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3385B - 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3385B
CN115493385B CN202211027348.0A CN202211027348A CN115493385B CN 115493385 B CN115493385 B CN 115493385B CN 202211027348 A CN202211027348 A CN 202211027348A CN 115493385 B CN115493385 B CN 1154933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subsystem
air
yarn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73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93385A (zh
Inventor
王斐
丁瑞达
田昱城
丁彬
张世超
俞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0273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3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3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3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93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3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3/00Machine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fabrics, fibres, yarns, or other materials in long length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3/10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heating or supporting materials; Controlling movement, tension or position of materials
    • F26B13/14Rollers, drums, cylinders; Arrangement of drives, supports, bearings, cleaning
    • F26B13/18Rollers, drums, cylinders; Arrangement of drives, supports, bearings, cleaning heated or cooled, e.g. from inside, the material being dried on the outside surface by conduction
    • F26B13/183Arrangements for heating, cooling, condensate remov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08Humidity
    • F26B21/083Humidity by using sorbent or hygroscopic materials, e.g. chemical substances, molecular sie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0Temperature;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2Velocity of flow; Quantity of flow, e.g. by varying fan speed, by modifying cross flow are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3/00Heating arrangements
    • F26B23/10He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tubes or passages containing heated fluids, e.g. acting as radiative elements; Closed-loop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02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32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development of heat within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e.g. by fermentation or other microbiological action
