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3533A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3533A
CN115523533A CN202211273619.0A CN202211273619A CN115523533A CN 115523533 A CN115523533 A CN 115523533A CN 202211273619 A CN202211273619 A CN 202211273619A CN 115523533 A CN115523533 A CN 115523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ir conditioner
heat exchanger
indoor
indoo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736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玥
王树涛
徐春峰
蒋贤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736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235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3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3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4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38Fan details of outdoor units, e.g. bell-mouth shaped inlets or fan moun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3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4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ic means, e.g. by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6Accumu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6Removing fro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设有循环管路的室内换热器、室内风机以及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制热循环和制冷循环以使防霉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表面的防霉运转,在上述防霉运转执行中,在比上述防霉运转执行期间短的第一预定期间使所述空调器进行制热循环,在上述第一预定期限以外,使所述控制器进行制冷循环;在执行制热循环的第一预定期间,在比上述第一预定期间短的第二预定期间驱动所述室内风机运转,在上述第二预定期间以外,使所述室内风机为停止状态的功能。在防霉过程前期室内风机不启动,先高温杀菌,然后结霜和除霜,让霉菌溶于水后随水分流处空调器,最后再启动内风机,避免霉味吹入房间。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室内换热器上滞留的凝结水慢慢蒸发形成高温高湿适合微生物繁殖的环境,容易滋生霉菌,在空调启动时,因发霉而产生的异味和霉菌会随空调新风进入到房间内,给用户的自身感受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地影响。除此之外,霉菌长时间储存在室内换热器上,也会侵蚀室内换热器,导致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下降,为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和减少霉菌对室内换热器的损害,室内换热器需要经常进行除霉处理,目前的处理方式是用户或专业人士对室内换热器进行清洗,但这种操作及其麻烦,会浪费用户的时间与精力。所以如何进行空调器的自动除霉成为本领域技术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对室内换热器的表面进行防霉处理,利用热除菌的方式灭杀掉室内换热器的霉菌,之后室内换热器进入结霜阶段,然后采用制热对室内换热器进行除霜,清洗掉霉菌,除菌更彻底,在此过程中,除霜阶段室内风机运转,防止霉味进入房间。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包括:
压缩机,其具有压缩制冷剂;
室内换热器,其设有循环管路;
以及室内风机;
控制器,被配置为,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制热循环和制冷循环以使防霉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表面的防霉运转,在上述防霉运转执行中,在比上述防霉运转执行期间短的第一预定期间使所述空调器进行制热循环,在上述第一预定期限以外,使所述控制器进行制冷循环;
在执行制热循环的第一预定期间,在比上述第一预定期间短的第二预定期间驱动所述室内风机运转,在上述第二预定期间以外,使所述室内风机为停止状态的功能。因此,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预定期间和第二预定期间,可以对室内换热器的表面进行防霉处理,有效防止霉味进入房间。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中,第一预定期间包括设置在防霉运转执行期间的前段的热除菌时间,以及设置在防霉运转执行期间的后段的除霜时间,所述第二预定期间位于所述除霜时间中。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中,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其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上,用于检测热除菌过程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
