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0327B - 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0327B
CN115490327B CN202211257593.0A CN202211257593A CN115490327B CN 115490327 B CN115490327 B CN 115490327B CN 202211257593 A CN202211257593 A CN 202211257593A CN 115490327 B CN115490327 B CN 115490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mud
pipe
guide ro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575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90327A (zh
Inventor
邱海鹏
郭晓煜
姜双双
何文婷
武文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uanm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uan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uanm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uan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5759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0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0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0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90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0327B/zh
Priority to JP2023160086A priority patent/JP7421252B1/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02F3/2846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using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 rea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属于废水处理设备的领域,其包括罐体,罐体底部设有进水管,罐体内设有三相分离器,罐体顶端设有排气管,罐体侧壁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位于三相分离器上方,罐体底部设有若干同轴分布的盘管,各个盘管的直径由外向内依次减小,相邻两个盘管通过分管连接,各个盘管上均设有周向分布的喷头,各个喷头沿同一时针方向倾斜设置,其中一个盘管与进水管连接。本申请具有减小污泥床冲刷死角,增强废水与厌氧菌反应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
背景技术
UASB反应器是废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设备,当废水从进水管输入反应器后,废水与污泥床内的厌氧菌接触并反应产生沼气,沼气上升,之后再经三相分离器将固、液、气三相分离,分离后的气体、液体分别被集气室和集水室收集,污泥颗粒回落到污泥床。
采用此结构,进水管进水只能使污泥床部分污泥被具有压力的水冲击翻滚,这样很容易造成罐内其他未被水冲击的部分形成死水区,使得废水无法与污泥床内的厌氧菌充分反应。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废水与污泥床内厌氧菌无法充分反应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底部设有进水管,所述罐体内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罐体顶端设有排气管,所述罐体侧壁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位于三相分离器上方,所述罐体底部设有若干同轴分布的盘管,各个所述盘管的直径由外向内依次减小,相邻两个所述盘管通过第一支管连接,各个所述盘管上均设有周向分布的喷头,各个所述喷头沿同一时针方向倾斜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盘管与进水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业废水从进水管输送至各个盘管内,各个喷头向上喷出水流,由于喷头倾斜设置,各束水流带动周边的水转动,将污泥床内的污泥搅动升起并扩散到上层水体中,使得污泥与废水充分接触,同时各个盘管上的喷头覆盖范围广,减小了污泥床冲刷死角,增加了废水与厌氧菌的反应效果。
可选的,所述罐体内壁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铰接有两个支杆,两个所述支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均设有取泥盒,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取泥盒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罐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块移动的升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取泥盒夹取污泥,升降组件带动滑块向上移动至滑轨顶端,驱动组件驱动两个取泥盒相互远离,使得污泥从取泥盒中落下,污泥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分散到水体中,加快了污泥扩散速度。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均设有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导杆每端的导向面均设有两个且两个导向面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支杆间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取泥盒相互抵接时,所述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移动时,支杆在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沿导向面移动,由于导向面倾斜分布,两个支杆随着导向面间间距的改变而发生转动,从而带动取泥盒转动,方便快捷。
