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3257A - 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3257A
CN115503257A CN202211028561.3A CN202211028561A CN115503257A CN 115503257 A CN115503257 A CN 115503257A CN 202211028561 A CN202211028561 A CN 202211028561A CN 115503257 A CN115503257 A CN 1155032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teel belt
driving
heating
driven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85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龙日
陈明
刘嘉兵
周研
张冬
喻薛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w Katop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w Katop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w Katop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w Katop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85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32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3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3257A/zh
Priority to EP23192768.2A priority patent/EP4372836A3/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compressing or compa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9/00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 B29C69/02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of moulding technique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24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1/28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by depositing flowable material on an endless bel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3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1/46Heating 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2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9C43/24Calend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compressing or compaction
    • H01M4/0435Rolling or calende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8875Methods for shaping the electrode into free-standing bodies, like sheets, films or grids, e.g. moulding, hot-pressing, casting without support, extrusion without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H01M4/88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8878Treatment steps after deposition of the catalytic active composition or after shaping of the electrode being free-standing body
    • H01M4/8896Pressing, rolling, calende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该设备包括机架,还包括下钢带机构、位于下钢带机构上方的上钢带机构、加热机构和压延机构;所述下钢带机构包括下驱动辊、下从动辊以及套接在下驱动辊和下从动辊上的下钢带,所述下驱动辊和下从动辊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下从动辊和下钢带的上方设有加料区;所述上钢带机构包括上驱动辊、上从动辊以及套接在上驱动辊和上从动辊上的上钢带,所述上驱动辊和上从动辊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驱动辊与下驱动辊对应,所述上从动辊位于所述上驱动辊和加料区之间,所述上钢带与下钢带之间具有间隙。本发明可实现连续化生产、一次性成膜,且不易断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采用对辊开炼机来制造锂电池的干法电极膜片。对辊开炼机通常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的加热辊,在制造锂电池干法电极膜片时,先将电极粉料加入到两个加热辊之间,然后在两个加热辊的转动作用下将电极粉料挤压成电极膜片,该种方式通常存在电极粉料成膜不能实现连续化生产且易出现断裂的风险,且形成的电极膜片需要通过其他辊压机进行多次反复辊压以实现将电极膜片减薄和修正,这样才能得到所需厚度的电极膜片,因而无法一次性成膜,无法进行批量化生产,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可实现连续化生产、一次性成膜,且不易断裂,可实现批量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包括机架,还包括下钢带机构、位于所述下钢带机构上方的上钢带机构、加热机构和压延机构;所述下钢带机构包括下驱动辊、下从动辊以及套接在所述下驱动辊和下从动辊上的下钢带,所述下驱动辊和下从动辊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下从动辊和下钢带的上方设有加料区,所述下从动辊的远离下驱