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1407B - 膜式氧合器贮血罐 - Google Patents

膜式氧合器贮血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1407B
CN115501407B CN202211189133.9A CN202211189133A CN115501407B CN 115501407 B CN115501407 B CN 115501407B CN 202211189133 A CN202211189133 A CN 202211189133A CN 115501407 B CN115501407 B CN 1155014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blood storage
storage cavity
storage chamber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891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01407A (zh
Inventor
刘鹏
李建朝
刘日东
熊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ait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ait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ait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ait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891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1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1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140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4219 priority patent/WO202406615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01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1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7Degassing devices; Buffer reservoirs; Drip chambers; Blood fil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36Other treatment of blood in a by-pass of the natural circulatory system, e.g. temperature adaptation, irradiation ; 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1Extra-corporeal blood circuits
    • A61M1/3627Degassing devices; Buffer reservoirs; Drip chambers; Blood filters
    • A61M1/3633Blood component filters, e.g. leukocyte filters
    • A61M1/363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031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by 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2Foam dispersion or preven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02Filters adapted for location in special places, e.g. pipe-lines, pumps, stop-c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75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fil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膜式氧合器贮血罐,包括壳体、盖板、第一过滤网袋和第一导流件,壳体设有第一储血室和出血口;盖板盖设在壳体的上端敞口处,其上设有第一进血口;第一过滤网袋设在第一储血室内,其具有第一储血腔和设在第一储血腔外的第一过滤组件,第一储血腔与第一进血口相通;第一导流件竖直设在第一储血腔内,包括第一导流体和设在第一导流体表面的螺旋状的第一导流叶片,第一导流件的上端处于第一进血口的正下方,并且第一导流件的上端到第一进血口的距离小于第一导流件的上端到第一过滤网袋的下端的距离。本发明的第一导流件能够缩短血液落差高度,减少血液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降低细胞破损风险,提高回输至人体内的血液的质量。

Description

膜式氧合器贮血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式氧合器贮血罐。
背景技术
体外循环作为一种医疗技术主要应用在为心脏直视手术实施中。这项技术可以短期完全替代心肺,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心脏直视手术实施过程中需要使用贮血滤血器对静脉引流血液进行容量控制,并回收手术过程中堆积在胸腔、左心的血液,这些血液通常含有骨渣、组织碎屑、气泡,因此引出体外的血液需先经储血容器过滤,再进入氧合器进行氧合处理,之后回输至患者体内,保证患者安全。为了充分利用血液,储血容器一般被设计为上大下小的倒锥体,血液从倒锥体的上部注入、下部流出,自上向下流动过程中血液会冲击贮血器内的滤网以及滤网内堆积的血液,从而产生气泡,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携带的气泡还容易穿过滤网进入氧合器进而输送至患者体内,而上大下小的设计也使得血液出血口产品相对大的负压从而导致滤网内的血液裹挟气泡被吸出,具有不安全因素,同时还会造成血液中细胞破损,降低回输至人体内的血液的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式氧合器贮血罐,能够减少或避免向膜式氧合器贮血罐注入血液过程中因流体冲击产生的气泡以及造成的细胞损坏。
