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8830A - 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一种电机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转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一种电机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转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8830A
CN115528830A CN202210634898.2A CN202210634898A CN115528830A CN 115528830 A CN115528830 A CN 115528830A CN 202210634898 A CN202210634898 A CN 202210634898A CN 115528830 A CN115528830 A CN 115528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magnet
tangential
permanent magnets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48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玛德林格
V·菲克斯
J·魏德利希
K-D·海菲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5528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88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8Surface mounted magnets; Inset magnets
    • H02K1/2781Magnets shaped to vary the mechanical air gap between the magnets and the sta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1/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magnetic circuits
    • H02K2201/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aspects of the air-gap between rotor and sta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机(12)的转子(10)、电机(12)以及用于制造这种转子的方法,所述转子具有转子体(11),所述转子体在其径向外周(13)上具有多个径向敞开的磁体袋(14),永磁体(16)插入到所述磁体袋中,其中,所述磁体袋(14)在周向方向(9)上在两侧通过径向的接片(18)限界,并且所述永磁体(16)借助于切向力(24)压靠到所述磁体袋(14)的第一切向侧(31)上,使得所述永磁体(16)直接贴靠在所述第一切向侧(31)的径向的接片(18)上,其中,所述第一切向侧(31)的径向的片(18)形成具有用于所述永磁体(16)的止挡(21)的止挡接片(20)。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一种电机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转子 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类型的用于电机的转子以及一种电机和一种用于制造这种转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DE 10 2007 029 719 A1已知一种电机的转子,其中“埋入的磁体”布置在转子的径向向外闭合的磁体袋中。在此,转子的磁极通过径向外部的切向接片的形状确定,所述接片径向向外封闭磁体袋。因此,在所述实施方案中,磁体在磁体袋中沿切向方向的精确定位相对不关键并且对转子的齿槽力矩没有大的影响。根据一个变型方案,磁体借助于附加成形的弹性的夹紧元件切向地按压到磁体袋的相对置的壁上。在此,在制造磁体时或者对于磁体袋在转子中的精确位置来说或者对于磁体在磁体袋内的精确位置来说出现的制造公差可以被接受,因为所述制造公差由于切向外接片的几何形状几乎不影响转子极的磁场。相反,如果为了提高马达的功率密度而在转子中构造径向敞开的磁体袋,则出现的制造公差对转子极的期望的设计方案具有大的干扰影响。所述缺点旨在通过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来克服。
发明内容