动辊的一侧设有下加热模组;所述上钢带机构包括上驱动辊、上从动辊以及套接在所述上驱动辊和上从动辊上的上钢带,所述上驱动辊和上从动辊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驱动辊与下驱动辊对应,所述上从动辊位于所述上驱动辊和加料区之间,所述上钢带与下钢带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沿所述上从动辊至上驱动辊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上从动辊的远离上驱动辊的一侧设有上加热模组;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下钢带的内侧并位于所述上从动辊的下方;所述压延机构设置在所述下驱动辊、上驱动辊和所述上从动辊之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钢带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下驱动辊转动的下驱动模组,所述下驱动模组包括下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下驱动电机连接的下减速器,所述下减速器与所述下驱动辊的一端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钢带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上驱动辊转动的上驱动模组,所述上驱动模组包括上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上驱动电机连接的上减速器,所述上减速器与所述上驱动电机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加热模组包括下加热罩和下加热管,所述下加热罩环绕在所述下从动辊的外周,所述下加热罩的靠近所述下从动辊的一侧开口并与下钢带不接触,该开口与下钢带对应,所述下加热罩内设有下安装部,所述下安装部内设有所述下加热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加热模组包括上加热罩和上加热管,所述上加热罩环绕在所述上从动辊的外周,所述上加热罩的靠近所述上从动辊的一侧开口并与上钢带不接触,该开口与上钢带对应,所述上加热罩内设有上安装部,所述上安装部内设有所述上加热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顶端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下钢带对应并与下钢带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为陶瓷加热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对辊压延组件,所述两个对辊压延组件分别为第一对辊压延组件和第二对辊压延组件,所述第一对辊压延组件设置在所述上从动辊与第二对辊压延组件之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对辊压延组件包括第一下压延辊、第一上压延辊以及两个第一驱动模组,所述第一上压延辊和第一下压延辊呈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下压延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钢带的内侧,且抵接到所述下钢带,所述第一下压延辊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一上压延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上钢带的内侧,且抵接到所述上钢带,所述第一上压延辊可相对所述机架上下滑动,所述两个第一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上压延辊上下滑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下压延辊、第一上压延辊均为加热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对辊压延组件包括第二下压延辊、第二上压延辊以及两个第二驱动模组,所述第二上压延辊和第二下压延辊呈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下压延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钢带的内侧,且抵接到所述下钢带,所述第二下压延辊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二上压延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上钢带的内侧,且抵接到所述上钢带,所述第二上压延辊可相对所述机架上下滑动,所述两个第二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上压延辊上下滑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下压延辊、第二上压延辊均为加热辊。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驱动下驱动辊转动,从而使下钢带和下从动辊转动,同时同步驱动上驱动辊沿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上钢带和上从动辊沿相反的方向转动;通过下加热模组对下钢带进行加热,通过上加热模组对上钢带进行加热;通过加料区将电极粉料加入到下钢带上,以通过下钢带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以及通过下钢带带动电极粉料朝靠近下驱动辊和上驱动辊的方向移动,在下钢带带动电极粉料朝靠近下驱动辊和上驱动辊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机构对下钢带进行加热;当电极粉料进入到上钢带和下钢带之间的间隙内时,通过上钢带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通过上钢带和下钢带挤压电极粉料,从而使电极粉料形成电极膜片,形成的电极膜片可在上钢带和下钢带的带动下朝靠近下驱动辊和上驱动辊的方向移动;通过压延机构对电极膜片进行挤压,从而可实现将电极膜片压实、减薄和修正,如此即得到所需的电极膜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下钢带机构、上钢带机构、加热机构和压延机构,电极粉料成膜可实现连续化生产、一次性成膜,且不易断裂,无需反复辊压,可实现批量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的后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去掉下钢带、上钢带、上从动辊、下加热模组、上加热模组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包括机架10、下钢带机构20、位于下钢带机构20上方的上钢带机构30、加热机构40和压延机构。下钢带机构20、上钢带机构30、加热机构40和压延机构具设置在机架10上。
