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31811A - 脚踏运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脚踏运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31811A
CN115531811A CN202210719206.4A CN202210719206A CN115531811A CN 115531811 A CN115531811 A CN 115531811A CN 202210719206 A CN202210719206 A CN 202210719206A CN 115531811 A CN115531811 A CN 115531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user
movable
chair
tru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192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木英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531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18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06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support elements performing a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i.e. a closed path movement
    • A63B22/060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support elements performing a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i.e. a closed path movement performing a circular movement, e.g. erg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63B23/0476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by rotating cycling mov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9/00Stools for specified purposes
    • A47C9/002Stools for specified purposes with exercising means or having special therapeutic or ergonomic eff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40Interfaces with the user related to strength training; Details thereof
    • A63B21/4001Arrangements for attaching the exercising apparatus to the user's body, e.g. belts, shoes or glo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3B21/4007Arrangements for attaching the exercising apparatus to the user's body, e.g. belts, shoes or glo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to the chest region, e.g. to the back che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40Interfaces with the user related to strength training; Details thereof
    • A63B21/4027Specific exercise inte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40Interfaces with the user related to strength training; Details thereof
    • A63B21/4041Interfaces with the user related to strength training;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ovements of the inter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abdomen, the spinal column or the torso muscles related to shoulders (e.g. chest mus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 A63B22/18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ditioning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aining agility or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s with elements, i.e. platforms, having a circulating, nutating or rotating movement, generated by oscillating movement of the user, e.g. platforms wobbling on a centrally arranged spherical suppo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8/00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 A63B2208/02Characteristics or parameters related to the user or player posture