与此相对,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径向敞开的磁体袋中的磁体在切向方向上压靠到精确限定的切向的止挡上,所述切向的止挡直接通过磁体袋的侧向边界的径向的接片构成。由此,尽管出现磁体和转子的板片切割的制造公差,但在径向敞开的袋中的表面磁体也可以始终如此限定地布置在转子体中,使得期望的磁极通过精确定位的表面磁体实现。因此可以减小转子的齿槽力矩和不平衡,以便提供电机的非常均匀的输出力矩。
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列举的措施,在独立权利要求中预先给定的实施方案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和改善方案是可能的。通过将弹性的弹簧元件一体成型到转子体上,可以通过所述弹性的弹簧元件使永磁体压靠到侧向的止挡接片上,所述止挡接片形成径向敞开的磁体袋的侧向的限界壁。由此,可以在没有附加的固定元件的情况下直接在插入永磁体时消除磁体与磁体袋之间的间隙。通过借助于成型的弹簧元件将磁体弹性地压紧到止挡接片上,同时减小了公差链,由此永磁体更精确地在周向上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转子体由各个轴向上下相叠地堆叠的金属板片组成。在此,在这些金属板片上在其径向外周上不仅弹性的弹簧元件而且止挡接片能够与金属板片一体地一起冲压出。由此,在组装的转子体时,能够在切向侧上构造用于永磁体的止挡接片,并且在切向相对置的侧上成型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将磁体按压到止挡接片上。在此,在两个磁体袋之间,用于一个磁体袋的弹性的弹簧元件和用于相邻磁体袋的止挡接片可以沿轴向方向交替地相继布置。在此,不同类型的金属板片可以轴向地上下相叠地堆叠。替代地,止挡接片和弹性的弹簧元件可以在唯一的金属板片的周向上交替,其中,然后轴向上下相叠地堆叠的金属板片沿周向方向相对于彼此扭转地布置。
为了使弹簧元件能够沿切向方向将弹簧力施加到永磁体上,弹簧元件以其压紧面沿切向方向突出超过相邻的金属板片的径向的接片,朝相对置的止挡接片的方向。在切向上与压紧面相对置地,弹簧元件在切向方向上不延伸直至用于切向相邻的磁体袋的止挡接片的止挡。由此,为弹簧元件提供切向弹簧行程,借助于所述切向弹簧行程补偿制造公差并且永磁体因此能够以限定的方式压靠到相对置的止挡接片上。
至少在一侧上形成用于永磁体的止挡的径向的接片优选梯形地构造,使得径向的接片在径向外部的自由端部上的切向尺寸大于在其径向内部的侧上的切向尺寸,所述径向的接片利用所述径向内部的侧与转子体连接。由此,止挡接片的止挡可以面状地贴靠在磁体的侧壁上,其中,磁体的两个侧壁可以偏离径向方向地--彼此近似平行地--定向。
在将永磁体轴向地推入到磁体袋中时,弹簧元件能够沿轴向方向弹性变形。为此,在布置有弹簧元件的特定的周向部位中,轴向紧挨着跟随的金属板片构造有在弹簧元件的周向区域中的自由空部。这意味着,在所述周向部位处,相邻的金属板片既不具有弹簧元件也不具有径向的接片,而是具有自由冲压部。
为了使永磁体能够在轴向上更容易地引入到磁体袋中,在转子体的轴向的端部上构造有用于磁体的引入区域。这意味着,前两个至七个金属板片相继地不具有弹簧元件,而是仅具有径向的接片。在此,这些接片之间的切向间距大于永磁体的切向尺寸,使得永磁体能够以切向间隙轴向地插入到引入区域中。如果永磁体随后在轴向上被进一步压入,则所述永磁体被成型在随后的金属板片上的弹簧元件沿切向方向压靠到止挡接片上。
对于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机,优选将所谓的“面包磁体”装入到转子体上的径向敞开的磁体袋中。磁体为此具有平坦的底面,所述底面面状地贴靠在磁体袋的底部上。侧向地,永磁体具有两个近似平行的侧面,所述侧面分别与转子体的径向方向形成角度。在径向外周区域处,磁体的表面拱形地构造,其中,所述表面尤其与精确的圆弧段不同。在此,弯曲的表面可以被设计成使得转子的齿槽力矩最小化。
在转子的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磁体的净宽相对于转子对称轴线不对称地布置,所述转子对称轴线通过金属板片的板片切割的几何形状预先给定。在此,在转子体中针对每个转子极冲压出留空部,所述留空部在周向方向上被转子对称轴线减半。磁体袋的净宽在此通过弹性的弹簧元件的压紧面和止挡接片的切向相对置的止挡给出。在此,磁体袋的净宽(对应于切向宽度)的切向位置由其横向于磁体袋的底部延伸的中垂线限定。
如果磁体袋的净切向宽度的中垂线以相对于磁极的转子对称轴线的切向间距远离磁体袋的侧向的止挡布置,则磁体的切向间隙能够由此在磁体袋内被补偿。因为磁体总是在磁体袋的切向侧上压靠到止挡上,这意味着磁体的切向中点在所有制造公差范围内以相对于净宽的中垂线的间距朝向止挡布置。因此,永磁体的标称位置相对于马达对称轴线更好地定心,由此减小了电机的齿槽力矩并且由此也减小了干扰的噪声。相对于马达对称轴线的净切向宽度的这种不对称布置也可以与弹簧元件的构造无关地实现,其中,磁体例如也可以利用辅助器件压靠到磁体袋的切向的止挡上。在此,永磁体可以在另一制造步骤中最终固定在所述位置中。
