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1679A - 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及其制备 - Google Patents

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及其制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1679A
CN115491679A CN202211262916.5A CN202211262916A CN115491679A CN 115491679 A CN115491679 A CN 115491679A CN 202211262916 A CN202211262916 A CN 202211262916A CN 115491679 A CN115491679 A CN 115491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ent
parts
copper
benzotriazole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29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91679B (zh
Inventor
许金围
陈伟
陈志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Jinggao Electropla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Jinggao Electropl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Jinggao Electropl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Jinggao Electropl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629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16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1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1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91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1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FNON-MECHANICAL REMOVAL OF METALLIC MATERIAL FROM SURFACE;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INVOLVING AT LEAST ONE PROCESS PROVIDED FOR IN CLASS C23 AND AT LEAST ONE PROCESS COVERED BY SUBCLASS C21D OR C22F OR CLASS C25
    • C23F11/00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applying inhibitors to the surface in danger of corrosion or adding them to the corrosive agent
    • C23F11/08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applying inhibitors to the surface in danger of corrosion or adding them to the corrosive agent in other liq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eventing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及其制备,环保型铜防变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苯并三氮唑4‑6份;甲基苯并三氮唑2‑4份;2‑巯基苯并咪唑2‑3份;热稳定助剂32‑36份;增溶剂90‑110ml;金属减活剂4‑6份;致密剂6‑10份;阳离子杀菌剂1‑3份;无机硅酸盐4‑6份;消泡剂2‑4份;热稳定助剂包括丙烯酸树脂、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成膜剂。本申请能够增强防变色剂在铜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的耐高温能力。

Description

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及其制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铜防变色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及其制备。
背景技术
铜加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铜金属极易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而导致铜发生腐蚀变色。铜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腐蚀变色,给产品的质量、外观、二次加工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铜产品的防变色是铜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传统的防变色处理包括六价铬酸盐钝化和苯并三氮唑钝化。铬酸盐钝化的抗腐蚀能力较强,但铬酸盐中含有六价铬离子,不仅污染环境还损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常采用苯并三氮唑作为防变色剂,苯丙三氮唑分子中的N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以配位键与Cu相连,形成链状聚合物膜,以阻碍Cu与空气中的水分、氧气和硫化物接触,以减缓Cu的腐蚀变色的速率。
而一些相对较特殊的铜产品,如空调、冰箱用铜管,加工成型后的铜产品部分表面紧密贴合,无论采用浸渍或喷淋的方式都无法保证防变色剂能够到达紧密贴合的中间部分,同时也使干燥工序的难度增加。若先用防变色剂对加工成型前的铜产品成膜保护,由于苯并三氮唑与Cu表面仅形成一层链状聚合物膜,且苯并三氮唑的熔点为94-99℃,后续对铜产品进行加热后,使用折弯机进行变形等工序时,会对铜产品上的链状聚合物膜以及苯并三氮唑造成破坏,使得防变色剂难以对加工成型后的铜产品成膜防变色保护。