    • A63B2208/0228Sitting on the buttocks
    • A63B2208/0233Sitting on the buttocks in 90/90 position, like on a ch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5/00Miscellaneous features of sport apparatus, devices or equipment
    • A63B2225/09Adjustable dimens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脚踏运动系统。下肢运动系统具备:具有座部的椅子、和用于以坐在座部上的状态而进行脚踏运动的脚踏运动设备。座部被构成为,至少进行侧倾旋转、俯仰旋转或者横摆旋转中的任意一种旋转。座部被构成为,至少进行侧倾旋转以及横摆旋转。座部进行侧倾旋转是指,座部随着从基准位置起向右或者向左远离而下降的情况。

Description

脚踏运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了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的脚踏运动系统。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9457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在座位上脚蹬踏板的运动设备。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当在座位上进行脚踏运动时,不仅想要利用下肢来进行运动,而且也想要利用躯干来进行运动。但是,既然座部被固定,那么骨盆的姿势就会被约束,从而不可能发生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在座位上进行脚踏运动时实现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发明的观点,提供了一种脚踏运动系统,所述脚踏运动系统具备:椅子,其具有使用者U进行落座的座部;脚踏运动设备,其用于以坐在所述座部上的状态而进行脚踏运动,所述座部被构成为,至少进行侧倾旋转、俯仰旋转或者横摆旋转中的任意一种旋转。
优选为,所述座部被构成为,至少进行侧倾旋转以及横摆旋转。
优选为,所述座部进行侧倾旋转是指,所述座部随着从基准位置起向右或向左远离而下降的情况。
优选为,所述椅子还包括施力单元,所述施力单元对所述座部朝向所述基准位置而进行施力。
优选为,所述椅子包括:可动部,其包含所述座部;支承部,其对所述可动部以能够左右移动的方式而进行支承;靠背部,其被固定在所述支承部上。
优选为,所述椅子还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将所述使用者的躯干固定在所述靠背部上。
优选为,所述固定单元将所述使用者的躯干中的比胸口靠上的上部固定在所述靠背部上。
优选为,所述固定单元将所述使用者的躯干中的脖根或者肩胛骨固定在所述靠背部上。
优选为,所述椅子还包括头枕,所述头枕被固定在所述支承部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在座位上进行脚踏运动时,实现了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
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以及仅作为例示而给出的附图从而得到更充分的理解,因此不应被视为是对本公开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下肢运动系统的侧视图。
图2为下肢运动系统的主视图。
图3为下肢运动系统的主视图。
图4为椅子的主视图。
图5为椅子的立体图。
图6为椅子的立体图。
图7为椅子的立体图。
图8为椅子的立体图。
图9为椅子的立体图。
图10为椅子的立体图。
图11为下肢运动系统的主视图。
图12为下肢运动系统的主视图。
图13为椅子的侧视图。
图14为椅子的侧视图。
图15为椅子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适度的运动对于健康的维持而言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定期地进行运动必须确保用于运动的定期的时间,从而越是忙碌的人,越处于容易陷入运动不足的趋势中。然而,例如即使无法确保定期的时间,但如果能够以保持在座位上的状态而进行下肢的运动,则也可以说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运动。
作为保持在座位上的状态而实现下肢的运动的运动设备,已知一种脚踏运动设备。
本申请发明者们为了提高通过以保持在座位上的状态而进行下肢的运动来获得的运动效果,经过锐意研究后着眼于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并发现,如果能够引起该运动连锁,则当以保持在座位上的状态而进行下肢的运动时,与此同时也能够实现以腹直肌、腹横肌、竖脊肌为代表的躯干肌的运动。另外,本申请发明者们发现,当以保持在座位上的状态而进行下肢的运动时,如果使用者所落座的座部被固定,则骨盆的运动会变得迟钝,因此会阻碍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而通过将座部设为不稳定,从而能够实现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
如上文所述,如果能够实现躯干肌的运动,则首先,能够期待腰围的减少效果。其次,由于腹直肌、腹横肌、竖脊肌得到锻炼,因此会变得易于维持使骨盆前倾的姿势,从而也会有助于消除驼背和颈椎变直的情况。
此外,如上文所述,如果能够实现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则由于骨盆会被忙碌地运动,因而主要会使得髂腰肌的柔软性提高,从而也可预期慢性腰痛的改善。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14而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中,示出了下肢运动系统1。下肢运动系统1为脚踏运动系统的一个具体例。如图1所示,下肢运动系统1包括脚踏运动设备2和椅子3。
