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84293A - 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84293A
CN115484293A CN202211311924.4A CN202211311924A CN115484293A CN 115484293 A CN115484293 A CN 115484293A CN 202211311924 A CN202211311924 A CN 202211311924A CN 115484293 A CN115484293 A CN 115484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sistor
chip
capacito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119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84293B (zh
Inventor
李彩华
李小军
滕云田
陈波
王玉石
胡星星
汤一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to CN2022113119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84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84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4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84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4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和设备,该电路包括: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和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分别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有线网络通信;LoRa通信控制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LoRa通信;RS422通信控制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RS422通信;主控制单元,用于对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LoRa通信控制单元和RS422通信控制单元进行控制,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和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形成保护性冗余配置,在提高数据接入能力的同时提高了监测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并且通过LoRa通信控制单元和RS422通信控制单元实现了利用多种通信方式进行实时数据发送和历史数据发送,提高了通信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基于网络端口的数据采集监控主控制电路,一般只能接入5-8台数据采集设备,并且每台数据采集设备为三通道数据,故采集监控主控制电路接入能力小、接入数据量小,无法满足大型监控系统需求。同时,由于网络端口设置单一,导致与外部设备的通信灵活性差,通信效率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数据接入能力和通信灵活性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和设备,用以提高数据接入能力和通信灵活性。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所述电路包括:
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和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主控制单元,并分别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有线网络通信;
LoRa通信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LoRa通信;
RS422通信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RS422通信;
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所述LoRa通信控制单元和所述RS422通信控制单元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芯片U1,所述LoRa通信控制单元包括芯片U5、电阻R52、二极管D8、电阻R53、电阻R54、插接件J6、插接件J10和插接件J11,
芯片U5的管脚1连接电阻R54的一端,电阻R54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5的管脚1还连接插接件J10的管脚1,插接件J10的管脚2连接地线,芯片U5的管脚2连接电阻R53的一端,电阻R53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5的管脚3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7,芯片U5管脚4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8,芯片U5的管脚5连接二极管D8的阴极,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电阻R52的一端,电阻R52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5的管脚6连接5V电源,芯片U5的管脚7连接地线,芯片U5的管脚8连接插接件J11的管脚1,插接件J11的管脚2连接地线,芯片U5的管脚9连接地线,芯片U5的管脚15、管脚16、管脚17均连接到地线和插接件J6的管脚2,芯片U5的管脚18连接插接件J6的管脚1,插接件J6用于接天线;
所述RS422通信控制单元包括芯片U7、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阻R59、电阻R60、电阻R61、电阻R62、电阻R63、电阻R64、电阻R65、电阻R66、电阻R67、插接件J7,
芯片U7的管脚1和管脚3均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2连接3.3V电源,芯片U7的管脚4连接芯片U1的管脚113,芯片U7的管脚7连接芯片U1的管脚114,芯片U7的管脚5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6和管脚8均连接3.3V电源,芯片U7的管脚9和管脚10均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1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2同时连接电容C23的一端和电容C24的一端,芯片U7的管脚12还连接3.3V电源,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电容C24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3连接电阻R65一端,电阻R6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66的一端、电阻R67的一端以及插接件J7的管脚5,电阻R66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67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4、管脚16和管脚20均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5连接电阻R64的一端,电阻R64的另一端连接插接件J7的管脚4,芯片U7的管脚17连接电阻R62的一端,电阻R6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0的一端、电阻R63的一端以及插接件J7的管脚2,电阻R60的另一端连接地线,电阻R63的另一端连接J7管脚1,芯片U7的管脚18连接电阻R61的一端,电阻R6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9的一端以及插接件J7的管脚1,电阻R59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7的管脚19连接电容C21的一端和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1的另一端和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线,插接件J7的管脚3连接地线,插接件J7为RS422输出端口。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