发明内容
为了增强防变色剂在铜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的耐高温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及其制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所述环保型铜防变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苯并三氮唑 4-6份;
甲基苯并三氮唑 2-4份;
2-巯基苯并咪唑 2-3份;
热稳定助剂32-36份;
增溶剂90-110ml;
金属减活剂4-6份;
致密剂6-10份;
阳离子杀菌剂 1-3份;
无机硅酸盐 4-6份;
消泡剂 2-4份;
所述热稳定助剂包括丙烯酸树脂、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成膜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苯并三氮唑为常用的金属缓蚀剂,甲基苯并三氮唑也主要用作金属的防锈剂和缓蚀剂,根据水处理剂之间的协同效应,配制比例合适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防变色剂同时使用,其效果比单独使用同样浓度的其中任何一种防铜变色剂的结果要好得多,苯并三氮唑和甲基苯并三氮唑复配使用,相互协同作用使得对铜表面的缓蚀效果更好。2-巯基苯并咪唑作为金属光亮剂,使得在铜表面形成的保护膜光亮平整,以减小保护膜对铜层的可焊性和接触电阻等功能特性的影响。
将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丙烯酸树脂反应形成热稳定助剂,由于足量的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丙烯酸树脂分散于胶束中,以增加丙烯酸树脂在水中的分散程度。由于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仍存在苯丙三氮唑,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铜反应成膜,以携带丙烯酸树脂附着于铜表面,以增加防变色剂在铜表面成膜后的耐高温能力。同时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铜结合成膜,与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协同作用,增强对铜的缓蚀效果。
同时,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丙烯酸树脂反应能够将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苯环接枝到丙烯酸树脂,增强丙烯酸树脂与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连接稳定性,以减小丙烯酸树脂无法紧密结合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而在水溶液中分散不均匀的可能性。丙烯酸树脂能够充分分散于水处理剂中,以使得更全面均匀地增强防变色剂与对铜表面成膜后的耐高温能力。
同时增加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铜上成膜时,丙烯酸树脂与铜连接紧密的紧密度,进一步增强防变色剂与对铜表面成膜后的耐高温能力。使得后续对铜产品进行加热、并使用折弯机进行变形等工序时,以使得保护膜不易发生损坏,使得防变色剂仍能对加工成型后的铜产品成膜防变色保护。
可选的,热稳定助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A溶液:在水溶液中加入0.2mol的卤化试剂、Fe/AC催化剂,再加入22g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反应后,再加入0.3mol的氢氧化钠进行反应制得A溶液。
S2:制备B混合液:加入定量E-51和苯乙烯及少量自由基阻聚剂加热,升温至110°C,滴加溶有四丁基溴化铵的12g丙烯酸树脂液体,保温反应3.0 h降温,同时加入共聚单体乳化剂和水高速搅拌进行预乳化得到B混合液。
S3:将A溶液加入B混合液中,将然后加入引发剂,在85°C反应5h,接枝有羟基的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丙烯酸树脂进行反应产生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丙烯酸树脂的接枝产物;未接枝有羟基的 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丙烯酸树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产物,再加入成膜剂,冷却至40°C制得热稳定助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苯环上的羟基与丙烯酸树脂发生酯化反应,以将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苯环接枝到丙烯酸树脂,增强丙烯酸树脂与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连接稳定性,以使得丙烯酸树脂稳定均匀地分散于水性处理剂中,使得更全面均匀地增强防变色剂与对铜表面成膜后的耐高温能力。同时,通过接枝到丙烯酸树脂上的苯环,可进一步丙烯酸树脂的耐热稳定性。
可选的,成膜剂包括环氧双环戊二烯环氧、三聚氰酸环氧、乙二醇和丙烯酸,环氧双环戊二烯环氧∶三聚氰酸环氧∶乙二醇∶丙烯酸=1∶(0.8-1.6)∶(0.2-0.6)∶(0.4-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成膜剂环氧值较高,能够提供更多的交联点,形成高交联密度的三维结构,使得丙烯酸树脂易于成膜,以使得成膜的丙烯酸树脂更全面地覆盖于防变色剂在铜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进一步增强防变色剂在铜表面形成的保护膜的耐高温能力。
可选的,金属减活剂为苯三唑衍生物和噻二唑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苯三唑衍生物和噻二唑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硫的能力,能够控制活性硫对铜的腐蚀作用,进一步增强防变色剂对铜的防变色效果。
可选的,阳离子型杀菌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氰基季铵盐、双C8烷基季铵溴盐以及聚氮杂环季铵盐、吡啶类衍生物、聚季铵盐、双季铵盐等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阳离子杀菌剂均易溶于水,可配制为水性处理剂。阳离子杀菌剂能够控制水中菌藻的形成,且对金属有一定的缓蚀作用,能与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协同增效。
