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9417A - 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人脸验证方法、手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人脸验证方法、手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9417A
CN115529417A CN202211218322.4A CN202211218322A CN115529417A CN 115529417 A CN115529417 A CN 115529417A CN 202211218322 A CN202211218322 A CN 202211218322A CN 115529417 A CN115529417 A CN 115529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display area
shooting
post
mo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183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敦勇
陈春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12183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294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9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94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image or video messa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用后摄自拍或者人脸验证时,难以将人脸显示在屏幕预设区域的问题。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应用于手机,其特征为包括:允许用户在屏幕上设置用后摄拍摄时人脸的显示区域;启动后摄自拍时,识别人脸并判断人脸是否位于所述显示区域;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当人脸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无需移动。有益效果是,用后摄自拍时,不必以某一精确角度对准人脸,即使偏离较大,也能识别人脸并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

Description

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人脸验证方法、手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摄像技术领域,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人脸验证方法、手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手机前置摄像头(简称前摄)像素低、或者前摄已坏、或者无前摄,在自拍、或者某些应用软件需要人脸验证时,会考虑使用后置摄像头(简称后摄)。
现有技术中,由于后置摄像头通常像素高、照片真实,也有用后置摄像头自拍的,但是由于看不到屏幕,很难把人脸拍到理想区域。
人脸验证是可以用后摄拍摄的,只要打开人脸验证界面把摄像头翻转即可。人脸验证使用后摄的准确率会更高一些,因为后置摄像头相比于前置摄像头的像素会更高,同时,暗光拍摄能力也较强,照片更清晰,使用后摄人脸验证时,将镜头对准人脸,然后根据提示操作。但是,由于看不到屏幕,难以把人脸移入到人脸验证区域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用后摄自拍或者人脸验证时,难以将人脸显示在屏幕预设区域的问题。
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应用于手机,其特征为包括:
允许用户在屏幕上设置用后摄拍摄时人脸的显示区域;
启动后摄自拍时,识别人脸并判断人脸是否位于所述显示区域;
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当人脸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无需移动。
有益效果是,用后摄自拍时,不必以某一精确角度对准人脸,即使偏离较大,也能识别人脸并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例如,现有技术中,利用后置摄像头自拍时,屏幕上显示的人脸可能偏离理想区域,甚至在屏幕上某一角落,应用本方法后,根据设置好人脸的显示区域,就可以将人脸自动移入到所述显示区域内。因为每次拍照时,可能用户希望人脸的显示区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要允许用户自主设置。允许用户在屏幕上设置用后摄拍摄时人脸的显示区域,这是很容易实现的,例如,给用户预留一个设置页面即可。
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先将照片放大,再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
有益效果是,如果不放大就进行移动,照片将缺失与移动方向相反的区域 [如图4是图2向右下方移动(不放大)示意图,图4则缺失左边和上边的黑色区域,注:图2-4中的小方格可当作人脸的背景,其作为人脸位置以及放大的参考],将影响照片的完整性,如果根据移动的距离适当放大,就不会有缺失,保证照片的完整性。
放大时,照片上与人脸位置移动方向相反的边在屏幕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或者,所述放大的倍数与人脸位置移动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上述语句用到了“或者”,本发明中统一解释为如下a、b两种并列技术方案:
a.放大时,照片上与人脸位置移动方向相反的边在屏幕上的位置保持不变;
b.所述放大的倍数与人脸位置移动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有益效果是,所述放大的部分刚好弥补因移动而缺失的部分,保证了照片的完整(不会有缺失)和较高像素。由于照片放大,照片上与人脸位置移动方向相同的边是要被裁减的(如图3是图2放大且向右下方移动示意图,图2的右边和下边被裁剪),只要保留照片上与人脸位置移动方向相反的边即可(也即保留图2的左边和上边)。
一种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应用于手机,其特征为包括:
允许用户在屏幕上设置用后摄拍摄时人脸的显示区域;
启动后置摄像头进行人脸验证时,调用所述设置的人脸显示区域,识别人脸并判断人脸是否位于所述显示区域;
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当人脸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无需移动。
有益效果是,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时,不必以某一精确角度对准人脸,即使偏离较大,也能识别人脸并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例如,现有技术中,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时,人脸可能显示在屏幕上某一角落,应用本方法后,根据应用软件中人脸验证区域(也即人脸验证框)设置好人脸的显示区域,就可以将人脸自动移入到所述显示区域内。因为各个应用软件中人脸验证区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要允许用户根据其设置。
所述设置的人脸显示区域是基于系统架构中应用层以下层级的。
有益效果是,应用层以下层级是比应用层更加低层的层级,是可以被应用层调用的,使用本方法,各个应用软件(属于系统架构中应用层)人脸验证时就可以调用所述显示区域,不必在各个应用软件单独设置所述显示区域,并且,现有技术中各个应用软件是无法设置所述显示区域的,要全部实现设置,开发成本太高。