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输送机和电磁铁,所述输送机安装在罐体侧壁上并与滑轨相平行,所述电磁铁设置在输送机的输送带上,所述滑块侧壁设有与电磁铁对应的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机带动电磁铁上下移动,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对铁片产生磁力吸引,使得铁片带动滑块沿滑轨上下移动,保证了罐体侧壁的完整。
可选的,所述取泥盒侧壁开设有若干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泥盒在升降过程中,盒内的污泥在水流的冲刷下从各个通孔排出并向取泥盒周边扩散,增强了污泥在水体中的分散效果。
可选的,所述取泥盒上连接有软管,所述进水管在罐体的内外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管接头,所述软管远离取泥盒的一端依次从两个管接头穿出至罐体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业废水从软管输入,对取泥盒中的污泥进行冲刷,使得污泥快速从各个通孔散出,既加快了污泥扩散速度,又使得废水与污泥充分接触,利于增加该部分废水反应、净化效果。
可选的,所述罐体侧壁连接有沿罐体高度方向排列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通过输水管连接,所述输水管上安装有循环泵,所述软管与第二支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泵将罐体内的废水从第一支管抽出,再从第二支管输入,使得罐体内形成向上的水流,利于带动污泥床的污泥向上浮起;软管水源来自第二支管,无需给软管单独供水,利于节省资源。
可选的,所述取泥盒底部开设有若干贯穿的第一透水孔,所述取泥盒底部开设有与各个第一透水孔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开设有与第一透水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透水孔,所述导杆上设有用于驱动封板移动的联动组件,所述封板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封板将各个所述第一透水孔遮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泥盒上升时,第一透水孔被封板堵住,使得取泥盒上升过程中能够保留一定量的污泥;当取泥盒到达指定高度后,联动组件拉动封板移动,使得第二透水孔与第一透水孔连通,使得取泥盒下降时其底部的污泥可被冲走,减少污泥在取泥盒的滞留,从而保障从取泥盒向外扩散的污泥量;第一透水孔和第二透水孔连通后,取泥盒下降时受到的阻力降低。
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限位板和牵引绳,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导杆侧壁并倾斜朝下分布,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封板连接,另一端与导杆侧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取泥盒上升到指定高度后,牵引绳拉动封板移动,当取泥盒下降至限位板位置时,封板被限位板所抵而向滑槽内移动复位。
可选的,所述支杆朝向导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辊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轮利于降低支杆沿导杆移动时受到的阻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各个喷头喷出的各束水流带动周边的水转动,将污泥床内的污泥搅动升起并扩散到上层水体中,使得污泥与废水充分接触,同时各个盘管上的喷头覆盖范围广,减小了污泥床冲刷死角,增加了废水与厌氧菌的反应效果;
2.取泥盒将污泥床内的污泥带到水体上部,再使污泥从取泥盒中落下,污泥在下落过程中逐渐分散到水体中,加快了污泥扩散速度;工业废水从软管输入,对取泥盒中的污泥进行冲刷,使得污泥快速从各个通孔散出,既加快了污泥扩散速度,又使得废水与污泥充分接触,利于增加该部分废水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滑轨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联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11、进水管;12、三相分离器;13、排气管;14、排水管;15、盘管;151、分管;152、喷头;2、滑轨;21、滑块;22、支杆;221、辊轮;23、取泥盒;231、通孔;3、驱动组件;31、导杆;32、导向面;33、弹簧;4、升降组件;41、输送机;42、电磁铁;43、铁片;5、软管;50、管接头;51、第一支管;52、第二支管;53、输水管;54、循环泵;61、第一透水孔;62、滑槽;63、封板;631、第二透水孔;64、联动组件;641、限位板;642、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如图1和图2,改良型厌氧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底部设有若干同轴分布的盘管15,各个盘管15的直径由外向内依次减小,相邻两个盘管15通过分管151连接,使得各个盘管15连通,各个盘管15上均设有沿自身轴线周向等距排列的喷头152,各个盘管15上的喷头152均朝上,且每个盘管15上的喷头152均沿顺时针倾斜设置;罐体1内设有三相分离器12,三相分离器12靠近罐体1顶端分布,且三相分离器12将罐体1内部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区域,同时三相分离器12周边与罐体1内壁紧贴;罐体1侧壁设有沿其高度方向排列的进水管11和排水管14,进水管11靠近罐体1底部设置,且进水管11穿进罐体1内与最外圈的盘管15的连接,排水管14位于三相分离器12上方,罐体1顶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气管13。