为了即使在大的力作用的情况下也将永磁体可靠地固定在转子体上,优选地可以将保护套筒或收缩软管固定在转子的周向上。在此所述保护套筒或收缩软管径向地贴靠在磁体的表面上并且将所述磁体径向地按压到转子的转动轴线上。在此,永磁体可以事先借助于成型的弹簧元件--或者替选地借助于其他辅助工具或单独构造的夹紧器件--压靠到磁体袋的切向的止挡上。在所述实施方案中,可以省去磁体在转子上的复杂的注塑。
转子有利地构造为电机的内转子,所述电机优选电子换向。在此,所述转子布置在定子内部,所述定子的定子绕组能够被电子地操控。
按照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首先将永磁体插入到磁体袋中并且在切向方向上压靠到磁体袋的切向侧的止挡上。在此,切向力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弹簧凸耳来施加,或者在制造时通过其他辅助工具来施加。此后,永磁体能够在另一制造步骤中持久地固定在转子体上。为此,优选地可以将保护套筒或收缩软管轴向地压装到转子上。
在制造用于转子体的金属板片时,磁体袋的净宽(=净宽度)可以这样冲压出,使得其中垂线布置成相对于转子极的转子对称轴线具有切向间距。在此,中垂线优选地以相对于转子对称轴线0.02至0.5 mm远离磁体袋的切向的止挡错开地布置。由此,永磁体在磁体袋内的必要的制造公差不是用于永磁体在转子上的绝对切向位置的公差链的组成部分。
如果在冲压出金属板片时在磁体袋的切向侧上同样地一体地冲压出弹簧元件,则对于将磁体切向压紧到侧向的止挡上不需要附加的辅助器件。更确切地说,永磁体同样在插入到磁体袋中时直接切向地压靠到侧向的止挡上。如果这些弹簧凸耳的弹簧力不足以用于电机的持续运行,则永磁体可以附加地例如通过保护套筒或收缩软管持久地固定在转子的外周上。在此,保护套筒或收缩软管径向地贴靠在永磁体的表面上并且将所述永磁体按压到磁体袋的底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转子特别适用于电机的构造,其中转子径向地容纳在定子内部。在此,定子布置在马达壳体中,在所述马达壳体上也构造有用于支承转子的轴承盖。在轴向上在缠绕的定子上方优选地布置有电子单元,所述电子单元操控连接板--和与之连接的电线圈--。电机优选构造为EC马达,其中,定子具有电子换向的线圈,所述线圈驱动具有布置在其中的永磁体的转子。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面的描述中详细阐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没有永磁体的转子的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实施方案的变型方案的截取部分,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磁体袋的另一实施方案,以及
图4示出了穿过转子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电机12的转子10,在永磁体16装配到所述转子上之前的情况。转子10具有转子体11,在所述转子体的外周13上构造有多个磁体袋14。转子体11由金属板片26组成,所述金属板片沿轴向上下相叠地布置并且相互连接--例如借助于冲压叠装51。在转子体11的周向方向9上,磁体袋14通过径向的接片18彼此分开,所述接片一件式地成型在金属板片26上。例如在此在周向上构造有十个磁体袋14,永磁体16可沿轴向方向8分别推入到所述磁体袋中。径向的接片18在多个周向角49上彼此轴向对齐地构造,其中,不在每个板片层中都构造有径向的接片18。在一些板片层上代替径向的接片18构造有弹簧凸耳22,所述弹簧凸耳将切向力24施加到插入的永磁体16上。在此,永磁体16通过弹簧凸耳22在周向方向9上压靠到切向相对置的径向的接片18上。弹簧凸耳22具有压紧面23,所述压紧面贴靠在插入的永磁体16上,以便给所述永磁体加载切向力24。径向的接片18在其面向压紧面23的一侧上具有止挡21,并且因此对于面向压紧面23的磁体袋14形成止挡接片20。因此,磁体袋14在第一切向侧31上通过止挡接片20的止挡21限界,并且在相对置的第二切向侧32上通过弹簧凸耳22的压紧面23限界。在其间,磁体袋14具有净切向宽度44,所述净切向宽度在插入永磁体16时对应于永磁体16的切向尺寸46。弹簧凸耳22的压紧面23在特定的周向角49上沿周向方向9突出超过径向的接片18,朝向切向相对置的止挡21。在弹簧凸耳22上与压紧面23相对置地切出自由空部25,使得弹簧凸耳22不延伸直至用于相邻的磁体袋14'的径向的接片18的止挡21。所述自由空部25允许弹簧凸耳22的切向弹性运动,而弹簧凸耳22没有利用与压紧面23相对置的鼻梁27切向地贴靠在相邻的永磁体16上。径向的接片18分别仅朝向磁体袋14形成切向的止挡21(在磁体袋14的第一切向侧31上)。在切向地与止挡21相对置的侧壁19上,径向的接片18在周向方向9上从弹簧凸耳22的压紧面23突出(在磁体袋14的第二切向侧32上)。在特定的周向角49处,弹簧凸耳22和径向的接片18彼此轴向对齐地布置,其中,一些金属板片26具有径向的接片18并且其他金属板片26在相同的周向角49处具有弹簧凸耳22。轴向地在其间布置有金属板片26,所述金属板片在所述周向角49上既不具有径向的接片18也不具有弹簧凸耳22。