    • F26B3/34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development of heat within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e.g. by fermentation or other microbiological action by using electrical effects
    • F26B3/347Electromagnetic heating, e.g. induction heating or heating using microwave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纱线后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设一级或串/并联的至少两级复合烘燥子系统,及与其相连的进液子系统、进风子系统和抽风子系统;复合烘燥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烘筒烘燥装置和干燥箱体;烘筒烘燥装置包括烘筒及烘筒内的传送辊和液体加热机构;传送辊交错设置,液体加热机构固定于烘筒侧壁外并与进液子系统相连,该侧壁与相对侧侧壁为多孔壁;干燥箱体内设传送辊和微波加热装置,传送辊交错设置,微波加热装置固定于干燥箱体内;干燥箱体与进风子系统和抽风子系统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用烘筒的均匀加热、微波对内部快速加热及热风对外侧快速加热,实现纱线多孔膜的均匀快速干燥。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纱线后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
背景技术
细纱通常由纤维经过“清、梳、并、粗、细”五道工序加工获得,纤维经多次牵伸、并条、加捻等作用后最终形成细纱,但得到细纱并不意味着纺纱工程的全部结束,除纬纱直接由细纱车间送到织布车间外,其他品种纱线根据加工要求需要经过适当的后加工,以改善纱线的使用性能与外观质量,并稳定纱线的结构状态,从而满足客户更高的要求。经过后整理加工的纱线表面通常含有大量的溶剂或浆液,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烘燥以去除多余的液体。现有的烘燥方式从传热原理上可以分为以热传导为主的烘筒式和以热对流为主的热风式,其中烘筒式烘燥方式的干燥效率高,但其存在纱线毛羽多、湿纱易粘结、后整理膜易破碎、表面材料完整率低等缺陷,而热风式烘燥方式具有纱线受热均匀、毛羽少、粘连少、易分纱等优点,但其难以处理断头且干燥效率较低,不利于高速批量化生产。
目前,已有相关技术人员在本领域做了一些研究。专利CN201921269927.X公开了一种纺织纱线均匀上浆定型设备,包括相邻的上浆箱体和预风干箱体,在上浆箱体内均匀设置多个相互交错的上滑轮和下滑轮并将纱线均匀绕设在上滑轮和下滑轮上,可以充分延长纱线在上浆箱体内的上浆时间,该发明尽管改善了纱线织品的质量,但是在烘干过程中使用风机对纱线进行预风干,随后对其进行烘干定型,这种方法不但减慢了烘燥效率,而且不能实现纱线烘干的连续化。专利CN201911203377.6介绍了一种纺织加工用纱线上浆定型设备,包括上浆池、第一上浆机构、第二上浆机构、卷料机构、挤压机构和定型箱,该发明可以利用加热辊对纱线进行热定型,但加热辊的温度难以控制,在加热过程中纱线存在受热不均匀和破坏纱线表面均匀性等问题。专利CN201920620633.0公开了一种纺织纱线上浆定型设备,包括上浆池、上浆辊、转动电机和齿轮轴,实现纱线的清洗、上浆、定型和收线的一体化操作,该装置上浆的工作效率较高,但上浆后的纱线后烘燥不及时,容易导致纱线表面的浆水外溢的问题。专利CN201922323983.3介绍了一种纺织纱线上浆设备,该装置包含了第一加热箱、第一加热丝、竖杆、储液箱、温度传感器、水泵、出料管、连接杆和喷头等,解决了现有的上浆定型设备在对纺织纱线上浆时,不能够使纺织纱线均匀的吸收浆料的问题,但造成了纺织纱线含浆量不同,烘燥后容易造成纺织纱线表面不均匀。
因此,开发一种可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复合烘燥系统,有望解决上述瓶颈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其一而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通过使用烘筒对多孔膜整体的均匀加热、微波对多孔膜内部快速加热以及多通道热风对多孔膜外侧快速加热,实现纱线多孔膜的均匀快速干燥。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设有一级复合烘燥子系统,或者至少由两级复合烘燥子系统串联/并联而成,以及与复合烘燥子系统相连的进液子系统、进风子系统和抽风子系统;