一种膜式氧合器贮血罐,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储血室,所述壳体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储血室连通的出血口;
盖板,盖设在所述壳体的上端敞口处,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储血室连通的第一进血口;
第一过滤网袋,设在所述第一储血室内,所述第一过滤网袋的上端开口与所述盖板相连,所述第一过滤网袋的下端朝向所述出血口,所述第一过滤网袋具有第一储血腔和设在所述第一储血腔外的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储血腔与所述第一进血口相通;
第一导流件,竖直设在所述第一储血腔内,包括第一导流体和设在所述第一导流体表面的第一导流叶片,所述第一导流叶片自所述第一导流体的下端向所述第一导流体的上端螺旋上升,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上端处于所述第一进血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上端到所述第一进血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上端到所述第一过滤网袋的下端的距离,自所述第一进血口流出的血液沿所述第一导流体的表面流动,并在所述第一导流叶片的引流作用下横向流向所述第一过滤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叶片自所述第一导流体的表面向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内壁延伸,所述第一导流叶片具有与所述第一导流体的表面固定连接的后缘以及与所述后缘相对的前缘;
靠近所述第一进血口的所述第一导流叶片的前缘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所述第一过滤网袋下端的所述第一导流叶片的前缘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内壁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体为锥状体,包括锥头和与所述锥头相对的锥尖,所述锥头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尖的直径;
在所述第一导流体以锥头朝上锥尖朝下的方式设在所述第一储血腔内时,所述第一导流体的锥头靠近所述第一进血口,且与所述第一进血口之间形成第一流体通道;
在所述第一导流体以锥尖朝上锥头朝下的方式设在所述第一储血腔内时,所述第一导流体的锥尖靠近所述第一进血口,且与所述第一进血口之间形成第二流体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叶片自所述第一导流体的表面向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内壁延伸的长度为叶片宽度;
在所述第一导流体以锥头朝上锥尖朝下的方式设在所述第一储血腔内时,靠近所述锥头的第一导流叶片的叶片宽度大于靠近所述锥尖的第一导流叶片的叶片宽度;
在所述第一导流体以锥尖朝上锥头朝下的方式设在所述第一储血腔内时,靠近所述锥尖的第一导流叶片的叶片宽度大于靠近所述锥头的第一导流叶片的叶片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消泡海绵和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支撑架呈筒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盖板相连,所述第一消泡海绵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内侧,所述第一消泡海绵内部形成所述第一储血腔,所述第一滤网包裹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侧;
所述第一导流体通过第一安装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相连。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储血室,所述第二储血室与所述第一储血室相通,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储血室连通的第二进血口,
所述膜式氧合器贮血罐还包括竖直设在所述第二储血室内的第二过滤网袋,所述第二过滤网袋的上端开口与所述盖板相连,所述第二过滤网袋具有第二储血腔和设在所述第二储血腔外的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储血腔与所述第二进血口相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消泡海绵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支撑架呈筒状,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盖板相连,所述第二消泡海绵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内侧,所述第二消泡海绵内部形成所述第二储血腔,所述第二滤网包裹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储血腔内竖直设有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包括第二导流体和设在所述第二导流体表面的第二导流叶片,所述第二导流叶片自所述第二导流体的下端向所述第二导流体的上端螺旋上升,所述第二导流件的上端处于所述第二进血口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导流件的上端到所述第二进血口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流件的上端到所述第二过滤网袋的下端的距离,自所述第二进血口流出的血液沿所述第二导流体的表面流动,并在所述第二导流叶片的引流作用下横向流向所述第二过滤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储血室位于所述第一储血室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储血室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储血室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直径自上向下递减。