径向的接片18在其径向外周13处具有比在其径向内部区域处更大的尺寸58,在所述径向内部区域处所述径向的接片与金属板片26连接。由此,径向的接片18近似梯形地构造。在转子体11的轴向的端部上构造有用于永磁体16的引入区域54。在此,在多个轴向直接相邻的金属板片26上分别在特定的周向角49上轴向相继地分别构造有径向的接片18,然而没有构造弹簧凸耳22。在沿推入方向88推入永磁体16时,所述永磁体于是通过弹簧凸耳22沿周向方向9按压到径向的接片18的与压紧面23相对置的止挡21上。由此,永磁体16在磁体袋14中定向和固定。转子体11具有中央的贯通开口53,用于支承转子10的转子轴能够插入到所述中央的贯通开口中。在转子体11的径向内部区域中的留空部52确定转子10中的对称性和/或磁通量并且因此定义转子极。转子极通过马达对称轴线55表征,所述马达对称轴线通过金属板片26的板片切割预先给定。因此,磁极的马达对称轴线55在周向方向9上相对于内部的留空部52对称地构造。
在图2中示出转子体11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弹簧凸耳22具有另一几何形状。弹簧凸耳22的径向外周13在此与轴向相邻的径向的接片18的周向13全等地构造。弹簧凸耳22的自由空部25在此尤其构造为沿径向方向7的笔直的鼻梁27。压紧面23拱形地构造并且作为疣状的切向突起62在周向方向9上突出超过径向的接片18的侧壁19。磁体袋14的净宽44在此构造在弹簧凸耳22的疣状的突起62与径向的接片的止挡21之间。例如在此三个紧挨着相继的径向的接片18成型在周向角49上,紧接着是具有成型的弹簧凸耳22的金属板片26。沿推入方向88在弹簧凸耳22之后又构造用于弹簧凸耳22的轴向弯曲的轴向的自由空间28,其方式是,至少一个金属板片26在周向角49处既不具有径向的接片18也不具有弹簧凸耳22。
在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横向于转子10的转动轴线50穿过磁体袋14的截面。在此,磁体袋14和永磁体16的制造公差以强烈夸张的方式示出。由于制造的原因,磁体袋14在周向方向9上的位置具有公差区域66。同样地,对应于磁体袋14的宽度的净宽44以宽度公差64波动。在上图a)中,永磁体16以其标称的切向尺寸46示出并且在第一切向侧31上贴靠在磁体袋14的止挡21上。磁体袋14的净宽44在图a)中同样作为标称值示出。作为磁体袋14的位置的参考参量,画出净宽44的中垂线45,所述中垂线对应于磁体袋14的切向中心,并且因此以净宽44的一半远离止挡21错开地布置。在此,中垂线45以相对于转子对称轴线55的间距60布置。因为永磁体16利用切向力24压靠到止挡21上,所以在此永磁体16的切向磁体中心76布置在转子对称轴线55上,由此优化了转子10的齿槽力矩。在永磁体16的右侧,永磁体16在磁体袋14中的切向间隙72作为标称值示出。
在下方的图b)中示出了磁体袋14的最小净宽44与永磁体16的最大切向尺寸46组合。通过将永磁体16压紧到径向的接片18的止挡21上,磁体中心76与马达对称轴线55向右(远离止挡21)的最大可能偏差68小于根据永磁体16在净宽44内的统计分布的布置的最大可能偏差68的情况。
在下方的图c)中示出了磁体袋14的最大净宽44与永磁体16的最小切向尺寸46组合。通过将永磁体16压紧到径向的接片18的止挡21上在第一切向侧31上在此示出磁体中心76与马达对称轴线55向左(朝向止挡21)的最大可能出现的偏差68。由于磁体袋14的净宽44的中垂线45切向地以相对于马达对称轴线55的间距60远离止挡21地构造,通过将永磁体16压紧到止挡21上可以实现磁体中心76相对于转子对称轴线55的更好的定心。通过将永磁体16压紧到径向的接片18的止挡21上,在此磁体中心76与马达对称轴线55向左(朝向止挡21)的最大可能偏差68小于根据永磁体16在净宽44内的统计分布的布置的最大可能偏差68的情况。在此,间距60可以在0.05至0.15 mm的范围内。由此可以减小转子10的齿槽力矩和机械不平衡。因此,磁体袋14相对于马达对称轴线55不对称地构造,并且由此相对于转子体的内部的留空部52不对称地构造--磁体袋14尤其从金属板片26冲压出。
在图4中示出了转子10的另一示例,其中磁体袋14的净宽44的中垂线45同样相对于转子体11的转子对称轴线55错开间距60地构造。优选地,中垂线45相对于马达对称轴线55远离止挡21错开。转子体11具有内部的留空部52,所述留空部具有沿切向方向的延伸部53。在留空部52之间构造有用于转子极的接片56。在此,转子对称轴线55将留空部52的延伸部53减半。净宽44通过止挡接片20在第一切向侧31上的止挡21和在磁体袋14的第二切向侧32上的疣状的突起62的弯曲的压紧面23来预先给定。永磁体16通过弹簧凸耳22经由压紧面23以切向压紧力24压靠到止挡21上。在此,永磁体16以侧面42面状地贴靠在止挡21上。在第二切向侧32上,永磁体16以相对置的侧面42仅贴靠在弹簧凸耳22上,然而在切向上不贴靠在径向的接片18上。由此,在相对置的侧面42和径向的接片18之间构造空腔74,所述空腔对应于疣状的突起62相对于径向的接片18的切向的突出部。所述空腔74是必要的,以便弹簧凸耳22能够在一定限度内沿周向方向9弹性变形。