在热除菌时间内,压缩机首先以第一工作频率执行一段时间后,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当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满足第一温度阈值时,所述压缩机保持第一工作频率不变继续运行,当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不满足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所述压缩机提高预设频率后继续运行。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中,在除热除菌时间之外,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至少根据空调器的运行能力、室外温度和空调出风速度设置。因此,通过调整压缩机的工作频率促进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提高热除菌、结霜和除霜的进程,提高防霉的效率。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中,还包括电子膨胀阀,在热除菌时间内,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开到最大。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中,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除热除菌时间以外,判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与实际冷凝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当温度差值达到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当温度差值未达到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因此,在防霉运转执行中,调整制冷剂供应量以满足防霉运转执行制冷或制热需求。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中,还包括室外风机,在热除菌时间内,所述室外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
在除热除菌时间以外,当所述室外风机设置为双速电机,所述双速电机设置有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且所述第二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速度,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判断室外环境的温度是否达到第三温度阈值,当室外环境的温度达到第三温度阈值时,所述室外风机保持第二速度运转,当室外环境的温度未达到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室外风机保持第一速度运转。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中,当除热除菌时间以外,当所述室外机设置为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转速根据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调整。因此,室外风机的工作效率调整室外机的散热或散冷能力,以使室内换热器尽快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提高防霉效果,增快防霉效率。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还检测除霜过程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越高时,缩短所述室内风机的驱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空调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本申请的空调器的结构的概要的电路图;
图3是本申请空调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概要的框图;
图4是本申请中防霉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中热除菌过程的控制条件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结霜过程的控制条件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中除霜过程的控制条件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中防霉过程中室内风机和室内换热器的时序图;
图9是本申请中结霜过程的各部件的时序图;
图10是本申请中防霉过程中室内风机、室内换热器和室外风机的时序图;
以上附图:
第一温度传感器33;第二温度传感器24;室外温度传感器22
空调器1;制冷剂回路10;连接配管4;室内机3;室外机2;
控制器7;遥控器5;液晶显示装置5a;按钮5b;
压缩机11;室外换热器13;电子膨胀阀14、储液器15;室内换热器16;
室外风机21;室内风机31;室内控制器35;室外控制器2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和实施方式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在空调器1的防霉功能中,主要是指在空调器1运行制冷、除湿、自动(制冷)模式关机后,空调器1继续以微风模式运行几分钟吹干蒸发器内的水分,防止蒸发器积水发霉、吹出异味等,但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下获知此种模式无法杜绝室内换热器16霉菌的滋生,经防霉功能处理后的空调器1,再次开启时仍会出现霉味。
经研究发现造成上述情况主要有如下两点原因:1、因为防霉运行时间短,给换热器干燥吹风的温度低,有些水分可能无法吹干;2、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空调器1室内换热器16依然有霉菌的滋生;基于上述原因,在空调器1再次开机时,换热器上积存的霉菌可能会被室内风机31沿着风道吹出,弥散在空气中,霉菌孢子会产生难闻的霉味。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1通过使用压缩机11、冷凝器、电子膨胀阀14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1的制冷制热循环。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包括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和蒸发过程,通过制冷剂的吸热、放热过程来向室内空间提供冷量或热量,实现室内空间的温度调节。