可选的,无机硅酸盐为为硅酸钾、硅酸钠、硅酸锂和硅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机硅酸盐的硅酸根离子能够去除金属离子的干扰,并且易于成膜。
可选的,致密剂为噻唑、喹啉、吡啶、ATA、MBT等含氮杂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与铜作用时,铜表面的原子取代了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分子中-NH官能团上的H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联接。不同苯并三氮唑分子、甲基苯并三氮唑分子与铜作用产生的共价键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使得苯丙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在铜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与铜之间存在空隙。而由于噻唑、喹啉、吡啶、ATA、MBT等含氮类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较小,可填堵苯丙三氮唑在铜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与铜之间的空隙,使得保护膜更加的致密。
可选的,增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复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醇类化合物起到助溶的作用,可让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等有效成份更好的分散在水性体系中,以使得防变色剂在铜表面更均匀地成膜,进一步提升防变色剂在铜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对铜的缓蚀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热稳定助剂加入反应釜中,加入消泡剂,将转速调至700rpm,依次加入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2-巯基苯并咪唑、增溶剂、金属减活剂、致密剂、阳离子杀菌剂、无机硅酸盐,并加热至60°,保持该温度稳定搅拌20min,停止搅拌,继续添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保持60°继续搅拌20min,得到防变色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进行丙烯酸树脂和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反应,使得丙烯酸树脂分散于水溶液中,并使得丙烯酸树脂稳定结合于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苯环后,再加入各组分进行反应,以减小丙烯酸树脂和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反应,与各组分之间的反应相互干扰的可能性。
可选的,搅拌时,所述反应釜的温度保持为7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时温度升高,使得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丙烯酸树脂等有效成份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或分散程度更好,使得保护膜成膜更均匀,增强防变色剂对铜的防变色效果,同时增加防变色剂在铜表面形成的保护膜的耐高温能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苯并三氮唑和甲基苯并三氮唑复配使用,相互协同作用使得对铜表面的缓蚀效果更好;
2.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铜反应成膜,以携带丙烯酸树脂附着于铜表面,以增加防变色剂在铜表面成膜后的耐高温能力,使得后续对铜产品进行加热后,使用折弯机进行变形等工序时,以使得保护膜不易发生损坏,使得防变色剂仍能对加工成型后的铜产品成膜防变色保护;
3.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协同作用,增强对铜的缓蚀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制备例:
制备例1:
S1:制备A溶液:在水溶液中加入0.2mol N-溴代酰胺、Fe/AC催化剂,再加入22g 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反应后,再加入0.3mol的氢氧化钠进行反应制得A溶液。
S2:制备B混合液:加入0.4molE-51和苯乙烯及0.1mol自由基阻聚剂加热,升温至110°C,滴加溶有0.1mol四丁基溴化铵的10g丙烯酸树脂液体,保温反应3.0 h降温,同时加入乙烯基磺酸钠和水高速搅拌进行预乳化得到B混合液。
S3:将A溶液加入B混合液中,将然后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在85°C反应5h,冷却至40°C制得热稳定助剂。
二、实施例:
实施例1:
将热稳定助剂加入反应釜中,加入消泡剂,将转速调至700rpm,依次加入苯并三氮唑4g、甲基苯并三氮唑2g、2-巯基苯并咪唑2g、醇类化合物100ml、金属减活剂4g、致密剂6g、阳离子杀菌剂1g、无机硅酸盐4g和消泡剂2g,并加热至60℃,保持该温度稳定搅拌20min。停止搅拌,继续添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保持60℃继续搅拌20min,得到防变色剂。
其中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2-巯基苯并咪唑,醇类化合物为甲醇,金属减活剂为苯三唑衍生物,致密剂为巯基苯并噻唑,阳离子杀菌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无机硅酸盐为硅酸钾,消泡剂的型号为GS-5820。成膜剂环氧双环戊二烯环氧、三聚氰酸环氧、乙二醇和丙烯酸组成,环氧双环戊二烯环氧∶三聚氰酸环氧∶乙二醇∶丙烯酸的重量比为1∶1.2∶0.4∶0.6。
实施例2-3: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及其重量份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3的原料及其重量份(g)
