关装置215,第一开关装置205,第二节流器件210,第三换热器203,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四端口d4和第六端口f6,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十端口j10,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七端口g7,流至压缩装置206,完成温度调节介质循环。
在该循环过程中,来自压缩装置206的温度调节介质先流入第一换热器201,此时,该第一换热器201用作冷凝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一换热器201释放热量,以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然后,温度调节介质流向第一节流器件208,在第一节流器件208的节流作用下,流入第二换热器202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小于流入第一换热器201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使得第二换热器202用作蒸发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二换热器202时吸收热量,以对回风进行除湿。之后,温度调节介质经过第三开关装置215和第一开关装置205流至第二节流器件210,在第二节流器件210的节流作用下,流入第三换热器203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小于流入第二换热器202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使得第三换热器203用作蒸发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三换热器203时吸收热量,以对第二待调温物体制冷。
图11示出了混合工况模式一中第一内风门和第二内风门的状态,如图11所示,第一内风门217与第一换热器201的外壁,及位于第二换热器202远离第一换热器201一侧的风箱壁连接,使来自第二换热器202出风侧的风经第一换热器201进入风腔,并且第二内风门219封闭第二出风口。此时,两个风道上的循环风门均处于第二连接状态Q,使得回风从第二换热器202所在风道的RA口进入风道,并在通过该第二换热器202和第一换热器201后,从SA口流向第一待调温物体的内部。
第四种工作模式:混合工况模式二,即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对第二待调温物体制冷。
图12示出了该模式下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路径,及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如图12所示,在该工作模式下,第二开关装置209导通,第三节流器件214开启,第四开关装置212导通,第一换向装置204第一端口a1与第二端口b2连通,第二节流器件210开启,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四端口d4与第六端口f6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七端口g7与第十端口j10连通,且第八端口h8与第九端口i9连通。
在该工作模式下,温度调节介质依次流经压缩装置206,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九端口i9,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八端口h8,第一换热器201。从第一换热器201流出的一部分温度调节介质依次流经第二开关装置209,第二换热器202,第三节流器件214,第四开关装置212,第四换热器213,并流至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十端口j10。以及,从第一换热器201流出的另一部分温度调节介质依次流经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一端口a1,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二端口b2,第二节流器件210,第三换热器203,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四端口d4和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六端口f6,并流至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十端口j10。流过第十端口j10的温度调节介质经过第七端口g7,流回压缩装置206,完成温度调节介质循环。
在该循环过程中,来自压缩装置206的温度调节介质先流入第一换热器201,此时,该第一换热器201用作冷凝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一换热器201释放热量,以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并且,由于温度调节介质在流过第二开关装置209前后的压力基本相等,使得该第二换热器202也用作冷凝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二换热器202时释放热量,以对第二换热器202中吸湿剂进行除湿处理。
如图6所示,第一内风门217将第二换热器202所在风道与风腔隔离,且该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第二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并且第二内风门露出第二出风口。此时,两个风道上的循环风门均处于第一连接状态P,使得新风从第一换热器201所在风道的OA口流入风道,并在通过第一换热器201进入风腔后,从SA口流向第一待调温物体(或待调温腔室)的内部,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并且,新风从第二换热器202所在风道的OA口进入风道后,可以在通过该第二换热器202后,从EA口流向第一待调温物体的外部,实现干燥剂再生。
第五种工作模式:同时制热模式一,即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且对第二待调温物体制热。
图13示出了该模式下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路径,及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如图13所示,在该工作模式下,第一节流器件208开启,第三节流器件214开启,第四开关装置212导通,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一端口a1与第三端口c3连通,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四端口d4与第五端口e5连通,第二节流器件210开启,第一开关装置205导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七端口g7与第十端口j10连通,且第八端口h8与第九端口i9连通。
在该工作模式下,温度调节介质依次流经压缩装置206,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九端口i9,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八端口h8和第一换热器201。从第一换热器201流出的一部分温度调节介质依次流经第一节流器件208,第二换热器202,第三节流器件214和第四开关装置212。以及从第一换热器201流出的另一部分温度调节介质依次流经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一端口a1,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三端口c3,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五端口e5,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四端口d4,第三换热器203,第二节流器件210,第一开关装置205和第四开关装置212。以及从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八端口h8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依次流经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五端口e5,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四端口d4,第三换热器203,第二节流器件210,第一开关装置205和第四开关装置212。从第四开关装置212流出的温度调节介质依次流经第四换热器213,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十端口j10,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七端口g7,流回压缩装置206,完成温度调节介质循环。