实施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第一过滤网袋内设第一导流件,并且第一导流件的上端正对第一进血口,第一导流件的设置能够缩短血液落差高度,使血液从第一进血口注入时,能够贴合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流动,减少冲击力降低血液流速,从而减少气泡产生并且降低细胞破损风险;在继续向下流动过程中,受第一导流件上螺旋状的第一导流叶片的引流作用,血液能够沿第一导流叶片横向流动,使血液在流至第一过滤网袋下部之前向四周引流分散,在低流速状态下与第一过滤组件的内壁充分接触,提升过滤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贮血罐与膜式氧合器配合使用,用于对输入膜式氧合器的血液进行预处理,极大的降低进入膜式氧合器的血液中的气泡含量,能够提高膜式氧合器的氧合效果和耐用性,提高回输至人体内的血液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膜式氧合器贮血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膜式氧合器贮血罐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膜式氧合器贮血罐的剖视图。
图中:
100壳体,101第一储血室,102出血口,103第二储血室,
200盖板,201第一进血口,202第二进血口,
300第一过滤网袋,301第一储血腔,302第一过滤组件,303第一支撑架,304第一消泡海绵,305第一滤网,
400第一导流件,401第一导流体,402第一导流叶片,403后缘,404前缘,405锥头,406锥尖,407第一安装架,
500第二过滤网袋,501第二储血腔,502第二过滤组件,503第二支撑架,504第二消泡海绵,505第二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膜式氧合器贮血罐,用于对从患者身体导出的血液进行过滤暂存,该贮血罐可以配合氧合器使用,即贮血罐存储的血液经氧合器氧合处理后回输至患者体内。请参见图1,该膜式氧合器贮血罐至少包括壳体100、盖板200、第一过滤网袋300和第一导流件400。壳体100内设有第一储血室101,壳体100下端设有与第一储血室101连通的出血口102。盖板200盖设在壳体100的上端敞口处,盖板200上设有与第一储血室101连通的第一进血口201。第一过滤网袋300设在第一储血室101内,第一过滤网袋300的上端开口与盖板200相连,第一过滤网袋300的下端朝向出血口102,第一过滤网袋300具有第一储血腔301和设在第一储血腔301外的第一过滤组件302,第一储血腔301与第一进血口201相通。第一导流件400竖直设在第一储血腔301内,包括第一导流体401和设在第一导流体401表面的第一导流叶片402,第一导流叶片402自第一导流体401的下端向第一导流体401的上端螺旋上升,第一导流件400的上端处于第一进血口201的正下方,第一导流件400的上端到第一进血口201的距离小于第一导流件400的上端到第一过滤网袋300的下端的距离,自第一进血口201流出的血液沿第一导流体401的表面流动,并在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引流作用下横向流向第一过滤组件302。
相关技术中,贮血罐的进血口连接静脉回流管,静脉回流管将患者的静脉血液引流至进血口,由于静脉血的血流量较大,加之为了尽可能多的将患者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贮血罐一般被设计为上部大下部小的倒锥状结构,在静脉血注入贮血罐的过程中,会因为高度落差造成较大的冲击力,使血液产生气泡,同时血球细胞从高处冲入易受损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过滤网袋300内设第一导流件400,使静脉血在从第一进血口201注入后不是直接冲向第一过滤网袋300下部,而是先与第一导流件400的上端接触,降低血液流速,然后贴着第一导流件400的外表面缓慢流动,在第一导流叶片402的作用下,血液流速进一步降低,并促使血液流向由自上而下变成横向流动,如此血液在第一过滤网袋300上部即可与第一过滤组件302充分接触,可以增大过滤面积,提升血液过滤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400的上端处于第一进血口201的正下方,第一导流件400的上端到第一进血口201的距离小于第一导流件400的上端到第一过滤网袋300的下端的距离,即第一导流件400的上端处于第一储血腔301的上部,如此可以缩短血液落差高度,血液贴合第一导流体401的外壁流动,血液不会直接冲击第一过滤网袋300,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血液流动产生气泡,减少血液细胞损伤,在高液面时液不会在第一过滤网袋300内出现波纹。