如图1至图3所示,机架10包括底座12以及两个侧框架。两个侧框架分别设置在底座12顶端的前侧、后侧。
每个侧框架分别包括安装板142、第一部分143和第二部分。两个侧框架的安装板142分别设置在底座12顶端的前侧、后侧并呈前后相对设置。第一部分143和第二部分沿机架10的长度方向呈并排设置。第一部分143为一“日”型框架,靠近底座12的左端。第一部分143具有第一安装空间、第二安装空间,第一安装空间、第二安装空间沿机架10的长度方向呈并排设置,第一安装空间靠近第二部分,第二安装空间位于第一安装空间和底座12的左端之间。第二部分包括竖向板1452、下横向板1453、上横向板1454和倾斜板1455。下横向板1453、上横向板1454依次位于对应的安装板142的上方。竖向板1452设置在对应的安装板142的顶端。竖向板1452靠近底座12的右端。下横向板145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部分143的右端,另一端设置在竖向板1452的顶端。上横向板1454的一端设置在第一部分143的右端,另一端设置在倾斜板1455的顶端,倾斜板1455的底端设置在竖向板1452的顶端。
上钢带机构20包括下驱动辊22、下从动辊23、套接在下驱动辊22和下从动辊23上的下钢带24以及用于驱动下驱动辊22转动的下驱动模组。
下驱动辊22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222设置在两个第一部分143的左端。下从动辊2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232设置在两个安装板142的顶端。下驱动辊22靠近底座12的左端,下从动辊23靠近底座12的右端。下从动辊23和下驱动辊22大小相同,且下从动辊23的中心和下驱动辊22的中心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因而下钢带24呈水平设置。下驱动模组包括下驱动电机25和下减速器26,下驱动电机25设置在下减速器26上,下减速器26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部分143的左端。下驱动电机25的输出端与下减速器26的输入端连接,下减速器26的输出端与下驱动辊22的一端连接。下驱动辊22作为主动辊,当下驱动电机25通过下减速器26实现驱动下驱动辊22转动时,在下钢带24的作用下,从而可带动下从动辊23转动。本实施例中,下驱动辊2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下钢带24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即沿逆时针方向循环运行、下从动辊2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如图1和图4所示,下从动辊23和下钢带24的上方设有加料区70,电极粉料(电极粉料为锂电池干法电极的正、负极材料)可经加料区70加入到下钢带24上,从而通过下钢带24可带动电极粉料朝靠近下驱动辊22和上驱动辊32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下从动辊23和下钢带24的上方设有两个呈前后相对设置的挡板72,挡板72的长度方向与机架10的长度方向相同,两个挡板72之间形成上述的加料区70。加料区70的宽度与下钢带24的宽度对应。两个挡板72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板73上,两个连接板的73顶端穿设有两个连杆74,连杆7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部分的下横向板1453上。
下从动辊23的远离下驱动辊22的一侧设有下加热模组。下加热模组用于对下钢带24进行加热,从而通过下钢带24可实现对经加料区70加入到下钢带24上的电极粉料进行加热,下钢带24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的温度为160-200℃,优选为180℃,通过下钢带24对电极粉料加热,从而可实现活化电极粉料中的粘接剂,这样电极粉料在高温下可被挤压成膜。
如图1和图4所示,下加热模组包括设置在底座12顶端的下加热罩27和下加热管272,下加热罩27的靠近下从动辊23的一侧具有弧面,下加热罩27通过弧面环绕在下从动辊23的外周。下加热罩27的长度略大于下钢带24的宽度,下加热罩27的靠近下从动辊23的一侧开口,该开口与下钢带24对应,下加热罩27的靠近从动辊23的一侧与下钢带24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与下钢带24不接触。下加热罩27内设有下安装部271,下安装部271呈弧形,下安装部271的两端设置在下加热罩27两侧的内壁上,下安装部271环绕在下从动辊23的外周并与下钢带24之间具有间隙。下安装部271内设有下加热管272,下加热管272例如为电加热管,下加热管272的一端用于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下加热罩27的一侧外壁设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下加热管272为多个,多个下加热管272沿下安装部271的周向间隔分布。下加热管27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下加热管272通电后发热,从而可实现对下钢带24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下从动辊2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232滑动设置在两个安装板142的顶端。下从动辊23的两端通过两个轴承座232可在两个安装板142的顶端进行左右滑动。具体的,两个安装板142的顶端分别设有下滑轨,两个轴承座232分别与两个安装板142上的下滑轨滑动配合并可沿对应的下滑轨进行左右滑动,进而可带动下从动辊23左右滑动。
两个安装板142的顶端分别设有下张紧气缸28,两个下张紧气缸28的气缸轴分别与两个轴承座232连接,从而通过两个下张紧气缸28可实现驱动两个轴承座232左右滑动,进而可带动下从动辊23左右滑动。通过设置的下张紧气缸28可实现调节下钢带24的张紧力,以实现将下钢带24张紧。
上钢带机构30包括上驱动辊32、上从动辊33、套接在上驱动辊32和上从动辊33上的上钢带34以及驱动上驱动辊32转动的上驱动模组。