在该循环过程中,来自压缩装置206的温度调节介质先流入第一换热器201,此时,该第一换热器201用作冷凝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一换热器201释放热量,以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然后,温度调节介质流向第一节流器件208,在第一节流器件208的节流作用下,流入第二换热器202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小于流入第一换热器201的温度调节介质的压强,使得第二换热器202用作蒸发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二换热器202时吸收热量,以对回风进行除湿。且来自压缩装置206的温度调节介质还会流入第三换热器203,使得该第三换热器203用作冷凝器,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三换热器203释放热量,以对第二待调温物体制热。
图11示出了同时制热模式一中第一内风门和第二内风门的状态,如图11所示,第一内风门与第一换热器201的外壁,及位于第二换热器202远离第一换热器201一侧的风箱壁连接,使来自第二换热器202出风侧的风经第一个换热器201进入风腔,并且第二内风门封闭第二出风口。此时,两个风道上的循环风门均处于第二连接状态Q,使得回风从第二换热器202所在风道的RA口进入风道,并在通过该第二换热器202和第一换热器201后,从SA口流向第一待调温物体的内部。
第六种工作模式:同时制热模式二,即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且第二待调温物体制热。
图14示出了该模式下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路径,及温度调节系统中各个器件的导通状态和连通方式。如图14所示,第二开关装置209导通,第三节流器件214开启,第四开关装置212导通,第一换向装置204的第一端口a1与第三端口c3连通,第二换向装置211的第四端口d4与第五端口e5连通,第二节流器件210开启,第一开关装置205导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207的第七端口g7与第十端口j10连通,且第八端口h8与第九端口i9连通。
在该同时制热模式二中,温度调节介质的流通方式与同时制热模式一中的流通方式仅一处不同,即从第一换热器201流出温度调节介质通过第二开关装置209流至第二换热器202。此时,第一换热器201和第二换热器202均用作冷凝器。其中,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一换热器201释放热量,以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温度调节介质流经该第二换热器202释放热量,对第二换热器202中吸湿剂进行除湿处理。
如图6所示,第一内风门217将第二换热器202所在风道与风腔隔离,且该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第二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并且第二内风门露出第二出风口。此时,两个风道的循环风门均处于第一连接状态P,使得新风从第一换热器201所在风道的OA口流入风道,并在通过该第一换热器201进入风腔后,从SA口流向第一待调温物体(或待调温腔室)的内部,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以及,新风从第二换热器202所在风道的OA口进入风道后,通过该第二换热器202后从EA口流向第一待调温物体的外部,实现干燥剂再生。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温度调节系统中的器件进行控制,还可以使温度调节系统单独对一个待调温物体调温。图15至图22示出了单独调温时的几种循环路径的示意图。下面分别针对每种调温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待调温物体单独制冷模式:如图15所示,可以在同时制冷模式一的基础上,关闭第一开关装置205,使温度调节介质不流经第一开关装置、第二节流器件、第三换热器和第二换向装置。或者,如图16所示,可以在同时制冷模式二的基础上,关闭第一换向装置204,使得温度调节介质不流经第一换向装置、第二节流器件、第三换热器和第二换向装置。
第二待调温物体单独制冷模式:如图17所示,可以在同时制冷模式一的基础上,关闭第三开关装置215和第三节流器件214,使得温度调节介质不流经第三开关装置、第二换热器、第一节流器件和第一换热器。或者,如图18所示,可以在同时制冷模式二的基础上,关闭第一节流器件208和第二开关装置209,使得温度调节介质不流经第一节流器件、第二换热器、第三开关装置、第四开关装置和第四换热器。
第一待调温物体单独制热模式:如图19所示,可以在同时制热模式一的基础上,或者,如图20所示,在同时制热模式二的基础上,关闭第一换向装置204、第二换向装置211和第一开关装置205,使得温度调节介质不流经第一换向装置、第二换向装置、第三换热器、第二节流器件和第一开关装置。
第二待调温物体单独制热模式:如图21所示,可以在同时制热模式一的基础上,或者,如图22所示,在同时制热模式二的基础上,关闭第一节流器件208和第二开关装置209,使得温度调节介质不经过第一节流器件、第二换热器和第三节流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温度调节系统为车载空调系统时,在对乘员舱进行制热时,可以先通过第二换热器对回风进行除湿,再使用第一换热器对除湿后的回风进行加热,使得用于对乘员舱制热的空气含湿量较低,避免出现因乘员舱内外温温差较大(如冬季)导致车辆的车窗起雾的情况,能够保证驾驶安全。同时,由于该回风比新风温度高,利用回风对乘员舱进行制热,相比于利用新风对乘员舱制热,降低了由风温度带来的热负荷,可以将更多的电能用于驱动车辆行驶,提高了车辆的续航能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系统,由于该温度调节系统可以使温度调节介质按照多种流通路径流通,且温度调节介质按照不同的流通路径时,可实现的调温功能不同,使得该温度调节系统可以对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同步温度调节,也可以分别对该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温度调节,丰富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功能。
并且,由于可以使用该温度调节系统对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不同的温度调节,避免了在进行多个待调温物体的不同温度调节时,需要多个温度调节系统,因此,节约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可以采用该吸湿剂进行除湿,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通过换热器制冷就能够实现除湿功能,能够尽量使第一待调温物体和第二待调温物体均处于正常制冷状态,提高了温度调节系统的调温效率。
请参考图23,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上述温度调节系统可以由控制器控制,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该控制器。如图23所示,该温度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
温度调节系统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待调温物体周围的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该温度传感器采集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并将该温度发送至控制器。
步骤102、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获取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并根据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对温度调节系统中的器件进行控制,第一差值为第一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第二差值为第二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
控制器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第一温度阈值,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表明需要对第二待调温物体进行降温处理,此时可以对第二待调温物体制冷,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或者,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并且,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可以均配置有吸湿剂。此时,在执行步骤102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对温度调节系统进行控制,实现不同方式的制冷。