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支持多通信端口的监测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和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主控制单元,并分别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有线网络通信;LoRa通信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LoRa通信;RS422通信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RS422通信;主控制单元,用于对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LoRa通信控制单元和RS422通信控制单元进行控制,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和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形成保护性冗余配置,在提高数据接入能力的同时提高了监测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并且通过LoRa通信控制单元和RS422通信控制单元实现了利用多种通信方式进行实时数据发送和历史数据发送,提高了通信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LoRa通信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RS422通信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WiFi通信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日历管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电源转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电源转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电源转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BOOT启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测试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复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复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指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电路包括:
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20和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30,分别连接主控制单元10,并分别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有线网络通信;
LoRa通信控制单元40,连接主控制单元10,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LoRa通信;
RS422通信控制单元50,连接主控制单元10,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RS422通信;
主控制单元10,用于对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20、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30、LoRa通信控制单元40和RS422通信控制单元50进行控制;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主控制单元10包括芯片U1,LoRa通信控制单元40包括芯片U5、电阻R52、二极管D8、电阻R53、电阻R54、插接件J6、插接件J10和插接件J11,
芯片U5的管脚1连接电阻R54的一端,电阻R54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5的管脚1还连接插接件J10的管脚1,插接件J10的管脚2连接地线,芯片U5的管脚2连接电阻R53的一端,电阻R53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5的管脚3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7,芯片U5管脚4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8,芯片U5的管脚5连接二极管D8的阴极,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电阻R52的一端,电阻R52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5的管脚6连接5V电源,芯片U5的管脚7连接地线,芯片U5的管脚8连接插接件J11的管脚1,插接件J11的管脚2连接地线,芯片U5的管脚9连接地线,芯片U5的管脚15、管脚16、管脚17均连接到地线和插接件J6的管脚2,芯片U5的管脚18连接插接件J6的管脚1,插接件J6用于接天线;
如图2和图4所示,RS422通信控制单元50包括芯片U7、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阻R59、电阻R60、电阻R61、电阻R62、电阻R63、电阻R64、电阻R65、电阻R66、电阻R67、插接件J7,
芯片U7的管脚1和管脚3均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2连接3.3V电源,芯片U7的管脚4连接芯片U1的管脚113,芯片U7的管脚7连接芯片U1的管脚114,芯片U7的管脚5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6和管脚8均连接3.3V电源,芯片U7的管脚9和管脚10均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1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2同时连接电容C23的一端和电容C24的一端,芯片U7的管脚12还连接3.3V电源,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电容C24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3连接电阻R65一端,电阻R6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66的一端、电阻R67的一端以及插接件J7的管脚5,电阻R66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67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4、管脚16和管脚20均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5连接电阻R64的一端,电阻R64的另一端连接插接件J7的管脚4,芯片U7的管脚17连接电阻R62的一端,电阻R6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0的一端、电阻R63的一端以及插接件J7的管脚2,电阻R60的另一端连接地线,电阻R63的另一端连接J7管脚1,芯片U7的管脚18连接电阻R61的一端,电阻R6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9的一端以及插接件J7的管脚1,电阻R59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7的管脚19连接电容C21的一端和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1的另一端和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线,插接件J7的管脚3连接地线,插接件J7为RS422输出端口。
本实施例中,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和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可分别提供高速网络通信端口,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传感设备可以是用于进行地震监测的加速度和倾角传感器设备,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的高速网络通信端口可以通过一个多路路由器或交换机接入多台支持网络通信的传感设备,从而实现多路传感设备并行采集管理,实现最多20路三分量加速度、三分量倾角监测数据采集,单台传感设备的单通道最高采样速率可以达到200Hz。并可通过该电路的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中的高速网络通信端口、LoRa通信控制单元的LoRa通信端口(即插接件J6)、RS422通信控制单元的RS422端口(即插接件J7)将传感器的实时传感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进行监测或分析,其中,RS422端口可支持北斗短信报通信,可在芯片U1的控制下实现接收北斗导航定位信息和时钟信息,并通过北斗短信报机发送地震动触发信息。
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和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形成保护性冗余配置,在提高数据接入能力的同时提高了监测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并且通过LoRa通信控制单元和RS422通信控制单元实现了利用多种通信方式进行实时数据发送和历史数据发送,提高了通信灵活性。
为了实现与外部设备进行WiFi通信,进一步提高电路的通信灵活性,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电路还包括:
WiFi通信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WiFi通信;
所述WiFi通信控制单元包括芯片U9、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0、电容C31、电容C32、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电阻R72、电阻R73、电阻R74、电阻R75、电阻R76、电阻R77、电阻R78、电阻R79、电阻R80、电阻R81、电阻R82、电阻R83、电感L3、插接件J8、晶振X1和晶振X2,