永磁体16以底面41贴靠在磁体袋14的底部15上,所述底面近似彼此平行地并且垂直于中垂线45地构造。两个侧面42优选近似平行于中垂线45延伸。径向外表面43拱形地构造,使得永磁体16在所示出的横截面中形成所谓的“面包形状”。因为磁体袋14径向敞开地构造,所以永磁体16在此通过保护套筒70保持在转子体11上,所述保护套筒尤其径向直接贴靠在永磁体16的表面43上。在永磁体16已经预固定在敞开的磁体袋14中之后,保护套筒70例如可以轴向地推到转子体11上。转子10径向地支承在定子90之内,定子优选具有电定子绕组,借助于所述电定子绕组使电机12电子换向。在特定的周向角49处,径向的接片18又与弹簧凸耳22轴向对齐地布置,优选地从金属板片26冲压出。通过净宽44相对于转子对称轴线55错开间距60,径向的接片18也相对于周向方向9不对称地构造。在此,尤其在第一切向侧31上在止挡21的脚部上形成用于永磁体16的角部47的较深的径向隆起部78。与疣状的突起62相切地相对置地再次示出自由空部25,所述自由空部通过相对于径向的接片18错开地构造的鼻梁27(虚线示出)构造。金属板片26构造为闭合的环,所述闭合的环借助于冲压叠装51轴向地相互连接。在各个金属板片26上可选地构造有径向的接片18或弹簧凸耳22,或者既不构造径向的接片18也不构造弹簧凸耳22,其中,为了构造转子体11能够改变其轴向的堆叠。
应注意的是,关于在附图和说明书中示出的实施例,各个特征彼此多样的组合可能性是可行的。因此,例如可以改变弹簧凸耳22和止挡接片20的具体构造和布置。同样地,磁体袋14和永磁体16的具体的位置和构造以及数量能够与电机12的要求和其制造可能性相匹配。也可以在唯一的金属板片26上沿周向方向9交替地构造弹簧凸耳22和止挡接片20,其中,这种金属板片26于是围绕至少一个转子极相对于彼此扭转地布置。特别地根据图1和2借助于弹性的弹簧凸耳产生的压紧力的实施方案以及根据图3和4具有磁体袋14的相对于转子对称轴线55错开的中垂线45的实施方案也彼此独立地实现。用于压紧永磁体16的切向力24于是可以例如借助于辅助工具或借助于单独的张紧元件或固定器件来施加。在此优选地,永磁体16随后借助于保护套筒70或收缩软管70'持久地固定在转子体11上。本发明特别适用于机动车辆中的组件的转动驱动或部件的调节,但不限于此应用。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电机(12)的转子(10),所述转子具有转子体(11),所述转子体在其径向外周(13)上具有多个径向敞开的磁体袋(14),永磁体(16)插入到所述磁体袋中,其中,所述磁体袋(14)在周向方向(9)上在两侧通过径向的接片(18)限界,并且所述永磁体(16)借助于切向力(24)压靠到所述磁体袋(14)的第一切向侧(31)上,使得所述永磁体(16)直接贴靠在所述第一切向侧(31)的径向的接片(18)上,其中,所述第一切向侧(31)的径向的片(18)形成具有用于所述永磁体(16)的止挡(21)的止挡接片(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向力(24)借助于弹性的弹簧凸耳(22)施加,所述弹性的弹簧凸耳在所述磁体袋(14)的第二切向侧(32)上一体地成型在所述转子体(11)上,并且所述弹性的弹簧凸耳(22)具有朝向所述止挡接片(22)的切向预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体(11)由各个轴向堆叠的金属板片(26)组成,并且所述弹簧凸耳(22)和所述止挡接片(20)一体地构造为在所述金属板片(26)上的径向的突起并且用于第一磁体袋(14)的弹簧凸耳(22)在特定的周向角(49)处在轴向方向(8)上与用于切向相邻的第二磁体袋(14')的止挡接片(20)交替地布置。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的弹簧凸耳(22)在其径向外部的区域上沿切向方向(9)朝向所述止挡接片(20)突出超过所述轴向相邻的径向的接片(18),并且优选沿切向相反的方向不延伸直至所述止挡接片(20)的止挡(21)。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的接片(18)在其径向外侧(13)上在周向方向(9)上具有比在所述磁体袋(14)的底部(15)的径向区域中更大的尺寸(58),在那里所述径向的接片(18)连接到所述转子体(11)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16)沿推入方向(88)沿着所述轴向方向(8)推入到所述磁体袋(14)中,并且在所述弹簧凸耳(22)的周向区域上直接轴向跟随所述弹簧凸耳(22)的至少一个金属板片(26)上不构造弹簧凸耳(22)和径向的接片(18),以便构造用于所述弹簧凸耳(22)的轴向弯曲的轴向自由空间(28)。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0),其特征在于,在用于所述永磁体(16)的轴向的引入区域(54)上,在多个轴向直接相继的金属板片(26)上分别构造有径向的接片(18)并且不构造有弹簧凸耳(22),并且尤其跟随所述金属板片(26)轴向地构造有在其上成型有弹簧凸耳(22)的金属板片(26)。