组分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苯并三氮唑 4 5 6
甲基苯并三氮唑 2 3 4
2-巯基苯并咪唑 2 2.5 3
增溶剂 90ml 100ml 110ml
金属减活剂 4 5 6
致密剂 6 8 10
阳离子杀菌剂 1 2 3
无机硅酸盐 4 5 6
消泡剂 2 3 4
热稳定助剂 32 34 36
实施例4: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还含有由制备例1制得的32g热稳定助剂。
实施例5: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还含有由制备例1制得的36g热稳定助剂。
实施例6: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成膜剂环氧双环戊二烯环氧、三聚氰酸环氧、乙二醇和丙烯酸组成,环氧双环戊二烯环氧∶三聚氰酸环氧∶乙二醇∶丙烯酸的重量比为1∶0.8∶0.2∶0.4。
实施例7: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成膜剂环氧双环戊二烯环氧、三聚氰酸环氧、乙二醇和丙烯酸组成,环氧双环戊二烯环氧∶三聚氰酸环氧∶乙二醇∶丙烯酸的重量比为1∶1.6∶0.6∶0.8。
实施例8: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搅拌时,所述反应釜的温度保持为70℃。
实施例9: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金属减活剂为噻二唑衍生物。
实施例10: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阳离子型杀菌剂为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实施例11: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阳离子型杀菌剂为氰基季铵盐。
实施例12: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无机硅酸盐为硅酸钠。
实施例13: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醇类化合物包括甲醇和乙醇。
三、对比例:
对比例1: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未加入热稳定助剂。
对比例2: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苯并三氮唑替换为等重量的甲基苯并三氮唑。
对比例3: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甲基苯并三氮唑替换为等重量的苯并三氮唑。
对比例4: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未加入醇类化合物。
对比例5: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未加入致密剂。
对比例6: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未加入成膜剂。
对比例7:
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未加入金属减活剂。
四、性能检测试验:
1、使用方法:
S1:制备铜保护工作液:取上述制备的防变色剂原液,按照1:10的比例稀释,即得到所需的铜保护工作液。
S2:取一个试样铜片,将一个铜片表面的油污、灰尘和锈蚀清除干净后,放入制得的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7的防变色剂制备的铜保护工作液中进行浸泡或喷淋,在经高温烘烤后形成一层保护膜。
2、性能测试方法为:
高温试验按国家标准GB2423.2-2001进行,中性酸雾试验按国家标准 GB/T2423.18-2000进行,硫化钾腐蚀试验采用质量分数为5%的硫化钾溶液进行测试。使用本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7的防变色剂进行保护的铜片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 2所示:
表2 实施例 1-13、对比例1-7进行保护的铜片的性能测试结果
测试项目 高温试验(℃) 中性酸雾试验(h) 硫化钾腐蚀试验(min)
实施例1 343 22 12
实施例2 363 30 17
实施例3 342 23 13
实施例4 350 25 15
实施例5 364 31 17
实施例6 355 29 17
实施例7 354 30 17
实施例8 367 32 18
实施例9 362 29 16
实施例10 361 30 18
实施例11 364 31 17
实施例12 362 28 18
实施例13 360 31 18
对比例1 321 28 16
对比例2 362 21 12
对比例3 361 20 13
对比例4 362 26 14
对比例5 346 25 15
对比例6 362 33 18
对比例7 363 28 12
结合实施例1-13和对比例1-7并结合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1-3中,实施例2的铜片可以在363℃温度以下保持30min不变色,可以在氯化钠溶液中保持30h无变色,硫化钾腐蚀测试中17min内无变色,实施例2的原料及重量份相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3,具有更高的耐高温能力、耐盐雾能力和防腐蚀能力。
实施例4中热稳定助剂为32g,实施例5中热稳定助剂为36g,而对比例1中未加入热稳定助剂,对比例1在321℃以下保持30min不变色,其耐高温能力远低于实施例2、实施例4和实施例5,由此说明热稳定助剂可增强防变色剂在铜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的耐高温能力。
并且由表2可得,实施例4的铜片能够在350℃以下保持30min不变色,实施例2的耐高温能力高于实施例4,因此说明防变色剂在铜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的耐高温能力随着热稳定助剂重量增加而增强。而实施例5的铜片能够在364℃以下保持30min不变色,实施例5中热稳定助剂重量相对实施例2递增,但实施例5的耐高温能力相对实施例2提升幅度较为不显著,因此说明热稳定助剂重量到达一定数值后,热稳定助剂重量的增加幅度对防变色剂在铜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的耐高温能力影响轻微。
实施例6-7相对实施例2,成膜剂各组分的比例发生变化,而对比例5中未加入成膜剂。由表2可知,实施例6能够在355℃以下保持30min不变色,实施例7能够在354℃以下保持30min不变色,而对比例5在346℃以下保持30min不变色。由此可得,成膜剂对防变色剂在铜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的耐高温能力有提升效果,且实施例2中的成膜剂组分比例最优。