压缩机11压缩形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冷媒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冷媒气体。所排出的冷媒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冷凝成液态冷媒,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从冷凝器流出的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子膨胀阀14,电子膨胀阀14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态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态制冷剂。从电子膨胀阀14流出的低压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液态制冷剂流经蒸发器时吸收热量蒸发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冷媒气体返回到压缩机11。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冷媒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1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1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11和室外换热器13的部分,空调器1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换热器16,并且电子膨胀阀14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换热器16和室外换热器13能够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16用作冷凝器时,空调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换热器16用作蒸发器时,空调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图1所示的空调器1具备:室内机3,以室内挂机为例,室内挂机通常安装在室内壁面上,再如,室内柜机也是室内机3的一种室内机3形态。
室外机2,通常设置在户外,用于室内环境换热。另外,在图2示出中,由于室外机2隔着壁面位于与室内机3相反一侧的户外,用虚线来表示室外机2。
图2中示出空调器1的电路结构,该空调器1具备制冷剂回路10,通过使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循环,能够实现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使用连接配管4连接于室内机3和室外机2,以形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
此外,如图4中示出,空调器1具备控制器7以控制内部的空调器1中各部件工作,以使空调器1各个部件运行实现空调器1的各预定功能。其中,在空调器1中还附属有遥控器5,该遥控器5具有例如使用红外线或其他通信方式与控制器7进行通信的功能。遥控器5用于用户可以对空调器1的各种控制,实现用户与空调器1之间的交互。
如图2中所示,制冷剂回路10中具备压缩机11、室外换热器13、电子膨胀阀14、储液器15、室内换热器16。其中,室内换热器16和室外换热器13,用于冷凝器或蒸发器来工作。压缩机11从吸入口吸入制冷剂,将在内部压缩后的制冷剂从排出口对室内换热器16排出。压缩机11是进行基于逆变器的转速控制的容量可变的逆变器压缩机11。
室外换热器13具有用于使制冷剂经由储液器15在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之间流通的第一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制冷剂在与电子膨胀阀14之间流通的第二出入口。室外换热器13使在连接于室外换热器13的第二出入口与第一出入口之间的换热管(未图示)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电子膨胀阀14配置在室外换热器13和室内换热器16之间,电子膨胀阀14具有使在室外换热器13和室内换热器16之间流动的制冷剂膨胀而减压的功能。电子膨胀阀14构成为能够变更开度,通过减小开度,使得通过电子膨胀阀14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增加,通过增大开度,使得通过电子膨胀阀14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减小。这样的电子膨胀阀14在制热运转中使从室内换热器16朝向室外换热器13的流动的制冷剂膨胀而减压。此外,即使安装在制冷剂回路10中的其他部件的状态不变化,当膨胀阀的开度变化时,在制冷剂回路1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也会变化。
室内换热器16具有用于使液体制冷剂在与电子膨胀阀14之间流通的第二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气体制冷剂在于与压缩机11的配出口之间流通的第一出入口。室内换热器16使在连接于室内换热器16的第二出入口与第一出入口之间的换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室外换热器13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之间配置有储液器15。在储液器15中,从室外换热器13流向压缩机11的制冷剂被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并且,从储液器15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主要供给气体制冷剂。
室外机2还具备室外风机21,该室外风机21产生通过室外换热器13的室外空气的气流,以促使在换热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该室外风机21可以设置为可以变更转速的风机。此外,室内机3具有室内风机31,室内风机31产生通过室内换热其的室内空气的气流,以促进在换热管中流动的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该室内风机31可以设置为可以变更转速的风机。
如图1、3所示室内机3除了具备上述的室内换热器16、室内风机31以外,还具备壳体,壳体上成长度方向(以下也成为左右方向)上细长地延伸且具有多个开口的箱形状。在壳体的顶面部设有进风口,通过室内风机31的驱动,该进风口附近的室内空气从该进风口被取入壳体的内部,从进风口取入的室内空气通过室内换热器16被输送至室内风机31。
在壳体的底面部形成有出风口,出风口通过从室内风扇连续的风道与壳体的内部连接,从进风口吸入的室内空气有室内换热器16进行热交换之后,通过风道从出风口吹向室内。
控制器7具有内置于室外机2的室外控制器26和内置于室内机3内的室内控制器35。室内控制器35和室外控制器26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能够相互发送/接收信号。