脚踏运动设备2为在座位上的脚踏运动中所使用的设备。
椅子3为在脚踏运动时使用者U所落座的椅子。在本实施方式中,椅子3与脚踏运动设备2为分体。因此,能够对脚踏运动设备2与椅子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但是,代替于此,椅子3也可以与脚踏运动设备2被一体地构成。
在图2及图3中,示出了使用者U正在使用下肢运动系统1而进行运动的情况。
如图2所示,脚踏运动设备2包括对输出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的设备主体5、被安装在输出轴上的一对曲柄6、以及分别被安装在一对曲柄6上的一对踏板7。如图2及图3所示,使用者U通过将两脚放在一对踏板7上并交替地迈步,从而进行脚踏运动。设备主体以能够调节对于输出轴的旋转的负载的方式而被构成。使用者U通过调节对于输出轴的旋转的负载,从而能够以喜好的运动负载来进行脚踏运动。
在图4中,示出了椅子3的主视图。如图4所示,椅子3包括可动部10、支承部11、恢复单元12和稳定部13。
可动部10包括使用者U进行落座的座部14。
支承部11对可动部10以能够左右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此处,“左右”被定义为,从使用者U进行观察时的左右。同样地,“前后”被定义为,从使用者U进行观察时的前后。
恢复单元12对可动部10朝向左右方向上的中立位置而进行施力。在图4中,可动部10位于中立位置处。中立位置为基准位置的一个具体例。
并且,支承部11以随着可动部10从中立位置远离而使可动部10下降的方式对可动部10进行支承。
使用者U在落座于椅子3的座部14上的状态下,使用脚踏运动设备2来进行脚踏运动。
根据以上的结构,实现了低成本且高便利性并且可实现较高的运动效果的椅子3。
以下,对椅子3进行详细说明。
(支承部11)
支承部11相对于地板面而被固定地设置。支承部11包括脚部20、框架21和两条导轨22。
脚部20为与设置有椅子3的地板面相接的部分。
框架21被支承在脚部20上,并对两条导轨22进行支承。如图5所示,框架21包括被配置在前方处的前框架部21a、被配置在后方处的后框架部21b、被配置在左侧处的左框架部21c、被配置在右侧处的右框架部21d。前框架部21a、后框架部21b、左框架部21c、右框架部21d以在俯视观察时呈矩形的方式而相互连结。即,前框架部21a以及后框架部21b经由左框架部21c和右框架部21d而相互连结。左框架部21c对前框架部21a的一端和后框架部21b的一端进行连结。右框架部21d对前框架部21a的另一端和后框架部21b的另一端进行连结。
两条导轨22对可动部10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的轨道进行规定。两条导轨22被配置在左框架部21c与右框架部21d之间。两条导轨22从左框架部21c起延伸至右框架部21d为止。两条导轨22对左框架部21c和右框架部21d进行相互连结。两条导轨22以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的方式而被配置。即,两条导轨22包括被配置在前方处的前导轨部22a以及被配置在后方处的后导轨部22b。返回至图4,各导轨22也以向上成为凸起的方式而弯曲。即,各导轨22以从各导轨2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CE起朝向端部EN下降的方式而倾斜。各导轨22以从各导轨2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CE起朝向端部EN接近地板面的方式而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导轨22被形成为向上凸起且朝向下方开口的V字状。因此,可动部10通过沿着两条导轨22而左右移动,从而以随着从中立位置远离而下降的方式被引导。换言之,如图4所示,支承部11以使可动部10将前后延伸的侧倾轴10R作为中心而左右摆动的方式、即以围绕侧倾轴10R进行侧倾旋转的方式,来对可动部10进行支承。侧倾轴10R被设定在与可动部10位于中立位置时的可动部10相比靠下方处。可动部10的重心点通过可动部10沿着两条导轨22而左右移动,从而以随着从中立位置远离而下降的方式被引导。各导轨22包括:从各导轨2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向左侧延伸的左导轨部22c、和从各导轨2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向右侧延伸的右导轨部22d。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导轨22被设为向上凸起且朝向下方开口的V字状,但是各导轨22的形状并未被限定于此。各导轨22既可以设为向上凸起且朝向下方开口的U字状,也可以以向上凸起且朝向下方开口的方式而弯曲。各导轨22也可以以向上凸起且朝向下方开口的方式、典型而言以圆弧或者椭圆弧状而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各导轨22的左导轨部22c和右导轨部22d被一体地形成。但是,代替于此,左导轨部22c和右导轨部22d也可以为分体,且以相互分离的方式而被配置。
(可动部10)
接下来,参照图4而对可动部10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可动部10包括可动部主体30、座部14、万向接头31、螺旋弹簧32和一对结合单元33。
一对结合单元33、可动部主体30和座部14在从地板面远离的方向上按照此记载顺序而被配置。万向接头31和螺旋弹簧32被配置在可动部主体30与座部14之间。
可动部主体30为介于支承部11与座部14之间的板体。在可动部主体3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对结合单元33。如图7所示,一对结合单元33包括前结合单元33a和后结合单元33b。前结合单元33a与前导轨部22a相对应。后结合单元33b与后导轨部22b相对应。返回至图4,各结合单元33包括一对结合部34。一对结合部34包括左结合部34a及右结合部34b。左结合部34a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而与左导轨部22c结合。右结合部34b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而与右导轨部22d结合。例如,左结合部34a可以包括在所对应的左导轨部22c上进行滚动的由虚线所示的车轮、和对车轮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进行保持的托架。关于右结合部34b也为同样的结构。