对比例2中,苯并三氮唑替换为等重量的甲基苯并三氮唑;对比例3中,甲基苯并三氮唑替换为等重量的苯并三氮唑。由表2可知,对比例2的铜片在氯化钠溶液中保持21h无变色,硫化钾腐蚀测试中12min内无变色;对比例3的铜片在氯化钠溶液中保持20h无变色,硫化钾腐蚀测试中13min内无变色,相比于实施例2的铜片在氯化钠溶液中保持30h无变色,硫化钾腐蚀测试中17min内无变色,对比例2和对比例3的耐盐雾能力和防腐蚀能力均大幅下降。由此可得,苯并三氮唑和甲基苯并三氮唑复配使用,相互协同作用使得对铜表面的缓蚀效果更好。
由表2可知,实施例4在氯化钠溶液中保持25h无变色,硫化钾腐蚀测试中15min内无变色;实施例5在氯化钠溶液中保持31h无变色,硫化钾腐蚀测试中17min内无变色,相比于实施例4,实施例2和实施例5的耐盐雾能力和防腐蚀能力随着热稳定助剂的重量增加而提升。由上可得,热稳定助剂中的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与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协同作用,增强防变色剂在铜表面上形成的保护膜对铜的缓蚀效果。
对比例7中未加入金属减活剂,由表2可知,对比例7在硫化钾腐蚀测试中12min内无变色,相比于实施例1,对比例7的抗硫腐蚀能力大幅降低,由此可知,金属减活剂能够控制活性硫对铜的腐蚀作用,进一步增强防变色剂对铜的防腐蚀效果。
实施例8中,制备防变色剂时,反应釜的温度为70℃。由表2可知,实施例8的铜片能够在367℃以下保持30min不变色,且在氯化钠溶液中保持32h无变色,硫化钾腐蚀测试中18min内无变色,相比于实施例2,实施例8的耐高温能力、耐盐雾能力和防腐蚀能力均有所提升。由上可得,搅拌温度为70℃时,防变色剂对铜的防变色效果以及防变色剂在铜表面形成的保护膜的耐高温能力均有所提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保型铜防变色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苯并三氮唑 4-6份;
甲基苯并三氮唑 2-4份;
2-巯基苯并咪唑 2-3份;
热稳定助剂32-36份;
增溶剂90-110ml;
金属减活剂4-6份;
致密剂6-10份;
阳离子杀菌剂 1-3份;
无机硅酸盐 4-6份;
消泡剂 2-4份;
所述热稳定助剂包括丙烯酸树脂、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成膜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其特征在于,热稳定助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A溶液:在水溶液中加入0.2mol的卤化试剂、Fe/AC催化剂,再加入22g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反应后,再加入0.3mol的氢氧化钠进行反应制得A溶液;
S2:制备B混合液:加入定量E-51和苯乙烯及少量自由基阻聚剂加热,升温至110°C,滴加溶有四丁基溴化铵的12g丙烯酸树脂液体,保温反应3.0 h降温,同时加入共聚单体乳化剂和水高速搅拌进行预乳化得到B混合液;
S3:将A溶液加入B混合液中,将然后加入引发剂,在85°C反应5h,接枝有羟基的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丙烯酸树脂进行反应产生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丙烯酸树脂的接枝产物;未接枝有羟基的 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丙烯酸树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产物,再加入成膜剂,冷却至40°C制得热稳定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剂包括环氧双环戊二烯环氧、三聚氰酸环氧、乙二醇和丙烯酸,环氧双环戊二烯环氧∶三聚氰酸环氧∶乙二醇∶丙烯酸的重量比为1∶(0.8-1.6)∶(0.2-0.6)∶(0.4-0.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减活剂为苯三唑衍生物和噻二唑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其特征在于:阳离子型杀菌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氰基季铵盐、双C8烷基季铵溴盐以及聚氮杂环季铵盐、吡啶类衍生物、聚季铵盐、双季铵盐等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硅酸盐为硅酸钾、硅酸钠、硅酸锂和硅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密剂为噻唑、喹啉、吡啶、ATA、MBT等含氮杂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复配。
9.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环保型铜防变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热稳定助剂加入反应釜中,加入消泡剂,将转速调至700rpm,依次加入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2-巯基苯并咪唑、增溶剂、金属减活剂、致密剂、阳离子杀菌剂、无机硅酸盐,并加热至60°,保持该温度稳定搅拌20min,停止搅拌,继续添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保持60°继续搅拌20min,得到防变色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保型铜防变色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时,所述反应釜的温度保持为70℃。
CN202211262916.5A 2022-10-15 2022-10-15 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及其制备 Active CN115491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2916.5A CN115491679B (zh) 2022-10-15 2022-10-15 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及其制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2916.5A CN115491679B (zh) 2022-10-15 2022-10-15 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及其制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1679A true CN115491679A (zh) 2022-12-20