所述方法基于安卓系统,所述设置的人脸显示区域是基于系统架构中应用框架层的。
有益效果是,安卓系统中,应用层框架就是被应用层调用的,使用本方法,各个应用软件(属于系统架构中应用层)人脸验证时就可以调用所述显示区域,不必在各个应用软件单独设置所述显示区域,并且,现有技术中各个应用软件是无法设置所述显示区域的,要全部实现设置,开发成本太高。
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先将照片放大,再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
有益效果是,如果不放大就进行移动,照片将缺失与移动方向相反的区域 [如图4是图2向右下方移动(不放大)示意图,图4则缺失左边和上边的黑色区域],如果所述显示区域较大,将影响照片的完整性[例如,所述显示区域是屏幕的上半部分,照片(如图4)则缺失左边和上边的黑色区域],如果根据移动的距离适当放大,就不会有缺失,保证照片的完整性。
当所述显示区域较小时,只要显示人脸部分即可,不放大也不会影响所述显示区域照片的完整性(如图6、7所示)。
放大时,照片上与人脸位置移动方向相反的边在屏幕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或者,所述放大的倍数与人脸位置移动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有益效果是,所述放大的部分刚好弥补因移动而缺失的部分,保证了照片的完整(不会有缺失)和较高像素。由于照片放大,照片上与人脸位置移动方向相同的边是要被裁减的(如图3是图2放大且向右下方移动示意图,图2的右边和下边被裁剪),只要保留照片上与人脸位置移动方向相反的边即可(也即保留图2的左边和上边)。
一种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包括:
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且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本发明所述后摄自拍成像方法或者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
有益效果同本发明所述后摄自拍成像方法或者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本发明所述后摄自拍成像方法或者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
有益效果同本发明所述后摄自拍成像方法或者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流程图;
图2.后摄自拍时人脸位于所述显示区域(虚线框所示)的左上方;
图3.后摄自拍时将人脸放大且移入所述显示区域;
图4.后摄自拍时将人脸向右下方移动(不放大);
图5.一种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流程图;
图6.后摄人脸验证时人脸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线框所示)的左上方;
图7.后摄人脸验证时将人脸移入(不放大)所述显示区域;
图8.后摄人脸验证时人脸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线框所示)的左上方;
图9.后摄人脸验证时将人脸放大且移入所述显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应用于手机,其特征为包括:
允许用户在屏幕上设置用后摄拍摄时人脸的显示区域;
启动后摄自拍时,识别人脸并判断人脸是否位于所述显示区域;
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当人脸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无需移动。
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先将照片放大,再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
放大时,照片上与人脸位置移动方向相反的边在屏幕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或者,所述放大的倍数与人脸位置移动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实施例2
如图5-7所示,一种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应用于手机,其特征为包括:
允许用户在屏幕上设置用后摄拍摄时人脸的显示区域;
启动后置摄像头进行人脸验证时,调用所述设置的人脸显示区域,识别人脸并判断人脸是否位于所述显示区域;
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当人脸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无需移动。
所述设置的人脸显示区域是基于系统架构中应用层以下层级的。
所述方法基于安卓系统,所述设置的人脸显示区域是基于系统架构中应用框架层的。安卓系统中,应用层框架就是被应用层调用的,使用本方法,各个应用软件(属于系统架构中应用层)人脸验证时就可以调用所述显示区域,不必在各个应用软件单独设置所述显示区域,并且,现有技术中各个应用软件是无法设置所述显示区域的,要全部实现设置,开发成本太高。
所述显示区域较小,只要显示人脸部分即可,不放大也不会影响所述显示区域照片的完整性(如图4、5所示)。
实施例3
如图5、8、9所示,一种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应用于手机,其特征为包括:
允许用户在屏幕上设置用后摄拍摄时人脸的显示区域;
启动后置摄像头进行人脸验证时,调用所述设置的人脸显示区域,识别人脸并判断人脸是否位于所述显示区域;
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当人脸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无需移动。
所述设置的人脸显示区域是基于系统架构中应用层以下层级的。
所述方法基于安卓系统,所述设置的人脸显示区域是基于系统架构中应用框架层的。安卓系统中,应用层框架就是被应用层调用的,使用本方法,各个应用软件(属于系统架构中应用层)人脸验证时就可以调用所述显示区域,不必在各个应用软件单独设置所述显示区域,并且,现有技术中各个应用软件是无法设置所述显示区域的,要全部实现设置,开发成本太高。
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先将照片放大,再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
放大时,照片上与人脸位置移动方向相反的边在屏幕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或者,所述放大的倍数与人脸位置移动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上述实施例2、3到安卓系统的应用框架层和应用层,现具体说明。
根据百度百科,安卓(Android)系统架构分为四层架构,从高到低分别是应用层,应用框架层,系统运行层和Linux内核层。
1.应用层
Android会同一系列核心应用程序包一起发布,该应用程序包包括email客户端,SMS短消息程序,日历,地图,浏览器,联系人管理程序等。它们一般都是使用Java进行编写。
2.应用框架层
开发人员也可以完全访问核心应用程序所使用的API框架。该应用程序的架构设计简化了组件的重用;任何一个应用程序都可以发布它的功能块并且任何其它的应用程序都可以使用其所发布的功能块(不过得遵循框架的安全性限制)。同样,该应用程序重用机制也使用户可以方便的替换程序组件。
3.系统运行库层
1) 程序库
Android包含一些C/C++库,这些库能被Android系统中不同的组件使用。它们通过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为开发者提供服务。
2) Android运行库
Android包括了一个核心库,该核心库提供了JAVA编程语言核心库的大多数功能。
4.Linux内核层
Android的核心系统服务依赖于Linux2.6内核,如安全性,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网络协议栈和驱动模型。Linux内核也同时作为硬件和软件栈之间的抽象层。