可选地,可以先获取第一换热器进风侧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第一换热器出风侧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第二换热器进风侧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第二换热器出风侧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并根据任一换热器任一侧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获取该任一换热器任一侧的空气含湿量,并将第一换热器进风侧的空气含湿量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确定为第一差值,将第二换热器进风侧的空气含湿量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确定为第二差值。
其中,第一待调温物体周围可以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该温度传感器采集第一调温物体的温度,并将该温度发送至控制器。且第一换热器进风侧和出风侧,及第二换热器进风侧和出风侧可以均设置有干湿球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第一换热器进风侧的干湿球温度传感器采集第一换热器进风侧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通过第一换热器出风侧的干湿球温度传感器采集第一换热器出风侧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以及,通过第二换热器进风侧的干湿球温度传感器采集第二换热器进风侧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通过第二换热器出风侧的干湿球温度传感器采集第二换热器出风侧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并通过对应的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温度发送至控制器。干球温度是接触球体表面空气的实际温度。湿球温度是球体表面附着有水时,水蒸发带走热量后球体的温度。
并且,控制器中可以存储有空气大气压、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空气含湿量的对应关系,通过根据空气大气压,及任一换热器任一侧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查找该对应关系,可以得到该任一换热器任一侧的空气含湿量。
下面对根据不同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对温度调节系统进行控制的几种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一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表明需要对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降温处理,且第一换热器中吸湿剂未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可以采用第一换热器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冷并除湿,则可以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与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五端口连通,第四开关装置导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九端口与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十端口连通,使得温度调节系统处于同时制冷模式一。其中,吸湿剂未达到饱和状态指吸湿剂还能够吸附水汽,即还可用于除湿。
此时,还可以控制第一内风门将第二换热器所在风道与风腔隔离,且该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第二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并且第二内风门露出第二出风口。
第二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一差值小于含湿量阈值,表明需要对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降温处理,且第一换热器中吸湿剂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可以采用第二换热器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冷并除湿,则可以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和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六端口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使得温度调节系统处于同时制冷模式二。
此时,还可以控制第一内风门将第一换热器所在风道与风腔隔离,且该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第一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并且第二内风门露出第二出风口。
第三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二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表明需要对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升温处理,且第二换热器中吸湿剂未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可以采用第二换热器对风进行除湿,第一换热器可以利用除湿后的风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则可以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通,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和第六端口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使得温度调节系统处于混合工况模式一。
此时,还可以控制第一内风门与第一换热器的外壁,及位于第二换热器远离第一换热器一侧的风箱壁连接,使来自第二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第一换热器进入风腔,并且第二内风门封闭第二出风口。
第四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二差值小于含湿量阈值,表明需要对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升温处理,且第二换热器中吸湿剂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可以采用第一换热器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并采用第二换热器对该第二换热器内配置的吸湿剂进行除湿,则可以控制第二开关装置导通,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与第六端口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使得温度调节系统处于混合工况模式二。
此时,还可以控制第一内风门将第二换热器所在风道与风腔隔离,且该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第二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并且第二内风门露出第二出风口。
步骤103、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端口连通,且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