芯片U9的管脚1和管脚3均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2同时连接电容C29的一端和电容C30的一端,电容C29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28的一端以及插接件J8的管脚1,电容C28的另一端和电容C30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插接件J8的管脚2和管脚3均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6连接电阻R72的一端,电阻R7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57,芯片U9的管脚7连接电阻R73的一端,电阻R7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56,芯片U9的管脚9同时连接3.3V电源以及电容C31的一端和电容C32的一端,电容C31的另一端和电容C32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10连接晶振X2的管脚3,芯片U9的管脚11连接晶振X2的管脚1和电容C34的一端,晶振X2的管脚2和电容C34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晶振X2的管脚3同时连接电阻R81的一端和电容C33的一端,电阻R81的另一端、电容C33的另一端以及晶振X2的管脚4均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12连接电阻R82一端以及芯片U1的管脚47,电阻R82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9的管脚13连接电阻R83的一端,电阻R8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46,芯片U9的管脚14连接芯片U1的管脚36,芯片U9的管脚15连接芯片U1的管脚37,芯片U9的管脚16连接芯片U1的管脚38,芯片U9的管脚17连接芯片U1的管脚39,芯片U9的管脚18连接芯片U1的管脚34,芯片U9的管脚19连接芯片U1的管脚35,芯片U9的管脚20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21连接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6的一端和芯片U9的管脚23,电容C36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22连接电容C35的一端,电容C35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24同时连接电阻R78的一端和电阻R79的一端,电阻R79的另一端连接地线,电阻R78的另一端连接晶振X1的管脚3,晶振X1的管脚1和管脚4之间连接电阻R80,晶振X1的管脚4连接电容C37的一端,电容C37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晶振X1的管脚2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31、管脚32、管脚33均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34连接芯片U1的管脚58,芯片U9的管脚36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41连接电阻R77的一端,电阻R77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5,芯片U9的管脚42连接电阻R76的一端,电阻R7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4,芯片U9的管脚43连接电阻R75的一端,电阻R75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3,芯片U9的管脚44连接电阻R74的一端,电阻R7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6。
为了保证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的可靠性,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包括芯片U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感L1和插接件J1,
芯片U2的管脚1连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2同时接电容C6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3同时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4连接插接件J1的管脚4,芯片U2的管脚5连接插接件J1的管脚2,芯片U2的管脚6连接插接件J1的管脚3,芯片U2的管脚7连接插接件J1的管脚1,插接件J1的管脚1连接电阻R27的一端,插接件J1的管脚2连接电阻R28的一端,插接件J1的管脚3连接电阻R29的一端,插接件J1的管脚4连接电阻R30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电阻R28的另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和电阻R30的另一端均连接3.3V电源,芯片U2的管脚8连接电阻R15的一端,芯片U2的管脚9连接芯片U1的管脚120,芯片U2的管脚10连接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和电阻R14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11同时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以及芯片U1的管脚81,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阻R13的另一端均连接3.3V电源,芯片U2的管脚12连接芯片U1的管脚80,芯片U2的管脚13连接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14连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2的管脚15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15还连接芯片U1的管脚118,芯片U2的管脚16连接芯片U1的管脚119,芯片U2的管脚17连接电容C9的一端和3.3V电源,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2的18脚接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接芯片U1的管脚116,芯片U2的管脚20接芯片U1的管脚117,芯片U2的管脚21接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2的管脚21接芯片U1的管脚84,芯片U2的管脚23接芯片U1的管脚121,芯片U2的管脚24接芯片U1的管脚123,芯片U2的管脚25接芯片U1的管脚122,芯片U2的管脚28接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29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2的管脚30接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31接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32同时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83,电阻R18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33连接地线;
为了保证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的可靠性,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7所示,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包括芯片U3、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5、电阻R46、电阻R47、电阻R48、电阻R49、电感L2和插接件J2,
芯片U3的管脚1连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2同时接接电容C12的一端和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和电容C13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3同时连接电容C10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电容C10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4连接插接件J2的管脚4,芯片U3的管脚5连接插接件J2的管脚2,芯片U3的管脚6连接插接件J2的管脚3,芯片U3的管脚7连接插接件J2的管脚1,插接件J2的管脚1连接电阻R46的一端,插接件J2的管脚2连接电阻R47的一端,插接件J2的管脚3连接电阻R48的一端,插接件J2的管脚4连接电阻R49的一端,电阻R46的另一端、电阻R47的另一端、电阻R48的另一端和电阻R49的另一端均连接3.3V电源,芯片U3的管脚8连接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3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9连接芯片U1的129脚,芯片U3的管脚10连接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11同时连接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以及芯片U1的81脚,电阻R31的另一端、电阻R32的另一端均连接3.3V电源,芯片U3的管脚12连接芯片U1的管脚80,芯片U3的管脚13连接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5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14连接电阻R36的一端,电阻R36