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2336A - 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2336A
CN115502336A CN202211461365.5A CN202211461365A CN115502336A CN 115502336 A CN115502336 A CN 115502336A CN 202211461365 A CN202211461365 A CN 202211461365A CN 115502336 A CN115502336 A CN 115502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ower machine
sliding groove
rotating
steer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613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02336B (zh
Inventor
祝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Yud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Yud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Yud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Yud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613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23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2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2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02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23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10Cores; Manufacture or installation of cores
    • B22C9/106Vented or reinforced cor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包括取芯架,取芯架一侧设置有铸造台,铸造台上移动设有用于顶出型芯的顶出机构,还包括处理器和运输机构,处理器设置在取芯架一侧并与顶出机构电连接,运输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机、导轨、承料架和锁钩,第一动力机设置在取芯架上并与处理器电连接,承料架与第一动力机的输出端固连,导轨设置在取芯架上,承料架移动设置在导轨上,承料架上远离第一动力机的一侧设置有锁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体积较大的型芯人工取芯作业量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件的内部结构在铸造过程中,常常会用到型芯,型芯俗称“泥芯”、“芯子”; 型芯常由原砂和粘结剂(水玻璃、树脂等)配成的芯砂,在芯盒中手工或机器制成。型芯具有较高的强度、透气性、退让性和溃散性;铸造件铸造完毕后,一般会有顶出装置将型芯从铸造摸具上顶出,然后取芯机取走;若是由人工进行取芯作业,对于体积较小的铸造件还好,工作量尚可,一旦铸造件体积较大时,人工取芯工作量大,并且需要多人协同作业,作业效率低,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提升,提供一种取芯装置降低员工取芯作业量,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体积较大的型芯人工取芯作业量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包括取芯架,所述取芯架一侧设置有铸造台,所述铸造台上移动设有用于顶出型芯的顶出机构,还包括处理器和运输机构,所述处理器设置在所述取芯架一侧并与所述顶出机构电连接,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机、导轨、承料架和锁钩,所述第一动力机设置在所述取芯架上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承料架与所述第一动力机的输出端固连,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取芯架上,所述承料架移动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承料架上远离所述第一动力机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锁钩。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接料杆,所述接料杆数量为若干个并间隔设置在所述承料架上,所述接料杆上远离所述承料架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锁钩。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接料杆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第一主杆,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主杆之间均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主杆与所述承料架固连,其余所述第一主杆依次连接,最后一个所述第一主杆上远离所述承料架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锁钩,所述接料杆借助所述调节机构具有展开和收纳两种状态。