上驱动辊32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322设置在两个第一部分143的左端。上驱动辊32与下驱动辊22对应。上从动辊3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332设置在两个第二部分的下横向板1453的顶端。上从动辊33位于上驱动辊32和下从动辊23之间。上钢带34与下钢带24之间具有间隙。上从动辊33和上驱动辊32的大小相同,且上从动辊33的中心位于上驱动辊32的中心的上方,因而上钢带34相对下钢带24呈倾斜设置,因此,上钢带34与下钢带24之间的间隙的宽度沿上从动辊33至上驱动辊32的方向逐渐减小。上驱动模组包括上驱动电机35和上减速器36,上驱动电机35设置在上减速器36上,上减速器36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一部分143的左端。上驱动电机35的输出端与上减速器36的输入端连接,上减速器36的输出端与上驱动辊32的一端连接。上驱动电机35与下驱动电机25对应,上减速器36与下减速器26对应。上驱动辊32作为主动辊,上从动辊33作为从动辊,上钢带34作为同步带,当上驱动电机35通过上减速器36实现驱动上驱动辊32转动时,在上钢带34的作用下,从而可带动上从动辊33转动。上驱动辊32的转动方向与下驱动辊22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上钢带34的转动方向与下钢带24的转动方向相反、上从动辊33的转动方向与下从动辊23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上驱动辊3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上钢带3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即沿顺时针方向循环运行、上从动辊3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上驱动辊32的转速与下驱动辊22的转速相同,从而上钢带34的转速与下钢带24的转速相同、上从动辊33的转速与下从动辊23的转速相同。在实际应用时,电极粉料在下钢带24的带动下进入到上钢带34和下钢带24之间的间隙内后,利用上钢带34和下钢带24的相互作用力可实现挤压电极粉料,从而使电极粉料形成电极膜片,形成的电极膜片可在上钢带34和下钢带24的带动下朝靠近上驱动辊32和下驱动辊22的方向移动。
上从动辊33的远离上驱动辊32的一侧设有上加热模组。上加热模组用于对上钢带34进行加热,从而当电极粉料在下钢带24的带动下进入到间隙内时,通过上钢带34可实现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上钢带34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的温度为160-200℃,优选为180℃,通过上钢带34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从而可实现活化电极粉料中的粘接剂,这样便于电极粉料在高温下被挤压成膜。
如图4所示,上加热模组包括上加热罩37和上加热管372,上加热罩37的形状为弧形,上加热罩37环绕在上从动辊33的外周,上加热罩37的长度略大于上钢带34的宽度,上加热罩37的靠近上从动辊33的一侧开口,该开口与上钢带34对应,上加热罩37的靠近从动辊33的一侧与上钢带34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与上钢带34不接触。上加热罩37通过安装件373设置在两个第二部分的上横向板1454的顶端,如图1和图4所示。上加热罩37内设有上安装部371,上安装部371呈弧形,上安装部371的两端设置在上加热罩37两侧的内壁上,上安装部371环绕在上从动辊33的外周并与上钢带34之间具有间隙。上安装部371内设有上加热管372,上加热管372例如为电加热管,上加热管372的一端用于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上加热罩37的一侧外壁设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上加热管372为多个,多个上加热管372沿上安装部371的周向间隔分布。上加热管37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上加热管372通电后发热,从而可实现对上钢带34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上从动辊3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332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二部分的下横向板1453的顶端。上从动辊33的两端通过两个轴承座332可在两个第二部分的下横向板1453的顶端进行左右滑动。具体的,两个第二部分的下横向板1453的顶端分别设有上滑轨,两个轴承座332分别与两个第二部分的下横向板1453上的上滑轨滑动配合并可沿对应的上滑轨进行左右滑动,进而可带动上从动辊33左右滑动。
两个第二部分的下横向板1453的顶端分别设有上张紧气缸38,两个上张紧气缸38的气缸轴分别与两个轴承座332连接,从而通过两个上张紧气缸38可实现驱动两个轴承座332左右滑动,进而可带动上从动辊33左右滑动。通过设置的上张紧气缸38可实现调节上钢带34的张紧力,以实现将上钢带34张紧。
如图4和图5所示,加热机构40设置下钢带24的内侧并位于上从动辊33的下方,加热机构40用于对下钢带24进行加热,加热机构40对下钢带24进行加热的温度为160-200℃,优选为180℃,在下钢带24带动电极粉料朝靠近下驱动辊22和上驱动辊32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机构40对下钢带24加热,从而通过下钢带24可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这样可使电极粉料的温度保持恒定,以便于通过上钢带34和下钢带24将电极粉料挤压成膜。
本实施例中,加热机构40为三个,三个加热机构40沿靠近下驱动辊22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可以理解地,加热机构40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三个加热机构40中,其中第一个加热机构40靠近加料区70的左端,第二个加热机构40位于上从动辊33的下方,第三个加热机构40位于上从动辊33的远离的上加热罩37的一侧。
加热机构40包括支架42以及设置在支架42顶端的方形加热器43,支架4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横向连接板14532上,两个横向连接板14532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部分的下横向板1453上。加热器43为三个,三个加热器43沿支架42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可以理解地,加热器4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加热器43优选为陶瓷加热器,通过陶瓷发热器发热,从而可实现对下钢带24进行加热,可以理解地,加热器43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加热器。