控制器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第二温度阈值,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表明需要对第二待调温物体进行升温处理。由于通常情况下,当需要对第二待调温物体制热时,也需要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也即是,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通常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此时,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端口连通,且第一开关装置导通,使得温度调节系统处于同时制热模式,以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和第二待调温物体同时制热。
并且,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可以均配置有吸湿剂。此时,在执行步骤103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对温度调节系统进行控制,实现不同方式的制热。下面对根据不同的温度条件和湿度条件,对温度调节系统进行控制的几种情况进行说明:
第一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二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表明需要对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升温处理,且第二换热器中吸湿剂未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可以采用第二换热器对风进行除湿,并采用第一换热器使用除湿后的风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则可以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与第五端口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使得温度调节系统处于同时制热模式一。
此时,还可以控制第一内风门与第一换热器的外壁,及位于第二换热器远离第一换热器一侧的风箱壁连接,使来自第二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第一个换热器进入风腔,并且第二内风门封闭第二出风口。
第二种情况: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二差值小于含湿量阈值,表明需要对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升温处理,且第二换热器中吸湿剂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可以采用第一换热器对第一待调温物体制热,并采用第二换热器对该第二换热器中配置的吸湿剂进行除湿,则可以控制第二开关装置导通,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连通,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与第五端口连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使得温度调节系统处于同时制热模式二。
此时,还可以控制第一内风门将第一换热器所在风道与风腔隔离,且该风道、第二出风口及第一换热器均位于第一内风门的同侧,并且第二内风门露出第二出风口。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时,表明需要对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降温处理,此时可以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四开关装置导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九端口与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十端口连通,使得温度调节系统处于第一待调温物体单独制冷模式;
或者,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四开关装置导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使得温度调节装置处于第一待调温物体单独制冷模式。
当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不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不小于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使得温度调节系统处于第一待调温物体单独制热模式;
或者,控制第二开关装置导通,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使得温度调节系统处于第一待调温物体单独制热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例如,第一温度阈值可以为参考温度区间的最大值,第二温度阈值可以为参考温度区间的最小值。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处于该参考温度区间时,其可以正常工作。当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处于参考温度区间外时,其工作效率较低。并且,当温度调节系统为车载空调系统时,第三温度阈值可以为车辆乘员所设置的温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调节方法,由于该温度调节系统可以使温度调节介质按照多种流通路径流通,且温度调节介质按照不同的流通路径时,可实现的调温功能不同,使得该温度调节系统可以对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同步温度调节,也可以分别对该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温度调节,丰富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功能。
并且,由于可以使用该温度调节系统对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不同的温度调节,避免了在进行多个待调温物体的不同温度调节时,需要多个温度调节系统,因此,节约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制造成本。
图2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车辆3包括:车身301、位于车身301内部的乘员舱302、及固定在车身301上的电池303和温度调节系统304,该温度调节系统304可以为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温度调节系统,此时,该温度调节系统也可称为车载空调系统。示例地,车辆可以为电动车辆。可选地,该温度调节系统用于调节乘员舱和电池的温度,第一待调温物体可以为车辆的乘员舱302,第二待调温物体可以为车辆的电池303。该车载空调系统的结构参考前述图2至图16所示的温度调节系统。该车载空调系统304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部件:第一换热器201、第二换热器202、第三换热器203、第一换向装置204、第一开关装置205、压缩装置206、第三换向装置207、第一节流器件208、第二开关装置209、第二节流器件210、第二换向装置211、第四开关装置212、第四换热器213、第三节流器件214、第三开光装置215、风箱216、第二内风门217、第二内风门218。该多种部件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对应装置的结构和连接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如前所述,车载空调系统304中,第一换热器201包括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换热器202包括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换热器203包括第三流体通道,第四换热器包括第四流体通道。在该车载空调系统中,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可以用于与车辆的乘员舱进行热交换。第三流体通道可以用于与车辆的电池进行热交换。第四流体通道可以用于与车辆的外部进行热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该车载空调系统304的工作模式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的温度调节系统的工作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该温度调节系统可以使温度调节介质按照多种流通路径流通,且温度调节介质按照不同的流通路径时,可实现的调温功能不同,使得该温度调节系统可以对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同步温度调节,也可以分别对该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温度调节,丰富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功能。