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3的管脚15连接电阻R37的一端,电阻R37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15还连接芯片U1的管脚127,芯片U2的管脚16连接芯片U1的管脚128,芯片U3的管脚17连接电容C15的一端和3.3V电源,电容C15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18连接电阻R45的一端,电阻R45的另一端接芯片U1的管脚125,芯片U3的管脚20接芯片U1的管脚126,芯片U3的管脚21接电阻R44的一端,电阻R44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3的管脚23接芯片U1的管脚130,芯片U3的管脚24接芯片U1的管脚132,芯片U3的管脚25接芯片U1的管脚131,芯片U3的管脚28接电阻R43的一端,电阻R43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29接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2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3的管脚30接电阻R41的一端,电阻R41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31接电阻R40的一端,电阻R40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32同时连接电阻R38的一端、电阻R39的一端和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78,电阻R38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33连接地线;
其中,芯片U2或芯片U3的型号为包括KSZ8081RNB、W5500、W5100、INtel 82571、INtel 82572、INtel 82573中的任一种,可实现10/100Mbps通信速率。芯片U2和芯片U3可采用相同的型号,也可采用不同的型号。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型号的芯片U2和芯片U3,这并不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保证电路的可靠性,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电路还包括用于给芯片U1芯片运行提供实时日历时钟的日历管理单元,所述日历管理单元包括芯片U6、电阻R55、电阻R56、电阻R57、电阻R58、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池组BT1,
芯片U6的管脚1连接电阻R56的一端,电阻R56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6的管脚1还连接芯片U1的管脚87,芯片U6的管脚2连接电阻R55的一端,电阻R55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6的管脚3同时连接电容C18的一端、电容C19的一端以及3.3V电源,电容C18的另一端和电容C19的另一端均接地线,芯片U6的管脚5同时接电容C20一端、电池组BT1的阳极以及3.3V电源,电容C20的另一端与电池组BT1的阴极均接地线,芯片U6的管脚6连接地线,芯片U6的管脚7连接电阻R58的一端和芯片U1的管脚85,芯片U6的管脚8连接电阻R57的一端和芯片U1的管脚86,电阻R57的另一端和电阻R58的另一端均连接3.3V电源;
其中,芯片U6的型号为包括SD3078、SD3077、SD3031中的任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型号的芯片U6,这并不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可靠的进行数据存储,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9所示,所述电路还包括用于进行数据存储的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包括芯片U8、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电阻R68、电阻R69、电阻R70、电阻R71和三极管Q1,
芯片U8的管脚1连接芯片U1的管脚43,芯片U8的管脚2连接芯片U1的管脚44,芯片U8的管脚3连接芯片U1的管脚49,芯片U8的管脚4连接3.3V电源以及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和电容C27的一端,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电容C27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8的管脚5连接电阻R68的一端,电阻R68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50,芯片U8的管脚6连接地线,芯片U8的管脚7连接芯片U1的管脚41,芯片U8的管脚8连接芯片U1的管脚42,芯片U8的管脚9连接电阻R69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1的管脚b,电阻R69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三极管Q1的管脚e接地线,三极管Q1的管脚c同时连接电阻R70的一端和电阻R71的一端,电阻R70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71的另一端接芯片U1的管脚52,芯片U8的管脚10、管脚11、管脚12、管脚13均连接地线。
在本申请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芯片U8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不同品牌的TF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存储容量的芯片U8。
为了保证电路的供电可靠性,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
第一电源转换单元,用于将外部输入的12V电源转换为内部12V电源;
第二电源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内部12V电源转换为5V电源;
第三电源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内部12V电源转换为3.3V电源;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包括插接件J9,开关Q2、电阻R84、电阻R85、电容C38、电容C39、电容C40和电容C41,插接件J9为外部12V电源输入端,插接件J9的管脚1连接开关Q2的管脚3,插接件J9的管脚2和管脚3均接地线,开关Q2的管脚2连接电阻R84的一端,开关Q2的管脚1连接电阻R84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85的一端,电阻R85的另一端接地线,开关Q2的管脚2同时连接电容C38的一端、电容C39一端、电容C40一端和电容C41的一端,开关Q2的管脚2处产生所述内部12V电源,电容C38的另一端、电容C39的另一端、电容C40的另一端、电容C41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其中,开关Q2为基于功率管的功率开关。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包括芯片U10、电阻R86、电阻R87、电阻R88、电阻R89、电容C42、电容C43、电容C44、电感L4和二极管D9,芯片U10的管脚9连接地线,芯片U10的管脚8连接所述内部12V电源以及电阻R86的一端,电阻R8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0的管脚7,芯片U10的管脚5连接电阻R87的一端和电阻R88的一端,电阻R87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10的管脚4连接地线,芯片U10的管脚3连接电容C43一端,电容C4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0的管脚4,芯片U10的管脚2连接电容C42一端,电容C4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0的管脚1、二极管D9的阴极以及电感L4的一端,D9的阳极接地线,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8的另一端、电容C44的一端和电阻R89的一端,电阻R89的另一端为5V电源输出端;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三电源转换单元包括芯片U11、电阻R90、电阻R91、电阻R92、电容C45、电容C46、电容C47、电感L5和二极管D10,芯片U11的管脚1连接电容C45的一端,芯片U11的管脚4连接电容C47的一端、电阻R92的一端和电感L5的一端,电容C47的另一端连接地线,电阻R92的另一端输出3.3V电源,芯片U11的管脚5同时连接电阻R90的一端和电阻R91的一端,电阻R9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内部12V电源,电阻R91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11的管脚6连接电容C46的一端以及地线,芯片U11的管脚7连接电容C46的另一端及所述内部12V电源,芯片U11的管脚8连接电容C45的另一端、二极管D10的阴极以及电感L5的另一端,二极管D10的阳极接地。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BOOT启动单元、测试单元、第一复位单元、开关机单元和第二复位单元,
如图2和图13所示,所述BOOT启动单元包括按钮SW1、电阻R6和电阻R7,按钮SW1的管脚1连接芯片U1的管脚65,按钮SW1的管脚2连接芯片U1的管脚66,按钮SW1的管脚3连接电阻R6的一端,按钮SW1的管脚4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