所述的复合烘燥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烘筒烘燥装置和干燥箱体;
所述的烘筒烘燥装置包括烘筒以及安装于烘筒内部的传送辊和液体加热机构;所述的传送辊沿烘筒长度方向交错设置若干个,所述的液体加热机构固定于烘筒的一侧侧壁外并与进液子系统相连,所述的烘筒固定有液体加热机构的一侧侧壁与其相对侧的侧壁为多孔壁;
所述的干燥箱体内部设有传送辊和微波加热装置,所述的传送辊沿干燥箱体长度方向交错设置若干个,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固定于干燥箱体一侧侧壁的部分内侧壁上;所述的干燥箱体与进风子系统和抽风子系统相连。
纱线进入烘筒烘燥装置并依次绕过传送辊,进液子系统向液体加热机构给水,加热形成的蒸汽由多孔壁进入烘筒内部并气化纱线的水分;随后纱线进入干燥箱体并依次绕过传送辊,微波加热装置通过微波的方式对纱线的内部进行加热,进风子系统吹入的热风对纱线的表面进行加热,抽风子系统保持干燥箱体内的压力平衡;干燥完成的纱线离开干燥箱体。
根据需要可以使本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采用两级或多级复合烘燥子系统串联的方式相连,以满足纱线的二道或多道干燥的需求,在相邻复合烘燥子系统之间可以通过加设导向辊来进行纱线的引导和支撑;或者,可以采用一级复合烘燥子系统或者采用多级复合烘燥子系统并联连接,该方式下的每个复合烘燥子系统均为一道干燥。上述无论是一级复合烘燥子系统或是至少两级复合烘燥子系统串联/并联,均可以共用同一套进液子系统、进风子系统和抽风子系统。
若采取至少两级复合烘燥子系统串联/并联的方式进行设置,则可以采用叠合式的结构,以减少横向的空间占用;对于串联形式的复合烘燥子系统采用叠合式的结构时,上层与下层反向设置,以方便进出料以及外部导向辊的设置。
为提高纱线的连续干燥效率,可以采取并排设置的多道纱线一同进入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以同步干燥。
优选地,所述的纱线为表面包裹聚合物的纱线。纱线为天然纤维纱线、合成纤维纱线或天然/合成复合纱线,其中,天然纤维纱线为棉、木棉、麻、木浆、竹浆、羊毛、蚕丝、木材、甲壳素、胶原蛋白和丝素蛋白纱线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合成纤维纱线为聚乳酸-己内酯、聚氧化乙烯、聚砜、聚乙二炔、聚苯乙烯共聚马来酸酐、聚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聚谷氨酸、聚己内酯、聚对苯乙炔、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酚醛树脂、聚丙烯酸、聚偏氟乙烯酸、聚吡咯烷酮、聚乳酸、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丙交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丙烯腈、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聚苯并恶嗪、聚对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聚醚醚酮、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偏氟乙酸、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酰胺、聚苯胺、聚二氧环己酮、聚三羟基丁酸酯、聚羟基丁酸酯、聚环氧乙烷、聚乙烯咔唑、聚芳酰胺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纱线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纱线表面的聚合物为聚碳酸酯、聚氨酯、聚乳酸、聚酰胺、聚乙烯醇、聚偏二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腈、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醚酰亚胺、聚乙烯亚胺、聚酰亚胺、聚己内酯、芳纶1313、聚砜、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进液子系统包括进液口、进液管和水浴锅;所述的进液口开设于液体加热机构上,所述的水浴锅通过进液管和进液口与液体加热机构相连通。水浴锅的加热温度根据烘筒需要温度进行设定;通过水浴锅和液体加热机构两部分分段式的进行加热,能够保持有一定的可调空间,提高可控性,并且预先通过水浴锅加热可以提高液体加热机构的蒸汽转化效率,进而提高烘筒内的烘燥效果。
优选地,所述的进液子系统的流量为1~200m3/h。