控制器7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DSP(Digital SignalProcessor)、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等作为普通电脑的硬件,在ROM中存储由CPU执行的控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等。
室外控制器26控制压缩机11、电子膨胀阀14以及室外风机21等,因此,室外机2具有:用于测定室外空气的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22,用于检测出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排出管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24)。并且,室外控制器26与室外温度传感器22和排出管温度传感器连接,以接收与室外温度传感器22、排出管温度传感器测定的温度相关的信号。
室内控制器35控制室内风机31等,室内机3具有用于测定在室内换热器16的特定的场所流动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室内换热器16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33)。并且,室内控制器35和室内换热器16温度传感器连接,以接收室内换热器16温度传感器测定的温度相关的信号。
遥控器5具有液晶显示装置5a和按钮5b,用于能够与图3所示的运转开关、温度设定开关、风向设定开关和风量设定开关、防霉设定开关等对应的按钮5b进行这些开关的操作。运转开关是用于在空调器1的运转和停止之间进行切换的开关,每当运转开关被操作时,在运转和停止之间交替的切换。温度设定开关是用于输入用户希望的室温的开关,风向设定开关是用于进行与风向设定开关,风量设定开关是用于输入风量的开关。此外,防霉设定开关使用于空调器1开启自动对室内换热器16进行防霉运转的开关。
控制器7根据上述各传感器的测定值和遥控器5输入的指令或控制器7预先存储的运行指令,来控制控制器7的各种部件。此外,控制器7使用遥控器5的液晶显示装置5a,向用户通知所输入的指令的状况以及控制的状况。
当空调器1开启防霉运转执行时,控制器7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22、排出管温度传感器、室内换热器16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相关信号,控制空调器1进行制热循环或制冷循环,以完成热除菌、结霜、除霜进程,实现对室内换热器16上的细菌进行杀菌,并通过结霜将室内换热器16表面的污垢进行聚集在产生的霜中,然后经过除霜,将凝结的霜化成水,并通过壳体内部设置的水槽流向室内机3外,实现对室内换热器16表面的杀菌清洁,防止室内换热器16上的霉菌通过制热或制冷循环进入室内,使空调风具有霉味影响用户体验,同时防止空调风中出现霉菌吸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空调器1可以通过防霉设定开关触发空调器1开启防霉运转,当然,空调器1也可以在制热模式结束后直接进行防霉运转,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制热模式中室内换热器16的余温进行初阶段的热除菌,可以减少能耗,加快整个防霉运转进程。
除此之外,空调器1还可以设置防霉运转周期,每间隔一防霉运转周期,可以对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进行防霉处理,以解决夏季天气高温高湿时产生的霉菌。
在空调器1的除霉运转时,控制器7控制空调器1的制热循环和热冷循环以使防霉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的防霉运转,在上述防霉运转执行中,在比上述防霉运转执行期间短的第一预定期间使空调器1进行制热循环,在上述第一预订期限以外,使控制器7进行制冷循环;
在执行制热循环的第一预定期间,在比上述第一预定期间短的第二预定期间驱动室内风机31运转,在上述第二预定期间以外,使室内风机31为停止状态的功能。
其中,第一预定期间包括设置在防霉运转执行期间的前段的热除菌时间,以及设置在防霉运转执行期间的后段的除霜时间,第二预定期间位于除霜时间中。
参照图4所示,本申请中空调器1所用的防霉方法包括热除菌过程、结霜过程和除霜过程,工作原理为利用制热模式加热室内换热器16,使其温度维持在56-60℃,时间会随着环境温度的不同而不同,但最长为30-40分钟。换热器温度在56℃以上,可到达灭杀霉菌的效果,热除菌结束后进入室内结霜阶段,并利用烘干对室内换热器16进行除霜,将内盘温度加热到≥45℃,时间维持10分钟,最长时间为20分钟,将霉菌清洗掉,防霉模式结束。
其中热除菌时间内,室内换热器16处于制热循环过程中,室内风机31处于关闭状态;在结霜时间内,室内换热器16处于制冷循环过程中,以使室内换热器16上迅速结霜,此时间段内,室内风机31仍处于关闭状态;在除霜时间内,室内换热器16处于制热循环过程中,以使室内换热器16上化霜,同时时室内风机31以一定的转速进行运转,以加速化霜的速度,同时,由于室内换热器16处于制热循环过程中,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的温度达到除菌温度,可以进一步对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进行杀菌,除菌更彻底,保证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的无菌化。
本申请中空调器1所采用的防霉方法,首先在室内风机31不启动的情况下进行热除菌,然后运行结霜和化霜过程,此过程与常规的防霉功能相比,具有两个优势,一是,除菌过程中温度高,室内蒸发器可以达到56℃以上,时间长,除菌彻底;二是,防霉过程前期室内风机31不启动,先高温杀菌,然后结霜和除霜,让霉菌溶于水后随水分流处空调器1,最后再启动内风机,避免霉味吹入房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化霜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空调器1在制热循环过程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在开启室内风机31,与权衡室内换热器16的升温速度和避免霉味吹入室内之间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33用于检测热除菌过程中室内换热器16的温度,在热除菌时间内,压缩机11首先以第一工作频率执行一段时间后,判断室内换热器16的温度,当室内换热器16的温度满足第一温度阈值时,压缩机11保持第一工作频率不变继续运行,当室内换热器16的温度不满足第一温度阈值时,压缩机11提高预设频率后继续运行。参照图9中,t0-t2时间段内执行热除菌功能,判断室内换热器16的温度,当t1时刻,室内换热器16的温度达到第一温度阈值时,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在当前运行的技术上进行升阶,以更快的达到设定的杀菌温度。需要知道的是,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可以提前根据空调器1的制冷或制热频率进行多档位设置,以更好的进行制热循环和制冷循环。