座部14和可动部主体30利用万向接头31而被结合在一起。因此,座部14如图7及图8所示的那样以能够围绕横摆轴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可动部主体30上。即,座部14以能够横摆旋转的方式而被构成。横摆旋转是指,围绕横摆轴进行旋转的情况。此处,“横摆轴”是指,沿着重力所作用的方向、即铅直方向而延伸的轴。但是,代替于此,“横摆轴”也可以为沿着可动部主体30的板厚方向而延伸的延轴。同样地,座部14如图9所示的那样以能够相对于可动部主体30而前后倾倒运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可动部主体30上。即,座部14以能够俯仰旋转的方式而被构成。俯仰旋转是指,围绕俯仰轴进行旋转的情况。此处,“俯仰轴”是指左右延伸的轴。俯仰轴从万向接头31的连接部31a穿过。因此,俯仰轴被设定于与座部14相比靠下方处。同样地,座部14如图10所示的那样以能够相对于可动部主体30而左右倾倒运动的方式被支承于可动部主体30上。即,座部14以除了能够通过可动部主体30和支承部11而进行侧倾旋转以外、还能够通过万向接头31而进行侧倾旋转的方式被构成。座部14的由万向接头31所实现的侧倾旋转是指,围绕从万向接头31的连接部31a穿过的侧倾轴而进行旋转的情况。此处,“侧倾轴”是指前后延伸的轴。
返回至图4,在座部14与可动部主体30之间配置有螺旋弹簧32,所述螺旋弹簧32对座部14相对于可动部主体30的倾倒运动进行抑制。螺旋弹簧32的上端与座部14相接,螺旋弹簧32的下端与可动部主体30相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弹簧32以与万向接头31同轴的方式而被配置。换言之,螺旋弹簧32以将万向接头31收纳于弹簧的螺旋结构之中的方式而被配置。例如设为,当座部14相对于可动部主体30而向前方倾倒运动时,螺旋弹簧32的上端与之同样地向前方进行弹性位移,并且通过螺旋弹簧32的弹性恢复力而使座部14欲返回至倾倒运动前的状态。并且,螺旋弹簧32的上端未被固定在座部14上,从而不会阻碍座部14相对于可动部主体30的围绕横摆轴的旋转。
使用者U落座于座部14上。座部14具有与使用者U的臀部相对的座面14a。座面14a向前方倾斜,以使得在使用者U落座于座部14上时使用者U的骨盆会前倾。即,座面14a的前方部分与后方部分相比而较低。
(恢复单元12)
恢复单元12为施力单元的一个具体例。恢复单元12对可动部10朝向左右方向上的中立位置而进行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恢复单元12为弹性体。即,恢复单元12包含一对恢复螺旋弹簧40。一对恢复螺旋弹簧40包括被架设在各导轨22的中央CE与左结合部34a之间的左恢复螺旋弹簧40a、和被架设在各导轨22的中央CE与右结合部34b之间的右恢复螺旋弹簧40b。左恢复螺旋弹簧40a和右恢复螺旋弹簧40b作为分体而被构成。
在以上的结构中,当可动部10向左移动时,左恢复螺旋弹簧40a会伸长,从而左恢复螺旋弹簧40a的弹性恢复力会对可动部10朝向中立位置进行施力。同样地,当可动部10向右移动时,右恢复螺旋弹簧40b会伸长,从而右恢复螺旋弹簧40b的弹性恢复力会对可动部10朝向中立位置进行施力。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构成恢复单元12的弹性体设为了螺旋弹簧,但是也可以代替此而设为橡胶等其他的弹性体。
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了恢复单元12由一对恢复螺旋弹簧40而构成,但是也可以代替此而由一个螺旋弹簧来构成。在此情况下,典型而言,一个螺旋弹簧被架在左结合部34a与右结合部34b之间,且一个螺旋弹簧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被固定于中央CE处。也可以代替恢复单元12被架设在各导轨22与可动部10之间的结构,而使恢复单元12被架设在框架21与可动部10之间。
在以上的结构中,如图2所示,由于当使用者U踢出右腿时骨盆会向右侧少许移动,从而可动部主体30会略微向右侧移动。此时,由于各导轨22以从中央CE朝向端部EN下降的方式而倾斜,因此可动部主体30向右侧移动的运动被放大,从而骨盆的移动量会增大。由于骨盆的移动量较大,因此,使用者U的躯干肌联动于使用者U的小腿的迈出动作而活性化,进而实现了躯干肌的运动。在使用者U踢出左腿时,也为同样的方式。
此外,当使用者U踢出右腿时,骨盆在俯视观察时围绕横摆轴而以逆时针的方式进行旋转。由于座部14相对于可动部主体30而以能够围绕横摆轴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构成,因此该骨盆的旋转运动会顺畅地进行。在使用者U踢出左腿时,也为同样的方式。如此,通过骨盆在左右移动的同时围绕横摆轴而进行旋转,从而促进了骨盆的前倾,进而可能成为使骨盆直立的良好的姿势变成习惯的契机。
此处,对恢复单元12的存在意义进行说明。假若设为省略了恢复单元12,则当可动部10从中立位置起而一度向左右偏移时,将难以使可动部10返回至中立位置。具体而言,即便使用者U能够瞬间地消除对于可动部10的载荷,也难以在该时刻使可动部10返回至中立位置。相对于此,如果设置有恢复单元12,则由于仅通过使用者U瞬间地消除对于可动部10的载荷就会使可动部10朝向中立位置而被施力,因此能够利用可动部10的施力时所获得的惯性而容易地使可动部10向中立位置返回。但是,优选为,恢复单元12的弹性恢复力能够根据使用者U的体格或肌肉力量来进行变更。即,可以设为,在尚未习惯躯干肌的用法的使用者U使用椅子3的情况下,将恢复单元12的弹簧常数设定得较大,从而使可动部10积极地返回至中立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设为,在已习惯躯干肌的用法的使用者U使用椅子3的情况下,将恢复单元12的弹簧常数设定得较小。当恢复单元12的弹簧常数较小时,可动部10会变得并不那么倾向于返回至中立位置,从而每次使可动部10返回至中立位置时,都会要求躯干肌的活性化。如此,通过变更恢复单元12的弹簧常数,从而能够调节对于躯干肌的负载。并且,根据使用者U的熟练度,也能够省略恢复单元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可动部10向右侧移动时,座部14的座面14a将会向右侧倾斜。同样地,当可动部10向左侧移动时,座部14的座面14a将会向左侧倾斜。此时的座面14a的倾斜角并不一定与骨盆的倾斜角一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万向接头31而使座部14成为相对于可动部主体30而向左右自由倾倒运动的状态,因而座部14的座面14a的倾斜角会追随于使用者U的骨盆的倾斜角,由此,不会损害运动时的座部14的落座舒适性。