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16)朝向所述转子(10)的转动轴线(50)具有平坦的底面(41)并且在径向外周(13)上具有拱形的表面(43)并且因此构成“面包”磁体,所述“面包”磁体尤其具有两个近似平行的侧面(42),所述侧面近似垂直于所述底面(41)定向。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袋(14)在所述弹簧凸耳(22)和所述止挡(21)之间具有净切向宽度(44),所述净切向宽度的中垂线(45)与径向的转子对称轴线(55)间隔开,所述径向的转子对称轴线通过所述转子体(11)的几何形状、尤其通过在所述转子体(11)的径向内部区域中的留空部(52)预先给定。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对称轴线(55)以与所述中垂线(45)0.05至0.20 mm的间距(60)朝向所述止挡(21)布置。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16)利用保护套筒(70)或收缩软管(70')固定在所述转子(10)上,所述保护套筒或收缩软管径向地贴靠在所述永磁体(16)的表面(43)上。
12.一种电机(12),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0),所述转子可转动地布置在具有电绕组的定子(90)内。
13.一种用于制造用于电机(12)的优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永磁体(16)插入到所述磁体袋(14)中,其中,所述永磁体(16)借助切向力(24)沿周向方向(9)压靠到所述止挡接片(20)的止挡(21)上,并且尤其所述磁体袋(14)紧接着在另一步骤中持久地固定在磁体袋(14)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袋(14)这样从所述金属板片(26)冲压出,使得所述磁体袋(14)的自由切向宽度(44)的中垂线(45)以0.05至0.50的间距(60)沿周向方向(9)与所述磁极的转子对称轴线(55)间隔开地远离所述止挡接片(20)的止挡(21)错开地构造。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向力(24)通过弹簧凸耳(22)施加,所述弹簧凸耳与所述金属板片(26)一体地冲压出,并且尤其紧接着将保护套筒(70)或收缩软管(70')轴向地推到借助于所述弹簧凸耳(22)预固定的永磁体(16)上,并且径向地贴靠在所述永磁体的表面(43)上。
CN202210634898.2A 2021-06-08 2022-06-07 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一种电机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转子的方法 Pending CN1155288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205740.3 2021-06-08
DE102021205740.3A DE102021205740A1 (de) 2021-06-08 2021-06-08 Ro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Rotor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8830A true CN115528830A (zh) 2022-12-27

Family

ID=84102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4898.2A Pending CN115528830A (zh) 2021-06-08 2022-06-07 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一种电机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转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8830A (zh)
DE (1) DE1020212057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22457A1 (de) 2022-09-05 2024-03-07 HELLA GmbH & Co. KGaA Rotor mit Permanentmagneten für Elektromotoren
DE102022128844A1 (de) 2022-10-31 2024-05-02 Ebm-Papst St. Georgen Gmbh & Co. Kg Rotorblechpaket zur zentrierten Aufnahme von Dauermagneten und Rotoreinheit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29719A1 (de) 2007-02-01 2008-08-07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