在防霉运转执行中,除了热除菌时间之外,压缩机11的工作频率至少根据空调器1的运行能力、室外温度和空调出风速度设置。
除了热除菌时间外,还包括结霜时间和除霜时间,在结霜时间中,压缩机11的频率按照制冷自由控制,自由控制的运行频率与空调器1的能力有关,同时还需要兼顾室外温度、风速等因素。根据多个参数影响可以得到压缩机11的工作运行频率的公式,如下:
F=k1×k2×k3×C+b
其中,F为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k1为修正系数,k2为风速修正系数,k3为室外环境温度修正系数,C为空调器1能力参数,b为力矩。
根据多参数综合得到结霜时间的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兼顾室外环境温度、室外机2风速以及空调器1自身的运行能力对制冷效果的影响,调整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以制冷循环中使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达到冰点。
其中空调器1能力为在空调器1出产前的系统测试所得,空调器1能力的具体获得方式可以通过在特定环境下检测空调器1各功能模块的数据情况综合评定获得,本申请中此部分非主要发明点,不加赘述。
在除霜时间内,压缩机11的频率按照制冷自由控制,自由控制的运行频率与空调器1的能力有关,同时还需要兼顾室外温度、风速等因素。根据多个参数影响可以得到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的公式,如下:
F=k1×k2×k3×C+b
其中,F为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k1为修正系数,k2为风速修正系数,k3为室外环境温度修正系数,C为空调器1能力参数,b为力矩。
根据多参数综合得到除霜时间的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兼顾室外环境温度、室外机2风速以及空调器1自身的运行能力对制冷效果的影响,调整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以制热循环中使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达到融点或者杀菌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热除菌时间内,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开到最大。
在热除菌阶段,空调器1处于制热模式下,电子膨胀阀14开度至最大,通过电子膨胀阀14的制冷剂的流路阻力减小,提高换热效率,以使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可以尽快达到杀菌温度,增快防霉进程,同时,防止空调器1冷媒压力过高。
在防霉运转执行中,除了热除菌时间之外,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24检测至与实际冷凝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之间的温差,当温度差值达到第二温度阈值时,电子膨胀阀14开度增大,当温度差值未达到第二温度阈值时,电子膨胀阀14开度减小。
或者,也可以直接通过排气过热度DSH直接判断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情况,在结霜阶段和除霜阶段,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情况根据排气过热度DSH自用控制,当排气过热度DSH大于目标值时,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增大,当排气过热度DSH小于目标值时,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减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热除菌时间内,室外风机21以第一转速运转。
在热除菌阶段,当室外风机21设置为单速电机时,维持转速不变持续运转;当室外风机21设置为双速交流电机,室外风机21则以双速交流电机的最低档进行运行;当室外风机21设置为单个直流电机,室外风机21按照该电机的最低档记性运行;当室外风机21设置为双风扇直流电机或双风扇交流电机,上风机按照最低档运行,下风机处于停止状态。
通过上述设置,将室外风机21的工作转动速度尽可能的调小,以减少室外机2的吸热,这样做的原因是,热除菌阶段,利用空调器1的制热循环加热室内换热器16,因要求室内风机31不启动,室内换热器16容易达到56度以上,避免此过程中空调冷媒系统压力过高造成危险或损伤空调器1系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外风机21可以设置为双速电机,双速电机设置有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且第二速度大于第二速度,在防霉运转执行中,除了热除菌时间之外,控制器7判断室外环境的温度是否达到第三温度阈值,当室外环境的温度达到第三温度阈值时,室外风机21保持第二速度运转,当室外环境的温度未达到第三温度阈值时,室外风机21保持第一速度运转。
参照图10所示,t0-t2为热除菌阶段,t2-t3为结霜阶段,t3-t4为除霜阶段,当室外风机21设置为双速电机时,室外风机21与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在t2-t3阶段,即结霜阶段,空调器1处于制冷模式下,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温度降低以进行结霜,当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的温度未降至第三温度阈值时,室外风机21采用第二速度运行,当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的温度降至第三温度阈值后,室外风机21采用第一速度运行。在t3-t4阶段,即除霜阶段,空调器1处于制热模式下,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温度升高以进行化霜,当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的温度未升到第三温度阈值时,室外风机21采用第一速度运行,当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的温度升到第三温度阈值后,室外风机21采用第二速度运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外风机21可以设置为直流电机,在防霉运转执行中,除了热除菌时间之外,直流电机的转速根据室外环境的温度调整。