并且,由于可以使用该温度调节系统对多个待调温物体进行不同的温度调节,避免了在进行多个待调温物体的不同温度调节时,需要多个温度调节系统,因此,节约了温度调节系统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可以采用该吸湿剂进行除湿,相较于相关技术,无需通过换热器制冷就能够实现除湿功能,能够尽量使第一待调温物体和第二待调温物体均处于正常制冷状态,提高了温度调节系统的调温效率。

Claims (23)

1.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201)、第二换热器(202)、第三换热器(203)、第一换向装置(204)、第二换向装置(211)和第一开关装置(205);
所述第一换向装置(204)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
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包括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具有第一流体端口和第二流体端口,所述第一流体端口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流体端口与第一汇流点连接;
所述第二换热器(202)包括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具有第三流体端口和第四流体端口,所述第三流体端口与第二汇流点连接,所述第四流体端口与所述第一流体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换热器(203)包括第三流体通道,所述第三流体通道具有第五流体端口和第六流体端口,所述第五流体端口通过所述第一开关装置(205)与所述第二汇流点连接,且所述第五流体端口还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六流体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汇流点和所述第三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换向装置(211)具有第四端口、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所述第四端口与所述第六流体端口连通,所述第五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一汇流点连通,所述第六端口与所述第一汇流点连通;
所述系统中温度调节介质的流通路径为以下一个或多个:
所述第一开关装置(205)导通时,所述温度调节介质经过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在所述第二汇流点和所述第一汇流点之间流动,以及,所述温度调节介质从所述第二汇流点经过所述第三流体通道流动至所述第一汇流点,或者,所述温度调节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三流体通道,形成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
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时,所述温度调节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三流体通道,形成温度调节介质的循环,以及,所述温度调节介质从所述第一汇流点,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流动至所述第二汇流点;
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一开关装置(205)导通时,所述温度调节介质从所述第一汇流点,经过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后,分别经过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三流体通道,流动至所述第二汇流点;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201)与所述第二换热器(202)均用于与第一待调温物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三换热器(203)用于与第二待调温物体进行热交换;
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平行流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或者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平行流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或者管壳式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为电池冷板或板式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流体端口和所述第一流体端口之间的第一节流器件(2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节流器件(208)并联的第二开关装置(209),且所述第一节流器件(208)开启时,所述第二开关装置(209)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2)的至少一个中配置有吸湿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关装置(205)和所述第五流体端口之间的第二节流器件(21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流体端口和所述第二汇流点之间的第三节流器件(2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三节流器件(214)并联的第三开关装置(215),且所述第三节流器件(214)开启时,所述第三开关装置(215)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二汇流点和所述第一汇流点之间的第四开关装置(212)和第四换热器(213),且当所述温度调节介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三流体通道时,所述第四开关装置(212)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压缩装置(206),所述压缩装置(206)分别与所述第二流体端口和所述第一汇流点连通,所述压缩装置(206)用于压缩所述温度调节介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206)具有两个输气管口,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三换向装置(207),所述第三换向装置(207)具有第七端口、第八端口、第九端口和第十端口,所述第七端口与所述一个输气管口连通,所述第八端口与所述第二流体端口连通,所述第九端口与所述另一个输气管口连通,所述第十端口与所述第一汇流点连通;
所述第七端口与所述第八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九端口与所述第十端口连通时,连通后的第七端口与所述第八端口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八端口到所述第七端口,连通后的所述第九端口与所述第十端口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九端口到所述第十端口;
所述第七端口与所述第十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九端口与所述第八端口连通时,连通后的第七端口与所述第十端口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十端口到所述第七端口,连通后的所述第九端口与所述第八端口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第九端口到所述第八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调温物体为待调温腔室,所述系统还包括:风箱(216)和第一内风门(217),所述风箱(216)具有风腔、两个风道(2161)和第一出风口(2162),所述第一出风口(2162)被配置为与待调温腔室的内部连通,且每个风道(2161)用于供风进入所述风腔;
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2)分别位于两个风道(2161)的出风口处,且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2)中的至少一个位于出风口的外侧;