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杆、转向头、第二动力机和第三动力机,所述第一主杆的一侧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主杆上靠近所述承料架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向头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动力机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向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动力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杆上靠近所述承料架一侧的内置腔室内,所述第三动力机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内置腔室位于所述转动槽的上方,所述转动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口并与所述转向头固连,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槽内并与所述第三动力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杆上并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向头移动连接,所述接料杆借助所述转向头的转动具有展开和收纳两种状态。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四动力机和第一转动轴,所述第四动力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主杆的下方,所述第四动力机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并与所述第四动力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向头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转向头螺纹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所述承料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三滑槽连通,所述第三滑槽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下方,所述第三滑槽用于所述转向头进行转动。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五动力机和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五动力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主杆的下方,所述第五动力机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套设在所述第二转动轴外侧,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并与所述第五动力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超出所述第一转动轴的部分移动设置限位片,所述第三滑槽上远离所述第二滑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片与所述限位槽移动连接,所述转向头上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口的一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连接,所述转向头转动后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凹槽移动连接或分离,所述转向头转动时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移动连接,所述转向头上远离承料架上的一侧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转向头转动时所述第四滑槽与所述限位片移动连接,所述第四滑槽内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转向头转动时所述限位片与所述卡槽抵触或分离。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杆上远离所述承料架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主杆上靠近所述承料架的一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三凹槽抵触或分离,所述第一主杆上设置有支撑板。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中,为了方便完成体积较大的型芯的取芯作业,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具体的包括取芯架、铸造台、处理器和运输机构,运输机构包括运输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机、导轨、承料架和锁钩;当铸造完成时,处理器启动顶出机构,在铸造台上将型芯向上顶起,使型芯与铸造件分离开,顶出机构向上顶出一定距离后停止移动;然后处理器启动第一动力机,第一动力机选用电机或气缸,第一动力机的输出端可伸缩,第一动力机启动后输出端进行伸长;输出端在伸长时会带动承料架在导轨上进行移动;承料架移动时会带着接料杆和锁钩一起靠近铸造台,直到锁钩穿过型芯的下方,使型芯位于锁钩和承料架的中间,此时型芯位于接料杆的上方;然后处理器启动顶出机构进行回落恢复到初始位置,顶出机构等待下一次的顶出作业;顶出机构在回落的过程中,型芯落在接料杆上;当顶出机构回落作业完毕后,处理器启动第一动力机进行收缩,第一动力机带动承料架,承料架带着接料杆,接料杆带着型芯和锁钩,一起向远离铸造台的方向进行移动,直到型芯离开铸造台上方;在型芯移动过程中,型芯和接料杆之间存相互远离的运动趋势,借助接料杆上的锁钩,可以防止型芯从接料杆上脱落;避免型芯跌落出现磕伤损坏,降低型芯出现损伤的风险;同时通过第一动力机的作业,替换了人工取芯过程,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提高取芯作业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承料架和接料杆收纳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接料杆收纳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主杆和调节机构结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主杆和调节机构结合处的第二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转向头位于第三滑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调节结构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取芯架,2、铸造台,3、顶出机构,4、处理器,5、第一动力机,6、导轨,7、承料架,8、锁钩,9、接料杆,10、第一主杆,11、转动杆,12、转向头,13、第二动力机,14、第一滑槽,15、第二滑槽,16、转动槽,17、第四动力机,18、第一转动轴,19、第一通孔,20、第三滑槽,21、第五动力机,22、第二转动轴,23、限位片,24、限位槽,25、第一凹槽,26、第二凹槽,27、第四滑槽,28、卡块,29、卡槽,30、第三凹槽,31、凸台,3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