具体地,第一导流体401为锥状体,包括锥头405和与锥头405相对的锥尖406,锥头405的直径大于锥尖406的直径,具体实施时,可以将锥头405或者锥尖406朝向第一进血口201。如图2所示,在第一导流体401以锥头405朝上锥尖406朝下的方式设在第一储血腔301内时,第一导流体401的锥头405靠近第一进血口201,且与第一进血口201之间形成第一流体通道,从第一进血口201注入的血液经过第一流体通道沿第一导流体401流动。如图3所示,在第一导流体401以锥尖406朝上锥头405朝下的方式设在第一储血腔301内时,第一导流体401的锥尖406靠近第一进血口201,且与第一进血口201之间形成第二流体通道,从第一进血口201注入的血液能够经第二流体通道沿第一导流体401流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流体401自第一过滤网袋300的上端延伸至第一过滤网袋300的下端。第一导流叶片402自第一导流体401的表面向第一过滤组件302的内壁延伸,第一导流叶片402具有与第一导流体401的表面固定连接的后缘403以及与后缘403相对的前缘404。靠近第一进血口201的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前缘404与第一过滤组件30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第一过滤网袋300下端的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前缘404与第一过滤组件30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如此,血液自第一进血口201进入第一储血腔301后,在第一储血腔301的上部被第一导流件400引流分散,以低流速横向靠近第一过滤组件302,进而横向穿过第一过滤组件302或者沿第一过滤组件302向下流动,增大血液与第一过滤组件302的接触面积,提升过滤效果。将靠近第一过滤网袋300下端的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前缘404与第一过滤组件30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设计得更大,可以为血液提供较大的容纳空间。
具体的,第一导流叶片402自第一导流体401的表面向第一过滤组件302的内壁延伸的长度为叶片宽度。在第一导流体401以锥头405朝上锥尖406朝下的方式设在第一储血腔301内时,靠近锥头405的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叶片宽度大于靠近锥尖406的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叶片宽度。在第一导流体401以锥尖406朝上锥头405朝下的方式设在第一储血腔301内时,靠近锥尖406的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叶片宽度大于靠近锥头405的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叶片宽度。从而确保靠近第一进血口201的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前缘404与第一过滤组件30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较小,促进血液沿第一导流叶片402横向穿过第一过滤组件302或者沿第一过滤组件302向下流动。
请参见图2,第一过滤组件302包括第一支撑架303、第一消泡海绵304和第一滤网305,第一支撑架303呈筒状,第一支撑架303与盖板200相连,第一消泡海绵304设在第一支撑架303的内侧,第一消泡海绵304内部形成第一储血腔301,第一滤网305包裹第一支撑架303的外侧;第一导流体401通过第一安装架407与第一支撑架303相连。具体地,第一支撑架303的直径自上向下递减,使得第一储血腔301的直径也是自上向下递减,如此,血液可能快速充满第一过滤组件302下部,加大血液与第一过滤组件302的接触面积,提升过滤效果。本实施例的第一过滤组件302包括第一消泡海绵304和第一滤网305,进入第一储血腔301的血液先经第一消泡海绵304过滤以滤除血液中的气泡,再经第一滤网305过滤以滤除血液中的骨渣、组织碎屑及其他微粒。由于第一导流件400降低了血液流速,加上消泡海绵具有去除气泡的作用,即使在血液流动过程中产生了少许气泡,也能在低流速下与消泡海绵充分接触,获得较好的气泡去除效果。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壳体100内还设有第二储血室103,第二储血室103与第一储血室101相通,盖板200上设有与第二储血室103连通的第二进血口202,第二进血口202用于连接吸引管路,吸引管路用于将手术过程中胸腔内产生的血液吸取至贮血罐以进行回收利用。贮血罐还包括竖直设在第二储血室103内的第二过滤网袋500,第二过滤网袋500的上端开口与盖板200相连,第二过滤网袋500具有第二储血腔501和设在第二储血腔501外的第二过滤组件502,第二储血腔501与第二进血口202相通。
具体地,第二过滤组件502包括第二支撑架503、第二消泡海绵504和第二滤网505,第二支撑架503呈筒状,第二支撑架503与盖板200相连,第二消泡海绵504设在第二支撑架503的内侧,第二消泡海绵504内部形成第二储血腔501,第二滤网505包裹第二支撑架503的外侧。第二支撑架503的直径自上向下递减,使得第二储血腔501的直径也是自上向下递减,如此,血液可能快速充满第二过滤组件502下部,加大血液与第二过滤组件502的接触面积,提升过滤效果。第二消泡海绵504能够减少或消除回收血液中的气泡,第二滤网505可以滤除血液中的骨渣、组织碎屑及其他微粒,以保证回收血液的纯净度,提升回输至人体内的血液的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储血室103位于第一储血室101的一侧,并且第二储血室103的高度小于第一储血室101的高度,第二进血口202延伸至第二储血腔501内部。由此通过降低第二储血室103的高度以及将血液引流到第二储血腔501内部的方式,降低血液落差高度,减少血液流动产生的气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储血腔501内竖直设有第二导流件,第二导流件包括第二导流体和设在第二导流体表面的第二导流叶片,第二导流叶片自第二导流体的下端向第二导流体的上端螺旋上升,第二导流件的上端处于第二进血口202的正下方,第二导流件的上端到第二进血口202的距离小于第二导流件的上端到第二过滤网袋500的下端的距离,自第二进血口202流出的血液沿第二导流体的表面流动,并在第二导流叶片的引流作用下横向流向第二过滤组件502。