(稳定部13)
另外,当发生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时,如图11及图12所示,与躯干相连接的头部和两臂也会典型性地向左右晃动。例如,当头部向左右晃动时,将会难以阅读桌上的显示器中所显示的文字等。即使是双手所保持的平板电脑的显示器,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此外,例如当两臂向左右晃动时,将会难以利用桌子上的键盘而进行文字输入。如此,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将会导致在运动时难以进行工作或者观赏电影。因此,虽然并非必须,但是优选为,在实现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的同时抑制头部和两臂的晃动。
因此,如图13及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椅子3具备稳定部13,所述稳定部13对使用者U的头部和两臂的晃动进行抑制以使姿势稳定。
稳定部13包括靠背部50、位置调节部51、连结部52和固定带单元53。
靠背部50为与使用者U的背部相对置的部分。靠背部50被支承在位置调节部51上。靠背部50包括一对腰部支具50a。一对腰部支具50a以相对于使用者U的背部的右侧区域和左侧区域而分别对置的方式被配置。一对腰部支具50a经由弹性部件而被支承于位置调节部51上。因此,各腰部支具50a成为向上下左右自由摆动的状态,并且能够追随于使用者U的躯干的动作。即,即便使用者U的躯干围绕横摆轴进行旋转,一对腰部支具50a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也能够维持与使用者U的背部接触着的状态。
位置调节部51经由连结部52而被固定于框架21上。如图14所示,位置调节部51包括在前后方向上伸缩自如的褶皱式护窗51a、和用于对褶皱式护窗51a的伸缩程度进行调节的旋钮51b。褶皱式护窗51a以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有多个构成X字的一对褶皱式框架51c的方式而被构成。在旋钮51b上连结有螺钉51d,所述螺钉51d用于对一对褶皱式框架51c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在以上的结构中,当对旋钮51b进行操作时,通过一对折叠式框架51c的倾斜角度进行增减,从而使褶皱式护窗51a进行伸缩,进而使靠背部50向前后进行移动。因此,通过根据使用者U的骨格来对位置调节部51进行操作以使靠背部50前后移动,从而能够将靠背部50配置在与使用者U的背部相适合的位置上。
连结部52以上下伸缩自如的方式而被构成。由此,根据使用者U的骨格而使靠背部50上下移动,从而能够将靠背部50配置在与使用者U的背部相适合的位置上。
固定带单元53被用于将使用者U的躯干固定在靠背部50上。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固定带单元53被用于将使用者U的躯干中的比胸口(心窝)(第十二胸椎与第一腰椎的连接处)靠上的上部固定在靠背部50上。这是由于,当将使用者U的躯干中比胸口靠上的上部固定在靠背部50上时,能够抑制使用者U的头部和两臂的晃动,并且因骨盆的摆动不被允许因而不会阻碍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的缘故。
固定带单元53优选为采用如下方式,即,将使用者U的躯干中的脖根(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的连接处)或肩胛骨固定在靠背部50上。当将使用者U的躯干中的脖根固定在靠背部50上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头部的晃动。此外,当将使用者U的躯干中的肩胛骨固定在靠背部50上时,能够有效地抑制两臂的晃动。
继续参照图2,固定带单元53典型而言被构成为,通过利用带扣53b而对被保持在靠背部50上的带53a的两端部进行连结,从而将使用者U的躯干固定在靠背部50上。此时,带53a的长度只要利用带扣53b来进行调节即可。但是,既可以利用面系固器来对被保持于靠背部50上的带53a的两端部进行连结,也可以使带53a自身具有伸缩性。
以上,虽然对本申请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特征。
如图1至图4所示,下肢运动系统1(脚踏运动系统)具备:椅子3,其具有使用者U进行落座的座部14;脚踏运动设备2,其用于以坐在座部14上的状态而进行脚踏运动。座部14被构成为,至少进行侧倾旋转、俯仰旋转或者横摆旋转中的任意一种旋转。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实现脚踏运动时的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
座部14被构成为,至少进行侧倾旋转以及横摆旋转。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实现脚踏运动时的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
座部14进行侧倾旋转是指,座部14随着从中立位置(基准位置)起向右或向左远离而下降的情况。
椅子3还包括作为施力单元的恢复单元12,所述恢复单元12对座部14朝向基准位置而进行施力。
椅子3包括:可动部10,其包含座部14;支承部11,其对可动部10以能够左右移动的方式而进行支承,靠背部,其被固定于在承部11上。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抑制头部和两臂的晃动。
椅子3还包括作为固定单元的固定带单元53,所述固定带单元53将使用者U的躯干固定在靠背部50上。