罐体1内带有污泥床,污泥床位于盘管15上方,工业废水从进水管11输入至与其连接的盘管15内,再通过分管151输送至其余盘管15中,各个喷头152向上喷出水流并带动周边的废水顺时针搅动污泥床,使得污泥向上方水体中扩散,让污泥与废水充分接触,从而提升废水与污泥床内厌氧菌反应、处理、净化效果。
罐体1侧壁连接有沿罐体1高度方向排列的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第一支管51位于第二支管52上方并位于三相分离器12下方,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通过输水管53连接,输水管53上安装有循环泵54;循环泵54将罐体1内的废水从第一支管51抽出,然后从第二支管52输入,在罐体1内形成上升流,从而带动污泥床内的污泥向上扩散,加快污泥向水体内的分布速度。
罐体1内壁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滑轨2,滑轨2位于三相分离器12下方,滑轨2上滑动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上铰接有两个水平分布的支杆22,支杆22的铰接点位于支杆22两端之间,两个支杆22远离滑块21的一端均设有取泥盒23,两个取泥盒23相对的一端均设为开口,两个取泥盒23侧壁均开设有若干贯穿的通孔231,滑块21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取泥盒23转动的驱动组件3,罐体1内设有用于驱动滑块21沿滑轨2移动的升降组件4。
驱动组件3包括导杆31,导杆31固定在罐体1底部并位于两个支杆22之间,导杆3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倾斜的导向面32,导杆31每端的导向面32均设有两个且两个导向面32关于导杆31对称分布,相对的两个导向面32间的间距沿朝向导杆31中部位置逐渐增加,支杆22朝向导杆3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辊轮221,两个支杆22远离取泥盒23的一端间连接有弹簧33,导杆31位于支杆22铰接点和弹簧33之间。
初始位置时,支杆22带动辊轮221与导杆31下端对应的导向面32抵接,弹簧33处于自然状态,两个取泥盒23相互分离并位于污泥床下方,随着滑块21向上移动,滑块21带动两个支杆22沿导向面32移动,两个支杆22端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带动两个取泥盒23转动相互靠近,同时弹簧33被两个支杆22拉伸而产生弹性形变,当支杆22移动至与导杆31抵接时,两个取泥盒23相互抵接;当支杆22移动至导杆31上端对应的导向面32时,两个支杆22在弹簧33的弹性拉力下逐渐相互靠近,从而带动两个取泥盒23相互远离。
升降组件4包括安装在罐体1外侧壁的输送机41,输送机41的输送方向与罐体1高度方向平行,输送机41的输送带上安装有电磁铁42,滑块21侧壁设有与电磁铁42对应的铁片43,铁片43与罐体1内壁以及电磁铁42与罐体1外壁间均存在间隙。罐体1和驱动组件3、升降组件4中的各部件均采用与电磁铁42不产生磁性的材质,例如铝、塑料、具有高含量铬、镍的不锈钢等。输送机41启动,输送带带动电磁铁42向上移动,电磁铁42通电产生磁性对铁片43进行磁力吸引,从而带动滑块21同步向上移动,当电磁铁42移动至顶端后,输送机41反向驱动输送带,使得输送带带动电磁铁42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滑块21同步下移。
其中一个取泥盒23上连接有软管5,软管5朝向另一个取泥盒23设置,进水管11上螺纹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管接头50,两个管接头50分别位于罐体1的内外两侧,软管5远离取泥盒23的一端先从位于罐体1内的管接头50穿进、再从位于罐体1外的管接头50穿出后与第二支管52连接,软管5与管接头50间密封,软管5上安装有阀门(图中未示出)。
两个取泥盒23底部均开设有若干垂直贯穿的第一透水孔61,取泥盒23底部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62,滑槽62与各个第一透水孔61连通,滑槽62内滑动连接有封板63,封板63上开设有与第一透水孔61一一对应的第二透水孔631,导杆31上设有用于驱动封板63移动的联动组件64,封板63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透水孔61和第二透水孔631错位,封板63将各个第一透水孔61遮住。
联动组件64包括限位板641,限位板641设置在导杆31朝向取泥盒23的一侧并靠近导杆31下端分布,限位板641倾斜向下设置,封板63的一端位于取泥盒23外并连接有牵引绳642,牵引绳642远离封板63的一端与导杆31侧壁相连。当滑块21移动至与导杆31顶端对应位置时,牵引绳642处于被拉直状态,封板63在牵引绳642拉力作用下移动,使得的第二透水孔631与第一透水孔61连通;当滑块21向下移动至限位板641位置时,封板63端部与限位板641相抵,使得封板63向滑槽62内移动,将第一透水孔61封闭,此时牵引绳642处于松弛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实施原理为:工业废水通过进水管11输送至各个盘管15内,各个喷头152向上喷出水流并带动周边的水体搅动污泥床,使得污泥床内的污泥向上扩散;循环泵54启动,将罐体1内的废水抽出、再送入,使得罐体1内形成向上的升流,加快了污泥扩散的速度,同时也减小了罐体1边缘存在的死角。
电磁铁42通电产生磁性,输送机41驱使电磁铁42向上移动,电磁铁42通过对铁片43的磁力带动滑块21沿滑轨2向上移动,支杆22在沿导杆31下端导向面32移动过程中,两个取泥盒23转动相互抵接,当取泥盒23移出污泥床外时,污泥床内的污泥被盛放在取泥盒23内并随着取泥盒23上升,在升过程中,阀门打开,第二支管52内的一部分废水从软管5输入,软管5输出的废水对取泥盒23内的污泥进行冲刷,使得取泥盒23中的污泥在水的冲刷下从各个通孔231内散出;当支杆22移动至导杆31上端导向面32时,两个取泥盒23逐渐分开,取泥盒23中的部分污泥直接向下掉落,该部分污泥在下落时不断向周边分散。