其中,第二导流体通过第二安装架与第二支撑架503相连,第二导流体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导流体401的结构相同。第二导流叶片自第二导流体的表面向第二过滤组件502的内壁延伸,第二导流叶片具有与第二导流体的表面固定连接的后缘以及与后缘相对的前缘;靠近第二进血口202的第二导流叶片的前缘与第二过滤组件50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第二过滤网袋500下端的第二导流叶片的前缘与第二过滤组件50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第二导流体为锥状体,包括锥头和与锥头相对的锥尖,锥头的直径大于锥尖的直径;具体设置时,锥头或者锥尖可以与第二进血口202相对。在第二导流体以锥头朝上锥尖朝下的方式设在第二储血腔501内时,靠近锥头的第二导流叶片的叶片宽度大于靠近锥尖的第二导流叶片的叶片宽度;在第二导流体以锥尖朝上锥头朝下的方式设在第二储血腔501内时,靠近锥尖的第二导流叶片的叶片宽度大于靠近锥头的第二导流叶片的叶片宽度。其中,第二导流叶片自第二导流体的表面向第二过滤组件502的内壁延伸的长度为叶片宽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件的设置能够缩短血液落差高度,使血液从第二进血口202注入时,能够贴合第二导流件的外表面流动,减少冲击力降低血液流速,从而减少气泡产生并且降低细胞破损风险;在继续向下流动过程中,受第二导流件上螺旋状的第二导流叶片的引流作用,血液能够沿第二导流叶片横向流动,使血液在流至第二过滤网袋500下部之前向四周引流分散,在低流速状态下与第二过滤组件502的内壁充分接触,提升过滤效果,进而提高回输至人体内的血液的质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膜式氧合器贮血罐设置第一储血室和第二储血室,在第一储血室内设第一过滤网袋,在第二储血室内设第二过滤网袋,通过第一过滤网袋对静脉血进行过滤处理,通过第二过滤网袋对手术中回收的血液进行过滤处理,进一步设置第一导流件和第二导流件对进入贮血罐的血液进行引流分散,降低血液流速,减少或避免血液流动中气泡的产生,加大血液与过滤材料的接触面积,提升血液过滤效果,确保手术过程中血液能安全高效地回收利用。
本实施例的贮血罐的出血口连接膜式氧合器的进血嘴,将经过贮血罐过滤处理后的血液导入膜式氧合器进行氧合,然后回输至人体内。由于贮血罐设置导流件减少血流过程中气泡的形成,极大的降低了进入膜式氧合器的血液中的气泡含量,能够提高膜式氧合器的氧合效果和耐用性,提高回输至人体内的血液的质量。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9)

1.一种膜式氧合器贮血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式氧合器贮血罐用于对输入膜式氧合器的血液进行预处理,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设有第一储血室(101),所述壳体(100)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储血室(101)连通的出血口(102);
盖板(200),盖设在所述壳体(100)的上端敞口处,所述盖板(2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储血室(101)连通的第一进血口(201);
第一过滤网袋(300),设在所述第一储血室(101)内,所述第一过滤网袋(300)的上端开口与所述盖板(200)相连,所述第一过滤网袋(300)的下端朝向所述出血口(102),所述第一过滤网袋(300)具有第一储血腔(301)和设在所述第一储血腔(301)外的第一过滤组件(302),所述第一储血腔(301)与所述第一进血口(201)相通;
第一导流件(400),竖直设在所述第一储血腔(301)内,包括第一导流体(401)和设在所述第一导流体(401)表面的第一导流叶片(402),所述第一导流叶片(402)自所述第一导流体(401)的下端向所述第一导流体(401)的上端螺旋上升,所述第一导流件(400)的上端处于所述第一进血口(201)的正下方,所述第一导流件(400)的上端到所述第一进血口(201)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导流件(400)的上端到所述第一过滤网袋(300)的下端的距离,自所述第一进血口(201)流出的血液沿所述第一导流体(401)的表面流动,并在所述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引流作用下横向流向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02);
所述第一导流叶片(402)自所述第一导流体(401)的表面向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02)的内壁延伸,所述第一导流叶片(402)具有与所述第一导流体(401)的表面固定连接的后缘(403)以及与所述后缘(403)相对的前缘(404);
靠近所述第一进血口(201)的所述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前缘(404)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0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靠近所述第一过滤网袋(300)下端的所述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前缘(404)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02)的内壁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式氧合器贮血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流体(401)为锥状体,包括锥头(405)和与所述锥头(405)相对的锥尖(406),所述锥头(405)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尖(406)的直径;
在所述第一导流体(401)以锥头(405)朝上锥尖(406)朝下的方式设在所述第一储血腔(301)内时,所述第一导流体(401)的锥头(405)靠近所述第一进血口(201),且与所述第一进血口(201)之间形成第一流体通道;
在所述第一导流体(401)以锥尖(406)朝上锥头(405)朝下的方式设在所述第一储血腔(301)内时,所述第一导流体(401)的锥尖(406)靠近所述第一进血口(201),且与所述第一进血口(201)之间形成第二流体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式氧合器贮血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流叶片(402)自所述第一导流体(401)的表面向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02)的内壁延伸的长度为叶片宽度;