在结霜阶段,当室外风机21设置为直流电机时,直流电机的工作档位与室外环境的温度预设设置多种对应条件,示例性的,直流电机的第一档位对应室外环境的温度的第一温度范围,直流电机的第二档位对应室外环境的温度的第二温度范围,直流电机的第三档位对应室外环境的温度的第三温度范围,依此类推,具体设置数量不做限制。当室外环境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范围时,直流电机采用第一档位进行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档位的具体设置和温度范围的具体设置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33还可以检测除霜过程中室内换热器16的温度,当第一温度传感器33检测的温度越高时,缩短室内风机31的驱动时间。通过调整第一温度传感器33检测的温度越高,室内换热器16表面的温度越高,可以利用高温对室内换热器16表面内的水滴加速蒸发,同时还可以利用高温对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进行杀菌,提高防霉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设置生物荧光传感器,以对室内换热器16表面的杀菌效果或防霉效果进行检测,还可以根据生物荧光传感器所检测的数据控制热除菌过程的时间,甚至,当经历过一轮防霉运转后,生物荧光传感器所检测的数据不达标,可以再次开启防霉运转进程。
综合上述,进一步说明整个防霉运转过程。
在热除菌阶段是利用制热模式加热室内换热器16,因要求室内风机31不启动,此时室内换热器16很容易达到56度以上,为避免空调冷媒系统压力过高,需要尽可能减少室外机2的吸热。这就需要外风机转动速度尽可能的小,电子膨胀阀14全开(节流效果弱),压缩机11频率也需特殊控制,具体控制方式如下:
1.室内机3向室外机2发送制热模式;
2.室内风机31停止运转,导风板处于防冷风位置;
3.压缩机11先按照最小频率运行60S,60S后执行如下:
若室内换热器16的温度<56度,则按照最低升频速率升频;
若室内换热器16的温度≥56度,则维持频率不变
4.EEV(电子膨胀阀14):开到最大步数
5.外风机的控制如下:
若电机为单速电机,维持转速不变;
若电机为双速交流电机,则转为低速档;
若电机为单个直流电机,按照最低档运行;
若电机为双风扇(直)交流电机上风机按照最低档运行,下风机停。
当室内换热器16的温度已到达56℃,且维持了30min,最长时间可到40min,热除菌过程结束,停机3min,室内换热器16会进入结霜阶段,控制模式如下:
1.运行制冷模式;
2.室内风机31停止运转,导风板处于防冷风位置;
3.室外压机频率按照制冷自由控制,自由控制的运行频率与空调器1的能力有关,如下述公式:
F=k1×k2×k3×C+b
其中,F为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k1为修正系数,k2为风速修正系数,k3为室外环境温度修正系数,C为空调器1能力参数,b为力矩。
4.电子膨胀阀14按照排气过热度DSH自由控制,若排气过热度DSH大于目标值,则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增大,若排气过热度DSH小于目标值,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减小;
5.室外风机21的风速会按照室外环境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单速电机维持单一风速,双速电机在环境温度为30℃以上保持高风运转,环温30℃以下,保持低风运转,直流电机按照不同的环境温度区间划分为不同转速。当室内换热器16温度低于-19℃,并且维持了6min,最长时间可到12min,结霜阶段结束,停机3min,最后进入除霜阶段,除霜采用烘干法,除霜阶段控制如下:
1.空调器1运行制热模式;
2.室内风机31先防冷风,然后按照低风运转;
3.压缩机11频率以制热模式自由运行,压缩机11的运行频率也与空调器1的能力有关。
4.电子膨胀阀14按照排气过热度DSH自由控制,若排气过热度DSH大于目标值,则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增大,若排气过热度DSH小于目标值,电子膨胀阀14的开度减小;
5.外风机按照室外温度自由转速运行,同结霜阶段原理相同。
当室内换热器16的内盘温度大于等于45℃,且维持10min,最长时间可到20min,除霜阶段结束。以上,整个防霉模式结束,退出停机进入待机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一种空调器1,并针对该空调器1提出了一种防霉方法,空调器1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11、设有循环管路的室内换热器16、室内风机31以及控制器7,控制器7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1的制热循环和制冷循环以使防霉所述室内换热器16的表面的防霉运转,在上述防霉运转执行中,在比上述防霉运转执行期间短的第一预定期间使所述空调器1进行制热循环,在上述第一预定期限以外,使所述控制器7进行制冷循环;在执行制热循环的第一预定期间,在比上述第一预定期间短的第二预定期间驱动所述室内风机31运转,在上述第二预定期间以外,使所述室内风机31为停止状态的功能。在防霉过程前期室内风机31不启动,先高温杀菌,然后结霜和除霜,让霉菌溶于水后随水分流处空调器1,最后再启动内风机,避免霉味吹入房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其用于压缩制冷剂;
室内换热器,其设有循环管路;
以及室内风机;
控制器,被配置为,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制热循环和制冷循环以使防霉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表面的防霉运转,在上述防霉运转执行中,在比上述防霉运转执行期间短的第一预定期间使所述空调器进行制热循环,在上述第一预定期限以外,使所述控制器进行制冷循环;
在执行制热循环的第一预定期间,在比上述第一预定期间短的第二预定期间驱动所述室内风机运转,在上述第二预定期间以外,使所述室内风机为停止状态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预定期间包括设置在防霉运转执行期间的前段的热除菌时间,以及设置在防霉运转执行期间的后段的除霜时间,所述第二预定期间位于所述除霜时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其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上,用于检测热除菌过程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