CN115491679B CN115491679B (zh) 2024-04-02

Family

ID=84475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2916.5A Active CN115491679B (zh) 2022-10-15 2022-10-15 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及其制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167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6888A (zh) * 2013-08-23 2013-12-11 南京理工大学 含苯并咪唑高温铜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8934A (zh) * 2016-08-27 2016-11-23 合肥普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铜材钝化剂及其制备、应用
CN106702397A (zh) * 2016-11-30 2017-05-24 南通波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铜系金属的复合缓蚀剂
CN112048721A (zh) * 2020-08-11 2020-12-08 湖北工程学院 唑类化合物基铜箔防氧化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6888A (zh) * 2013-08-23 2013-12-11 南京理工大学 含苯并咪唑高温铜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8934A (zh) * 2016-08-27 2016-11-23 合肥普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铜材钝化剂及其制备、应用
CN106702397A (zh) * 2016-11-30 2017-05-24 南通波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铜系金属的复合缓蚀剂
CN112048721A (zh) * 2020-08-11 2020-12-08 湖北工程学院 唑类化合物基铜箔防氧化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庄丽宏等: "铜腐蚀及其缓蚀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vol. 17, no. 6 *
廖益强等: "N−烷基苯并三氮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铜的缓蚀性能", 《电镀与涂饰》, vol. 39, no. 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1679B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13498A (en)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metal surfaces
US5110494A (en) Alkaline cleaner and process for reducing stain on aluminum surfaces
US3816333A (en) Methods of inhibiting corrosion with condensed polyalkylenepolyamine derivatives
KR20030020827A (ko) 수성 시스템에서 금속의 부식을 방지하는 방법
US4392994A (en)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cellulosic insulation
CN102010626A (zh) 一种环保水性防锈剂
EP1817441B1 (en) Methods of preventing corrosion
CN112174342B (zh) 一种缓蚀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06250A (zh) 一种混合酰胺型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5491679B (zh) 环保型铜防变色剂及其制备
CN104746082A (zh) 一种水基铜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2110A (zh) 一种半合成型清洗防锈液及其配制工艺
CN112359360A (zh) 多金属用气相环保防锈纸及其制备方法
CA1264540A (en) Naphthalene dicarboxylic acid salts as corrosion inhibitors
CN102977977B (zh) 一种富马酸二甲酯气相缓释防锈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75613B (zh) 一种用于esp带钢酸洗后的环保型水基临时防锈剂的制备方法
CN104263496A (zh) 一种水基金属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60863B (zh) 一种适用于金属工件动态强碱洗的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5329A (zh) 一种尿素气相缓释防锈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81007A (zh) 球墨铸铁专用气相环保防锈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75663A (zh) 一种碳钢表面用水基处理剂、良耐蚀碳钢及其制备方法
TW202140854A (zh) 用於在經鋅或鋅鎳塗覆之基材上沈積含鉻鈍化層的鈍化組合物以及方法
KR100871532B1 (ko) 기화성 방청액 제조방법
CN111172544A (zh) 混合酸酰胺型水基气相防锈浓缩液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1621209B (zh) 一种适用于钢铁表面有机复合成膜的水性防锈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