在所述第一导流体(401)以锥头(405)朝上锥尖(406)朝下的方式设在所述第一储血腔(301)内时,靠近所述锥头(405)的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叶片宽度大于靠近所述锥尖(406)的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叶片宽度;
在所述第一导流体(401)以锥尖(406)朝上锥头(405)朝下的方式设在所述第一储血腔(301)内时,靠近所述锥尖(406)的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叶片宽度大于靠近所述锥头(405)的第一导流叶片(402)的叶片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膜式氧合器贮血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02)包括第一支撑架(303)、第一消泡海绵(304)和第一滤网(305),所述第一支撑架(303)呈筒状,所述第一支撑架(303)与所述盖板(200)相连,所述第一消泡海绵(304)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架(303)的内侧,所述第一消泡海绵(304)内部形成所述第一储血腔(301),所述第一滤网(305)包裹所述第一支撑架(303)的外侧;
所述第一导流体(401)通过第一安装架(407)与所述第一支撑架(30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膜式氧合器贮血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0)内设有第二储血室(103),所述第二储血室(103)与所述第一储血室(101)相通,所述盖板(200)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储血室(103)连通的第二进血口(202),
所述膜式氧合器贮血罐还包括竖直设在所述第二储血室(103)内的第二过滤网袋(500),所述第二过滤网袋(500)的上端开口与所述盖板(200)相连,所述第二过滤网袋(500)具有第二储血腔(501)和设在所述第二储血腔(501)外的第二过滤组件(502),所述第二储血腔(501)与所述第二进血口(202)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式氧合器贮血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过滤组件(502)包括第二支撑架(503)、第二消泡海绵(504)和第二滤网(505),所述第二支撑架(503)呈筒状,所述第二支撑架(503)与所述盖板(200)相连,所述第二消泡海绵(504)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架(503)的内侧,所述第二消泡海绵(504)内部形成所述第二储血腔(501),所述第二滤网(505)包裹所述第二支撑架(503)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式氧合器贮血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储血腔(501)内竖直设有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导流件包括第二导流体和设在所述第二导流体表面的第二导流叶片,所述第二导流叶片自所述第二导流体的下端向所述第二导流体的上端螺旋上升,所述第二导流件的上端处于所述第二进血口(202)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导流件的上端到所述第二进血口(202)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导流件的上端到所述第二过滤网袋(500)的下端的距离,自所述第二进血口(202)流出的血液沿所述第二导流体的表面流动,并在所述第二导流叶片的引流作用下横向流向所述第二过滤组件(50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式氧合器贮血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储血室(103)位于所述第一储血室(101)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二储血室(103)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储血室(101)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式氧合器贮血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架(303)和所述第二支撑架(503)的直径自上向下递减。
CN202211189133.9A 2022-09-28 2022-09-28 膜式氧合器贮血罐 Active CN115501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9133.9A CN115501407B (zh) 2022-09-28 2022-09-28 膜式氧合器贮血罐
PCT/CN2023/074219 WO2024066153A1 (zh) 2022-09-28 2023-02-02 膜式氧合器贮血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9133.9A CN115501407B (zh) 2022-09-28 2022-09-28 膜式氧合器贮血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1407A CN115501407A (zh) 2022-12-23
CN115501407B true CN115501407B (zh) 2023-07-28

Family

ID=84506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89133.9A Active CN115501407B (zh) 2022-09-28 2022-09-28 膜式氧合器贮血罐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1407B (zh)