所述第一内风门(217)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2)均用于调节所述待调温腔室的温度时,与位于风道(2161)出风口外侧的一个换热器的外壁,及位于另一个换热器远离所述一个换热器一侧的风箱(216)壁连接,使来自所述另一个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由所述一个换热器进入所述风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2)的至少一个中配置有吸湿剂,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内风门(219),所述风箱(216)还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内风门(219)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内侧,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待调温腔室的外部连通;
所述第一内风门(217)还被配置为:将目标风道(2161)与所述风腔隔离,且所述目标风道(2161)、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目标风道(2161)出风口处的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内风门(217)的同侧,所述目标风道(2161)出风口处的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且所述目标风道(2161)出风口处的换热器用于对所述吸湿剂除湿;
所述第二内风门(219)被配置为:当所述目标风道(2161)与所述风腔隔离,且所述目标风道(2161)、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目标风道(2161)出风口处的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内风门(217)的同侧时,露出所述第二出风口,当所述两个风道(2161)均与所述风腔连通时,封闭所述第二出风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两个鼓风机(220),所述两个鼓风机(220)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风道(2161)的进风口处,所述鼓风机(220)被配置为调节所述进风口内侧和外侧的压力差。
14.一种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13任一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或者,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所述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或者,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包括:
获取第一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所述第一差值为第一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与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的第五端口连通,第四开关装置导通,以及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九端口与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十端口连通;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四开关装置导通,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四端口和所述第二换向装置的第六端口连通,以及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七端口与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十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八端口与所述第三换向装置的第九端口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所述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开关装置导通,或者,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包括:
获取第二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所述第二差值为第二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所述第四端口和所述第六端口连通,以及所述第七端口与所述第十端口连通,且所述第八端口与所述第九端口连通;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二开关装置导通,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第四端口与第六端口连通,以及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所述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换向装置的第三端口连通,且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导通,包括:
获取第二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所述第二差值为第二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节流器件开启,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第四端口与第五端口连通,以及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小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二开关装置导通,第三节流器件开启,第四开关装置导通,第一开关装置导通,第二节流器件开启,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连通,第四端口与第五端口连通,以及第七端口与第十端口连通,且第八端口与第九端口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差值和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所述第二差值为第二换热器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的空气含湿量之差;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所述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与位于风道出风口外侧的一个换热器的外壁,及位于另一个换热器远离所述一个换热器一侧的风箱壁连接,使来自所述另一个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由所述一个换热器进入所述风腔;
或者,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与位于风道出风口外侧的一个换热器的外壁,及位于另一个换热器远离所述一个换热器一侧的风箱壁连接,使来自所述另一个换热器出风侧的风经由所述一个换热器进入所述风腔。
19.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均配置有吸湿剂,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第二风道的出风口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差值大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将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风腔隔离,且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内风门的同侧,以及,控制第二内风门露出所述第二出风口;
或者,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将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风腔隔离,且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内风门的同侧,以及,控制第二内风门露出所述第二出风口;