如图2所示,固定带单元53将使用者的躯干中的比胸口(心窝)靠上的上部固定在靠背部50上。优选为,固定带单元53将使用者U的躯干中的脖根或者肩胛骨固定在靠背部50上。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头部和两臂的晃动。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5而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椅子3具备被固定在框架21上的头枕60。在本实施方式中,头枕60经由连结部52而被固定在框架21上。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使用者U的头部的晃动。
以上,虽然对本申请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以如下的方式来进行变更。
为了抑制使用者U的躯干中的比胸口靠上的上部的晃动,椅子3也可以具备从左右将使用者U的躯干中的比胸口靠上的上部夹入的一对臂。一对臂被固定在支承部11上。
此外,为了抑制使用者U的两臂的晃动,椅子3也可以具备一对扶手。一对扶手被固定在支承部11上。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设为,座部14能够相对于可动部主体30而围绕横摆轴进行旋转。但是,代替于此,座部14也可以以如下方式而构成,即,不能相对于可动部主体30而围绕横摆轴进行旋转、而能够相对于支承部11而围绕横摆轴进行旋转。在此情况下,典型而言也可以设为,通过在框架21与脚部20之间设置推力轴承,从而使框架21能够相对于脚部20而围绕横摆轴进行旋转。除此以外,也可以将可动部主体30设为能够相对于一对结合部34而围绕横摆轴进行旋转,或者将可动部主体30设为由上下重叠的上段部以及下段部而构成的双层结构,并且使推力轴承介于上段部与下段部之间。即,只要在使用者U坐在座部14上的状态下座部14能够相对于空间而围绕横摆轴进行旋转,则实现该结构的手段并未被限定。
(附记)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被体现出的发明组能够利用以下所示的观点来捕捉。
如图1至图4所示,椅子3包括:可动部10,其包含使用者U进行落座的座部14;支承部11,其对可动部10以能够左右移动的方式而进行支承;作为施力单元的恢复单元12,其对可动部10朝向左右方向上的中立位置而进行施力。支承部11以随着可动部10从中立位置远离而使可动部10下降的方式对可动部10进行支承。根据以上的结构,实现了低成本且高便利性、并且可达成较高的运动效果的椅子。
此外,如图1至图4所示,椅子3包括:可动部10,其包含使用者U进行落座的座部14;支承部11,其对可动部10以能够左右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作为施力单元的恢复单元12,其对可动部10朝向左右方向上的中立位置而进行施力。支承部11以可动部10将前后延伸的侧倾轴10R作为中心而左右摆动的方式来对可动部10进行支承。侧倾轴10R被设定在与可动部10位于中立位置时的可动部10相比靠下方处。根据以上的结构,实现了低成本且高便利性、并且可达成较高的运动效果的椅子。
此外,支承部11包括对可动部10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的轨道进行规定的两条导轨22。两条导轨22以从两条导轨2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CE起朝向端部EN下降的方式而倾斜。可动部10沿着支承部11的两条导轨22而进行移动。并且,支承部11也可以代替包括两条导轨22的方式,而以仅包括一条导轨22的方式来构成。
各导轨22包括从中央CE向右侧延伸的右导轨部22d、和从中央CE向左侧延伸的左导轨部22c。可动部10包括与右导轨部22d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而被结合在一起的右结合部34b、以及与左导轨部22c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而被结合在一起的左结合部34a。
如图7及图8所示,座部14以能够围绕横摆轴进行旋转的方式而被构成。根据以上的结构,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了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
如图4所示,可动部10还包括介于支承部11与座部14之间的可动部主体30。座部14被搭载于可动部主体30上,并且以能够相对于可动部主体30而围绕横摆轴进行旋转的方式被构成。根据以上的结构,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了下肢与躯干的运动连锁。
如图9及图10所示,座部14以能够相对于可动部主体30而向前后左右进行倾倒运动的方式被构成。根据以上的结构,从而实现了可动部10向左右移动时的座部14的座面14a与使用者U的臀部的高配合感。
如图4所示,可动部10还包括:万向接头31,其对座部14和可动部主体30进行连结;螺旋弹簧32,其被配置在座部14与可动部主体30之间,并对座部14相对于可动部主体30的倾倒运动进行抑制。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防止座部14相对于可动部主体30而过度地进行倾倒运动的情况。
恢复单元12由弹性体而构成。恢复单元12作为弹性体而包含恢复螺旋弹簧40。恢复单元12也可以代替恢复螺旋弹簧40而包含橡胶,以作为弹性体。
如图13及图14所示,椅子3还具备被固定于支承部11上的靠背部50。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抑制头部和两臂的晃动。
椅子3还具备作为固定单元的固定带单元53,所述固定带单元53将使用者U的躯干固定在靠背部50上。
如图2所示,固定带单元53将使用者的躯干中的比胸口(心窝)靠上的上部固定在靠背部50上。优选为,固定带单元53将使用者U的躯干中的脖根或者肩胛骨固定在靠背部50上。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头部和两臂的晃动。
从以上所描述的公开中,显而易见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改变。此类改变不应被视为脱离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所有此类改变均被包含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9)