水蒸气在烘筒中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与纱线表面的聚合物直接接触,聚合物表面水分不断气化,内部水分不断向表面移动,从而实现对多孔膜的整体进行均匀加热,根据聚合物的种类控制烘筒内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的进风子系统包括热风装置、气体干燥装置、进风管和进风口;所述的进风口开设于干燥箱体上,所述的热风装置依次通过气体干燥装置、进风管和进风口与干燥箱体相连通;所述的抽风子系统包括抽风口、抽风管、吸附箱和抽风装置;所述的抽风口开设于干燥箱体上,所述的抽风装置依次通过吸附箱、抽风管和抽风口与干燥箱体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进风子系统的流量为1~300m3/h,风速为0.1~3m/s;所述的抽风子系统的流量为1~200m3/h,风速为0.1~2m/s。
优选地,所述的烘筒内部的温度为50~180℃,所述的热风的温度为50~350℃。
热风对多孔膜外侧快速加热,聚合物表面的水分快速气化,达到加热聚合物表面的目的,通过调整热风加热温度和通风速度控制干燥箱体的温度;抽风装置负责抽出空气并稳定干燥箱体内的气压。
优选地,所述的进风管配置一个与气体干燥装置相连的进风主管和与该进风主管并联设置的若干进风支管,该些进风支管分别连接至干燥箱体侧壁的四个顶角以及该侧壁较长边的中点位置的进风口,即每一个复合烘燥子系统设有6个进风口,需要6根进风支管;所述的抽风管配置一个与吸附箱相连的抽风主管和与该抽风主管并联设置的若干抽风支管,该些抽风支管分别连接至干燥箱体侧壁的中心位置的抽风口,每一个复合烘燥子系统设有2~4个抽风口,需要2~4根抽风支管。
优选地,所述的吸附箱为活性炭吸附箱,达到吸附残留溶剂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的频率为1000~4000Hz。
优选地,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包括微波发射机构和冷却机构,微波发射机构平均分布于微波加热装置上,通过微波的方式对多孔膜内部快速加热;冷却机构位于微波加热装置的中央,对微波加热装置进行冷却。
优选地,所述的微波发射机构设有10~20个,所述的冷却机构的冷却温度为20~100℃。
微波加热装置通过发射电磁波将能量传到聚合物中,从而使聚合物内部的分子活跃起来,实现对多孔膜内部快速加热,加热温度由干燥箱体内的温度和微波频率共同控制,根据聚合物的种类决定。
优选地,所述的传送辊的传动速度为0~3m/s。
优选地,所述的复合烘燥子系统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烘筒前端和干燥箱体后端的仓门;所述的仓门下部设有仓门把手,所述的仓门上部设有可拆卸孔板;所述的可拆卸孔板开设有圆孔,所述的纱线穿过圆孔进/出复合烘燥子系统。通过打开仓门可以对烘燥装置进行维修和清洗,通过可拆卸孔板实现纱线进出料前进方向的引导。
优选地,所述的可拆卸孔板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聚砜。可拆卸孔板与纱线直接接触,其需要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以避免纱线表面的残留溶剂对可拆卸孔板的腐蚀;同时还要具有较小的摩擦阻力,以降低纱线和表面聚合物的摩擦损失;此外,可拆卸孔板根据需求,还需要提供一定的强度支持以及透明度需求。因而,可拆卸孔板通常只能采取如上的聚合物树脂,以满足上述多种性能要求。
优选地,所述的圆孔的直径为0.3~2mm。根据纱线直径的不同选择具有不同直径光滑圆孔的可拆卸孔板。
优选地,所述的干燥箱体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干燥箱体的中心位置,实时监测箱体中的温度。
优选地,通过调节传送辊的数量和间距改变纱线在复合烘燥子系统中的路径,纱线在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中的路径为3~50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表面包裹聚合物的纱线在传送装置的控制下,从仓门上可拆卸原孔板的光滑圆孔中进入烘筒烘燥装置,可拆卸孔板上光滑圆孔的大小根据包裹聚合物纱线的大小进行调整;水蒸气在烘筒中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与纱线表面的聚合物直接接触,聚合物表面水分不断气化,内部水分不断向表面移动,从而实现对多孔膜的整体进行均匀加热,根据聚合物的种类控制烘筒内的温度;纱线随后进入干燥箱体中,首先经过微波加热装置,微波发射装置通过发射电磁波将能量传到聚合物中,从而使聚合物内部的分子活跃起来,实现对多孔膜内部快速加热,加热温度由干燥箱体内的温度和微波频率共同控制,根据聚合物的种类决定;纱线同时通过热风烘燥装置进行加热,多通道热风对多孔膜外侧快速加热,聚合物表面的水分快速气化,达到加热聚合物表面的目的,通过调整加热温度和通风速度控制干燥箱体的温度;通过烘筒烘燥装置、微波加热装置和热风烘燥装置的共同作用,实现纱线多孔膜的均匀快速干燥;同时将需要进行二道或多道干燥的纱线以纵向S型长路径由两侧向内运送,通过调整装置箱体结构与纱线出入路径实现一台装置的多流程使用,在减少能耗的同时可以降低设备占地面积与体积,实现多孔纱线的均匀低成本连续化干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通过使用烘筒对多孔膜整体的均匀加热、微波对多孔膜内部快速加热以及多通道热风对多孔膜外侧快速加热,实现纱线多孔膜的均匀快速干燥。