如图2和图14所示,所述测试单元包括插接件J4、稳压二极管D6和稳压二极管D7,插接件J4的管脚1连接稳压二极管D6的阴极和插接件J4的管脚2,插接件J4的管脚3连接芯片U1的管脚71,插接件J4的管脚5连接芯片U1的管脚73,插接件J4的管脚7连接芯片U1的管脚76,插接件J4的管脚9连接芯片U1的管脚75,插接件J4的管脚4连接稳压二极管D7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芯片U1的管脚68,插接件J4的管脚6连接芯片U1的管脚74,插接件J4的管脚10接地线;
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第一复位单元包括稳压管Z1、电阻R8、电容C1和按钮SW2,插接件J4的管脚4、稳压管Z1一端、电阻R8的一端和电容C1一端连接按钮SW2的一端,按钮SW2的另一端接地线,稳压管Z1另一端和电容C1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接3.3V电源;
如图2和图16所示,所述开关机单元包括稳压管Z2、电阻R9、电容C2和按钮SW3,电阻R9的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69,电阻R9的另一端、稳压管Z2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按钮SW3的一端,按钮SW3的另一端、稳压管Z2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线;
如图2和图17所示,所述第二复位单元包括电阻R10、电阻R11、稳压管Z3、电容C3和按钮SW4,电阻R10的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63,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稳压管Z3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按钮SW4的一端,按钮SW4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3.3V电源,电阻R11的另一端和稳压管Z3的另一端均接地线。
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单元可实现对测试单元进行复位,第二复位单元可实现对芯片U1进行复位。
为了便于用户查看监测数据采集的状态,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18所示,所述电路还包括信号指示单元,所述信号指示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一端、电阻R3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分别连接3.3V电源,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芯片U1的管脚59,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芯片U1的管脚60,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芯片U1的管脚61,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芯片U1的管脚62,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地线。
本实施例中,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可实现不同的指示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为了保证芯片U1、芯片U5和芯片U7的可靠性,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芯片U1的型号为IMX6ULL,芯片U5的型号为包括E22-400T30S、E22-400T30D、E22-400T22S、E22-400M22S中的任一种,芯片U7的型号为包括ADM2587和ADM2582中的任一种。
为了保证芯片U9的可靠性,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芯片U9的型号为包括AP6216、AP6212、AP6236中任一种。
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和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主控制单元,并分别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有线网络通信;LoRa通信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LoRa通信;RS422通信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RS422通信;主控制单元,用于对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LoRa通信控制单元和RS422通信控制单元进行控制,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和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形成保护性冗余配置,在提高数据接入能力的同时提高了监测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并且通过LoRa通信控制单元和RS422通信控制单元实现了利用多种通信方式进行实时数据发送和历史数据发送,提高了通信灵活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
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和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主控制单元,并分别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有线网络通信;
LoRa通信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LoRa通信;
RS422通信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RS422通信;
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所述LoRa通信控制单元和所述RS422通信控制单元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芯片U1,所述LoRa通信控制单元包括芯片U5、电阻R52、二极管D8、电阻R53、电阻R54、插接件J6、插接件J10和插接件J11,
芯片U5的管脚1连接电阻R54的一端,电阻R54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5的管脚1还连接插接件J10的管脚1,插接件J10的管脚2连接地线,芯片U5的管脚2连接电阻R53的一端,电阻R53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5的管脚3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7,芯片U5管脚4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8,芯片U5的管脚5连接二极管D8的阴极,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电阻R52的一端,电阻R52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5的管脚6连接5V电源,芯片U5的管脚7连接地线,芯片U5的管脚8连接插接件J11的管脚1,插接件J11的管脚2连接地线,芯片U5的管脚9连接地线,芯片U5的管脚15、管脚16、管脚17均连接到地线和插接件J6的管脚2,芯片U5的管脚18连接插接件J6的管脚1,插接件J6用于接天线;
所述RS422通信控制单元包括芯片U7、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4、电阻R59、电阻R60、电阻R61、电阻R62、电阻R63、电阻R64、电阻R65、电阻R66、电阻R67、插接件J7,
芯片U7的管脚1和管脚3均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2连接3.3V电源,芯片U7的管脚4连接芯片U1的管脚113,芯片U7的管脚7连接芯片U1的管脚114,芯片U7的管脚5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6和管脚8均连接3.3V电源,芯片U7的管脚9和管脚10均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1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2同时连接电容C23的一端和电容C24的一端,芯片U7的管脚12还连接3.3V电源,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电容C24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3连接电阻R65一端,电阻R6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66的一端、电阻R67的一端以及插接件J7的管脚5,电阻R66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67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4、管脚16和管脚20均连接地线,芯片U7的管脚15连接电阻R64的一端,电阻R64的另一端连接插接件J7的管脚4,芯片U7的管脚17连接电阻R62的一端,电阻R6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0的一端、电阻R63的一端以及插接件J7的管脚2,电阻R60的另一端连接地线,电阻R63的另一端连接J7管脚1,芯片U7的管脚18连接电阻R61的一端,电阻R6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9的一端以及插接件J7的管脚1,电阻R59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7的管脚19连接电容C21的一端和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1的另一端和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线,插接件J7的管脚3连接地线,插接件J7为RS422输出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