1.一种脚踏运动系统,具备:
椅子,其具有使用者进行落座的座部;
脚踏运动设备,其用于以坐在所述座部上的状态而进行脚踏运动,
所述座部被构成为,至少进行侧倾旋转、俯仰旋转或者横摆旋转中的任意一种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运动系统,其中,
所述座部被构成为,至少进行侧倾旋转以及横摆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踏运动系统,其中,
所述座部进行侧倾旋转是指,所述座部随着从基准位置起向右或向左远离而下降的情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运动系统,其中,
所述椅子还包括施力单元,所述施力单元对所述座部朝向所述基准位置而进行施力。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脚踏运动系统,其中,
所述椅子包括:
可动部,其包含所述座部;
支承部,其对所述可动部以能够左右移动的方式而进行支承;
靠背部,其被固定在所述支承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踏运动系统,其中,
所述椅子还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将所述使用者的躯干固定在所述靠背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踏运动系统,其中,
所述固定单元将所述使用者的躯干中的比胸口靠上的上部固定在所述靠背部上。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脚踏运动系统,其中,
所述固定单元将所述使用者的躯干中的脖根或者肩胛骨固定在所述靠背部上。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脚踏运动系统,其中,
所述椅子还包括头枕,所述头枕被固定在所述支承部上。
CN202210719206.4A 2021-06-29 2022-06-23 脚踏运动系统 Pending CN1155318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7436 2021-06-29
JP2021107436A JP2023005485A (ja) 2021-06-29 2021-06-29 足漕ぎ運動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1811A true CN115531811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543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19206.4A Pending CN115531811A (zh) 2021-06-29 2022-06-23 脚踏运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409955A1 (zh)
JP (1) JP2023005485A (zh)
CN (1) CN11553181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3738B2 (ja) 2020-10-15 2023-10-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足漕ぎ運動機器
JP2022098659A (ja) * 2020-12-22 2022-07-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足漕ぎ運動機器
JP7484829B2 (ja) * 2021-06-29 2024-05-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椅子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8357A (zh) * 1996-01-11 1999-02-17 春日启 脚踏反冲式健身器
TWM285368U (en) * 2005-10-20 2006-01-11 Glory Life Ind Co Ltd Sports equipment with double-axle linkage arrangement
GB0605242D0 (en) * 2006-03-16 2006-04-26 Justwise Group Ltd Balance assembly of an exercise auxiliary system
CN101099886A (zh) * 2006-07-04 2008-01-09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坐式运动装置
CN101920091A (zh) * 2009-05-18 2010-12-22 科尔迪奥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固定自行车和可充气座位的健身器械
JP2013017637A (ja) * 2011-07-11 2013-01-31 Panasonic Corp 運動補助装置
CN203123445U (zh) * 2012-10-23 2013-08-14 朱振纲 一种摇摆器
US20130260964A1 (en) * 2012-04-02 2013-10-03 Rexon Industrial Corp., Ltd. Exercise apparatus
CN205494811U (zh) * 2015-01-14 2016-08-24 何维德 可折叠腰腹运动健身器
CN106581944A (zh) * 2016-12-01 2017-04-26 东莞市天合机电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腰部扭动锻炼座椅
US20180064988A1 (en) * 2016-09-06 2018-03-08 Tao Xu Lower Back Exercise Apparatus
TWI618558B (zh) * 2017-05-09 2018-03-21 正修學校財團法人正修科技大學 具下肢姿勢擺位及多自由度擺動之乘坐式腹背肌群運動方法及系統