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包括取芯架1,取芯架1一侧设置有铸造台2,铸造台2上移动设有用于顶出型芯的顶出机构3,还包括处理器4和运输机构,处理器4设置在取芯架1一侧并与顶出机构3电连接,运输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机5、导轨6、承料架7和锁钩8,第一动力机5设置在取芯架1上并与处理器4电连接,承料架7与第一动力机5的输出端固连,导轨6设置在取芯架1上,承料架7移动设置在导轨6上,承料架7上远离第一动力机5的一侧设置有锁钩8。
进一步,还包括接料杆9,接料杆9数量为若干个并间隔设置在承料架7上,接料杆9上远离承料架7的一侧均设置有锁钩8。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为了方便完成体积较大的型芯的取芯作业,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具体的包括取芯架1、铸造台2、处理器4和运输机构,运输机构包括运输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机5、导轨6、承料架7和锁钩8;当铸造完成时,处理器4启动顶出机构3,在铸造台2上将型芯向上顶起,使型芯与铸造件分离开,顶出机构3向上顶出一定距离后停止移动;然后处理器4启动第一动力机5,第一动力机5选用电机或气缸,第一动力机5的输出端可伸缩,第一动力机5启动后输出端进行伸长;输出端在伸长时会带动承料架7在导轨6上进行移动;承料架7移动时会带着接料杆9和锁钩8一起靠近铸造台2,直到锁钩8穿过型芯的下方,使型芯位于锁钩8和承料架7的中间,此时型芯位于接料杆9的上方;然后处理器4启动顶出机构3进行回落恢复到初始位置,顶出机构3等待下一次的顶出作业;顶出机构3在回落的过程中,型芯落在接料杆9上;当顶出机构3回落作业完毕后,处理器4启动第一动力机5进行收缩,第一动力机5带动承料架7,承料架7带着接料杆9,接料杆9带着型芯和锁钩8,一起向远离铸造台2的方向进行移动,直到型芯离开铸造台2上方;在型芯移动过程中,型芯和接料杆9之间存相互远离的运动趋势,借助接料杆9上的锁钩8,可以防止型芯从接料杆9上脱落;避免型芯跌落出现磕伤损坏,降低型芯出现损伤的风险;同时通过第一动力机5的作业,替换了人工取芯过程,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提高取芯作业的一致性。
进一步,接料杆9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第一主杆10,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主杆10之间均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处理器4电连接;其中一个第一主杆10与承料架7固连,其余第一主杆10依次连接,最后一个第一主杆10上远离承料架7的一侧设置有锁钩8,接料杆9借助调节机构具有展开和收纳两种状态。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为了提高接料杆9的适用范围,发明人对接料杆9进行了细化,具体的接料杆9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第一主杆10,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主杆10之间均连接有调节机构,其中第一主杆10的轴心线方向与接料杆9的移动方向相同;使用时,通过处理器4启动调节机构,调整第一主杆10的连接方式,使接料杆9处于展开或收纳的状态;定义接料杆9的移动方向与型芯的横向跨度方向相同;当型芯的横向跨度较大时,此时需要接料杆9具有较长的长度,便于型芯可以完全落在接料杆9上,处理器4启动调节机构,第一主杆10进行移动并使所有的第一主杆10的轴心线重合,在第一主杆10轴心线方向上所有的第一主杆10依次连接,形成长度较大的接料杆9,此时接料杆9处于展开状态。当型芯的纵向跨度较大,横向跨度较小时,此时需要接料杆9的长度变短,通过处理器4启动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调整第一主杆10的位置,使所有的第一主杆10平行且间隔设置,接料杆9的长度变短宽度变大,此时接料杆9处于收纳状态,;当接料杆9的长度变短时,可以避免接料杆9尺寸过长,在取芯时触碰到铸造台2上另一侧的部件;当接料杆9的宽度变大后,提高了接料杆9与型芯挤压接触时的稳定性。通过调节机构也可以使一部分的第一主体轴心线重合状态,其余的第一主体处于轴心线平行状态,此时接料杆9处于半展开半收纳状态;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调整接料杆9的长度和宽度,使接料杆9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型芯,同时当停止取芯作业后,可以使接料杆9处于收纳,减小接料杆9所占用的空间体积,提高空间的有效利用率。
进一步,调节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杆11、转向头12、第二动力机13和第三动力机,第一主杆10的一侧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14和第二滑槽15,第一主杆10上靠近承料架7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16,转向头12移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4内,第二动力机13移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5内并与处理器4电连接,第二动力机13的输出端与转向头12转动连接,第三动力机设置在第一主杆10上靠近承料架7一侧的内置腔室内,第三动力机与处理器4电连接,内置腔室位于转动槽16的上方,转动杆11的一端穿过第一滑槽14的槽口并与转向头12固连,转动杆11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转动槽16内并与第三动力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动力组件设置在第一主杆10上并与处理器4电连接,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转向头12移动连接,接料杆9借助转向头12的转动具有展开和收纳两种状态。