WiFi通信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WiFi通信;
所述WiFi通信控制单元包括芯片U9、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0、电容C31、电容C32、电容C33、电容C34、电容C35、电容C36、电容C37、电阻R72、电阻R73、电阻R74、电阻R75、电阻R76、电阻R77、电阻R78、电阻R79、电阻R80、电阻R81、电阻R82、电阻R83、电感L3、插接件J8、晶振X1和晶振X2,
芯片U9的管脚1和管脚3均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2同时连接电容C29的一端和电容C30的一端,电容C29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28的一端以及插接件J8的管脚1,电容C28的另一端和电容C30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插接件J8的管脚2和管脚3均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6连接电阻R72的一端,电阻R7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57,芯片U9的管脚7连接电阻R73的一端,电阻R7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56,芯片U9的管脚9同时连接3.3V电源以及电容C31的一端和电容C32的一端,电容C31的另一端和电容C32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10连接晶振X2的管脚3,芯片U9的管脚11连接晶振X2的管脚1和电容C34的一端,晶振X2的管脚2和电容C34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晶振X2的管脚3同时连接电阻R81的一端和电容C33的一端,电阻R81的另一端、电容C33的另一端以及晶振X2的管脚4均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12连接电阻R82一端以及芯片U1的管脚47,电阻R82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9的管脚13连接电阻R83的一端,电阻R8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46,芯片U9的管脚14连接芯片U1的管脚36,芯片U9的管脚15连接芯片U1的管脚37,芯片U9的管脚16连接芯片U1的管脚38,芯片U9的管脚17连接芯片U1的管脚39,芯片U9的管脚18连接芯片U1的管脚34,芯片U9的管脚19连接芯片U1的管脚35,芯片U9的管脚20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21连接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6的一端和芯片U9的管脚23,电容C36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22连接电容C35的一端,电容C35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24同时连接电阻R78的一端和电阻R79的一端,电阻R79的另一端连接地线,电阻R78的另一端连接晶振X1的管脚3,晶振X1的管脚1和管脚4之间连接电阻R80,晶振X1的管脚4连接电容C37的一端,电容C37的另一端连接地线,晶振X1的管脚2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31、管脚32、管脚33均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34连接芯片U1的管脚58,芯片U9的管脚36连接地线,芯片U9的管脚41连接电阻R77的一端,电阻R77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5,芯片U9的管脚42连接电阻R76的一端,电阻R7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4,芯片U9的管脚43连接电阻R75的一端,电阻R75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3,芯片U9的管脚44连接电阻R74的一端,电阻R7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10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包括芯片U2、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感L1和插接件J1,
芯片U2的管脚1连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2同时接电容C6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和电容C7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3同时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4连接插接件J1的管脚4,芯片U2的管脚5连接插接件J1的管脚2,芯片U2的管脚6连接插接件J1的管脚3,芯片U2的管脚7连接插接件J1的管脚1,插接件J1的管脚1连接电阻R27的一端,插接件J1的管脚2连接电阻R28的一端,插接件J1的管脚3连接电阻R29的一端,插接件J1的管脚4连接电阻R30的一端,电阻R27的另一端、电阻R28的另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和电阻R30的另一端均连接3.3V电源,芯片U2的管脚8连接电阻R15的一端,芯片U2的管脚9连接芯片U1的管脚120,芯片U2的管脚10连接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和电阻R14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11同时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3的一端以及芯片U1的管脚81,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电阻R13的另一端均连接3.3V电源,芯片U2的管脚12连接芯片U1的管脚80,芯片U2的管脚13连接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14连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2的管脚15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15还连接芯片U1的管脚118,芯片U2的管脚16连接芯片U1的管脚119,芯片U2的管脚17连接电容C9的一端和3.3V电源,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2的18脚接电阻R26的一端,电阻R26的另一端接芯片U1的管脚116,芯片U2的管脚20接芯片U1的管脚117,芯片U2的管脚21接电阻R24的一端,电阻R24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2的管脚21接芯片U1的管脚84,芯片U2的管脚23接芯片U1的管脚121,芯片U2的管脚24接芯片U1的管脚123,芯片U2的管脚25接芯片U1的管脚122,芯片U2的管脚28接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29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2的管脚30接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31接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32同时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83,电阻R18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2的管脚33连接地线;
所述第二有线网络端口控制单元包括芯片U3、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阻R35、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38、电阻R39、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5、电阻R46、电阻R47、电阻R48、电阻R49、电感L2和插接件J2,