在热除菌时间内,压缩机首先以第一工作频率执行一段时间后,判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当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满足第一温度阈值时,所述压缩机保持第一工作频率不变继续运行,当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不满足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所述压缩机提高预设频率后继续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除热除菌时间之外,压缩机的工作频率至少根据空调器的运行能力、室外温度和空调出风速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膨胀阀,在热除菌时间内,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开到最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除热除菌时间以外,判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与实际冷凝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当温度差值达到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当温度差值未达到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外风机,在热除菌时间内,所述室外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除热除菌时间以外,当所述室外风机设置为双速电机,所述双速电机设置有第一速度和第二速度,且所述第二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速度,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判断室外环境的温度是否达到第三温度阈值,当室外环境的温度达到第三温度阈值时,所述室外风机保持第二速度运转,当室外环境的温度未达到第二温度阈值时,所述室外风机保持第一速度运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当除热除菌时间以外,当所述室外机设置为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转速根据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调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还检测除霜过程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越高时,缩短所述室内风机的驱动时间。
CN202211273619.0A 2022-10-18 2022-10-18 空调器 Pending CN1155235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3619.0A CN115523533A (zh) 2022-10-18 2022-10-18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3619.0A CN115523533A (zh) 2022-10-18 2022-10-18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3533A true CN115523533A (zh) 2022-12-27

Family

ID=84703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73619.0A Pending CN115523533A (zh) 2022-10-18 2022-10-18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35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02326B2 (en) Air conditioner with housing having discharge hole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I689688B (zh) 空調機、空調機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式
CN107514683A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自清洁控制方法
JP2007093201A (ja) 冷蔵庫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2254219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自清洁控制方法
KR102388708B1 (ko) 옷장
KR101650788B1 (ko) 냉동사이클을 이용한 다목적 건조기
CN109539492A (zh) 一种空调自清洁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7062534B (zh) 防凝露控制系统、空调器及防凝露控制方法
CN11203297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77986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4183880B (zh) 一种防霉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JP2002323250A (ja) 空気調和機
KR20170089049A (ko) 에어컨장치
KR100692894B1 (ko) 쾌적한 냉방을 위한 제습운전이 가능한 에어컨과 그에사용되는 실내기 및 제습운전 방법
CN115523533A (zh) 空调器
CN214199455U (zh) 食品风干柜系统
JP4409316B2 (ja) 冷却装置
CN110736142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不降温快速除湿控制方法
CN112432449A (zh) 食品风干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KR100430002B1 (ko) 욕실용 공조기의 운전제어방법
CN209399627U (zh) 具有除湿功能的医用冷藏柜
KR20170138703A (ko) 에어컨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435443B1 (ja) 空気調和機
KR20050023788A (ko) 냉장고의 온도제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