JP4671997B2 (ja) 2007-10-23 2011-04-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回転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GB2468718A (en) 2009-03-20 2010-09-22 Control Tech Dynamics Ltd Securing permanent magnets to a laminated rotor
JP5966399B2 (ja) 2012-02-07 2016-08-1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966400B2 (ja) 2012-02-07 2016-08-1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963479B2 (ja) 2012-03-07 2016-08-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磁石取付型回転子
EP2903139B1 (de) 2014-02-04 2017-10-04 Baumüller Nürnberg GmbH Rotorblechpaket,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DE102017203736A1 (de) 2017-03-07 2018-09-13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Elektromotor
DE102018208441A1 (de) 2017-06-28 2019-01-03 Robert Bosch Gmbh Magnetpositionier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205740A1 (de)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1760B (zh) 表面磁体型马达
KR100339434B1 (ko) 모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5528830A (zh) 一种用于电机的转子、一种电机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转子的方法
US6822364B2 (en) Brushless motor
EP1128524B1 (en)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US7154204B2 (en) Magnetic return path and permanent-magnet fixing of a rotor
US20150162789A1 (en) Rotor an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US10862353B2 (en) Axial gap motor rotor and axial gap motor
US20070222319A1 (en) Motor
US7245054B1 (en)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reduced cogging torque
KR20060123596A (ko) 직류 모터용 아마추어
CN111213301A (zh) 具有固定磁体的薄片组的电机以及使用在电机中的薄片组
CN109546832B (zh) 无刷直流电机及其双离合变速器
EP1330014B1 (en) Electric motor
JP5138489B2 (ja) レゾルバロータの固定構造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WO2018163319A1 (ja) ロータ及びそのロータを備えた回転電動機
KR20040018984A (ko) 토오크 모터의 스테이터 코어
CN110036552B (zh) 定子芯构成片及旋转电机
KR20140077556A (ko) 모터
CN115066823A (zh) 定子组件和用于固定叠片组的方法
EP3849055A1 (en) Motor
JP6157379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US11979061B2 (en) Motor
EP3748818B1 (en) Rotor and motor including same
JP2005073490A (ja) 電気機械のための主要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