WO (1) WO20240661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1407B (zh) * 2022-09-28 2023-07-28 江苏赛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膜式氧合器贮血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7485A (en) * 1995-05-01 1997-09-1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Blood reservoir with visible inlet tube
CN2244405Y (zh) * 1995-12-29 1997-01-08 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利用剩余血液的鼓泡式氧合器
CN2358889Y (zh) * 1998-12-08 2000-01-19 陈模先 血液回收器
CN200951222Y (zh) * 2006-08-30 2007-09-26 陈摩西 血液回收器
EP2996796B1 (de) * 2013-05-17 2020-12-09 novalung GmbH Oxygenator und dessen verwendung
US9827364B2 (en) * 2015-06-02 2017-11-28 Terumo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Filters with gradient porosities
CN107432960B (zh) * 2017-09-12 2024-01-09 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导流集成式膜式氧合器
CN208770515U (zh) * 2017-09-12 2019-04-23 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贮血滤血装置
CN207711175U (zh) * 2017-12-29 2018-08-10 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螺旋导流滤芯、灌胶模具及成型件
EP4045105A1 (en) * 2019-10-15 2022-08-24 CardiacAssist, Inc. Oxygenator with wound filter membrane and flow diffuser
CN111037853B (zh) * 2019-12-27 2022-09-23 东莞科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氧合器螺旋导流内芯注塑成型模具
CN111701103B (zh) * 2020-06-29 2023-03-03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无泵型ecmo用人工膜肺
CN112274151A (zh) * 2020-11-23 2021-01-29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防溅真空采血管
CN113398354B9 (zh) * 2021-07-14 2022-05-03 江苏赛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式膜式氧合器
CN114642780B (zh) * 2022-02-16 2022-10-14 山东威高新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新型集成式膜式氧合器
CN115501407B (zh) * 2022-09-28 2023-07-28 江苏赛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膜式氧合器贮血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6153A1 (zh) 2024-04-04
CN115501407A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36567B1 (en) Venous filter for assisted venous return
EP2335751B1 (en) A closed venous-cardiotomy reservoir with improved air handling
EP0776222B2 (en) Drip chamber head
US5837140A (en) Blood filter and extracorporeal circuit
WO1995019192A1 (en) Combined cardiotomy and venous blood reservoir
CN115501407B (zh) 膜式氧合器贮血罐
EP1210956A2 (en) Blood reservoir
US6918887B1 (en) Venous filter for assisted venous return
JP2002165878A (ja) 貯血槽
CN208770515U (zh) 一种贮血滤血装置
US20230052266A1 (en) Blood reservoir with blood-handling assembly
JP5293066B2 (ja) フィルタ部材、貯血槽
JP3231077B2 (ja) 貯血槽
JP2002204827A (ja) カーディオトミー付き静脈血貯血槽
JPH0126707B2 (zh)
JPS628183B2 (zh)
JPH027667B2 (zh)
JP4485707B2 (ja) 貯血槽
JP4162315B2 (ja) 血液リザーバ
JPS6145770A (ja) 貯血槽
CN213374208U (zh) 一种过滤清洗用吸脂瓶
CN217338723U (zh) 负压抽吸装置
CN213789210U (zh) 一种半隔离式动静脉壶装置
JP2583301Y2 (ja) 人工肺回路
CN2327383Y (zh) 血透超滤体外循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