进一步,动力组件包括第四动力机17和第一转动轴18,第四动力机17设置在第一主杆10上且位于第一主杆10的下方,第四动力机17与处理器4电连接,第一转动轴18转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4内并与第四动力机17的输出端连接,转向头1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9,第一转动轴18穿过第一通孔19并与转向头12螺纹移动连接,第一滑槽14远离承料架7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滑槽20,第一滑槽14与第三滑槽20连通,第三滑槽20位于第二滑槽15的下方,第三滑槽20用于转向头12进行转动。
进一步,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五动力机21和第二转动轴22,第五动力机21设置在第一主杆10上且位于第一主杆10的下方,第五动力机21与处理器4电连接,第一转动轴18套设在第二转动轴22外侧,第二转动轴22转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4内并与第五动力机2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转动轴22上超出第一转动轴18的部分移动设置限位片23,第三滑槽20上远离第二滑槽15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4,限位片23与限位槽24移动连接,转向头12上远离第一滑槽14的槽口的一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25和第二凹槽26,第一凹槽25和第二凹槽26均与第一通孔19连通连接,转向头12转动后第一转动轴18与第一凹槽25移动连接或分离,转向头12转动时第二凹槽26与第二转动轴22移动连接,转向头12上远离承料架7上的一侧开设有第四滑槽27,第四滑槽27与第一凹槽25连通,转向头12转动时第四滑槽27与限位片23移动连接,第四滑槽27内设置有卡块28,卡块28上开设有卡槽29,转向头12转动时限位片23与卡槽29抵触或分离。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为了提高第一主体移动稳定性,发明人对调节机构进行了细化,具体的包括动力组件和转动组件,其中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杆11、转向头12、第二动力机13和第三动力机,动力组件包括第四动力机17、第一转动轴18、第五动力机21和第二转动轴22。以相邻的两个第一主体A和B为例进行说明,其中A与承料架7固连,A与B之间连接有一个调节机构,转向头12、第二动力机13、第四动力机17、第一转动轴18、第五动力机21和第二转动轴22均设置在A上,第三动力机设置在B上,转动杆11设置在A和B之间。
使用时,处理器4启动第四动力机17,第四动力机17选用为电机,A和B上均内置有变速器,第四动力机17通过A内置的变速器带动第一转动轴18进行转动,第一转动轴18选用为丝杠;第一转动轴18转动时带动转向头12在A上的第一滑槽14内移动,转向头12的移动方向是靠近型芯方向;转向头12移动时会带动转动杆11和第二动力机13同步移动,第二动力机13选用为电机,第二动力机13会在第二滑槽15内向靠近型芯的方向移动;转动杆11移动时会带着B和第三动力机一起向靠近型芯的方向移动。
随着第一转动轴18的持续转动,转向头12从第一滑槽14移动到第三滑槽20内;在第一三滑槽内第一转动轴18与转向头12分离,此时处理器4启动第二动力机13和第三动力机;从上向下看,在第二动力机13的作用下转向头12在第三滑槽20内以第二动力机13的输出端为中心进行逆时针转动;转向头12转动时会同时带动转动杆11、第三动力机和B进行同向转动;转动杆11在A上转动时,第三动力机的输出端会同时给转动杆11一个转动力,使转动杆11以第三动力机的输出端为中心进行逆时针旋转,即第三动力机和B以第三动力机的输出端为中心进行顺时针转动;使A和B的轴心线始终保持平行;直到转向头12在第三滑槽20内转动九十度后,A和B的轴心线重合到一起,此时第二动力机13和第三动力机同时停止转动。
转向头12在转向前,第一转动轴18设置在第一通孔19内,第二转动轴22与第二凹槽26无接触,第一凹槽25为圆形的凹槽,第一转动轴18的中心线与第一凹槽25的中心线相互垂直,限位片23与第四滑槽27无接触;当转向头12在第三滑槽20转动时,第二转动轴22进入并穿过第二凹槽26,最终位于第一凹槽25内,此时第一转动轴18与第一凹槽25的中心线重合;同时第二转动轴22上的限位片23进入到第四滑槽27内,最终限位片23进入到卡块28的卡槽29内;当转向头12转动完毕后,A和B的轴心线重合,处理器4启动第五动力机21正转,第二转动轴22上超出第一转动轴18的部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限位片23与第二转动轴22螺纹移动连接;第五动力机21启动后带动限位片23在第二转动轴22上进行移动,使限位片23在限位槽24内向靠近第一转动轴18的方向进行移动;限位片23在移动过程中会带动卡块28同向移动,卡块28带着转向头12向靠近第一转动轴18的方向移动,转向头12带着转动杆11同向移动,转动杆11带着第三动力机和B同向移动,最终使A和B相互抵接,完成接料杆9长度的调整。
反之,接料杆9长度需要变短时,处理器4启动第五动力机21反转,使第二转动轴22反向转动,限位片23在限位槽24内向远离第一转动轴18的方向进行移动,限位片23移动时带动卡块28、转向头12、转动杆11、第三动力机和B向远离A的方向进行移动,直到A与B分离一定距离后,第五动力机21停止运行;然后处理器4启动第三动力机和第二动力机13,第三动力机和第二动力机13的输出端反转,转向头12在第三滑槽20内顺时针转动,转动杆11以第二动力机13的输出端为中心进行顺时针转动;随着转向头12的转动,A和B的轴心线从重合变为平行,并始终保持平行,直到转向头12转动九十度后,第二动力机13和第三动力机停止运行;然后处理器4启动第五动力机21正转,使限位片23向靠近第一转动轴18的方向移动,直到限位片23与转向头12发生挤压接触并推动转向头12靠近第一转动轴18;直到转向头12与第一转动轴18发生接触,处理器4启动第四动力机17反转,使第一动力机5与第一通孔19连接到一起,在第四动力机17的作用下,第一转动轴18带着转向头12、转动杆11、第三动力机和B一起向靠近承料架7的方向移动;当B移动到位后停止第四动力机17的运行,此时接料杆9处于收纳状态。