当支杆22移动至导杆31顶端时,牵引绳642拉动封板63向外移动,使得第二透水孔631与第一透水孔61连通,此时输送机41驱动电磁铁42向下移动,滑块21沿滑轨2同步下移,两个取泥盒23转动靠近直至相互抵接,在下移过程中,取泥盒23中的污泥从通孔231和第一透水孔61中向外扩散,同时取泥盒23还起到了其移动路线上污泥的搅动效果,减小了污泥局部聚集堆积。
随着取泥盒23继续下降,封板63与限位板641相抵并向滑槽62内移动,将第一透水孔61封闭;当支杆22移动至导杆31下端导向面32时,两个取泥盒23相互分离并进入污泥床中。
废水与污泥中的厌氧菌充分接触并且发生反应,反应后产生沼气,沼气上升,经过三相分离器12的分离后从排气管13排出,反应后的废水经三相分离器12的分离后从排水管14排出,污泥颗粒被三相分离器12截留在下方水体中。在反应过程中,尤其在反应初期,盘管15覆盖面积大,减少了污泥床的水流冲刷死角,循环泵54引导的上升水流以及取泥盒23对污泥的搬运、扩散,加快了污泥床中污泥颗粒向水体中的分布,使得废水与污泥颗粒充分接触,增强了废水与厌氧菌接触反应效果,从而使得废水净化效果得到提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进水管(11),所述罐体(1)内设有三相分离器(12),所述罐体(1)顶端设有排气管(13),所述罐体(1)侧壁连接有排水管(14),所述排水管(14)位于三相分离器(12)上方,所述罐体(1)底部设有若干同轴分布的盘管(15),各个所述盘管(15)的直径由外向内依次减小,相邻两个所述盘管(15)通过分管(151)连接,各个所述盘管(15)上均设有周向分布的喷头(152),各个所述喷头(152)沿同一时针方向倾斜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盘管(15)与进水管(11)连接;
所述罐体(1)内壁设有滑轨(2),所述滑轨(2)上滑动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上铰接有两个支杆(22),两个所述支杆(22)远离滑块(21)的一端均设有取泥盒(23),所述滑块(21)上设有用于驱动两个取泥盒(23)转动的驱动组件(3),所述罐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滑块(21)移动的升降组件(4);
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导杆(31),所述导杆(31)固定在所述罐体(1)底部并位于两个所述支杆(22)之间,所述导杆(31)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倾斜的导向面(32),所述导杆(31)每端的导向面(32)均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导向面(32)关于所述导杆(31)对称分布,相对的两个所述导向面(32)间的间距沿朝向所述导杆(31)中部位置逐渐增加,所述支杆(22)朝向所述导杆(3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辊轮(221),两个所述支杆(22)远离所述取泥盒(23)的一端连接有弹簧(33),所述导杆(31)位于所述支杆(22)铰接点和所述弹簧(33)之间;
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输送机(41)和电磁铁(42),所述输送机(41)安装在罐体(1)侧壁上并与滑轨(2)相平行,所述电磁铁(42)设置在输送机(41)的输送带上,所述滑块(21)侧壁设有与电磁铁(42)对应的铁片(43),所述铁片(43)与所述罐体(1)内壁以及所述电磁铁(42)与所述罐体(1)外壁间均存在间隙;所述罐体(1)和所述驱动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4)中的各部件均采用与所述电磁铁(42)不产生磁性的材质;
所述取泥盒(23)侧壁开设有若干通孔(231);
所述取泥盒(23)上连接有软管(5),所述进水管(11)在罐体(1)的内外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管接头(50),所述软管(5)远离取泥盒(23)的一端依次从两个管接头(50)穿出至罐体(1)外;
所述罐体(1)侧壁连接有沿罐体(1)高度方向排列的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所述第一支管(51)和第二支管(52)通过输水管(53)连接,所述输水管(53)上安装有循环泵(54),所述软管(5)与第二支管(52)连接;
所述取泥盒(23)底部开设有若干贯穿的第一透水孔(61),所述取泥盒(23)底部开设有与各个第一透水孔(61)连通的滑槽(62),所述滑槽(62)内滑动连接有封板(63),所述封板(63)开设有与第一透水孔(61)一一对应的第二透水孔(631),所述导杆(31)上设有用于驱动封板(63)移动的联动组件(64),所述封板(63)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封板(63)将各个所述第一透水孔(61)遮住;
所述联动组件(64)包括限位板(641),所述限位板(641)设置在所述导杆(31)朝向所述取泥盒(23)的一侧并靠近所述导杆(31)下端分布,所述限位板(641)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封板(63)的一端位于所述取泥盒(23)外并连接有牵引绳(642),所述牵引绳(642)远离所述封板(63)的一端与所述导杆(31)侧壁相连。
CN202211257593.0A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 Active CN115490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7593.0A CN115490327B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
JP2023160086A JP7421252B1 (ja) 2022-10-14 2023-09-25 改良型嫌気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57593.0A CN115490327B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0327A CN115490327A (zh) 2022-12-20
CN115490327B true CN115490327B (zh) 2023-05-26

Family