(2)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将需要进行二道或多道干燥的纱线以纵向S型长路径由两侧向内运送,通过调整装置箱体结构与纱线出入路径实现一台装置的多流程使用,在减少能耗的同时可以降低设备占地面积与体积,实现多孔纱线的均匀低成本连续化干燥。
(3)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能够通过独立控制单个传送装置(传送辊),使每个传送装置之间形成一定的速度差,确保纱线在行进过程中具有合适的张力,防止纱线在烘燥装置内的热作用以及气流的冲击下产生变形。
(4)本发明围绕如何连续化烘燥多空纤维的问题,通过使用烘筒对多孔膜整体的均匀加热、微波对多孔膜内部快速加热以及多通道热风对多孔膜外侧快速加热,实现纱线多孔膜的均匀快速干燥;同时将需要进行二道干燥的纱线以纵向S型长路径由两侧向内运送,通过调整装置箱体结构与纱线出入路径实现一台装置的多流程使用,在减少能耗的同时可以降低设备占地面积与体积,实现多孔纱线的均匀低成本连续化干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的右视示意图;
图中:1-烘筒烘燥装置;2-微波加热装置;3-热风烘燥装置;4-传送辊;5-液体加热机构;6-多孔壁;7-进液口;8-进液管;9-水浴锅;10-微波发射机构;11-冷却机构;12-热风装置;13-气体干燥装置;14-进风管;15-进风口;16-干燥箱体;17-抽风口;18-抽风管;19-吸附箱;20-抽风装置;21-仓门把手;22-仓门;23-可拆卸孔板;24-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装置,由两级复合烘燥子系统串联形成,每一级复合烘燥子系统均包括烘筒烘燥装置1、微波加热装置2和热风烘燥装置3,其中的微波加热装置2和热风烘燥装置3均设置于/连接至干燥箱体16。
烘筒烘燥装置1主要由传送辊4、液体加热机构5、多孔壁6、进液口7、进液管8和水浴锅9组成;其中,进液口7、进液管8和水浴锅9形成进液子系统。
传送辊4交错分布在复合烘燥子系统中,传动速度为0~3m/s;液体加热机构5位于烘筒的上部或下部,可以选用如换热管、电加热丝等加热液体的机构;多孔壁6设置于烘筒固定液体加热机构5一侧的侧壁和相对侧的侧壁上,多孔壁6上设有10~20排孔,每排4~8个孔,多孔壁6上开孔数及排列方式根据进入烘筒的水蒸气的流量来确定,液体加热机构5一侧的多孔壁6用于使水蒸气进入烘筒内,而对侧的多孔壁6用于使水蒸气离开烘筒,保持烘筒内压力稳定;水浴锅9位于烘筒主体的外部,水从水浴锅9流出,通过进液管8并通过进液口7进入液体加热机构5中,流量控制范围约为1~200m3/h;由液体加热机构5生成的水蒸气通过多孔壁6上的洞进入烘筒中,控制烘筒中温度约为50~180℃。
干燥箱体16内交错分布有传送辊4,传动速度为0~3m/s;在干燥箱体16的上侧壁或下侧壁上部分设置微波加热装置2,主要集中于进入干燥箱体16的部分。微波加热装置2主要由微波发射机构10和冷却机构11组成;微波发射机构10平均分布在微波加热装置2上,数量为10~20个,根据干燥箱体16的体积确定数量,通过微波的方式对多孔膜内部快速加热,频率为1000~4000Hz;冷却机构11位于微波加热装置2的中央,对微波加热装置2进行冷却,冷却温度保持在20~100℃。
热风烘燥装置3主要由热风装置12、气体干燥装置13、进风管14、进风口15、抽风口17、抽风管18、吸附箱19、抽风装置20;其中,热风装置12、气体干燥装置13、进风管14、进风口15形成进风子系统;抽风口17、抽风管18、吸附箱19、抽风装置20形成抽风子系统。热风装置12位于干燥箱体16的外部,起到向干燥箱体16内部吹入热风的作用,热风的温度范围为50~350℃;气体干燥装置13为活性炭吸附箱,与热风装置12相连,负责干燥吹入干燥箱体16的空气;进风管14分布于干燥箱体16的顶部和/或底部,负责运送干燥后的空气,进风管14的流量范围为1~300m3/h,风速范围为0.1~3m/s;进风口15位于干燥箱体16顶部和/或底部的四个顶角和较长边的中点;热风装置12与气体干燥装置13相连,配置一个进风主管和与其连接的12个进风支管。抽风口17位于干燥箱体16的顶部和/或底部的中心位置,抽风管18的流量范围为1~200m3/h,风速范围为0.1~2m/s;吸附箱19为活性炭吸附箱,连接在抽风管18上,达到吸附残留溶剂的作用;抽风装置20与吸附箱19相连,负责抽出空气并稳定干燥箱体16内的气压,抽风装置20配置一个抽风主管和与其连接的2~4个抽风支管。在干燥箱体16内还设置温度传感器24,温度传感器24位于干燥箱体16的中央,实时监测箱体中的温度,可检测的温度范围为20~500℃。
在复合烘燥子系统的前部与后部设置仓门22,仓门把手21位于仓门22的下部,通过打开仓门22可以对烘燥装置进行维修和清洗;可拆卸孔板23分布在仓门22上,根据纱线直径的不同选择拥有不同直径光滑圆孔的可拆卸孔板23,其直径范围为0.3~2mm。