本实施例中,沿下从动辊23至下驱动辊22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四个过辊44,如图4所示,下钢带24从四个过辊44上经过,四个过辊44靠近下从动辊23用于对下钢带24进行支撑,由于电极粉料经加料区70加入到下钢带24上后,在电极粉料的重力作用下,下钢带24通常会向下变形,而通过设置的四个过辊44对下钢带24进行支撑,从而可避免下钢带24的变形,保证下钢带24处于水平状态。相邻的两个过辊44之间设置有一个上述的加热机构40。过辊44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442设置在两个横向连接板14532上。可以理解地,过辊4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如图4所示,下驱动辊22处、下从动辊23处、上驱动辊32处、上从动辊33处、下钢带24的内侧、上钢带34的内侧分别设有刮料板80,设置的刮料板80可实现将对应的辊上的电极粉料以及对应的钢带内侧的电极粉料刮除。
压延机构设置在下驱动辊22、上驱动辊32和上从动辊33之间,用于对电极膜片进行挤压以实现将电极膜片压实、减薄和修正。
具体的,如图1至图4所示,压延机构包括两个对辊压延组件,两个对辊压延组件分别为第一对辊压延组件和第二对辊压延组件,第一对辊压延组件设置在上从动辊33与第二对辊压延组件之间。
第一对辊压延组件包括第一下压延辊52、第一上压延辊53以及两个第一驱动模组。第一上压延辊53位于第一下压延辊52的上方并与第一下压延辊52呈上下相对设置。第一下压延辊52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522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部分143的第一安装空间内的底部,从而第一下压延辊52与机架10相对固定。第一下压延辊52位于下钢带24的内侧且抵接到下钢带24。第一上压延辊5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532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部分143的第一安装空间的内壁上,第一上压延辊53可在两个第一部分143的第一安装空间内进行上下滑动,从而第一上压延辊53可相对机架10上下滑动。具体的,每个轴承座532的左端、右端分别与两个滑轨533滑动配合,两个滑轨53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安装空间的两侧内壁上,每个轴承座532可沿对应的两个滑轨533上下滑动,从而可带动第一上压延辊53上下滑动。第一上压延辊53位于上钢带34的内侧并抵接到上钢带34。在实际应用时,由于第一下压延辊52和第一上压延辊53分别抵接到下钢带24、上钢带34,且间隙的宽度沿上从动辊33至上驱动辊32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通过第一下压延辊52、第一上压延辊53可实现对电极膜片进行第一次挤压以实现将电极膜片进行第一次压实、减薄和修正。
第一下压延辊52、第一上压延辊53均为加热辊,从而通过第一下压延辊52、第一上压延辊53还可实现对下钢带24、上钢带34进行加热,从而可实现对电极膜片进行加热,以活化粘接剂,便于对电极膜片进行挤压。第一下压延辊52的一端、第一上压延辊53的一端分别通过导电滑环座安装有导电滑环,第一下压延辊52的发热管、第一上压延辊53的发热管分别通过对应的导电滑环可实现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当第一下压延辊52的发热管、第一上压延辊53的发热管通电后,即可实现对下钢带24、上钢带34加热。
两个第一驱动模组用于驱动第一上压延辊53上下滑动。两个第一驱动模组分别与两个轴承座532对应。
第一驱动模组包括第一连接块54、第一丝杆螺母55、第一丝杆56和第一驱动件57。第一连接块54设置在对应的轴承座532的顶端。第一连接块54的顶端设有呈近似矩形状的安装孔,第一丝杆螺母55的底端设置在安装孔内。第一丝杆56与第一丝杆螺母55螺纹配合,第一丝杆56部分伸出第一丝杆螺母55的顶端之外,第一丝杆56的顶端从对应的第一安装空间内的顶部的通孔中伸出且与第一驱动件57连接,通孔内设有轴承,轴承套设到第一丝杆56的外周以对第一丝杆56提供转动支撑。第一驱动件57为一手轮,可以理解地,第一驱动件57也可以为一电机。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转动手轮,从而可带动第一丝杆56转动,第一丝杆56的转动可带动第一丝杆螺母55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第一连接块55上下移动,进而可带动对应的轴承座532沿对应的两个滑轨533上下滑动,进而可带动第一上压延辊53上下滑动。通过第一上压延辊53的上下滑动,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电极膜片实际所需要的厚度来调节第一上压延辊53与第一下压延辊52之间的距离,进而可调节上钢带34和下钢带24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如此在通过第一上压延辊53和第一下压延辊52对电极膜片进行挤压时,即可得到所需厚度的电极膜片。
第一连接块54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连接座、荷重传感器和压板,连接座、荷重传感器和压板均呈圆状,连接座设置在对应的轴承座532的顶端,压板的顶端设有上述的安装孔。设置的荷重传感器,可测量出第一下压延辊52和第一上压延辊53对电极膜片的挤压力。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对辊压延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一千分表58,两个第一千分表58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部分143的顶端。两个第一驱动模组的第一连接块54的顶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连接件542,第一连接件542呈Z型,两个第一连接件542位于两个第一部分143之间,每个第一千分表58对应一个第一连接件542。第一千分表58的测量杆的端部抵接到对应的第一连接件542的顶端,通过设置的第一千分表58可测量出第一上压延辊53上下滑动的距离,测量精确,便于操作员调节第一上压延辊53与第一下压延辊52之间的距离。
第一千分表58也可以用例如第一百分表、第一万分表代替。
第二对辊压延组件的结构与第一对辊压延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二对辊压延组件包括第二下压延辊62、第二上压延辊63以及两个第二驱动模组。第二上压延辊63位于第二下压延辊62的上方并与第二下压延辊62呈上下相对设置。第二下压延辊62的两端、第二下压延辊62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622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部分143的第二安装空间内的底部,从而第二下压延辊62与机架10相对固定。第二下压延辊62位于下钢带24的内侧且抵接到下钢带24。第二上压延辊63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632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部分143的第二安装空间的内壁上,第二上压延辊63可在两个第一部分143的第二安装空间内进行上下滑动,从而第二上压延辊63可相对机架10上下滑动。具体的,每个轴承座632的左端、右端分别与两个滑轨633滑动配合,两个滑轨63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二安装空间的两侧内壁上,每个轴承座632可沿对应的两个滑轨633上下滑动,从而可带动第二上压延辊63上下滑动。第二上压延辊63位于上钢带34的内侧并抵接到上钢带34。在实际应用时,由于第二下压延辊62和第一上压延辊63分别抵接到下钢带24、上钢带34,且间隙的宽度沿上从动辊33至上驱动辊32的方向逐渐减小,从而通过第一下压延辊62、第一上压延辊63可实现对电极膜片进行第二次挤压以实现对电极膜片的厚度进行第二次压实、减薄和修正,如此即可得到所需的电极膜片。