芯片U3的管脚1连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2同时接接电容C12的一端和电容C13的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和电容C13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3同时连接电容C10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电容C10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4连接插接件J2的管脚4,芯片U3的管脚5连接插接件J2的管脚2,芯片U3的管脚6连接插接件J2的管脚3,芯片U3的管脚7连接插接件J2的管脚1,插接件J2的管脚1连接电阻R46的一端,插接件J2的管脚2连接电阻R47的一端,插接件J2的管脚3连接电阻R48的一端,插接件J2的管脚4连接电阻R49的一端,电阻R46的另一端、电阻R47的另一端、电阻R48的另一端和电阻R49的另一端均连接3.3V电源,芯片U3的管脚8连接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3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9连接芯片U1的129脚,芯片U3的管脚10连接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11同时连接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32的一端以及芯片U1的81脚,电阻R31的另一端、电阻R32的另一端均连接3.3V电源,芯片U3的管脚12连接芯片U1的管脚80,芯片U3的管脚13连接电阻R35的一端,电阻R35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14连接电阻R36的一端,电阻R36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3的管脚15连接电阻R37的一端,电阻R37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15还连接芯片U1的管脚127,芯片U2的管脚16连接芯片U1的管脚128,芯片U3的管脚17连接电容C15的一端和3.3V电源,电容C15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18连接电阻R45的一端,电阻R45的另一端接芯片U1的管脚125,芯片U3的管脚20接芯片U1的管脚126,芯片U3的管脚21接电阻R44的一端,电阻R44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3的管脚23接芯片U1的管脚130,芯片U3的管脚24接芯片U1的管脚132,芯片U3的管脚25接芯片U1的管脚131,芯片U3的管脚28接电阻R43的一端,电阻R43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29接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2的另一端接3.3V电源,芯片U3的管脚30接电阻R41的一端,电阻R41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31接电阻R40的一端,电阻R40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32同时连接电阻R38的一端、电阻R39的一端和电容C14的一端,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78,电阻R38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线,芯片U3的管脚33连接地线;
其中,芯片U2或芯片U3的型号为包括KSZ8081RNB、W5500、W5100、INtel 82571、INtel82572、INtel 82573中的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用于给芯片U1芯片运行提供实时日历时钟的日历管理单元,所述日历管理单元包括芯片U6、电阻R55、电阻R56、电阻R57、电阻R58、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池组BT1,
芯片U6的管脚1连接电阻R56的一端,电阻R56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6的管脚1还连接芯片U1的管脚87,芯片U6的管脚2连接电阻R55的一端,电阻R55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芯片U6的管脚3同时连接电容C18的一端、电容C19的一端以及3.3V电源,电容C18的另一端和电容C19的另一端均接地线,芯片U6的管脚5同时接电容C20一端、电池组BT1的阳极以及3.3V电源,电容C20的另一端与电池组BT1的阴极均接地线,芯片U6的管脚6连接地线,芯片U6的管脚7连接电阻R58的一端和芯片U1的管脚85,芯片U6的管脚8连接电阻R57的一端和芯片U1的管脚86,电阻R57的另一端和电阻R58的另一端均连接3.3V电源;
其中,芯片U6的型号为包括SD3078、SD3077、SD3031中的任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用于进行数据存储的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包括芯片U8、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电阻R68、电阻R69、电阻R70、电阻R71和三极管Q1,
芯片U8的管脚1连接芯片U1的管脚43,芯片U8的管脚2连接芯片U1的管脚44,芯片U8的管脚3连接芯片U1的管脚49,芯片U8的管脚4连接3.3V电源以及电容C25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和电容C27的一端,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电容C27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芯片U8的管脚5连接电阻R68的一端,电阻R68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50,芯片U8的管脚6连接地线,芯片U8的管脚7连接芯片U1的管脚41,芯片U8的管脚8连接芯片U1的管脚42,芯片U8的管脚9连接电阻R69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1的管脚b,电阻R69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三极管Q1的管脚e接地线,三极管Q1的管脚c同时连接电阻R70的一端和电阻R71的一端,电阻R70的另一端接3.3V电源,电阻R71的另一端接芯片U1的管脚52,芯片U8的管脚10、管脚11、管脚12、管脚13均连接地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
第一电源转换单元,用于将外部输入的12V电源转换为内部12V电源;
第二电源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内部12V电源转换为5V电源;
第三电源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内部12V电源转换为3.3V电源;
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单元包括插接件J9,开关Q2、电阻R84、电阻R85、电容C38、电容C39、电容C40和电容C41,插接件J9为外部12V电源输入端,插接件J9的管脚1连接开关Q2的管脚3,插接件J9的管脚2和管脚3均接地线,开关Q2的管脚2连接电阻R84的一端,开关Q2的管脚1连接电阻R84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85的一端,电阻R85的另一端接地线,开关Q2的管脚2同时连接电容C38的一端、电容C39一端、电容C40一端和电容C41的一端,开关Q2的管脚2处产生所述内部12V电源,电容C38的另一端、电容C39的另一端、电容C40的另一端、电容C41的另一端均连接地线;
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单元包括芯片U10、电阻R86、电阻R87、电阻R88、电阻R89、电容C42、电容C43、电容C44、电感L4和二极管D9,芯片U10的管脚9连接地线,芯片U10的管脚8连接所述内部12V电源以及电阻R86的一端,电阻R86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0的管脚7,芯片U10的管脚5连接电阻R87的一端和电阻R88的一端,电阻R87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10的管脚4连接地线,芯片U10的管脚3连接电容C43一端,电容C4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0的管脚4,芯片U10的管脚2连接电容C42一端,电容C4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0的管脚1、二极管D9的阴极以及电感L4的一端,D9的阳极接地线,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8的另一端、电容C44的一端和电阻R89的一端,电阻R89的另一端为5V电源输出端;
所述第三电源转换单元包括芯片U11、电阻R90、电阻R91、电阻R92、电容C45、电容C46、电容C47、电感L5和二极管D10,芯片U11的管脚1连接电容C45的一端,芯片U11的管脚4连接电容C47的一端、电阻R92的一端和电感L5的一端,电容C47的另一端连接地线,电阻R92的另一端输出3.3V电源,芯片U11的管脚5同时连接电阻R90的一端和电阻R91的一端,电阻R9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内部12V电源,电阻R91的另一端连接地线,芯片U11的管脚6连接电容C46的一端以及地线,芯片U11的管脚7连接电容C46的另一端及所述内部12V电源,芯片U11的管脚8连接电容C45的另一端、二极管D10的阴极以及电感L5的另一端,二极管D10的阳极接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BOOT启动单元、测试单元、第一复位单元、开关机单元和第二复位单元,
所述BOOT启动单元包括按钮SW1、电阻R6和电阻R7,按钮SW1的管脚1连接芯片U1的管脚65,按钮SW1的管脚2连接芯片U1的管脚66,按钮SW1的管脚3连接电阻R6的一端,按钮SW1的管脚4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
所述测试单元包括插接件J4、稳压二极管D6和稳压二极管D7,插接件J4的管脚1连接稳压二极管D6的阴极和插接件J4的管脚2,插接件J4的管脚3连接芯片U1的管脚71,插接件J4的管脚5连接芯片U1的管脚73,插接件J4的管脚7连接芯片U1的管脚76,插接件J4的管脚9连接芯片U1的管脚75,插接件J4的管脚4连接稳压二极管D7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芯片U1的管脚68,插接件J4的管脚6连接芯片U1的管脚74,插接件J4的管脚10接地线;