进一步,第一主杆10上远离承料架7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30,第一主杆10上靠近承料架7的一侧设置有凸台31,凸台31与第三凹槽30抵触或分离,第一主杆10上设置有支撑板32。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接料杆9状态调整时的稳定性,发明人在第一主杆10上增加了第三凹槽30、凸台31和支撑板32,其中支撑板32位于第一主杆10的下方;当B与A的轴心线重合后,处理器4会启动第五动力机21正转,在第五动力机21的作用下第二转动轴22会带着限位片23扣紧第一转动轴18,限位片23会依次带着卡块28、转向头12、转动杆11、第三动力机和B一起移动,直到B上的凸台31卡入A上的第三凹槽30内,借助凸台31和第三凹槽30的卡接,提高了展开状态下接料杆9的稳定性,同时在B移动的时候,B在支撑板32上进行滑动,借助支撑板32提高了调节机构运行时B与A连接的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包括取芯架(1),所述取芯架(1)一侧设置有铸造台(2),所述铸造台(2)上移动设有用于顶出型芯的顶出机构(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理器(4)和运输机构,所述处理器(4)设置在所述取芯架(1)一侧并与所述顶出机构(3)电连接,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机(5)、导轨(6)、承料架(7)和锁钩(8),所述第一动力机(5)设置在所述取芯架(1)上并与所述处理器(4)电连接,所述承料架(7)与所述第一动力机(5)的输出端固连,所述导轨(6)设置在所述取芯架(1)上,所述承料架(7)移动设置在所述导轨(6)上,所述承料架(7)上远离所述第一动力机(5)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锁钩(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料杆(9),所述接料杆(9)数量为若干个并间隔设置在所述承料架(7)上,所述接料杆(9)上远离所述承料架(7)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锁钩(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杆(9)包括若干个依次连接的第一主杆(10),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主杆(10)之间均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处理器(4)电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主杆(10)与所述承料架(7)固连,其余所述第一主杆(10)依次连接,最后一个所述第一主杆(10)上远离所述承料架(7)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锁钩(8),所述接料杆(9)借助所述调节机构具有展开和收纳两种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杆(11)、转向头(12)、第二动力机(13)和第三动力机,所述第一主杆(10)的一侧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14)和第二滑槽(15),所述第一主杆(10)上靠近所述承料架(7)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16),所述转向头(12)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4)内,所述第二动力机(13)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15)内并与所述处理器(4)电连接,所述第二动力机(13)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向头(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动力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杆(10)上靠近所述承料架(7)一侧的内置腔室内,所述第三动力机与所述处理器(4)电连接,所述内置腔室位于所述转动槽(16)的上方,所述转动杆(1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滑槽(14)的槽口并与所述转向头(12)固连,所述转动杆(11)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槽(16)内并与所述第三动力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杆(10)上并与所述处理器(4)电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向头(12)移动连接,所述接料杆(9)借助所述转向头(12)的转动具有展开和收纳两种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四动力机(17)和第一转动轴(18),所述第四动力机(17)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杆(1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主杆(10)的下方,所述第四动力机(17)与所述处理器(4)电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8)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4)内并与所述第四动力机(1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向头(1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9),所述第一转动轴(18)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9)并与所述转向头(12)螺纹移动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4)远离所述承料架(7)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滑槽(20),所述第一滑槽(14)与所述第三滑槽(20)连通,所述第三滑槽(20)位于所述第二滑槽(15)的下方,所述第三滑槽(20)用于所述转向头(12)进行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第五动力机(21)和第二转动轴(22),所述第五动力机(21)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杆(1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主杆(10)的下方,所述第五动力机(21)与所述处理器(4)电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8)套设在所述第二转动轴(22)外侧,所述第二转动轴(22)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4)内并与所述第五动力机(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22)上超出所述第一转动轴(18)的部分移动设置限位片(23),所述第三滑槽(20)上远离所述第二滑槽(15)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4),