第二下压延辊62、第二上压延辊63均为加热辊,从而通过第二下压延辊62、第二上压延辊63还可实现对下钢带24、上钢带34进行加热,从而可实现对电极膜片进行加热,以活化粘接剂,便于对电极膜片进行挤压。第二下压延辊62的一端、第二上压延辊63的一端分别通过导电滑环座安装有导电滑环,第二下压延辊62的发热管、第二上压延辊63的发热管通过对应的导电滑环可实现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当第二下压延辊62的发热管、第二上压延辊63的发热管通电后,即可实现对下钢带24、上钢带34加热。
两个第二驱动模组用于驱动第二上压延辊63上下滑动。两个第二驱动模组分别与两个轴承座632对应。
第二驱动模组包括第二连接块64、第二丝杆螺母65、第二丝杆66和第二驱动件67。第二连接块64设置在对应的轴承座632的顶端。第二连接块64的顶端设有呈近似矩形状的安装孔,第二丝杆螺母65的底端设置在安装孔内。第二丝杆66与第二丝杆螺母65螺纹配合,第二丝杆66部分伸出第二丝杆螺母65的顶端之外,第二丝杆66的顶端从对应的第二安装空间内的顶部的通孔中伸出且与第二驱动件67连接,通孔内设有轴承,轴承套设到第二丝杆66的外周以对第二丝杆66提供转动支撑。第二驱动件67为一手轮,可以理解地,第二驱动件67也可以为一电机。在实际应用时,通过转动手轮,从而可带动第二丝杆66转动,第二丝杆66的转动可带动第二丝杆螺母65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第二连接块64上下移动,进而可带动对应的轴承座632沿对应的两个滑轨633上下滑动,进而可带动第二上压延辊63上下滑动。通过第二上压延辊63的上下滑动,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电极膜片实际所需要的厚度来调节第二上压延辊63和第二下压延辊62之间的距离,进而可调节上钢带34与下钢带24之间的间隙的宽度,如此在通过第二上压延辊63和第二下压延辊62对电极膜片进行挤压时,即可得到所需厚度的电极膜片。
第二连接块64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连接座、荷重传感器和压板,连接座、荷重传感器和压板均呈圆状,连接座设置在对应的轴承座632的顶端,压板的顶端设有上述的安装孔。设置的荷重传感器,可测量出第二下压延辊62和第二上压延辊63对电极膜片的挤压力。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对辊压延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二千分表68,两个第二千分表68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部分143的顶端。两个第二驱动模组的第二连接块64的顶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二连接件642,第二连接件642呈Z型,两个第二连接件642位于两个第一部分143之间,每个第二千分表68对应一个第二连接件642。第二千分表68的测量杆的端部抵接到对应的第二连接件642的顶端,通过设置的第二千分表68可测量出第二上压延辊63上下滑动的距离,测量精确,便于操作员调节第二上压延辊63与第二下压延辊62之间的距离。
第二千分表68也可以用例如第二百分表、第二万分表代替。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对辊压延组件的数量还可以是其他例如三个、四个、四个以上等多个,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对辊压延组件的数量。
通过上述的结构,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先通过下驱动模组驱动下驱动辊2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下钢带24和下从动辊2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通过上驱动模组驱动上驱动辊32同步转动,从而使上钢带34和上从动辊3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下加热模组和上加热模组分别对下钢带24、上钢带34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加料区70将电极粉料加入到下钢带24上,由于下钢带24被下加热模组加热,从而通过下钢带24可实现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以活化电极粉料中的粘接剂,同时通过下钢带24可带动电极粉料朝靠近下驱动辊22和上驱动辊32的方向移动,在下钢带24带动电极粉料朝靠近下驱动辊22和上驱动辊32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机构40对下钢带24进行加热,从而通过下钢带24可对电极粉料加热以使电极粉料的温度保持恒定。当电极粉料进入到上钢带34和下钢带24之间的间隙内时,由于上钢带34被上加热模组加热,从而通过上钢带34可实现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以活化电极粉料中的粘接剂,同时通过上钢带34和下钢带24挤压电极粉料,从而使电极粉料形成电极膜片,形成的电极膜片可在上钢带34和下钢带24的带动下朝靠近下驱动辊22和上驱动辊32的方向移动。在电极膜片移动的过程中,先通过第一对辊压延组件的第一下压延辊52和第一上压延辊53对电极膜片进行第一次挤压,由于间隙的宽度沿上从动辊33至上驱动辊32的方向逐渐减小,因而通过第一下压延辊52和第一上压延辊53可实现将电极膜片进行第一次压实、减薄和修正,然后再通过第二对辊压延组件的第二下压延辊62和第二上压延辊63对电极膜片进行第二次挤压,从而可实现将电极膜片进行第二次压实、减薄和修正,如此即得到所需的电极膜片。在通过第一下压延辊52和第一上压延辊53对电极膜片进行挤压的过程中以及通过第二下压延辊62和第二上压延辊63对电极膜片进行挤压的过程中,通过第一下压延辊52和第一上压延辊53、第二下压延辊62和第二上压延辊63还可实现对电极膜片进行加热,以便于对电极膜片进行挤压。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下钢带机构20、上钢带机构30、加热机构40和压延机构,电极粉料成膜可实现连续化生产、一次性成膜,且不易断裂,无需反复辊压,可实现批量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基于上述的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还提供了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通过下驱动模组的下驱动电机25、下减速器26驱动下驱动辊2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下钢带24和下从动辊2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通过上驱动模组的上驱动电机35、上减速器36同步驱动上驱动辊33沿相反的方向转动即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上钢带34和上从动辊33沿相反的方向转动即沿顺时针方向。