所述第一复位单元包括稳压管Z1、电阻R8、电容C1和按钮SW2,插接件J4的管脚4、稳压管Z1一端、电阻R8的一端和电容C1一端连接按钮SW2的一端,按钮SW2的另一端接地线,稳压管Z1另一端和电容C1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接3.3V电源;
所述开关机单元包括稳压管Z2、电阻R9、电容C2和按钮SW3,电阻R9的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69,电阻R9的另一端、稳压管Z2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按钮SW3的一端,按钮SW3的另一端、稳压管Z2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线;
所述第二复位单元包括电阻R10、电阻R11、稳压管Z3、电容C3和按钮SW4,电阻R10的一端连接芯片U1的管脚63,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稳压管Z3的一端和电容C3的一端连接按钮SW4的一端,按钮SW4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3.3V电源,电阻R11的另一端和稳压管Z3的另一端均接地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信号指示单元,所述信号指示单元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一端、电阻R3一端、电阻R4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分别连接3.3V电源,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芯片U1的管脚59,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芯片U1的管脚60,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芯片U1的管脚61,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芯片U1的管脚62,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阳极,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地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芯片U1的型号为IMX6ULL,芯片U5的型号为包括E22-400T30S、E22-400T30D、E22-400T22S、E22-400M22S中的任一种,芯片U7的型号为包括ADM2587和ADM2582中的任一种。
10.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
CN202211311924.4A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和设备 Active CN115484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1924.4A CN115484293B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11924.4A CN115484293B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4293A true CN115484293A (zh) 2022-12-16
CN115484293B CN115484293B (zh) 2023-04-04

Family

ID=84396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1924.4A Active CN115484293B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8429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377112U (zh) * 2019-10-22 2020-04-2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用于工控设备的多功能数据采集传输电路
US20200386545A1 (en) * 2017-06-27 2020-12-10 The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New Submerged Buoy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CN112526946A (zh) * 2020-11-09 2021-03-19 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oRa网关的监控系统
CN213690278U (zh) * 2020-12-01 2021-07-13 珠海和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更换不同通讯模块的电路
CN215420598U (zh) * 2021-12-06 2022-01-04 同方德诚(山东)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支持多行业多场景的物联网数据采集网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86545A1 (en) * 2017-06-27 2020-12-10 The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New Submerged Buoy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CN210377112U (zh) * 2019-10-22 2020-04-2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用于工控设备的多功能数据采集传输电路
CN112526946A (zh) * 2020-11-09 2021-03-19 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oRa网关的监控系统
CN213690278U (zh) * 2020-12-01 2021-07-13 珠海和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更换不同通讯模块的电路
CN215420598U (zh) * 2021-12-06 2022-01-04 同方德诚(山东)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支持多行业多场景的物联网数据采集网关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潘丰;王胜阳;刘凯;樊广晓;洪源;: "基于ModBus的远程数据采集器设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4293B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31483B2 (en) Bus station with integrated bus monitor function
CN106326155B (zh) 一种多总线数据记录与回放装置及方法
CN106127043A (zh) 从远程服务器对数据存储设备进行安全扫描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28513A (zh) 一种基于fpga架构的智能串口通讯模块及控制方法
CN206451295U (zh) 一种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
CN102427417A (zh) 一种远程控制物联网接入设备的系统及方法
CN115484293B (zh) 一种支持多通信端口的数据采集控制电路和设备
CN103019141A (zh) 一种控制模块及方法、电力动态记录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15150432A (zh) 一种物联网组网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207967608U (zh) 基于nfc功能的配电终端
CN203870749U (zh) 一种基于传感器的森林防火监控巡查系统
CN116224864A (zh) 一种用电安全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CN206863739U (zh) 一种带存储的数据通讯机
CN102455969B (zh) 一种Linux串口通信日志记录的方法
CN213844215U (zh) 一种多功能航海信息记录仪
CN212458698U (zh) 一种高压配电测温设备
CN115422118A (zh) 一种基于共享内存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监控系统
CN114615106A (zh) 环形数据处理系统、方法以及网络设备
CN108629097B (zh) 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拓扑分析方法
CN202406127U (zh) 一种远程控制物联网接入设备的系统
CN106471995B (zh) 一种联合收割机作业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CN113110247B (zh) 一种多通道数据采集控制电路
CN216697506U (zh) 临近既有铁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动预警系统
CN211442334U (zh)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网络安全设备
CN212181286U (zh) 一种多接口通信的功能板及多接口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