实施例1
利用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装置干燥多孔纱线,制备过程如下:
设置纱线在复合烘燥装置内部的路径为25m,将表面覆盖有聚砜多孔膜的纱线放入纱线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将纱线通过光滑圆孔进入烘筒烘燥装置1,烘筒温度为170℃;
纱线随后进入干燥箱体16中,纱线首先经过微波加热装置2,微波发射装置通过发射电磁波将能量传到聚合物中,从而使聚合物内部的分子活跃起来,实现对多孔膜内部快速加热,设定微波频率为2600Hz;
纱线同时通过热风烘燥装置3进行加热,多通道热风对多孔膜外侧快速加热,聚合物表面的水分快速气化,达到加热聚合物表面的目的,设定热风温度为170℃,风速为1m/s。
最终获得干燥的表面具有多孔结构皮芯纱线。
实施例2
利用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装置干燥多孔纱线,制备过程如下:
设置纱线在复合烘燥装置内部的路径为45m,将表面覆盖有聚苯乙烯多孔膜的纱线放入纱线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将纱线通过光滑圆孔进入烘筒烘燥装置1,烘筒温度为90℃;
纱线随后进入干燥箱体16中,纱线首先经过微波加热装置2,微波发射装置通过发射电磁波将能量传到聚合物中,从而使聚合物内部的分子活跃起来,实现对多孔膜内部快速加热,设定微波频率为2700Hz;
纱线同时通过热风烘燥装置3进行加热,多通道热风对多孔膜外侧快速加热,聚合物表面的水分快速气化,达到加热聚合物表面的目的,设定热风温度为90℃,风速为0.8m/s。
最终获得干燥的表面具有多孔结构皮芯纱线。
实施例3
利用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装置干燥多孔纱线,制备过程如下:
设置纱线在复合烘燥装置内部的路径为35m,将表面覆盖有聚偏二氟乙烯多孔膜的纱线放入纱线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将纱线通过光滑圆孔进入烘筒烘燥装置1,烘筒温度为150℃;
纱线随后进入干燥箱体16中,纱线首先经过微波加热装置2,微波发射装置通过发射电磁波将能量传到聚合物中,从而使聚合物内部的分子活跃起来,实现对多孔膜内部快速加热,设定微波频率为2500Hz;
纱线同时通过热风烘燥装置3进行加热,多通道热风对多孔膜外侧快速加热,聚合物表面的水分快速气化,达到加热聚合物表面的目的,设定热风温度为150℃,风速为1.2m/s。
最终获得干燥的表面具有多孔结构皮芯纱线。
实施例4
利用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装置干燥多孔纱线,制备过程如下:
设置纱线在复合烘燥装置内部的路径为40m,将表面覆盖有聚酰胺多孔膜的纱线放入纱线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将纱线通过光滑圆孔进入烘筒烘燥装置1,烘筒温度为90℃;
纱线随后进入干燥箱体16中,纱线首先经过微波加热装置2,微波发射装置通过发射电磁波将能量传到聚合物中,从而使聚合物内部的分子活跃起来,实现对多孔膜内部快速加热,设定微波频率为2300Hz;
纱线同时通过热风烘燥装置3进行加热,多通道热风对多孔膜外侧快速加热,聚合物表面的水分快速气化,达到加热聚合物表面的目的,设定热风温度为90℃,风速为1m/s。
最终获得干燥的表面具有多孔结构皮芯纱线。
实施例5
利用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装置干燥多孔纱线,制备过程如下:
设置纱线在复合烘燥装置内部的路径为30m,将表面覆盖有聚乙烯多孔膜的纱线放入纱线传送装置上,传送装置将纱线通过光滑圆孔进入烘筒烘燥装置1,烘筒温度为120℃;
纱线随后进入干燥箱体16中,纱线首先经过微波加热装置2,微波发射装置通过发射电磁波将能量传到聚合物中,从而使聚合物内部的分子活跃起来,实现对多孔膜内部快速加热,设定微波频率为2400Hz;
纱线同时通过热风烘燥装置3进行加热,多通道热风对多孔膜外侧快速加热,聚合物表面的水分快速气化,达到加热聚合物表面的目的,设定热风温度为120℃,风速为1m/s。
最终获得干燥的表面具有多孔结构皮芯纱线。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一级复合烘燥子系统,或者至少由两级复合烘燥子系统串联/并联而成,以及与复合烘燥子系统相连的进液子系统、进风子系统和抽风子系统;
所述的复合烘燥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烘筒烘燥装置(1)和干燥箱体(16);
所述的烘筒烘燥装置(1)包括烘筒以及安装于烘筒内部的传送辊(4)和液体加热机构(5);所述的传送辊(4)沿烘筒长度方向交错设置若干个,所述的液体加热机构(5)固定于烘筒的一侧侧壁外并与进液子系统相连,所述的烘筒固定有液体加热机构(5)的一侧侧壁与其相对侧的侧壁为多孔壁(6);