步骤S4、通过下加热模组的下加热管272对下钢带24进行加热,通过上加热模组的上加热管372对上钢带34进行加热。
步骤S6、通过加料区70将电极粉料加入到下钢带24上,由于下钢带24被下加热模组进行加热,从而通过下钢带24可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以活化电极粉料中的粘接剂,同时通过下钢带24可带动电极粉料朝靠近下驱动辊22和上驱动辊32的方向移动。下钢带24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的温度为160-200℃,优选为180℃。
在下钢带24带动电极粉料朝靠近下驱动辊22和上驱动辊32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机构40的加热器43对下钢带24进行加热,从而通过下钢带24可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以使电极粉料的温度保持恒定。加热机构40的加热器43对下钢带24进行加热的温度为160-200℃,优选为180℃。
步骤S8、当电极粉料进入到上钢带34和下钢带24之间的间隙内时,由于上钢带34被上加热模组加热,从而通过上钢带34可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以活化电极粉料中的粘接剂,同时通过上钢带34和下钢带24挤压电极粉料,从而使电极粉料形成电极膜片,形成的电极膜片可在上钢带34和下钢带24的带动下朝靠近下驱动辊22和上驱动辊32的方向移动。上钢带34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的温度为160-200℃,优选为180℃。
步骤S10、在电极膜片移动的过程中,先通过压延机构的第一对辊压延组件的第一下压延辊52和第一上压延辊53可对电极膜片进行第一次挤压,由于间隙的宽度沿上从动辊33至上驱动辊32的方向逐渐减小,因而通过第一下压延辊52和第一上压延辊53可实现将电极膜片进行第一压实、减薄和修正,然后再通过压延机构的第二对辊压延组件的第二下压延辊62和第二上压延辊63可对电极膜片进行第二次挤压,从而可实现将电极膜片进行第二次压实、减薄和修正,如此即得到所需的电极膜片。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钢带机构、位于所述下钢带机构上方的上钢带机构、加热机构和压延机构;
所述下钢带机构包括下驱动辊、下从动辊以及套接在所述下驱动辊和下从动辊上的下钢带,所述下驱动辊和下从动辊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下从动辊和下钢带的上方设有加料区,所述下从动辊的远离下驱动辊的一侧设有下加热模组;
所述上钢带机构包括上驱动辊、上从动辊以及套接在所述上驱动辊和上从动辊上的上钢带,所述上驱动辊和上从动辊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驱动辊与下驱动辊对应,所述上从动辊位于所述上驱动辊和加料区之间,所述上钢带与下钢带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沿所述上从动辊至上驱动辊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上从动辊的远离上驱动辊的一侧设有上加热模组;
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下钢带的内侧并位于所述上从动辊的下方;
所述压延机构设置在所述下驱动辊、上驱动辊和所述上从动辊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钢带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下驱动辊转动的下驱动模组,所述下驱动模组包括下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下驱动电机连接的下减速器,所述下减速器与所述下驱动辊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带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上驱动辊转动的上驱动模组,所述上驱动模组包括上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上驱动电机连接的上减速器,所述上减速器与所述上驱动电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热模组包括下加热罩和下加热管,所述下加热罩环绕在所述下从动辊的外周,所述下加热罩的靠近所述下从动辊的一侧开口并与下钢带不接触,该开口与所述下钢带对应,所述下加热罩内设有下安装部,所述下安装部内设有所述下加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模组包括上加热罩和上加热管,所述上加热罩环绕在所述上从动辊的外周,所述上加热罩的靠近所述上从动辊的一侧开口并与上钢带不接触,该开口与上钢带对应,所述上加热罩内设有上安装部,所述上安装部内设有所述上加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顶端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下钢带对应并与下钢带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陶瓷加热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对辊压延组件,所述两个对辊压延组件分别为第一对辊压延组件和第二对辊压延组件,所述第一对辊压延组件设置在所述上从动辊与第二对辊压延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辊压延组件包括第一下压延辊、第一上压延辊以及两个第一驱动模组,所述第一上压延辊和第一下压延辊呈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下压延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钢带的内侧,且抵接到所述下钢带,所述第一下压延辊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一上压延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上钢带的内侧,且抵接到所述上钢带,所述第一上压延辊可相对所述机架上下滑动,所述两个第一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上压延辊上下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压延辊、第一上压延辊均为加热辊。