或者,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二差值小于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将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风腔隔离,且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内风门的同侧,以及,控制第二内风门露出所述第二出风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中配置有吸湿剂,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若第一待调温物体的温度大于第三温度阈值,且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含湿量阈值,控制第一内风门将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风腔隔离,且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出风口及所述第一换热器均位于所述第一内风门的同侧,以及,控制第二内风门露出所述第二出风口。
2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车身、位于所述车身内部的乘员舱、及固定在所述车身上的电池和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温度调节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13任一所述的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温度调节系统用于调节所述乘员舱和所述电池的温度,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车辆供电。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三换热器包括第三流体通道;
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用于与所述乘员舱进行热交换;
所述第三流体通道用于与所述电池进行热交换。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包括第四流体通道,所述第四流体通道用于与所述车辆的外部进行热交换。
CN202211074956.7A 2019-06-18 2019-06-18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Pending CN1155346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4956.7A CN115534619A (zh) 2019-06-18 2019-06-18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6893.6A CN112092568B (zh) 2019-06-18 2019-06-18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CN202211074956.7A CN115534619A (zh) 2019-06-18 2019-06-18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6893.6A Division CN112092568B (zh) 2019-06-18 2019-06-18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4619A true CN115534619A (zh) 2022-12-30

Family

ID=7374910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6893.6A Active CN112092568B (zh) 2019-06-18 2019-06-18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CN202211074956.7A Pending CN115534619A (zh) 2019-06-18 2019-06-18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6893.6A Active CN112092568B (zh) 2019-06-18 2019-06-18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209256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08222A1 (de) * 2009-02-10 2010-08-12 Li-Tec Battery Gmbh Batteriekühlung
DE102011109055A1 (de) * 2010-09-04 2012-03-08 Volkswagen Ag Klimaanlage für ein 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Klimatisieren eines Fahrzeugs
CN105196832A (zh) * 2015-09-30 2015-12-30 上海交通大学 充量自动调节的电动汽车废热回收热泵式综合热管理系统
CN105196831B (zh) * 2015-09-30 2018-04-10 上海交通大学 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CN106052006B (zh) * 2016-05-12 2019-02-22 上海交通大学 空调系统温湿度弱关联控制方法
CN106247655B (zh) * 2016-07-25 2019-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轻载除湿制冷方法及装置
CN108592441A (zh) * 2018-05-21 2018-09-28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2568B (zh) 2022-09-09
CN112092568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51457B2 (ja) 自動車の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作動方法
US10953727B2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KR102005418B1 (ko) 자동차의 객실 공기를 조화하기 위한 공조 시스템 및 상기 공조 시스템 내로 공기 질량 흐름을 목적에 맞게 공급하기 위한 공기 안내 장치
JP7243410B2 (ja) 車両用電池加熱装置
JP5342520B2 (ja) 自動車用小型温度調節システム
EP2990740B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2692100B (zh) 热交换系统和车辆制冷循环系统
US20200317026A1 (en) Vehicle-mounted temperature controller
JP5468982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KR101637968B1 (ko) 차량용 히트 펌프 시스템
JP4587108B2 (ja) 車両用空調ユニット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08698469A (zh) 车用热泵系统
US10160290B2 (en) Modular designed high performance heat pump system for a vehicle with low waste heat radiation
CN108800659A (zh) 调节车辆加热和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RU146308U1 (ru) Система климат-контроля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KR20190068356A (ko)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
CN110549816B (zh) 暖通空调模块、车辆用的热泵系统及操作热泵系统的方法
KR20190044538A (ko) 자동차의 열 시스템 및 열 시스템을 작동시키기 위한 방법
US20210260955A1 (en) Heat pump system
JP5617596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CN112092568B (zh) 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车辆
JP2001354029A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1854215A (zh) 热泵系统
CN115320322A (zh) 热管理系统
CN114889405A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