ID=84475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57593.0A Active CN115490327B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21252B1 (zh)
CN (1) CN11549032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21462A (ja) * 2013-05-14 2014-11-27 住友重機械エンバイロメント株式会社 嫌気性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嫌気性処理方法
CN204455090U (zh) * 2015-02-09 2015-07-08 潍坊金丝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水力搅拌厌氧罐
CN109368916A (zh) * 2018-11-06 2019-02-22 常州大学 一种iao-mbr污水处理一体化装备及其工艺
CN110426240A (zh) * 2019-06-17 2019-11-08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水底淤泥及附着物取出装置及方法
CN212503963U (zh) * 2020-07-20 2021-02-09 江苏东方生态清淤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存量污泥池的膜下插管取泥装置
CN213875084U (zh) * 2020-11-22 2021-08-03 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高效取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04829B2 (ja) 2014-02-25 2017-03-29 株式会社東芝 嫌気性水処理システム
JP6825144B1 (ja) 2020-02-07 2021-02-03 水ing株式会社 嫌気性処理装置および嫌気性処理方法
CN212102187U (zh) 2020-05-12 2020-12-08 浙江水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畜禽养殖废水厌氧反应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221462A (ja) * 2013-05-14 2014-11-27 住友重機械エンバイロメント株式会社 嫌気性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嫌気性処理方法
CN204455090U (zh) * 2015-02-09 2015-07-08 潍坊金丝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水力搅拌厌氧罐
CN109368916A (zh) * 2018-11-06 2019-02-22 常州大学 一种iao-mbr污水处理一体化装备及其工艺
CN110426240A (zh) * 2019-06-17 2019-11-08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水底淤泥及附着物取出装置及方法
CN212503963U (zh) * 2020-07-20 2021-02-09 江苏东方生态清淤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存量污泥池的膜下插管取泥装置
CN213875084U (zh) * 2020-11-22 2021-08-03 天津绿茵景观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高效取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21252B1 (ja) 2024-01-24
CN115490327A (zh) 2022-12-20
JP2024058600A (ja) 2024-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55726B (zh) 一种双循环式厌氧反应器
CN211946438U (zh) 一种用于硝化水处理装置
CN115490327B (zh) 一种改良型厌氧装置
CN101580292A (zh) 布水抗扰动絮体沉淀反向分离装置
CN202155083U (zh) 智能行车式刮泥机
CN103818996A (zh) 浮筒式滗水器
CN209143779U (zh) 一种微电解转鼓反应器
NL8402281A (nl) Inrichting voor de zuivering van water, voorzien van een opstroomreactor met een op het centrale watertoevoersysteem aan te sluiten influentverdeelsysteem.
CN201999787U (zh) 纤维束及悬挂填料生物接触反应装置
CN205305697U (zh) 一种禽类养殖便于清洁的笼具设备
CN2791027Y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CN202657538U (zh) 餐厨垃圾收集料仓
CN208561874U (zh) 移动式曝气软管提升装置
CN115417499A (zh) 水解酸化反应器及其工作方法
CN212127572U (zh) 一种油田污水脱硫处理装置
CN102583728B (zh) 波纹形导轨旋转式脉冲布水器
CN108285246B (zh) 一种利用藻类光合作用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
CN2682069Y (zh) 自控式膜生物反应器
CN206318778U (zh) 一种立式生物发生器
CN220034225U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
KR101672022B1 (ko) 에스비알 공법에 의한 하수처리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장치
CN115445239B (zh) 一种用于植物萃取的组合式溶剂分级连续萃取装置
CN211141626U (zh) 一种苯胺废水处理装置
CN214244608U (zh) 一种渗锌产品内循环喷淋钝化系统
CN217202316U (zh) 溶气释放器清洁装置及气浮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