Claims (10)

1.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应用于手机,其特征为包括:
允许用户在屏幕上设置用后摄拍摄时人脸的显示区域;
启动后摄自拍时,识别人脸并判断人脸是否位于所述显示区域;
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当人脸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无需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摄自拍成像方法,其特征为,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先将照片放大,再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摄自拍成像方法,其特征为,放大时,照片上与人脸位置移动方向相反的边在屏幕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或者,所述放大的倍数与人脸位置移动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4.一种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应用于手机,其特征为包括:
允许用户在屏幕上设置用后摄拍摄时人脸的显示区域;
启动后置摄像头进行人脸验证时,调用所述设置的人脸显示区域,识别人脸并判断人脸是否位于所述显示区域;
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当人脸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则无需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设置的人脸显示区域是基于系统架构中应用层以下层级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方法基于安卓系统,所述设置的人脸显示区域是基于系统架构中应用框架层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其特征为,当人脸没有位于所述显示区域时,先将照片放大,再将人脸位置移入所述显示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其特征为,放大时,照片上与人脸位置移动方向相反的边在屏幕上的位置保持不变,或者,所述放大的倍数与人脸位置移动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9.一种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包括:
处理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且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后摄自拍成像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后摄自拍成像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利用后摄进行人脸验证的方法。
CN202211218322.4A 2022-10-05 2022-10-05 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人脸验证方法、手机、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5294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8322.4A CN115529417A (zh) 2022-10-05 2022-10-05 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人脸验证方法、手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18322.4A CN115529417A (zh) 2022-10-05 2022-10-05 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人脸验证方法、手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9417A true CN115529417A (zh) 2022-12-27

Family

ID=84702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18322.4A Pending CN115529417A (zh) 2022-10-05 2022-10-05 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人脸验证方法、手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941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812743C1 (ru) * 2023-04-24 2024-02-01 Андре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Тарасов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безопасной дистанции от экрана мобильного телефона до глаз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6806A (zh) * 2014-02-21 2015-08-2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具有人脸定位辅助功能的自拍系统及方法
CN105867858A (zh) * 2016-03-22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357961A (zh) * 2016-08-25 2017-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519520A (zh) * 2019-09-24 2019-11-29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后摄自拍的方法及系统
CN111263063A (zh) * 2020-02-17 2020-06-09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图像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6806A (zh) * 2014-02-21 2015-08-26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具有人脸定位辅助功能的自拍系统及方法
CN105867858A (zh) * 2016-03-22 2016-08-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357961A (zh) * 2016-08-25 2017-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519520A (zh) * 2019-09-24 2019-11-29 广东以诺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后摄自拍的方法及系统
CN111263063A (zh) * 2020-02-17 2020-06-09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拍摄图像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812743C1 (ru) * 2023-04-24 2024-02-01 Андрей Анатольевич Тарасов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безопасной дистанции от экрана мобильного телефона до глаз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2489B (zh) 一种自拍图像的展现方法及装置
US10165201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to obtain a group photo including photographer
CN109495686B (zh) 拍摄方法及设备
CN109729274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89173B (zh) 一种摄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5532B (zh) 一种识别翻拍图像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220465A (zh) 一种使用手机拍照时进行精确定位人脸图像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770042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无线通信终端
CN111050078A (zh) 一种拍照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898152A (zh) 一种在图像上还原环境光亮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11741228B (zh) 一种全景图像的曝光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994305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设备
JP2005318561A (ja)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方法、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3507570B (zh) 曝光补偿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529417A (zh) 一种后摄自拍成像方法、人脸验证方法、手机、存储介质
CN110855957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19196240A1 (zh) 拍摄照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65604A (zh) 视频录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50081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78103B (zh) 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安防监控图像补偿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5827890A (zh) 一种二维码扫描方法及装置
CN109618092B (zh) 一种拼接拍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654623A (zh) 拍照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329253A (zh) 电视拍照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52031A (zh) 图像采集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