所述限位片(23)与所述限位槽(24)移动连接,所述转向头(12)上远离所述第一滑槽(14)的槽口的一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凹槽(25)和第二凹槽(26),所述第一凹槽(25)和所述第二凹槽(26)均与所述第一通孔(19)连通连接,所述转向头(12)转动后所述第一转动轴(18)与所述第一凹槽(25)移动连接或分离,所述转向头(12)转动时所述第二凹槽(26)与所述第二转动轴(22)移动连接,所述转向头(12)上远离承料架(7)上的一侧开设有第四滑槽(27),所述第四滑槽(27)与所述第一凹槽(25)连通,所述转向头(12)转动时所述第四滑槽(27)与所述限位片(23)移动连接,所述第四滑槽(27)内设置有卡块(28),所述卡块(28)上开设有卡槽(29),所述转向头(12)转动时所述限位片(23)与所述卡槽(29)抵触或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10)上远离所述承料架(7)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凹槽(30),所述第一主杆(10)上靠近所述承料架(7)的一侧设置有凸台(31),所述凸台(31)与所述第三凹槽(30)抵触或分离,所述第一主杆(10)上设置有支撑板(32)。
CN202211461365.5A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 Active CN1155023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1365.5A CN115502336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1365.5A CN115502336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2336A true CN115502336A (zh) 2022-12-23
CN115502336B CN115502336B (zh) 2023-03-24

Family

ID=84513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61365.5A Active CN115502336B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233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72A (zh) * 1994-06-01 1996-04-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改进的脱芯步骤的铸造方法及装置
CN108312435A (zh) * 2018-04-08 2018-07-24 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 电熔管件型芯和自动脱模设备
CN110508793A (zh) * 2019-09-25 2019-11-29 江苏舒登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铸件除芯装置
CN111745146A (zh) * 2020-07-23 2020-10-09 江苏武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铸造泥芯的自动取芯机构
CN114130995A (zh) * 2021-11-29 2022-03-04 烟台朗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制芯机器人自动化取芯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72A (zh) * 1994-06-01 1996-04-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改进的脱芯步骤的铸造方法及装置
CN108312435A (zh) * 2018-04-08 2018-07-24 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 电熔管件型芯和自动脱模设备
CN110508793A (zh) * 2019-09-25 2019-11-29 江苏舒登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铸件除芯装置
CN111745146A (zh) * 2020-07-23 2020-10-09 江苏武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铸造泥芯的自动取芯机构
CN114130995A (zh) * 2021-11-29 2022-03-04 烟台朗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制芯机器人自动化取芯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2336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7400A (zh) 一种自带上料功能并用于车削螺纹的自动车床
CN215510131U (zh) 一种无心机床拉杆式自动换刀装置
CN115502336B (zh) 一种自动化取芯装置
CN112454067A (zh) 一种木头加工翻转辅助系统
CN210082490U (zh) 压模机
CN213561075U (zh) 一种超高速设有移动旋转操作站的机床
CN212823417U (zh) 电子烟外壳镭射治具
CN213615338U (zh) 一种带有固定机构的雕铣机用加工装置
CN213532036U (zh) 一种矿山机械零部件外表面打磨装置
CN211890891U (zh) 一种机械手的驱动装置
CN114927916A (zh) 一种usb线自动成型机
CN210957176U (zh) 一种岸电插头辅助插拔装置
CN209189776U (zh) 一种实用性强的模架推出装置
CN208767082U (zh) 一种自动防滑扭线设备
CN113369965A (zh) 一种棒材自动剔尾装置
CN207606969U (zh) 一种大理石3d打印用固定装置
CN208178987U (zh) 一种自动化倒角设备
CN209756517U (zh) 一种全自动锁线机出书机构夹书装置
CN214447067U (zh) 一种细木工板加工用送料装置
CN217979583U (zh) 一种塑料卷材快速烘干机
CN209240156U (zh) 一种双向自动上料的切割装置
CN113877864B (zh) 一种刷辊连接件及其铣削装置
CN219448458U (zh) 一种机器人取片机装置
CN219075487U (zh) 一种易于主轴轴承装配的装置
CN219027161U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加工用磨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