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辊压延组件包括第二下压延辊、第二上压延辊以及两个第二驱动模组,所述第二上压延辊和第二下压延辊呈上下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下压延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下钢带的内侧,且抵接到所述下钢带,所述第二下压延辊与所述机架相对固定,所述第二上压延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上钢带的内侧,且抵接到所述上钢带,所述第二上压延辊可相对所述机架上下滑动,所述两个第二驱动模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上压延辊上下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压延辊、第二上压延辊均为加热辊。
13.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驱动下驱动辊转动,从而使下钢带和下从动辊转动,同时同步驱动上驱动辊沿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上钢带和上从动辊沿相反的方向转动;
通过下加热模组对下钢带进行加热,通过上加热模组对上钢带进行加热;
通过加料区将电极粉料加入到下钢带上,以通过下钢带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以及通过下钢带带动电极粉料朝靠近下驱动辊和上驱动辊的方向移动,在下钢带带动电极粉料朝靠近下驱动辊和上驱动辊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机构对下钢带进行加热;
当电极粉料进入到上钢带和下钢带之间的间隙内时,通过上钢带对电极粉料进行加热,通过上钢带和下钢带挤压电极粉料,从而使电极粉料形成电极膜片,形成的电极膜片可在上钢带和下钢带的带动下朝靠近下驱动辊和上驱动辊的方向移动;
通过压延机构对电极膜片进行挤压,从而可实现将电极膜片压实、减薄和修正,如此即得到所需的电极膜片。
CN202211028561.3A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 Pending CN1155032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8561.3A CN115503257A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
EP23192768.2A EP4372836A3 (en) 2022-08-25 2023-08-22 Dry electrode double steel belt apparatus for forming free-standing film and free-standing film-form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8561.3A CN115503257A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3257A true CN115503257A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02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8561.3A Pending CN115503257A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4372836A3 (zh)
CN (1) CN11550325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30513B (en) * 2019-08-13 2023-10-18 Broadbit Batteries Oy Electrode material and components thereof for use in an electrochemical device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CN111890692A (zh) * 2020-08-10 2020-11-06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辊压装置及膜材复合设备
CN218505283U (zh) * 2022-08-25 2023-02-21 深圳市新嘉拓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72836A2 (en) 2024-05-22
EP4372836A3 (en) 2024-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05283U (zh) 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
CN218079647U (zh) 一种辊压压力调整装置
CN115503257A (zh) 一种干法双钢带成膜设备及成膜方法
CN113067026A (zh) 一种电池叠片热复合装置
CN110732555A (zh) 一种压延冷轧机
CN214692461U (zh) 一种张力调节装置
CN113972353A (zh) 一种分段加热辊压机构与极片辊压方法
CN106269866A (zh) 一种金属箔轧制装置
CN219903043U (zh) 固态硅胶压延机
CN206134814U (zh) 四辊锂带压延机构
CN218798186U (zh) 一种便于调节轧制力的不锈钢板材压延装置
CN106252606B (zh) 四辊锂带压延机构
CN213108351U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辊压设备
CN218505024U (zh) 一种压延机构
CN210647729U (zh) 一种钢板压延成型装置
CN115283512A (zh) 用于铝合金板材加工的自动化辊压装置
CN211135266U (zh) 一种具有入料校偏功能的顶侧蒙皮辊压设备
CN1060414C (zh) 薄板两端咬口一次成形机
CN208071982U (zh) 一种拉幅定型机用可调节轧辊
CN220515037U (zh) 一种间隙可调节的有色金属压延装置
CN111613807A (zh) 一种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辊压设备
CN220008918U (zh) 一种具有张力调节功能的压片机
CN206065016U (zh) 一种铜箔定型生产设备
CN217700671U (zh) 一种可逆异步铜轧机
CN219946988U (zh) 一种压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