所述的干燥箱体(16)内部设有传送辊(4)和微波加热装置(2),所述的传送辊(4)沿干燥箱体(16)长度方向交错设置若干个,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2)固定于干燥箱体(16)一侧侧壁的部分内侧壁上;所述的干燥箱体(16)与进风子系统和抽风子系统相连;
所述的进液子系统包括进液口(7)、进液管(8)和水浴锅(9);所述的进液口(7)开设于液体加热机构(5)上,所述的水浴锅(9)通过进液管(8)和进液口(7)与液体加热机构(5)相连通;
所述的进风子系统包括热风装置(12)、气体干燥装置(13)、进风管(14)和进风口(15);所述的进风口(15)开设于干燥箱体(16)上,所述的热风装置(12)依次通过气体干燥装置(13)、进风管(14)和进风口(15)与干燥箱体(16)相连通;所述的抽风子系统包括抽风口(17)、抽风管(18)、吸附箱(19)和抽风装置(20);所述的抽风口(17)开设于干燥箱体(16)上,所述的抽风装置(20)依次通过吸附箱(19)、抽风管(18)和抽风口(17)与干燥箱体(16)相连通;
所述的烘筒内部的温度为50~180℃,所述的热风装置(12)吹出的热风温度为50~350℃;
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2)包括微波发射机构(10),所述的微波发射机构(10)设有10~20个,平均分布于微波加热装置(2)上;
所述的微波加热装置(2)的频率为1000~4000Hz;
所述的纱线为表面包裹聚合物的纱线;
所述的复合烘燥系统:首先,基于热传导通过烘筒烘燥装置(1)使聚合物表面的水分气化,纱线内部的水分在浓度差的驱动下向表面移动;随后,基于电磁波通过微波加热装置(2)使聚合物的内部加热;最后,基于热对流通过进风子系统使聚合物的表面水分气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子系统的流量为1~200m3/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子系统的流量为1~300m3/h,风速为0.1~3m/s;所述的抽风子系统的流量为1~200m3/h,风速为0.1~2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烘燥子系统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烘筒前端和干燥箱体(16)后端的仓门(22);所述的仓门(22)下部设有仓门把手(21),所述的仓门(22)上部设有可拆卸孔板(23);所述的可拆卸孔板(23)开设有圆孔,所述的纱线穿过圆孔进/出复合烘燥子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 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孔的直径为0.3~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箱体(16)内部还设有温度传感器(24)。
CN202211027348.0A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 Active CN115493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7348.0A CN115493385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7348.0A CN115493385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3385A CN115493385A (zh) 2022-12-20
CN115493385B true CN115493385B (zh) 2024-03-26

Family

ID=84466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7348.0A Active CN115493385B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33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6124B (zh) * 2023-03-29 2023-07-21 福建佶龙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焙烘功能的纺织品烘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99161A (ko) * 2008-03-17 2009-09-22 일성기계공업 주식회사 사이징머신용 실린더건조장치
CN206875896U (zh) * 2017-07-06 2018-01-12 太和县太清纺织品原料有限公司 纱线干燥器
CN209605547U (zh) * 2019-01-29 2019-11-08 常州宏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蒸汽烘筒织物烘燥控制装置