CN208145325U (zh) * 2018-03-30 2018-11-27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腰肌劳损康复装置
CN209188010U (zh) * 2018-11-27 2019-08-02 陈俞任 一种伸展收缩锻炼器械
CN111714837A (zh) * 2020-06-08 2020-09-29 绍兴东巍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老年健身用多功能健身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8357A (zh) * 1996-01-11 1999-02-17 春日启 脚踏反冲式健身器
TWM285368U (en) * 2005-10-20 2006-01-11 Glory Life Ind Co Ltd Sports equipment with double-axle linkage arrangement
GB0605242D0 (en) * 2006-03-16 2006-04-26 Justwise Group Ltd Balance assembly of an exercise auxiliary system
CN101099886A (zh) * 2006-07-04 2008-01-09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坐式运动装置
CN101920091A (zh) * 2009-05-18 2010-12-22 科尔迪奥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固定自行车和可充气座位的健身器械
JP2013017637A (ja) * 2011-07-11 2013-01-31 Panasonic Corp 運動補助装置
US20130260964A1 (en) * 2012-04-02 2013-10-03 Rexon Industrial Corp., Ltd. Exercise apparatus
CN203123445U (zh) * 2012-10-23 2013-08-14 朱振纲 一种摇摆器
CN205494811U (zh) * 2015-01-14 2016-08-24 何维德 可折叠腰腹运动健身器
US20180064988A1 (en) * 2016-09-06 2018-03-08 Tao Xu Lower Back Exercise Apparatus
CN106581944A (zh) * 2016-12-01 2017-04-26 东莞市天合机电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腰部扭动锻炼座椅
TWI618558B (zh) * 2017-05-09 2018-03-21 正修學校財團法人正修科技大學 具下肢姿勢擺位及多自由度擺動之乘坐式腹背肌群運動方法及系統
CN208145325U (zh) * 2018-03-30 2018-11-27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腰肌劳损康复装置
CN209188010U (zh) * 2018-11-27 2019-08-02 陈俞任 一种伸展收缩锻炼器械
CN111714837A (zh) * 2020-06-08 2020-09-29 绍兴东巍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老年健身用多功能健身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409955A1 (en) 2022-12-29
JP2023005485A (ja) 2023-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531811A (zh) 脚踏运动系统
JP6970179B2 (ja) エクササイズ手段を有する椅子
EP0224564B1 (en) Ergonomic seating assembly
EP4112134B1 (en) Chair
RU2438549C2 (ru) Настраиваемое кресло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принятия множества положений тела и способы е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US10595640B2 (en) Activating platform
US10709929B1 (en) Seating
US11877973B2 (en) Massage ball assembly with separate tilting frame and massage chair with massage ball assembly applied
US4783121A (en) Improved chair with convex upper backrest and forward seat surfaces
KR20040029963A (ko) 운동기구
US7294096B1 (en) Torso exercise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7183977B (zh) 一种坐具
KR101618638B1 (ko) 자세교정용 어깨걸이 의자
JPH10151033A (ja) 椅 子
KR101623738B1 (ko) 스윙운동 발지압 의자장치
KR20160112475A (ko) 골반 운동 및 앉은 허리자세 교정용 의자
JP2007098007A (ja) 椅子
JP2005168514A (ja) 運動用器具の腰掛けおよび運動用器具
KR20210131123A (ko) 뱃살 운동기구
US9925414B2 (en) Training apparatus for the trunk musculature
US5529561A (en) Leg press
KR101768999B1 (ko) 하체운동기구
WO2018229500A1 (en) Exercise support machine
KR102352271B1 (ko) 로잉머신
TWI362954B (en) Abdomen exercise trai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