CN212955751U (zh) * 2020-08-13 2021-04-13 桐乡市明辉染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循环利用绞纱烘干设备
CN113136662A (zh) * 2021-04-08 2021-07-20 山东天虹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烘干装置的纱线加工用蒸煮装置
CN217083107U (zh) * 2021-05-21 2022-07-29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控温控湿的热风微波耦合干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99161A (ko) * 2008-03-17 2009-09-22 일성기계공업 주식회사 사이징머신용 실린더건조장치
CN206875896U (zh) * 2017-07-06 2018-01-12 太和县太清纺织品原料有限公司 纱线干燥器
CN209605547U (zh) * 2019-01-29 2019-11-08 常州宏大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多蒸汽烘筒织物烘燥控制装置
CN212955751U (zh) * 2020-08-13 2021-04-13 桐乡市明辉染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循环利用绞纱烘干设备
CN113136662A (zh) * 2021-04-08 2021-07-20 山东天虹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烘干装置的纱线加工用蒸煮装置
CN217083107U (zh) * 2021-05-21 2022-07-29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控温控湿的热风微波耦合干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3385A (zh) 202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6965B (zh) 用以熔紡、拉伸及捲取一多絲線以形成一fdy絲之方法及執行該方法之裝置
JP6016919B2 (ja) 合成糸を溶融紡糸し、引出し、延伸し、緩和し、巻取る装置
US8881497B2 (en) Method for removing and drawing a synthetic thread and a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JP6490074B2 (ja) 複数の合成糸を製造する装置
JP5822924B2 (ja) 複合糸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5493385B (zh) 一种用于制备多孔纱线的循环型复合烘燥系统
CN1046321C (zh) 生产聚酯纤维的方法和设备
CN101798720B (zh) 芳纶ⅲ纤维在线热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CN1106470C (zh) 一种用于生产塑料纤维和纤维素纤维的纤维网的设备
CN108823719B (zh) 一种dty丝线的生产工艺
EP1871930A1 (en) Apparatus for melt spinning a plurality of composite yarns
JP2012500909A (ja) 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を溶融紡糸し、延伸しかつ巻き上げる方法並びに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装置
CN105593416B (zh) 制造全牵伸合成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208279733U (zh) 一种短纤维牵伸装置
WO2021238099A1 (zh) 一种复合纺丝设备及复合纺丝工艺
CN201106113Y (zh) 一体式浆纱整经机
CN1324179C (zh) 丙烯腈系纤维的湿热拉伸方法及湿热拉伸装置
CN115386990B (zh) 一种多孔皮芯结构纱线的连续化生产系统
CN219976996U (zh) 一种抗菌羊绒纱线生产用烘干装置
CN113279075B (zh) 一种微细旦pe、pet双组分复合短纤维的制造工艺
CN216512155U (zh) 空变丝制造用热定型装置
CN213570842U (zh) 一种一槽四丝湿法纺腈纶长丝模块式连续纺丝机
JP2020529527A (ja) 合成糸を製造する装置
CN215261005U (zh) 一种碳纤维原丝干燥装置
CN210237899U (zh) 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